CN101231613A -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1613A
CN101231613A CNA2007100073464A CN200710007346A CN101231613A CN 101231613 A CN101231613 A CN 101231613A CN A2007100073464 A CNA2007100073464 A CN A2007100073464A CN 200710007346 A CN200710007346 A CN 200710007346A CN 101231613 A CN101231613 A CN 101231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ving
several
intelligent platform
program
pro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73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073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1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1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包含一验证程序函式库、一使用者接口以及一验证模块。该验证程序函式库用来储存若干个验证程序,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以一程序编辑语言编码。该使用者接口配置于该操作终端,用来提供可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每一该命令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之一。该验证模块设置于该主机系统,用来依据该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所对应的若干个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Description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且特别是一种用于服务器管理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验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这几年来,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所使用的服务器数量逐年攀升。然而传统上,系统管理者对于位于远程的各类型服务器(如电信机房或计算机站等)故障,特别是重要服务器(如ISP服务器)故障停摆,就必需亲自前往当地进行维修或故障排除,如此太过于耗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为解决这类问题,关于远程服务器的管理技术逐渐发展出来,像是由Intel、NEC、Hewlett-Packard以及Dell等公司共同制定的一种称作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的技术。IPMI提供一种标准接口用来监控服务器的种种特性,例如操作温度、电压供应、风扇转速等等。IPMI所控制的服务器会利用一具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的微控制器以及内建于该基板管理控制器内的韧件(Firmware)而构成一套服务器管理子系统(Server Management Subsystem),其独立运作于该服务器的硬件如中央处理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以及软件(如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系统管理软件(SMS))之外,以控制系统管理软件和平台管理硬件之间的接口,特别是当在前述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失效的时候。
IPMI可以同时运作在不同的韧件与硬件平台之间,并可自动地提供服务器软硬件的监测状态,或是定时产生事件记录日志(event diary log),或是重新启动系统控制功能,或是针对特定事件(如供电不稳)发出警告等。举例来说,一连接到IPMI的I2C传感器可以实时侦测远程服务器的系统电压、温度以及风扇的状况,并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除此之外,IPMI也允许管理者藉由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是调制解调器从远程监控服务器的状况。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系统管理者可以立即执行错误修正程序,举例来说,若服务器的温度超出一预设范围,则可以立即调整风扇转速以增加散热效率。若发生的状况很严重,则不仅将发生的状况实时通知远程的系统管理者,还可以将发生的状况记录下来以备日后查询。
但是,目前各厂商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包括硬/韧件所发挥效能各有不同,是否能与不同服务器中的各类硬/软件环境如BIOS、FIRMWARE、WINDOWS、LAN、BUS及CPU等兼容,则需要预先利用一种称之为“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PMI Conformance Test Suite,ICTS)”的软件来进行管理成功或失败的验证(PASS-FAIL TEST),其主要的架构及验证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一ICTS架构管理单元(ICTS Framework Manager),用于产生一使用者接口(GUI)的功能菜单画面以管理TCL/TK测试模块对IPMI的验证;一ICTS系统函式库(Utility Library),提供ICTS类的函式呼叫;一信息路径函式库(Message Routing Library),提供IPMI信息类的函式呼叫;以及一组传送接口(Transport API),用于连结指定的路径(Channel)以传送IPMI指令。
如图1所示,当一现有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CTS)欲执行一加载的TCL/TK测试模块(Test Module)(见步骤S100)以验证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时,ICTS架构管理单元依据TCL/TK测试模块透過使用者接口(GUI)产生的功能菜单画面(步骤S112)以管理TCL/TK测试模块对IPMI的验证。接下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CTS)必需同时连结一位于ICTS外部TCL/TK引擎(Engine)程序(见步骤S122)及各系统的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Files)(见步骤S110)、一些属于ICTS内部的特定传送模块(Transport Module)(见步骤S134)及各函式库(见步骤S114及S132)一起执行,其中该TCL/TK引擎、TCL/TK测试模块及ICTS架构管理单元皆以TCL/TK语法撰写而成,故需先用该TCL/TK引擎将TCL/TK测试模块及ICTS架构管理单元一并转译成一些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可判读的命令(Command)方能执行IPMI的验证,如同步骤S120所示。在经由呼叫信息路径函式库(步骤S132)可取得指定的传送信息路径(步骤S130),而传送接口用于连结指定的路径(步骤S142),以传送被转译的IPMI命令(步骤S140),最终利用IPMI命令对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进行认证(步骤S150),并将检验结果送回(步骤S160)。
此外,非属ICTS一部份的TCL/TK引擎(Engine)程序及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Files)必须要比ICTS预先加载一使用者终端(即验证端)的计算机内;其余的特定传送模块(Transport Module)及各函式库则必须依据需求事先撰写完成再进行编译程序,手续甚为繁琐。
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CTS)有时本身提供的测试范围过于狭小,并未涵盖全部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及服务器内的硬/软件环境,或满足系统管理者特定的测试需求。因此系统管理者如要扩充或修改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CTS)的测试范围或功能,则势必要另外自行重新撰写一组测试模块(Testing Module),并要连同前述ICTS架构管理单元再一起接受TCL/TK引擎(Engine)的转译及执行测试(见步骤S120)。或者,要预先重新改写各种供测试模块(Testing Module)呼叫用的函式库(Library)如ICTS系统函式库。
但系统管理者如要自行撰写测试模块(Testing Module),首先需要了解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的整体架构及命令语法(IPMI Commands),并学习TCL/TK的程序语法,但该TCL/TK的叙述式语法并非针对ICTS开发出来的,因此指令的使用过于复杂,故就该程序对IPMI可发挥的效能来讲并不佳。且该TCL/TK也非一般网管人员惯用的叙述语言,因此系统管理者若仅是验证上的操作问题,即需重新训练学习新的语法,不仅过于浪费时间成本,而且缓不济急。
其次,诚如前述步骤S120,TCL/TK测试模块必须与该ICTS架构管理单元紧密连结在一起方能执行,难以分离,因此日后若有重大修改,现有的测试模块(Testing Module)将可能无法使用,而需再重新逐一撰写一组新的测试模块,因此TCL/TK语法在ICTS的使用上并不方便。
再者,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PMI Conformance TestSuite,ICTS)本身在设计上也过于繁琐,如在执行每一测试模块的验证时要连接各类型的功能模块或函式库(Module/Library)(每次验证时依不同的功能需求连接不同的模块或函式库)、TCL/TK引擎、ICTS架构管理单元、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 files)及各类函式库(Library),因此需要多个分别位于不同层的(Layer)程序支持,反而降低了ICTS的执行效能。因此,可了解的一点是,如果能提出一种全新且具较佳组成架构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系统,使该验证系统本身的执行效能获得提升,即可相对提升对IPMI验证的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服务器管理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验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包含一验证程序函式库,用来储存若干个验证程序,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以一程序编辑语言编码;一使用者接口,配置于该操作终端,用来提供可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每一该命令系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之一;以及一验证模块,设置于该主机系统,用来依据该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所对应的若干个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该系统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包含一程序化表格,用来储存一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以及对应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之若干个文字字符串;一使用者接口,设置于该操作终端,用来依据该预设规则编辑一测试文字文件;一转译单元,用来转译该测试文字文件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一验证模块,设置于该主机系统,用来依据该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包含依据一预设规则编辑一测试文字文件,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及其对应之若干个文字字符串,转译该测试文字文件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依据该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包含提供若干个可选择之命令,每一命令系对应于储存在一验证程序函式库之若干个验证程序之一;自该若干个命令中,选择至少一命令;转译该选取之至少一命令所对应之验证程序为一测试文字文件;依据一预设规则编辑该测试文字文件,以调整该对应的验证程序,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及其对应之若干个文字字符串;逆转译该编辑的测试文字文件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依据该逆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附图说明】
参考多个附图、借助于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显示一种现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兼容性验证组(ICTS)的作动流程及架构。
图2为本发明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的方框图。
图3为图2的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的功能方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测试文字文件的范例。
图5为图2所示的图形使用者接口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的方框图。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验证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图2是本发明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的方框图。图3是图2的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的功能方框图。IPMI验证系统30可使用于一具有IPMI的主机系统10以及操作终端20之间。主机系统10透过一网络系统如局域网络(LAN)远程控制操作终端20,或是利用一连接线如RS-232连接埠的方式与操作终端20电连接。传送接口层40系形成于操作终端20,其包含若干个接口,诸如UDP/IP协议接口440与RS-232协议接口446,或是若干个驱动软件层,诸如操作系统程序接口(OS program interface)442以及I2C驱动软件接口(I2Cdriver software interface)444。上述所有接口皆藉由一信道与本实施例的IPMI验证系统30相沟通,用来互相传输IPMI信息。IPMI验证系统30包含图形使用者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200、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IPMI command engine module)210、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管理单元(IPMI command management unit)220和路径管理单元(channel management unit)230。图形使用者接口200产生一输出画面,该输出画面上包含若干个可选择项目,每一可选择项目对应到一命令,用以控制操作终端20。其中一命令包含一开放模块项目,用来让使用者得以下载预设验证程序,并可视测试的需要随时修改该下载的预设验证程序。此外,至少一选择模式项目可下载预设的验证程序做为验证码,以用来实时且快速地验证IPMI的运作。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4为本发明的测试文字文件500的范例。前述图形使用者接口200,可在前述操作终端20上产生一具有数个功能菜单的窗口化画面,其中包括一开放模式的选项,可供操作者随时加载一自定的验证程序并进行编修,以增加验证范围的可扩充性,以及至少一点选模式的预设选项,可方便操作者点选,自一验证程序区212内加载一固定的现成验证程序,即可立即对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进行验证,这些固定的验证程序可包括:系统事件记录(SEL)验证程序、看门狗(Watchdog)验证程序、感应器数据记录器(SDR)验证程序、服务器(Chassis)验证程序及现场可置换单元(FRU)验证程序。每一选项系对应至一验证程序。该些验证程序是由一程序编辑语言,例如是TCL/TK语言所编码。当“系统事件记录验证”项目经由鼠标或是键盘等装置点选时,储存在验证程序函式库205内已经由TCL/TK语言编码的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即会被存取并传送至验证程序区212。接着,该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会被转译单元208转译为文字字符串803并将之产生为测试文字文件500,其中每一文字字符串803对应到一验证程序。同样地,当其它选项被选取后,对应的验证程序会由验证程序函式库205读出并传送至验证程序区212,并将之转译为对应的文字字符串且产生为测试文字文件。此外,设定单元204会提供若干个设定选框,使用者可透过设定选框来决定验证程序的执行时间、执行频率等等测试参数。举例来说,可以透过设定选框设定每30分钟执行一次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设定单元204用来编辑该测试文字文件,以调整该若干个验证程序。接下来,编辑后的测试文字文件500内的文字字符串即会由逆转译单元206依序转译为若干个TCL/TK语言写成的验证程序250,然后在传送至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管理单元220。因为选取的验证程序250以及之后设定的参数都会被转译为测试文字文件500,所以不熟悉TCL/TK语言的操作人员可以轻易地了解并安排对于主机系统10的测试工作。在较佳实施例之中,一识别符码804(亦即图4所示之“#”)置于文字字符串803(如“Set IP Address 192.168.0.152与“Set ChannelAccess”)之前,其目的是为了让操作人员更能轻易的识别出哪些文字字符串803属于验证程序的语法。另一方面,当识别符码804符合时,逆转译单元206就能够迅速地将接在识别符码之后的文字字符串转译为验证程序。
而且,该图形使用者接口200能进一步自动输出至少一项可用的传送路径(Channel)的选项以供操作者预定,例如呈现″KCS″、″LAN″、″IPMB″及″Serial/Basic″等选项,一但选取之后即可分别存取图2所示的KCS、LAN、IPMB及Serial/Basic等路径。
需注意的是,不同于现有技术使用的TCL/TK叙述语言(ScriptLanguage),本发明采用一种新手可迅速学习的采用精简型指令集的全新叙述语言来撰写验证程序,故可方便操作者在该图形使用者接口200的窗口上以最精简的指令撰写任一验证程序。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210实为一种精简型指令集叙述语言的转译器,故能直接将前述加载的验证程序转译成一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可判读的命令,并对该命令加以执行,此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是一种机器码(Machine Code)。
接着,利用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管理单元220,即可取得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并将其传送至操作者事先预定的路径,例如局域网络(LAN)。
又如图2所示,路径管理单元230,位于一协议层(Protocol Layer),具有数个路径协议转换组件,例如一远程管理控制协议(RMCP)组件232、一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协议组件236、一键盘控制接口(KCS)协议组件234、及一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协议组件238。前述每一路径协议组件事实上皆对应到前述功能菜单中的一传送路径选项,如“LAN”选项即对应该远程管理控制协议(RMCP)组件232、“IPMB”对应该智能平台管理总线(IPMB)协议组件236、“KCS”对应该键盘控制接口(KCS)协议组件234,以及“Serial/Basic”对应该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协议组件238。因此,该路径管理单元230的路径协议转换组件依据前述每一操作者预定的路径,如“LAN”,将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对应转换成一符合该预定路径的协议(如RMCP协议232)的信息,然后将上述信息经由操作终端20的传送接口层40,如UDP/IP网络接口440,传送至该主机系统10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作验证。之后,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将会依循同一路径协定(如RMCP协议232)传回一相对的验证结果,并以特定格式经图形使用者接口200输出呈现,以供操作者浏览及/或储存在一验证报告区214中。
请参阅图5,图5为图2所示图形使用者接口200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210的方框图。IPMI验证系统30的图形使用者接口200提供一编辑窗口,用来编辑一测试文字文件500。程序化表格280用以储存一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文字字符串以及其对应的若干个验证程序。操作人员可利用图形使用者接口200且根据上述预设规则将若干个文字字符串编辑为图5所示的测试文字文件。在本实施例中,一识别符码804(亦即图4所示的“#”)置于文字字符串803之前,其目的是为了让操作人员更能轻易的识别出哪些文字字符串803属于验证程序的语法。转译单元208可以依照该程序化表格280的预设规则将测试文字文件500内的文字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若干个验证程序。最后,如图2所示,位于主机系统10内的验证模块180即可依据若干个验证程序对主机系统10进行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此外,图6显示的是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验证方法,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步骤包括:
步骤S300,操作者可自图形使用者接口200在该操作终端20产生的功能菜单画面上,加载一自定的验证程序进行编修,或加载一固定的现行验证程序,以迅速对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进行验证;
步骤S310,利用一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210直接将前述加载的验证程序转译成一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可判读的命令并对该命令加以执行;
步骤S320,取得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并将其传送至一操作者预定的路径;
步骤S330,S332及S338,图形使用者接口200自动输出至少一项可用的传送路径(Channel)的选项以供操作者设定,如点选″LAN″选项,接着利用该路径管理单元230的多个路径协议转换组件,依据操作者预定的路径,如″LAN″,将前述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对应转换成一符合该预定路径的协议(如RMCP协议232)的信息;
步骤S340及S350,经由前述操作者预定的路径,如″LAN″,将前述信息经由操作终端20的传送接口层40,如UDP/IP网络接口440,传送至该主机系统10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作验证;以及
步骤S360,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IPMI)依循前述同一路径协议,如RMCP协议232,传回一相对的验证结果,并以特定格式经图形使用者接口200输出,以供操作者浏览及储存至一验证报告区2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采用全新及简易的管理架构,仅利用智能平台管理界面命令产生模块210即可直接将验证程序转译成IPMI命令,且本发明采用一种精简型指令集以利新手迅速学习的叙述语法来撰写验证程序,故无需使用现有ICTS及TCL/TK引擎的设计,定要连结一堆不同的函式库、传送模块及配置文件后再将ICTS架构管理单元及验证程序一起合并才能转译成IPMI命令。因此本发明的验证系统30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及可读性,故能提升整体的IPMI验证效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若干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与变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包含:
一验证程序函式库,用来储存若干个验证程序,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以一程序编辑语言编码;
一使用者接口,配置于该操作终端,用来提供可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每一该命令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之一;以及
一验证模块,设置于该主机系统,用来依据该选取的若干个命令所对应的若干个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编辑语言包含TCL/TK语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
一转译单元,用来将该若干个验证程序转换为一测试文字文件;
一设定单元,用来编辑该测试文字文件,以调整该若干个验证程序;以及
一逆转译单元,用来将该编辑后的测试文字文件逆转译回若干个验证程序,并传送至该验证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文字文件包含至少一识别符码,用来识别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的该若干个命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选自由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看门狗验证程序、感应器数据记录器验证程序、服务器验证程序及现场可置换单元验证程序所构成的群组中。
6.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包含:
一程序化表格,用来储存一预设规则,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以及对应该若干个验证程序的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一使用者接口,设置于该操作终端,用来依据该预设规则编辑一测试文字文件;
一转译单元,用来将该测试文字文件转译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
一验证模块,设置于该主机系统中,用来依据该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程序以TCL/TK语言所编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文字文件包含至少一识别符码,用来识别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的该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选自由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看门狗验证程序、感应器数据记录器验证程序、服务器验证程序及现场可置换单元验证程序所构成的群组中。
10.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方法,其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依据一预设规则编辑一测试文字文件,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及其对应之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b)转译该测试文字文件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
(c)依据该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以TCL/TK语言所编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另包含加入一识别符码,以识别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的该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选自由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看门狗验证程序、感应器数据记录器验证程序、服务器验证程序及现场可置换单元验证程序所构成的群组中。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含:
储存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的结果。
15.一种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方法,适用于一具有智能平台管理界面的主机系统及一操作终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
(a)提供若干个可选择的命令,每一该命令对应于储存在一验证程序函式库的若干个验证程序之一;
(b)自该若干个命令中,选择至少一命令;
(c)转译该选取的至少一命令所对应的验证程序为一测试文字文件;
(d)依据一预设规则编辑该测试文字文件,以调整该对应的验证程序,该预设规则包含若干个验证程序及其对应的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e)逆转译该编辑的测试文字文件为至少一验证程序;以及
(f)依据该逆转译的验证程序执行该主机系统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以TCL/TK语言所编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另包含加入至少一识别符码,以识别对应于该若干个验证程序的该若干个文字字符串。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验证程序选自由系统事件记录验证程序、看门狗验证程序、感应器数据记录器验证程序、服务器验证程序及现场可置换单元验证程序所构成的群组中。
CNA2007100073464A 2007-01-23 2007-01-23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1231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073464A CN101231613A (zh) 2007-01-23 2007-01-23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073464A CN101231613A (zh) 2007-01-23 2007-01-23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1613A true CN101231613A (zh) 2008-07-30

Family

ID=3989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73464A Pending CN101231613A (zh) 2007-01-23 2007-01-23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16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8343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上电后恢复上次测试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8343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上电后恢复上次测试的方法
CN104598343B (zh) * 2015-01-26 2017-11-14 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上电后恢复上次测试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9349B2 (en) IPMI dual-domain controller
US20060167919A1 (en) 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valid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8161393B2 (en) 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processing components u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200701680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events within a server environment
JP2007509404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分散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モデルに基づく管理
JP2003264555A (ja) 記憶領域ネットワークを構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8012688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te configurable error reporting
JP2004533032A (ja) 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を構築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TW201324354A (zh) 自動化連續安裝作業系統的方法
CN101853173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软件升级方法和设备
CN109426613A (zh) 在uefi中检索调试数据的方法及其电脑系统
CN102253845B (zh) 服务器系统
CN101471820B (zh) 基板管理控制器的测试方法
CN100489777C (zh)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韧体架构及其建立方法
Ramon Intel Galileo and Intel Galileo Gen 2: API Features and Arduino Projects for Linux Programmers
US20130019316A1 (en) Mini Appliance Ensuring Software License Compliance
KR101123361B1 (ko) 네트워크를 통한 학습 분산 환경 관리 서버, 방법 및 그방법을 실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2480396B (zh) 一种服务器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US20060004824A1 (en) Ipmi valida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795204A (zh) 远距硬件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1231613A (zh) 智能平台管理界面验证系统及方法
JP20010344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US11550708B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optimal implementation of one or more functionality or algorithm
US20240103824A1 (en) Serv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server management method
JP2008181299A (ja) 通信エラー情報出力プログラム、通信エラー情報出力方法および通信エラー情報出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