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2309B -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2309B
CN101222309B CN 200810008598 CN200810008598A CN101222309B CN 101222309 B CN101222309 B CN 101222309B CN 200810008598 CN200810008598 CN 200810008598 CN 200810008598 A CN200810008598 A CN 200810008598A CN 101222309 B CN101222309 B CN 101222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frame
uplink
ack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085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2309A (zh
Inventor
郝鹏
郁光辉
夏树强
戴博
梁春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 2008100085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2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2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本发明合理地配置了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

Description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模式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种帧结构中,一个10ms(307200Ts,1ms=30720Ts)的无线帧被分成两个5ms的半帧,每个半帧包含8个长度为0.5ms(15360Ts)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下行导频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以及上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这三个特殊时隙每个时隙的长度可配置,但总的长度为1ms(30720Ts)。每两个0.5ms的时隙组成一个长度为1ms的子帧,编号为子帧0~子帧9,其中,子帧1和子帧6包含上述的特殊时隙,其它子帧由两个普通时隙组成,且子帧0和子帧5固定为下行时隙,始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上述帧结构支持5ms及10ms两种上/下行转换周期。对于5ms的上/下行转换周期,UpPTS及子帧2和子帧7始终用于上行传输。而对于10ms的转换周期,子帧6的UpPTS长度为0,子帧1的UpPTS可以为0也可以大于0。
LTE系统的上行数据传输采用同步、非自适应的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技术。当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有数据需要传输的时候,基站通过下行信令(schedulinggrant信令)为移动终端分配时、频资源,指示移动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第一次传输及重传时所使用的分组格式等。移动终端根据基站的指示在指定的资源上发送数据,同时将数据保存在自己的缓冲存储器中,以便进行重传。当基站在接收到数据之后进行检测,如果数据被正确接收,则发送ACK(Acknowledged,确认)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ACK之后清空这次传输所使用的缓冲存储器,结束本次传输。如果数据没有被正确接收,则发送NACK(Non-acknowledged,未确认)给移动终端,并将没有正确接收的分组保存在基站的缓冲存储器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NACK指令之后,从自己的缓冲存储器中提取数据,并在相同的子帧及频域位置上使用特定的分组格式进行重传。基站在接收到重传分组之后,与前面没有正确接收的分组进行合并,再一次进行检测,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数据被正确接收或传输次数超过最大传输次数门限。上述过程被定义成一个上行HARQ进程。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移动终端在发送完数据等待基站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再次被基站调度,进行数据传输。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对于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没有进行合理地配置,因此移动终端不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例如,进程总数过少,导致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进程的总数过多或位置不合理,导致增加各进程的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时间)(是指某一进程数据传输与重传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以及增加不必要的缓冲储存器,提高移动终端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不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2∶3,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7,分别为进程A、B、C、D、E、F、G;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5ms;设置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此进程的RTT为15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3∶2,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4∶1,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2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2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优选的,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
优选的,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2∶3,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7,分别为进程A、B、C、D、E、F、G;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5ms;设置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此进程的RTT为15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3∶2,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4∶1,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2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2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因为根据确定的进程总数和下/上行子帧比例等条件合理地配置了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因此移动终端在发送完数据等待基站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再次被基站调度,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LTE TDD系统的帧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5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2∶3时的进程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5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3∶2时的进程配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5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4∶1时的进程配置;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2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7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10ms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时的进程配置;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装置的方框图。
注:图2-图9中,子帧1、6被视为下行子帧,如果不将子帧1、6视为下行子帧,则下行、上行子帧比例应有相应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步骤S20,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步骤S30,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
该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因为根据确定的进程总数和下/上行子帧比例等条件合理地配置了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因此移动终端在发送完数据等待基站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再次被基站调度,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
下面根据图2-9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假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包括scheduling grant(调度授权)信令及ACK/NACK信令)到进行数据传输需要的时间为Tue=3ms(包括信令的空中传输时间,信令的解调时间,待传输数据的封装及准备时间等),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的时间为Tnb=3ms(主要包括上行数据的空中传播时间及解调时间)
·实施例一
5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2∶3(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1∶3)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2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191
进程总数为7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192
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5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194
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195
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5ms。
·实施例二
5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3∶2(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2∶2)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3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01
进程总数为4;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02
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03
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三
5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4∶1(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3∶1)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7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4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11
进程总数为2;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12
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四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5∶5(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3∶5)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5A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13
进程总数为4;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14
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15
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21
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五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5∶5(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3∶5)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5B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22
进程总数为4;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23
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24
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31
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六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6∶3)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6A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32
进程总数为3;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33
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七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6∶3)时的进程配置,子帧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6B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41
进程总数为3;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42
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八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9∶1(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8∶1)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7A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43
进程总数为1;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44
进程A在子帧2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九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9∶1(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8∶1)时的进程配置,子帧7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7B所示。
进程总数为1;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52
进程A在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十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8∶2(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7∶2)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8A所示。
进程总数为2;
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十一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8∶2(注意,10ms内含一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7∶2)时的进程配置,子帧7、8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8B所示。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61
进程总数为2;
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十二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5∶3)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9A所示,则
进程总数为3;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64
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65
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实施例十三
10ms转换周期,下行、上行子帧比例为7∶3(注意,10ms内含两个下/上转换点,如果子帧1、6不被视为下行子帧,此比例应为5∶3)时的进程配置,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如图9B所示,则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71
进程总数为3;
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Figure S2008100085983D00273
进程B在子帧子帧8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此进程的RTT为10ms。
对于LTE系统TDD模式的每一种下、上行比例,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配置方法提供的配置都可以用最少的进程数最大限度的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移动终端)的成本,并且还可以保证每个进程的RTT最短。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装置的方框图,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20,用于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30,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发送子帧。
该实施例的配置装置因为根据确定的进程总数和下/上行子帧比例等条件合理地配置了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因此移动终端在发送完数据等待基站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再次被基站调度,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
优选的,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2∶3,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7,分别为进程A、B、C、D、E、F、G;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5ms;设置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此进程的RTT为15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3∶2,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4∶1,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 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2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2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9∶1,子帧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1,为进程A;设置进程A在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上述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根据确定的进程总数和下/上行子帧比例等条件合理地配置了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使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地支持多个进程,因此移动终端在发送完数据等待基站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再次被基站调度,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2∶3,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7,分别为进程A、B、C、D、E、F、G;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5ms;
设置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此进程的RTT为15ms。
2.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3∶2,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3.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4∶1,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4.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5.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6.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
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7.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
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8.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9.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10.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11.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具体包括:
设置所述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12.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2∶3,子帧2、3、4、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7,分别为进程A、B、C、D、E、F、G;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及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及进程E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5ms;
设置进程C及进程F分别在子帧4及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G在进程A、B、C、D、E、F所在的无线帧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6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14个子帧的间隔;使得此进程的RTT为15ms。
13.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3∶2,子帧2、3、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3及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14.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5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4∶1,子帧2、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15.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4、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C在子帧4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16.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5∶5,子帧2、3、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4,分别为进程A、B、C、D,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D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5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C在子帧9上发送;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17.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4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其中,
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子帧3及子帧4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18.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7、8、9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其中,
设置进程A、进程B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7、子帧8、子帧9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三个进程的RTT为10ms。
19.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3、7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20.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7∶3;子帧2、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3,分别为进程A、B、C;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C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7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两个进程的RTT为10ms;
设置进程B在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4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21.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2、3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4、5、7、8、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2和子帧3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22.一种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从接收到基站信令到发送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间Tue,基站从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到发送ACK/NACK信令所需要的时间Tnb,以及上/下行转换周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和各子帧的上/下行能力;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确定的条件配置所述LTE TDD系统上行混和自动重传请求进程的发送子帧;
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Tue=3ms,Tnb=3ms,上/下行转换周期为10ms;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下/上行子帧比例为8∶2,子帧7、8为上行子帧,子帧1、6的DwPTS上及子帧0、2、3、4、5、9可以发送下行ACK/NACK信令;则所述配置模块:设置进程的总数为2,分别为进程A、B;其中,
设置进程A及进程B分别在子帧7和子帧8上发送;设置基站反馈的ACK/NACK信令在下行子帧上发送,设置这个下行子帧与ACK/NACK所对应的上行子帧之间有3个子帧的间隔;设置重传的数据包所在的上行子帧与前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所在的子帧之间有9个子帧的间隔;使得这个进程的RTT为10ms。
CN 200810008598 2008-01-25 2008-01-25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222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08598 CN101222309B (zh) 2008-01-25 2008-01-25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08598 CN101222309B (zh) 2008-01-25 2008-01-25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309A CN101222309A (zh) 2008-07-16
CN101222309B true CN101222309B (zh) 2013-06-05

Family

ID=3963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08598 Active CN101222309B (zh) 2008-01-25 2008-01-25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2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6209B (zh) * 2008-08-04 2011-1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半持续调度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1730207B (zh) 2008-11-03 2015-04-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增强ue省电性能的方法和ue
DE202009018265U1 (de) * 2008-11-04 2011-08-26 Htc Corporation System und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eines Ressourcenfreigabeprozesses bei der semi-persistenten Terminierung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WO2010075102A1 (en) * 2008-12-16 2010-07-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ound trip time and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repetition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01784076B (zh) * 2009-01-21 2012-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降低多载波系统中harq重传时间间隔的方法和基站
US8473800B2 (en) 2009-02-11 2013-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NACK reporting
CN101807984B (zh) * 2009-02-18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harq的调度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932113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恒定调度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1917729B (zh) * 2010-08-13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域干扰指示方法、时域资源干扰确定方法及其基站
CN102201859B (zh) * 2011-06-03 2013-10-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95435B (zh) * 2011-11-04 2016-01-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harq模式的方法、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944694B (zh) * 2013-01-23 2017-1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下行ack/nack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9459B (zh) 2013-07-25 2019-04-19 索尼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动态上行配置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EP3496296B1 (en) * 2015-01-09 2020-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for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84253B (zh) * 2016-06-08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803387B (zh) * 2017-11-17 2021-0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439A (zh) * 2006-07-12 2008-01-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6439A (zh) * 2006-07-12 2008-01-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2309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2309B (zh) Lte tdd系统上行harq进程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1222291B (zh) 用于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1132262B (zh) 一种tdd系统同步harq的实现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2355731B (zh) Tdd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站、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2687451B (zh) 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定时
CN102474392B (zh) 在针对采用多点协作传输接收的分组的nack传输中引入延迟
CN102111252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重传资源分配方法
CN102281646B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89015A (zh)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499889B (zh) 一种获取时分双工系统上下行时隙比例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15951B (zh) 上行授权信令的发送定时方法和装置
CN103368706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8432B (zh) 一种回程链路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368713A (zh)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567773B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401422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동적 자원 변경을 위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1414900A (zh) 时分双工系统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1567774A (zh)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309522B (zh) 上行应答消息反馈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1779404B (zh) 用于对自动重发请求处理的发射资源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5832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68708A (zh) 一种pusch的重传指示方法
CN105141398A (zh) 软缓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