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1477B -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1477B
CN101221477B CN200710003716.7A CN200710003716A CN101221477B CN 101221477 B CN101221477 B CN 101221477B CN 200710003716 A CN200710003716 A CN 200710003716A CN 101221477 B CN101221477 B CN 101221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er
contact
touch device
operational order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7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1477A (zh
Inventor
汤冠群
邱延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0037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1477B/zh
Priority to CN201210454427.XA priority patent/CN103064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1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1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1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1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侦测一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侦测接触于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并依据该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主机通过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作业,以完成操作指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操作控制系统,其包括:一触摸式装置和一用以侦测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接触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可以侦测各接触于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并依据该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

Description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尤其是一种结合触摸式装置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可通过对触摸式装置上多接触点的控制决定特定对象的作业。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系统中通常会配备触摸式装置,以方便使用者进行相关操作。在这些系统中,使用者无需通过键盘输入指令,只需通过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即可直接进行相关控制。
触摸式装置可利用触摸感测技术来侦测指标器(如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位置。电容感测技术是一种现有的触摸感测技术,电容式触摸式装置上设有成矩阵排列的若干电极。当指标器接近或接触触摸式装置时,接触位置的电容量会改变,触摸式装置的控制单元可以检测出电容改变量,并转换成相应于此接触的感应量,以检测接触的位置并判断此接触是否有效。
由于使用、操作的便利性和多样性,触摸式装置已成为系统业者开发新装置的必备输入接口之一。但是,现有触摸式装置的操作控制机制通常只能提供单纯的选择和拖曳功能,已无法满足各式装置和应用程序的操控需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侦测一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侦测各接触于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并依据该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主机通过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作业,以完成操作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一种操作控制系统包括:一触摸式装置和一用以侦测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接触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可以侦测各接触于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并依据该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
根据本发明,当相应两指标器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动作是相互分离时,则决定出的操作指令是将一特定对象打开;当相应两指标器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动作是相互接近时,则决定出的操作指令是将一特定对象关闭;当触摸式装置上相应两指标器的接触交替出现且并未移动时,则决定出的操作指令是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特定作业,如人物的踏步或打鼓作业;当触摸式装置上相应两指标器的接触交替出现且移动时,则决定出的操作指令是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特定作业,如人物的滑行作业。
本发明的操作控制方法可以通过程序代码方式收录于实体媒体中,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加载且执行时,机器即可变成用以实施本发明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应当说明这些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其中:
图1为本发明操作控制系统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一显示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操作控制方法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A和4B为打开双手作业的示意图。
图5A和5B为抓取对象作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决定特定作业为人物踏步、打鼓或人物滑行的方法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A和7B为人物踏步作业的示意图。
图8A和8B为人物滑行作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操作控制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包括一触摸式装置110、一处理模块120、一主机130和一显示单元140,触摸式装置110具有一触摸式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式装置110具有至少二维的感应器;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摸式装置110也可以具有多维感应器。此外,触摸式装置110可以使用任何触摸感测技术来侦测指标器,如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位置及其相应的感应量。处理模块120可以依据指标器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动作,相应决定一操作指令,主机130即可依据操作指令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作业。
此外,显示单元140中可以显示此特定对象以及其进行的作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主机130可以通过在显示单元140中播放一连串画面,以完成此操作指令;触摸式装置110也可以是以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为材质的透明触摸式表面,且贴附于显示单元140之上。当指标器接触触摸式装置110的表面时,各接触分别对应至特定对象的特定部位。
图2所示为一显示单元140的例子,其中,触摸式装置110可以贴附于显示单元140的任何一面。显示单元140中显示一个具有两个手部端点210和220的人物200(特定对象)。当两个手指230和240接触触摸式装置110的表面时,相应手指接触的位置分别对应至人物200的两个手部端点210和220,因此可达到同步感应和显示的操作控制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120可以是触摸式装置110的控制单元,也可以是主机的控制器,如中央处理单元或微处理器。
图3所示为本发明操作控制方法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于步骤S310侦测至少相应两指标器,如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于步骤S320取得每一接触所对应的感应量;于步骤S330判断每一接触所对应的感应量是否大于一临界值,若感应量并未大于临界值,则表示可能是指标器误触到触摸式装置,不理会此接触,并回到步骤S310;若感应量大于临界值,于步骤S340侦测相应两指标器的接触在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且如步骤S350,依据该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然后,如步骤S360,将操作指令输出至主机,以执行此操作命令。值得注意的是,当主机130执行操作命令时,也会在显示单元140中显示相关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依据指标器在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可以决定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指令决定方法可以是计算相应两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然后判断接触是否持续且移动。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接触是否持续是判断相应接触的感应量是否持续大于临界值。若感应量大于临界值,则表示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表面,因此重新计算相应两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并接着判断第二距离是否大于第一距离,若是,则决定操作指令为依据两接触的位置与/或距离将特定对象打开;若否,则决定操作指令为依据两接触的位置与/或距离将特定对象关闭。
需要注意的是,特定对象打开的方式与程度可以依据相应两接触的位置与/或两接触间的距离来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特定对象打开的动作包括开门或打开双手作业;类似地,特定对象关闭的方式与程度可以依据相应两接触的位置与/或两接触间的距离来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特定对象关闭的动作包括关门或合上双手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额外侦测与记录两接触间的距离变化速度,且特定对象打开的方式与程度可以依据相应两接触的距离变化的速度来决定。距离变化的速度不同,行为也有所不同。
图4A和4B所示为打开双手作业的例子,如图4A所示,当一开始左右两手指接触触摸式装置时,可以分别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L与R)。其中,510表示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520表示Y维度的感应量曲线,由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可以得知相应两手指的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1。当左右两手指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且移动时,由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可以重新得知相应两手指的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2。由于在此例子中,左右两手指相互离开,使得d2>d1。因此,操作指令是将特定对象(如人物的双手)打开,如图4B所示。同理,若左右两手指相互移近,使得d2<d1,则操作指令是将人物的双手合上。
在有三个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表面的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操作指令决定方法可以是计算相应每两接触位置之间的原始距离,接着判断相应接触的感应量是否持续大于临界值,以决定接触是否持续且移动。若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表面,则重新计算相应每两接触位置之间的新距离,并且判断任意两接触间的新距离是否小于其原始距离,若是,则决定操作指令为将特定对象进行抓取。其中,特定对象抓取的方式与程度可以依据相应接触的位置、接触间的距离与/或接触间的距离变化速度来决定。
图5A和5B所示为抓取对象作业的例子,如图5A所示,当左中右三根手指接触触摸式装置时,可以分别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L、M与R)。其中,510表示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520表示Y维度的感应量曲线。由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可以得知相应左中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1,相应中右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2,相应左右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3。当左中右三根手指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且移动时,由X维度的感应量曲线可以重新得知相应左中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11,相应中右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22,相应左右两手指接触位置的距离为d33。由于在此例子中,左中右三根手指相互接近,使得d11<d1或d22<d2或d33<d3。因此,操作指令为抓取行为,如将特定对象进行抓取,如图5B所示。
此外,本发明的操作指令决定方法也可以是判断触摸式装置上相应两指标器的接触是否交替出现,若是,则接着判断当相应两指标器的接触出现时是否有移动。若没有移动,则决定操作指令为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包括人物踏步或打鼓的一个特定作业;若有移动,则为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包括人物滑行之一特定作业。
图6所示为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决定特定作业为人物踏步/打鼓或人物滑行的方法,步骤S602侦测相应指标器中的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接着于步骤S604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是否有移动。若否,于步骤S606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一时间;若是,接着在步骤S608侦测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第一指标器离开触摸式装置表面),并且如步骤S610经过第三时间之后,于步骤S612侦测相应指标器中的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且于步骤S614判断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二时间。若是,则于步骤S616决定特定作业为人物踏步或打鼓作业。另一方面,若于步骤S604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有移动,则于步骤S618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一时间。若是,如步骤S620侦测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接着,于步骤S622中,当经过第三时间之后,如步骤S624侦测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并且如步骤S626判断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是否有移动。若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有移动,并且如步骤S628判断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是超过第二时间,则于步骤S630决定特定作业为人物的滑行作业。
图7A和7B所示为人物踏步作业的例子,如图7A所示,第一指标器接触触摸式装置,因此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L),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时间T1后离开触摸式装置。在相隔时间T2后,第二指标器接触触摸式装置,因此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R),如图7B所示。第二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时间T3后离开触摸式装置。其中,第一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时间T1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一时间,第一指标器离开触摸式装置与第二指标器开始接触触摸式装置之间的时间间隔T2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三时间,且第二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时间T3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二时间。当完成前述动作,则可以致使人物进行一次踏步行为。
图8A和8B所示为人物滑行作业的例子,如图8A所示,第一指标器接触触摸式装置,因此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L),在第一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同时,第一指标器由P1移动至P2。因此,从Y维度的感应量曲线520可以侦测到第一指标器的移动,并且第一指标器在时间T1后离开触摸式装置。在相隔时间间隔T2后,第二指标器接触触摸式装置,因此得到其相应的感应量(R),如图8B所示。第二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在第二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同时,第二指标器由P3移动至P4。因此,从Y维度的感应量曲线520可以侦测到第二指标器的移动,并且第二指标器在时间T3后离开触摸式装置。类似地,第一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时间T1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一时间,第一指标器离开触摸式装置与第二指标器开始接触触摸式装置之间的时间间隔T2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三时间,且第二指标器持续接触触摸式装置的时间T3必须大于预定的第二时间。当完成前述动作,则可以致使人物进行一次滑行行为。
本发明的方法,或特定形态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态包含于实体媒体,如软盘、光盘片、硬盘、或是任何其它机器可读取(如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中。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加载且执行时,则机器就会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也可以以程序代码形态通过一些传送媒体,如电线或电缆、光纤、或其他任何传输形态进行传送。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如计算机接收、加载且执行时,则机器就会变成用以参与本发明的装置。当在一般用途处理器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结合处理器可提供一种操作类似于应用特定逻辑电路的独特装置。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前述具体实施方式揭示如上,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作出的任何变动或修改均应认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一显示单元的画面显示一特定对象;
侦测一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所述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分别对应至所述特定对象之特定部位,其中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
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
依据所述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
将所述操作指令输出至一主机;及
所述主机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画面中的特定对象之特定部位进行一作业;
其中,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包括下列步骤:
计算相应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及
若接触持续且移动,重新计算相应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
其中,依据所述动作决定一操作指令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所述第二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及
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决定所述操作指令为依据各接触位置或距离将该特定部位打开,并且将该特定对象打开包括开门或打开双手作业;当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决定所述操作指令为依据各接触位置或距离将该特定部位关闭,并且将该特定部位关闭包括关门或合上双手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并未超过所述临界值,则不理会相应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接触。
3.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一显示单元的画面显示一特定对象;
侦测一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其中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
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
判断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相应各指标器的接触是否交替出现,若是,决定一操作指令为致使一特定对象进行一特定作业;
将所述操作指令输出至一主机;
所述主机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画面中的特定对象进行所述特定作业;
其中,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包括下列步骤:
侦测相应各指标器中第一指标器的接触;
侦测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
侦测相应各指标器中第二指标器的接触;
侦测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结束,其中,所述触摸式装置上一次出现相应各指标器之一的接触;
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一时间;
判断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二时间;以及
若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超过所述第一时间,且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超过所述第二时间,决定所述操作指令;
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至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的时间是否超过第三时间;以及
若是,决定所述操作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接触是否移动,若接触并未移动,所述特定作业包括人物踏歩或打鼓作业;若接触移动,则所述特定作业包括人物滑行作业。
5.一种操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一显示单元的画面显示一特定对象;
侦测一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其中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以及所述至少两指标器至少包括一第一指标器、一第二指标器和一第三指标器;
计算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以及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原始距离;
若接触持续且移动,重新计算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以及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新距离;
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或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新距离是否小于原始距离;
若是,决定一操作指令为抓取行为;
将所述操作指令输出至一主机;以及
所述主机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画面中的特定对象进行抓取作业。
6.一种操作控制系统,包括:
一触摸式装置;
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一个画面,所述画面包括一特定对象;
一处理模块,用以侦测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所述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分别对应至所述定对象之特定部位,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计算相应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若接触持续且移动,重新计算相应接触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决定一操作指令,当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决定所述操作指令为依据各接触位置或距离将所述特定部位打开,并且将所述特定部位打开包括开门或打开双手作业,当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时,决定所述操作指令为依据各接触位置或距离将所述特定部位关闭,并且将所述特定部位关闭包括关门或合上双手作业,并将所述操作指令进行输出;以及
一主机,与所述处理模块进行耦接,用以由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且使所述画面中的所述特定对象的所述特定部位进行一作业;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
7.一种操作控制系统,包括:
一触摸式装置;
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一个画面,所述画面包括一特定对象;
一处理模块,用以侦测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所述至少两指标器至少包括一第一指标器、一第二指标器和一第三指标器,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计算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以及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原始距离,若接触持续且移动,重新计算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以及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新距离,且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应第一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或相应第二指标器和第三指标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新距离是否小于原始距离,若是,决定一操作指令为抓取行为,并将所述操作指令进行输出;以及
一主机,与所述处理模块进行耦接,用以由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使所述画面中的特定对象进行抓取作业;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
8.一种操作控制系统,包括:
一触摸式装置;
一显示单元,用以显示一个画面,所述画面包括一特定对象;
一处理模块,用以侦测触摸式装置上相应至少两指标器的接触,侦测各接触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动作,侦测相应各指标器中第一指标器的接触,侦测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侦测相应各指标器中第二指标器的接触,侦测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结束,其中,所述触摸式装置上一次出现相应各指标器之一的接触,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一时间,判断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是否超过第二时间,判断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至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的时间是否超过第三时间,若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超过所述第一时间,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超过所述第二时间,且相应第一指标器的接触结束至相应第二指标器的接触的时间超过所述第三时间,决定一操作指令为致使所述特定对象进行一特定作业,并将所述操作指令进行输出;以及
一主机,与所述处理模块进行耦接,用以由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所述操作指令,执行所述操作指令,且使所述画面中的特定对象进行所述特定作业;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系通过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于所述触摸式装置上的感应量是否超过一临界值来判断相应每一指标器的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判断接触是否移动,若接触并未移动,所述特定作业包括人物踏歩或打鼓作业;若接触移动,则所述特定作业包括人物滑行作业。
CN200710003716.7A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16.7A CN101221477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210454427.XA CN103064612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16.7A CN101221477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4427.XA Division CN103064612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1477A CN101221477A (zh) 2008-07-16
CN101221477B true CN101221477B (zh) 2014-05-28

Family

ID=3963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44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4612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系统
CN20071000371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477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442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4612B (zh) 2007-01-09 2007-01-09 操作控制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064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698B (zh) * 2008-08-01 2012-07-11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交互式输入设备的智能输入方法
US20110157023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Ritdisplay Corporation Multi-touch detection method
CN102770835B (zh) * 2010-01-20 2016-01-06 诺基亚公司 用于组织图形项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870A (zh) * 1998-03-20 1999-08-04 刘中华 触摸点位置参数信息检测传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2959B2 (en) * 2005-04-27 2012-01-10 Obducat Ab Means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n object
TW200701082A (en) * 2005-06-23 2007-01-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Scroll control method used in the touch panel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870A (zh) * 1998-03-20 1999-08-04 刘中华 触摸点位置参数信息检测传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612B (zh) 2015-08-05
CN103064612A (zh) 2013-04-24
CN101221477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9670B (zh)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統及其機器可讀取媒體
CN202433853U (zh) 信息处理设备
CN106104458B (zh) 用于显示传感器和边框传感器的导电迹线布线
CN104823140B (zh) 触摸敏感边框技术
CN203054785U (zh) 侧边触摸感应装置
KR101055579B1 (ko) 저항식 터치 스크린 상의 복수의 터치 입력들을 결정하는방법
KR101535320B1 (ko) 표면상에 놓인 손에 맞는 제스쳐를 생성하는 방법
CN10259145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602086B (zh) 觸控裝置與其操作方法
CN103686283B (zh) 一种智能电视遥控器人机交互方法
CN102402384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007814A (zh) 用于使用传感器识别接近运动的设备和方法
CN102886140A (zh) 启用触摸的移动设备上的游戏控制器
US20140267153A1 (en) Capacitive Sensor Device as Well as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put Device
CN105103110B (zh) 信息终端、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4182079B (zh) 电子设备及位置指定方法
CN101393489B (zh) 多计算机切换器及其连接端口切换方法
CN107430453A (zh) 具有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触摸屏装置
CN203301578U (zh) 一种带有辅助式触控器的手机
US20140078078A1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widget for stable holding and control of smart phone based on touch screen
CN101373416A (zh)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控制器架构与判别并运算多点坐标的方法
CN101221477B (zh) 操作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24089A (zh) 手势操作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US20150242112A1 (en) Human interface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CN104869201A (zh) 一种防误触发按键布置操作方法、装置及智能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