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1164B -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1164B
CN101221164B CN2008100638587A CN200810063858A CN101221164B CN 101221164 B CN101221164 B CN 101221164B CN 2008100638587 A CN2008100638587 A CN 2008100638587A CN 200810063858 A CN200810063858 A CN 200810063858A CN 101221164 B CN101221164 B CN 1012211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test specimen
prismatic shape
concret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638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1164A (zh
Inventor
高小建
杨英姿
邓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8100638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1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1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1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1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11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测试方法没有考虑到混凝土试件中不同位置处的收缩变形差异而产生自约束收缩应力的问题。本发明在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的预留孔洞中放入湿度传感器,在沿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长轴轴线两端预埋几组金属测头,沿薄片状试件轴线两端各埋置一个金属测头,分别测试距离混凝土试件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湿度值、收缩值和完全自由收缩变形值,从而推算出距离混凝土表面h处的自约束收缩应力。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准确、方便地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由于内外层不同位置处的收缩变形差异而产生的自约束收缩应力。

Description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收缩因外界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便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这是目前实际结构工程开裂和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混凝土收缩以及由此产生的约束拉应力,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较多成果。就混凝土收缩应力而言,主要有两类评价与测试方法:其一,通过测试混凝土试件的收缩值和弹性模量,从而计算出不同约束程度下混凝土收缩应力值;其二,采用单轴约束混凝土试件,通过力传感器直接测试出完全或部分约束状态下混凝土收缩应力值。这两类测试方法的共同之处都只是评价在固定环境条件下混凝土试件中心轴向的平均收缩值和收缩应力,并没有考虑到混凝土试件中不同位置处的收缩变形差异。
对于目前逐步推广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密实度高,湿气在混凝土中的传输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而即使外界条件固定不变,混凝土结构内外层的湿度和收缩变形差异也很大,特别是对于早龄期的混凝土更加显著;这样,由于内外层收缩变形差异会使混凝土中产生明显的自约束收缩应力,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而如何测试和评价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测试与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到混凝土试件中不同位置处的收缩变形差异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制作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二、在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的成型过程中,在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不同深度处预留几个孔洞2;三、在测试前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防止与外界发生湿度交换;四、在预留孔洞2中放入湿度传感器4,然后将预留孔洞2密封;五、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放入相对湿度为30~100%的任意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传感器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湿度值RH(h,t);六、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七、在沿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长轴轴线两端预埋几组金属测头6,各组金属测头6距离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上表面3的距离h与各个湿度传感器4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距离h一一对应;八、在测试前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防止与外界发生湿度交换;九、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放入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相同的相对湿度为30~100%的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组金属测头6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收缩值SH(h,t);十一、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和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十二、将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切割成5~10mm的薄片状试件8;十三、沿薄片状试件8轴线两端各埋置一个金属测头6,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四、将薄片状试件8完全暴露于不同相对湿度Rh环境下5~8天,使薄片状试件8与外界环境湿度达到平衡稳定,通过位移传感器7测试出薄片状试件8的完全自由收缩变形值SH(Rh);十五、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EC,从而可以计算出时间t时,距离混凝土表面h深度处的自约束收缩应力σ(h,t):σ(h,t)=[SH(Rh)-SH(h,t)]EC,其中:SH(Rh)为Rh=RH(h,t)时薄片状混凝土试件的自由收缩值。
上述测试方法中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准确、方便的测试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由于内外层不同位置处的收缩变形差异而产生的自约束收缩应力。本发明具有测试数据精度高、测试费用低、及时快捷的优点。本发明测试的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对于评价和预防实际混凝土结构收缩开裂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和湿度传感器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和金属测头6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薄片状试件8和金属测头6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制作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二、在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的成型过程中,在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不同深度处预留几个孔洞2;三、在测试前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防止与外界发生湿度交换;四、在预留孔洞2中放入湿度传感器4,然后将预留孔洞2密封;五、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放入相对湿度为30~100%的任意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传感器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湿度值RH(h,t);六、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七、在沿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长轴轴线两端预埋几组金属测头6,各组金属测头6距离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上表面3的距离h与各个湿度传感器4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距离h一一对应;八、在测试前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防止与外界发生湿度交换;九、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放入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相同的相对湿度为30~100%的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组金属测头6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收缩值SH(h,t);十一、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和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十二、将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切割成5~10mm的薄片状试件8;十三、沿薄片状试件8轴线两端各埋置一个金属测头6,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四、将薄片状试件8完全暴露于不同相对湿度Rh环境下5~8天,使薄片状试件8与外界环境湿度达到平衡稳定,通过位移传感器7测试出薄片状试件8的完全自由收缩变形值SH(Rh);十五、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EC,从而可以计算出时间t时距离混凝土表面h深度处的自约束收缩应力σ(h,t):σ(h,t)=[SH(Rh)-SH(h,t)]EC,其中:SH(Rh)为Rh=RH(h,t)时薄片状混凝土试件的自由收缩值。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二中预留孔洞2的数量为三至十个。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五中时间t的读取间隔时间为2~4小时。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步骤七中预埋金属测头6的组数为三至十个。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十中时间t的读取间隔时间为2~4小时。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十二中薄片状试件8的厚度为8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十四中环境相对湿度为30~10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的步骤十四中试件8完全暴露于不同相对湿度Rh环境下为7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Claims (8)

1.一种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一、制作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二、在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的成型过程中,在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不同深度处预留几个孔洞(2);三、在测试前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四、在预留孔洞(2)中放入湿度传感器(4),然后将预留孔洞(2)密封;五、将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放入相对湿度为30~100%的任意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传感器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湿度值RH(h,t);六、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七、在沿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长轴轴线两端预埋几组金属测头(6),各组金属测头(6)距离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上表面(3)的距离h与各个湿度传感器(4)距离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上表面(3)的距离h一一对应;八、在测试前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除了上表面(3)以外的其它五个表面全部密封;九、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将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放入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相同的相对湿度为30~100%的测试环境中,在不同时间t读取各组金属测头(6)对应的距离表面深度h处的相对收缩值SH(h,t);十一、制作与第一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1)和第二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5)尺寸相同、养护龄期相同、配合比材料相同的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十二、将第三棱柱体形状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切割成5~10mm的薄片状试件(8);十三、沿薄片状试件(8)轴线两端各埋置一个金属测头(6),在金属测头(6)上连接位移传感器(7);十四、将薄片状试件(8)完全暴露于不同相对湿度Rh环境下5~8天,使薄片状试件(8)与外界环境湿度达到平衡稳定,通过位移传感器(7)测试出薄片状试件(8)的完全自由收缩变形值SH(Rh);十五、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测试混凝土弹性模量EC,从而可以计算出时间t时距离混凝土表面h深度处的自约束收缩应力σ(h,t):σ(h,t)=[SH(Rh)-SH(h,t)]EC,其中:SH(Rh)为Rh=RH(h,t)时薄片状混凝土试件的自由收缩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预留孔洞(2)的数量为三至十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时间t的读取间隔时间为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预埋金属测头(6)的组数为三至十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中时间t的读取间隔时间为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二中薄片状试件(8)的厚度为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四中环境相对湿度为3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十四中试件(8)完全暴露于不同相对湿度Rh环境下为7天。
CN2008100638587A 2008-01-16 2008-01-16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8587A CN101221164B (zh) 2008-01-16 2008-01-16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38587A CN101221164B (zh) 2008-01-16 2008-01-16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1164A CN101221164A (zh) 2008-07-16
CN101221164B true CN101221164B (zh) 2011-04-13

Family

ID=3963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385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1164B (zh) 2008-01-16 2008-01-16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11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1048A (zh) * 2018-05-30 2018-11-06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成套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459B (zh) * 2010-01-25 2014-06-18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基材料膨胀/收缩应力测试装置
CN101769916B (zh) * 2010-01-25 2014-06-18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基材料膨胀/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CN103760327A (zh) * 2014-01-21 2014-04-30 深圳大学 一种混凝土收缩测量仪
CN104280290B (zh) * 2014-09-26 2017-04-05 同济大学 一种测试塑性混凝土/砂浆应力应变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80545A (zh) * 2015-05-26 2015-09-02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路面用水泥混凝土温湿度测试模具
CN106950356B (zh) * 2017-03-02 2019-05-21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CN107271648B (zh) * 2017-07-11 2019-08-20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考虑混凝土徐变影响的收缩应力测量装置
CN107977544B (zh) * 2017-11-16 2020-08-21 浙江工业大学 温度-应力试验中约束试件的弹性应变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0411887B (zh) * 2019-08-09 2020-09-01 新昌县麟耀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测试系统
CN111122836A (zh) * 2020-01-16 2020-05-08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收缩值测试系统,模具系统及收缩值测试方法
CN114544921B (zh) * 2022-01-11 2023-11-07 燕山大学 一种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不均匀收缩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4594239B (zh) * 2022-03-08 2023-08-08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水泥基材料收缩应力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1048A (zh) * 2018-05-30 2018-11-06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成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1164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1164B (zh) 水泥混凝土自约束收缩应力测试方法
CN109839317A (zh) 一种微型室内静力触探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9115877B (zh) 一种基于dic技术的曲率模态损伤识别方法
CN201094020Y (zh) 一种沉降板及装配式分层沉降装置
CN106524989B (zh) 大型基坑支撑体变形自动分析系统及数据分析方法
CN106248267B (zh) 微型三维土压力盒及其测试方法
CN105606261B (zh) 用于测试混凝土内部三维应力状态的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Morgese et al. Distributed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racks in operating large bridges
CN101476862B (zh) 用于测量地质力学模型内部位移的应变式内部位移测试仪
CN113868976A (zh) 一种井下现今地应力大小确定方法
CN110725699B (zh) 盾构隧道管片圆端形凹凸榫剪力测量方法
CN209745726U (zh) 一种微型室内静力触探测试系统
CN110424362B (zh) 一种光纤式温度自补偿静力触探传感器
CN110220623B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一体式三维应力传感器
CN209911374U (zh) 一种混凝土绝热绝湿条件下的自身体积变形测试系统
CN201307097Y (zh) 混凝土早龄期收缩性能测试电涡流法测试装置
US11506045B2 (en) Two-point polished rod load-sensing system
CN209927331U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一体式三维应力传感器
CN104101325A (zh) 内嵌微机电传感器的神经元模式位移或变形监测方法
CN110954006B (zh) 一种基于应变损失的浆体裂缝监测方法
CN1025240C (zh) 砼绝对应力和弹性模量检测方法
CN208334278U (zh) 一种基于钻芯取样冲击回波的混凝土结构弹性模量检测装置
CN110274576B (zh) 一种用于浮顶储罐的浮盘倾角计算测量方法、系统及应用
CN204028355U (zh) 地质雷达特征图谱模拟标定试验箱
CN114184764B (zh)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力学层划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ANSU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RBIN INDUSTRY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108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50001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 730020 LANZHOU, GAN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812

Address after: 730020, 1188, Jia Lu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Gansu, Lanzhou

Patentee after: Gansu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50001 Harbin, Nangang, West District, large straight street, No. 92

Patentee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