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7426A -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7426A
CN101207426A CNA2006101678949A CN200610167894A CN101207426A CN 101207426 A CN101207426 A CN 101207426A CN A2006101678949 A CNA2006101678949 A CN A2006101678949A CN 200610167894 A CN200610167894 A CN 200610167894A CN 101207426 A CN101207426 A CN 101207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lists
information
coding matrix
code we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678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678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074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07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74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包括: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用户设备(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节点(Node B)。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及装置,能够消除PCI信息中的冗余,以及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

Description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技术因其通过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基站节点(Node B)的快速包调度(FPS)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下行链路上的高速数据传输,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HSDPA技术中,可提供以2ms间隔在用户之间切换的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为了实现HS-DSCH传输,HSDPA引入了三条新的物理信道,即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其中,HS-PDSCH用于承载高速下行用户数据信息;HS-SCCH用于承载解调伴随数据信道HS-PDSCH所需的信令;HS-DPCCH用于承载反馈下行数据帧通过HS-PDSCH接收正确与否的信息,以及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用户设备(UE)通过HS-SCCH获知相应的HS-DPDCH上是否有基站节点(NodeB)发送给自己的数据,也从HS-SCCH获得解调HS-PDSCH所需的包括并行码道数及相应扩频码、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等传输格式和资源信息;Node B则通过HS-DPCCH获知数据接收结果,以及当前信道的CQI。
为了进一步增强HSDPA的无线性能,现有技术中提出在HSDPA中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并提出在HSDPA MIMO中采用双发射天线阵(D_TxAA)结构,即2×2预编码MIMO,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HSDPA MIMO传输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当Node B调度为双流传输时,HS-DSCH基本传输块和HS-DSCH第二传输块分别经过各自的传输信道处理(包括信道编码、速率匹配、调制等操作)和扩频加扰处理后,通过系数w1、w2、w3和w4加权后形成两个信号流,然后分别加入导频信号公共导频信道1(CPICH1)和公共导频信道2(CPICH2)后,经两个不同的天线发射出去;当Node B调度为单流传输时,只有HS-DSCH基本传输块进行传输,并通过系数w1和w2加权后形成两个信号流,同样加入导频信号CPICH1和CPICH2后经两个不同的天线发射出去。其中,图1中的预编码权w1、w2、w3和w4的取值满足如下关系:
w 3 = w 1 = 1 2 w 4 = - w 2 w 2 ∈ { 1 + j 2 , 1 - j 2 , - 1 + j 2 , - 1 - j 2 } - - - ( 1 )
其中,j为虚数单位。
在引入MIMO技术后,HSDPA信道的组成和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但HSDPA信道中的HS-SCCH和HS-DPCCH需要承载更多新的控制信息以支持MIMO传输,如为了表示MIMO传输中预编码系数w1、w2、w3和w4的取值,HS-SCCH还需要承载预编码权信息等,用于通知UE相应数据帧所采用的预编码方式等信息。同样,HS-DPCCH还需要承载预编码控制指示(PCI)等,用于根据信道情况向Node B推荐可采用的预编码方式等信息,此时HS-DPCCH所承载的CQI是基于所选择的预编码方式计算得出的,即CQI与PCI是对应的。
其中,在HS-SCCH中使用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来承载预编码权信息,在HS-DPCCH中使用两个比特(xpci.1,xpci.2)来承载PCI信息,具体实现时,预编码权信息和PCI信息只需要指示出w2的取值即可,因为根据式(1)可知,w1和w3为固定值,w4为w2的负数,因此现有技术中,(xpwipb.1,xpwipb.2)和(xpci.1,xpci.2)的定义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121
                   表1                                                  表2
其中,因为HS-DPCCH中PCI值指示的w2取值是UE向Node B推荐使用的w2取值,而Node B在实际进行数据预编码时,只是将该值作为参考,而不一定会采用,所以表2中用w2 pref表示UE向Node B推荐使用的w2取值。
在单流传输时,对形如 W x = w 1 w 2 的预编码向量,预编码权信息和PCI信息可以指示如下四种预编码向量:
W x 1 = 1 2 1 + j 2 , W x 2 = 1 2 - 1 + j 2 , W x 3 = 1 2 - 1 - j 2 , W x 4 = 1 2 1 - j 2 - - - ( 2 )
在双流传输时,对形如 W = w 1 w 3 w 2 w 4 的预编码矩阵,预编码权信息和PCI信息可以指示如下四种预编码矩阵:
W 1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W 2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3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4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 - ( 3 )
其中,网络侧在调度双流传输时,Node B所调度的HS-DSCH的基本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是属于同一个UE的,即上述MIMO传输为单用户MIMO传输。实验证明,对单用户MIMO传输来说,在双流传输时,对系统容量而言,采用预编码矩阵W1和W3是等效的,采用预编码矩阵W2和W4也是等效的。因此在HS-SCCH中通过预编码权信息来指示W1、W2、W3和W4四种预编码矩阵时,是存在冗余的。
并且,由于UE在承载PCI信息向Node B报告时,所承载的CQI与PCI是成对出现的,实验证明,UE在报告双流传输方式的PCI/CQI信息时,所报告的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对应两个流的CQI值,与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3时,对应两个流的CQI值相比,只是两个流的CQI取值发生了对调而已;同样,对于指示W2和W4时,也存在这个现象。
可见,UE在上报双流传输方式下的PCI信息时,指示W1、W2、W3和W4四种预编码矩阵也是存在冗余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以消除PCI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以消除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以消除PCI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以消除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装置,即UE装置,以消除PCI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装置,即基站装置,以对来自上述UE装置的数据进行接收。
本发明最后又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装置,即基站装置,以消除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包括:
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用户设备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节点Node B。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包括:
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Node B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和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其中,
UE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基站装置,用于对来自UE的HS-DPCCH中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和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其中,
基站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装置,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UE装置,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装置,包括:UE装置和基站装置,其中,UE装置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基站装置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和PCI信息解析模块,其中,
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又一种基站装置包括: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通过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而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Node B。从而消除了PCI信息中的冗余。
此外,本发明中通过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而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Node B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从而消除了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HSDPA MIMO传输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MIMO模式下HS-DPCCH的编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MIMO模式下HS-SCCH的编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MIMO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MIMO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Node B;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具体实现时,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可直接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也可以增加新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权取值,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和新增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进一步地,Node B在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时,也可以从上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为便于理解,在详细描述本发明中基于上述思想的实施例之前,首先对现有技术中,引入MIMO技术之后的HS-SCCH和HS-DPCCH分别承载的控制信息及其相应的编码结构进行简单介绍。
在MIMO模式下,HS-DPCCH承载了分别用于两个流HARQ操作的HARQ-ACK信息,以及PCI与相应的CQI信息。参见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MIMO模式下HS-DPCCH的编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HARQ-ACK信息与PCI/CQI信息分别进行编码,并分别映射在HS-DPCCH子帧的第一个时隙和后面两个时隙(一个HS-DPCCH子帧包括三个时隙),按照上层协议预先配置的比例,UE上报类型A(Type A)和类型B(Type B)两种CQI信息,在上报类型A时,UE可以根据实际信道情况选择报告双流传输或单流传输的CQI信息,在上报类型B时,无论实际信道情况如何,UE固定报告单流传输的CQI信息。其中,CQI信息总是基于所选择的预编码向量或矩阵,即PCI与CQI是相对应的。
在MIMO模式下,HS-SCCH针对单流传输和双流传输分别传输两套不同的参数。其中,单流传输的控制参数包括:信道码集信息、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预编码权信息、传输块大小信息、HARQ过程信息、冗余版本和星座图版本信息、新数据指示、UE标识。双流传输的控制参数包括:信道码集信息、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预编码权信息、双流各自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信息、双流各自对应的HARQ过程信息、双流各自对应的冗余版本和星座图版本信息、双流各自对应的新数据指示、UE标识。参见图3,图3为现有技术中MIMO模式下HS-SCCH的编码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信道码集信息、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与预编码权信息在一起编码并映射到HS-SCCH子帧的第一个时隙,其它控制信息在一起编码并映射到HS-SCCH子帧的后面两个时隙(一个HS-SCCH子帧包括三个时隙)。
其中,HS-SCCH中承载的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占用三个比特,假设用(xms-stb,1,xms-stb,2,xms-stb,3)表示,则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的映射表如表3所示:
  xms-stb,1,xms-stb,2,xms-stb,3   基本传输块的调制方案   第二传输块的调制方案 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
  111   16QAM   16QAM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110   16QAM   QPSK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101   16QAM   QPSK   由表4指示
  100   16QAM   n/a   0
  011   QPSK   QPSK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010   QPSK   QPSK   由表4指示
  001   QPSK   QPSK   由表5指示
  000   QPSK   n/a   0
表3
Figure A20061016789400181
                表4                                          表5
其中,在单流传输时,因为只有基本传输块,而没有第二传输块进行传输,因此承载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的三个比特(xms-stb,1,xms-stb,2,xms-stb,3)的取值应该为100或000,即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为0个。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因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是针对双流传输时存在冗余的情况进行的改进,因此对于单流传输,对形如 W x = w 1 w 2 的预编码向量,预编码权信息和PCI信息所指示的预编码向量仍如式(2)所示。为描述简便,本发明下文中的实施例中主要针对双流传输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只消除HS-DPCCH中PCI信息中的冗余,不考虑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是否存在冗余。其中,具体实现时,使用PCI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PCI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此外,由于PCI信息发生了变化,因此Node B在解析PCI信息时,进行了适应性的变化。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并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因为UE上报双流传输方式下的PCI信息时,指示采用W1和指示采用W3互为冗余的,指示采用W2和指示采用W4也互为冗余,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由PCI信息承载指示 W = w 1 w 3 w 2 w 4 的w2的取值时,可不承载使预编码矩阵W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
其中,w2取值为时,对应指示W1;w2取值为时,对应指示W3;w2取值为时,对应指示W2;w2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6
时,对应指示W4。为了消除冗余指示,可去掉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7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8
二者之一,去掉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10
二者之一,最后得到的有效预编码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11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12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13
Figure A200610167894001914
二者之一。
为方便描述,本步骤中,假设去掉冗余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1
其中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3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4
对应W2
步骤402,定义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PCI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
对于步骤401中的两个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可定义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ci.1,xpci.2)中的一个比特来表示新的PCI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如:可定义如表6所示的映射关系: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5
表6
表6中,xpci.1比特为保留比特,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xpci.2比特为用于指示新PCI信息的比特。
其中,对于表6所示的映射关系只是所有可能映射关系中的一种,按照表6的映射关系模式,还可以构造出很多其它的映射关系,如在表6中,可将xpci.2和xpci.1对换,和/或,将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6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7
对换等。
步骤403,上报双流传输时,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新PCI信息指示给Node B。
本步骤中,UE根据实际情况,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209
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6中xpci.2比特取值为0或为1,指示给Node B。
其中,UE通过HS-DPCCH指示给Node B的CQI信息是与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
步骤404,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因为UE在向Node B上报PCI信息时,同时上报的CQI是与PCI信息相对应的,又有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对应两个流的CQI值,与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3时,对应两个流的CQI值相比,只是两个流的CQI取值发生了对调,因此对于步骤401中只保留
Figure A20061016789400212
二者之中的时,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但Node B可根据两个流的CQI值的关系,确定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的实际预编码矩阵是W1还是W3
如:根据表示第二传输块信道码数映射关系的表4和表5可知,现有技术中,基本传输块的信道码数总是大于等于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且基本传输块的调制阶数总是等于或高于第二传输块的调制阶数,相应地,对应基本传输块的CQI应该大于等于对应第二传输块的CQI。
现有技术中,当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W1时,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大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Node B进行双流调度时,若采用W1进行预编码,则将第一个流对应为基本传输块,将第二个流对应为第二传输块;当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W3时,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小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Node B进行双流调度时,若采用W3进行预编码,则将第二个流对应为基本传输块,将第一个流对应为第二传输块。
因此,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0,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可根据两个流的CQI值的关系,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还是W3。如果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大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确定UE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如果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小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确定UE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3
同理,因为现有技术中,当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W2时,第一个流的CQI值大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当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W4时,第一个流的CQI值小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因此,按照同样的逻辑关系,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1,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2时,可根据两个流的CQI值的关系,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还是W4。如果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大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确定UE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如果两个流的CQI值为第一个流的CQI值小于等于第二个流的CQI值,则确定UE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4
对于网络侧采用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的过程,仍按现有技术处理,即Node B根据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采用一定的传输调度控制算法,从W1~W4中确定一种该UE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实际应用中,Node B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采用UE推荐的预编码矩阵,还是采用非UE推荐的其它预编码矩阵,之后Node B采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调度和预编码,通过两个天线发送出去。同时,Node B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其中,预编码权信息可采用和现有技术中一致的表示方式,即预编码权信息仍然使用两个比特来表示,并且预编码权信息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的定义与表1所示相同。
然后UE对接收的来自Node B的预编码权信息也按照和现有技术一样的处理方式,从来自Node B的预编码权信息中获取相应双流数据所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Node B指示的预编码方式对相应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至此,本实施例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MIMO传输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MIMO传输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图4所示方法流程的MIMO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和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
其中,UE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基站装置,用于对来自UE的HS-DPCCH中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如图5所示,具体实现时,UE装置可具体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
其中,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具体实现时,基站装置可具体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和PCI信息解析模块。
其中,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图5所示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4所示方法流程中的描述一致。如:UE装置中的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4所示步骤4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PCI信息解析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4所示步骤404中的描述进行处理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比,同样只消除HS-DPCCH中的PCI信息中的冗余,不考虑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是否存在冗余。并且同样具体实现时,使用PCI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PCI信息,不同之处在于,PCI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和CQI的原有比特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CQI的新比特组合。同样,由于PCI信息发生了变化,因此Node B在解析PCI信息时,进行了适应性的变化。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并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本步骤中,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4所示流程步骤401中的描述一致。
步骤602,定义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PCI信息,另一个比特和CQI的原有比特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CQI的新比特组合。
现有技术中,UE在MIMO模式下通过HS-DPCCH上报类型A的CQI信息时,类型A的CQI信息占用8比特cqi0,cqi1,…,cqi7(cqi0为最低位,cqi7为最高位),即最多可指示28=256种CQI信息,其中使用了32种组合来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使用了剩余的224种组合来指示双流传输的CQI信息。可见,类型A的CQI信息指示单流传输时有5个比特来表示该流的CQI信息,而指示双流传输时,平均只有不到4个比特来表示一个流的CQI信息。
可见,现有技术中,8个比特的CQI信息携带的信息量较少,为此,本步骤中,将PCI原有两个比特(xpci.1,xpci.2)中富余下来的一个比特(如xpci.1)和CQI的8个比特组合在一个,构成CQI的新比特组合,即使用9个比特来表示CQI信息,则最多可指示29=512种CQI信息,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组合来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以及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即原xpci.1的值,使用剩余的组合来指示双流传输的CQI信息。
例如:使用其中的前64种组合来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以及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使用剩余的448种组合来指示双流传输的CQI信息。其中,在使用其中的前64种组合来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以及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时,可定义前0~31种组合代表原xpci.1取值为0的情况,前32~63种组合代表原xpci.1取值为1的情况,如表7所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251
表7
表7中,将xpci.1和cqi0,cqi1,…,cqi7组合成共9个比特的信息比特,由高位到低位表示为“cqi7,cqi6,…,cqi0,xpci.1”,将值为0~63(0000,0000,0~0001,1111,1)的组合用于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以及1位PCI信息(即xpci.1),而将值为64~511(0010,0000,0~1111,1111,1)的组合用于指示双流传输的CQI信息。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中的前2K种组合来指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以及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其中K为大于等于32的整数。
当网络侧接收到CQI值为0~63(0000,0000,0~0001,1111,1)的组合时,即判断为单流传输的CQI信息,之后Node B根据CQI值所代表的一位PCI信息与xpci.2的组合,按照表7所示映射关系,确定单流传输的CQI值和预编码向量。
步骤603,上报双流传输时,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新PCI信息指示给Node B。
本步骤中,UE根据实际情况,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261
Figure A20061016789400262
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7中xpci.2比特取值为0或为1,指示给Node B。
其中,UE通过HS-DPCCH指示给Node B的CQI信息是与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
步骤604,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当网络侧接收到CQI值为64~511(0010,0000,0~1111,1111,1)的组合时,即可判断为双流传输的CQI信息,之后Node B根据xpci.2的值,按照与图4所示步骤404中的描述一致的方法,判断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例如,当xpci.2为0,即PCI值为0时,表示UE推荐采用的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W1(或W3),当xpci.2为1,即PCI值为1时,表示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W2(或W4)。
本实施例中,网络侧采用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的过程,以及UE获取网络侧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的过程都按现有技术进行处理。即和图4所示流程中的描述一致。
至此,本实施例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基于图6所示方法流程的MIMO传输系统的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图5所示系统中的描述一致,功能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MIMO传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6所示方法流程中的描述一致。如:UE装置中的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6所示步骤6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PCI信息解析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6所示步骤604中的描述进行处理等。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均只消除了HS-DPCCH中PCI信息中的冗余,而未考虑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是否存在冗余。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是否存在冗余进行考虑,具体情况如下:
因为引入MIMO技术的HSDPA传输是单用户MIMO传输。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提出在引入MIMO技术的HSDPA中不排除网络侧按照空分多址(SDMA)的方式来调度,即通过两个发送天线传输的HS-DSCH传输块分属不同的UE,但这种情况下,网络侧在调度时,实际上还是按照单流传输方式来调度的,并且采用不同的HS-SCCH分别指示两个不同UE各自的单流传输。因此无论是HS-DPCCH上的PCI信息,还是HS-SCCH上的预编码权信息,在双流模式下都不用于SDMA方式的MIMO传输,而只用于单用户的MIMO传输。而对单用户MIMO传输来说,在双流传输时,HS-SCCH中使用两个比特的预编码权信息来指示W1、W2、W3和W4四种预编码矩阵是存在冗余的。
为了消除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可采用与处理PCI信息相同的方式,在预编码权信息中也去掉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相应地,Node B也不再采用所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预编码,但此时却需要在双流传输时,两个流的资源分配是对称的,即两个流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等都可以任意灵活配置。原因如下:
现有技术中,双流传输时,对两个流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配置是不对称的,即如表3至表5所示,基本传输块的信道码数总是大于等于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并且现有技术中不支持基本传输块的调制阶数低于第二传输块的的调制阶数,如不支持调制方案为(QPSK,16QAM)的分配方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W1和W3,以及W2和W4的冗余问题,需要在预编码权信息中去掉W1指示和W3指示二者之一,W2指示和W4指示二者之一,但此时需要使两个流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配置对称,因此可重新对表3至表5的映射关系进行设置。如下面表8至表10所示,表8至表10为定义的其中一种映射关系。
xms-stb,1,xms-stb,2,xms-stb,3 基本传输块的调制方案   第二传输块的调制方案 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
111   16QAM   16QAM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110   16QAM   QPSK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101   16QAM   QPSK   由表9指示
100   16QAM   n/a   0
011   QPSK   QPSK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010   QPSK   16QAM   由表10指示
001   QPSK   16QAM   与基本传输块相同
000   QPSK   n/a   0
表8
                表9                                         表10
上述表8中,在表3的基础上,将表3中的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xms-stb,1,xms-stb,2,xms-stb,3)为“001”的映射重新设置为基本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调制方案为(QPSK,16QAM)的分配方式,且设置基本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相同;另外将表3中调制方案和第二传输块信息(xms-stb,1,xms-stb,2,xms-stb,3)为“010”的映射重新设置为基本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调制方案为(QPSK,16QAM)的分配方式,且基本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的关系与表3中(xms-stb,1,xms-stb,2,xms-stb,3)为“101”的情况正好相反,即表10所示的映射关系表。其中,表9和表4相同。
在使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配置对称之后,下面结合下述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共三个具体实施例对考虑HS-SCCH中预编码权信息存在冗余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消除HS-DPCCH中PCI信息中的冗余和HS-SCCH中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具体实现时,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后,直接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并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本步骤中,因为UE上报双流传输方式下的PCI信息以及Node B指示双流传输方式下的预编码权信息时,指示采用W1和指示采用W3互为冗余的,指示采用W2和指示采用W4也互为冗余,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由PCI信息以及预编码权信息承载指示 W = w 1 w 3 w 2 w 4 的w2的取值时,可不承载使预编码矩阵W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
又因为w2取值为时,对应指示W1;w2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3
时,对应指示W3;w2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4
时,对应指示W2;w2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5
时,对应指示W4。为了消除冗余指示,可去掉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6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7
二者之一,去掉
Figure A20061016789400298
二者之一,最后得到的有效预编码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1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2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3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4
二者之一。
为方便描述,本步骤中,假设去掉冗余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5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6
其中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7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8
对应W2
步骤702,定义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PCI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定义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
对于步骤701中的两个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可定义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ci.1,xpci.2)中的一个比特来表示新的PCI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定义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中的一个比特来表示新的预编码权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如:可定义如表11和表12所示的映射关系:
Figure A20061016789400309
                    表11                                               表12
表11中,xpwipb.1比特为保留比特,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xpwipb.2比特为用于指示新预编码权信息的比特;表12中,xpci.1比特为保留比特,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xpci.2比特为用于指示新PCI信息的比特。
其中,对于表11和表12所示的映射关系只是所有可能映射关系中的一种,按照表11和表12的映射关系模式,还可以构造出很多其它的映射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3,上报双流传输时,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新PCI信息指示给Node B。
本步骤中,UE根据实际情况,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311
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12中xpci.2比特取值为0或为1,指示给Node B。
其中,UE通过HS-DPCCH指示给Node B的CQI信息是与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
步骤704,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本实施例中,因为两个流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信息等都可以任意灵活配置,因此基本传输块的信道码数可以小于第二传输块的信道码数,基本传输块的调制阶数也可以低于第二传输块的的调制阶数,则相应地,本实施例中,Node B对UE上报的CQI取值不再按照图4所示方法流程步骤4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而只是根据UE上报的PCI信息的指示进行判断,即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0,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1,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2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
步骤705,Node B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本步骤中,Node B根据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采用一定的传输调度控制算法,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种该UE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因为步骤701中有效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13
Figure A20061016789400314
Figure A20061016789400315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316
对应W2。因此本步骤中,Node B可从W1和W2中确定一种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之后Node B采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调度和预编码,通过两个天线发送出去。同时,Node B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步骤706,UE对来自Node B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本步骤中,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2值为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2值为1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之后,UE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接收。
至此,本实施例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上述图7所示方法流程步骤702还可以为:仍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PCI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作为保留取值;仍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作为保留取值。如:可定义如表13和表14所示的映射关系:
                    表13                                     表14
表13中,(xpwipb.1,xpwipb.2)取值为01和11时为保留取值,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表14中,(xpci.1,xpci.2)取值为01和11时为保留取值,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
其中,对于表13和表14所示的映射关系只是所有可能映射关系中的一种,按照表13和表14的映射关系模式,还可以构造出很多其它的映射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则相应地,步骤703中,UE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331
Figure A20061016789400332
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14中(xpci.1,xpci.2)比特取值为00或为10,指示给Node B。
相应地,步骤704中,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0,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2,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2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
相应地,步骤706中,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0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1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之后,UE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接收。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下面再对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系统是基于图7所示方法流程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MIMO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和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
其中,UE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基站装置,用于对来自UE的HS-DPCCH中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装置,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如图8所示,具体实现时,UE装置可具体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PCI信息指示模块和解析接收模块。
其中,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解析接收模块,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具体实现时,基站装置可具体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PCI信息解析模块、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其中,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将所获取的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提供给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
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以及实际情况,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其中,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也可以是非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与图7所示方法流程中的描述一致。如:UE装置中的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7所示步骤7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PCI信息解析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7所示步骤704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7所示步骤705中的描述进行处理;UE装置中的解析接收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7所示步骤706中的描述进行处理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消除HS-DPCCH中PCI信息中的冗余和HS-SCCH中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具体实现时,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后,添加了对应单位矩阵(即等效于无预编码)的预编码权取值,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和对应单位矩阵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并添加对应单位矩阵的预编码权取值,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和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实验证明,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四种预编码矩阵并不能总是保证比不进行预编码时的信道容量大,对某些MIMO信道,无预编码时的信道容量反而大于有预编码时的信道容量。其中,无预编码时可理解为预编码矩阵为单位矩阵。
进一步的计算机模拟表明:允许预编码矩阵在W1(或W3)和W2(或W4)两个正交矩阵中选择,与允许预编码矩阵在W1、W2、W3和W4四个正交矩阵中选择,吞吐量相同;而允许预编码矩阵在单位矩阵、W1、W2、W3和W4五个正交矩阵中选择和允许预编码矩阵在单位矩阵、W1(或W3)和W2(或W4)三个正交矩阵中选择,均比只在W1(或W3)和W2(或W4)两个正交矩阵,以及在W1、W2、W3和W4四个正交矩阵中选择,能获得大约400~500kbps的吞吐量增益。
因此,本步骤中在按照图7所示流程步骤701中描述的方法去掉冗余之后,将无预编码对应的单位矩阵也作为一种可选的预编码矩阵 W 0 = w 1 w 3 w 2 w 4 = 1 0 0 1 , 则无预编码时,图1中的预编码权w1、w2、w3和w4的取值满足如下关系:
w 1 = w 4 = 1 w 2 = w 3 = 0 - - - ( 4 )
相应地,可定义单位矩阵W0对应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为0,或者直接对应无预编码。
为方便描述,本步骤中,假设去掉冗余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63
和0,其中
Figure A20061016789400364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365
对应W2,0对应W0
步骤902,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PCI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中一个对应无预编码,一个作为保留取值;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中一个对应无预编码,一个作为保留取值。
其中,无预编码对应预编码矩阵为W0,w2对应取值为0。
对于步骤901中的三个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可定义仍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ci.1,xpci.2)来表示新的PCI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xpci.1,xpci.2)取值中一个对应无预编码,一个作为保留取值;定义仍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来表示新的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取值中一个对应无预编码,一个作为保留取值。如:可定义如表15和表16所示的映射关系:
                     表15                                   表16
表15中,(xpwipb.1,xpwipb.2)取值为01时,表示采用无预编码的编码方式,取值为11时为保留取值,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表16中,(xpci.1,xpci.2)取值为01时,表示推荐采用无预编码的编码方式,取值为11时为保留取值,可用于其它扩展使用。
其中,对于表15和表16所示的映射关系只是所有可能映射关系中的一种,按照表15和表16的映射关系模式,还可以构造出很多其它的映射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903,上报双流传输时,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新PCI信息指示给Node B。
本步骤中,UE根据实际情况,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372
0和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16中(xpci.1,xpci.2)比特取值为00、01或为10,指示给Node B。
其中,UE通过HS-DPCCH指示给Node B的CQI信息是与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
步骤904,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本步骤中,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0,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1;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1,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0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0;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2,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2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2
步骤905,Node B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本步骤中,Node B根据获取到的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即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采用一定的传输调度控制算法,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种该UE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因为步骤901中有效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81
0和
Figure A20061016789400382
对应W1,0对应W0
Figure A20061016789400384
对应W2。因此本步骤中,Node B可从W1、W0和W2中确定一种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之后Node B采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调度和预编码,通过两个天线发送出去。同时,Node B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步骤906,UE对来自Node B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本步骤中,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0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01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0,即未采用预编码;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1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之后,UE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接收。
至此,本实施例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基于图9所示方法流程的MIMO传输系统的组成和连接关系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系统中的描述一致,功能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MIMO传输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9所示方法流程中的描述一致。如:UE装置中的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9所示步骤9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PCI信息解析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9所示步骤904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9所示步骤905中的描述进行处理;UE装置中的解析接收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9所示步骤906中的描述进行处理等。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消除HS-DPCCH中PCI信息中的冗余和HS-SCCH中预编码权信息中的冗余。具体实现时,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后,添加了其它的预编码权取值,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和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其中,其它的预编码权取值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参见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并添加对应其它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权取值,将剩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和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作为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本步骤中,其它预编码矩阵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地,预编码权取值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以添加两个预编码权取值为例,假设去掉冗余之后,保留的预编码权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391
分别对应预编码矩阵为W1和W2,又假设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W′3和W′4,其中, W 3 ′ = w 1 w 3 w 2 w 4 = 1 2 1 2 j 2 - j 2 , W 4 ′ = w 1 w 3 w 2 w 4 = 1 2 1 2 - 1 2 1 2 . 则此时对于W1、W2、W′3和W′4,图1中的预编码权w1、w2、w3和w4的取值满足如下关系:
w 3 = w 1 = 1 2 w 4 = - w 2 w 2 ∈ { 1 + j 2 , j 2 , - 1 + j 2 , - 1 2 } - - - ( 5 )
因此,本步骤中,去掉冗余之后的有效预编码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4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5
其中,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6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7
对应W2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8
对应W′3
Figure A20061016789400409
对应W′4
步骤1002,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PCI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比特取值对应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比特取值对应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
其中,若步骤1001中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为1个,则本步骤中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中的一个对应所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另一个作为保留取值;若步骤1001中添加的预编码权取值为2个,则本步骤中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中的两个分别对应所添加的两个预编码权取值。
对于步骤1001中的四个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可定义仍使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ci.1,xpci.2)来表示新的PCI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xpci.1,xpci.2)取值中的两个分别对应所添加的两个预编码权取值;定义仍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来表示新的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xpwipb.1,xpwipb.2)取值中的两个分别对应所添加的两个预编码权取值。如:可定义如表17和表18所示的映射关系:
Figure A20061016789400411
                         表17                                     表18
表17中,(xpwip.1,xpwipb.2)取值为01时,表示采用预编码矩阵W′3,取值为11时,表示采用预编码矩阵W′4;表18中,(xpci.1,xpci.2)取值为01时,表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3,取值为11时,表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4
其中,对于表17和表18所示的映射关系只是所有可能映射关系中的一种,按照表17和表18的映射关系模式,还可以构造出很多其它的映射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若步骤1001中添加了两个以上的预编码权取值,则本步骤中的PCI信息和预编码权信息需要两个以上的比特位来表示。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1003,上报双流传输时,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新PCI信息指示给Node B。
本步骤中,UE从
Figure A20061016789400412
Figure A20061016789400413
中,确定当前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w2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w2取值,即w2 pref,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即表18中(xpci.1,xpci.2)比特取值为00、01、10或为11,指示给NodeB。
其中,UE通过HS-DPCCH指示给Node B的CQI信息是与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预编码矩阵相对应的。
步骤1004,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本步骤中,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0,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1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1;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1,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3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3;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2,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2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2;当Node B在解析到PCI值为3,即新PCI信息指示推荐采用预编码矩阵W′4时,则获取UE通过新PCI信息指示实际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W′4
步骤1005,Node B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本步骤中,Node B根据获取到的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采用一定的传输调度控制算法,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种该UE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因为步骤1001中有效的预编码权w2的取值为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1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2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3
对应W1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4
对应W′3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5
对应W2
Figure A20061016789400426
对应W′4。因此本步骤中,NodeB可从W1、W′3、W2和W′4中确定一种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之后Node B采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调度和预编码,通过两个天线发送出去。同时,Node B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步骤1006,UE对来自Node B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本步骤中,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0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1;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01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3;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10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2;当UE在解析到新预编码权信息中的(xpwipb.1,xpwipb.2)值为11时,则获取Node B对数据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是W′4。之后,UE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数据进行接收。
至此,本实施例中MIMO传输方法的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基于图10所示方法流程的MIMO传输系统的组成和连接关系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系统中的描述一致,功能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MIMO传输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图10所示方法流程中的描述一致。如:UE装置中的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10所示步骤1003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PCI信息解析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10所示步骤1004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基站装置中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10所示步骤1005中的描述进行处理;UE装置中的解析接收模块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图10所示步骤1006中的描述进行处理等。
其中,对于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方法和MIMO传输系统中,UE也可以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而Node B仍按照实施例三中的描述进行处理。即:
在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方法中,具体流程为:
步骤701保持不变。
步骤702可以为:定义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另一个比特作为保留比特;或者步骤702为:仍使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来表示新预编码权信息,将去掉的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两个比特取值作为保留取值。
步骤703至步骤704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处理。
步骤705至步骤706保持不变。
在实施例三中的MIMO传输系统具体为:
该系统包括: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和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
其中,基站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装置,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UE装置,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其中,基站装置可具体包括: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其中,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用户设备UE从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节点Node 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包括:
Figure A2006101678940002C2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2C3
二者之一,其中,j为虚数单位;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为保留比特,或者所述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用于和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的原有比特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CQI信息的新比特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和CQI信息的原有比特构成CQI信息的新比特组合时,所述CQI信息的新比特组合中的一部分组合表示单流传输时的CQI信息和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另一部分组合表示双流传输时的CQI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示单流传输时的CQI信息和单流传输时的一位PCI信息的组合为:0~2K的组合,其中,K为大于等于32的整数,用其中0~(K-1)的组合表示一位PCI信息的0取值,K~2K的组合表示一位PCI信息的1取值。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UE将与PCI信息对应的CQI信息指示给Node B;
所述Node B对来自UE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为:Node B根据来自UE的PCI信息和与PCI信息对应的CQI值中双流各自的CQI值,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Node B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包括: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1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3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4
二者之一;
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与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5
二者之一对应的W1和W3二者之一,与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7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8
二者之一对应的W2和W4二者之一,其中, W 1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W 2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3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4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或者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时,所述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为保留比特;
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时,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13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14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3C15
二者之一的比特取值之外的比特取值为保留取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或者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时,所述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另一个比特为保留比特;
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时,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1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2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3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4
二者之一的比特取值之外的比特取值为保留取值。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进一步还包括:新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权取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权取值包括:0;
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一步包括:与0对应的表示无预编码的单位矩阵 W 0 = 1 0 0 1 .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
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6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9
二者之一的比特取值之外的比特取值之中,一个用于表示0;另一个为保留取值。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预编码矩阵对应的预编码权取值包括: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10
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一步包括:与
Figure A2006101678940004C12
对应的 W 3 ′ = 1 2 1 2 j 2 - j 2 , 对应的 W 4 ′ = 1 2 1 2 - 1 2 1 2 .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PCI信息用PCI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表示;
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2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3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4
二者之一的比特取值之外的比特取值之中,一个用于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5
另一个用于表示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6
19.如权利要求8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ode B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为:对双流数据各数据流的调制方案和信道码集资源按照对称分配映射关系,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
20.如权利要求8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UE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2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得到有效的预编码权取值;
Node B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包括: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7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8
二者之一,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10
二者之一;
所述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与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11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12
二者之一对应的W1和W3二者之一,与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13
Figure A2006101678940005C14
二者之一对应的W2和W4二者之一,其中, W 1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W 2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3 = 1 2 1 2 - 1 - j 2 1 + j 2 , W 4 = 1 2 1 2 1 - j 2 - 1 + j 2 .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权信息用预编码权信息原有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表示。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UE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25.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和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装置,其中,
UE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双流传输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HS-DPCCH中的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基站装置,用于对来自UE的HS-DPCCH中的PCI信息进行解析,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装置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和PCI信息解析模块,其中,
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进一步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装置,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所述UE装置进一步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装置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PCI信息指示模块和解析接收模块,其中,
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解析接收模块,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30.如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PCI信息解析模块、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3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NodeB中的基站装置和设置在UE中的UE装置,其中,
基站装置,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利用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双流数据进行预编码后发送给UE装置,将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UE装置,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32.一种UE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和PCI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用于从去掉双流传输中使预编码矩阵存在冗余的预编码权取值之后的有效预编码权取值中,确定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将所确定的推荐采用的预编码权取值通知给PCI信息指示模块;
PCI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权取值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权取值,通过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中的预编码控制指示PCI信息指示给基站装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解析接收模块,用于对来自Node B的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双流数据采用的预编码方式,根据所获取的预编码方式对双流数据进行接收。
34.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PCI信息获取模块和PCI信息解析模块,其中,
PCI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来自UE装置的HS-DPCCH中,获取PCI信息,将所获取的PCI信息提供给PCI信息解析模块;
PCI信息解析模块,用于对PCI信息获取模块提供的PCI信息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获取UE推荐采用的预编码矩阵。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36.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和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其中,
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用于从有效预编码权取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确定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通知给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
预编码权信息指示模块,用于将预编码矩阵确定模块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信息,通过HS-SCCH中的预编码权信息指示给UE装置。
CNA2006101678949A 2006-12-20 2006-12-20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012074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78949A CN101207426A (zh) 2006-12-20 2006-12-20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678949A CN101207426A (zh) 2006-12-20 2006-12-20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30950A Division CN101207427A (zh) 2006-12-20 2006-12-20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7426A true CN101207426A (zh) 2008-06-25

Family

ID=3956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78949A Pending CN101207426A (zh) 2006-12-20 2006-12-20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742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2160A1 (zh) * 2008-08-01 2010-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0096970A1 (zh) * 2009-02-27 2010-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31508A (zh) * 2009-06-23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C-HSDPA和TxAA并存场景的PCI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264725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控制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3023490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上行闭环发送分集的预编码初始化方法及终端
CN104081685A (zh) * 2012-01-27 2014-10-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mimo操作中传输e-dch控制信道的方法
CN105306113A (zh) * 2014-07-08 2016-0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2160A1 (zh) * 2008-08-01 2010-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640900B (zh) * 2008-08-01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0096970A1 (zh) * 2009-02-27 2010-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599808B2 (en) 2009-02-27 2013-12-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931508B (zh) * 2009-06-23 2013-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C-HSDPA和TxAA并存场景的PCI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1931508A (zh) * 2009-06-23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C-HSDPA和TxAA并存场景的PCI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2647256A (zh) * 2011-02-18 2012-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控制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647256B (zh) * 2011-02-1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控制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3023490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上行闭环发送分集的预编码初始化方法及终端
CN104081685A (zh) * 2012-01-27 2014-10-0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mimo操作中传输e-dch控制信道的方法
CN104081685B (zh) * 2012-01-27 2017-08-0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mimo操作中传输e‑dch控制信道的方法
US9736816B2 (en) 2012-01-27 2017-08-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an E-DCH control channel in MIMO operations
CN105306113A (zh) * 2014-07-08 2016-0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306113B (zh) * 2014-07-08 2019-02-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6439B (zh) 反馈装置、反馈方法、调度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CN101999210B (zh)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141111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和子带调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
CN101325741B (zh) 用于操作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568586B (zh) 在多信道通信系统中应用选择性信道求逆法处理传输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CN100578959C (zh) 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处理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7627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140597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mimo传输进行用户编组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20335B1 (ko)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단말장치
CN101689904B (zh) 在多天线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
CN101924606B (zh) 基于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1217682A (zh) 多输入多输出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69297B (zh) 管理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9042475B2 (en)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a multi-node system
US20140334407A1 (en) Precoding signaling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071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预编码控制指示(pci)和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反馈
CN103098383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pucch子带反馈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04134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CN101785210B (zh) 与单用户闭环mimo一致的信道感知多用户mimo方案
CN101207426A (zh)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07427A (zh) 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97655A (zh) 用于实现下行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59464A (zh) 无线电通信方法,发送机以及接收机
RU2009130727A (ru)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мощности для mimo-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2812646A (zh) 用于多用户mimo系统的反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