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7222B - 电能供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能供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7222B
CN101207222B CN2006101700054A CN200610170005A CN101207222B CN 101207222 B CN101207222 B CN 101207222B CN 2006101700054 A CN2006101700054 A CN 2006101700054A CN 200610170005 A CN200610170005 A CN 200610170005A CN 101207222 B CN101207222 B CN 101207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rrent collection
active material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70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7222A (zh
Inventor
杨思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neng Holding Co., Ltd.
Huin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YU INNOVATIVE Inc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YU INNOVATIVE Inc, HUI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YU INNOVATIVE Inc
Priority to CN2006101700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07222B/zh
Priority to US11/755,657 priority patent/US20080145750A1/en
Priority to EP07120017A priority patent/EP1939962B8/en
Publication of CN101207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7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7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7222B/zh
Priority to US13/323,825 priority patent/US897494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3Particulat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能供应系统,包含一电路基板、一第一电极基板、一第二电极基板、一第一封装单元及一第二封装单元。其中,电路基板包括至少一隔离区域;第一电极基板是包括一第一集电层及一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一活性材料层是位于隔离区域与第一集电层之间、并与隔离区域相对而设;第二电极基板包括一第二集电层及一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是位于隔离区域与第二集电层之间、并与隔离区域相对而设;第一封装单元是位于第一电极基板与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第一活性材料层周围;第二封装单元是位于第二电极基板与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第二活性材料层周围。

Description

电能供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供应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合电路基板的电能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资讯及通讯等3C产品均朝向无线化、可携带化方向发展,应用于各种产品的各项高性能元件除了往轻、薄、短、小的目标迈进外,近年来,可挠式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对于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的电池需求是相当地迫切。
首先,以电池系统的使用特性为例,为了延长电池使用的时间、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过去无法重复使用的一次电池系统是已无法满足现今电子产品的需求,而目前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电池系统多以可重复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系统为主流,例如:锂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太阳能电池系统…等等,然而,因为在现今的技术发展下,燃料电池仍面临有最小尺寸的限制,而太阳能电池系统则是基于材料的限制而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能源转换效率,因此,在上述的二次电池系统中能够达到小体积、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者是为技术较为成熟的锂电池系统,请参考图1所示的锂电池系统的电池芯结构示意图,此电池芯的结构是由过去的堆叠式结构演进至现今较常见的卷绕式结构,然而,无论是堆叠式结构或是卷绕式结构的电池芯,主要的结构是由一正极极板与一负极极板之间夹设一隔离层所构成,而在正极极板与负极极板的集电层上是分别焊接一导电柄结构以为外部电极,使得电池系统可藉由此二外部电极与周边电子元件进行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电池1包括一隔离层11、一第一活性材料层12、一第二活性材料层13、一第一集电层14、一第二集电层15以及一封装单元16。如图1所示,第一活性材料层12设置于隔离层11上,第一集电层14设置于第一活性材料层12上,而第二活性材料层13设置于隔离层11下,第二集电层15设置于第二活性材料层13下,最后,封装单元16将此堆叠结构密封,仅露出导电柄141、151。如上所述,若电池1要提供电能至一电子装置2(图1是仅显示一电路板)时,必须将导电柄141、151与电子装置2的电源输入端子21、22电性连接,藉以将电池1所储存的电能输出至电子装置2,之后,可再藉由导线将电能传输至电子装置2的元件区23,其中,元件区23可以包括逻辑电路、主动元件、被动元件等,其可以是电路布局或是表面粘着元件(SMT)。
然而,因为隔离层11与第一活性材料层12及第二活性材料层13之间的接触界面是否具有良好的接触是对于整体电池系统的电性与安全性表现有相当直接且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习知的锂电池技术中为了维持此些界面的良好接触,无论是堆叠式结构或是卷绕式结构的电池芯,在完成电池的组装后其整体结构的挠折性是相当地低,甚至是无法挠折,以避免因为挠折而产生的应力导致隔离层11与第一活性材料层12及第二活性材料层13之间的界面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电池系统的电性与安全性表现。
再以电池系统的封装结构而论,无论是上述的一次电池系统或是二次电池系统,习知的所有电池系统包装多是以硬金属外壳(包括传统圆柱形与方形)的外观型态呈现,除了可避免电池芯受到外界应力的破坏,也可以降低外界因子对于电池内部化学系统的影响。以二次锂电池为例,其最常见的电池外观是为方形结构,因此,对于终端电子产品而言,虽然二次锂电池是可提供较佳的电性表现与使用寿命,但由于其固定的尺寸设计与坚硬的外壳材质而使得大部分电子产品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是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虽然后续的二次电池系统是发展出以金属软包装的形式取代习知硬金属外壳的封装技术,因此可降低二次电池系统在电子产品应用中的困难度,然而,相对于习知的硬金属外壳来说,金属软包装的封装结构是利用热压封合的方式实现,因此金属软包装在上述的导电柄的封合界面上,因为导电柄的金属与金属软包装的热封聚合物是为两异质材料,所以其间的封合效果不佳,因而在阻气、阻水的效果表现上是较习知以焊接封合的硬金属外壳为差,且又当二次电池不断地进行充、放电后会引起电池系统在整体尺寸上产生体积膨胀与收缩的问题,此时,由于金属软包装本身是无法提供足够的材料应力,因此是无法有效地维持二次电池的尺寸,而导致电子产品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面临到恼人的困难。
另外,就更微观的电化学系统来说,请再次参考图1所示,第一活性材料层12及第二活性材料层13之间设置隔离层11,此隔离层11是主要用避免第一电极基板(包括第一活性材料层12及第一集电层14)与第二电极基板(包括第二活性材料层13及第二集电层15)发生直接的接触而在电池1内发生内部短路的问题,但同时却又必须能够提供电池1中离子迁移所需的路径,因此,此隔离层11的材料必须兼顾有不导电与多孔性的特征,常见的隔离层11是利用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材料以制成,此外,依据不同聚合物或同一聚合物但不同分子量的玻璃转化与软化温度更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改变局部聚合物的结构,故,当电池系统因内部短路、外部短路或任何因素而导致其内部的温度上升时,透过隔离层11结构的改变而封闭电池1中离子迁移的路径以避免电池1在高温下继续进行电化学反应,可降低电池1发生爆炸的机率。
然而,若电池1因故仍旧持续升温,一旦电池内部达到150℃~180℃,基于习知技术中隔离层11的物理特性,其隔离层11仍会整体性融化崩溃,造成全面短路并进而产生严重起火或爆炸,同时因为隔离层11本身不具有导电性,且聚合物是呈现交错纠结的结构,因此,对于微观的离子迁移反应而言,过于复杂且交错纠结的结构会造成离子在进行迁移时,因为过长或是过为弯曲的路径而提高了离子迁移时的障碍,也因此降低了整体电池系统的离子导电度。
除了上述的种种缺失以外,由于在可挠式电子产品中多数的电路设计皆已达到可挠曲的设计要求,惟,就现有的电池系统而言,无论上述的何种电池系统皆无法在维持良好的电性与安全性表现下同时提供可挠曲的特性,另外,也由于电子产品的体积逐渐微小化,但其所应用的电池系统却未能相对应地缩小其体积的设计并同时兼顾良好的电性表现,因而使得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必须牺牲部分的结构空间以用来设置所需的电池系统,也因此让电子产品在尺寸的设计上受到相当的限制。
再者,电池1的隔离层11的材料无法耐受高温制程,所以其制造无法与电路板(如印刷电路板、可挠式电路板等)的制程进行整合,因此,对于电子装置2而言,电池1必然是外接的元件,如此不仅提高电子装置2的成本,而且对于电子装置2的小型化、薄型化皆有一定的限制;此外,电子装置2必须设计容纳电池1的容置空间,此容置空间将无法有效地运用在电路布局上,至为可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能供应系统,正是当前电子产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能供应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电能供应系统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电能供应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能供应系统,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电能供应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能供应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能供应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整合于电路板及其制程,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能供应系统,包括一电路基板、一第一电极基板、一第二电极基板、一第一封装单元、以及一第二封装单元。在本发明中,电路基板是包括至少一隔离区域,第一电极基板是位于电路基板的一侧,且第一电极基板是包括一第一集电层及一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一活性材料层是位于隔离区域与第一集电层之间、并与隔离区域相对而设;第二电极基板是位于电路基板的另一侧,且第二电极基板包括一第二集电层及一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是位于隔离区域与第二集电层之间、并与隔离区域相对而设;第一封装单元是位于第一电极基板与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第一活性材料层周围,而第二封装单元是位于第二电极基板与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第二活性材料层周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路基板更包括一逻辑电路区域,该逻辑电路区域是邻设于该隔离区域、并形成有至少一逻辑电路,该逻辑电路是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逻辑电路是透过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分别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路基板包括一第一金属层、一基板聚合物层及一第二金属层,且该基板聚合物层是夹设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是未延伸至该隔离区域。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路基板是具有复数个微孔洞,该些微孔洞是设置于该隔离区域中。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路基板更包括一电子隔离层,其是相对设置于该隔离区域以覆盖该些微孔洞。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更包含:一电解液,其是含吸于该电子隔离层、该第一活性材料层及该第二活性材料层。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更包含:至少一第一聚合物层,其是设置于该第一集电层的一侧;以及至少一第二聚合物层,其是设置于该第二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一电极基板及该第二电极基板夹设于该第一聚合物层及该第二聚合物层之间。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是掺杂有复数个导电粒子。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更包含:至少一第一钝性单元,其是设置于该第一封装单元与该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以及至少一第二钝性单元,其是设置于该第二封装单元与该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一电路布局层,其是位于该第一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一集电层介于该第一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以及所述的第二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二电路布局层,其是位于该第二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二集电层介于该第二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二电路布局层是透过至少一导电元件分别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一分隔元件,其是形成于该第一集电层上、并将该第一活性材料层分隔为复数个第一子活性材料层,该第二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二分隔元件,其是形成于该第二集电层上、并将该第二活性材料层分隔为复数个第二子活性材料层。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更包含:至少一成型单元,其是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基板与该电路基板之间、或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基板与该电路基板之间,且该成型单元是位于该第一封装单元的外侧或该第二封装单元的外侧。
前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封装单元是包含一第一上封装元件及一第一下封装元件,该第一上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基板且该第一下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基板,该第二封装单元是包含一第二上封装元件及一第二下封装元件,该第二上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且该第二下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基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能供应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该电能供应系统是采用电路基板来分隔第一活性材料层及第二活性材料层,亦即可以将电池单元直接整合于电路板中,所以能够将电能供应系统与电路板进行有效地整合,甚至可以应用电路板的制程条件来制造本发明的电能供应系统。与习知技术相较,依本发明的电能供应系统可以与电路板的制程整合,电能供应系统可以视为一种表面粘着元件(SMT),因此,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产品更加的小型化、薄型化;此外,第一电极基板及第二电极基板的外侧可以更设置有其他电路基板,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电能供应系统的区域进行电路布局上,藉以使得产品更加小型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电能供应系统能够整合于电路板及其制程。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电能供应系统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意图,显示习知电池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是主要显示电路基板的隔离区域。
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是主要显示电路基板的隔离区域的必要结构及充要结构。
图5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是主要显示第一封装单元、第二封装单元及其邻近结构。
图6为一示意图,显示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是主要显示第一封装单元、第二封装单元及其邻近的必要结构及充要结构。
1:电池                          11:隔离层
12:第一活性材料层               13:第二活性材料层
14:第一集电层                   141:导电柄
15:第二集电层                   151:导电柄
16:封装单元                     2:电子装置
21:电源输入端子                 22:电源输入端子
23:元件区                       3:电能供应系统
31:电路基板                     311:隔离区域
312:逻辑电路区域                313:第一金属层
314:基板聚合物层                3141:微孔洞
315:第二金属层                  316:电子隔离层
317:电子隔离层                  32:第一电极基板
321:第一集电层                  322:第一活性材料层
323:第一聚合物层                324:第一分隔元件
325:第一粘着加强层              326:第一电路布局层
33:第二电极基板                 331:第二集电层
332:第二活性材料层              333:第二聚合物层
334:第二分隔元件                335:第二粘着加强层
336:第二电路布局层              34:第一封装单元
341:第一钝性单元                 342:第一成型单元
35:第二封装单元                  351:第二钝性单元
352:第二成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能供应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
为了能直接将电能供应单元整合于一般可挠性/非可挠性电路板上,并同时提供具有成本低、大容量、高热稳定性与额外机械特性(如可多次挠折特性)的电能供应系统,本发明是提出一种可挠式逻辑电能系统,利用此项发明设计,不仅使得一般产品的电路设计可以直接将电能供应单元整合于电路基板内,不需要额外的载体与焊点,同时利用电路基板作为隔离层之用,其中,电路基板的热稳定温度超过300℃以上,可执行纯锡回焊制程以进行连续表面粘着技术(SMT)、甚至进行晶片(IC)的金金共晶制程以达成直接整合电能供应系统与(可挠性/非可挠性)电路板的大型量产可能性,同时此系统亦提供相当于现行二次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与低单位电容量生产成本,但大幅改善现行二次锂电池无法具有高热稳定且无法直接与电路板整合成一体成型的特性。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态样,并佐以图式详加说明,以阐述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
请参考图2所示,其中,图2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能供应系统3包含一电路基板31、一第一电极基板32、一第二电极基板33、一第一封装单元34、以及一第二封装单元35。其中,电路基板31是包括至少一隔离区域311,第一电极基板32是位于电路基板31的一侧,且第一电极基板32是包括一第一集电层321及一第一活性材料层322,第一活性材料层322是位于隔离区域311与第一集电层321之间、并与隔离区域311相对而设;第二电极基板33是位于电路基板31的另一侧,且第二电极基板33包括一第二集电层331及一第二活性材料层332,第二活性材料层332是位于隔离区域311与第二集电层331之间、并与隔离区域311相对而设;第一封装单元34是位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电路基板31之间、并环设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周围,而第二封装单元35是位于第二电极基板33与电路基板31之间、并环设于第二活性材料层332周围。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基板31是可为一非可挠式电路基板或一可挠式电路基板,于此,电路基板31是以一可挠式电路基板为例。由图2可知,电路基板31是为一多层结构,其包含了一第一金属层313、一基板聚合物层314与一第二金属层3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313与第二金属层315可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中第一金属层313与第二金属层315的主要组成材料是选自铜、铝、镍、上述任一金属的合金或上述多种金属的合金。基板聚合物层314是介于第一金属层313与第二金属层315之间,其可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其中基板聚合物层314包含至少一基板支撑层或二胶层(图未示),其中,基板支撑层的主要组成材料是选自聚亚酰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玻璃纤维或液晶型高分子,而胶层的主要组成材料是选自聚亚酰胺、环氧树脂或压克力树脂。
另外,电路基板31更包括一逻辑电路区域312,其是邻设于隔离区域311、并形成有至少一逻辑电路,逻辑电路是与第一集电层321及第二集电层331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隔离区域311在垂直轴上是介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第二电极基板33之间,在水平轴上是介于第一封装单元34或第二封装单元35之间;而逻辑电路区域312在水平轴上的位置是位在第一封装单元34或第二封装单元35之外,其中,电路基板31的主要功能有三项,第一项功能:其上的隔离区域311是将第一电极基板32的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二电极基板33的第二活性材料层332进行电子绝缘与离子导通,第二项功能:其上的逻辑电路区域312可以将由内部电能单元所产生的电量直接利用蚀刻线路与外部电路与元件直接连接,无须其他焊点,第三项功能:由于其上的隔离区域311可视为其他内部电能单元的载体或组合母体,故整体电能供应系统可藉由电路基板31上的逻辑电路区域312将外部电路与元件完整地与电路基板31整合,不仅如此,由于电路基板31的热稳定性极佳,可耐纯锡回焊温度,甚至IC共晶制程温度,故当电路基板31完成其逻辑电路区域312的外部电路与连续元件上件制程后,可再与其他热稳定度较低的电能单元进行组合,故整体可挠式逻辑电能供应系统可以进行自动上件制程,其量产价值不言可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装单元34在垂直轴上的位置分布是介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电路基板31之间,且在水平轴上的位置分布则是介于第一电极基板32的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逻辑电路区域312之间;此外,相同于第一封装单元34,第二封装单元35在垂直轴上的位置分布是介于第二电极基板33与电路基板31之间,且在水平轴上的位置分布则是介于第二电极基板33的第二活性材料层332与逻辑电路区域312之间。需注意者,因图2为电能供应系统3的剖面图,故看似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位于第一封装单元34之间,而第二活性材料层332位于第二封装单元35之间,然实际上,第一封装单元34是环设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周围,而第二封装单元35是环设于第二活性材料层332周围。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所示,其中图3是为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主要放大的区域在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所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及第二电极基板33,在图3中,第一电极基板32与第二电极基板33显示三种必要结构,其中,第一电极基板32包含了第一聚合物层323、第一集电层321、第一活性材料层322,第二电极基板33包含了第二聚合物层333、第二集电层331、第二活性材料层332。在图4中,第一电极基板32具有三项必要结构,与其他三项充要结构,其中,第一电极基板32包含了第一聚合物层323、第一集电层321、第一活性材料层322、复数个第一分隔元件324、第一粘着加强层325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而第二电极基板33包含了第二聚合物层333、第二集电层331、第二活性材料层332、复数个第二分隔元件334、第二粘着加强层335与第二电路布局层336。
以下是针对三项必要结构与三项充要结构进行实施态样说明;第一种必要结构:以第一聚合物层323为例,该层是处在第一电极基板32的最外围区域,其中主要的功能有二项,第一项是为保护第一集电层321在高温状态下不受氧化,第二是为加强第一集电层321的耐挠折的能力,其实施的方式是为利用对位贴胶与热压合,将第一聚合物层323完整覆盖于第一集电层321之外,或是利用网版印刷直接将防焊绿漆印刷于第一集电层321之上并经过烘烤熟化后,完整将第一聚合物层323覆盖于第一集电层321之外,其中,第一聚合物层的材料是为PI、PET、PS、PP、PEN、PVC、压克力树脂与环氧树脂。第二种必要结构:以第一集电层321为例,该层是处在第一聚合物层323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之间,其中主要的功能有二项,第一项是为将第一活性材料层322所产生的电荷,藉由第一封装单元34或是其他导电结构(如导电线)传至外部的逻辑电路区域312,第二项是为利用第一集电层321为金属的特性,降低水气渗透至第一活性材料层322的速度与数量,其中,第一集电层321的材料是为铜、铝、镍、锡、银、金等金属或金属合金。第三种必要结构:以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为例,该层是处在第一电极基板32与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之间,其中主要的功能是为利用第一活性材料层322的活性材料将化学能转成电能使用或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于系统之中。
另外,第一种充要结构:以第一分隔元件324为例,该结构是处在第一集电层321与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之间,并将处于同位置的第一活性材料层322进行分隔,其中主要的功能有二项,第一项是为加强固定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一集电层321的相对位置,无论是系统处在一般环境或是高温环境下的挠折状态,第二项是为加强固定电路基板31与第一集电层321的相对位置的能力,其实施的方式是为利用对位贴胶与热压合,将第一分隔元件324粘合在于第一集电层321上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之间,或是利用网版印刷直接将胶框印刷于第一集电层321之上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之间,同时再经过烘烤熟化使胶框产生化学架桥结构后,藉以形成第一分隔元件324,并藉由第一分隔元件324所产生的强粘着力将第一集电层321、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进行完整一体的粘着固定,增强整体的耐挠折度,其中,第一分隔元件324的材料是为压克力树脂与环氧树脂。第二种充要结构:以第一粘着加强层325为例,该结构是处在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之间,其中主要的功能是为加强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一集电层321的粘着力,其实施的方式是为利用涂布、转印与印刷的方式,将第一粘着加强层325形成在于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之间,其中,第一粘着加强层325将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产生较强物理交缠机构,并且同时因较高的高分子助粘剂含量而使第一粘着加强层325与第一集电层321间产生较大的粘着力,进而增加电能供应系统3整体耐挠折性,其中,第一粘着加强层325的材料为是为高分子材料和导电粒子。第三种充要结构:以第一电路布局层326为例,该结构是处在第一聚合物层323之外,其中主要功能是为直接将正、负电极、一般电路与元件一体整合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上,使第一电极基板32成为电路母板的基板;举两个例子说明,其一为主动式RFID的产品,将天线、简易回路与射频IC直接焊接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上的第一电路布局层326,可节省封装体积与成本,其二为软性可挠折显示器产品,将显示图样直接形成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利用内部电性连接法,使显示图样直接带负电,并利用外部电性连接法将显示器上的透明电极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上的正电极连接,控制电极的电压或电流大小而产生不同灰阶显示,亦可节省显示器封装体积与成本,最重要的是直接将电能供应系统3与可挠式显示器基板一体整合。其实施的方式是可分为内部电性连接法与外部连接法,其中,内部连接法有多种作法,例如利用盲孔与填塞银浆的技术,或是盲孔加上在盲孔表面镀金属层方式,透过第一聚合物层323将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做电性连接,当然若第一聚合物层323的材料为导电高分子或是高分子层加入导电粒子,则无须经由导电盲孔的技术,可直接将两层做电性连接。另外,外部连接法亦有多种作法,例如将外部金属导线利用焊接或是ACF(异方向导电胶)制程粘接于两层之上、外部软性电路排线利用焊接或是ACF(异方向导电胶)制程粘接于两层之上的技术、依据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一电路布局层326的延伸结构基于自身可挠折特性,利用焊接或是ACF(异方向导电胶)制程互相粘接技术,或是直接粘合或印刷可导电的高分子以连接两层。此外第一电路布局层326亦可经由以上所述的外部电极连接法与位在电路基板31上的逻辑电路区域312做电性连结。需注意,第二电极基板33更具有第二聚合物层333、第二分隔元件334、第二粘着加强层335、及第二电路布局层336,其功能与结构是与前述的第一聚合物层323、第一分隔元件324、第一粘着加强层325、及第一电路布局层326相同,故此不再赘述。
再者,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所示,在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内是移除第一金属层313与第二金属层315,且更于基板聚合物层314上形成复数微孔洞3141,且该些微孔洞3141是贯穿位于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上的基板聚合物层314,该些微孔洞3141的主要的功能为作为第一电极基板32与第二电极基板33的电子绝缘层与离子导通层,同时为了避免开口结构造成微短路状态与局部电极活性区域负载过大造成第一活性材料层322老化过快,故需在此微孔洞3141上覆盖上一层电子隔离层316、317,其主要的功能不仅在避免以上的问题,同时亦可加强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二活性材料层332与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的粘着力,同时因为覆盖上此电子隔离层316、317,亦相对会影响离子导电度,同时材料的机械强度亦是考虑的重点,基本上微孔洞3141的大小与开口率需做一定设计,其中,电子隔离层316、317的主要材料是为高分子材料与支撑微体,其支撑微体的功能在于增加电子隔离层316、317的离子导电度尤其是离子穿越电子隔离层316、317的距离长短,同时此支撑微体亦可增加含吸电解液能力。其中,此支撑微体的材料可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与二氧化铝等氧化金属,表面经过疏水性处理。
请同时参照图5与图6所示,其中图5是为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主要放大的区域在于第一封装单元34、第二封装单元35与其邻接的其他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在图5中,该区域只显示第一封装单元34及第二封装单元35此一必要结构,而图6亦是为图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主要放大的区域亦为第一封装单元34、第二封装单元35与其邻接的其他电能供应系统的结构。在图6中,除了第一封装单元34及第二封装单元35为必要结构之外,另外增加了两项充要结构,其包含了第一钝性单元341及第二钝性单元351与第一成型单元342及第二成型单元352。以下是针对第一封装单元34与其邻接的其他电能供应系统结构进行实施态样说明;第一种必要结构,以第一封装单元34为例:由图面的垂直轴上观察,第一封装单元34是处在第一电极基板32的第一集电层321与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之间,若再细分结构,第一封装单元34又可分为第一上封装元件,其是位在第一集电层321上,与第一下封装元件,其是位在相对应于第一电极基板32的电路基板31上,其中,第一封装单元34可以全部是第一上封装元件或是第一下封装元件,或是由两者所共同形成,不仅如此,当由第一上封装元件及第一下封装元件共同形成第一封装单元34时,可以利用数种特别排列加强其功能,如第一上封装元件与第一下封装元件交错排列或上下重叠排列,以增加粘着力、导电能力与阻气效果。由图面水平轴向观察,第一封装单元34是介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逻辑电路区域312之间,其中主要的功能有三项,第一项是将第一电极基板32的第一活性材料层322密封在第一集电层321、所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与第一封装单元34之内,其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解液外泻或是外部水气渗入,第二是为透过第一封装单元34所形成的良好粘着力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电路基板31之间以加强整体电能供应系统的机械特性,如耐挠曲特性等,第三项是为透过第一封装单元34,可以将电能供应系统内部所产生的电能传至电路基板31的逻辑电路区域312,而无须使用外部电性连接方法,其中,第一封装单元34(包含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的材料是选自胶体、金属、玻璃纤维或三者混用。其中,若第一封装单元34(包含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的材料是为胶体时,其胶体种类可为单纯胶体结构或是含阻气性材料(如玻璃纤维)的混和性胶体,或更可以是含有第一导电粒子的混和性胶体,其实施方法为对位贴合或是网印,将胶体粘合于第一电极基板32与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之上,最后进行压合制程后形成,其中,该胶体的主要材料是选自于PI、环氧树脂或压克力树脂,而阻气性材料可为数种材料,例如:金属粒子或是玻璃纤维,至于第一导电粒子,其材料可是选自于金、银、锡、镍、铝、铜、铂或导电碳粉。另外,若第一封装单元34(包含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的材料是为金属,其实施方法为选镀金属或蚀刻金属,其意义在于形成铜凸框或是铜凹槽于第一集电层321与所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上,并利用该结构增强粘着力、导电能力与阻气效果。其中金属材料是选自于铜、铝、镍、金、银或锡,基本上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亦即是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皆可为胶体,或是第一上、下封装元件皆可以为金属,亦或者是第一上、下封装元件可以分别为胶体或金属。需注意者,第二封装单元35的功能与结构是与前述的第一封装单元34相同,故此不再赘述。
第一种充要结构,以第一钝性单元341为例:由图面的垂直轴上观察,第一钝性单元341是处在第一电极基板32与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之间,若再细分结构,第一钝性单元341又可分为第一上钝性元件,其是位在第一集电层321上,与第一下钝性元件,其是位在相对应电路基板31上,其中,第一钝性单元341可以全部是第一上钝性元件或是第一下钝性元件,或是由两者所共同形成,不仅如此,当由第一上、下钝性元件共同形成第一钝性单元341时,可以利用数种特别排列进行加强功能,如第一上、下钝性元件交错排列或上下重叠排列,以增加粘着力、阻液效果与阻气效果。由图面水平轴向观察,第一钝性单元341是介于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一封装单元34之间,其主要的功能有三项,第一项是将第一电极基板32的第一活性材料层322密封在第一集电层321、所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与第一钝性单元341之内,其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解液外泻造成第一封装单元34的粘着能力下降,第二项是为降低锂金属于边框析出的可能性,第三项是为降低外框金属因电化学稳定性而形成离子溶解于电能供应系统3之中,其中,第一钝性单元341(包含第一上、下钝性元件)的材料是选自胶体、金属、其他电化学稳定材料或三者混用。其中,若第一钝性单元341(包含第一上、下钝性元件)的材料是为为胶体时,其胶体种类可为单纯胶体结构或是含电化学稳定材料(如玻璃纤维)的混和性胶体,其实施方法为对位贴合或是网印,将胶体粘合于第一集电层321或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之上并且介于在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一封装单元34之间,再进行最后压合制程形成,其中,该胶体的主要材料是选自于PI、环氧树脂或压克力树脂,而电化学稳定材料可为数种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另外,若第一钝性单元341(包含第一上、下钝性元件)的材料是为金属,其实施方法为选镀金属,其意义在于形成铜凸框于第一集电层321或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上并且介于在第一活性材料层322与第一封装单元34之间,同时更需要进行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如氧化处理。其中金属材料是选自于铜、铝、镍、金、银或锡,基本上第一上、下钝性元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亦可以不同于第一封装单元34的材料,其组合只能为第一上、下钝性元件皆为胶体,或第一上、下钝性元件至少一个为胶体。需注意者,第二钝性单元351的功能与结构是与前述的第一钝性单元341相同,故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充要结构,以第一成型单元342为例:由图面的垂直轴上观察,第一成型单元342是处在第一电极基板32与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隔离区域311之间。由图面水平轴向观察,第一成型单元342是介于第一封装单元34与产品外型边线(即第一电极基板32的边界周缘)之间,其中主要的功能有二项,第一项是将第一集电层321与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隔绝,故可在成型或压合时避免第一集电层321与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接触造成短路发生。第二项是将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二集电层331隔绝,故可在成型或压合时避免第一集电层321与第二集电层331接触造成短路发生。其中,第一成型单元342的实施方法是将第一集电层321与其相对应的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利用化学蚀刻将其二者介于第一封装单元34与产品外型边线(即第一电极基板32的边界周缘)的金属蚀去,亦即是在第一成型单元342之内并无第一集电层321而仅有第一聚合物层323,且在第一成型单元342内,亦可能是无电路基板31的第一金属层313而仅有基板聚合物层314。需注意者,第二成型单元352的功能与结构是与前述的第一成型单元342相同,故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因依本发明的电能供应系统是采用电路基板来分隔第一活性材料层及第二活性材料层,亦即可以将电池单元直接整合于电路板中,所以能够将电能供应系统与电路板进行有效地整合,甚至可以应用电路板的制程条件来制造本发明的电能供应系统。与习知技术相较,依本发明的电能供应系统可以与电路板的制程整合,电能供应系统可以视为一种表面粘着元件(SMT),因此,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产品更加的小型化、薄型化;此外,第一电极基板及第二电极基板的外侧可以更设置有其他电路基板,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电能供应系统的区域进行电路布局上,藉以使得产品更加小型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路基板,其是包括至少一隔离区域;
一第一电极基板,其是位于该电路基板的一侧,该第一电极基板是包括一第一集电层及一第一活性材料层,其中该第一活性材料层是位于该隔离区域与该第一集电层之间、并与该隔离区域相对而设;
一第二电极基板,其是位于该电路基板的另一侧,该第二电极基板包括一第二集电层及一第二活性材料层,其中该第二活性材料层是位于该隔离区域与该第二集电层之间、并与该隔离区域相对而设;
一第一封装单元,其是位于该第一电极基板与该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该第一活性材料层周围;以及
一第二封装单元,其是位于该第二电极基板与该电路基板之间、并环设于该第二活性材料层周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基板更包括一逻辑电路区域,该逻辑电路区域是邻设于该隔离区域、并形成有至少一逻辑电路,该逻辑电路是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逻辑电路是透过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分别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基板包括一第一金属层、一基板聚合物层及一第二金属层,且该基板聚合物层是夹设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是未延伸至该隔离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基板是具有复数个微孔洞,该些微孔洞是设置于该隔离区域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基板更包括一电子隔离层,其是相对设置于该隔离区域以覆盖该些微孔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电解液,其是含吸于该电子隔离层、该第一活性材料层及该第二活性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第一聚合物层,其是设置于该第一集电层的一侧;以及
至少一第二聚合物层,其是设置于该第二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一电极基板及该第二电极基板夹设于该第一聚合物层及该第二聚合物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是掺杂有复数个导电粒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一电路布局层,其是位于该第一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一集电层介于该第一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以及
该第二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二电路布局层,其是位于该第二集电层的一侧,使该第二集电层介于该第二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二活性材料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路布局层及该第二电路布局层是透过至少一导电元件分别与该第一集电层及该第二集电层电性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一分隔元件,其是形成于该第一集电层上、并将该第一活性材料层分隔为复数个第一子活性材料层,该第二电极基板更包括一第二分隔元件,其是形成于该第二集电层上、并将该第二活性材料层分隔为复数个第二子活性材料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封装单元是包含一第一上封装元件及一第一下封装元件,该第一上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第一电极基板且该第一下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基板,该第二封装单元是包含一第二上封装元件及一第二下封装元件,该第二上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且该第二下封装元件是设置于该第二电极基板。 
CN2006101700054A 2006-12-18 2006-12-22 电能供应系统 Active CN101207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700054A CN101207222B (zh) 2006-12-22 2006-12-22 电能供应系统
US11/755,657 US20080145750A1 (en) 2006-12-18 2007-05-30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EP07120017A EP1939962B8 (en) 2006-12-22 2007-11-05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US13/323,825 US8974945B2 (en) 2006-12-18 2011-12-13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700054A CN101207222B (zh) 2006-12-22 2006-12-22 电能供应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7222A CN101207222A (zh) 2008-06-25
CN101207222B true CN101207222B (zh) 2011-03-16

Family

ID=3918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00054A Active CN101207222B (zh) 2006-12-18 2006-12-22 电能供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1939962B8 (zh)
CN (1) CN101207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928B (en) * 2012-01-20 2016-12-01 Prologium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and ceramic separator thereof
CN103187582B (zh) * 2011-12-28 2015-12-16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能供应系统及其电能供应单元
CN103247768A (zh) * 2012-02-07 2013-08-14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供应单元及其陶瓷隔离层
CN107946650B (zh) * 2016-10-13 2020-12-04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结构
CN107946669B (zh) * 2016-10-13 2021-03-02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电池
CN107946635B (zh) * 2016-10-13 2020-12-04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避免外部短路的电池结构
CN107946649B (zh) * 2016-10-13 2019-11-19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结构
CN10958589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电池
TWI796927B (zh) * 2021-03-18 2023-03-21 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極組件及其電池裝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507A (zh) * 2004-11-03 2006-05-10 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电子线路层夹层的双电极片材料及具该材料的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7985A (en) 1990-08-14 1992-09-15 The Scabbard Corporation Sheet batteries as substrate for electronic circuit
US6610440B1 (en) 1998-03-10 2003-08-26 Bipolar Technologies, Inc Microscopic batteries for MEMS systems
US7045246B2 (en) 2003-04-22 2006-05-16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hin film battery and circuit module
KR100699215B1 (ko) 2004-03-19 2007-03-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모에가와 세이시쇼 전자부품용 세퍼레이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0507A (zh) * 2004-11-03 2006-05-10 胜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电子线路层夹层的双电极片材料及具该材料的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39962B8 (en) 2012-10-17
EP1939962A1 (en) 2008-07-02
CN101207222A (zh) 2008-06-25
EP1939962B1 (en)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7222B (zh) 电能供应系统
US11444359B2 (en) Composite battery cell
CN201673947U (zh) 一种电能供应系统的封装结构
JP5080018B2 (ja) 色素増感型太陽電池
EP2599367B1 (en)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rigid-flex circuit board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1493569B1 (ko) 전기 공급 시스템 및 이의 전기 공급 소자
EP1221734B1 (en) Flexible battery structure
CN109478468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JP5227009B2 (ja) 電気エネルギー供給システム
CN101728441A (zh) 太阳能电池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全球测位系统装置
US9105930B2 (en)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and electricity supply element thereof
KR101222873B1 (ko) 표면 실장형 슈퍼 커패시터
US8974945B2 (en) 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JP2002334692A (ja) 電 池
JP2012185982A (ja) 電気化学セル用パッケージ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
JP3126831U (ja) 回路素子付き燃料電池装置
AU2022200882B2 (en) Soft Pack Battery Module and its Electricity Supply Thereof
CN103187582B (zh) 电能供应系统及其电能供应单元
KR20200019375A (ko) 마이크로 캡슐에 함유된 고분자를 이용한 구조 지지형 에너지저장구조체
JP6896043B2 (ja) 電気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パッケージ構造
JP4566049B2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JP2006049670A (ja) 電気化学素子
KR20110025463A (ko) 칩형 전기이중층 커패시터와 칩형 전기이중층 커패시터의 제조방법
KR20220130588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 배터리 디바이스
JP2014220070A (ja) 電気化学セ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ROLOGIU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SISI

Effective date: 20100324

Owner name: MING YU CREATION STOCK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Sinan

Inventor before: Yang Sin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000000 TAIPEI CI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O: 4/F, NO.127, WUGONG ROAD, WUGU TOWNSHIP, TAIPEI COUN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4

Address after: Taiwan County, Taipei, China five shares of the Township five road 127, No. 4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Huineng Technology Co.,Ltd.

Co-applicant after: Mingyu Innovative Inc.

Address before: 000000 Taipei,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Yang Sina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AYMAN ISLANDS SHANGHUINENG HOLD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NGYU INNOVATIO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06

Address after: Taiwan County, Taipei, China five shares of the Township five road 127, No. 4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Huin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ineng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County, Taipei, China five shares of the Township five road 127, No. 4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Huin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ngyu Innovativ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