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8446A -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8446A
CN101188446A CNA2007101965878A CN200710196587A CN101188446A CN 101188446 A CN101188446 A CN 101188446A CN A2007101965878 A CNA2007101965878 A CN A2007101965878A CN 200710196587 A CN200710196587 A CN 200710196587A CN 101188446 A CN101188446 A CN 101188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current
carrier
link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6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8446B (zh
Inventor
刘明
张振华
耿云
郭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965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88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8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8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8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8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在链路自适应(LA)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进行闭环功率控制,根据当前LA调整状态与载干比门限的对应关系,令功率调整在该载干比门限内进行。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闭环功率控制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功率控制过程以LA调整方法为基础,尽量避免功率控制对LA调整的影响,减小了分组域业务的系统内部干扰,提高了功率控制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链路载波发射功率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数据技术愈来愈成为移动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移动通讯网络的分组数据业务主要由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网络来承载。GPRS网络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网络的演进和延伸,主要增加了分组业务部分。GPRS的各种增强型演进技术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例如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等。在这些接入网络中,分组业务数据通常通过分组数据信道(PDCH:PacketData Channel)进行传输。
在无线接入网络中,为减少网络干扰、改善业务质量以及节省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电能等目的,网络通常可以通过下发功率控制参数来控制MS的上行发射功率。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为开环功率控制方法,MS的发射功率由功率控制参数及接收信号强度等来确定。MS在每个上行的PDCH上采用如下的功率控制算法公式:
PCH=MIN[Γ0CH-α(C+48),PMAX]
其中:PCH是MS在上行链路中的每个PDCH上的发射功率,单位为分贝毫瓦(dBm)。MIN表示取最小值。Γ0为设定初始值,在GSM 400、GSM900、GSM850中为39dBm,在DCS1800 and PCS1900中为36dBm。ΓCH为功率控制参数,可通过无线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RLC/MAC:Radio Link Control/MediumAccess Control)消息(如分组上行指配消息)发送给MS。α为系统参数,在分组广播控制信道(PBCCH:Packet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上广播,也可通过RLC/MAC的控制消息发送给MS。C为标准化的MS接收信号电平,可通过计算4个组成消息块的普通突发脉冲的电平平均值获得。PMAX为小区的最大允许输出功率。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为闭环功率控制方法,MS的发射功率根据网络侧下发的功率控制参数计算,其算法为令开环功率控制公式中的α=0。
为充分利用信道,以达到最大的无线吞吐量,通常还使用链路自适应(LA:Link Adoptions)技术根据信道质量对链路状态进行动态调整。通常动态调整的参数主要是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例如,GPRS中定义了4种不同的编码方式:CS-1,CS-2,CS-3,CS-4,对应的数据速率分别为9.05kbit/s,13.4kbit/s,15.6kbit/s和21.4kbit/s,对应的码率分别为1/2,2/3,3/4和1,当传输质量较好时,可采用较高速的编码方式,反之采用较低速的编码方式。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分组域中没有采用有效的功率控制,其原因之一是通常的功率控制方法在对MS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时,容易对同时运行的LA控制过程造成系统内部干扰,影响链路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能够在尽量减少对LA控制过程的影响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发射功率调整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包括: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所述载干比门限内对所述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控制单元,用于跟踪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变化,在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调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启动如下功率控制过程的执行: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所述载干比门限内对所述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LA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进行闭环功率控制的方法,根据当前LA调整状态与载干比门限的对应关系,令功率调整在该载干比门限内进行;使得功率控制过程以LA调整方法为基础,尽量避免功率控制对LA调整的影响,减小了分组域业务的系统内部干扰,提高了功率控制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LA调整状态的变化进行预测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LER的统计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闭环功率控制装置的基本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在LA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进行闭环功率控制,根据当前LA调整状态与载干比门限的对应关系,令功率调整在该载干比门限内进行。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相应的闭环功率控制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基本流程可参考图1,该方法适用于网络侧对MS的上行链路进行功率控制,当然,由网络侧到MS的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也可参照执行,为简明起见,以下按上行链路的情形进行说明。该方法主要包括步骤:
A1、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
本文中所称链路自适应(LA)调整状态,是指由网络侧执行分组传输控制的网元,例如分组控制单元(PCU:Packet Control Unit),按照LA算法确定的各种链路传输状态。LA调整状态的描述参数可选择时域参数,例如链路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此时LA算法可使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算法。通常在LA算法中,编码方式的调整尤为重要,因此可以用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来代表LA调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确定LA调整状态保持稳定,即为确定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保持稳定。
基于通常使用的LA算法,PCU是动态的根据信道质量来选择调整编码方式。每次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上报信道质量后,PCU都会根据最新的信道质量情况进行编码方式的选择,一般BTS以误比特率(BEP:Bit ErrorProbability)来上报信道质量。因此可选择与编码方式调整有关的门限条件来定量的判断编码方式的稳定性,本文中,所有的数值判断在等于的情况下设置判断结果为“是”或“否”均可,可根据应用需要确定,例如若判断超过某值则执行,则将等于某值的情况确定为执行或不执行均可,为简明起见以下不再进行区别说明。两种简单有效的门限条件判断方式如下所示,在确定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保持稳定时可采用其中之一或两者合用:
①确定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经过的时间超过设定值。
可将该设定值称为编码方式状态计时门限(McsStatTimerThUL),每次编码方式切换时启动编码方式计时器,在每次BEP上报后判断编码方式计时器的值是否超过编码方式状态计时门限。
②确定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获得的信道质量测量报告的次数超过设定值。
可将该设定值称为测量报告数量门限(McsStatMeasCntUL),每次编码方式切换时启动测量报告计数器,在每次BEP上报后判断测量报告计数器的值是否超过测量报告数量门限。
当然,为进一步保证对编码方式处于稳定状态的判断的准确性,还可增加稳定性判断所使用的门限条件,例如,可在前述两个门限条件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条件:
③确定当前的传输错误率低于第一门限。
可使用块错误率(BLER:Block Error Rate)来表示传输错误率。一般而言,若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的BLER过高,则说明该编码方式不适合当前链路状况,需要进行降级调整,因此可根据BLER来进一步确定编码方式的稳定性。第一门限的具体取值可根据所使用的LA算法来确定,或者也可根据统计结果来确定(例如,统计各种编码方式在使用中的平均BLER)。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本实施例功率控制过程的启动控制的灵活性,除了上述各种用于确定LA调整状态稳定性的门限条件以外,还可设置其他的门限条件以适应具有特定要求的应用情况,例如可增加如下条件:
④确定当前的LA调整状态的等级大于启动门限。
由于LA调整状态的变化通常与信道质量相关,因此可将不同的LA调整状态按对应信道质量的水平分为若干个等级,较高等级的LA调整状态对应于较好的信道质量。假定以编码方式代表LA调整状态,上述条件可表述为,只有在当前编码方式的等级高于启动门限时,才启动功率控制过程。此门限条件的判断与其他稳定性门限条件的判断可先后或分别进行。所称启动门限可以手工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业务以及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要求来动态选择。例如,若某业务不希望在分组传输时进行功率控制,可通过动态设置启动门限为最高级别的编码方式来禁止功率控制的启动。
A2、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
基于LA算法的一般特性可知,某个LA调整状态(例如某种编码方式)实际上对应于一个信道质量变化区间。在这个区间内,PCU都会指示MS使用相同的LA调整状态。因此可以建立各个LA调整状态与载干比变化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与LA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变化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称为载干比门限。由于正常情况下功率控制过程一般是对发射功率进行限制,即调低,因此简单情况下,可仅使用载干比下门限。
显然,载干比门限值为模拟量,其与LA调整状态之间通常不具有严格对应的数学计算关系。载干比门限值具体可根据LA调整状态与信道质量(BEP)的对应关系,由信道质量经链路仿真技术仿真得到,或者也可根据统计结果来确定(例如,统计在使用各种编码方式的情况下载干比的分布,根据统计数据中分布集中部分的包络确定相应的门限值)。
A3、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该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当前LA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内对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在确定当前调整所使用的载干比门限后,即可在该门限内对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目前,网络侧一般通过下发功率控制参数ΓCH来指示MS对当前发射功率进行限制,MS采用的闭环功率控制算法可表示为:
PCH=MIN[Γ0CH,PMAX],
ΓCH可通过RLC/MAC控制消息或PBCCH广播传递给MS。ΓCH的具体计算和下发可参照现有方式执行,只要保证按照ΓCH调整发射功率后的载干比值不超出载干比门限即可。若仅简单的使用载干比下门限,则保证调整后的载干比值不低于载干比下门限即可。
在正常情况下,功率控制过程一般尽量将MS的发射功率限制在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以降低干扰节省终端电能,因此会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MS的发射功率,相应的即尽量调高ΓCH。一种可选的ΓCH计算方式为按调整步长Γstep逐渐调高,为满足载干比门限的要求,可按照如下方式计算调整步长Γstep :
Γstep=MIN[(CIRnow-CIRdown),L]
其中CIRnow为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CIRdown为与当前的LA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下门限,L为设定调整步长。根据信道质量确定载干比的方式可参照前述载干比门限值的确定方式进行,采用例如信道仿真模拟等方法。
计算出当前的Γstep后,即可按照Γstep,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ΓCH获得当前ΓCH,然后生成携带该当前ΓCH的功率控制信号,例如上行确认消息(PacketUplinkAck)或者功控消息等,下发给MS。MS在收到ΓCH后,会在下一个块周期内使用。可以在每次下发ΓCH后清零编码方式状态计时门限和测量报告数量门限,当然,也可仅在LA调整状态变化后重新计数该两个统计数值。
上述功率控制过程在LA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启动,根据当前LA调整状态与载干比门限的对应关系,令功率调整在该载干比门限内进行,使得MS的功率下降不会低于载干比下门限,避免由功控引起的LA调整状态的变化,减小了分组域业务的系统内部干扰,提高了功率控制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减少功率控制过程对LA算法的影响,在上述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可增加对LA调整状态的变化进行预测的过程,以判断功控是否抑制了LA算法的调整趋势,过程参考图2,包括步骤:
B1、获得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即CIRnow
B2、判断CIRnow与最近一次调整步长Γstep之和,是否在与当前的LA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上门限CIRup之内,若是,即CIRnowstep<CIRup,则转步骤B3,若否,即CIRnowstep≥CIRup,则转步骤B4。
B3、判断已进行的功率控制没有对LA算法的调整趋势产生抑制,可继续执行当前的功率控制过程。
B4、判断已进行的功率控制对LA算法的调整趋势产生了抑制,需要进行功率补偿,即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
上述进行趋势预测的过程在下发ΓCH给MS之前执行即可,可视为启动功率控制过程的另一个限制条件,也可视为启动功率控制后对需要下发的ΓCH的一个监控条件。通过增加上述趋势预测的过程,可避免功率控制产生抑制LA算法的调整趋势的影响;并且,进一步通过在出现异常时进行功率补偿,及时修正ΓCH,保证LA算法的调整。
此外,进一步的,为避免异常情况的出现导致功率控制过程对LA算法产生影响,除了可增加上述基于趋势预测的监控过程,还可在执行功率控制的过程中,对LA算法的调整过程进行跟踪,随时根据监测到的异常进行修正。举例说明如下:
在跟踪过程中,统计链路的传输错误率作为判断的标准,通常可使用统计的BLER。参考图3,以下提供一种可选的BLER的统计方式,包括步骤:
C1、初始化参数;假定BLER的取值初始化为10%,两个统计参数,传输总量参数Ntotal与传输错误参数Nerror,初始化为0。
C2、判断是否向终端返回数据块接收成功消息(ACK)与数据块接收失败消息(NACK),若是则执行步骤C3,若否则执行步骤C4。
C3、按照预定的算法更新Ntotal与Nerror,然后执行步骤C4。例如,可简单的以ACK/NACK消息的总数作为Ntotal,以NACK消息的数目作为Nerror;也可具体根据ACK/NACK消息对应的数据块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更新。
C4、判断当前Ntotal是否大于设定值Nthresd,若是则执行步骤C5,若否则返回步骤C2。
C5、计算BLER=Nerror/Ntotal作为本轮统计的结果;并将Ntotal、Nerror清零,返回步骤C2开始新一轮的统计过程。
监测统计得到的BLER:
①若统计的BLER低于第二门限,生成提升当前的LA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比如生成提升所使用编码方式等级的信号。该信号可提供给LA算法,由LA算法具体执行。该第二门限与前述功控方法的基本流程中用作启动判断标准的第一门限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二门限用作对异常情况的监测,通常可低于第一门限设置。
②若统计的BLER高于第三门限,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即进行功率补偿,要求MS调高发射功率。该补偿过程直到BLER满足要求不再高于第三门限或者功率控制参数被调低的总值等于在链路切换到当前LA调整状态后被调高的总值为止。
③若功率控制参数被调低的总值已等于在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被调高的总值,统计的BLER仍高于第三门限,则生成降低当前的LA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比如生成降低所使用编码方式等级的信号。该信号可提供给LA算法,由LA算法具体执行。
通过增加上述跟踪监控过程,在出现异常时,直接对功控过程进行干涉,同时产生对异常情况的通知信号,使得LA算法能够及时执行相应的调整。增强了功控过程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并充分保证了LA调整的正常运行。
下面对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闭环功率控制装置进行说明,该装置可设置于PCU,其基本逻辑结构参考图4,主要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101,用于跟踪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变化,在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调整处理单元102,用于根据启动控制单元101的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启动如下功率控制过程的执行: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所称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当前确定的载干比门限内对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与前述方法的基本流程中提供的稳定性判断方式的示例相对应,启动控制单元101具体可采用如下结构,包括:
计时器1011,用于记录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经过的时间TCH
计数器1012,用于记录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获得的信道质量测量报告的次数NCH
逻辑模块1013,用于读取计时器1011中的TCH和/或计数器1012中的NCH,在TCH和/或NCH超过相应的设定值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基于前述方法的基本流程中提供的功率控制参数计算方式的示例,调整处理单元102具体可采用如下结构,包括:
步长子单元1021,用于计算功率控制参数的调整步长Γstep,Γstep=MIN[(CIRnow-CIRdown),L],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CIRnow为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CIRdown为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下门限,L为设定调整步长;
功控子单元1022,用于按照步长子单元1021提供的调整步长,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生成携带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
若进一步增加稳定性判断条件,则本实施例的装置可进一步包括:
质量统计单元103,用于统计链路的传输错误率;这种情况下,
逻辑模块1013还可用于,读取质量统计单元103提供的当前的传输错误率,在其低于第一门限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若进一步增加功控过程的启动控制条件,则:
逻辑模块1013可进一步用于,获取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在其大于启动门限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与前述方法中增加的对LA调整状态的变化进行预测的过程相对应,功控子单元1022具体可采用如下结构,包括:
预测模块a1,用于获得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若确定当前载干比与步长子单元1021提供的最近一次调整步长之和,在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上门限之内,则提供正常调整执行信号;反之,则提供补偿调整执行信号;
调整模块a2,用于根据正常或补偿调整执行信号,执行正常调整或补偿调整;所称正常调整为,按照步长子单元1021提供的调整步长,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所称补偿调整为,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生成携带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
基于前述方法中增加的跟踪过程,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
跟踪修正单元104,用于获取质量统计单元103提供的传输错误率;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低于第二门限,生成提升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高于第三门限,提供补偿调整执行信号给调整处理单元102中的调整模块a1;若功率控制参数被调低的总值已等于在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被调高的总值,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仍高于第三门限,则生成降低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所要达到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为更好的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给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例。本应用例中,以编码方式(MCS:Modulate Code Schema)表示LA调整状态,MCS启动门限在等于的情况下确定为不通过,其余各判断条件在等于的情况下确定为通过,MCS启动门限为MCS-5,编码方式状态计时门限McsStatTimerThUL为80ms,测量报告数量门限McsStatMeasCntUL为5,BLER第一门限为0.1、第三门限为0.01。从初始时刻开始,对MS进行功率控制的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时间   编码方式   发射功率   状态计时   报告数量   BLER 功率调整
  0ms   MCS-1   33dBm   0   0   0.005
  20ms   MCS-6   33dBm   0   1   0.005
  40ms   MCS-6   33dBm   20 2   0.005
  60ms   MCS-6   33dBm   40 3   0.005
  80ms   MCS-6   33dBm   60 4   0.005
  100ms   MCS-6   33dBm   80 5   0.005   调低2dB
  120ms   MCS-6   31dBm   0 0   0.008
  ......   ......   ......   ...... ......   ......   ......
  200ms   MCS-5   31dBm   0 0   0.01   上调功率
由表1可以看出,MS在20ms时按LA算法的控制将编码方式从MCS-1切换到MCS-6,满足MCS启动门限,功控算法启动;在100ms时,满足所有门限条件,执行功率控制,根据MCS-6对应的载干比门限计算ΓCH,功率调低2dB,同时清零状态计时和报告数量;在120ms时,BLER增加到0.008,但编码方式稳定在MCS-6;在200ms时,由于终端移动或其他原因,MS按LA算法的控制切换到MCS-5,BLER增加到0.01达到第三门限,跟踪算法启动功率补偿,上调功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
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
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所述载干比门限内对所述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的步骤为:
确定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保持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保持稳定的步骤包括:
确定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经过的时间超过设定值;和/或确定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获得的信道质量测量报告的次数超过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链路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保持稳定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当前的传输错误率低于第一门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功率控制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大于启动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为终端所使用的上行链路;所述生成功率控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计算功率控制参数的调整步长Γstep
Γstep=MIN[(CIRnow-CIRdown),L]
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CIRnow为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CIRdown为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下门限,L为设定调整步长;
按照所述调整步长,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生成携带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功率控制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得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确定当前载干比与最近一次调整步长之和,在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上门限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确定当前载干比与最近一次调整步长之和,大于或等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上门限,则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链路的传输错误率;
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低于第二门限,生成提升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高于第三门限,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
若功率控制参数被调低的总值已等于在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被调高的总值,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仍高于第三门限,则生成降低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链路的传输错误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向终端返回的数据块接收成功消息与数据块接收失败消息,统计传输总量参数与传输错误参数;
在传输总量参数大于设定值时,计算传输错误参数与传输总量参数的比值作为统计的传输错误率,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统计。
12.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控制单元,用于跟踪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变化,在确定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保持稳定时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调整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启动如下功率控制过程的执行:获得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门限;生成携带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所述功率控制参数用于在所述载干比门限内对所述链路的载波发射功率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包括:
计时器,用于记录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经过的时间TCH
计数器,用于记录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获得的信道质量测量报告的次数NCH
逻辑模块,用于读取TCH和/或NCH,在TCH和/或NCH超过相应的设定值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质量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链路的传输错误率;
所述逻辑模块还用于,读取当前的传输错误率,在其低于第一门限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还用于,获取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在其大于启动门限的条件下生成启动功率控制的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处理单元包括:
步长子单元,用于计算功率控制参数的调整步长Γstep,Γstep=MIN[(CIRnow-CIRdown),L],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CIRnow为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CIRdown为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下门限,L为设定调整步长;
功控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步长子单元提供的调整步长,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生成携带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控子单元包括:
预测模块,用于获得与当前测量的信道质量对应的载干比;若确定当前载干比与所述步长子单元提供的最近一次调整步长之和,在与当前的自适应调整状态对应的载干比上门限之内,则提供正常调整执行信号;反之,则提供补偿调整执行信号;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正常或补偿调整执行信号,执行正常调整或补偿调整;所述正常调整为,按照所述步长子单元提供的调整步长,调高初始或者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所述补偿调整为,按照最近一次调整步长调低最近一次功率控制参数获得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生成携带当前功率控制参数的功率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跟踪修正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质量统计单元提供的传输错误率;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低于第二门限,生成提升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若统计的传输错误率高于第三门限,提供补偿调整执行信号给所述调整模块;若功率控制参数被调低的总值已等于在链路切换到当前编码方式后被调高的总值,统计的传输错误率仍高于第三门限,则生成降低当前的链路自适应调整状态的等级的信号。
CN2007101965878A 2007-12-05 2007-12-05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188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65878A CN101188446B (zh) 2007-12-05 2007-12-05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965878A CN101188446B (zh) 2007-12-05 2007-12-05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8446A true CN101188446A (zh) 2008-05-28
CN101188446B CN101188446B (zh) 2012-04-04

Family

ID=39480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5878A Active CN101188446B (zh) 2007-12-05 2007-12-05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8844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36B (zh) * 2009-06-3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流内环链路自适应方法和系统
WO2012162997A1 (zh) * 2011-09-30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上行功控的方法及设备
US9712306B2 (en) 2013-01-21 2017-07-18 Apple Inc.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066417A (zh) * 2017-02-28 2017-08-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参数在线调整的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2186A1 (en) * 2001-04-09 2002-11-21 Peter Larsson Instantaneous joi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for RTS/CTS based channel access
CN1921333B (zh) * 2005-08-24 2010-11-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二元重复信息比特的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636B (zh) * 2009-06-30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流内环链路自适应方法和系统
WO2012162997A1 (zh) * 2011-09-30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上行功控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41140A (zh) * 2011-09-30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上行功控的方法及设备
CN103141140B (zh) * 2011-09-30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上行功控的方法及设备
US9712306B2 (en) 2013-01-21 2017-07-18 Apple Inc.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7066417A (zh) * 2017-02-28 2017-08-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参数在线调整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8446B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6669B2 (en) Reverse link scheduler for CDMA networks
KR100874320B1 (ko) 셀룰러 시스템을 위한 적응적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1141157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KR100942651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포맷을 갖는 채널에 대한 전력을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15030B (zh) 综合功率控制和链路自适应
KR101478090B1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용되는 기지국장치, 유저장치 및 방법
CN10391832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地启用不连续发送(dtx)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184265A1 (en)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Reduction i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120252523A1 (en) Serving sector interference broadcast and corresponding rl traffic power control
WO20030493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35588B (zh)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88446B (zh)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070147331A1 (en) Method of managing transmission d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35971A (zh) 软切换方法及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
CN101674654A (zh) Pdcch信道编码率调整方法和演进基站
CN102469566B (zh) 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067140B (zh) 控制信令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2377513A (zh)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862992B (zh) Wcdma系统中误块率目标值的动态控制方法
CN102469567B (zh) 增强专用信道物理上行信道的功率授权的修正方法
CN102124803B (zh) 基站、上位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968037B (zh) 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US7308281B2 (en) Optimal two-leg histeresys for power control and phy mode switching control in adaptive phy mode systems
CN100539488C (zh)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US20060133268A1 (en) Method and appartatu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in ARQ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