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9488C -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9488C
CN100539488C CNB2003801104012A CN200380110401A CN100539488C CN 100539488 C CN100539488 C CN 100539488C CN B2003801104012 A CNB2003801104012 A CN B2003801104012A CN 200380110401 A CN200380110401 A CN 200380110401A CN 100539488 C CN100539488 C CN 1005394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ive multi
rate modes
rate
subscriber equipme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104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02806A (zh
Inventor
黄胜华
窦建武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0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2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94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94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2Mode decision, i.e. based on audio signal content versus extern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7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orm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上报的小区上下行负荷情况确定上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再根据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情况和节点B的下行发射码功率情况,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采用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最后综合确定是否调整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本发明基于实际发射功率进行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能够很好地保证WCDMA系统所要求的语音AMR调整的有效实现,并尽可能以最优的方式改善用户通信的信号质量,减小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实现系统容量的最大化,逻辑合理并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涉及WCDMA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多速率(Adaptable Multi-Rate,简称AMR)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很多关键技术也日趋完善,在实现用户正常通信的同时必须考虑如何获得最好的性能,使得系统和用户设备都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中,信源和信道的编码速率是固定的,与信道质量无关。然而,在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信道编码的冗余比特数不足以纠正传输错误,这时应增加信道编码中的冗余比特数而减小信源编码的比特数来提高语音质量;相反,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应该增加信源的比特数以提高语音质量。因此,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了AMR语音编码器,AMR是以更智能的方式解决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问题,也就是说,通过AMR使得实际的语音速率取决于信道质量,可以说它是信道质量的函数。
在WCDMA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移动的过程中,所处的无线环境是时刻在变化的,当UE远离基站或UE所处的无线环境变坏时,如果仍然保持原来的速率传输,那么为了保证其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简称QoS),在闭环功率控制的作用下,基站必然会以更大的功率发送信号,此时功率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众多UE之间功率的攀升有可能会导致功率的急剧增加,使得无线环境进一步恶化,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降低,有时甚至出现将UE的功率增高至极限也无法改善通话质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采用AMR来调整语音速率。
在3GPP协议中规定了有8种AMR模式可供语音编码选择,每种AMR模式对应一个编码速率,在实际应用时,系统可只采用其中的几种AMR模式。采用不同的AMR模式实现的语音编码对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一,对于系统本身而言,如果采用不适合的AMR模式,则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的容量;第二,对于用户来说,不适合的AMR模式可能会过多地消耗UE的发射功率,从而导致UE可通话时间及待机时间减少,或者无法获得良好的服务质量。因此对于采用何种AMR模式实现语音编码,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容量、UE所处的无线环境等因素,采用一些策略以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和系统容量之间的良好结合。
诺基亚公司申请的一项公开号为WO0103448、名称为METHOD FOR SELECTIONOF CODING METHOD(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的专利给出了一种对AMR编码模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小区负载和误帧率对AMR模式进行调整。但是该方法中使用的上行方向的误帧率,并不能够真正表示UE所处的实际无线状况,可能无法实时快速跟踪UE所处的无线环境的情况,因此也就可能导致不能正确选择适合的AMR模式进行编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WCDMA系统中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实现WCDMA标准中规定的AMR语音编码速率调整要求的不足。
本发明所述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上报的小区上下行负荷情况确定上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再根据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情况和节点B的下行发射码功率情况,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采用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最后综合确定是否调整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接收总宽带功率确定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根据发射载波功率确定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
步骤二,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发射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根据节点B上报的该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步骤三,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步骤四,将步骤三确定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分别与当前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进行比较,如果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同,则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控制帧向用户设备发送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命令;如果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同,则通过用户面的速度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命令;如果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都分别相同,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本发明基于实际发射功率进行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能够很好地保证WCDMA系统所要求的语音AMR调整的有效实现,并尽可能以最优的方式改善用户通信的信号质量,减小UE的发射功率,实现系统容量的最大化,逻辑合理并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AMR模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确定系统上行方向的AMR模式限制值MU的流程图;
图3是确定系统下行方向的AMR模式限制值MD的流程图;
图4是调整上行方向AMR模式的流程图;
图5是调整下行方向AMR模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现有的对AMR模式进行控制的方法中,控制所需的参数并不能够真正表示UE当前所处的无线环境;而如果采用基于功率的处理方法,则可以实时跟踪UE的无线状况,这是因为在闭环功控的作用下,每10毫秒内就能进行15次的功率调整。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实际发射功率的语音AMR速率调整方法。
本发明充分利用WCDMA系统中UE及节点B(Node B)上报的测量结果,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中,根据上报的小区上下行负荷情况确定上下行允许的极限AMR模式,再根据UE的发射功率情况和Node B对UE的发射码功率情况,综合决定是否进行AMR模式的调整。
在3GPP TS 25.331规范中,规定了在WCDMA系统中UE的测量报告上报和Node B的测量报告上报均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周期上报和事件触发上报。对于周期上报方式,由RNC将上报的测量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门限进行比较和判决;而对于事件触发上报方式,在RNC下发给UE和Node B的测量控制命令中包含了预先设定的门限,由UE和Node B完成测量结果与门限的比较,RNC用于判断上报的事件类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RNC对UE和Node B发送的测量控制命令中,对于专用部分采用事件触发上报,对于公共部分采用周期上报。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向UE发送测量控制命令,同时向Node B发送公共和专用测量控制命令。在实施例1中,在向UE发送的测量控制命令中,要求UE测量其上行发射功率,并在达到预先设定的条件时,进行事件触发上报;在向Node B发送的公共测量控制命令中,要求Node B周期测量并上报接收总宽带功率(Received Total Wide band Power,简称RTWP)及发送载波功率(Transmitted Carrier Power,简称TCP)的测量值;在向Node B发送的专用测量控制命令中,要求Node B对单个UE的下行发射码功率进行测量,在达到预先设定的条件时按照事件触发上报。在发送的上述测量控制命令中,还包括测量上报的间隙和过滤系数等。
步骤102:UE接收到RNC发出的控制命令后,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并在上报条件满足时上报测量结果。Node B接收到RNC发来的公共测量控制命令后,根据要求进行测量,并在上报时刻到时上报结果。Node B接收到RNC发来的专用测量控制命令后,根据要求进行测量,并在上报条件满足时上报测量结果。
步骤103:RNC收到上报结果后,存储UE上报的上行发射功率事件和NodeB上报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存储Node B上报的与各小区有关的RTWP测量值和TCP测量值。RTWP是直接反映小区上行干扰情况的量,TCP是直接反映小区下行发射功率的量,因此在小区规划确定的条件下,上述两个测量值分别能够代表一个小区的上下行负荷的情况。
步骤104:RNC根据小区负荷信息,即RTWP值和TCP值,分别确定上下行的极限AMR模式。根据小区原来的上行极限AMR模式和当前的RTWP值确定上行允许采用的AMR模式的上限,根据小区原来的下行极限AMR模式和当前的TCP值确定下行允许采用的AMR模式的上限。
步骤105:如果收到单个UE上报的功率事件和Node B上报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则RNC根据上行发射功率事件确定该UE希望的上行AMR模式,根据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确定UE希望的下行AMR模式。
步骤106:根据步骤104得到的极限AMR模式和步骤105得到的单个UE希望采用的AMR模式,最后综合确定单个UE应采用的上下行AMR新模式。
步骤107:将步骤106得到的上下行AMR新模式与原上下行AMR模式进行比较,若与原AMR模式一致,则不用发送AMR调整命令;若不一致,RNC根据需变化的上下行模式分别进行AMR模式调整:在上行方向的调整,将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组合控制帧向UE发送调整命令;下行方向的调整,将通过用户面的速率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调整命令。
在步骤104之后,即确定了小区上下行允许的AMR模式的上限后,可以先判断各UE当前的上下行AMR模式是否大于上下行允许的AMR模式的上限;若当前上行AMR模式大于小区上行允许的AMR模式的上限,则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控制帧向UE发送将当前上行AMR模式调整为小区上行允许的上限AMR模式的调整命令;若当前下行AMR模式大于小区下行允许的AMR模式的上限,则通过用户面的速度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将当前下行AMR模式调整为小区下行允许的上限AMR模式的调整命令;若当前上下行AMR模式都没有大于上下行允许的AMR模式的上限,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图2是确定上行允许的AMR模式极限值的流程图,对应图1中的步骤104。详述如下:
首先查询小区当前上行AMR模式的极限值Mu(步骤201),然后判断RNC获得的RTWP值是否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步骤202),即是否满足Rd≤RTWP≤Ru,其中Rd表示上行AMR编码速率上调时的功率门限,Ru表示上行AMR编码速率下调时的功率门限。如果满足,则不改变上行AMR模式的极限值Mu(步骤204)。如果RTWP的值不在上述范围内,则进一步判断RTWP的值是否大于下调门限值Ru(步骤203),如果大于下调门限值Ru,且当前AMR模式极限值Mu不是系统提供的最小允许模式值(步骤205),则降低AMR模式的极限值,将Mu值减1(步骤207);否则,若RTWP的值小于上调门限值Rd,且当前AMR模式极限值Mu不是系统提供的最大允许模式值(步骤206),则提高AMR模式的极限值,将Mu值加1(步骤208)。
图3是确定下行AMR模式极限值的流程图,对应图1中的步骤104。详述如下:
首先查询小区当前下行AMR模式的极限值Md(步骤301)。然后判断RNC获得的TCP值是否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步骤302),即是否满足Td≤TCP≤Tu,其中Td表示下行AMR编码速率上调时的功率门限,Tu表示下行AMR编码速率下调时的功率门限。如果满足,则不改变下行AMR模式的极限值Md(步骤304);如果TCP不在上述范围之内,则进一步判断TCP值是否大于下调门限值Tu(步骤303),如果大于下调门限值Tu,且下行AMR模式极限值Md不是系统提供的最小允许模式值(步骤305),则降低下行AMR模式极限值,将Md值减1(步骤307)。否则,若TCP值小于上调门限值Td,且下行AMR模式极限值Md不是系统提供的最大允许模式值(步骤306),则提高下行AMR模式的极限值,将Md值加1(步骤308)。
图4是上行AMR模式的调整流程图,对应图1中的步骤105、106和107。详述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UE上报上行发射功率是采用事件触发上报的,因此若RNC没有收到UE上报的事件,则不会执行任何操作。在收到UE上报的事件(步骤401)后,首先查询该UE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如果是,则对其上行AMR模式不进行调整;或者是根据有关小区的AMR极限模式来综合确定此UE的AMR模式,比如采用在不超过与UE连接的多个小区允许的上行极限模式中的最小模式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取多个小区上行极限模式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极限模式,如果当前上行AMR模式不超过此综合极限模式,则可以进行调整;或者还可以将当前上行AMR模式降至系统中可以使用的最小AMR模式。如果该UE没有处于软切换状态,则RNC查询获得当前该UE的上行AMR模式值Nu,然后对UE上报的上行发射功率事件进行判别。如果事件表明当前UE的上行发射功率偏大(步骤402),则继续判断当前上行AMR模式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小AMR模式(步骤404),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上行AMR模式下调一级(步骤406),即将Nu减1,得到单个UE希望的上行AMR模式值;如果当前上行AMR模式已经是最小AMR模式,则不进行调整(步骤407)。如果事件表明当前UE的上行发射功率偏小(步骤403),则继续判断当前上行AMR模式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大AMR模式(步骤405),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上行AMR模式上调一级(步骤408),即将Nu加1,得到单个UE希望的上行AMR模式值;如果当前上行AMR模式已经是最大AMR模式,则不进行调整(步骤407)。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单个UE希望的上行AMR模式值Nu,然后将其与通过图2获得的上行允许的AMR模式极限值Mu进行比较(步骤409),如果Nu值大于Mu值,则单个UE应采用的上行AMR模式值为Mu(步骤410);如果Nu值小于等于Mu值,则单个UE应采用的上行AMR模式值为Nu(步骤411)。最后将确定的单个UE应采用的上行AMR模式与当前UE的上行AMR模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同,则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控制帧向UE发送调整命令(步骤412);如果相同,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图5是下行AMR模式的调整流程图,对应图1中的步骤105、106和107。详述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Node B上报单个UE的下行发射码功率是采用事件触发上报的,如果RNC没有收到Node B专用测量而上报的事件,则不会执行任何操作。当收到Node B上报的UE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后(步骤501),首先查询该UE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如果是,则对其下行AMR模式不进行调整;或者是根据有关小区的AMR极限模式来综合确定此UE的AMR模式,比如采用的在不超过与UE连接的多个小区允许的下行极限模式中的最小模式的原则下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取多个小区下行极限模式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极限模式,如果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超过此综合极限模式,则可以进行调整;或者还可以将当前下行AMR模式降至系统中可以使用的最小AMR模式。如果该UE没有处于软切换状态,则查询该UE当前的下行AMR模式值Nd,然后对上报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进行判别。若事件表明当前的下行发射功率偏大(步骤502),则继续判断当前下行AMR模式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小下行AMR模式(步骤504),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下行AMR模式下调一级(步骤506),即将Nd减1,作为单个UE希望的下行AMR模式值;若当前下行AMR模式已经是系统提供的最小模式,则不进行调整(步骤507)。如果事件表明当前的下行发射功率偏小(步骤503),则继续判断当前下行AMR模式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大AMR模式(步骤505),若不是,则将当前下行AMR模式上调一级(步骤508),即将Nd加1,作为单个UE希望的下行AMR模式值;如果已经是系统提供的最大AMR模式,则不进行调整(步骤507)。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得到单个UE希望的下行AMR模式值Nd,然后将其与通过图3获得的下行允许的AMR模式极限值Md进行比较(步骤509),如果Nd值大于Md值,则单个UE应采用的下行AMR模式值为Md(步骤510);如果Nd值小于等于Md值,则单个UE应采用的下行AMR模式值为Nd(步骤511)。最后将确定的单个UE应采用的下行AMR模式与当前UE的下行AMR模式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同,则通过用户面的速度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调整命令(步骤512);如果相同,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7)

1、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上报的小区上下行负荷情况确定上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再根据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情况和节点B的下行发射码功率情况,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采用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最后综合确定是否调整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上行负荷情况采用接收总带宽功率描述;下行负荷情况采用发射载波功率描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接收总宽带功率确定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根据发射载波功率确定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
步骤二,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发射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根据节点B上报的该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步骤三,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步骤四,将步骤三确定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分别与当前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进行比较,如果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同,则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控制帧向用户设备发送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命令;如果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同,则通过用户面的速度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命令;如果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都分别相同,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各用户设备当前的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是否大于上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若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大于小区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通过控制面的传输格式控制帧向用户设备发送将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为小区上行允许的上限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调整命令;若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大于小区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通过用户面的速度控制帧向核心网侧发送将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调整为小区下行允许的上限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调整命令;若当前上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都没有大于上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不发送调整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控制器获得接收总宽带功率、发射载波功率、用户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以及节点B对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的步骤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测量上行发射功率的测量控制命令;
无线网络控制器向节点B发送测量接收总宽带功率和发射载波功率的公共测量控制命令,发送测量单个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的专用测量控制命令;
用户设备测量其上行发射功率,并根据指定的上报方式向无线网络控制器上报测量的结果;
节点B测量接收总宽带功率和发射载波功率,并根据指定的上报方式向无线网络控制器上报测量的结果;
节点B测量单个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根据指定的上报方式向无线网络控制器上报测量的结果;
无线网络控制器收到所述测量结果后,进行相应的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报告上报方式可选择周期上报方式或者事件触发上报方式,所述节点B的测量报告上报方式可选择周期上报方式或者事件触发上报方式;对于周期上报方式,由无线网络控制器将上报的测量结果与预先设定的门限进行比较和判决;而对于事件触发上报方式,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下发给用户设备和节点B的测量控制命令中包含了预先设定的门限,由用户设备和节点B完成测量结果与门限的比较,无线网络控制器用于判断上报的事件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按照事件触发上报的方式上报上行发射功率;所述节点B按照周期上报的方式上报接收总宽带功率和发射载波功率;所述节点B按照事件触发上报的方式上报下行发射码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接收总宽带功率确定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查询小区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判断接收总宽带功率值是否在[Rd,Ru]之间,其中Rd表示上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上调时的功率门限,Ru表示上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下调时的功率门限;
如果接收总宽带功率值在[Rd,Ru]之间,则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如果接收总宽带功率值不在[Rd,Ru]之间,则判断接收总宽带功率值是否小于Rd,如果小于,则判断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大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加1,得到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是,则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如果接收总宽带功率值大于Ru,则判断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减1,得到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是,则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发射载波功率确定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查询小区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判断发射载波功率值是否在[Td,Tu]之间,其中Td表示下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上调时的功率门限,Tu表示下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下调时的功率门限;
如果发射载波功率值在[Td,Tu]之间,则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如果发射载波功率值不在[Td,Tu]之间,则判断发射载波功率值是否小于Td,如果小于,则判断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是否为系统提供的最大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加1,得到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是,则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如果发射载波功率值大于Tu,则判断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是否为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将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减1,得到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是,则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为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上行发射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查询用户设备当前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
如果处于软切换状态,则调整其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如果未处于软切换状态,则查询该用户设备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判断用户设备上报的事件是否表明上行发射功率偏高,如果偏高,则判断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该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为用户设备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减1;如果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即为用户设备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如果用户设备上报的事件表明上行发射功率偏低,则判断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大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为用户设备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加1;如果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即为用户设备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处于软切换状态时,根据小区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确定此用户设备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即取多个小区上行极限模式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极限模式,如果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超过此综合极限模式,则可以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处于软切换状态时,将当前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降至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节点B上报的单个用户设备的下行发射码功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查询用户设备当前是否处于软切换状态;
如果处于软切换状态,则调整其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如果未处于软切换状态,则查询该用户设备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判断节点B上报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是否表明当前下行发射功率偏高,如果偏高,则判断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为用户设备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减1;如果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即为用户设备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如果节点B上报的下行发射码功率事件表明当前下行发射功率偏低,则判断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是否是系统提供的最大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如果不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为用户设备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加1;如果是,则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即为用户设备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处于软切换状态时,根据小区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极限确定此用户设备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即取多个小区下行极限模式的最小值作为综合极限模式,如果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不超过此综合极限模式,则可以进行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处于软切换状态时,将当前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降至系统提供的最小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与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进行比较;如果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大于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为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小于或等于上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为用户设备希望的上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确定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将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与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进行比较;如果用户设备希望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大于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为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如果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小于或等于下行允许的自适应多速率模式的上限,则单个用户设备应采用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为用户设备希望的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
CNB2003801104012A 2003-10-22 2003-10-22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94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3/000888 WO2005039083A1 (fr) 2003-10-22 2003-10-22 Procede destine a ajuster le mode d'un codage vocal multidebit adaptati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2806A CN1802806A (zh) 2006-07-12
CN100539488C true CN100539488C (zh) 2009-09-09

Family

ID=3443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104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9488C (zh) 2003-10-22 2003-10-22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9488C (zh)
AU (1) AU2003280537A1 (zh)
WO (1) WO2005039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0749C (zh) * 2003-12-12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自适应多速率模式控制的方法
CN100415019C (zh) * 2005-06-30 2008-08-2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语音传输格式配置方法
CN100452693C (zh) * 2005-10-31 2009-01-14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网络中有效保证话音质量的amr方法
CN1992559B (zh) * 2005-12-3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上行语音速率动态调整的方法
CN1983904B (zh) * 2006-04-06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负荷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U2007238202B2 (en) * 2006-04-12 2010-05-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equested codec rate control for VoIP
WO2009099367A1 (en) * 2008-02-05 2009-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cs over hspa
CN101521558B (zh) * 2008-03-0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多速率的速率和相位调整方法
CN102752809B (zh) * 2011-04-21 2016-08-10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上行amr的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02761388A (zh) * 2011-04-29 2012-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中速率的调整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1294A (en) * 1995-10-02 1997-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coding, modulation, and time slot allocation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700881B1 (en) * 1998-03-02 2004-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t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49552B1 (ko) * 1999-07-05 2006-02-08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코딩 방법의 선택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39083A1 (fr) 2005-04-28
CN1802806A (zh) 2006-07-12
AU2003280537A1 (en) 200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008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threshold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ubscribers
EP17109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maximum rate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84128B (zh) 针对wcdma系统中的压缩模式的功率控制
CN101141157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1385251A (zh) 反向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
CN101635588B (zh)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275400C (zh) 语音自适应多速率的速率调整方法
CN100539488C (zh)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模式的调整方法
CN101635971A (zh) 软切换方法及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
US7328038B2 (en) Power contr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505301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速率控制方法
KR100317263B1 (ko) 다중 채널 구조를 갖는 단말에 대한 외부 루프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0571070C (zh) 一种语音自适应多速率的速率调整方法
CN101072056B (zh)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153677A (zh) 一种用于小话务量场景的上行amc优化方法
EP1143634A1 (en) A method for setting compressed mode parameters and for setting a transmission quality target value for power control in a mobile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22408B2 (ja) W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圧縮モード用の電力制御
CN101132201A (zh) 高速分组接入系统网络侧获取上行信道质量的方法
CN1507191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速率控制方法
JP2007525864A (ja) 移動リンクの電力制御方法
KR20070008525A (ko) 호출 경우 제어되는 bler 타겟 설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mode of the adaptive multi-rate speech cod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