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0626A -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0626A
CN101180626A CNA2006800177876A CN200680017787A CN101180626A CN 101180626 A CN101180626 A CN 101180626A CN A2006800177876 A CNA2006800177876 A CN A2006800177876A CN 200680017787 A CN200680017787 A CN 200680017787A CN 101180626 A CN101180626 A CN 101180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base
central repository
natural language
langu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77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特沃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porate Modelling Holdings PLC
Original Assignee
Corporate Modelling Holdings P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porate Modelling Holdings PLC filed Critical Corporate Modelling Holdings PLC
Publication of CN101180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0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chine Translation (AREA)

Abstract

数据库结构包括中央储存库,该中央储存库包含组织运营方面的元数据。优选地,该元数据包括用于指示诸如第一或第二数据库之类的结构内的特定类型的原始数据的位置的指示符,该位置一般位于远离该中央储存库的地方。该系统使该中央储存库提供组织内原始数据的位置,而不管第一和第二数据库的平台如何。描述一种计算机程序储存库,其允许以不同的自然语言和不同的编程语言显示相同的计算机代码,以允许由具备不同语言能力的用户进行访问。

Description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全局数据库系统和方法,不管多个用户的地理位置、存储所需数据或数据类型的存储机制如何,该系统和方法使多个用户能够访问彼此相关的数据。
背景技术
数据库是设计用于使多个用户能够访问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的共享集合。数据库系统可以存在于一个组织中,该组织内的中央数据库服务器可以由该组织的多个用户所访问。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该中央服务器,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是允许数据库处理和共享访问功能的软件包。
用于实现此种系统的结构一般可知是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结构。图1示出一个示例。
第一组织的本地数据库系统10包括数据库服务器1,该数据库服务器1包括数据库1a和数据库管理系统1b。该数据库系统的客户端是可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1的多个最终用户终端2。通常为终端2提供应用程序(图中未示出),作为该服务器1的接口。
当用户执行该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通常显示用户界面。通过该用户界面,用户可以与他们相应的终端2交互,并且使得该终端2与该数据库服务器1通信并易于访问数据。
EP-A-575358和EP-A-466878涉及用于创建查询的用户界面,通过该界面,用户询问数据库以获得报告。将两个文档用于提供图形表示,该图形表示出现在计算机的屏幕上以帮助用户创建查询。
很多组织利用具有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图2示出两个个别组织的两个数据库系统的示例。
该第一数据库系统10的数据库服务器1通常存储仅与特定组织有关的信息,并且为该数据库服务器1的客户提供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与该特定组织的数据库服务器1兼容。此外,管理数据库1a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b与安装在终端2上的应用程序兼容,并且接受仅来自这些终端2的请求或查询。
第二组织的本地数据库系统20可以采用与第一组织类似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也就是说,该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3和是多个用户终端4的客户端。
如果来自一个数据库系统10的用户终端2要求访问来自第二组织的数据库服务器3的数据,则通常会出现各种兼容问题。特别地,该数据库服务器1可能利用不同于该第二数据库系统20的数据库服务器3的数据管理系统1b。此外,该第一数据库服务器1可以包含一种类型信息,例如人力资源信息,而该第二数据库系统3可以包含另一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导致进一步不兼容问题的财务信息。
由于上述问题,人们期望实现一种允许来自一个或多个组织的多个用户的数据库系统,其可以利用不同的数据库软件或平台来访问来自彼此的数据。此外,人们期望分析数据并且创建来自多个组织的数据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并入被置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之上的层级上的中央储存库,并且不管多个系统的地理位置或者各种数据库系统采用的存储机制如何,允许进行各种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访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程序,其不管软件如何管理和存储各种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允许在各种数据库系统之间访问数据。
将该接口程序加载到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的用户终端,并且调查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经过中央储存库通过请求来自特定数据库或地理位置的数据连接到本地系统。
依据优选实施例的系统的优点是创建中央储存库,该中央储存库包含来自各个下层数据库和文件系统平台上的各个下层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在整个系统内存在的中央储存库允许创建完全不同的个别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新关系。此外,该接口程序适用于分析通过该中央储存库创建的关系数据,并且定位来自一个或多个下层数据库系统的正确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接口程序可以从该中央储存库接收表示数据查询的第一输入,和指示对包含在该中央储存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的第二输入。特别地,可以以任何自然语言(例如英语或印地语)提供该第二输入,并且该接口程序可以将该语言转换为公共通信语言,接着如果数据语言不同于该通信语言的话,可以将该公共通信语言转换回包含在该中央储存库中的该数据语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系统,其包括:
第一数据库,包括利用第一计算机语言存储的第一类型的原始数据;
第二数据库,包括利用第二计算机语言存储的第二类型的原始数据;
中央储存库,包括以第三计算机语言编译的元数据模型,所述元数据模型用于对组织的所述运营方面进行建模;以及
用于在所述中央储存库和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装置以公共语言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将通过参考附图的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第一组织使用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两个组织的两个个别数据库系统的示例;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数据库系统;
图4示出了图3的系统中使用的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
图5示出了图4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另一个显示;
图6示出了图4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另一个方面;
图7示出了当在图6的图形用户界面中选择一个项目时产生的显示;
图8示出了当在图7的图形用户界面中选择一个项目时产生的显示;
图9a示出了在进一步应用程序中使用的第二标签的图形用户界面;
图9b示出了进一步向下滚动图2a的显示的第二标签的图形用户界面;
图10示出了在进一步应用程序中使用的第一标签的图形用户界面;
图11示出了进一步的应用程序的进一步的特征;
图12示出了进一步的应用程序转换为英语的能力;
图13示出了进一步的应用程序转换为印地语的能力;
图14示出了以第一种语言输入代码和以第二种语言产生代码的地理用户界面;
图15示出了进一步应用程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3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系统包括下文中被称作为中央储存库30的中央数据库系统30。该中央储存库30用于与多个数据库系统10、20通信,每一个数据库系统采用上述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然而,数据库系统10、20与传统系统的不同点在于,为数据库系统10、20提供应用程序以允许与该中央储存库30通信。另外,向该中央储存库30登记数据库系统10、20。在这点上,如果个别用户需要访问来自特定数据库的特定数据,则该储存库30可以存储个别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当来自第一数据库系统10的用户2希望访问来自另一个组织的数据库系统20的数据时,该用户2使用存储在用户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来定位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请求发送到该中央储存库30,该中央储存库30存储与向其登记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相关的数据。该中央储存库30不需要存储来自各种数据库系统的所有内容,而是存储特定数据库的位置和数据库内容的详情,从而当请求来自特定数据库的信息时,该中央储存库30输出关于该数据的数据(被称为“元数据”),接着使能够对多个下层数据库进行多个访问,对于最终用户来说,这些下层数据库好像是一个数据库,从而无需最终用户分别导航(navigate)通过每一个数据库。该中央储存库执行数据的输出处理。这为一个数据库系统10提供了一种便利的方法,以访问来自第二数据库系统20的数据,而该第二数据库系统无需执行任何授权或数据确认步骤。
通过在该中央储存库中产生元数据模型,来实现上述方法。该模型是组织中各个层级的蓝图,且概述各个资源。例如,这种资源可以是所提供的服务、人力资源、资本设备、出于风险管理目的的事件日志、组织层级和产品特征如类型。所有这些资源与组织的运营方面相关,并且优选地是该系统的非财务方面。然而,需要理解的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为元数据模型提供财务数据。
不管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所使用的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该系统具有从该第二系统20输出数据的能力。用于与该中央储存库30通信的应用程序忽略了存储在该数据库系统10、20上的相应的应用程序,取而代之的是在数据库层链接两个系统,从而不管不同组织所利用的数据库平台类型如何,而将一个数据库映射到另一个,并且提取所需的数据库内容。
特别地,参考图3,该第一数据库系统10可以在SAP软件平台下操作,而该第二数据库系统20可以在大众软件(Peoplesoft)软件平台下操作。用于与该中央储存库30通信的应用程序具有以下能力:查询每一个系统10、20的各个数据库1a、3a并且创建数据库不同内容的数据地图。在这点上,该中央储存库30可以查询存储在数据库上的数据,并且有效地扫描每一个数据库的纲要,所述纲要提供对数据库内容的描述。此外,该中央储存库创建个别的纲要作为查询各个数据库的结果,并且这使该中央储存库能够提供每一个数据库结构上的信息,而不需要在每次用户做出信息请求时查询每一个数据库。如之前所述,每一个数据库的实际内容不需要存储在该中央储存库中,当需要实际数据时,该中央系统连接到下层数据库并且随后提供此实际数据。
虽然描述了SAP和大众软件,但可与本发明兼容的平台类型不限于此。
需要理解的是,可以将此种数据库模型并入单一的组织中。例如,该第一数据库系统10在SAP中进行配置并且存储与组织的人力资源有关的数据。该第二数据库系统20在大众软件中进行配置并且存储与该组织的财务有关的数据。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本发明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可以查询每一个数据库,并且构造其中所包含的数据的个别纲要。此外,在该中央储存库中创建数据关系作为该应用程序构造个别纲要的结果。
参考图4,下面将详细描述在该用户终端2上执行的应用程序。
当用户激活该应用程序时,在用户终端上显示图形用户界面40。界面21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导航部分41、浏览部分42和上下文部分42。
优选地,该导航部分41是当标签被激活时可以显示数个不同视觉指示的标签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该导航部分41包括三个标签菜单41a、41b、41c。当激活第一标签菜单41a时,显示地图区域。需要理解的是,代替地图,还可以显示内联网站点或用于识别组织的其它视觉指示。
该浏览部分42显示一系列文件夹42a,每一个文件夹42a表示一个特定的主群组。在此实施例中,有5个主群组,但需要理解的是,该浏览部分并不限于此数量。每一个主群组可以扩展成显示特定群组内的更多群组。
将文件夹42a分成两列。第一列42b表示文件夹42a的标题,第二列42c提供两个标记之一。第一标记指示关于特定文件夹的信息是未知的,第二标记指示信息已知。第二列42c的输出依赖于该中央储存库30的状态,并且依赖于中央储存库30是否识别出特定数据库系统10、20包含某一类数据。如果该某一类型数据对于该中央储存库30是已知的,则该中央储存库将存储被称作通用资源指示符的指示符,以提供关于哪个数据库可以发现特定类型数据的指针。这样就无需一个数据库系统10个别请求来自多个远程数据库系统的某一类型的数据,而代以使中央储存库30能够执行指示该数据库系统10到存储所需信息的另一个数据库20的任务。
现在转向该类数据,用户界面40上的第三部分是上下文部分43。在此实施例中,在该上下文部分43内有三个图标43a、43b、43c。需要理解的是,在该上下文部分43中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图标。这些图标中的每一个指示关于文件夹42a内容的一类数据是已知的。
参考图5,举一个示例。在此示例中,已将第一文件夹“建筑物”打开,用于提供进一步的三个文件夹“登记办公室(registeredoffices)”、“呼叫中心(call centre)”和“发电站(power station)”。这些文件夹的每一个的进一步扩展是可能的,并且这是持续的。
如之前所描述的,为每一个文件夹指定一个标题42b,并且为每一个文件夹提供两个标记之一。如图5所示,大部分文件夹显示第一标记,即指示关于特定文件夹的数据是未知的。然而,显示了关于至少两个文件夹“Cockenzie”发电站和“Longannet”发电站的第二标签。这意味着当选择选择这些文件夹中的一个时,数据是已知的,并且该已知的数据类型在该上下文部分43中显示出。当选择“Cockenzie”发电站时,这使得数据库服务器10参考该中央储存库30,以通过参考通用资源指示符和关于“Cockenize”发电站已知的数据类型来确定数据存储的位置。因此,更新该上下文部分并且突出一个或多个图标43a、43b、43c。在此特定示例中,已知数据使得表示地图数据的图标43c被突出。需要理解的是,只要已向该中央储存库登记该类数据,可以在该上下文部分上显示很多类数据。例如,在图5中,如果对于该中央储存库而言所需的数据位置是已知的,则进一步的数据类型图标(诸如服务图表43a和/或组织图43b)是可用的。
当选择在该上下文部分中突出的一个图标时,可以更新该导航部分41以输出有关的数据。例如,当选择该地图图标时,在该导航部分中输出地图。
参考图4和图6,转向该应用程序的另一个方面。
图6示出了当选择图4的导航部分41上的地图部分时所显示的用户界面。在此示例中,已选择图4中地图的欧洲部分。该选择导致在该导航部分41中复制欧洲的放大地图41d。同时,参考该中央储存库30,在该浏览部分42中提供关于所选择的区域已知的数据。在此示例中,在菜单42d中显示关于数据已知的欧洲个别国家(在此示例中是法国(France)和德国(Germany))的“出版商(publisher)”的信息。另外,通过参考包含在该中央储存库内的纲要,创建数据库1a、3a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果存在与其它数据库的关系,则在该浏览部分42中提供指示,以指定已知的关系类型。在此示例中,创建并且在该浏览部分的底部上显示两种可能的关系。第一指示42e是“出版商出版书籍”,而第二指示42f是“出版商雇用员工”。
如果需要关于这两个国家中任一个的更多信息,则可以在地图41d上或者从菜单42d选择该国家。当选择“法国”时,在该菜单42d上关于“德国”的信息自该浏览部分42移除。
一旦仅在屏幕上显示关于“法国”的消息,则可以激活这些指示42e、42f中的一个。当激活该第二指示42f时,通过参考该中央储存库,该应用程序查询包含员工信息的数据库,以创建包含员工信息的数据库位置。图7示出员工信息的显示。
该员工信息显示在该浏览部分42的表格42g中。此外,该部分42示出关于“为出版商工作的员工(employee works for a publisher)”的进一步指示42h。通过敲击此指示,产生一个显示,以示出所选择的员工工作所在的出版商的信息。图8示出该显示。
所产生的显示提供一个视图以示出一系列的字段42i,这些字段与雇用所选择的员工的特定出版商的特定信息相关。再一次,将所有此种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将该数据库的位置向该中央储存库登记。由于包含图6的第一指示42e和第二指示42f,该显示类似于图6的显示,再次使应用程序的用户能够浏览并且观看包含在组织内或组织外的各个数据库中的数据。
为了使来自一个组织不同部分的用户能够更新元数据模型,并且使该中央储存库能够与该组织的各个数据库系统通信,可以为该用户终端2、4提供另一个应用程序,其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将这些数据库系统置于不同的全局位置。
该用户终端2、4的用户激活进一步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由该用户终端以适当方式(例如通过利用指示装置来选择用户终端视频显示单元(VDU)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访问。一旦被激活,则图形用户界面被呈现在该用户的VDU上。图9a显示优选的图形用户界面60。
该用户界面60包括主要部分61和转换部分62,该转换部分62在此特定图中不是立刻可见的。该主要部分包括两个标签菜单61a、61b。在此特定图中,没有选择第一标签菜单61a而选择第二标签菜单61b,因此随后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当选择该第二标签菜单61b时,该主要部分61显示消息文件的内容,该消息文件存储在该中央储存库30中。该消息文件包含与该应用程序识别出的特定自然语言相关的数据。另外,在该消息文件中定义由该应用程序使用的某些代码的定义。
例如,在此特定示例中,该显示界面示出与“英语”和“印地语”有关的数据。在英语语言定义中,包含通常在编程语言中使用的特定符号和标识的等同英语语言表示。特别地,标识“:=”表示“变成”,标识“=”表示“等于”,而在英语语言定义中“<=”表示“小于或等于”。需要理解的是,完整的定义列表将定义可以被翻译的所有可能的标识和符号。
在英语语言定义之后,该消息文件包括在英语语言定义列表中定义的与相同符号和标记的等同的印地语定义。此外,提供在编程代码中使用的典型术语的定义。例如,术语“If”、“Then”、“Else”和很多其他术语以它们各自的语言定义被提供。
需要理解的是,该消息文件将包含所有语言形式的所有可能的定义,这些语言将由该应用程序进行识别。在这点上,可以包括德语、法语和汉语定义。
此外,在该消息文件中描述的是将由该应用程序使用的特定编码对象的定义。当使用滚动条61c且在此情形中向下滚动时,在该主要部分61中显示这些定义。
参考图9b,可以定义的一个典型术语是“顾客行(CustomerRow)”,也可以以不同的自然语言来定义用于定义“顾客行”的每一个部分。例如,在“顾客行”定义内定义的“(姓前的)名”对应具有汉语、法语和印地语的自然语言定义。
可以将该消息文件存储在该中央储存库30或者本地数据库服务器1、3中。另外,它可能被传送进下层对象或数据库系统或者自下层对象或数据库系统产生。
此外,该消息文件可以被该主要部分61中的用户更新或者修改。例如,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语言定义。
转向进一步的控制要件61d,当选择第二标签部分61b时该控制要件61d被提供在该主要部分61上。该控制要件61d表示当被激活时分析消息文件的分析功能要件。也就是说,该消息文件需要符合特定的结构化定义以正确操作。为了确保该消息文件符合这些需求,当选择该控制要件61d时,以某一个结构化定义分析并且检查该文件。优选地,将该特定结构化定义存储在用户终端的存储器(图中未示出)中。
图10示出了当用户选择第一标签61a时产生的显示。所产生的显示包括下拉菜单61e,以及实现诸如“保存”、“打开”、“剪切”、“粘贴”之类的功能和可以对主要部分61的内容执行更多功能的工具栏61f,所述这些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
该下拉菜单61e包含可能的语言列表,以所述语言显示该主要部分中的内容。该列表依赖于已包括在该消息文件中的语言定义。
图11示出了输入到该主要部分的代码的示例。该主要部分61显示与包括在该消息文件中的代码定义相一致的编程代码。当在该主要部分60中输入代码时需遵循的规则对于本发明是特定的,并且与在消息文件中提供的定义相关。由用户将代码输入到该主要部分61中,并且当该用户键入时检查所输入的代码有效性。以适当的方式将任何无效的代码指示给用户。例如,将该无效代码以彩色编码来指示错误。另外,个别的指示符可能出现在该主要部分61上。如图11所示,在该主要部分61顶部的指示符61g指示呈现在该代码中的错误(Error)数。当输入代码时将对此进行更新。
此外,应用程序的另一个有用的特征是在代码输入暂停之后,在该主要部分上产生并且显示下拉列表61h,以示出所有有效项的列表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使用户能够选择这些项目中的一个。该下拉列表61h对应于包含在该消息文件内的对象定义,并且通过在该消息文件中定位对象名称且根据该对象名称产生下拉列表,来实现此列表的产生。
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该下拉菜单61e显示“标准(standard)”,其表明代码以结构化的英语显示。这使得具有很少编程知识的用户也可以理解代码。
图12示出了关于该下拉菜单61e的应用程序的进一步特色。如之前所述,该菜单61e包含所有可能的自然语言的列表,可以通过这些语言翻译在该主要部分61中显示的代码。包含在该列表中的自然语言依赖在该消息文件中已提供的语言定义。例如,该消息文件包含编码时使用的符号和标识(诸如“:=”、“>”等)的英语等同定义。当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英语(English)”时,参考该消息文件以识别已提供的定义,并且分析该主要部分61中的代码,具有消息文件中定义的英语语言对等体的任何代码由对应的英语短语替换。在图12中,标识“:=”和“>”分别由“变成”和“大于”替换。包含在该主要部分61中的全部代码都发生此类替换。
图13示出了当在该下拉菜单61e中做出“印地语(Hindi)”选择时发生的翻译。如图所示,除了将符号(例如“:=”和“>”)转换为它们的印地语言对等体之外,在参考该消息文件之后,也将其它代码表示翻译成印地语。例如,已将图11所示的原始标准代码的“If”、“Else”和“End If”分别翻译成“Yadi”、“Athwa”和“AnthYadi”以表示其印地语的对等体。需要注意的是,将对象定义(例如“Cust.Forename”和“Cust.Surname”)翻译成在该消息文件中提供的他们的印地语对等体。也就是分别为“Cust.PrathamNam”和“Cust.KulNaam”。对该主要部分61中的全部程序代码都执行此翻译。
需要理解的是,如果该语言在该下拉菜单中是可得到的,则可以执行任何类型的翻译。例如,可以执行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翻译。从而使不同国籍的用户能够理解并且利用该应用程序。
以上描述说明了该主要部分61。现在参考图14,将描述转换部分62。
该转换部分62可以被扩展,从而该用户界面40在一个单一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该转换部分62和该主要部分61。在此特定实施例中,在左边的框架中显示该转换部分62。
该转换部分62是代码产生器,用于根据输入到该主要部分中的代码来以特定语言产生代码。可能的是将该主要部分中的代码转换为多种语言(诸如C#、Jscript、VP、C++、J#)中的任一种。为该转换部分62提供一系列选择要件62a,该选择要件62a中的每一个代表一种不同的编程语言。通过简单选择这些要件的一个将使得代码以该特定语言产生。
此外,当将代码输入到主要部分中时生成转换部分中的代码,因此用户在该主要部分61中实时键入并完成语句或声明。
图15示出了进一步应用程序的优选实施例的配置的示意性概观。
该主要部分61和该转换部分62代表该用户界面60。当需要特定数据或该用户界面需执行特定功能时,该消息文件60由该用户界面60参考。该用户界面60的输入是输入到该主要部分61的代码。需要理解的是,该代码可以从个别位置访问并且不必被输入到该主要部分。该用户界面的输出是自该主要部分61中的代码产生的代码。这可以是C#、J#、C++、Jscript或与该应用程序兼容的任何其它语言。
进一步的应用程序的功能用于激活该中央储存库以查询各个下层数据库系统,而不管用于最初输入数据到相应数据库的编程语言或自然语言如何。也就是说,利用根据不同的编程语言创建的程序可以将包含在各个数据库1a、3a上的原始数据输入到数据库1a、3a中。另外,定义该数据库内容的每一个数据库的纲要可以是不同的自然语言,例如英语或印地语。使用此功能,通过实时执行上述转换,该中央储存库从相应的下层数据库获得所需的数据。因此,该系统不限于该语言类型,当进一步应用程序的功能与存储在该中央储存库中的元数据模型一起使用时,该系统用于输入数据。
可能是如下情形,作为该中央储存库执行查询的结果,某些纲要类型和相关的原始数据没有被识别出。然而,为该中央储存库提供分析器,该分析器可以分析获得的未知数据,并且该元数据模型可以根据该未知数据进行修改,从而该元数据模型是可用的。以此方式,该模型可以以最初未知的特定类型的数据来逐步扩展。
总之,该进一步的应用程序可以将一种商用计算机语言转换成该商用计算机语言的多种不同的语言译本、英语形式的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英语和自然语言混合的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以及具有全部自然语言版本的任何编程语言。
这使得来自组织不同部分的用户以他们的本地自然语言与他们的本地数据库服务器1、3通信。虽然每一个本地数据库服务器1、3与该中央储存库30通信,但进一步应用程序的使用都使该中央储存库30能够从该数据库服务器1、3获得所需的数据,而不管由于转换能力原因的本地自然语言或编程语言如何。
需要理解的是,虽然上文已描述该应用程序和进一步的应用程序,但如果需要的话,该用户界面40、60可以并入单一的应用程序。
由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系统使一个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信息给另一个系统,而无需在请求该信息时另一个数据库系统进行任何动作。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系统允许在特定组织的所有下层数据库之间通信,并且进一步支持多个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创建。因此,可以在各个数据库系统之间进行导航。
鉴于以上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具有以下特征:
a)从形成系统部分的各个下层数据库收集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
b)允许声明并识别完全不同的下层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c)允许通过一个数据库进行导航,而用户无需使用存储在该用户终端上的最初应用程序;
d)允许利用所声明关系的横跨多个数据库的导航;
e)产生包括该下层数据库的位置数据的地图;
f)多个最终用户使用他们的多种自然语言来共享和编辑位于组织的不同位置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g)不管用于更新模型的自然语言是何语言,允许更新该元数据模型。

Claims (24)

1.一种用于表示组织的非财务运营方面的分层数据库系统,包括:
中央储存库,位于层级的顶层并且包括对组织的非财务运营方面的特征进行建模的元数据模型;
第一下层数据库,包括第一类型的原始数据;以及
第二下层数据库,包括第二类型的原始数据,
其中,所述元数据模型包含元数据,所述元数据指示包含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元数据包括指示符,所述指示符用于识别在所述组织内与所述组织相关的至少一个特征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对应于所述组织的不同特征。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类型和第二类类型是从人力资源数据、资本管理数据或事件数据中选择出的。
5.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中央储存库用于收集并存储来自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数据库的一些但并非所有的所述原始数据。
6.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所述中央储存库进行通信的客户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客户终端包括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包括用于从用户接收第一输入并查询所述中央储存库的查询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一输入使得所述中央储存库参考所述元数据模型,以确定所述用户需要的所述原始数据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应用程序包括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转换成所述中央储存库可识别的预定格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来自所述用户的第二输入使得向包含在所述中央储存库中的所述元数据模块提供与所述组织的至少一个特征相关的进一步的元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是与所述元数据模型的自然语言相同的自然语言。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是与所述元数据模型的自然语言不同的自然语言。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自然语言是从英语、印地语、汉语或德语中选择出的。
14.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库置于远离所述中央储存库的远程位置。
15.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库置于远离所述第二数据库的远程位置。
16.一种用于表示组织的非财务运营方面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库,包括利用第一计算机语言存储的第一类型的数据;
第二数据库,包括利用第二计算机语言存储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中央储存库,包括利用第三计算机语言存储的元数据模型,所述元数据模型用于对组织的所述运营方面进行建模;以及
用于在所述中央储存库和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库之间进行通信的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以公共语言进行通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计算机语言转换成所述公共语言。
18.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种计算机语言中的至少一种与其他两种所述语言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有三种计算机语言彼此相同,并且所述计算机语言与所述公共语言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是第一自然语言形式,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是第二自然语言形式,而所述元数据模型是第三自然语言形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翻译模块,所述翻译模块用于将所述自然语言翻译成公共语言。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自然语言和所述第二自然语言不同于所述第三自然语言,所述第三自然语言相同于所述公共语言。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自然语言相同于所述公共语言。
24.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自然语言是从英语、印地语、汉语或德语中选择出的。
CNA2006800177876A 2005-03-23 2006-03-23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Pending CN1011806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6471805P 2005-03-23 2005-03-23
US60/664,510 2005-03-23
US60/664,718 2005-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0626A true CN101180626A (zh) 2008-05-14

Family

ID=39406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77876A Pending CN101180626A (zh) 2005-03-23 2006-03-23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806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4673A (zh) * 2013-04-02 2015-12-1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查询一体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4673A (zh) * 2013-04-02 2015-12-1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跨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查询一体化
US10997124B2 (en) 2013-04-02 2021-05-04 Micro Focus Llc Query integration across databases and file syste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3025A (en) Methods for hypertext reporting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CN100468396C (zh) 用于任意数据模型的映射体系结构
US2009002438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program for realizing th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CN100437573C (zh) 标识相关姓名的系统及方法
CN102053958A (zh) 上下文准确匹配
Dimić et al. XML Editor for UNIMARC and MARC 21 cataloguing
Wells What is a library OPAC?
Koho et al. Harmonizing and publishing heterogeneous premodern manuscript metadata as Linked Open Data
Groom et al. Improved standardization of transcribed digital specimen data
EP1745390A2 (en) Data and metadata linking form mechanism and method
US20020007279A1 (en) Multilingual document preparing method and multilingual document reading system
Pan et al. Natural language aided visual query building for complex data access
JP2004252951A (ja) 統合業務ソフトウェアの導入運用支援システム
CN101180626A (zh) 全局集成和多语言数据库系统
Schmitt et al. METALICA: an enhanced meta search engine for literature catalogs
JPH113357A (ja) 技術情報管理装置
Leroy et al. Impact of web access on cataloging
Murtomaa The impact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ISBD (ER)
Kellogg On-line transl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questions into artificial language queries
White Linking Biodiversity Databases Preparing Species Diversity Information Sources by Assembling, Merging and Linking Databases
Aalders An introduction to metadata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Lacasta et al. Towards the geographic metadata standard interoperability
EP1866799A2 (en) Global database system
Gut et al. Database globalization in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Armstrong The use of a commercial microcomputer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basis for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