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4887B -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4887B
CN101174887B CN2006101433123A CN200610143312A CN101174887B CN 101174887 B CN101174887 B CN 101174887B CN 2006101433123 A CN2006101433123 A CN 2006101433123A CN 200610143312 A CN200610143312 A CN 200610143312A CN 101174887 B CN101174887 B CN 101174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group
sub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33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4887A (zh
Inventor
林香君
傅宜康
白镇纲
沈文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06101433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4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4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4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4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藉由地形地物的遮蔽效应所造成的空间分隔性,将同一小区内基站与中继站,依其服务范围及互相干扰严重程度分组,且将互相干扰严重的中继站分为不同组。基站安排组服务顺序,在时间轴上依序服务每一组。同一组内的中继站,因其空间上良好的分隔性,可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同时、同频接受基站的服务。考虑多个小区架构时,本发明利用单一小区内的传输调度做服务组顺序错排,使其成为相邻小区间的传输调度。透过分组及错排的传输调度机制,解决小区内及小区间的干扰问题,且达到单一频率重用的高频谱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在中继站辅助(relay-assiste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达到无线电资源重用的目的而对中继站分组的方法与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在此系统中单个小区与多个小区的基站与中继站传输调度(scheduling)方法的设计,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能。
背景技术
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将具备高速数据传输、高链路品质(highlink quality)、高安全性及支持多样化通信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服务需求,系统设计者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源分配方式,以满足来自不同使用者的服务品质(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需求。在小区边界(cell boundary)的使用者因与基站(base station)的传输距离较远,导致链路品质较差;而在小区内部受到地形地物严重遮蔽(shadowing)的使用者,亦因为遮蔽效应(shadow effect)而降低链路品质,上述使用者无法使用高速数据传输。电信业者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增加基站的布设密度,以缩短基站与使用者之间的通信距离,以提升小区边界使用者的服务品质;或在严重遮蔽区,增加基站布设,以解决使用者因遮蔽效应导致传输品质差的问题。但是,此公知技术会导致基站的硬设备费用及回程网络(backhaul network)连接的布设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若欲节省基站布建成本,则可增加基站的传输功率来提高链路品质。但增加传输功率除了传输成本提高之外,亦可能会造成邻近小区间的干扰(interference)问题。
综合考虑服务品质、建置成本、传输功率以及小区覆盖范围等因素,中继技术(relay technique)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系统业者可藉由布建中继站(relay station)协助基站转送信号至与基站之间链路品质较差的使用者。将链路品质较差的单一链接分割成多个链路品质较好的链接,使每一段链接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率。
此外,若将中继站布建于原基站的覆盖范围外或置于高遮蔽地区,则可藉由中继站的转送使原本无法被服务的使用者能与基站建立连接,此效果等同于扩大了基站的覆盖范围(coverage extension)。然而,藉由中继站转送信号,同一信号需多跳(multi-hop)传输,这将造成资源浪费与传输时间加长,除此之外,基站与各中继站若同时传输,将造成小区内与小区间的干扰问题,因此系统运作需要一套有效的传输调度机制,以安排基站与中继站的信号传送。
为了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效能、开发与制定下一代的通信系统规格,欧盟WINNER(wireless world initiative new radio)计划书中提出似曼哈顿(Manhattan-like)环境下中继站的布建方式。其中似曼哈顿环境为一个建筑物区块约是200公尺宽,街道宽度约30公尺的棋盘格环境。
其中第一种似曼哈顿环境下中继站布建方式如图2所示,布放一个基站205与四个中继站201-204,且基站与中继站皆用全方向式天线(omni-directional antenna)与使用者沟通。然而,因中继站布放在基站覆盖范围206外,因此各中继站需要一额外的指向性天线(directional antenna)朝基站方向与基站沟通,造成中继站所需硬件成本提高。
考虑此架构的传输调度,如图3所示,在单一小区内传输帧结构(frame structure),其帧S 301可分成两个子帧S302-S303。第一个子帧S302细分为五个时隙(time slot)S 304-S308,前四个时隙S304-S307由基站305分别服务四个中继站301-304,第五个时隙S308由基站305服务与其直接相连范围306内的使用者。第二子帧S303分成两个时隙S309-S310,利用空间分隔性(separation),使得中继站301与中继站302可在同一时隙S309服务与其相连范围307、308内的使用者,中继站303与中继站304在另一时隙S310服务与其相连范围309、310内的使用者。
其中多个小区架构布建方式如图4所示,单个小区A覆盖范围406与单个小区B覆盖范围416交错排列。图4中基站405与基站415分别表示单个小区A与单个小区B的基站位置。中继站401、402、403、404是属于单个小区A,而中继站411、412、413、414则属于单个小区B。其传输帧排列如图5所示,相邻小区间的传输帧排列需将一个帧S501内的子帧S502-S503运作次序交错,避免小区间的干扰问题。这些中继站主要的目的是延伸基站的覆盖范围,但无法改善原本位于基站服务范围边界的使用者的信号链接品质,且基站与中继站在此帧结构中皆有部分时间闲置,此设计基站与中继站的传输效率并不佳。
第二种似曼哈顿环境下基站605与四个中继站601-604的布建方式如图6所示,基站与中继站皆用全方向式天线与使用者沟通。因中继站601604布放在基站覆盖范围606内,因此各中继站不需一额外的指向性天线与基站沟通。根据WINNER第一种布建方式所提出的传输调度机制,并考虑小区间的互相干扰问题,可得第二种布建方式的传输调度如下。在单一小区内其传输帧结构如图7所示,前四个时隙S701-S704由基站705分别依序服务四个中继站701-704,同时服务与基站705直接相连的使用者。接下来,中继站701与中继站703于时隙S705服务与其相连的使用者。然后,中继站702与中继站704在下一时隙S706进行服务。此布建方式主要目的为提升小区边界使用者的链路品质,但单一小区内完整的传输需要至少六个阶段完成。
在WINNER的设计中,不论是第一种布建方式,或是第二种布建方式,考虑其传输调度架构设计,基站与中继站皆有部分时间闲置,造成传输效率不佳。另外,第二种布建方式,考虑多个小区架构下,小区间的干扰问题,公知技术必须利用频率划分(frequency division),使相邻的小区用不同的频带传输,以降低相邻小区间的干扰,此举将造成频谱使用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间的传输调度方法。藉由在基站覆盖范围内布建中继站,以服务基站服务范围内收信较差或位于小区边界的使用者。利用空间的分隔性以及本案所提出的中继站分组方式与基站与中继站间的传输调度方法,以达到无线电资源重用、减少中继站彼此间及小区内与小区间的干扰,及达到较高频谱使用效率与较高传输效率,进而提升系统的容量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的传输调度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至少一基站与至少一个中继站。此中继站传输调度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各中继站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一一回报给基站,基站依照各中继站间的干扰信号强度,将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且N值要尽可能小。分组原则为对彼此的干扰强度是在一个可容许的范围内的中继站可分为同一组,同一组内的中继站可同时、同频进行数据传输。若中继站分为N组,则传输调度机制就以N个阶段为一服务周期(service period)。基站可以决定组的服务顺序(service order)。于一个服务周期中的第i个阶段,使基站服务第j个组的中继站,其中1≤i,j≤N。并且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服务其覆盖范围内的使用者。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为例,利用时间轴分割上行、下行,并将传输调度机制描述如下:基站藉由扇区天线(sector antenna)或指向性天线服务某一组内的中继站时,而同一阶段内未接受基站服务的其它组内的中继站,可利用扇区天线或指向性天线转送数据以服务其覆盖范围内的使用者。藉由有效率的无线资源传输调度机制,基站与中继站的传输搭可配合使用扇区天线或指向性天线,及分组的手段,使得不同组间的使用者得以时分多路访问(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而同一组内部的中继站则可利用空间上的分隔特性而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上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以提升系统的传输效率与容量。
在多个小区架构中,可将相邻小区间的传输调度以单个小区内的传输调度做组服务顺序的错排(service order permutation)。任意两个小区A、B相邻时,当小区A内基站在阶段i服务该小区内某一组j时,相邻小区B内的基站在阶段i服务该小区内的对小区A的组j造成较小干扰的另一组k,因此系统可达到单一频率重用的高频谱使用效率及高传输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实际应用流程图。(此图并未在实施例中说明)
图2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一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单一小区基站与中继站布置方式。
图3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一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单一小区间的传输帧结构。
图4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一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多个小区基站与中继站布置方式。
图5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一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多个小区间的传输帧结构。
图6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二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基站与中继站布置方式。
图7绘示为现有技术第二种似曼哈顿环境中单一小区的传输帧结构。
图8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基站与中继站布建图。
图9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单一小区内上行与下行传输的第一阶段传输调度。
图10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单一小区内上行与下行传输的第二阶段传输调度。
图11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小区内相邻小区间上行与下行传输的第一阶段传输调度。
图12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小区内相邻小区间上行与下行传输的第二阶段传输调度。
图13绘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单个小区传输调度各阶段内的运作。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S10-S105为本发明实际应用流程图的各步骤
201-204:中继站
205:基站
206:基站服务范围
207-210:中继站服务范围
211:建筑物
301-304:中继站
305:基站
306:基站服务范围
307-310:中继站服务范围
311:建筑物
S301:帧
S302-S303:子帧
S304-S310:时隙
401-404:单个小区A内中继站
405:单个小区A内基站
406:单个小区A覆盖范围
407:建筑物
411-414:单个小区B内中继站
415:单个小区B内基站
416:单个小区B覆盖范围
S501:帧
S502-S503:子帧
601-604:中继站
605:基站
606:基站覆盖范围
607:建筑物
701-704:中继站
705:基站
706:建筑物
S701-S706:时隙
801-804:中继站
805:基站
806-809:基站对中继站视线范围区域
810:建筑物
811:小区覆盖范围
901-904:中继站
905:基站
906-907:基站对中继站视线范围区域
908-911:基站非视线范围且中继站视线范围区域
912-913:基站以较小功率服务范围区域
914:建筑物
915:小区覆盖范围
1006-1007:基站对中继站视线范围区域
1008-1011:基站非视线范围且中继站视线范围区域
1012-1013:基站以较小功率服务范围区域
1101-1104、1111-1114、1121-1124、1131-1134、1141-1144:中继站
1105、1115、1125、1135、1145:基站
1106、1116、1126、1136、1146:小区覆盖范围
1107-1108、1117-1118:基站以较小功率服务范围区域
1109:建筑物
1207-1208、1217-1218:基站以较小功率服务范围区域
S1310: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一阶段
S1311-S1316: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一阶段内的运作
S1320: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二阶段
S1321-S1326: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二阶段内的运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诸实施例将以「似曼哈顿」环境为例,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依据本发明的精神与诸实施例的教示,将本发明应用于任何环境中。下述实施例利用似曼哈顿环境具有建筑物的高遮蔽效应,使干扰信号功率衰减,造成空间上良好的分隔性。
图8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说明一种「似曼哈顿」环境的中继站布建方式。请参照图8,考虑一个覆盖范围为690*690平方公尺的微小区,基站805布建于十字街道口,四个中继站801、802、803与804布建于十字的四个方向上与其它路口交汇处,亦即中继站801-804布建于基站805视线范围与非视线范围交界处。
基站805使用四个扇区天线或四根指向性天线分别与四方向街道上的使用者及中继站801-804进行数据传输,中继站801-804则使用两个扇区天线或两根指向性天线与基站805非视线(Non Line of Sight,NLOS)范围的使用者进行数据传输,亦即由一个基站805与四个中继站801-804负责服务一个小区覆盖范围811内的使用者。其中,基站的视线(Line of Sight,LOS)范围内的使用者可直接与基站建立单跳链接,而在基站视线范围外的使用者则透过中继站与基站建立多跳(multi-hop)链接。
详细实施步骤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步骤S101基站805与中继站801-804启动后,执行步骤S102由中继站801~804各自测量出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且步骤S103为中继站801-804回报基站805其测量结果。之后步骤S104为基站805根据中继站801~804所送的干扰强度测量结果对这些中继站801~804进行分组。基站805考虑可容忍干扰范围,将超过容忍干扰范围的中继站分在不同组,例如:区域806与区域807分为同一组A,区域808与区域809分为同一组B。或者,这些中继站801~804中若其一发送的对象为另一中继站,且负责接收一方无法同时接收与发送数据,则此二中继站分为不同组。上述分组的组数越小越好。
考虑似曼哈顿环境的高遮蔽效应,以及避免基站805与中继站801~804间的彼此干扰,经过基站805分组机制后,进行步骤S104由基站805对中继站801~804做传输调度,其中该组数目即为传输调度时的一服务周期内的阶段数目。最后步骤S105为基站805、中继站801-804与使用者开始彼此间通信。
于本实施例中,若上述分组的组数为N,则完整传输调度可将一服务周期分为N个阶段(phase),每一阶段包含下行传输及上行传输。其中前述一个服务周期可以是一帧长度,而由一帧分割N个阶段;当然,前述一个服务周期也可以是多个帧长度,而由多个帧共同分割N个阶段。在一帧内,下行、上行的安排,视帧定义,可为各阶段下行、上行交错安排,亦可为先行安排各个阶段的下行传输,再安排各阶段的上行传输。唯其下行、上行的不同安排,并不影响本传输调度运作的精神。于本实施例中是将中继站801~804分为2个组,因此传输调度将一服务周期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如图9所示,基站905服务第一个组的中继站901、903(以下简称组A),以及基站905对组A此方向上视线范围906-907内的使用者。前述基站905服务组A的操作包括下行(Downlink)传输及/或上行(Up1ink)传输。
下行传输为基站905传送数据到组A内中继站901与中继站903,以及基站905对组A此方向上视线范围906-907内的使用者。在同一阶段内,第二个组(以下简称组B)内中继站902转送上一阶段收自基站905的数据给基站非视线范围内且在组B视线范围908、909内的使用者;组B内中继站904转送上一阶段收自基站905的数据给基站非视线范围内且在组B视线范围910、911内的使用者。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在可容忍的干扰范围内,可在第一阶段中使基站905以较小功率服务在组B方向上且在基站905周围范围912、913内的使用者。
上行传输为组A的中继站901与中继站903,以及基站905对组A此方向上视线范围906-907内的使用者,传送数据给基站905。在同一阶段中,组B的中继站902接收范围908、909内的使用者的上行数据;组B的中继站904接收范围910、911内的使用者的上行数据。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而可以在第一阶段中使在组B方向上且在基站905周围范围912、913内的使用者传输上行数据至基站905。
第二阶段中,如图10所示,基站905服务组B,以及基站905对组B此方向上基站视线范围1006、1007内的使用者。前述基站905服务组B的操作包括下行(Downlink)传输及/或上行(Uplink)传输。
第二阶段的下行传输为基站905传送数据到组B的中继站902、904,以及基站905对组B此方向上视线范围内1007、1006的使用者。在同一阶段,组A内中继站901与中继站903各自转送上一阶段收自基站905的数据,给基站非视线范围内且在组A视线范围内1008、1009与1010、1011的使用者。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在可容忍的干扰范围内,可在第二阶段中使基站905以较小的功率服务在组A方向上且在基站905周围范围1012、1013内的使用者。
第二阶段的上行传输为组B的中继站902与中继站904,以及基站905对组B此方向上视线范围1007、1006内的使用者传送数据给基站905。在同一时间,组A的中继站901接收来自范围1008、1009内使用者的上行数据,而组A的中继站903接收来自范围1010、1011内的使用者的上行数据。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而可以在第二阶段中使范围1012、1013内的使用者传输上行数据至基站905。
在多个小区传输架构下,考虑小区间的彼此干扰及小区边界使用者的信号品质,因此将相邻两小区的传输调度利用单一小区传输调度两阶段做组服务顺序的错排,如图11所示。其中小区A(覆盖范围1106)其四方相邻的小区为小区B(覆盖范围1116)、小区C(覆盖范围1126)、小区D(覆盖范围1136)、以及小区E(覆盖范围1146)。且小区B的小区覆盖范围1116内设置基站1115以及中继站1111-1114;小区C的小区覆盖范围1126内设置基站1125以及中继站1121-1124;小区D的小区覆盖范围1136内设置基站1135以及中继站1131-1134;小区E的小区覆盖范围1146内设置基站1145以及中继站1141-1144。本实施例将假设小区B~E的组服务顺序可以相同。因此,以下将仅以小区B代表说明小区B~E的组服务顺序。
于小区A的小区覆盖范围1106内,当基站1105服务组A内中继站1101与中继站1103,以及基站1105对组A此方向上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时(即进行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的组A),其四方相邻的小区基站,例如:小区B的小区覆盖范围1116内基站1115,则服务小区内的组B内中继站1112与中继站1114,以及基站1115对组B此方向上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即进行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的组B)。同时,小区A的小区覆盖范围1106内组B中继站1102与中继站1104,与小区B的小区覆盖范围1116内组A中继站1111与中继站1113,则进行数据转送(服务使用者)。于本实施例中,基站1105与1115更以较小功率各自对范围1107-1108、1117-1118内使用者进行传输。
下一阶段如图12所示。于小区A的小区覆盖范围1106内,当基站1105服务组B内中继站1102与中继站1104,以及基站1105对组B此方向上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时,其四方相邻的小区基站,例如:小区B的小区覆盖范围1116内基站1115,则服务小区内的组A内中继站1111与中继站1113,以及基站1115对组A此方向上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在此同时,小区A的小区覆盖范围1106内组A中继站1101与中继站1103,与小区B的小区覆盖范围1116内组B中继站1112与中继站1114,则进行数据转送(服务使用者)。于本实施例中,基站1105与1115更以较小功率对范围1207-1208、1217-1218内使用者进行传输。
图13绘示为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的各阶段运作,且参照图9与图10。在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一阶段S1310的运作S1311、S1312为基站905服务组A内中继站901与中继站903,以及范围906-907内的使用者。在同一阶段,单个小区传输调度S1310运作S1313、S1314为组B内中继站902与中继站904各自服务范围908-909与910-911内的使用者。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在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一阶段S1310运作S1315、S1316为基站可服务范围912-913内的使用者。
在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二阶段S1320的运作S1323、S1324为基站905服务组B内中继站902与中继站904,以及范围1006-1007内的使用者。在同一阶段,单个小区传输调度S1320运作S1321、S1322为组A内中继站901与中继站903各自服务范围1008-1009与1010-1011内的使用者。此外,此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视其需求,在单个小区传输调度第二阶段S1320运作S1325、S1326为基站可服务范围1012-1013内的使用者。
表1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相关比较,其中,「频率重用因子(frequency reuse factor)」为单一小区可用频带占系统可用频带的比例;「有效帧数(effective frame)」为在一服务周期中基站接受及传送的帧数;「容量增益」为考虑频率重用因子及帧效率下所求出的增益。考虑相同覆盖范围,本发明设计与WINNER布建方式二做比较。「本发明设计之一」为基站未使用较小功率服务基站周围的使用者的设计,「本发明设计之二」为基站使用较小功率服务基站周围的使用者的设计。
WINNER设计中,为了避免相邻两小区间的干扰问题,相邻小区需利用不同频带传输,因此频率重用因子为1/2。如现有技术WINNER设计布建方式之二所述,在完整下行传输的六个阶段中,实际由基站负责传送的帧数为四,因此有效帧数为2/3,同理如上行传输。
如本实施例所述,本发明设计之一中,因为相邻小区使用单一频率传送,因此频率重用因子为1。在完整下行传输的二阶段中,基站实际传送帧为四,因此有效帧数为2,同理如上行传输。此外,假设WINNER设计容量增益为1,则在频谱的使用上,本发明设计之一优于WINNER设计2倍以及有效帧数为其3倍,因此容量增益约为6。
本发明设计之二中,因为相邻小区使用单一频率传送,因此频率重用因子为1。在完整下行传输的二阶段中,基站实际传送帧为八,因此有效帧数为4,同理如上行传输。此外,假设WINNER设计容量增益为1,则在频谱的使用上,本发明设计之一优于WINNER设计2倍以及有效帧数为其6倍,因此容量增益约为12。
表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比较表
  频率重用因子   有效帧数   容量增益
  WINNER设计   1/2   2/3   1
  本发明设计之一 1 2 6
  本发明设计之二 1 4 12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中,利用环境中地形地物的遮蔽效应,将基站与中继站服务范围分成多个区域,藉由中继站测量干扰信号强度机制将测得的干扰信号强度回报给基站后,由基站执行分组机制将彼此之间超过容忍干扰范围的中继站分在不同组,使基站服务各组的传输调度在时间轴上错开,利用时间进行组间的多重撷取,此外,组内的传输调度,在可容忍的干扰范围内,利用空间的分隔性,同一组可同时、同频做信号传输,达到小区内无线电资源重用的效果。考虑多个小区架构的传输调度时,在小区间可容忍的干扰范围内,相邻小区可利用单一小区内传输调度的组服务顺序错排方式,达到系统单一频率重用的高频谱使用效率。此外,在本发明的传输调度架构下,基站在各阶段皆可进行数据传输,可大大提升有效的(effective)小区/系统容量。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8)

1.一种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的传输调度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基站,且各基站下辖至少一个中继站,该传输调度方法包括:
依照所述中继站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信号强度,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基站将一服务周期分为N个阶段,其中N为组个数;
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的中继站,其中1≤i,j≤N;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服务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基站的视线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基站视线范围外的使用者。
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基站与基站连接的链路品质较差的使用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包括:
每一所述中继站各自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其中该干扰信号来源包括藉由测量各中继站的传输数据;
每一所述中继站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该基站:以及
该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包括:
每一所述中继站各自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其中该干扰信号来源可藉由测量各中继站分别发送的已知参考信号;
每一所述中继站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该基站;以及 
该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偷调度方法,其中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还包括:
由该基站决定所述组的传输调度顺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中超过可容忍干扰范围的二个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所述中继站中若其一发送的对象为另一中继站,且负责接收一方无法同时接收与发送数据,则该二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服务周期为一帧长度,由一帧分割N个阶段。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服务周期为多个帧长度,由多个帧共同分割N个阶段。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使用者的步骤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该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于第1个阶段中,使该基站以小功率服务其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
其中前述小功率的功率控制,使该基站干扰所述中继站的程度于可容忍范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中继站的步骤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第j个组的中继站;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使第j个组的中继站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中继站服务其视线范围内使用者的步骤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下行传输至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而言,使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中继站。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使用者包括行动通信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行动电话及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20.如权利要求第18项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21.一种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与中继站的传输调度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多个小区,每一小区包含一基站与至少一个中继站,该传输调度方法包括:
分别于每一小区中,依照所述中继站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信号强度,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
于每一小区的基站将一服务周期分为N个阶段,其中N为组个数;
任意两个相邻小区A、B中,于第i个阶段中,于小区A内,使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的中继站,其中1≤i,j≤N;
于第i个阶段中,于小区人之相邻小区B内,使该基站服务第k个组的中继站,其中1≤k≤N;
于第i个阶段中,于该小区A内,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服务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于该小区A之相部小区B内,使不属于第k个组的中继站服务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
其中于该小区A内之第j个组中继站与该小区A之相部小区B内第k个组中继站之间,彼此干扰的程度于可容忍范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 其中每一小区内的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小区所属基站的视线范围内。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每一小区内的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小区所属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每一小区内的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小区所属基站视线范围外且于该小区内的使用者。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偷调度方法,其中每一小区内的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小区内与基站连接的链路品质较差的使用者。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对于每一小区而言,将该小区内的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包括:
该小区内的中继站各自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其中该干扰信号来源包括藉由测量各中继站的传输数据;
该小区内的每一中继站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该小区内的基站;以及
该小区内的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对于每一小区而言,将该小区内的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包括:
该小区内的每一中继站各自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其中该干扰信号来源包含藉由测量各中继站分别发送的已知参考信号;
该小区内的每一中继站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所属基站;以及
该小区内的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对于每一小区而言,将该小区内的中继站分为N个组的步骤更包括:
由该小区内之基站决定所属组之传输调度顺序。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对于每一小区而言,该小区内的中继站中超过可容忍干扰范围的二个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对于每一小区而言,该小区内的中继站中若其一发送的对象为另一中继 站,且负责接收一方无法同时接收与发送数据,则该二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服务周期为一帧长度,由一帧分割N个阶段。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服务周期为多个帧长度,由多个帧共同分割N个阶段。
33.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任意两个相邻小区A、B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小区A的基站服务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小区A的相郁小区B的基站服务第k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内,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该使用者;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人内,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邵小区B内,对于第k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该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邻小区B内,对于第k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35.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更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使每一小区内的基站以小功率服务其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
其中前述小功率的功率控制,使该基站干扰所述中继站的程度于可容忍范围。
36.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内,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第j个组的中继站;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内,使第j个组之中继站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邻小区B内,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第k个组的中继站;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部小区B内,使第k个组的中继站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37.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还包括: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内,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下行传输至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内,对于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而言,使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中继站;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部小区B内,使不属于第k个组的中继站下行传输至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以及
于第i个阶段中,在该小区A的相邻小区B内,对于不属于第k个组的中继站而言,使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中继站。
38.如权利要求21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使用者包括行动通信装置。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行动电话及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中继站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传输调度方法,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41.一种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中继站;以及
至少一个基站,其中依照所述中继站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信号强度,该基站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N为大于0的整数;
基站将一服务周期分为N个阶段,其中N为组个数;
于第i个阶段中,该基站服务第j个组的中继站,l≤i,j≤N;以及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服务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基站的视线范围内。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被布建在该基站的服务范围内。
44.如权利要求牡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基站视线范围外的使用者。
45.如权利要求书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用以服务该基站与基站连接的链路品质较差的使用者。
46.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每一中继站各自侧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并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该基站,前述干扰信号来源包括藉由测量各中继站的传输数据;以及该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47.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每一中继站各自测量来自其它中继站的干扰信号强度,并将其测量结果回报给该基站,前述干扰信号来源可藉由测量各中继站分别发送的已知参考信号;以及该基站依据所述中继站回报的测量结果,将所述中继站分为N个组,其中N值为大于0的整数。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该基站决定所述组的传输调度顺序。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中超过可容忍干扰范围的二个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中若其一发送的对象为另一中继站,且负责接收一方无法同时接收与发送数据,则该二中继站分为不同组。
51.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该基站于第i个阶段服务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该使用者;以及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第j个组中继站方向上的使用者而言,使该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53.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以小功率服务其视线范围内的使用者;前述小功率的功率控制,使该基站干扰所述中继站的程度于可容忍范围。 
54.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该基站下行传输至第j个组的中继站;以及于第i个阶段中,使第j个组的中继站上行传输至该基站。
55.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于第i个阶段中,使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下行传输至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以及于第i个阶段中,对于不属于第j个组的中继站而言,使其服务范围内的使用者上行传输至该中继站。
56.如权利要求41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该使用者包括行动通信装置。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行动电话及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58.如权利要求第56项所述重复使用无线电资源的系统,其中该行动通信装置包括其它无线电终端接收设备。 
CN2006101433123A 2006-11-03 2006-11-03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1174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33123A CN101174887B (zh) 2006-11-03 2006-11-03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433123A CN101174887B (zh) 2006-11-03 2006-11-03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4887A CN101174887A (zh) 2008-05-07
CN101174887B true CN101174887B (zh) 2012-05-09

Family

ID=39423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33123A Active CN101174887B (zh) 2006-11-03 2006-11-03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4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306A (zh) * 2009-06-08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站管理方法及基站
CN101877856B (zh) * 2010-07-02 2013-02-27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
CN103262596B (zh) * 2011-08-05 2017-02-01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在中继系统中指示下行链路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68855B (zh) * 2011-09-30 2012-10-31 武汉中昊信科技有限公司 令中继覆盖系统满足基站引入干扰门限要求的方法
US10912103B2 (en) * 2017-08-02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service peri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155A (zh) * 1995-07-24 1998-10-14 荷兰皇家·Ptt·有限公司 具有中继器站的蜂窝无线电系统
CN1797989A (zh) * 2004-12-29 2006-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中继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155A (zh) * 1995-07-24 1998-10-14 荷兰皇家·Ptt·有限公司 具有中继器站的蜂窝无线电系统
CN1797989A (zh) * 2004-12-29 2006-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中继通信方法
US20060193280A1 (en) * 2004-12-29 2006-08-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an OFDMA-bas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4887A (zh) 2008-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6537B (en) A scheduling method for relay-assis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system thereof
Bhagwat et al. Turning 802.11 inside-out
US7953374B2 (en) Schedu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s
US8340591B2 (en) Schedul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hop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3863882B2 (ja) 多重セクターインビルディング中継システム
US6760593B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virtual antennas
JP288401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EP1267447B1 (en) Distributive intelligent antenna system
CN101174887B (zh) 应用于中继站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调度方法及其系统
CN101517924A (zh) 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提供专用容量的系统和方法
CN101150348A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AU685684B2 (en) Multilayer cellular mobile radio network with optimized frequency re-use plan,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1247576A (zh) 一种室内分布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CN109039437B (zh) 一种无人机区域组网系统
AU3336201A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in a pico-BTS
CN102075955A (zh) 用于时分双工同步系统室内覆盖的组网系统
EP135039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re-use in a sectorized cell patter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836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obility management of a mobile terminal based on cell-clust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1940049B1 (en) Scheduling method for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491130A (zh) 带倒转的频率叠加的移动无线电网络
KR101044617B1 (ko) 무선 통신의 멀티-홉 중계를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KR0159320B1 (ko) 디지탈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원격 리피터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79648A (zh) 中继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222256B (zh) 利用多天线系统发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方法
CN215871861U (zh) 射频远端单元及接入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CER STOC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ORPORATE BODY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005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XINZHU COUN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O: TAIPEI COUNTY, TAIWAN PROVINC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524

Address after: Taiwan County, Taipei, China

Applicant after: Acer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