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1877B -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1877B
CN101171877B CN2006800158803A CN200680015880A CN101171877B CN 101171877 B CN101171877 B CN 101171877B CN 2006800158803 A CN2006800158803 A CN 2006800158803A CN 200680015880 A CN200680015880 A CN 200680015880A CN 101171877 B CN101171877 B CN 101171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type
interval
sign indicating
indicating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58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1877A (zh
Inventor
任彬哲
陈庸硕
李昌宰
柳麒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6/00070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109923A2/en
Publication of CN101171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1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1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1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96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 E06B3/964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using separate connection pieces, e.g. T-connection pieces
    • E06B3/968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using separate connection pieces, e.g. T-connection pie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 connecting pieces are fixed in or on the frame members
    • E06B3/9687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using separate connection pieces, e.g. T-connection pie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 connecting pieces are fixed in or on the frame members with screws blocking the connecting piece inside or on the frame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96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 E06B3/964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using separate connection pieces, e.g. T-connection pieces
    • E06B3/9647Corner joints or edge joints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frames or wings using separate connection pieces, e.g. T-connection pieces the connecting piece being part of or otherwise linked to the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E06B3/72Door leaves consisting of frame and panels, e.g. of raised panel type
    • E06B3/721Door leaves consisting of frame and panels, e.g. of raised panel type with panels on one lateral side of the frame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具体而言,移动站MS从基站BS接收信道描述符,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代码类型和间隔使用码。此后,MS首先识别包括关于BS或M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其次,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Description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更具体来说涉及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方案来传送数据。当使用OFDMA方案时,定义了如下帧结构。首先,下行链路帧代表帧开始处的前同步码,所述前同步码能够用于移动站(MS)与基站(BS)之间的时间同步,并且同时用于物理层中的信道均衡。在前同步码之后,帧包括限定了所分配的突发(burst)的位置和使用的下行链路映射(DL-MAP)消息和上行链路映射(UL-MAP)消息。
更具体而言,DL-MAP消息限定了分配到帧的下行链路段中的各突发的使用。类似的是,UL-MAP消息限定了分配到帧的上行链路段中的突发的使用。DL-MAP中包括的信息元素(IE)可分成:根据下行链路间隔使用码(DIUC)的用户群的下行链路通信段(downlink trafficsection)、连接标识(CID)、以及突发信号的位置(例如,子信道偏移量、码元偏移量、子信道数量以及码元数量)。
UL-MAP的IE的使用通过每一CID的上行链路间隔使用码(UIUC)来确定。此外,上行链路通信段的相应位置由持续时间限定。在此,各段的使用根据由UL-MAP使用的UIUC的值来确定。各段的起始点从前一IE起始点偏移了设定在UL-MAP IE中的持续时间的量。
MS为了切换或者其它原因而接收用于进入网络或者再进入网络的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DCD)消息和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消息。小区通过DCD/UCD消息定期地提供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特征。在此,小区也可以用于代表基站(BS)。
BS基于所接收的各MS的信号质量,对下行链路突发配置(burstprofile)进行配置。换言之,BS利用从各MS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根据各MS的信道状态对下行链路突发配置或者自适应编码调制(AMC)进行配置。另选的是,作为支持措施,可利用下行链路突发配置改变(DBPC)请求/响应(即DBPC-REQ/RSP)和测距请求/响应(RNG-REQ/RSP)程序,来修改或者变更下行链路突发配置。
图1是例示了用于对突发配置进行修改的阈值的示例。MS测量信噪比(SINR),例如C/(N+1),并且与所允许的应用范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应用范围受到阈值电平的限制。即,如果SINR超过所允许的应用范围,则MS使用DBPC方案以请求新的突发配置。基于MS是否请求具有较强的干扰(例如,正交相移键控)的更强突发配置,或者基于MS是否请求具有较小的干扰(例如,64正交调幅)的较弱突发配置,BS针对调制方案的实际变更来执行消息的收发。在此,术语“较强突发”意味着存在较强的干扰,而术语“较弱突发”意味着存在较小的干扰。
根据常规技术,如果在BS可及的业务范围内,存在可由MS支持的多个代码类型,并且如果使用下行链路突发配置/上行链路突发配置来支持各种代码类型,则与各AMC相对应的SNR的间隔(或间距)增加。因此,能够为一个代码类型提供的调制方案减少。结果,用于改变每一代码类型的AMC的阈值的间隔增加,因此,在根据信道状态恰当地应用AMC的方面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所引起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说明中进行阐述,并且将部分地通过对以下内容的考察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变得明了,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领会。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而实现并获得。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从基站(BS)接收信道描述符的移动站(MS),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代码类型和间隔使用码。此后,MS首先识别包括关于BS或M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然后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MS从基站(BS)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DCD),其中,所述DCD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在接收之后,MS识别包括关于B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和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MS从移动站(MS)接收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在接收之后,MS识别包括关于B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和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MS从基站(BS)接收信道描述符,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突发配置的突发配置组,所述突发配置进一步包括间隔使用码和至少一个代码类型。此后,MS首先识别包括关于BS或M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代码类型,然后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前述总体说明和下文的详细说明均为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其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文中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出用于修改突发配置的阈值的示例;
图2是例示出根据编码类型的AMC至DIUC的映射的示例图;
图3是例示出根据编码类型的AMC至DIUC的映射的示例图;
图4例示出应用突发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以及
图5例示出应用另一突发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在全部附图中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表1是DCD消息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DCD_Message_Format(){
Management MesssageType=1  8比特
Downlink channel ID  8比特
Configuration ChangeCount  8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for the overall channel  可变 TLV细节
Begin PHY  SpecificSection{ 参见可应用的PHY段
For(i=1;i<=n;i++){ 针对各下行链路突发配置1至n
Downlink Burst Profile  可变 PHY细节
}
}
}
表2是UCD消息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UCD_Message_Format(){
Management Messsage Type=0  8比特
Configuration Change Count  8比特
Ranging Backoff Start  8比特
Ranging Backoff End  8比特
Request Backoff Start  8比特
Request Backoff End  8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for theoverall channel  可变 TLV细节
Begin PHY Specific Section{ 参见可应用的PHY段
For(i=1;i<=n;i++){ 针对各上行链路突发配置1至n
Uplink Burst Profile  可变 PHY细节
}
}
}
DCD/UCD消息各包括用于分配有突发间隔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物理层参数。作为物理层参数的示例,存在调制类型和前向纠错(FEC)码类型。此外,用于FEC码类型的参数可由例如里德-索罗门(RS)码的K值和R值表示。
所述参数被映射至包括在DCD消息的下行链路突发配置中的DIUC,以及包括在UCD消息的上行链路突发配置中的UIUC。即,包括在DCD消息中的下行链路突发配置信息可使用DIUC来限定在特定下行链路突发中使用的物理层的特定特征。
表3是下行链路突发配置TLV格式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Downlink Burst_Profile{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4比特 应当被置零
D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
如表3中所示,下行链路突发配置包括长度为4比特的DIUC。由于DIUC的长度为4比特,因此可以表示16种不同的信息(例如,编码和调制方案)。此外,BS或小区可以选择和分配13种突发配置至DIUC0-DIUC12上,并且FEC类型可以映射至各DIUC。此后,BS通过DCD/UCD消息公布所选的突发配置。
另选的是,包括在UCD消息中的上行链路突发配置可使用UIUC来限定在特定上行链路突发中使用的物理层的特定特征。
表4是上行链路突发配置TLV格式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Uplink_Burst_Profile{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4比特 应当被置零
U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
如图4中所示,上行链路突发配置包括长度为4比特的UIUC。由于UIUC的长度为4比特,因此可以表示16种不同的信息(例如,编码和调制方案)。此外,BS或小区可以选择和分配10种突发配置至UIUC0-UIUC10上,并且FEC类型可以映射至各DIUC。此后,BS通过DCD/UCD消息公布所选的突发配置。表5和表6是类型、长度、值(TLV)格式的下行链路突发配置的示例。
[表5]
[表6]
DIUC强制性退出阈值     151     1 0-63.75dBCINR,在该CINR下或低于该CINR时,可以不再使用这种DIUC,需要改变为更强的DIUS,以0.25dB为单位。
DIUC最小登录阈值     152     1 0-63.75dB当需要从更强的DIUS改变时开始使用该DIUC所需的最小CINR,以0.25dB为单位。参见图81。
表7是以类型、长度、值(TLV)格式表示的上行链路突发配置的示例。
Figure S2006800158803D00081
利用表3,BS将FEC码类型映射至13个DIUC(即,DIUC0-DICU12)以构造下行链路突发配置。映射过程包括MS利用用户终端基本容量请求和响应(SBC-REQ/RSP)程序来协商可用编码类型。表8和表9是MS可支持的调制和解调方案的示例。
[表8]
Figure S2006800158803D00091
[表9]
Figure S2006800158803D00092
针对FEC的代码类型,仅举几个例子,有卷积码(CC)、分组Turbo码(BTC)、卷积Turbo码(CTC)、零尾卷积码(ZTTC)、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在这些FEC类型中,CC被认为是强制的而其它类型是可选的。
在操作中,由于CC是强制的,所以BS必须使用CC。此外,由于DIUC可被映射为16种不同的信息,所以CC被映射至DIUC的最高6个值(例如,DIUC0-DIUC5),而剩余6个值可被选择性地映射BTC、CTC、ZTTC以及LDPC中的任意一个。
即使在UIUC的情况下,强制的CC也被映射至最高6个值(例如,UIUC0-UIUC5),同时剩余6个值被选择性地映射BTC、CTC、ZTTC以及LDPC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介绍了一种生成突发配置的方法,其细节如下。首先,将以TLV格式表示的阈值的每一个一一对应地映射至每个DIUC/UIUC值。映射的值的数量等于待构造的DIUC/UIUC的数量。在此,阈值基于FEC码类型和突发配置的修改(或变更)请求。此外,突发配置包括涉及突发配置的编码类型的信息。
表10是例示出了下行链路突发配置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1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ing Type  3比特 000:保留001:CC010:BTC011:CTC100:ZT CC101:LDPC A110:LDPC B111:保留
D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表11是例示出了上行链路突发配置的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1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ing Type  3比特 000:保留001:CC010:BTC011:CTC100:ZT CC101:LDPCA110:LDPC B111:保留
U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图2是例示了根据编码类型的AMC至DIUC的映射的示例图。在各种可变编码类型中,BS使用CC作为默认,或者说总使用CC类型(即,强制的CC)。同样,用于强制的CC的DIUC可被称为type=1的下行链路突发配置。如图2中所示,强制的CC被映射或分配至DIUC0-DIUC5和UIUC0-DIUC6(21)。即如表10中所示,例如,“Coding Type”字段可以被设定为“001”,其代表强制的CC,并且AMC可以被映射至6个DIUC/UIUC中的每一个。
此外,为了将不同编码类型分配给剩余DIUC,BS将不同的编码类型分配给DIUC6-DIUC12。在此,分配给DIUC6-DIUC12的编码类型可以与分配至DIUC0-DIUC5的编码类型(即,CC)不同。例如,如果BS决定除使用强制的CC之外还使用BTC,则将“Coding Type”字段设定为“010”,其代表如在表10中指出的BTC,并且AMC被映射至DIUC6-DIUC12(22)。另选的是,如果BS支持CTC或LDPC,则将“CodingType Set”字段分别被设定为“011”或“101”,并且AMC被映射至DIUC6-DIUC12中的各组(23、24)。
表12是下行链路突发配置的另一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1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e Type set  3比特 000:保留001:CC+BTC010:CC+CTC011:CC+ZT CC100:CC+LDPC A101:CC+LDPC B110~111:保留
D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表13是上行链路突发配置的另一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Type=1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1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e Type set  3比特  000:保留001:CC+BTC010:CC+CTC011:CC+ZT CC100:CC+LDPCA101:CC+LDPCB110~111:保留
U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图3是示出了根据编码类型的AMC至DIUC的映射的示例图。如图3中所示,可使用各编码类型的组合来配置突发配置。BS分配多种代码类型中的强制的CC。同样,BS根据BS还支持的编码类型来配置“CodeType Set”字段。例如,如果BS除了当然支持强制的CC之外还支持BTC,则将“Code Type Set”字段设定为“001”。在这种设置下,强制的CC被分配给DIUC0-DIUC5  以及UIUC1-DIUC6,而BTC被分配给DIUC6-DIUC12(31)。
另选的是,如果BS除了支持强制的CC之外还支持CTC,则将“CodeType Set”字段设定为“010”,强制的CC被分配给DIUC0-DIUC5以及UIUC1-DIUC6,而CTC被分配给DIUC6-DIUC12(33)。
另选的是,如果BS除了支持强制的CC之外还支持LDPC,则将“Code Type Set”字段设定为“100”,强制的CC被分配给DIUC0-DIUC5以及UIUC1-DIUC6,而LDPC被分配给DIUC6-DIUC12(33)。
图4例示出应用突发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MS经由DCD/UCD消息接收基于各编码类型生成的突发配置(S41)。此后,MS和BS利用SBC-REQ/RSP处理来协商可被分别支持的编码类型(S42、S43)。在从BS中接收到SBC-RSP消息之后,MS对与MS支持的“CodingType”或“Code Type Set”相对应的DIUC值进行解析。
在经由DCD/UCD消息接收突发配置并且与BS协商了可支持的代码类型之后,如果确定了代码类型(例如,LDPC类型),则将表示CC和LDPC类型的AMC应用于被分配给MS的特定突发,并且MS基于所述AMC接收下行链路信号(S44)。
另选的是,可以利用DL-MAP/UL-MAP的IE来为当前使用特定编码类型的MS提供新编码类型。当经由扩展的DIUC/UIUC添加新的编码类型时,可以经由扩展的DIUC将新的FEC码类型提供给所有MS。
图5例示了应用另一突发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MS支持一个默认编码类型和两个新增加的增强编码类型。MS利用SBC-REQ消息来报告MS可以支持的编码类型(S51)。作为响应,BS利用SBC-RSP消息来将BS意图支持哪些新增加的增强编码类型通知给MS(S52)。为了应用DIUC/UIUC,MS利用由BS分配的编码类型来对包括在由BS发送的DCD中的突发配置的DIUC/UIUC值进行识别。
如图5中所示,MS利用CC、CTC、以及LDPC编码类型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如果MS利用强制的CC,并且同时,CTC和LDPC也能够得到支持,则MS经由SBC-REQ消息向BS报告这两种编码类型(例如,CTC或LDPC)的可用性。在接收到上述消息后,BS选择这两种编码类型中的一种编码类型(即,LDPC),并且将所选的编码类型经由SBC-RSP消息发送给MS。此后,MS根据LDPC来识别DIUC/UIUC值。
此外,包括在DCD/UCD中的“Type”字段可用于区别MS所需的信息的类型。例如,如表3和表4中所示,“Type”字段被设定为“1”。通常,“Type”字段用于确定突发配置。如上所述,在将“Type”字段配置为“1”的情况下,突发配置包括利用至少一个编码类型(包括默认编码类型)。此外,利用新的编码类型的突发配置可用于通知新的编码类型。
表14是例示出下行链路突发配置的另一示例。在此,表14通过Type=153限定了下行链路突发配置的格式,其仅在用于MS的DCD消息中使用。DIUC字段与下行链路突发配置和阈值相关联。DIUC值被用在DL-MAP消息中,以指定将用于特定下行链路突发的突发配置。
[表14]
句法  大小 注释
Downlink burst profile{
Type=153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2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ing Type  2比特 00:BTC01:CTC10:ZT CC11:LDPC
D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
与“Type”字段被设定为“1”的情况类似,在此,在突发配置中“Type”字段被设定为“153”。MS使用具有被设定为“1”的“Type”字段的突发配置来获悉(或者接收)至少一个编码类型(即,CC)的AMC级映射(信息)。如果,MS接收到具有被设定为“153”的“Type”的突发配置,则MS仅能够选择由MS保持的编码类型。
表15为上行链路突发配置的另一示例。
句法  大小 注释
Uplink burst profile{
Type=13  8比特
Length  8比特
Reserved  2比特 应当被置零
Coding Type  2比特 00:BTC01:CTC10:ZT CC11:LDPC
UIUC  4比特
TLV encoded information  可变
}
表16是例示出了UCD的值的示例。
名称 类型(1比特) 长度(1比特) 值(可变长度) PHY范围
... ... ... ... ...
Bandwidth_request_backoffb_start 11 1 用于讨论BW请求的初始后退窗口尺寸,表示为2的幂。n的值范围为0-15(最高位不用而设置为0) OFDMA
Bandwidth_request_backofff_start 12 1 用于讨论BW请求的最后后退窗口尺寸,表示为2的幂。n的值范围为0-15(最高位不用而设置为...) OFDMA
Uplink_burst_profile 13 1 可出现多于一次(参见6.3.2.3.3和8.4.5.5)。长度为全部对象中的字节数,包括嵌入的TLV项 OFDMA
表17是例示出了包括在DCD中的值的示例。
名称 类型(1比特) 长度(1比特) 值(可变长度) PHY范围
... ... ... ... ...
Time-to-Triggerduration 52 1 Time-to-Triggerduration是MS决定选择相邻BS作为可能的目标BS的持续时间。它是MS的单位,并且仅应用于HHO OFDMA
MAC version 148 1 参见11.1.3 OFDMA
Downlink_burst_profile 153 1 可出现多于一次(参见6.3.2.3.1和8.4.5.5)。长度为全部对象中的字节数,包括嵌入的TLV项 OFDMA
如表16和表17中所示,能够对包括在DCD或UCD中的“Type”字段的值进行解析。此外,当限定了“Type”字段的值时,除了指示“Type”字段的值被设定为“1”的突发配置之外,DCD/UCD还可用于指示新突发配置的存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型。

Claims (26)

1.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BS接收信道描述符,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代码类型和间隔使用码;
首先,识别包括关于基站或移动站M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以及
其次,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是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DC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包括下行链路间隔使用码DIU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是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包括上行链路间隔使用码UIU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代码类型为前向纠错FEC码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向纠错码类型包括卷积编码CC、分组Turbo编码BTC、卷积Turbo码CTC、零尾卷积码ZTTC、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使用码是下行链路间隔使用码DIU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使用码是上行链路间隔使用码UIU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发配置被分类成至少两组,第一组包括间隔使用码和具有一个以上编码方案的多种代码类型,而第二组包括间隔使用码和单一代码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三组,所述第三组包括间隔使用码和单一代码类型,其中所述第三组的单一代码不同于所述第二组的单一代码。
12.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BS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DCD,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
识别包括关于基站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以及
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下行链路间隔使用代码DIUC。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代码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代码类型为前向纠错FEC码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向纠错码类型包括卷积编码CC、分组Turbo编码BTC、卷积Turbo码CTC、零尾卷积码ZTTC、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UCD,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突发配置;
识别包括关于所述基站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代码类型;以及
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上行链路间隔使用码UIUC。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突发配置包括代码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代码类型为前向纠错FEC码类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向纠错码类型包括卷积编码CC、分组Turbo编码BTC、卷积Turbo码CTC、零尾卷积码ZTTC、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中的至少一种。
22.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代码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BS接收信道描述符,其中,所述信道描述符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突发配置的突发配置组,所述突发配置进一步包括间隔使用码和至少一个代码类型;
首先,识别包括关于基站或移动站MS要使用的编码方案的信息的所述至少一个代码类型;以及
其次,识别用于对所有数据突发进行分类的间隔使用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组包括所有可用代码类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组或第三组各包括一种代码类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在第一组中的指定代码类型由所有的组共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代码类型为前向纠错FEC码类型。
CN2006800158803A 2005-04-09 2006-02-28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29751 2005-04-09
KR20050029751 2005-04-09
KR10-2005-0029751 2005-04-09
KR1020050034190A KR101084133B1 (ko) 2005-04-09 2005-04-25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코딩 타입 적용 방법
KR10-2005-0034190 2005-04-25
KR1020050034190 2005-04-25
PCT/KR2006/000700 WO2006109923A2 (en) 2005-04-09 2006-02-28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ple codes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1877A CN101171877A (zh) 2008-04-30
CN101171877B true CN101171877B (zh) 2010-12-08

Family

ID=3762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588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1877B (zh) 2005-04-09 2006-02-28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4955651B2 (zh)
KR (1) KR101084133B1 (zh)
CN (1) CN101171877B (zh)
BR (1) BRPI0612208A2 (zh)
IL (1) IL186479A (zh)
MX (1) MX2007012496A (zh)
TW (1) TWI420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303B (zh) * 2009-08-06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对下行amc与mimo模式进行联合调整的方法及基站
CN108123777A (zh) 2016-11-30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793A (zh) * 1998-03-25 2001-05-09 西门子公司 用于cdma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344475A (zh) * 1999-03-23 2002-04-10 西门子公司 为无线传输分配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US20030177502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Kolze Thomas J. Enhanced DOCSIS upstream channel chan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7177B1 (ko) * 1998-04-04 2006-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 채널 부호/복호화 방법 및 그 부호/복호 장치
US6859466B1 (en) * 2000-02-29 2005-02-22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hysical layer header for packet data
JP3836019B2 (ja) * 2001-11-21 2006-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20030123415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Bysted Tommy Kristensen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 signalling
JP4194091B2 (ja) * 2003-09-02 2008-12-10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793A (zh) * 1998-03-25 2001-05-09 西门子公司 用于cdma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道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344475A (zh) * 1999-03-23 2002-04-10 西门子公司 为无线传输分配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US20030177502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Kolze Thomas J. Enhanced DOCSIS upstream channel chan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06540A (ko) 2006-10-12
JP4955651B2 (ja) 2012-06-20
MX2007012496A (es) 2008-03-19
CN101171877A (zh) 2008-04-30
BRPI0612208A2 (pt) 2010-10-26
TW200642388A (en) 2006-12-01
TWI420868B (zh) 2013-12-21
IL186479A0 (en) 2008-01-20
JP2008535439A (ja) 2008-08-28
IL186479A (en) 2011-10-31
KR101084133B1 (ko)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5186B2 (en) E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37091B2 (en)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98430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チャネル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のための装置
JP5335866B2 (ja) データレート適応方法及び装置
US82334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869927A2 (en)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ple codes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9503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JP3999742B2 (ja) パケット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情報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KR2010009249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2224689A (zh) 用于支持多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82198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路复用信标码元
EP2041887B1 (en) Enabling mobile switched antennas
CN102017494A (zh) 提高移动WiMAX移动站中解码下行链路MAP和上行链路MAP信息元素的成功率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83534B (zh) 使用控制信道进行信道估计的发射/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1171877B (zh) 在无线移动通信移动系统中支持多码的方法
CN102668663A (zh) 资源分配
KR101319626B1 (ko)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동통신 시스템
CN101686218B (zh) 一种ofdm通信系统处理帧前缀的方法
CN101714964A (zh) 用于802.16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KR20090039968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정보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KR20050091598A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속 정보 전송 시스템 및방법
KR101465794B1 (ko) 반복 코딩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1564314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030066270A (ko) 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데이터채널의 확산부호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53089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정 할당된 자원을 변경 및 이동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