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4255A -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 Google Patents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4255A
CN101164255A CNA2006800131092A CN200680013109A CN101164255A CN 101164255 A CN101164255 A CN 101164255A CN A2006800131092 A CNA2006800131092 A CN A2006800131092A CN 200680013109 A CN200680013109 A CN 200680013109A CN 101164255 A CN101164255 A CN 101164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con
beacon slot
slot
repetition interv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31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乌尔里科·塞伦塔诺
莱昂纳多·格拉蒂
尤哈·萨罗卡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16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设备在重复时间间隔中选择第一信标时隙。因此,在第一信标时隙内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但是,当在预定量的时间内,未从远程设备收到第一信标时隙选择步骤的宣告时,选择第二信标时隙。依据该选择,在第二信标时隙中,而不是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

Description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本国际申请基于2005年4月22日提交的名为“Reducing BeaconSlot Acquisition Time in a Distributed Media Access ControlNetwork”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111,869,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增强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环境中的网络加入操作的技术。
背景技术
短程无线邻近网络一般包括通信范围为100米或更短的设备。为了提供长距离通信,这些邻近网络通常与其它网络连接。例如,短程网络可与蜂窝网络、有线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连接。
目前为IEEE 802.15.3a选择了高速率物理层(PHY)标准。现有的IEEE 802.15.3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应该尽可能地和选择的PHY一起使用。目前,存在两种剩余的候选PHY。这些候选PHY中的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的跳频应用。另一种候选PHY基于M-ary二进制偏移键控。OFDM提议被称为多频带OFDM(MBO)。此外,为了进一步提供在IEEE之外的OFDM提议,已形成一个称为多频带OFDM联盟(MBOA)的新联盟。
MBO利用OFDM调制和跳频。MBO跳频涉及按照预定代码,例如时频码(TFC)在各个频率下发射每个OFDM符号。时频码可被用于跨越更大频带扩展交错信息位。
目前,在MBOA内存在创建可代替IEEE 802.15.3 MAC层和OFDM物理层一起使用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的兴趣。MBOAMAC的当前版本包括能够相互通信的一组无线通信设备(称为信标组)。信标组的计时以其中设备可被分配通信资源的“超帧”重复图案为基础。
MAC层管理设备之间称为帧的传输的交换。MAC帧可具有多个部分。其例子包括帧报头和帧体。帧体包括有效负载,所述有效负载包含与更高的协议层,例如用户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这样的用户应用程序的例子包括web浏览器、电子邮件应用程序、消息接发应用程序等等。
另外,MAC层管理资源的分配。例如,为了传送帧,每个设备需要分配的一部分可用通信带宽。目前的MBOA MAC提议规定通过称为信标的通信,进行资源的分配。信标是设备用于传递非有效负载信息的传输。信标组中的每个设备被分配一部分的带宽来发射信标。
这样的传输允许MBOA MAC按照分布式控制方法工作,在分布式控制方法中,多个设备共用MAC层响应性。因此,目前的MBOAMAC规范(版本0.95,2005年4月11日)提供允许设备为通信量分配传输介质的多个部分的各种信道访问机制。这些机制包括称为分布式预约协议(DRP)的协议,和称为优先竞争访问(PCA)的协议。
这种分布式控制方法允许设备在加入MBOA网络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高效的,不过在某些高需求情况下,它会导致竞争和不可访问性。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择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并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但是,当在预定量的时间内,未从远程设备收到第一信标时隙选择步骤的宣告时,选择第二信标时隙。依据该选择,在第二信标时隙内,而不是在第一信标时隙内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
本发明便于设备有效地加入网络中。根据下面的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类似和/或结构类似的元素。附图标记中最左侧的数字指示首次出现该元素的附图。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的原理的例证工作环境的示图;
图2是表示例证MBOA超帧格式的示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标周期占用信息元素的示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典型信标获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5和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证信标获取情况的示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采用竞争管理的信标获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证无线通信设备体系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例证无线通信设备实现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I.工作环境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前,有益的是首先说明可应用本发明的环境。因此,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的原理的例证工作环境的示图。该环境包括多个信标组101,每个信标组具有多个设备102。例如。图1表示了包括成员设备(DEV)102a-e的信标组101a。图1还表示了信标组101b,信标组101b包括DEV 102f、102g、102h和102k(设备102k正按照冬眠模式工作)。
在信标组101a中,每个DVE 102a-d可通过对应链路120与DEV102e通信。例如,图1表示通过链路120a与DEV 102e通信的DEV102a。另外,在信标组101a中,每个设备102a-e可直接相互通信。例如,图1表示通过直接链路122a通信的DEV 102c和102d。
在信标组101b中,每个DEV 102f和102g可通过对应链路120与DEV 102h通信。例如,DEV 102f通过链路120f与DEV 102h通信,而DEV 102g通过链路120g与DEV 102h通信。信标组101b中的DEV 102f和102g还可相互通信。例如,图1表示通过链路122b通信的DEV 102f和102g。
每个链路122和120可采用各种跳频图案。这些图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频码(TFC)。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个信标组101采用一种特殊的跳频图案。这些图案相同或者不同。
另外,图1还表示了不属于任意一个信标组的设备102i和102j。不过,这两个设备102i和102j可能乐于同时加入信标组101b。例如,当加入信标组101b时,如果这些设备在相同的信标时隙中发射它们的信标传输,那么会发生冲突。对于加入信标组101b的设备102i和102j,这会导致不必要的延迟。本发明提供对这种事件下的网络加入操作的改进。
信标组101a和101b的传输都以称为超帧的重复图案为基础。因此,图2是表示例证的MBOA超帧格式的示图。特别地,图2表示具有超帧202a、202b和202c的帧格式。如图2中所示,超帧202b紧接在超帧202a之后,超帧202c紧接在超帧202b之后。
每个超帧202包括一个信标周期(beacon period)204和一个数据传送周期206。信标周期204传送来自信标组中的每个活动设备的传输。如图2中所示,信标周期204a具有通告长度208,通告长度208小于或等于最大信标周期长度210(也称为mMaxBPLength 210)。
在信标周期中存在多个信标时隙212。在这些时隙中,设备可发射它们各自的信标。因此,每个时隙可对应于信标组中的特定设备。例如,图2表示在时隙2122中进行发射的设备7,在时隙2124中进行发射的设备3,在时隙2126中进行发射的设备2,在时隙2127中进行发射的设备5,在时隙2128中进行发射的设备8,和在时隙212n中进行发射的设备6。
前两个信标时隙(即,时隙2121和2122)将被称为信令时隙。这些时隙被用于指示信标周期长度的变化。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占用最高信标时隙的设备可在这些时隙中重复它们的信标传输。在相同的信标周期或相同的超帧中进行信标传输的重复。
信标可包含各种开销或连网信息。例如,信标可包含关于资源分配和信标组配置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采取各种信息元素(IE)的形式。一种这样的IE是信标周期占用IE(BPOIE)。设备在它们的信标中发射BPOIE,以提供关于它们观测的信标周期的信息。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例证BPOIE 300的示图。如图3中所示,BPOIE 300包括各种字段。这些字段包括元素ID字段302、长度字段304、BP长度字段306、信标时隙信息字段308和设备地址字段310。
元素ID字段302把该信息元素识别成BPOIE。长度字段304指示BPOIE 300的长度。BP长度字段306以从发射设备的观点来看的信标时隙的数目,传送信标周期的长度。信标时隙信息字段308由指示信标周期内信标时隙占用和可动性的多个2位元素组成。设备地址字段3 10对应于由字段308编码成被占用的信标时隙。特别地,这些字段为每个被占用信标时隙提供设备地址。
再次参见图2,数据传送周期206供设备用于按照采用OFDM和/或TFC的跳频技术传递数据。例如,数据传送周期206可支持跨越链路120和122的数据通信。另外,设备(例如DEV 102a-e)可使用数据传送周期206向其它设备传输控制信息,例如请求消息。为了便于通信量的传输,每个DEV可被分配每个数据传送周期206内的一个特定时隙。在MBOA MAC规范方面,这些时隙被称为媒体访问时隙(MAS)。
MAS是数据传送周期206内的一段时间,其间通过设备确认预约,防止两个或更多设备竞争访问。MAS可由分布式协议,比如分布式预约协议(DRP)分配。另一方面,资源可由优先竞争访问(PCA)协议分配。不同于DRP,PCA并不局限于预约一个或多个完整的MAS。相反,PCA可被用于分配超帧的非为信标或者DRP预约而保留的任意部分。
II.信标时隙获取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该序列涉及设备对信标时隙的获取。如图4中所示,该序列包括步骤402,其中设备在预定数目(例如一个或多个)超帧内扫描信标。
如步骤404所示,如果在步骤402中,设备没有收到任何信标帧,那么操作进入步骤405。否则操作进入步骤406,在步骤406中,设备选择信标时隙。选择的信标是在设备在步骤402中观察到的编号最大的不可用信标时隙之后,并且在信标组中的任意相邻设备宣布的最大信标周期长度内的任意信标时隙。因此,在步骤408中,设备在于步骤406中选择的时隙中发射信标。
如步骤409所示,如果选择的信标位于该设备的任意近邻的信标周期长度之外,那么执行步骤410。在该步骤中,设备还在它随机选择的信令信标时隙中发射信标(除了信标时隙编号字段之外)。
如图4中所示,执行步骤412,其中设备确定在其信标的发射中,是否发生了冲突。如果是,那么执行步骤414,其中设备为其后续信标传输随机选择一个不同的信标时隙。所述不同的信标时隙位于在步骤402中观察到的编号最大的不可用信标时隙之后。当步骤412和/或414结束时,操作返回步骤408,继续信标的发射。
如上所述,如果在步骤402中,设备没有收到任何信标传输,那么操作进入步骤405。在步骤405,设备创建一个新的信标周期,并在信令时隙之后的第一个信标时隙中发送信标。
在图4的操作序列中,如果发生冲突,那么设备改变它选择的信标时隙。但是,设备并不总是能够检测到这样的冲突。这种无能力可能归因于各种原因,比如未完全重叠的设备覆盖范围。
图5是其中两个设备竞争相同的信标时隙的例证情况的示图。这种情况涉及四个设备(DEV A、DEV B、DEV C和DEV D)和五个信标时隙(时隙5021、5022、5023、5024和5025)。图5表示在这种情况下,DEV A占用信标时隙5023,DEV B占用信标时隙5024。时隙5024也是不可用的编号最大的信标时隙。从而,试图获得信标时隙的设备将选择5025
因此,在相同的超帧内,DEV C和DEV D尝试获得信标时隙。由于这些同时发生的尝试,信标传输冲突。从而,DEV A和DEV B都不能够接收这些信标传输。另外,DEV A和DEV B都不能在随后的超帧内,在它们的BPOIE中宣布DEV C或D的存在。但是,此时,DEV C和DEV D并不知道是否发生了冲突,或者这些设备是否只是未能接收它们的信标传输。不幸的是,这种竞争情形会继续。在涉及尝试加入信标组的多个设备的高需求情形下,这样的情形会导致竞争瓶颈。
如果DEV A和/或DEV B不能在可用信标时隙中检测到一些发射,那么通过利用专用广播ID(也称为BsctAddr),该设备可在其随后的BPOIE上宣布该时隙被保留。在这种情况下,发出宣布的设备预约在供所述广播ID之用的信标时隙之后的一个或多个信标时隙,作为可用信标时隙。但是应注意为了优化信标组中的设备的通信吞吐量和能耗,可取的是通常使可用信标时隙的数目保持较小。于是,DEVC和DEV D将再次不得不对一个或多个可用信标时隙进行同样的竞争。这再一次带来它们的后续信标传输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和解决信标时隙竞争的机制。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例证情况的示图。在该情况中,关于图5说明的竞争被解决。例如,在未在BPOIE中被宣布的情况下,在预定数目的超帧之后,DEV C和/或DEV D可认为发生了冲突。因此,DEV C和/或DEV D可选择(例如通过随机处理)大于时隙5025的信标时隙。例如,DEV C选择时隙50210,DEV D选择时隙5028
另外,这些设备中的每一个(通过随机选择)利用信令时隙5021和5022发射它们的信标。这用信号通知DEV A和DEV B信标周期长度已增大。当这些设备随机选择信令时隙时,有可能信令时隙信标同样冲突。但是,目前的MBOA MAC规范要求当在信令时隙中发现信标的尝试(无效检查和)时,BP长度延长预定数目的时隙(延长为8个时隙的mBPErrorExtension参数)。
出于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目的,表示了图5和6的情况。因此,应注意按照各个实施例,在任意时候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可用信标时隙。此外,按照一个备选实施例,在任意时候可能不存在可用信标时隙。无论如何,本发明提供每当在可用信标时隙上存在两个或更多的冲突信标传输时,减小信标时隙获取时间的手段。
与上面的技术一致,图7是涉及信标时隙的获取的设备的操作序列的备选。该序列类似于图4的序列。但是,在图7中,步骤412和414被竞争管理处理700替换。
如图7中所示,竞争管理处理包括步骤702。在该步骤中,设备确定任意相邻设备是否已宣布该设备的存在。这样的宣布可以采取BPOIE的形式,BPOIE指示设备对特定信标时隙的使用。
如果做出了这样的宣布,那么操作进入步骤408,在步骤408中,设备继续在其先前选择的信标时隙中发射信标。但是,如果没有做出这样的宣布,那么设备可选择一个不同的信标时隙,或者停止其获得信标时隙的尝试。这种确定可基于各种因素。例如,在实施例中,设备确定它未收到其存在宣告的连续次数(即,连续的超帧数)。
因此,如步骤704所示,设备确定它未能收到这种宣告的连续次数。如果该连续次数达不到预定范围,那么操作返回步骤408,在步骤408中,设备继续在其先前选择的信标时隙中发射信标,或者在先前选择的时隙被预约的情况下,在最后宣布的信标周期长度内选择位于先前选择的信标时隙之后的一个自由信标时隙。另一方面,如果所述连续次数在预定范围内,那么该设备认为发生了冲突,操作进入步骤706。
在步骤706中,该设备选择超出最后宣布的信标周期长度的一个新的信标时隙。如上所述,这样的长度可在相邻设备的BPOIE中宣布。如图7中所示,步骤408跟随步骤706,其中设备在新选择的信标时隙中发射其信标。这种情况下,设备同样将(按照步骤410)在信令时隙中发射其信标,因为在步骤706中选择的时隙超过了最后宣布的信标长度。如前关于图3所述,BPOIE包括信标时隙信息。该信息向其它设备指出信标周期长度已被延长,因为新的信标时隙超过最后宣布的信标周期长度。此外,如前所述,即使在信令时隙中的信标传输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在信令时隙中检测到信标传输的尝试的任意设备将监听最长的时间(也称为mBPErrorExtension)。
如上所述,设备可停止试图获得信标时隙。例如,图7表示如果设备在步骤704中确定未收到其存在宣告的连续次数大于预定范围,那么该设备可执行步骤708。因此,在步骤708中,设备停止其获得信标时隙的尝试。此外,在该步骤中,该设备可通知其上部协议层目前不可能进行通信。
作为步骤708的备选步骤,可执行步骤710。在步骤710中,设备可应用冲突检测方案,并试图从可用时隙中选择另一时隙。如果成功的话,那么操作进入步骤408。
III.设备实现
图8是具有MBOA能力的无线通信设备800的方框图。如图8中所示,设备800包括物理层(PHY)控制器802,媒体访问控制器(MAC)803、OFDM收发器804和上部协议层805。另外,设备80包括天线810。
MAC控制器803产生供无线传输的帧(数据传输)和信标。另外,MAC控制器803接收并处理起源于远程设备的帧和信标传输。MAC控制器803与PHY控制器802交换这些帧和信标传输。PHY控制器802再与OFDM收发器804交换帧和信标传输。此外,MAC控制器803可获得信标时隙。例如,在实施例中,MAC控制器803可执行图4和7的步骤。
OFDM收发器用于发送和接收MBOA传输。图8表示OFDM收发器804包括接收器部分850和发射器部分860。发射器部分860包括反向傅里叶变换(IFFT)模块814、补零模块816、上变频器818和发射放大器820。IFFT模块814从PHY控制器802接收供传输的帧。对于这些帧中的每一帧,IFFT模块814产生一个OFDM调制信号。这种产生涉及进行一次或多次反向傅里叶变换运算。从而,该OFDM调制信号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这信号被发给补零模块816,补零模块816向每个OFDM符号的起点附加一个或多个“零样本”,从而产生填补的调制信号。上变频器818接收该填补信号,并采用基于载波的技术把所述填补信号放入一个或多个频带中。按照跳频图案,例如一个或多个TFC确定这些一个或多个频带。从而,上变频器818产生跳频信号,所述跳频信号由发射放大器820放大,并通过天线810发射。
图8表示接收器部分850包括下变频器822、接收放大器824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模块826。这些组件(也称为接收器)被用于接收来自远程设备的无线信号。特别地,天线810从可采用跳频图案,例如一个或多个TFC的远程设备接收无线信号。这些信号被发给放大器824,放大器824产生放大的信号。放大器824把放大的信号发给下变频器822。当收到时,下变频器822采用基于载波的技术把这些信号从其一个或多个跳频频带(例如TFC频带)置换到预定的较低频率范围。这产生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由FFT模块826接收,FFT模块826对这些信号进行OFDM解调。所述解调涉及对在放大信号中传送的每个符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
通过该解调,FFT模块826产生一帧或多帧,所述一帧或多帧被发给PHY控制器802。这些帧可传递信息,例如有效负载数据和协议报头。当收到时,PHY控制器802处理这些帧。这可涉及除去某些PHY层报头字段,把帧的剩余部分传给MAC控制器803。
如图8中所示,设备8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上部协议层805。这些上部协议层可包含用户应用程序。因此,上部协议层805可与远程设备交换信息。这包括上部协议层805与MAC控制器803交换协议数据单元。MAC控制器803再和PHY控制器802和收发器804一起工作,从而发射和接收对应的无线信号。
图8的设备可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例如,在OFDM收发器804内,上变频器818、发射放大器820、接收放大器824和下变频器822可包括电子器件,比如放大器、混频器和滤波器。此外,设备800的实现可包括实现各个模块,例如扫描模块806、IFFT模块814、补零模块816和FFT模块826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执行保存在存储器(未示出)中的指令(即,软件)的处理器,比如微处理器可被用于控制这些设备中的各个组件的操作。例如,诸如PHY控制器802和MAC控制器803之类的组件主要由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实现。
图9中表示了设备900的一个这种实现。如图9中所示,所述实现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12和用户接口914。另外,图9的实现包括OFDM收发器804和天线810。可如上参考图8所述那样实现这些组件。但是,图9的实现可被修改,以包括支持其它无线技术的不同收发器。
处理器910控制设备操作。如图9中所示,处理器910与收发器804耦接。处理器910可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实现,所述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都能够执行作为计算机系统保存在存储器912中的软件指令。
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或闪速存储器,并保存呈数据和软件组件(这里也称为模块)形式的信息。这些软件组件包括可由处理器910执行的指令。各种软件组件可被保存在存储器912中。例如,存储器912可保存控制收发器804的操作的软件组件。另外,存储器912可保存提供PHY控制器802、MAC控制器803和上部协议层805的功能的软件组件。
另外,存储器912可保存控制通过用户接口914的信息交换的软件组件。如图9中所示,用户接口914也与处理器910耦接。用户接口914便利与用户的信息交换。图9表示用户接口914包括用户输入部分916和用户输出部分918。
用户输入部分916包括允许用户输入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这种装置的例子包括小键盘、触摸屏和麦克风。用户输出部分918允许用户从设备接收信息。从而,用户输出部分918可包括各种装置,例如显示器,以及一个或多个音频扬声器(例如立体声扬声器)和驱动扬声器的音频处理器和/或放大器。例证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和彩色视频显示器。
图9中所示的元件可按照各种技术被耦接。一种这样的技术涉及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接口耦接收发器804、处理器910、存储器912和用户接口914。另外,这些组件中的每一个都与一个电源,比如可拆卸的和/或可再充电的电池组(未示出)耦接。
IV.结论
虽然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过应明白它们只是作为例子给出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例如,尽管说明了涉及MBOA通信的例子,不过其它短程和较长距离通信技术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和不同于OFDM的信号传输技术一起使用。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做出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变化,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从而,本发明的外延和范围不应被任意上述例证实施例限制,相反,只应按照下面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种方法,包括:
(a)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
(b)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和
(c)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中以及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是MBOA超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的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由mBPErrorExtension参数定义。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的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为八个信标时隙。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令时隙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的首先出现的两个信标时隙内。
6.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种方法,包括:
(a)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
(b)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和
(c)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
(d)确定在第一信标时隙中是否发生了冲突;和
(e)如果检测到第一信标时隙中的冲突,那么选择重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信标时隙。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是MBOA超帧。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中选择第一信标时隙的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由mBPErrorExtension参数定义。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从中选择第一信标时隙的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是八个信标时隙。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也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内,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信令时隙包含所述重复时间间隔的首先出现的两个信标时隙。
12.一种设备,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和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中以及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所述设备的信标。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是MBOA超帧。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信令时隙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的首先出现的两个信标时隙内。
15.一种设备,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和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成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所述设备的信标;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成:
(i)确定在第一信标时隙中是否发生了冲突;和
(ii)如果检测到第一信标时隙中的冲突,那么选择重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信标时隙。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收发器还被配置成也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内,发射所述设备的信标。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信令时隙包含所述重复时间间隔的两个首先出现的信标时隙。
18.一种包含记录有计算机程序逻辑的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用于使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器能够控制无线通信设备,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包括:
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的程序代码;
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的程序代码,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和
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中以及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的程序代码。
19.一种包含记录有计算机程序逻辑的计算机可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用于使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器能够控制无线通信设备,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包括:
检测重复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的程序代码;
选择所述重复时间间隔中的第一信标时隙的程序代码,其中所述第一信标时隙选自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所述预定数目的信标时隙在最后检测的信标之后,并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数目的信标时隙之内;
在第一信标时隙中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的程序代码;
确定在第一信标时隙中是否发生了冲突的程序代码;和
如果检测到第一信标时隙中的冲突,那么选择重复时间间隔内的第二信标时隙的程序代码。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也在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两个或更多信令时隙之一内,发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标的程序代码。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重复时间间隔内的多个信标时隙中专用于指示变化的信令时隙包含所述重复时间间隔的两个首先出现的信标时隙。
CNA2006800131092A 2005-04-22 2006-04-18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Pending CN1011642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111,869 US8027288B2 (en) 2005-04-22 2005-04-22 Reducing beacon slot acquisition time in distribu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network
US11/111,869 2005-04-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255A true CN101164255A (zh) 2008-04-16

Family

ID=3711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131092A Pending CN101164255A (zh) 2005-04-22 2006-04-18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027288B2 (zh)
EP (1) EP1872491B1 (zh)
JP (1) JP2008537423A (zh)
KR (1) KR100966505B1 (zh)
CN (1) CN101164255A (zh)
BR (1) BRPI0608164A2 (zh)
MX (1) MX2007011224A (zh)
MY (1) MY146744A (zh)
TW (1) TW200707983A (zh)
WO (1) WO2006111826A1 (zh)
ZA (1) ZA2007085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5164A (zh) * 2012-04-24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无线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088946B2 (en) 2008-04-30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for mesh nodes
US9445253B2 (en) 2008-04-30 2016-09-13 Maarten Menzo Wentink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for mesh nodes
CN107404374A (zh) * 2016-05-18 2017-11-28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建立与终端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86735A (zh) * 2016-03-17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0116B2 (en) * 2004-05-05 2011-02-15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beacon period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496081B2 (en) * 2004-05-05 2009-02-24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beacon period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454218B2 (en) * 2005-08-19 2008-11-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of band multiplexing to improve system capacity for a multi-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421981B (zh) * 2006-03-15 2013-11-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自组织网络的分布式无线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US7869400B2 (en) * 2006-10-16 2011-01-11 Stmicro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inter-system coexistence and spectrum sharing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s-on-demand spectrum contention
US8254922B2 (en) * 2006-10-16 2012-08-28 Stmicroelectronics, Inc. Zero delay frequency switching with dynamic frequency hopping for cognitive radio based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 systems
US8494546B2 (en) 2006-10-16 2013-07-23 Stmicro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inter-system communications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network systems-logical control connections
KR101090615B1 (ko) 2006-12-04 2011-12-08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다중 대역 전송을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30592A1 (en) * 2006-12-04 2008-06-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um access slot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EP2095657A2 (en) * 2006-12-18 2009-09-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eac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GB2451420A (en) * 2007-06-01 2009-02-04 Iti Scotland Ltd Beacon co-ordin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dense UWB networks
US7991967B2 (en) * 2007-06-29 2011-08-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type stability to facilitate contention management
US9037750B2 (en) * 2007-07-10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exchange in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TW200926683A (en) 2007-08-22 2009-06-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ducing beacon collision probability
TWI458284B (zh) * 2007-12-07 2014-10-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分散無線系統中的多頻道支援
TWI482456B (zh) * 2007-12-07 2015-04-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彈性媒體存取控制(mac)超框結構及信標方法
US8780882B2 (en) * 2008-01-16 2014-07-15 Stmicroelectronics, Inc. On-demand spectrum contention for inter-cell spectrum shar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8824432B2 (en) * 2008-01-16 2014-09-02 Stmicroelectronics, Inc. Beaconing period framing for efficient multi-channel inter-cell communication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P4596031B2 (ja) * 2008-04-07 2010-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272286B1 (en) * 2008-04-09 2011-12-2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for pre-empt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a discovery channel
KR101258208B1 (ko) * 2009-05-26 2013-04-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비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861570B2 (en) 2010-02-03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beacon transmission
TWI562550B (en) * 2010-07-07 2016-12-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multiband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ystems
US8693495B2 (en) * 2010-11-15 2014-04-08 Hp Ventures A/S Wireless network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9307510B2 (en) * 2013-09-05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istributed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11553507B2 (en) * 2020-01-27 2023-01-10 Trilliant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beaconing in a 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3986B2 (en) * 2002-05-30 2007-03-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network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20040218683A1 (en) * 2003-05-01 2004-1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s having reduced-mode receivers
JP2005020163A (ja) * 2003-06-24 2005-01-20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RU2369975C2 (ru) * 2004-02-06 2009-10-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периода маякового сигнала в протоколе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го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я мас
CA2556039C (en) 2004-02-06 2014-05-06 Javier Del Prado Pavon Beaconing protocol for ad-hoc networks
CA2560603C (en) 2004-03-24 2014-07-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tributed beaconing periods for ad-hoc networks
US7496081B2 (en) * 2004-05-05 2009-02-24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beacon period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385958B2 (en) * 2004-06-30 2008-06-10 Intel Corporation Ad hoc mode of operation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7492736B2 (en) * 2004-10-29 2009-02-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and management of beacon period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8946B2 (en) 2008-04-30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for mesh nodes
US9445253B2 (en) 2008-04-30 2016-09-13 Maarten Menzo Wentink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for mesh nodes
CN104365164A (zh) * 2012-04-24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无线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65164B (zh) * 2012-04-24 2019-11-26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无线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86735A (zh) * 2016-03-17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886735B (zh) * 2016-03-17 2021-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404374A (zh) * 2016-05-18 2017-11-28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建立与终端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04374B (zh) * 2016-05-18 2020-07-2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建立与终端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37423A (ja) 2008-09-11
EP1872491B1 (en) 2014-12-03
KR20080010396A (ko) 2008-01-30
US8027288B2 (en) 2011-09-27
MX2007011224A (es) 2007-10-17
EP1872491A1 (en) 2008-01-02
TW200707983A (en) 2007-02-16
US20060239220A1 (en) 2006-10-26
MY146744A (en) 2012-09-14
ZA200708517B (en) 2009-03-25
BRPI0608164A2 (pt) 2009-11-10
EP1872491A4 (en) 2013-03-20
WO2006111826A1 (en) 2006-10-26
KR100966505B1 (ko) 2010-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4255A (zh) 减小分布式媒体访问控制网络中的信标时隙获取时间
JP4549395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干渉低減技術
US7809835B2 (en)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ad hoc networks
KR100913982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스트림 처리 기술
CN103260149B (zh) 生成并维护用于无线网络的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01372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改变过程
CN101129080A (zh) 在现有无线通信网络中嵌入辅助传输
JP4105824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識別子割当て方法
CN101601324B (zh) 无线非蜂窝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