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3274B -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3274B
CN101163274B CN2007101775498A CN200710177549A CN101163274B CN 101163274 B CN101163274 B CN 101163274B CN 2007101775498 A CN2007101775498 A CN 2007101775498A CN 200710177549 A CN200710177549 A CN 200710177549A CN 101163274 B CN101163274 B CN 101163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portable terminal
head
server
loo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75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3274A (zh
Inventor
方刚
龙文祥
高庆华
段维
王文强
郭涛
王艾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75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63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63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3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3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3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和邮件系统,该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移动终端,其中,邮件服务器还包括:服务器端查毒模块,用于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服务器端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邮件客户端,用于收取邮件,该邮件客户端包括客户端查毒模块,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邮件客户端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电子邮件防毒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背景技术
邮件病毒其实和普通的电脑病毒一样,只不过由于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所以才被称为邮件病毒。它们一般是通过在邮件中附件夹带的方法进行扩散的,一旦运行了该附件中的病毒程序,就会使PC电脑染毒。病毒是附加在邮件中的,一般是以一个带病毒的附件的形式存在。如果邮件中夹带了附件,目前PC机上的防毒技术是,对邮件进行查毒,当发现病毒文件时,将邮件打包,并向用户发送一封发现病毒的提示邮件(打包后的原邮件作为附件随提示邮件下发)。
而实践中,有时只是部分内容携有病毒,对于其他部分的没有携带病毒的内容,上述方法没有解决,而是交给了用户去完成,这样,无形中给接收邮件的用户增加了很大的风险,由于一般情况下,用户都会将带有病毒的附件删除掉,因此将带有病毒的附件也打包发送给用户,会浪费不必要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装置及邮件系统,以解决服务器将电子邮件中含有病毒的内容和不含病毒的内容不作区分,整体发送给用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用于对邮件服务器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然后发送给移动终端进行处理,包括:
服务器端查毒模块,设置于邮件服务器中,用于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所述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邮件服务器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
客户端查毒模块,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用于收取所述无毒部分后,依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述邮件进一步包括:正文部分和/或附件部分。
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为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邮件服务器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所述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
步骤二,移动终端收取到所述无毒部分后,根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在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步骤51,服务器端查毒模块对邮件进行查毒,判断邮件中的正文和/或附件是否有毒;
步骤52,若所述邮件无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l参数设置为All,将整个邮件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若邮件中只有附件有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Bodyonly,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和正文部分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若邮件中正文和附件都有毒,或者正文有毒而附件无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Headeronly,只将所述邮件头或者所述邮件头与所述附件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
步骤61,移动终端收取所述无毒部分后,客户端查毒模块判断所述邮件头中的X-CUmail-FetchControl字段是Headeronly、Bodyonly或All,若是Headeronly,则进入步骤62,若是Bodyonly,则进入步骤63,若是All,则结束邮件接收;
步骤62,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有毒的正文部分和/或附件部分,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根据判断结果,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对应的正文部分和/或附件部分,邮件客户端将接收的有毒部分加入到邮件中,与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步骤63,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有毒的附件部分,若接收,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所述附件部分,并将收取到的附件部分加入到邮件中,与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所述步骤52进一步包括:在邮件的主题中加入提示语句,说明邮件的中毒情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邮件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邮件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服务器端查毒模块,设置于邮件服务器中,用于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所述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邮件服务器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和
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邮件客户端,用于收取邮件,该邮件客户端包括客户端查毒模块,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邮件客户端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所述邮件系统为Pushmail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装置及邮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病毒的传播,保护用户的终端系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邮件系统服务器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邮件系统客户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考虑到对PC电脑有效的病毒未必对移动终端系统有影响的特点及充分考虑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因素,故提供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Pushmail业务邮件系统10,该邮件系统10中包括:邮件服务器100和移动终端200,其中邮件服务器100进一步包括:一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移动终端200进一步包括:一客户端查毒模块210,邮件客户端220。
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用于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邮件中的正文和/或附件是否有毒,在邮件头中添加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并在邮件的标题或正文中加入提示语句,说明此封邮件的含毒情况,对于没有病毒的邮件,将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ALL”;对于只有附件含有病毒的邮件,将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Bodyonly”;对于正文有毒而附件无毒的邮件,将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Headeronly”;对于附件和正文都含有病毒的邮件,将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Headeronly”,邮件服务器100会在邮件的标题中加入提示语以区别只有正文含有病毒的情况;邮件服务器100仅将没有毒的邮件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200。
客户端查毒模块210用于邮件客户端220收取邮件头后,根据该邮件头中的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判断接收邮件的哪一部分。比如邮件附件可能会有病毒,客户端根据X-CUmail-FetchControl只接收了无毒部分,用户从邮件标题中得知此附件可能有病毒,查毒模块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处理。
PushMail系统支持邮件防毒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的处理。在Pushmail服务器端,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201,邮件服务器100从外部邮件服务器收取邮件;
步骤S202,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对接收到的邮件进行查毒扫描;
步骤S203,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判断邮件中是否有毒,若有毒,则进入步骤S204,若没有毒,则进入步骤S207;
步骤S204,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判断邮件正文、附件是否含有病毒,若正文、附件都含有病毒或者正文含有病毒而附件不含有病毒,则进入步骤S205,若只有附件含有病毒,则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在邮件头中添加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该参数值为Headeronly,并在邮件的标题中加入提示语,提醒用户此封邮件含有病毒,邮件服务器100只发送邮件头或者邮件头和无毒的附件至指定的移动终端200;
步骤S206,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在邮件头中添加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该参数值为Bodyonly,并在邮件的标题或正文中加入提示语,提醒用户此封邮件含有病毒,邮件服务器100只发送邮件头和正文到移动终端200;
步骤S207,服务器端查毒模块110在邮件头中添加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该参数值为All,邮件服务器100发送整个邮件至移动终端200。
如图3所示,在移动终端200,处理步骤包括:
步骤S301,移动终端200收取邮件服务器100发送的邮件头以及其他无毒的部分;
步骤S302,客户端查毒模块210判断邮件头中的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的参数值是Headeronly、Bodyonly或All,若是Headeronly,则进入步骤S303,若参数值是Bodyonly,则进入步骤S312,若参数值是All,则进入步骤S314;
步骤S303,用户依据邮件标题中的提示语可以判断出邮件正文和附件都有毒,还是只有正文有毒而附件无毒,如果邮件正文和附件都有毒,则依据用户的选择,执行步骤304,如果邮件正文有毒而附件无毒,则执行步骤310;
步骤304,客户端查毒模块210依据用户的选择判断是否接收邮件中含有病毒的正文,若接收,则进入步骤S305,若不接收,则进入步骤S308;
步骤S305,客户端查毒模块210依据用户的选择判断是否在接收正文时,同时接收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附件,若同时接收则进入步骤S306,若不接收附件,则进入步骤S307;
步骤S306,邮件客户端220从邮件服务器100接收邮件中的正文和附件,并将接收到的正文和附件加入到邮件文件中,与无毒的邮件头合并,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07,邮件客户端220从邮件服务器100接收邮件中的正文部分,并将接收到的正文部分加入到邮件文件中,与无毒的邮件头合并,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08,客户端查毒模块210判断是否接收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附件,若接收,则进入步骤S309,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09,邮件客户端220从邮件服务器100接收邮件中的附件部分,并将附件部分的内容加入到邮件文件中,与无毒的邮件头合并,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10,客户端查毒模块210依据用户的选择判断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正文部分,若接收,则进入步骤S311,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11,邮件客户端220从邮件服务器100接收邮件中的正文部分,并将接收到的正文部分加入到邮件文件中,与无毒的邮件头和附件合并,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12,客户端查毒模块210依据用户的选择判断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附件部分,若接收,则进入步骤S313,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13,邮件客户端220从邮件服务器100接收邮件中的附件部分,并将接收到的附件部分加入到邮件文件中,与无毒的邮件头和正文合并,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步骤S314,结束邮件接收过程。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移动终端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邮件服务器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所述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
步骤二,移动终端收取到所述无毒部分后,根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在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所述步骤一进一步包括:
步骤51,服务器端查毒模块对邮件进行查毒,判断邮件中的正文和/或附件是否有毒;
步骤52,若所述邮件无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l参数设置为All,将整个邮件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若邮件中只有附件有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Bodyonly,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和正文部分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若邮件中正文和附件都有毒,或者正文有毒而附件无毒,则将所述邮件的邮件头中X-CUmail-FetchControl参数设置为Headeronly,只将所述邮件头或者所述邮件头与所述附件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进一步包括:
步骤61,移动终端收取所述无毒部分后,客户端查毒模块判断所述邮件头中的X-CUmail-FetchControl字段是Headeronly、Bodyonly或All,若是Headeronly,则进入步骤62,若是Bodyonly,则进入步骤63,若是All,则结束邮件接收;
步骤62,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有毒的正文部分和/或附件部分,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根据判断结果,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对应的正文部分和/或附件部分,邮件客户端将接收的有毒部分加入到邮件中,与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步骤63,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用户选择判断是否接收有毒的附件部分,若接收,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所述附件部分,并将收取到的附件部分加入到邮件中,与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2进一步包括:在邮件的主题中加入提示语句,说明邮件的中毒情况。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方法的邮件系统,包括:邮件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服务器端查毒模块,设置于邮件服务器中,用于对收取的邮件进行查毒,判断所述邮件中哪些部分有毒后,邮件服务器只将无毒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并在邮件头中做出标记;和
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
邮件客户端,用于收取邮件,该邮件客户端包括客户端查毒模块,客户端查毒模块依据所述邮件头中的标记以及用户选择判断邮件客户端是否接收原邮件中含有病毒的部分,若不接收,则结束邮件接收,若接收,则邮件客户端通知所述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中的有毒部分,邮件客户端收取所述有毒部分后,将所述有毒部分和所述无毒部分合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邮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邮件系统为Pushmail系统。
CN2007101775498A 2007-11-16 2007-11-16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Active CN101163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75498A CN101163274B (zh) 2007-11-16 2007-11-16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75498A CN101163274B (zh) 2007-11-16 2007-11-16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3274A CN101163274A (zh) 2008-04-16
CN101163274B true CN101163274B (zh) 2011-12-14

Family

ID=3929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75498A Active CN101163274B (zh) 2007-11-16 2007-11-16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32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6413B (zh) * 2016-08-24 2022-03-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浏览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6451A (zh) * 1996-09-05 1999-11-24 切尼软件国际销售公司 用于数据库及邮件服务器的抗病毒代理
CN1310411A (zh) * 2000-02-24 2001-08-2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电子邮件病毒的电子邮件处理系统
US20030188196A1 (en) * 2000-06-02 2003-10-02 Jeong-Hwan Choi E-mail security audit system for company secur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6451A (zh) * 1996-09-05 1999-11-24 切尼软件国际销售公司 用于数据库及邮件服务器的抗病毒代理
CN1310411A (zh) * 2000-02-24 2001-08-2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防止电子邮件病毒的电子邮件处理系统
US20030188196A1 (en) * 2000-06-02 2003-10-02 Jeong-Hwan Choi E-mail security audit system for company security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3274A (zh)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04908A1 (en) Electronic mail message anti-virus system and method
US7908329B2 (en) Enhanced e-mail folder security
KR100460322B1 (ko) 스팸메일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01598B1 (en) Use of geo-location data for spam detection
US8935342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unsubscribing an address from a series of subscriptions
US7562122B2 (en) Message classification using allowed items
CN101335721B (zh) 为消息创建预测过滤器的方法和装置
JP4960222B2 (ja) ビジネスヒューリスティックスを用いて電子メッセージのフィルタリング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197539B1 (en) Automated disablement of disposable e-mail addresses based on user actions
US20080222728A1 (en)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executable code analysis
US20040243844A1 (en) Authorized email control system
WO201109046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spam e-mail honeypots to identify potential malware containing e-mails
US20040143635A1 (en) Regulating receipt of electronic mail
CN100574181C (zh) 对手机接收数据进行病毒扫描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918865A (zh) 生成和处理可任意处理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3158764A1 (en) Electronic message content party restric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8009592A1 (en) Secure message inoculation
CN113630397A (zh) 电子邮件安全控制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1163274B (zh) 一种支持电子邮件防毒的装置、方法及邮件系统
CA237946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e-mail server for detecting an undesired e-mail
JP2009104400A (ja) 電子メール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電子メールの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47032B2 (ja)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200911817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承認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51636A (zh) 电子邮件系统及其防止垃圾邮件的方法
JP4096725B2 (ja)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中継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 Ltd.

Assignor: China United Communication Co., Ltd.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7.27 to 2028.5.21 contract change

Contract record no.: 200899000084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evice, method and mail system for supporting anti-virus of electronic mail

License type: General permission

Record date: 20081020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COMMON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7.27 TO 2028.5.21;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81020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