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714A -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714A
CN101141714A CNA2007100773917A CN200710077391A CN101141714A CN 101141714 A CN101141714 A CN 101141714A CN A2007100773917 A CNA2007100773917 A CN A2007100773917A CN 200710077391 A CN200710077391 A CN 200710077391A CN 101141714 A CN101141714 A CN 101141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ignal
tower amplifier
port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73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国田
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0773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14A/zh
Priority to EP08783805A priority patent/EP217833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812 priority patent/WO200903973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主要包括: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将经过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基站系统升级时,通过采用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动原有塔顶放大器和新基站的情况下,解决新基站与原有塔顶放大器增益不兼容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升级成本和升级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运营商在对现有的通信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或者进行扩容时,有时需要引入新的基站。基站系统中天馈部件的成本比较高,加上天馈部件安装在高塔上,安装费用很高,因此在新的基站引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如何重新利用天馈部件的问题是新基站导入项目中,很重要的成本控制环节。
塔顶放大器是安装在塔上靠近天线的重要天馈部件,塔顶放大器与新基站兼容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新基站必须支持该型号塔顶放大器的增益。当塔顶放大器的增益超过新基站支持的范围时,会产生新基站与塔顶放大器增益兼容问题。如:支持低增益塔顶放大器基站的射频前端只适合与低增益(例如12dB)塔顶放大器配合,当与高增益塔顶放大器配置时,会导致基站射频前端阻塞和互调不能满足规格要求。因此支持低增益塔顶放大器的基站不支持配置高增益(例如24dB或者30dB)塔顶放大器。
解决该问题的现有技术方案,一般是使用低增益的塔顶放大器去替换高增益的塔顶放大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方案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需要提供新的塔顶放大器,增加了设备采购成本;
2)更换塔顶放大器时需要上塔,不仅增加了升级难度,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3)升级后更换下来的塔顶放大器虽然无故障,但由于和现有基站不兼容却无法继续使用,造成浪费。
因此,现有技术方案在项目实施中,需要付出极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可以在不更换现有塔顶放大器的情况下,使新基站与现有塔顶放大器实现增益匹配,正常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
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
将经过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包括:
下行信号滤波器,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信号衰减器,其中:
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用于传输下行信号,隔离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信号衰减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之间,用于衰减上行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系统,包括:基站,塔顶放大器,还包括:
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电耦合于塔顶放大器与基站之间,用于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将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新基站不兼容塔顶放大器增益时,不需要更换原有塔顶放大器,节省升级成本;
2)整个升级过程中无需上塔操作,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带有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带有直流旁路装置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带有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中,带有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中,带有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基站系统升级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天馈部件,以降低升级成本。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如图1所示,分为以下步骤:
S101: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
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经过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在这里上行信号指由终端发往基站的信号。
S102: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
对上行信号的衰减幅度可以根据塔顶放大器的增益及基站所支持的增益来设置和调整。使得信号经过衰减后,其幅度正好可以落入基站所支持的范围。对上行信号进行衰减时,可以使用信号衰减器,该信号衰减器可以为参数可调型信号衰减器或固定参数值信号衰减器,这里信号衰减器一般可以用电阻网络或耦合器或滤波器等来实现。
S103:将经过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
除此之外,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4:将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转发给塔顶放大器。
这里下行信号指由基站发往终端的信号,为了节约建站成本,一条馈线上通常会被用来同时传输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而在这里,下行信号是不需要被衰减的,本步骤将下行信号不经过衰减而直接转发给塔顶放大器。
使用上述方法,就可以在不更换塔顶放大器的情况下,解决由于塔顶放大器增益超过基站支持范围,所导致的设备兼容性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下行信号滤波器206,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202,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204,信号衰减器203,其中:
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206电耦合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第一端口201与第二端口205之间,用于传输下行信号,隔离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202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201与所述信号衰减器203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204电耦合于所述第二端口202与所述信号衰减器203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信号衰减器203电耦合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202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204之间,用于衰减上行信号。
假设安装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时,第一端口201连接塔顶放大器或馈线(当塔顶放大器与基站距离较远时用馈线连接),第二端口205与基站的天线收发接口相连。天线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在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内部流向为:第一端口201-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202-信号衰减器203-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204-第二端口205,下行信号滤波器206对上行信号具有带外抑制作用,从第一端口201进入的上行信号不会进入下行信号滤波器206而绕过衰减器。从而实现对上行信号进行衰减的功能。基站下行信号在该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内部流向为:第二端口205-下行信号滤波器206-第一端口201,从而下行信号顺利通过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202与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204对下行信号具有带外抑制作用,因此下行信号不会通过上行信号滤波器进入衰减器,保证了下行信号的正常发送。
信号衰减器203可以为固定参数值信号衰减器或参数可调型信号衰减器(可以根据塔顶放大器与基站的具体情况调整衰减器的相关参数),这里信号衰减器一般可以用电阻网络或耦合器或滤波器等来实现。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也可用第一端口201来连接基站,第二端口205来连接馈线,该第一端口201,与第二端口205可以使用同轴电缆连接器或T型头(Bias Tee)连接器等。
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带有该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如图3所示:
包括:塔顶放大器302,塔顶放大器303,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8,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9,基站313。
除此之外,还包括:天线301,馈线304,馈线305,T型头306,T型头307,旁路器310,旁路器311。
基站313的两个接收/发送接口与连接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8,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9连接;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8,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309分别与T型头306,T型头307连接;T型头306,T型头307分别与馈线304,馈线305连接;馈线304,馈线305分别与塔顶放大器302,塔顶放大器303连接;塔顶放大器302,塔顶放大器303与天线301连接;基站的电源模块312与T型头之间由旁路器311,旁路器310连接。T型头在这里用于将来自旁路器传输的基站直流电馈入塔顶放大器或馈线,起到为塔顶放大器供电的作用。如果基站直接在天线收发接口上集成了供电功能,这时可以在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与基站收发接口之间增加一个T型头和一个电容,T型头将直流电馈出至旁路器,电容为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隔离直流电。
以上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基站有两个收发接口的情况,当遇到基站有多个收发接口,如四分集接收接口时,可以使用4个如实施例二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来实现塔顶放大器增益的调整。
基站系统升级时,通过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可以在不改动原有塔顶放大器和新基站的情况下,解决新基站与原有塔顶放大器增益不兼容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升级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下行信号滤波器406,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402,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404,信号衰减器403,其中:
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406电耦合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第一端口401与第二端口405之间,用于传输下行信号,隔离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402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401与所述信号衰减器403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404电耦合于所述第二端口402与所述信号衰减器403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信号衰减器403电耦合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402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404之间,用于衰减上行信号。
与实施例二所描述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不同的是,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还包括:
直流旁路器407,第一电容408,第二电容409,其中:
所述直流旁路器407,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401与所述第二端口405之间,用于向所述塔顶放大器供电;
所述第一电容408,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406与所述第一端口401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所述第二电容409,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406与所述第二端口405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当基站的收发接口具有直流供电功能时,即收发接口对塔顶放大器或馈线同时传输直流电和交流信号,本实施例通过在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内部增加直流旁路器来连接基站至馈线的直流电传输,并设置电容对直流电进行隔离,不会影响到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内部的滤波器及衰减器的工作。
第一电容408和第二电容409可以采用分布参数电容,如可直接通过将传输信号的导体切断,并间隔一段距离实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直接在内部集成了直流旁路器,安装时只需安装塔顶放大器适配器即可,不需要另外添加直流旁路器,简化了安装步骤。
实施例三还提供了一种带有该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如图5所示:
包括:塔顶放大器502,塔顶放大器503,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506,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507,基站508。
除此之外,还包括:天线501,馈线504,馈线505。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有两个信号收发接口,一个为主集信号收发接口,一个为分集信号收发接口,均可以接收上行信号和发送下行信号。这里通过两套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对两个信号收发接口分别进行增益适配。
当然如果基站有多个信号收发接口时,也可按照具体的接口个数来相应配置多个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如图6所示:
与实施例三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将两路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做在了一个模块中,以节省制作材料。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多路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做在一个模块中。
图7为采用这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涉及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如图8所示:
与实施例四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不同的是,其中一路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去掉了滤波器,直接采用衰减器来实现上行信号衰减,这种设计适用于基站中某些信号收发接口无下行信号的分集发射功能的情况,对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而言,节约了制作成本,当然也可以根据基站侧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如针对基站具有四分集接收接口(有三个接口无下行信号发射功能)的情况,可以对其中三个分集接收接口采用去掉滤波器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以节省成本。
图9为采用这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基站系统的示意图。
以上各实施例是以基站中的一个扇区为例,来介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及其方法的,如果升级的基站中具有多个扇区时,每个扇区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目的。
综上所述,基站系统升级时,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可以在不改动原有塔顶放大器和新基站的情况下,解决新基站与原有塔顶放大器增益不兼容的问题,避免了购置新塔顶放大器的支出,而且由于无需爬塔更换,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最终大大降低了总体升级成本和升级难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
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
将经过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转发给塔顶放大器。
3.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信号滤波器,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信号衰减器,其中:
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用于传输下行信号,隔离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信号衰减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之间,用于衰减上行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流旁路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
直流旁路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用于向塔顶放大器供电;
第一电容,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与第一端口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第二电容,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与第二端口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衰减器为参数可调信号衰减器或固定参数值信号衰减器;
所述信号衰减器采用电阻网络或耦合器或滤波器;
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为分布参数电容。
6.一种基站系统,包括:基站,塔顶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电耦合于塔顶放大器与基站之间,用于接收来自塔顶放大器发送的上行信号,对所述来自塔顶放大器的上行信号进行衰减,将衰减后的所述上行信号向基站发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具体包括:
下行信号滤波器,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信号衰减器,其中:
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用于传输下行信号,隔离上行信号;
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信号衰减器之间,用于传输上行信号,隔离下行信号;
所述信号衰减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上行信号滤波器与所述第二上行信号滤波器之间,用于衰减上行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流旁路器,电耦合于基站的电源输出端与塔顶放大器之间,用于向所述塔顶放大器供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装置还包括:
直流旁路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
所述直流旁路器,电耦合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用于向所述塔顶放大器供电;
所述第一电容,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与所述第一端口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所述第二电容,电耦合于所述下行信号滤波器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用于隔离直流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衰减器为参数可调型信号衰减器或固定参数值信号衰减器;
所述信号衰减器采用电阻网络或耦合器或滤波器;
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为分布参数电容。
CNA2007100773917A 2007-09-26 2007-09-26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1141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773917A CN101141714A (zh) 2007-09-26 2007-09-26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EP08783805A EP2178336A4 (en) 2007-09-26 2008-07-30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FOR BASE STATION COMPATIBLE WITH HIGH GAIN ROUND MOUNT AMPLIFIER
PCT/CN2008/071812 WO2009039738A1 (fr) 2007-09-26 2008-07-30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station de base pour une station de base compatible avec un amplificateur monté sur tour à gain élev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773917A CN101141714A (zh) 2007-09-26 2007-09-26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714A true CN101141714A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773917A Pending CN101141714A (zh) 2007-09-26 2007-09-26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178336A4 (zh)
CN (1) CN101141714A (zh)
WO (1) WO200903973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9738A1 (fr) * 2007-09-26 200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station de base pour une station de base compatible avec un amplificateur monté sur tour à gain élevé
CN105763220A (zh) * 2011-06-01 2016-07-1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非双工器隔离子系统的宽带分布式天线系统
CN111556378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泉州凯佳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基站信号塔防辐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6269A (zh) * 2012-11-15 2013-02-27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塔顶放大器增益的方法、系统、塔顶放大器及基站
CN106849970B (zh) * 2016-12-29 2019-10-1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互调抑制方法以及无源互调抑制系统
CN117544193A (zh) * 2023-11-10 2024-02-09 北京唯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塔顶放大器、通讯系统及通讯系统运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6758B2 (ja) * 1997-07-07 2004-10-1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周波数変換形中継増幅装置
ATE370559T1 (de) * 2003-02-26 2007-09-15 Andrew Corp Zellsignalverstärker
US7738853B2 (en) * 2004-10-29 2010-06-15 Antone Wireless Corporation Low noise figure radiofrequency device
CN2862541Y (zh) 2005-11-30 2007-01-24 李学军 多载波基站放大器
CN101141714A (zh) * 2007-09-26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9738A1 (fr) * 2007-09-26 200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station de base pour une station de base compatible avec un amplificateur monté sur tour à gain élevé
CN105763220A (zh) * 2011-06-01 2016-07-1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非双工器隔离子系统的宽带分布式天线系统
US9859946B2 (en) 2011-06-01 2018-01-0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Broadban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non-duplexer isolator sub-system
US10205481B2 (en) 2011-06-01 2019-02-12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Broadban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non-duplexer isolator sub-system
CN111556378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泉州凯佳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基站信号塔防辐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39738A1 (fr) 2009-04-02
EP2178336A4 (en) 2011-01-19
EP2178336A1 (en) 201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25615B1 (en) Self-contained masthead uni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141714A (zh) 一种基站兼容高增益塔顶放大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48389B (zh) 一种基于TD-LTE230MHz的电力无线宽带射频处理单元
CN105556876B (zh) 远程无线装备
CN201499169U (zh) 一种高集成度移动通信光纤直放站
CN101902318B (zh) 混合WiFi、3G信号的双向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CN101969415A (zh) 多制式多通道数字射频一体化模块及其信号处理方法与应用
CN101742528A (zh) 在cdma网络中实现室内覆盖的系统
CN102394698A (zh) 集成覆盖天线的模拟光纤直放站分布系统
CN107864018A (zh) 一种高可靠性铁路应用的gps数字光纤直放站
CN202334505U (zh) 一种机载超短波电台
CN2872746Y (zh) 一种室内覆盖用干线直放站
CN100474981C (zh) 提高基站系统输出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46267A (zh) 一种新型直放站系统
WO2011145846A2 (ko) 튜너부 및 액티브안테나가 일체형 모듈로 통합된 카오디오 시스템
CN101389145B (zh) 在wcdma网络中实现室内覆盖的系统
CN101166041A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射频远端分布系统
CN102291747B (zh) 支持塔顶放大器的基站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94460A (zh) 使用中频连接的微基站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CN201256432Y (zh) 基于有线电视光纤网络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CN202841140U (zh) 一种双频1拖8智能光模块直放站
CN101132216A (zh) 一种基于scdma微波直放站的通信方法及其微波直放站
CN201893937U (zh) 一种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CN202077030U (zh) WiFi远端接入点及光载无线交换系统
CN2924971Y (zh) 使用光纤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同频转发功率增强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