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331A -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331A
CN101141331A CNA2007101817378A CN200710181737A CN101141331A CN 101141331 A CN101141331 A CN 101141331A CN A2007101817378 A CNA2007101817378 A CN A2007101817378A CN 200710181737 A CN200710181737 A CN 200710181737A CN 101141331 A CN101141331 A CN 101141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est
local side
side apparatu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81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乐峰
王爱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81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1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1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被测接口与测试接口;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测试接口或所述被测接口发送;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分析。本发明实施例由局端设备自身生成测试信号,通过被测接口或测试接口发送后根据接收到的测试信号进行检测,因此无需增加复杂的测试仪器或终端即可完成对局端设备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Internet普通个人用户,目前最实际有效的入网方式还只是模拟MODEM(调制解调器)或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数字信息网)入网。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关注从高速网络到远程的办公室和家庭用户“最后一公里”的网络传输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用户迫切希望解决,厂家也非常想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分享这个面向千千万万用户的广大市场。因此电话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形成了解决方案,有关厂家都试图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以自己的相对优势技术争夺用户。其中,xDSL技术正是为克服至用户“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而产生的,它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采用特殊的调制技术以大大提高传输速率。xDSL是各种类型DSL(DigitalSubscribe Line,数字用户线路)的总称,包括ADSL、RADSL、VDSL、SDSL、IDSL和HDSL等。xDSL是一种新的传输技术,在现有的铜质电话线路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及相应调制技术,即利用在模拟线路中加入或获取更多的数字数据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得高传输速率。DSL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POTS)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传输模式,由于电话用户环路已经被大量铺设,因此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由于上述有点DSL技术很快就得到重视,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各种DSL技术最大的区别体现在信号传输速率和距离的不同,以及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的对称性不同两个方面。
xDSL系统主要由局端设备DSLAM(CO)和用户端设备(CPE)组成。局端由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接入平台、局端接口板、语音分离器和IPC(数据汇聚设备)等组成,其中IPC为可选的设备。语音分离器将线路上的音频信号和高频数字调制信号分离,并将音频信号送入电话交换机,高频数字调制信号送入DSL接入系统;DSLAM接入平台可以同时插入不同的DSL接入卡和网管卡等;局端接口板负责用户设备与xDSL局端设备的连接,将线路上的模拟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局端设备往往能够为数千用户提供服务,这些用户就是通过局端接口板上的接口接入局端设备;IPC为DSL接入系统提供不同的广域网接口,如ATM、帧中继、T1/E1等。用户设备由DSL Modem和语音分离器组成,DSL Modem对用户的数据包进行调制和解调,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
由于xDSL技术的上述巨大优势,非对成数字用户线路(ADSL)和甚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的用户数量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宽带网络的测试和维护成为运营商头疼的问题,局端设备服务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庞大,不仅造成了局端设备运营维护的困难,并且局端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众多的用户无法接入网络,因此如何对局端设备进行检测、调试及故障诊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对于xDSL局端设备的检测、调试及故障诊断通常有以下两类方案:
一、与局端对接专用的测试仪器或者测试终端,通过参数指标检测、链路激活以及业务测试进行诊断和调试。该方案测试完备,但是往往成本很高,而且如果使用专用的指标测试仪器,测试效率和设备成本之间很难兼顾。
二、不外接专用的测试仪器,仅依靠简单的电缆或匹配电阻对局端设备线卡接口进行对接或环回,依靠单板自身的检测能力进行测试,往往测试成本较低而测试效率较高。但是这一类测试方法,通常存在测试指标不全面,测试项目不完备的问题,无法准确的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测试结果也不能作为设备功能正常的严格判据。如以下两种方式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方式一不外接专用的测试仪器检测的方法,该方案在每一个线路接口上外接匹配电阻,在下行通道上发送测试信号和测试数据,通过检测耦合至上行通道的测试信号和测试数据,发现电路存在的问题。该方案不需要测试终端,通过单板本身的检测能力完成测试。但是由于线路接口上行通道还是工作在标准的频段内,所以上行电路只能接收从下行通道耦合过来的上行频段的信号,虽然可以测试部分模拟指标,但对于接口的测试是不完整的,特别对于实际使用的下行信号频段无法准确测试。
方式二:通过测试总线建立受检测的线路接口与另一个检测的线路接口的电气连接,所述的另一个检测的线路接口可以沿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用相同的带宽运行,在此检测的线路接口加载有模拟用户方调制解调器的软件,并且,在所述的线路接口之间成功地建立连接,就表示对受检测的线路接口功能确认。同样该方案也不需要测试终端。但是由于该方案仅以建立连接作为对接口功能的确认,在被测接口和测试接口之间通过测试总线连接,没有串接实际线路或者线路仿真设备,因此只测试了0公里距离下的线卡接口连接功能,没有检测线卡在长距离用户线状态下的通讯能力。因此该方案只能定性的判断接口的基本功能是否具备,由于没有定量的指标测试和业务流量测试,对于接口的潜在问题和故障是无法准确诊断和判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局端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外接专用测试仪器的依赖,及外接专用测试仪器使用不便和测试成本高的技术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被测接口与测试接口;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测试接口或所述被测接口发送;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局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测试接口,所述两个测试接口相连并相互传送信号,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接口之间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得到检测结果。一种局端设备,包括测试信号生成模块、发送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测试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信号生成模块生成的测试信号通过所述测试接口或所述被测接口发送;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因为通过局端设备自身对测试接口和被测接口之间的传送的信号进行检测,从而无需增加复杂的测试仪器或终端即可完成对局端设备的检测,节省了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方式一不外接专用的测试仪器检测的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局端设备接口板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的功率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局端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在于通过局端设备自身生成测试信号,并通过测试接口发送给被测接口,由被测接口所在接口板上的控制器(CPU)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对被测接口接收的测试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该被测接口接收能力的检测;或者在局端设备生成测试信号后通过被测接口发送给测试接口,由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控制测试接口所在接口板上的控制器或DSP模块对接收到的测试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被测接口发送能力的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局端设备的控制器或DSP资源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并由控制器(主控板或接口板)或DSP模块完成对局端设备接口的检测,因此无需外接的专用测试仪器即可完成对局端设备的检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局端设备接口板结构图,一般局端设备接口板都由以下部分构成,其中AFE(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模块主要完成AD(Analog Digital,模数转换)/DA(Digital Analog,数模转换)功能,DSP模块进行调制解调的信号处理,上行模块用于链路层业务处理(包括上行汇聚和下行分发)。其中,AFE模块主要实现AD/DA功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Hybrid(混合)模块主要实现二四线变换,回波抵消等功能;DSP模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仅可以用于信号的调制解调,也可以用于信号检测和指标的测试,因此可由DSP模块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或由DSP模块进行检测。然而在局端设备中接口板上的控制器和主控板上的控制器也能够完成上述功能,即生成测试信号或检测。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接口和被测接口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接口板(接口板1和接口板2),其中接口板1和接口板2同属于同一局端设备,且接口板1和接口板2通过主控板相连。通过匹配测试线路或抓线系统将被测接口与测试接口相连,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并未对如何连接测试接口与被测接口做出任何限制,也可通过普通电缆将测试接口与被测接口连接。作为本发明一个检测被测接口接收能力的实施例,由主控板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并发送给接口板1的控制器,通过接口板1上的测试接口发送给被测接口;或者主控板控制器发送指令通知接口板1上的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发送给被测接口;还可以是主控板控制器发送指令给接口板1上的控制器,由接口板1上的控制器控制DSP模块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发送给被测接口,其中优选第三种方案。DSP产生的数字信号通过接口板上AFE模块上的DA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为被测接口提供模拟信号源,检测被测接口接收的模拟指标。被测接口接收到测试信号后,通过AFE模块上的AD转换器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结果送到接口板2上的DSP模块进行检测,由DSP模块将检测结果上报给接口板2上的控制器,再由接口板2上的控制器上报给主控板控制器;同样也可以由DSP模块将采样结果上报给接口板2的控制器或主控板控制器,由接口板2的控制器或主控板控制器对采样结果进行检测,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与所述局端设备生成的原始的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分析或与相应模板对照从而检测被测接口的接收能力。
同样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由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2的控制器或接口板2的DSP模块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通过被测接口发送给测试接口,测试接口采样后由接口板1的DSP模块、接口板1的控制器或主控板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测试信号进行分析,将接收到的测试信号与所述被测接口发送的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分析或与相应模板对照从而检测被测接口的发送能力。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接口和被测接口分属于同一个接口板3,测试接口和被测接口通过匹配测试线路或抓线系统相连。由于测试接口和被测接口同属于一个接口板,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仅能够由主控板控制器控制对被测接口的检测,还可以由接口板3上的控制器控制对被测接口的检测。如接口板3上的控制器生成测试信号通过测试接口发送给被测接口,被测接口在接收到测试信号后将采样结果发送给DSP模块或通过DSP模块发送给接口板3上的控制器,由接口板3上的控制器或DSP模块对接收到的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完成对被测接口的检测。
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提出几种通过特定测试信号检测被测接口特定功能的实例。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完成对被测接口的功率谱密度测试,通过对被测接口功率谱密度的测试,能够检测DAC、滤波器、AGC、输出放大器和变压器的质量,同时,如果分辨率足够高,载波之间的噪音可以被区分开来,这有助于诊断功率电平问题、频率响应问题甚至耦合到输出的干扰问题。具体为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让被测接口工作在Reverb(混响)模式,被测接口的Modem(调制解调器)以固定的功率电平激活所有的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载波)载波向测试接口发送Reverb信号。测试接口接收Reverb信号并上报给测试接口所在接口板的DSP模块、接口板控制器或主控板控制器,由DSP模块、接口板控制器或主控板控制器对接收到的Reverb信号进行测量分析,与相应模板对照就可以检测被测接口的发送信号质量。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完成对被测接口的内调制噪声特性的检测。其中Missing Tone(子载波抑制)是指一种测试模式,在该模式下由发送器模拟发出类似Reverb模式的频谱,但是禁止掉几个子载波,然后测试未禁止及禁止这几个子载波在响应上的上的不同。具体为: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控制被测接口,在某个子载波频点附近,选取一定数量的子载波以完全振幅向测试接口发送信号,并且测试在此时(未禁止子载波的情况下)测试接口上以该子载波频率为中心频率在一定带宽内测得未禁止时的有效值功率值(PF)。然后,将该子载波频率信号抑制后向测试解开发送信号,并测试此时(禁止子载波的情况下)测试接口上以该子载波频率为中心频率,在一定带宽内测得禁止时的有效值功率值(PM);通过PF/PM获得信噪比并与设定模板进行比较,以判断被测接口是否正常,其中上述对PF和PM的测量可由测试接口所属的接口板的控制器(或DSP模块)或主控板控制器对测试接口接收的信号分析得到。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的功率示意图,处于Missinf Tone时测得的功率实际上包含了噪声和非线性失真引起的崎变两部分功率之和。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完成对被测接口的空闲信道噪声的检测。通常在局端设备上,静态通道噪声的测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局端设备的MODEM在IDLE(空闲)状态时,测试接收器通道的噪声;另外一种是当局端设备的MODEM在IDLE状态时,测试发送通道的噪声。其中,接收通道的噪声测试,可以由接口通过外接匹配电阻完成。发送通道的空闲信道噪声可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被测接口所在)将被测接口设置工作在Idle状态,并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测试接口所在)控制测试接口检测空闲信道的噪声并上报,由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测试接口所在)或DSP模块对测试接收上报的检测噪声进行分析,将检测值与模板比较从而判断被测接口的发送通道是否正常。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完成对被测接口激活参数(链接速率、发送功率、噪声容限、线路衰减等)和/或误码率的检测。在该实施例中首先要控制测试接口的上下行频段与被测接口匹配,建立测试接口与被测接口之间的连接(通过匹配连接或抓线系统)。由局端设备的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被测接口所在)或DSP模块生成数据源作为下行数据向测试接口发送,进行下行方向上的数据通讯;测试接口在接收到被测接口发送的数据后上报,由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测试接口所在)通过对激活参数(链接速率、发送功率、噪声容限、线路衰减等指标)和/或误码率的分析统计,判断被测接口是否正常。同样也可由测试接口生成数据源做为上行数据向被测接口发送,通过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对被测接口的控制完成对上行数据上述指标的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不需要增加复杂的测试仪器和终端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完成对局端设备的检测,并且还能够对局端设备线路接口指标参数进行详尽测试,同时也支持对局端设备的误码测试,从而在保证测试结果全面的同时降低了测试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支持多对检测接口与被测接口并行测试,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这样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支持多对接口并行测试,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测试指标详尽,同时也包括业务能力测试,而且所有接口并行测试,效率很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目前局端设备的生产测试。因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再需要大量的测试仪器和测试终端,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对接口进行检测,还能够对局端设备中的分离器进行检测,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分别将接口1与分离器xDSL接口连接,将接口3与分离器LINE接口连接,将接口2与与分离器PSTN接口连接。其中接口1和接口3可作为信号源提供测试信号,在接口1、2、3正常的情况下,就能够通过分析接口2接收到的信号实现对分离器的检测。以下将以实例说明如何对分离器进行检测。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用于实现对分离器脉冲噪声的测试。在该实施例中将分离器的LINE接口悬空,接口1与与分离器xDSL接口连接,接口2与与分离器PSTN接口连接,其中接口1和接口2可以属于同一接口板,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接口板。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1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控制接口1产生高频大功率信号通过分离器向接口2发送。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2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对接口2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比对,从而检测分离器PSTN口出现的脉冲噪声幅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用于检测分离器的频带隔离性能。在该实施例中将分离器的LINE接口与接口3相连,接口2与与分离器PSTN接口连接,其中接口2和接口3可以属于同一接口板,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接口板。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3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控制接口3产生高频信号(4KHZ以上)通过分离器向接口2发送。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2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对接口2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比对,从而检测分离器PSTN口对高频信号的隔离性能。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局端设备检测示意图。该实施例用于完成分离器的低通性能测试。在该实施例中将分离器的LINE接口与接口3相连,接口2与与分离器PSTN接口连接,其中接口2和接口3可以属于同一接口板,也可以属于不同的接口板。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3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控制接口3产生低频信号(4KHz以下)通过分离器向接口2发送。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2所在的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DSP模块)对接口2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比对,从而检测分离器对话音信号的低通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局端设备自身产生相应的测试信号,能够不需要增加其他的指标测试仪器即可实现对分离器的检测。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局端设备结构图,局端设备1包括至少两个测试接口,测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上述两个测试接口相连并相互传送信号,还包括检测模块13,用于根据测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之间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检测模块13可以为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或接口板DSP模块。测试接口11或测试接口12在收到对方传送的信号后会对该信号进行采样,并上报其所在接口板的DSP模块,由其对上报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检验结果;或者DSP模块在收到采样数据后接着上报给接口板的控制器,由接口板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也可以是接口板控制器上报给主控板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局端设备1还包括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通过所述两个测试接口相互传送。例如测试接口11作为被测接口时,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将生成的测试信号通过测试接口11向测试接口12发送,从而检测测试接口11的发送能力。同样也可由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将生成的测试信号通过测试接口12向测试接口11发送,从而检测测试接口11的接收能力。
其中,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可以为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或接口板DSP模块。主控板控制器在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或数据源后会通过测试接口所在的接口板控制器及DSP模块控制所述测试接口发送;或者由主控板控制器向测试接口所在的接口板控制器下发指令,由该接口板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通过DSP模块控制所述测试接口发送;其中优选为,由接口板控制器控制DSP模块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下发。
其中,局端设备1还包括设置模块15,用于将上述两个测试接口之一设置为空闲状态。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由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作为设置模块15,将上述两个测试接口之一设置为空闲状态。
其中,局端设备1还包括控制器模块16,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13对所述测试接口之间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在局端设备1包括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时,协调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与检测模块13的关系,使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与检测模块13分别能够与测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进行信号传输,即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生成的信号由测试接口11发送,而检测模块13通过测试接口12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或者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生成的信号由测试接口12发送,而检测模块13通过测试接口11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控制器模块16为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如当测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分别属于不同的接口板时,作为控制器模块16的主控板控制器需要分别向测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所在接口板的控制器下发指令,通知测试接口11所在接口板的控制器生成相应测试信号通过测试接口11向测试接口12发送;并通知测试接口12所在接口板的控制器对测试接口12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当然试接口11和测试接口12属于同一接口板时,控制器模块16还可为该接口板的接口板控制器。
作为实施例,本发明上述局端设备还能够测试局端设备内的分离器17,分离器17分别与两个测试接口相连,通过检测模块13对通过分离器17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分离器17的检测。如将测试信号生成模块14生成相应的测试信号通过与分离器(xDSL接口或LINE口)连接的测试接口发送,通过与分离器(PSTN口)相连的测试接口接收测试信号,并由接收测试信号的接口所在的接口板的控制器(DSP模块)或主控板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测试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分离器是否正常。其中,上述与分离器的测试接口可属于同一接口板,也可属于不同的接口板。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自身生成测试信号并检测,从而不仅不需要增加其他外接测试仪器即可实现对局端设备的检测,并且还能够对局端设备的指标参数的详尽测试,同时也支持对局端设备的误码测试,因此能够在保证测试结果的同时降低了测试成本。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连接被测接口与测试接口;
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测试接口或所述被测接口发送;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所述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测试接口向所述被测接口发送;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检测具体为: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被测接口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检测所述被测接口的接收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所述测试信号,并通过所述被测接口向所述测试接口发送;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信号进行检测具体为: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测试接口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检测所述被测接口的发送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所述测试信号具体为所述局端设备的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或接口板DSP模块生成所述测试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和所述测试接口属于同一接口板或不同的接口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和所述测试接口属于同一接口板时,所述测试信号还可由所述接口板上的控制器和DSP模块生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被测接口与测试接口具体为: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测试接口通过分离器连接,所述分离器与所述被测接口属于同一局端设备;
所述局端设备生成测试信号通过被测接口发送;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测试接口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测试所述分离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测试接口通过分离器连接具体为:
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分离器的xDSL接口相连,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PSTN接口相连;
所述测试信号为高频大功率信号,用于检测所述分离器的脉冲噪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测试接口通过分离器连接具体为:
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分离器的LINE接口相连,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PSTN接口相连;
所述测试信号为高频信号,用于检测所述分离器的频带隔离性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测试接口通过分离器连接具体为:
所述被测接口与所述分离器的LINE接口相连,所述测试接口与所述PSTN接口相连;
所述测试信号为低频信号,用于检测所述分离器的低通性能。
11.一种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测试接口,所述两个测试接口相连并相互传送信号,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接口之间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得到检测结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或接口板DSP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通过所述两个测试接口相互传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号生成模块为主控板控制器、接口板控制器或接口板DSP模块。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两个测试接口之一设置为空闲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为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对所述测试接口之间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为主控板控制器或接口板控制器。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两个测试接口相连,通过所述检测模块对通过所述分离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所述分离器的检测。
CNA2007101817378A 2007-10-23 2007-10-23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Pending CN101141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817378A CN101141331A (zh) 2007-10-23 2007-10-23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817378A CN101141331A (zh) 2007-10-23 2007-10-23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331A true CN101141331A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3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17378A Pending CN101141331A (zh) 2007-10-23 2007-10-23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133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98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终端仿真测试的方法和业务单板
CN101834679A (zh) * 2010-04-26 2010-09-1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端口测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65185A (zh) * 2011-01-07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dsl电路板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315917A (zh) * 2010-07-06 2012-01-1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02377618A (zh) * 2011-10-14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管理接口管理能力的方法、装置、网管及系统
CN102111509B (zh) * 2009-12-28 2014-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局端接入设备功耗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70165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接入设备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982A (zh) * 2008-08-07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终端仿真测试的方法和业务单板
CN101645982B (zh) * 2008-08-07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终端仿真测试的方法和业务单板
CN102111509B (zh) * 2009-12-28 2014-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局端接入设备功耗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834679A (zh) * 2010-04-26 2010-09-1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端口测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834679B (zh) * 2010-04-26 2014-08-27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端口测试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15917A (zh) * 2010-07-06 2012-01-11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02315917B (zh) * 2010-07-06 2014-12-1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CN102065185A (zh) * 2011-01-07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用户线dsl电路板链路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377618A (zh) * 2011-10-14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管理接口管理能力的方法、装置、网管及系统
CN102377618B (zh) * 2011-10-14 201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设备管理接口管理能力的方法、装置、网管及系统
CN103701656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接入设备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3882B (zh) 在客户端处进行线路测试的方法和设备
US732445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xDSL transceiver unit-central office
JP4694093B2 (ja) 多数搬送波dsl環境でブロードバンド信号を使用して伝送回線を特性付け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6477238B1 (en) Loop cer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for ADSL
CN101772900B (zh) 串扰评估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通信系统
CN101141331A (zh) 一种局端设备检测方法和局端设备
CN101610102B (zh) 一种优化功率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EP271209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sing crosstalk of lines
EP2216972B1 (en) A splitter-detec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73860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faults in a broadband network
US6816575B2 (en) Single ended loop loss measurement by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based signal processing
CN1960402A (zh) 检测缺失的过滤器/分路器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US89231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far end measurements for DSL diagnostics
CN103229472B (zh) 多线路串扰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75375B (zh) 一种数字用户环路中用户线路最大带宽的预估方法及系统
CN101997796A (zh) 一种消除多载波调制系统中混叠噪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41567A (zh) 一种干扰线路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62230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port test of broad band access device in the digital subscriber broad band access system
Lindqvist et al. Impact of crosstalk estimation on the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performance
CN100411366C (zh) 一种调制解调器上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EP1095480A1 (en) Adsl test system
Daou Overview of ADSL test requirement towards conformance, performance and interoperability
Ali et al. Crosstalk measurements in DSL rings
Rongpeng et al. Single-Ended Loop Testing (SELT)-New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