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178A -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178A
CN101141178A CNA2006101275064A CN200610127506A CN101141178A CN 101141178 A CN101141178 A CN 101141178A CN A2006101275064 A CNA2006101275064 A CN A2006101275064A CN 200610127506 A CN200610127506 A CN 200610127506A CN 101141178 A CN101141178 A CN 101141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ime
time interval
self
channe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75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178B (zh
Inventor
马志锋
张银成
刁心玺
李名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275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41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4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1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涉及链路增强技术,为实现提高链路的利用率以及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而发明。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网络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2)网络端对信道质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传输时间间隔。本发明能够提高信道传输效率,提高调度性能,从而提高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并可以达到提高时间分集增益、节省终端功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路增强技术,尤其涉及链路增强技术中的自适应传输时间间隔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例如:在线游戏,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业务等,都要求低时延。而且,作为上行增强技术的目标之一,为了满足低时延的要求,有必要在上行增强技术中引入短传输时间间隔(TTI)。这种短TTI的使用减少了空中接口的传输时延和帧对齐带来的时延,并且大大降低了用户设备(UE)和基站(Node B)相应的处理时延,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以及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下行增强技术中,将增强信道的TTI从原来的20ms改成了5ms。下行增强技术中5ms TTI的使用,减少了环路时间(RTT),极大地提高了链路适配性能,而且能更好地配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和快速调度的实施,系统的吞吐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在TD-SCDMA上行增强技术中,采用5ms TTI,既可以与下行增强技术中HS-DSCH的TTI保持一致,又考虑到HARQ、基于Node B调度等技术仍然在上行增强技术中应用,5msTTI将会缩短HARQ重传时间,提高调度性能,从而提高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办法,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以及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网络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2)网络端对信道质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
(11)网络端获取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
(12)网络端根据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向终端提供实时业务或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提供,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若信干比大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小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长传输时间间隔;
(22)若信干比小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大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短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包括一个以上的时间取值。
其中,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取值为5ms传输时间间隔和2ms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长传输时间间隔包括20ms传输时间间隔、40ms传输时间间隔和80ms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5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其中,20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第一次交织、无线帧分割、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能够提高信道传输效率,提高调度性能,从而提高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并可以达到提高时间分集增益、节省终端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5ms传输时间间隔E-DCH编码复用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20ms传输时间间隔E-DCH编码复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网络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2)网络端对信道质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
(11)网络端获取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
(12)网络端根据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向终端提供实时业务或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提供,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判断信干比是否大于一个预设门限TH_SIR,TH_SIR为大于3分贝的数值,TH_SIR典型取值为10分贝;
(22)判断信道的衰落因子ρ,ρ=σ/μ,σ是接收信号功率时延分布的标准差,μ是接收信号功率时延分布的均值;ρ小于预设门限TH_fade时,判为非衰落信道,否则判为衰落信道,预设门限TH_fade的取值为大于零的小数,典型取值是0.2。
若信干比大于一个预设门限TH_SIR,并且信道的衰落因子ρ小于预设门限TH_fade时判为好。
若信干比小于一个预设门限TH_SIR,并且信道的衰落因子ρ大于预设门限TH_fade时判为差。
若信道质量差,则选取短TTI,若信道质量好,则选取长TTI。
其中,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可以是一个以上的时间取值,典型取值为5ms和2ms。所述的长传输时间间隔取值可以有多种,例如:20ms、40ms、80ms。
上行增强技术中采用5ms TTI和20ms TTI,需要相应的信道结构支持。在上行增强技术中,作为增强型上行传输信道E-DCH,采用自适应TTI,与传统20ms TTI DCH存在两种不同复用方式,即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E-DCH与DCH时分复用在相同的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这种E-DCH编码复用方式可以沿用R4传输信道复用过程,编码过程实现比较简单。采用这种方式,E-DCH与DCH占用相同的码道,不需要分配额外码资源,只使用一个码道时可以降低PAR,但是当数据速率足够高,需要采用多码传输时,这种优势就不再存在。而且这种方式也不利于高阶调制的使用。
E-DCH与DCH码分复用。E-DCH将占用独立的码道,考虑到E-DCH还是从原来的码资源集合选取扩频码,只要同一扩频码不被E-DCH与DCH同时占用就可以。这种方式虽然在一些情况下会增大PAR,但是从实现的角度上看,这种方式不需要改动现有DCH处理过程和相关的RRC配置,而且有利于引入短TTI,增加HARQ操作的灵活性,支持自适应调制。
考虑到上述两种复用方式的优缺点,对于E-DCH复用方式,建议采用码分复用。首先,在TDD上行增强技术中E-DCH不支持多码传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PAR问题;其次,上行专用控制信道E-UCCH与E-DCH时分复用在E-PUCH中,也不会出现引入E-DPCCH带来的PAR问题;最后,考虑到上行增强技术中将引入半静态TTI,从实现的角度上看,码分复用相对于时分复用对R4/5改动较小,实现起来更加方便。
本发明既可以与下行增强技术中HS-DSCH的TTI保持一致,又考虑到HARQ、基于Node B调度等技术在上行增强技术中的应用,5ms TTI将会缩短HARQ重传时间,提高调度性能,从而提高网络和终端的吞吐量。
图1是本发明的5ms传输时间间隔E-DCH编码复用流程图。如图1所述,5ms的编码复用过程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比较、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与传统的编码复用过程相比,由于上行增强技术中,每个UE只有一个E-DCH类型的CCTrCH,每个E-DCH类型的CCTrCH只有一个E-DCH信道,所以每次有且只有一个E-DCH参与复用,而且没有传输块级联模块;由于E-DCH采用5ms TTI,所以只存在第二次交织,即帧内交织,而不存在第一次交织(帧间交织)和无线帧分割模块;由于在上行增强技术中将采用16QAM,所以需要在物理信道映射前增加16QAM星座重排模块,当采用QPSK时这一步是透明的。
图2是本发明的20ms传输时间间隔E-DCH编码复用流程图。如图2所示,20ms传输时间编码过程包括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比较、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与传统的编码复用过程相比,此编码过程没有传输块级联模块,增加了16QAM星座重排模块。
另外,这里的20ms TTI与早期版本的20ms TTI,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是它们在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上存在着不同。早期版本采用的是卷积码和Turbo码,在上行增强技术中只采用Turbo码;早期版本采用的调制方式主要有QPSK和8PSK,而在上行增强技术中可支持16QAM。
本发明提出的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能够根据信道质量的好坏选择传输时间间隔,5ms TTI与20ms TTI相比,帧头字节开销比例大,相对效率低,而且因为传输时间间隔的降低,交织增益下降。对于非实时性业务,采用20ms TTI可以达到提高时间分集增益、节省终端功耗的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网络端判断终端是否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实时业务或者低时延业务,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2)网络端对信道质量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取传输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11)网络端获取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
(12)网络端根据终端的业务请求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向终端提供实时业务或低时延业务,若需要提供则转入步骤(2);若不需要提供,则选择长传输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若信干比大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小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长传输时间间隔;
(22)若信干比小于预设门限值且信道衰落因子大于预设门限值,则选取短传输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包括一个以上的时间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取值为5ms传输时间间隔和2ms传输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传输时间间隔包括20ms传输时间间隔、40ms传输时间间隔和80ms传输时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5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0ms传输时间间隔编码过程依次为:循环冗余校验、码块分割、信道编码、第一次交织、无线帧分割、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及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比特加扰、物理信道分割、帧间交织、16正交幅度调制和物理信道映射。
CN2006101275064A 2006-09-07 2006-09-07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75064A CN101141178B (zh) 2006-09-07 2006-09-07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75064A CN101141178B (zh) 2006-09-07 2006-09-07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178A true CN101141178A (zh) 2008-03-12
CN101141178B CN101141178B (zh) 2012-02-22

Family

ID=3919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750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178B (zh) 2006-09-07 2006-09-07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41178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390A (zh) * 2010-03-01 2010-09-2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编码及复用方法和比特级处理器
WO2012139390A1 (zh) * 2011-04-11 201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139377A1 (zh) * 2011-04-11 201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基站
WO2015096821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CN105281868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356905A (zh) * 2015-10-16 2016-02-24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与1/k 码率卷积码混合编码方法
CN105636214A (zh) * 2015-12-31 2016-06-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空口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和接收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10902A (zh) * 2015-02-06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低等待时间知悉
WO2017167267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Mediatek Inc. A method of adaptive tti tuning
WO2017167277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CN10736059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信息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7126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传输调度的方法
CN107623649A (zh) * 2016-07-15 2018-0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3144A (zh) * 2017-02-17 2019-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混合持续时间传输时间间隔的基于反馈的重传
CN110463323A (zh) * 2017-02-02 2019-11-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680759B2 (en) 2016-07-19 2020-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8525B1 (ko) * 2001-10-31 2003-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에 적응적인 실시간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리밍 시스템및 방법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390B (zh) * 2010-03-01 2014-03-0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编码及复用方法和比特级处理器
CN101841390A (zh) * 2010-03-01 2010-09-2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信道编码及复用方法和比特级处理器
WO2012139390A1 (zh) * 2011-04-11 201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增强型专用传输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139377A1 (zh) * 2011-04-11 2012-10-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方法及系统、终端及基站
WO2015096821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US11606179B2 (en) 2013-12-27 2023-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CN110380836B (zh) * 2013-12-27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tti与lte共存的系统和方法
US10903963B2 (en) 2013-12-27 2021-0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CN110380836A (zh) * 2013-12-27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适应tti与lte共存的系统和方法
US10200137B2 (en) 2013-12-27 2019-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CN105281868B (zh) * 2014-07-10 2018-05-2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281868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210902A (zh) * 2015-02-06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低等待时间知悉
CN107210902B (zh) * 2015-02-06 2020-09-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并行低等待时间知悉
US10932286B2 (en) 2015-02-06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low latency awareness
CN105356905A (zh) * 2015-10-16 2016-02-24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与1/k 码率卷积码混合编码方法
CN105356905B (zh) * 2015-10-16 2017-09-29 上海磐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序列扩频码与1/k 码率卷积码混合编码方法
CN105636214A (zh) * 2015-12-31 2016-06-0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空口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和接收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420079B2 (en) 2016-04-01 2019-09-17 Hfi Innovation Inc. Efficient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7167277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WO2017167267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Mediatek Inc. A method of adaptive tti tuning
US10420080B2 (en) 2016-04-01 2019-09-17 Hfi Innovation Inc. Transmission preemption and its indication
US10524256B2 (en) 2016-04-01 2019-12-31 Mediatek Inc. Method of adaptive TTI tuning
CN107360593A (zh) * 2016-05-10 2017-11-1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信息传输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71265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传输调度的方法
CN107371265B (zh) * 2016-05-13 2020-10-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传输调度的方法
CN107623649B (zh) * 2016-07-15 2020-01-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23649A (zh) * 2016-07-15 2018-0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680759B2 (en) 2016-07-19 2020-06-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463323A (zh) * 2017-02-02 2019-11-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463323B (zh) * 2017-02-02 2023-04-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313144A (zh) * 2017-02-17 2019-10-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混合持续时间传输时间间隔的基于反馈的重传
CN110313144B (zh) * 2017-02-17 2022-03-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178B (zh)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1178B (zh) 一种自适应选择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
KR10111521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중첩 코딩
EP1811700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205379B2 (ja) 符号分割多重接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の高速データの再伝送装置及び方法
CN102421192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30076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数据字进行自适应编码、调制和传输的方法及传输单元
US20070097935A1 (en) In-band rate control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8235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资源单元分配的方法、用户站和基站
JP506109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再送方法
US20030235160A1 (en) Adaptive gain adjustment control
US20090185638A1 (e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8457679B2 (en) Adaptive power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s
KR20030032381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35539B (zh) 用户间同信道干扰抑制的方法及其基站
KR20030037191A (ko) 고속 패킷 데이터의 효율적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장치 및방법
CN191882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增强上行链路专用信道上传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TW200803568A (en) A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uperposition coding for a forward link in a wireless commnication system
WO2008095334A1 (en)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multi- carrier systems
Kwon et al.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0461935C (zh) 上行增强控制信道信令编码的方法
CN101212377A (zh) 上行增强系统中信令信道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Baum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adaptive OFDM packet data system
Nakanishi et al. An OFDM based adaptive modulation scheme employing variable coding rate
Elliott et al. Effective SINR mapping for an MC-CDMA system
KR20060026813A (ko)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채널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제어정보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