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0727B - 等离子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0727B
CN101140727B CN2007101127870A CN200710112787A CN101140727B CN 101140727 B CN101140727 B CN 101140727B CN 2007101127870 A CN2007101127870 A CN 2007101127870A CN 200710112787 A CN200710112787 A CN 200710112787A CN 101140727 B CN101140727 B CN 101140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voltage
signal
keep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127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0727A (zh
Inventor
金默熙
郑允权
任玄宰
许溶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0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0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07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形成并排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等离子显示板;在显示影像的维持期间内,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中的电极提供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为第1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电极提供第1类型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为高于第1电平的第2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电极提供与第1类型维持信号不同的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驱动部;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大于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的长度小于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通过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维持信号,具有增加所体现的影像亮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特别为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形成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和,向这个等离子显示板的电极提供一定的驱动信号的驱动部。
通常在等离子显示板中,由障壁划分的放电串(Cell)内形成荧光体层,同时形成多个电极(Electrode)。而且,驱动部通过电极向放电串提供驱动信号。则,放电串内根据提供的驱动信号产生放电。其中,放电串内通过驱动信号产生放电时,充入放电串内的放电气体释放真空紫外线(VacuumUltraviole trays),这种真空紫外线使形成在放电串内的荧光体发光,从而产生可见光。通过这种可见光,在等离子显示板的画面上显示影像。
同时,传统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存在显现在画面上的影像亮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通过根据平均功率电平(AveragePower Level:APL)变更维持信号,改善影像亮度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形成并排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等离子显示板;在显示影像的维持期间内,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Average Power Level)为第1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第1类型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为高于第1电平的第2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与第1类型维持信号不同的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驱动部和;其中,维持信号包括电压上升期间,电压维持期间,电压下降期间,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大于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的长度小于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
而且,在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
而且,在第1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
而且,在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电压上升到第1电压,再从第1电压下降到低于第1电压的第2电压,从第2电压上升到高于第1电压的第3电压。
而且,驱动部利用由含有第1传感器部的能量供应路径和,含有第2传感器部的能量回收路径所组成的能量回收电路(Energy Recovery Circuit),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维持信号,第2传感器部的电感(Inductance)值比第1传感器部的电感值更大。
而且,第2传感器部电感值大约为第1传感器部电感值的2倍以上3倍以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维持信号,具有增加显现的影像亮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片;
图2a至图2b为可以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实施例的图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体现影像色调的帧(Frame)的图片;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操作的实施例的图片;
图5a至图5b为上斜信号或第2下斜信号的又一种形态的图片;
图6为平均功率电平的图片;
图7a至图7b为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维持信号的方法的实施例的图片;
图8a至图8b为在第1电平或第2电平中的放电形式的图片;
图9为提供维持信号的驱动部结构的实施例的图片;
图10为图9的驱动部操作的实施例的图片;
图11为介绍驱动部的另一个结构的实施例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图片详细介绍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片。
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100)和驱动部(110)。驱动部(110)在显示影像的维持期间内,向包含在等离子显示板(100)上的第1电极或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Average Power Level:APL)为第1电平(APL1)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第1类型(Type1)维持信号;平均功率电平为高于第1电平(APL1)的第2电平(APL2)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与第1类型(Type1)维持信号不同的第2类型(Type2)维持信号。
其中,维持信号包括电压上升期间,电压维持期间,电压下降期间,最好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大于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而且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小于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
在此,图1中只显示了驱动部(110)由一个板(Board)形状组成的例子,但是在本发明中驱动部(110)可以根据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100)上的电极,分为多个板形成。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含的等离子显示板(100)上形成并排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及与这些第1电极和第2电极交叉的第3电极时,驱动部(110)可以分为驱动第1电极的第1驱动部(图中未显示)、驱动第2电极的第2驱动部(图中未显示)和驱动第3电极的第3驱动部(图中未显示)。
通过以下介绍更加明确分析驱动部(110)。
在此,等离子显示板(100)包括电极,以下结合附加的图2a至图2b具体分析这种等离子显示板(100)的实施例。
图2a至图2b为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实施例的图片。
首先,图2a所示,则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可以由形成并排的第1电极(202,Y)和第2电极(203,Z)的前面基板(201)和形成了与上述第1电极(202,Y)及第2电极(203,Z)交叉的第3电极(213,X)的后面基板(211)粘合而成。其中,由形成在前面基板(201)上的电极,最好由第1电极(202,Y)和第2电极(203,Z)在放电空间,即放电串(Cell)引起放电的同时维持放电串的放电。可以在这个形成了第1电极(202,Y)和第2电极(203,Z)的前面基板(201)的上部,形成覆盖第1电极(202,Y)和第2电极(203,Z)的电介质层,最好是上部电介质层(204)。这种上部电介质层(204)限制扫描电极(202,Y)及维持电极(203,Z)的放电电流,同时使扫描电极(202,Y)和维持电极(203,Z)之间绝缘。
为了易于放电,在这种上部电介质层(204)上面形成保护层(205)。这种保护层(205)是采用将氧化镁(MgO)等材料蒸镀在上部电介质层(204)上部的方法。
同时,后面基板(211)上形成电极,最好是形成第3电极(213,X),可以在这种形成第3电极(213,X)的后面基板(211)的上部形成覆盖第3电极(213,X)的电介质层,最好是下部电介质层(215)。这种下部电介质层(215)可以使第3电极(213,X)绝缘。这个下部电介质层(215)的上部形成了划分放电空间即放电串的条形(Stripe Type),井形(Well Type),三角形(Delta Type),蜂窝形等障壁(212)。由此,可以在前面基板(201)和后面基板(211)之间形成红色(Red:R),绿色(Green:G),蓝色(Blue:B)等放电串。而且,除了红色、绿色、蓝色放电串之外,也可以形成白色(White:W)或黄色(Yellow:Y)放电串。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所包含的等离子显示板中,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间距(Pitch)可以实际相同,但是为了配合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中的色温,也可以不同设置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间距。
此时,可以设为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间距都不相同,但是也可以使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的至少一个的放电串间距与其他放电串间距不同。例如,可以设成红色(R)放电串的间距最小,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的间距比红色(R)放电串的间距更大。其中,绿色(G)放电串的间距可以与蓝色(B)放电串的间距实际相同或不同。而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不仅可以采用图2a所示的障壁(212)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形状的障壁结构。例如,障壁(212)包括第1障壁(212b)和第2障壁(212a)。在此可以采用,第1障壁(212b)高度与第2障壁(212a)高度互不相同的差分型障壁结构,在纵向障壁(212a)或横向障壁(212b)当中至少一个障壁形成可作为排气通道的频道(Channel)的频道型障壁结构,第1障壁(212b)或第2障壁(212a)当中至少一个障壁形成槽(Ho1low)的槽形障壁结构。
其中,如果采用差分型障壁则第1障壁(212b)或第2障壁(212a)当中最好第1障壁(212b)的高度比第2障壁(212a)的高度更低。同时,如果采用频道型障壁结构或槽型障壁结构,则最好在第1障壁(212b)上形成频道或槽。
再者,本发明实施例中图示和介绍了R,G及B放电串分别在同一个线上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排列。比如说,R,G及B放电串可以采取三角形排列的三角洲(Delta)型的排列。放电串的形状也同样,不仅可以采取四角形,也可以采取五角形,六角形等多种多角形状。
在此,由障壁(212)划分的放电串内最好充入指定的放电气体。
同时,可以在由障壁(212)划分的放电串内形成寻址放电时释放显示图像的可见光的荧光体层(214)。例如,可以形成红色(Red:R)、绿色(Green:G)、蓝色(Blue:B)荧光体层。
而且,除了红色(R),绿色(G),蓝色(B)荧光体层之外,也可以再形成白色(White:W)及/或黄色(Yellow:Y)荧光体层。
而且,红色(R)、绿色(G)、蓝色(B)放电串的荧光体层(214)的厚度(Width)可以实际相同或在一个以上的荧光体层不同。例如,红色(R)、绿色(G)及蓝色(B)放电串当中至少一个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214)厚度与其他放电串不同时,绿色(G)或蓝色(B)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214)厚度可以大于红色(R)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214)厚度。其中,绿色(G)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214)厚度可以与蓝色(B)放电串中的荧光体层(214)厚度实际相同或不同。
同时,在此图2a的介绍中只列出和介绍了第1电极(202)及第2电极(203)分别由一个层(Layer)形成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与其不同,第1电极(202)及第2电极(203)中一个以上的电极由多个层组成。以下通过参照图2b,对其进行分析。
图2b所示,则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可以分别由两个层(Layer)组成。
尤其是如果考虑光透过率及电导度,则为了将放电串内产生光释放到外部的同时确保驱动效率,最好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由包括不透明的银(Ag)材质的总线电极(202b,203b)和,透明的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ITO)材质的透明电极(202a,203a)。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包括透明电极(202a,203a)的理由是,为了放电串内产生的可见光释放到等离子显示板的外部时能够有效释放。同时,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包括总线电极(202b,203b)的理由是,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只包括透明电极(202a,203a)时,透明电极(202a,203a)的电导度相对低一些,会降低驱动效率,因此是为了补偿可能降低驱动效率的透明电极(202a,203a)的低电导度。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包括总线电极(202b,203b)时,为了防止总线电极(202b,203b)引起的外光反射,最好在透明电极(202a,203a)和总线电极(202b,203b)的之间再配备黑色层(BlackLayer:220,221)。同时,也可以在上述图2b的结构中省略透明电极(202a,203a)。例如,在图2b中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可以省略透明电极(202a,203a),仅通过总线电极(202b,203b)组成。即,第1电极(202)和第2电极(203)是由总线电极(202b,203b)的一个层(Layer)组成的ITO-Less电极。
以上只介绍了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具有以上介绍的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例如,在以上介绍中只显示了编号204的上部电介质层及编号215的下部电介质层分别为一个层(Layer)的例子,但是这种电介质层及下部电介质层当中可以至少一个是由多个层组成。同时,为了防止编号212的障壁引起的外光反射,可以在障壁(212)的上部增设可以吸收外光的黑色层(图中未显示)。而且,也可以在与障壁(212)对应的前面基板(201)上的特定位置增设黑色层(图中未显示)。而且,形成在后面基板(211)上的第3电极(213)的宽或厚度可以是一定值,但是放电串内的宽或厚度可以与放电串外部的宽或厚度不同。例如,放电串内部的宽或厚度大于放电串外部的宽或厚度。
如此,可以多样变化包括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板结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体现影像色调的帧(Frame)的图片。
而且,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操作的实施例的图片。
首先,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体现影像的色调(GrayLevel)的帧分为发光次数不同的子字段。
而且,虽然图中未显示,各子字段可以再分为初始化所有放电串的重置期间(Reset Period),选择将要放电的放电串的寻址期间(Address Period)及根据放电次数体现色调的维持期间(Sustain Period)。例如,如图3所示,在以256色调显示图像时一个帧分为8个子字段(SF1至SF8),8个子字段(SF1至SF8)再分别分为重置期间,寻址期间及维持期间。
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提供给维持期间的维持信号个数,设定相应子字段的色调加权值。即,可以利用维持期间为各个子字段设定一定的色调加权值。例如,可以采用将第1子字段的色调加权值设为20,将第2子字段的色调加权值设为21的方法,决定各子字段的色调加权值,从而使各个子字段的色调加权值以2n(但是,n=0,1,2,3,4,5,6,7)的比率增加。如此,可以在各个子字段中根据色调加权值调节在各个子字段的维持期间供应的维持信号的个数,从而体现多样的影像色调。
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为了显示1秒的影像,比如为显示1秒的影像,采用多个帧。例如,为显示1秒的影像,采用60个帧。此时,一个帧的长度可以是1/60秒,即16.67ms。可以多样变化这种帧的长度。其中,图3只显示和介绍了一个帧分为8个子字段的例子,但是可以与其不同,可以多样变更组成一个帧的子字段的个数。例如,可以由第1子字段到第12子字段为止的12个子字段组成一个帧,也可以由10个子字段组成一个帧。而且,在图3所示的一个帧内各个子字段是按照色调加权值大小增加的顺序排列,但是也可以与其不同,按照色调加权值减少的顺序排列,各个子字段也可以与色调加权值无关地排列。然后,分析图4,则显示了在如上述图3中的帧包含的多个子字段任一个子字段(Subfield)中,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操作的实施例。
首先,可以通过之前图1中符号120的驱动部,在重置期间之前的预重置期间向第1电极(Y)提供第1下斜(Ramp-Down)信号。在这里事先指明,将要的介绍的多种信号是通过前述图1中符号120的驱动部,向第1电极,第2电极或第3电极供应。
同时,可以在向第1电极(Y)提供第1下斜信号的期间内,向第1电极(Z)提供与第1下斜信号相反极性方向的预(Pre)维持偏置信号。其中,向第1电极(Y)提供的第1下斜信号最好逐渐下降到第10电压(V10)。
同时,最好预维持信号实际稳定维持预维持电压(Vpz)。在此,预维持电压(Vpz)最好是在之后的维持期间内提供的维持信号(SUS)的电压,即最好与维持电压(Vs)大致相同。
如此,在预重置期间向第1电极(Y)提供第1下斜信号,与此同时向第2电极(Z)提供预维持信号,则在第1电极(Y)上积累一定极性的壁电荷(WallCharge),在第2电极(Z)上积累与第1电极(Y)相反极性的壁电荷。例如,在第1电极(Y)上积累阳性(+)的壁电荷(Wall Charge),在第2电极(Z)上积累阴性(-)壁电荷。
由此,可以在之后的重置期间产生充分强度的创建放电,从而可以充分稳定实行初始化。同时,即使在重置期间内向第1电极(Y)施加的上斜信号(Ramp-Up)的电压变的更小,也可以产生充分强度的创建放电。出于确保驱动时间的观点,可以在帧子字段当中的最早时间排列的子字段中,在重置期间之前包含预重置期间;或者可以在帧中的子字段的2个或3个子字段中,在重置期间之前包含预重置期间。或者,也可以在所有子字段省略这种预重置期间。预重置期间之后,在进行初始化的重置期间的创建(Set-Up)期间内,可以向第1电极(Y)施加与第1下斜信号相反极性的上斜(Ramp-Up)信号。其中,上斜信号可以包括以第1倾斜度从第20电压(V20)逐渐上升到第30电压(V30)的第1上斜信号和,以第2倾斜度从第30电压(V30)上升到第40电压(V40)的第2上斜信号。在这个创建期间内,放电串内通过上斜信号发生弱的暗放电(Dark Discharge),即创建放电。通过此创建放电,放电串内将积累某一程度的壁电荷(Wall Charge)。
在此,最好第2上斜信号的第2倾斜度比第1倾斜度更缓慢。如此,若第2倾斜度比第1倾斜度更缓慢,则可以在产生创建放电之前为止相对快速提高电压,在发生创建放电期间内则可以获得相对缓慢上升电压的效果,由此可以降低创建放电引起的光的量。由此,可以改善对比度(Contrast)特性。在创建期间之后的记忆(Set-Down)期间内,可以在上斜信号之后,向第1电极(Y)提供与这种上斜信号相反极性方向的第2下斜(Ramp-Down)信号。
其中,第2下斜信号最好从第20电压(V20)逐渐下降到第50电压(V50)。由此,在放电串内发生微弱的消除放电(Erase Discharge),即记忆放电。通过此记忆放电,将在放电串内均匀残留可以稳定发生寻址放电的壁电荷。
图5a至图5b为上斜信号或第2下斜信号的又一种形态的图片。
首先,图5a所示,上斜信号采取急剧上升到第30电压(V30)为止后,从第30电压(V30)开始逐渐上升到第40电压(V40)的形式。
如此,上斜信号可以如图4所示,以互不相同的倾斜度分为两个阶段逐渐上升,也可以如图5a所示,在一个阶段逐渐上升,可以按照多样的形式进行变更。然后分析图5b,则第2下斜信号采取了从第30电压(V30)开始逐渐下降电压的形式。如此,第2下斜信号也可以改变电压下降的时点,因此可以以多样的形式进行变更。
同时,在重置期间之后的寻址期间内,可以向第1电极(Y)提供实际维持比第2下斜信号高的第50电压(V50)更高电压的扫描偏置信号。同时,可以向所有第1电极(Y1~Yn)提供从扫描偏置信号下降扫描电压(ΔVy)的扫描信号(Scan)。例如,向多个第1电极(Y)当中的第一个扫描电极(Y1)提供第一个扫描信号(Scan1),之后向第二个第1电极(Y2)提供第二个扫描信号(Scan2),向第n个第1电极(Yn)提供第n个扫描信号(Scann)。
同时,扫描信号(Scan)的宽度可以按照子字段单位进行变更。即,至少一个以上的子字段中,扫描信号(Scan)的宽度可以与其他子字段中的扫描信号(Scan)宽度不同。例如,在时间上位于后位的子字段中的扫描信号(Scan)宽度可以比在前面的子字段中的扫描信号(Scan)宽度更小。而且,子字段排列顺序的扫描信号(Scan)宽度减少可以采用2.6μs(微秒),2.3μs(微秒),2.1μs(微秒),1.9μs(微秒)等渐进的方式,或采用2.6μs(微秒),2.3μs(微秒),2.3μs(微秒),2.1μs(微秒)......1.9μs(微秒),1.9μs(微秒)等方式。如此,向第1电极(Y)提供扫描信号(Scan)时,可以与扫描信号对应,向第3电极(X)提供上升数据电压的大小(ΔVd)的数据信号。
随着这些扫描信号(Scan)和数据信号(Data)信号的供应,扫描信号(Scan)的电压与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Vd)之差将与,重置期间内生成的壁电荷引起的壁电压相加,由此在供应数据信号电压(Vd)的放电串内产生寻址放电。同时,在寻址期间内,为了防止第2电极(Z)的干涉引起寻址放电的不稳定,最好向第2电极(Z)提供维持偏置信号。
在此,维持偏置信号最好稳定维持小于在维持期间施加维持信号的电压,大于接地电平(GND)的电压的维持偏置电压(Vz)。之后,在显示影像的维持期间内向第1电极(Y)及/或第2电极(Z)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维持信号(SUS)。这种维持信号(SUS)最好具有ΔVs电压大小。若提供这样的维持信号(SUS),则通过寻址放电被选的放电串在随着放电串内壁电压和维持信号(SUS)的维持电压(Vs)相加而提供维持信号(SUS)时,在第1电极(Y)和第2电极(Z)之间产生维持放电即显示放电。在这个维持期间,可以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提供到第1电极(Y)或第2电极(Z)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的维持信号。对其分析如下。
以下,图6为平均功率电平的图片。
如图6所示,平均功率电平是根据在等离子显示板显示影像的部分大小,调整维持信号个数的方法。即,平均功率电平是根据等离子显示板的放电串中被启动(On)的放电串个数决定。
最好越增加平均功率电平(APL)值,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越减少;越减少平均功率电平(APL)值,则越增加。例如,如(a),在等离子显示板(600)画面上的面积较小部分上显示影像时,即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600)的放电串中被启动(On)的放电串个数相对少时(此时,APL电平较低),为显示影像做贡献的放电串个数相对少,因此相对增加分别向为显示影像做贡献的放电串提供的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由此,可以增加影像的整体亮度。与此相反,如(b),在等离子显示板(600)画面上的面积较大部分上显示影像时,即形成在等离子显示板(600)的放电串中被启动(On)的放电串个数相对多时(此时,APL电平较高),为显示影像做贡献的放电串个数相对多,因此相对减少分别向为显示影像做贡献的放电串提供的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由此,防止等离子显示板(600)的整体电力消耗量的急剧增加。
作为其具体实施例,平均功率电平为a电平时,此时的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为N个。
而且,平均功率电平为比上述a电平高的b电平时,其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可以是少于上述N个的M个。
图7a至图7b为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维持信号的方法的实施例的图片。
首先,图7a所示,平均功率电平(Average Power Level)为第1电平(APL1)时,与(b)一样,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第1类型(Type)维持信号。相反,是第2电平(APL2)时,与(a)一样,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第2类型(Type)维持信号。
在此,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最好比如(b)的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更长。
同时,如(b)的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最好比如(a)的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更短。
如此,在平均功率电平较高的第2电平中,相对加长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同时在平均功率电平较低的第1电平中,相对缩短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则增加维持放电引起的光量。参照图7b分析其原因。
然后分析图7b,若在平均功率电平较高的第2电平中,将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设的相对长,则在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电压上升到第1电压(V1),从第2电压(V2)开始上升到比第1电压(V1)高的第3电压(V3)为止。若将电压上升期间设的相对长,则确保壁电荷在放电串内充分积累的时间。更具体的说,若充分加大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则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上升到第1电压(V1)时,在放电串内充分积累壁电荷,由此可以一次性发生放电。由此,放电串内的壁电荷量通过放电瞬间减少,由此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可以从第1电压(V1)下降到第2电压(V2)为止。之后若持续增加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则将再次在放电串内积累壁电荷,因此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可以从第2电压(V2)上升到第3电压(V3)为止。在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从第2电压(V2)开始上升到第3电压(V3)的过程中可以第二次发生放电。即,可以发生双重放电(Double Discharge)。
这种双重放电与传统的单一放电(Single Discharge)相比,释放更多的光,因此可以增加影像的亮度。
同时,如上述图6中具体介绍,在平均功率电平较高的第2电平中,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设的相对少,因此即使充分加长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也与整体驱动时间的增加无关。
同时,在平均功率电平较低的第1电平中,相对缩短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则可以在电压下降期间增加每小时的电压变化率(dv/dt),从而引起较强的放电,增加发生的光量,可以增加显现的影像亮度。
同时,如上述图6中具体介绍,在平均功率电平较低的第1电平中,每单位色调的维持信号个数设的相对多,因此相对加长了维持期间长度,整体驱动时间可能会不够。但是,如本发明相对缩短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则可以充分补偿驱动时间的不足。
以下,图8a至图8b为在第1电平或第2电平中的放电形式的图片。
首先,图8a所示,显示了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高的第2电平中,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的放电形式的实施例。
例如,在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在向第1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同时向第2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
由此,在向第1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发生维持放电,同时在向第2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发生维持放电。
在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使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的原因是:如上述图7b所示,在平均功率电平较高的第2电平中,可以通过充分加大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提高影像亮度。其结果,平均功率电平较高的第2电平中,在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引起维持放电时更有利于增加亮度。
然后,图8b所示,显示了平均功率电平较低的第1电平的第1类型维持信号中的放电形式的实施例。
例如,第1类型维持信号中,如(a)所示,在向第1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中,增加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更具体地说,在向2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d1)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反而会减少;在向第1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d2)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压差会增加。或,如(b)所示,在向第2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中,增加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更具体地说,在向第1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d1)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反而减少;在向第2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d2)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电压差会增加。由此,可以在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内,发生维持放电。在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内使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的原因是:如图7a至图7b的具体介绍,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低的第1电平中,通过充分缩短设置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引起强烈的维持放电,由此可以提高影像亮度。其结果,平均功率电平较低的第1电平中,在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内引起维持放电时更有利于增加亮度。
以下,图9为提供维持信号的驱动部结构的实施例的图片。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驱动部可以包括能量回收电路(Energy Recovery Circuit)。
这种能量回收电路最好包括电压存储部(900)和,存储电压供应部(901)和,电压回收部(902)和,维持电压供应部(904)和,基地电压供应部(905)和,第1传感器部(903)和,第2传感器部(906)。电压存储部(900)包括口电压存储用电容部(C),通过这种能量存储用电容部(C)存储电压。存储电压供应部(901)包括存储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1),通过这种存储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1),向等离子显示板的第1电极或第2电极提供存储在电压存储部(900)上的电压。电压回收部(902)包括电压回收控制用开关部(S2),通过这种电压回收控制用开关部(S2),将等离子显示板的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无效能量回收到电压存储部(900)后进行存储。
第1传感器部(903)包括第1共振用传感器(L1),通过这个第1共振用传感器(L1),在电压存储部(900)中存储的电压提供到第1电极或第2电极时,引起LC共振。第2传感器部(906)包括第2共振用传感器(L2),通过这个第2共振用传感器(L2),在电压存储部(900)从第1电极或第2电极回收电压时,引起LC共振。维持电压供应部(904)包括维持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3),通过这个维持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3),将维持电压源产生的维持电压(Vs)提供到第1电极或第2电极。基底电压供应部(905)包括基底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4),通过这个基底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4),将维持电压源产生的基底电压(GND)提供到第1电极或第2电极。即,使第1电极或第2电极接地。
以下,结合附加图9的驱动部操作的图10进行分析。
图10为介绍图9的驱动部操作的实施例的图片。
如图10所示,首先在电压上升期间中,电压回收部(902)和、维持电压供应部(904)和、基底电压供应部(905)被关闭(Off)的状态下,存储电压供应部(901)被启动(On)。则形成经由电压存储部(900)、第1节点(n1)、存储电压供应部(901)、第1传感器部(903),第2节点(n2)能量供应路径。由此,存储在电压存储部(900)的电压通过第1传感器部(903)的第1共振用传感器(L1)引起的LC共振,提供到第1电极或第2电极上。在此,假设电压存储部(900)上存储了0.5倍的维持电压,即1/2Vs的电压,则在这个电压上升期间中,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可以上升到最大维持电压(Vs)为止。在此,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高的第2电平中,为了充分加大以上介绍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可以相对加长存储电压供应部(901)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相反,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低的第1电平中,为了相对缩短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可以相对缩短存储电压供应部(901)维持打开状态的时间。
同时,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高的第2电平,为了充分加大电压上升期间长度,与此同时为了容易引起双重放电,最好充分加大第1传感器部(903)的电感值。例如,第1传感器部(903)的电感值可以设为大约大于0.2μH(微亨)小于0.3μH(微亨)。之后,在电压维持期间中,维持电压供应部(904)的维持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3)被启动。则,维持电压源产生的维持电压(Vs)经过第2节点(n2)提供到第1电极或第2电极。由此,第1电极或第2电极可以实际恒定维持维持电压(Vs)之后,在电压下降期间中,维持电压供应部(904)的维持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3)和存储电压供应部(901)的存储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1)都被关闭的状态下,电压回收部(902)的电压回收控制用开关部(S2)被启动。则形成经由第1电极或第2电极,第2节点(n2)、第2传感器部(906)、电压回收部(902)、第1节点(n1),电压存储部(900)的能量回收路径。则,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通过第2传感器部(906)引起的LC共振,回收到电压存储部(900)后进行存储。
由此,第1电极或第2电极的电压可以从维持电压(Vs)下降到最低基底电压(GND)为止。
在此,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低的第1电平中,为了充分缩短以上介绍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可以相对缩短电压回收部(902)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相反,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高的第2电平中,为了相对加长电压下降期间长度,可以相对加长电压回收部(902)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同时,在平均功率电平相对高的第2电平中,为了在电压下降期间内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可以使第2传感器部(906)的电感(Inductance)值大于第1传感器部(903)的电感值。最好将第2传感器部(906)的电感值设为第1传感器部(903)的电感值的大约2倍以上3倍以下。例如,第2传感器部(906)的电感值可以设为大约大于0.4μH(微亨)小于0.9μH(微亨)。
同时,在电压上升期间、电压维持期间、电压下降期间之外的期间中,可以启动(On)基底电压供应部(905)的基底电压供应控制用开关部(S4)。则,第1电极或第2电极可以维持基底电压(GND)。
驱动部可以通过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提供第1类型维持信号或第2类型维持信号。
以下,图11为驱动部的另一个结构的实施例的图片。
如图11所示,第1传感器部(1100)同时配置在能量供应路径及能量回收路径上。
相反,第2传感器部(1110)只配置在能量回收路径上。
在此,第1传感器部(1100)的电感值与第2传感器部(1110)的电感值相同,或比其更大时,能量回收路径上的整体电感值也可以维持比能量供应路径上的整体电感值更大的值。
由此,可以得到与图10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由此,可以理解,上述本发明的技术组成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行内人士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点进行变更,就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实施。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等离子显示装置通过根据平均功率电平变更维持信号,具有增加显现的影像亮度的效果。
因此,应理解以上所记述的实例是在各方面的例示,并不是为限制。比上述详细介绍,更能显示本发明的范围的是后述的专利申请范围,应解释为从专利申请范围的意义及范围且其等价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更形式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形成并排的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等离子显示板;
在显示影像的维持期间内,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维持信号,当平均功率电平为第1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第1类型维持信号,当平均功率电平为高于第1电平的第2电平时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与第1类型维持信号不同的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驱动部;
上述维持信号包括电压上升期间,电压维持期间,电压下降期间,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大于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长度,第1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的长度小于第2类型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长度;
在上述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下降期间内,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类型维持信号中,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一个以上电极提供的维持信号的电压上升期间内,电压上升到第1电压,再从第1电压下降到低于第1电压的第2电压,从第2电压上升到高于第1电压的第3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利用由含有第1传感器部的能量供应路径和含有第2传感器部的能量回收路径所组成的能量回收电路,向第1电极或第2电极当中的至少一个电极提供维持信号,第2传感器部的电感值比第1传感器部的电感值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传感器部电感值为第1传感器部电感值的2倍以上3倍以下。
CN2007101127870A 2006-08-07 2007-06-19 等离子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0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74440 2006-08-07
KR1020060074440A KR100811549B1 (ko) 2006-08-07 2006-08-07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0074440 2006-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0727A CN101140727A (zh) 2008-03-12
CN101140727B true CN101140727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192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27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0727B (zh) 2006-08-07 2007-06-19 等离子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11549B1 (zh)
CN (1) CN1011407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9876B1 (ko) 2002-06-29 2005-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472372B1 (ko) 2002-08-01 2005-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KR20040026016A (ko) * 2002-09-17 2004-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KR20050122780A (ko) * 2004-06-25 2005-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13227A (ko) 2008-02-13
CN101140727A (zh) 2008-03-12
KR100811549B1 (ko) 200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3035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装置
JP200307632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KR20050006087A (ko)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 및 상기 플라즈마 표시 장치에이용되는 구동 방법
CN100369091C (zh)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JP4240163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CN101136165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KR10079303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140727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042838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US20050057174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riving the same
CN1828703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驱动装置
CN100561554C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1105900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542565B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驱动该等离子体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1271650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110182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383123B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447164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US2008011719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8475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0541571C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145310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106055A (zh) 等离子显示板
KR2008006232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334964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JING LG XINGA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5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515

Address after: 346, Yao Xin Road,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210038

Applicant after: LG Electronics Nanji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7, Hengtong Avenue,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210038

Applicant before: LG Electronics (Nanjing) Plasma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