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7183B -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7183B
CN101137183B CN2006101276207A CN200610127620A CN101137183B CN 101137183 B CN101137183 B CN 101137183B CN 2006101276207 A CN2006101276207 A CN 2006101276207A CN 200610127620 A CN200610127620 A CN 200610127620A CN 101137183 B CN101137183 B CN 101137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network
far interference
f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276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7183A (zh
Inventor
杜安静
孙鑫
马跃
蒋明刚
谢卫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276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7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7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7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71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从同频段杂散干扰角度出发,包括:获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和终端设备(32)的射频性能参数;确定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区域(2)的最大和最小距离;在所述最大(23)和最小(21)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选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具体位置。这种方法较传统方法可以不用1:1组网,使组网更加灵活,可能大大减少建网的投资成本,也不需要专门加大频率间隔来减少远近效应影响,节省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相对于公开的现有专利,本发明分析角度不同,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对于CDMA、WCDMA、TD-SCDMA等具有固定载频且工作于同一频段内的网络之间的或网络内部的载频间的远近效应干扰,均可利用本发明来分析、解决。

Description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具体涉及一种现实多系统共存环境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同一区域,经常出现同时存在多个无线网络的情况,比如一个CDMA2000 1X系统和一个WCDMA系统共存,或者两个CDMA2000 1X或两个WCDMA系统共存等。如果两个网络工作于同一频段,且基站不完全共站,则当一个系统的终端远离本网络的基站而靠近另外一个系统的基站时,就可能会出现远近效应的问题。对于两个不同的无线通信运营商来说,两个网络的基站经常会有不共站的情况,而且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通常也没有切换。因此,网络间的远近效应问题是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控制网络间远近效应的常用方法包括:
1.网络间按1∶1组网,且基站共站;
2.加大网络间的频率间隔。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减少远近效应的影响,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按1∶1方式组网的方法,其缺点是网规方案会受限于另一网络,不便于根据新的需求来灵活重新规划网络,包括:①容量和覆盖问题:如果原有网络为容量受限,而新建网络为覆盖受限,则新建网络的投资成本会大大增加;②多运营商问题:如果网络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基站共站的难度也比较大。靠增加网络间的频率间隔来控制远近效应,对宝贵的频率资源又会形成浪费。
另外,对克服网络间的远近效应的公开专利技术主要有美国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专利号6,308,072,其思想是:用仿真的方法对AMPS与CDMA共存时的互调干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对CDMA基站位置选择提供指导,以控制AMPS与CDMA之间的远近效应。该专利文件仅从互调干扰来分析远近效应的问题,且仅适用于控制AMPS与CDMA共存时的远近效应干扰。但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AMPS与CDMA共存的情况已经很少,将来的趋势是多个3G网络共存。现实中多个无线网络间如两个CDMA网络的共存情况,该专利文件也不适用。
同时,研究表明,对于两个同频段的系统,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杂散干扰导致的远近效应问题,系统满足了杂散干扰的要求也就满足了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从杂散干扰的角度出发正确选择基站位置,控制多系统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干扰影响,同时减少前一系统网络对后一系统网络的限制,增加选址的灵活性,而且能够适用于多系统无线通讯网络的现状和将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这样解决,提供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从同频段杂散干扰角度出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1)获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和终端设备的射频性能参数;
1.2)根据所述参数确定各系统的网络基站产生远近效应区域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其中,
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
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值;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干扰区域(2)的最大距离;以及
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刚好不发生远近效应时的功率值;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干扰区域(2)的最小距离;
1.3)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区域范围内选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具体位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步骤1.1)中的获取包括仪器检测和厂家提供两者的之一或之二。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参数包括载频、带宽、基站灵敏度、天线增益、天馈损耗、接收机噪声系数以及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和杂散辐射性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多系统包括已有和新建系统,所述步骤1.3)中,所述新建系统网络基站的具体位置在已有系统网络基站的现在位置和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的共同限定下选取。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多系统是两个新建系统,所述步骤1.3)中,各网络基站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同时限定选取。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多系统都是已有系统,所述步骤1.3)中,各系统的网络基站现在位置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进行最经济调整。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多系统包括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制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无线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制于CDMA,WCDMA和TD-SCDMA。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所述同频段包括但不限制于800MHz和1.9GHz。
本发明提供的基站选址方法,从同频段杂散干扰角度出发,在最大和最小干扰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选取网络基站位置,避免多系统之间的远近效应干扰;和传统方法相比,可以不用1∶1组网,使组网更加灵活,可能大大减少建网的投资成本,也不需要专门加大频率间隔来减少远近效应影响,节省日趋紧张的频谱资源;相对于公开的现有专利技术,本发明中的方法分析角度不同,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对于CDMA、WCDMA、TD-SCDMA等具有固定载频且工作于同一频段内的网络之间的或网络内部的载频间的远近效应干扰,均可利用本发明来分析、解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远近效应影响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思想是:从杂散干扰的角度来分析网络间的远近效应,网络间基站相互位于对方基站的覆盖边缘时,远近效应引起的干扰影响最大,当不同网络基站间的距离再增大或者减小时,干扰影响都会减小,距离增大或减小到一定程度,远近效应的干扰影响可以忽略。
本发明就是利用已知的网络基本参数计算出该最大和最小距离,确定远近效应影响的区域,从而指导新建网络的规划或者分析已有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干扰。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10)开始;
120)收集各网络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性能参数;
130)确定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转入步骤141)和142);
141)分别计算各网络为控制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值Lmax(基站相互位于对方覆盖边缘时);
151)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大距离Dmax;转入步骤160);
142)分别计算各网络刚好不发生远近效应时的功率值P;
152)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小距离Dmin;
160)确定远近效应发生的区域范围,指导实践工作。
进一步,具体介绍本发明上述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各网络基站和终端设备的射频性能参数
这些射频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各网络使用的载频fc、带宽W、基站灵敏度Sen、天线增益G以及天馈损耗FL、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Tx和杂散辐射性能L(Δf)(前向链路计算取基站的数据,反向链路计算取终端的数据)、接收机噪声系数F(前向链路计算取终端的数据,反向链路计算取基站的数据)等,这些参数将是后续部分计算分析的基础数据。
第二步,确定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
这一步是为了得到系统可接受的最大外部干扰水平,该可接受的最大外部干扰水平就是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即系统接收到的远近效应干扰强度达到A水平则其影响不可忽略。对于不同的无线通讯系统,门限A可利用已有技术进行计算推导或业界认可的方法获得。例如,对于CDMA基站系统,可根据其噪声系数F、载频带宽W等计算出系统底噪I,如果认为远近效应干扰强度高于系统底噪则其影响不可忽略,那么系统底噪I就是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
其中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干扰功率门限A的对象不同:对于反向,为基站的干扰功率门限,对于前向,为终端的干扰功率门限。
第三步,分别计算各网络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值Lmax
当网络间的基站相互位于对方基站覆盖的边缘时,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最大,远近效应的影响最大,此时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分别计算各网络的该最大隔离度值Lmax。其中前、反向链路分别计算,结果取较大值。即:
Lmax=MAX(Lmax_fwd,Lmax_rvs)
其中Lmax_fwd和Lmax_rvs分别表示前、反向链路所需的最大隔离度。
其通用计算公式表示为:
Lmax_j=f1(Tx,L(Δf),A),(j=fwd,rvs)
即最大隔离度Lmax_j的计算可根据发射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Tx、杂散性能L(Δf)、接收设备远近效应发生的功率门限A来分析,
第四步,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大距离Dmax
当被干扰基站位于对方基站的覆盖边缘时(即基站距离D为对方基站半径R),远近效应干扰最大,如果两基站的间距继续增大,超出了对方基站的覆盖范围,则远近效应的影响会相应减小,当基站离对方基站边缘的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r1,其隔离度达到Lmax,则远近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则(R+r1)就是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大距离Lmax。r1的通用计算公式为
r1=f2(Tx,Lmax,L(d))
其中L(d)为传播模型函数,即r1可根据发射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Tx、需要的最大隔离度Lmax、无线信号的传播模型L(d)等来确定。
第五步,分别计算各网络刚好不发生远近效应时的功率值P
当远近效应发生时,如果减小两系统间基站的距离,则远近效应的影响也会减小,当基站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远近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如果避免远近效应终端与基站间所需的隔离距离非常小,为s时(如s为40m),我们认为这种隔离默认存在,此时远近效应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因为实际的网络中,终端与基站的距离通常情况下都比s大。s的取值可根据实际环境确定,其原则是干扰终端与基站天线间的距离通常大于该值,或者小于该值(引起干扰)的概率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默认存在的隔离距离s、无线信号的传播模型L(d)和终端的杂散性能L(Δf),即可确定此时的功率值P,其中包括反向链路和前向链路的分析,功率值分别用Pt(发射)和Pr(接收)表示。其通用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Pi=f3(A,L(Δf),L(s)),(i=t,r)
第六步,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小距离Dmin
根据上一步确定的功率值P、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以及无线信号的传播模型L(d)等,可确定网络间远近效应影响区的最小距离Dmin。其中包括前、反向链路的分析,结果取较小值。即:
Dmin=MIN(Dmin_fwd,Dmin_rvs)
其中Dmin_fwd和Dmin_rvs分别表示前、反向链路的最小距离。
反向链路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Dmin_rvs=f4(Pt,L(d),Sen),其中Sen为基站灵敏度。
前向链路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Dmin_fwd=fs(Tx,L(d),Pr),
即最小距离Dmin_j(j=fwd,rvs)的计算可根据发射功率、传播模型L(d)、接收设备的接收信号要求来分析,也可利用链路预算来分析。
第七步,确定远近效应发生的区域
根据第四步和第六步确定的各网络间远近效应发生区域的最大距离Dmax和最小距离Dmin,最终确定远近效应发生的区域。远近效应发生区域的最大距离取第四步中各网络隔离距离r1加上相应的基站半径R后的较大值,最小值取第六步中的计算结果。
根据确定的基站间远近效应发生区域的最大、最小距离,可指导网络规划时站址的选择,即网络间基站的距离应在最小距离内或在最大距离外,也可以利用该结果分析已有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干扰情况。
具体地,以CDMA 1X与EV-DO两个网络共存为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本例中CDMA 1X网络与EV-DO网络之间相互完全独立,终端不能在两网络间相互切换)
第一步,分别获取CDMA 1X和EV-DO的基站与终端设备的射频性能参数
假设收集的相关信息如下:
工作频率:CDMA 1X和EV-DO网络均工作于800MHz频段,每载频带宽W为1.25M,1X的频点为283,EV-DO的频点为201,即两网络载频间隔一个频点,中心频率的间隔为2.5MHz。
发射功率:CDMA 1X和EV-DO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Tx均为23dBm,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Tx均为43dBm。
噪声系统:CDMA 1X和EV-DO基站的噪声系数F均为5dB,终端的噪声系数F均为8dB。
杂散性能:按照最低性能标准,CDMA 1X和EV-DO终端远离载波的无用发射指标L(Δf)均为:
-42dBc/30KHz@885~1980KHz
-54dBc/30KHz@1980~4000KHz
CDMA 1X和EV-DO基站远离载波的无用发射指标L(Δf)均为:
-45dBc/30KHz@885~1980KHz
-60dBc/30KHz@1980~4000KHz
天线参数:CDMA 1X和EV-DO的基站天线均增益G为11dBi的全向天线,挂高均为40m,终端天线增益G均为0dBi。
第二步,确定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
对于CDMA 1X和EV-DO网络,可以认为当干扰落入CDMA基站工作频带内的功率不高于基站本身的底噪时I(即底噪的抬升在3dB以内),这种干扰是可以接受的,即远近效应干扰的功率门限可取值为基站的底噪。
对于CDMA1X和EV-DO基站,系统底噪公式均可表示为I=N0+W+F,其中
N0:热噪声功率谱密度
W:系统带宽
F:基站噪声系数
于是,I=N0+W+F=-174+61+5=-108dBm/1.23MHz。
因此,CDMA 1X和EV-DO基站的远近效应干扰的门限A均为-108dBm/1.23MHz,即当远近效应干扰低于-108dBm/1.23MHz时,其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终端的干扰门限,因其接收功率是动态变化的,可设一变量x,当干扰信号的强度比有用信号强度Rx低x时,其影响可忽略。本例中变量x取5dB,即终端的干扰门限A为(Rx-5)。
第三步,分别计算各网络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值Lmax
当CDMA 1X和EV-DO的基站相互位于对方覆盖的边缘时,远近效应的影响最大。此时需要的隔离度Lmax最大。首先考虑EV-DO基站位于CDMA1X基站边缘的情况,如附图2所示。设CDMA 1X基站31的覆盖半径为R,实线环表示CDMA 1X基站的覆盖边界22,在该边界处1X终端32的发射功率Tx最大,如果EV-DO基站位于此边界处,如图中虚线基站41所示,则EV-DO基站受远近效应干扰的影响最大,当EV-DO基站向外远离CDMA1X基站的边缘时,1X终端31对其影响将减小,当向外远离到一定程度后其影响将可以忽略,设此时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31覆盖边界的距离为r1,则此时EV-DO基站与1X终端之间的隔离度即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最大隔离度Lmax。区域2为发生远近效应干扰区域,边线21和23分别是最小和最大距离。
对于反向链路,最大隔离度Lmax_rvs的计算可根据1X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Tx、杂散性能L(Δf)、EV-DO基站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门限A来分析。其公式如下:
Lmax_rvs=Tx+B+GTx+GRx-FL-A+L(Δf)+10lg(Winterferd/Winterfering)
其中,
Tx(dBm):1X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B:为考虑多部终端的反向干扰裕量,本例取值5dB;
GTx+GRx(dB):EV-DO基站与1X终端链路间的天线增益和,按10dB考虑,
FL(dB):馈线损耗,取值2.6dB;
Δf(KHz):DO与1X网络载频中心频率的偏差值,本例中为2.5M;
L(Δf)(dBc):1X终端在EV-DO基站工作频带内的杂散性能,按第一步中给出的数据,取值为:-54dBc/30KHz@1980~4000KHz;
Winterfered:被干扰系统的信道带宽,1.23MHz;Winterfering:干扰电平的可测带宽,30KHz
EV-DO基站与1X终端之间所需的反向最大隔离度值Lmax_r为:
Lmax_rvs=Tx+GTx+GRx-FL-A+L(Δf)+10lg(Winterferd/Winterfering)
=23+5+10-2.6+108-54+16
=105.4dB
当CDMA 1X基站位于EV-DO基站的覆盖边界时,同理可得,CDMA 1X基站与DO终端之间的最大隔离度Lmax_rvs为105.4dB。
对于前向链路,同样可得,1X(DO)终端与DO(1X)干扰基站间需要的最大隔离度Lmax_fwd均为116.4dB。
最终结果取前、反向链路的较大值。因此,CDMA 1X基站和EV-DO基站相互位于对方覆盖边缘时,需要与覆盖边缘处的最大隔离度Lmax均为116.4dB。
第四步,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大距离Dmax
对于EV-DO基站位于CDMA 1X基站覆盖边缘的情况,由上一步已知,当EV-DO基站距离1X覆盖边界为r1时,满足最大隔离度要求。也就是说,当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的距离超过(R+r1)时,1X终端远近效应对EV-DO基站的影响可以忽略。(R+r1)就是1X终端远近效应干扰影响区域的最大距离Dmax。根据1X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Tx、EV-DO基站与1X终端需要的最大隔离度Lmax、无线信号的传播模型L(d)等,可确定r1。
本例采用COST231-WIM模型推导满足隔离度要求的1X终端与EV-DO基站间的隔离距离r1,计算时按非视距(NLOS)的场合来考虑。模型的损耗计算公式为:
L(d)=L0+Lrts+Lmsd  其中包括
自由空间损耗:L0=32.44+20lgfs+20lgd
屋顶损耗
L rts = - 16.9 - 101 gw + 101 fc + 201 ( h Roof - h m ) h r > h m 0 L rts < 0
L msd = L bsh + K a + K d lgd + K f lgfc - 91 gb 0 L msd < 0
衍射损耗 L bsh = - 181 g ( 1 + h b - h Roof ) h b > h Roof 0 h b > h Roof
d(KM):终端与基站间的距离,适用范围0.02KM~5KM
f(MHz):频点,适用范围800MHz~2000MHz
hb(m):基站天线的相对高度,4~50m
hm(m):终端天线的相对高度1~3m
hRoof(m):建筑物高度
Ka:天线高度校正因子,Ka=54,hb>hRoof
Kd、Kf:控制对距离、无线电频率的多屏绕射损耗的依赖性
Kd=18,hb>hRoof
Figure S061C7620720060907D000113
w(m):道路宽度
b(m):建筑物间隔
设b=30m,w=15m,hRoof=20m,hb=40m,hm=1.5m,fc=831.03MHZ
将EV-DO基站与1X终端之间的最大隔离度Lmax代入上述模型,则可计算出相应d为730m,即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边缘的距离为r1=730m时,可以忽略1X终端的远近效应影响。或者说,EV-DO基站与CDMA1X基站的距离大于(R+730m)时,EV-DO基站不受1X终端远近效应的影响,即Dmax为(R+730m)。
对于CDMA 1X基站位于EV-DO基站覆盖边缘的情况,按同样的方法可求得其所需隔离距离为730m,即Dmax也是(R+730m)。
第五步,分别计算各网络刚好不发生远近效应时的功率值P
当远近效应发生时,如果减小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的距离,则远近效应的影响也会减小,当基站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远近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该距离就是远近效应影响区域的最小距离Dmin,Dmin对应着远近效应干扰终端的某一发射功率值P。
先考虑1X终端靠近EV-DO基站的情况。为计算该最小功率P,需要先指定一个终端与基站间默认存在的隔离距离值s,该值表示如果避免远近效应影响所需的隔离距离小余s,可以认为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即认为在实际的网络中,终端与基站间的距离通常情况下都比s大。在本例中s取值为40m。同第四步的计算原理,利用COST231-WIM模型,可得终端与基站隔离s为40m时,隔离度L(s)为68.4dB。
对于反向链路,根据EV-DO基站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A、1X终端的杂散性能L(Δf)和隔离度L(s),利用第三步中的公式可计算出此时1X终端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值Pt为-14dBm。对于前向链路,利用类似的计算方法可得1X终端在离EV-DO基站40m处的干扰功率为-62dBm,如果前向信噪比要求C/I>=5dB的话(第二步中定义的变量x取5dB),则来自CDMA1X基站信号的最小功率为-57dBm,即Pr为-57dBm。
对于DO终端靠近CDMA 1X基站的情况,按同样的方法可求得DO终端的反向最大允许发射功率Pt为-14dBm,前向接收到来自EV-DO基站信号的最小功率Pr为-57dBm。
第六步,分别计算各网络远近效应干扰产生区域的最小距离Dmin
对于反向链路,根据上一步确定的终端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值Pt,利用链路预算工具,1X终端发射功率Pt=-14dBm对应的距离d为510m,DO终端发射功率Pt=-14dBm对应的距离d为0.59km。两者取小,Dmin_rvs为510m,即CDMA 1X基站与EV-DO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510m时,网络间远近效应的反向干扰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前向链路,为使DO终端收到的来自EV-DO基站的信号功率高于Pr,则允许的最大路径损耗L(d)为113.4dB,对应的距离d为610m。同理,1X终端对应的距离d也为610m。两者取小,则Dmin_fwd为610m。
因此,为同时满足前反向链路克服远近效应干扰的要求,取两者中较小者,即CDMA 1X基站与EV-DO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Dmin=510m时,两个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影响可以忽略。
第七步,确定远近效应发生的区域,指导实践工作
根据第四步的计算结果,当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的距离超过Dmax=(R+730m)时,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影响可以忽略。按本例中的场景,覆盖边界考虑室外覆盖的情况,根据链路预算结果,对于CDMA 1X基站,R取值为5.21km,对于EV-DO基站,R取值为6.13km。两者取较大值,即当EV-DO基站与CDMA 1X基站的距离超过Dmax=6.86km时,可忽略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影响。
根据第六步的计算结果,CDMA 1X基站与EV-DO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510m时,两个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影响可以忽略,即Dmin为510m。
因此,可以确定远近效应发生的主要区域是离基站从510m至6.86km的区域内。
根据确定的远近效应发生的主要区域,在规划新建基站的位置时,只要控制在上述区域外选站即可。
在本例中,如果某业务区已有一个1X(DO)网络,需新建一个DO(1X)网络,则只要把新建的DO(1X)基站位置选择在距任一1X(DO)基站510m以内的范围,或者距最近1X(DO)基站6.86km以外的范围,则网络间的远近效应可以忽略。
如果两个网络均是新建网络,也可以在上述距离的要求内同时考虑站址布局,避免使基站处于对方网络的远近效应区域内。

Claims (8)

1.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从同频段杂散干扰角度出发,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1)获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和终端设备(32)的射频性能参数;
1.2)根据所述参数确定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区域(2)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其中,
根据所述参数确定远近效应干扰发生的功率门限;
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为避免远近效应所需的隔离度最大值;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干扰区域(2)的最大距离;以及
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刚好不发生远近效应时的功率值;分别计算各系统的网络基站(31、41和42)产生远近效应干扰区域(2)的最小距离;
1.3)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区域范围内选取各系统的网络基站具体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获取包括仪器检测和厂家提供两者的之一或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包括已有和新建系统,所述步骤1.3)中,所述新建系统网络基站的具体位置在已有系统网络基站的现在位置和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的共同限定下选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是两个新建系统,所述步骤1.3)中,各网络基站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范围内同时限定选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都是已有系统,所述步骤1.3)中,各网络基站现在位置在所述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之外的可选区域范围内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系统包括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制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制式包括CDMA,WCDMA和TD-SCDM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基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频段包括800MHz和1.9GHz。
CN2006101276207A 2006-08-31 2006-08-31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7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76207A CN101137183B (zh) 2006-08-31 2006-08-31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276207A CN101137183B (zh) 2006-08-31 2006-08-31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7183A CN101137183A (zh) 2008-03-05
CN101137183B true CN101137183B (zh) 2010-09-29

Family

ID=39160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2762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7183B (zh) 2006-08-31 2006-08-31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7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7507B (zh) * 2008-05-22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
CN101754250B (zh) * 2008-12-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2065442B (zh) * 2009-11-13 2014-02-12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节点布建装置及节点布建方法
CN102088707A (zh) * 2010-12-09 2011-06-08 东南大学 一种用于减小双系统共存系统间干扰的无线网络构建方法
CN102325331B (zh) * 2011-07-20 2014-11-05 北京邮电大学 热点覆盖网络小区的热点基站设置方法
CN102523590B (zh) * 2012-01-05 2014-07-30 北京邮电大学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CN102594469B (zh) * 2012-03-03 2014-03-1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快速测试方法
CN102740309A (zh) * 2012-06-18 2012-10-17 常州大学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的多目标灰色选址方法
WO2016015304A1 (zh) * 2014-07-31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05828346B (zh) * 2016-06-07 2019-05-07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接入方法及装置、网络控制单元
CN110831017A (zh) * 2019-11-14 2020-02-2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系统无线专网基站建设选址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8072B1 (en) * 1996-04-26 2001-10-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42044A (zh) * 2004-01-18 2005-07-20 宇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降低phs基站和手机对wcdma系统干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8072B1 (en) * 1996-04-26 2001-10-2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42044A (zh) * 2004-01-18 2005-07-20 宇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降低phs基站和手机对wcdma系统干扰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志勇,罗晓翔.WCDMA干扰间隔问题分析.无线通信 6.2005,(6),1-5.
吴志勇,罗晓翔.WCDMA干扰间隔问题分析.无线通信 6.2005,(6),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7183A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7183B (zh)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Lempiäinen et al. Radio interface system planning for GSM/GPRS/UMTS
JP4578346B2 (ja) 無線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oseph et al. Urban area path loss propagation prediction and optimisation using hata model at 800mhz
KR100912506B1 (ko) 기지국 송수신 안테나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Valenta et al. Towards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Spectrum utilization measurements in suburb environment
US9197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emtocell base station
US20030211827A1 (en) Repeater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00576A (zh) 基于预置门限切换的同频干扰避免方法
CN107484237A (zh) 一种上下行链路不平衡的自适应系统及其方法
Mollel et al. An overview of various propagation model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Firyaguna et al. Coverage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of indoor mmWave networks with ceiling-mounted access points
CN104469786A (zh) 一种lte与wifi共基站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1242628A (zh) 无线信号区域覆盖方法和无线接入网络
CN102638807B (zh) 一种下行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0293279B1 (ko) 이동 통신망에서의 기지국 위치 선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3249128B (zh) 一种femto基站自适应调整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25408B (zh) 基于SmallCell基站的无线环境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U729292B2 (en) A process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cells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CN1156177C (zh) 一种子宏蜂窝基站
CN102098774A (zh) 一种节能的无线局域网全频道屏蔽方法
CN101277507B (zh)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
US20140357282A1 (en) Method of optimizing location, configuration and frequency assignment of cellular base stations
CN100514883C (zh) 无线接入网络信号区域覆盖方法和无线接入网络
CN111918295B (zh) 基于增强邻频的白频谱优化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TE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40210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100079 FENGTAI,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10

Address after: 100079, Beijing South Zhuang a building building No. 56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legal department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