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590B -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3590B
CN102523590B CN201210001833.0A CN201210001833A CN102523590B CN 102523590 B CN102523590 B CN 102523590B CN 201210001833 A CN201210001833 A CN 201210001833A CN 102523590 B CN102523590 B CN 102523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ning
link
noise ratio
network
plus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18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3590A (zh
Inventor
牛凯
贺志强
刘玉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2100018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3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3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3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5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先由用户确定无线网络规划的制式与需求,并据此配置网络规划参数;再分别进行网络粗规划和细规划;然后整理规划结果,提供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本发明基于多网互存现状,结合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对设定区域进行网络粗规划、细规划,支持单网与双网仿真。本发明方法支持的多种网络制式不仅包括2G和3G网络,还包括增强型3G(HSPA、EV-DO),4G(TD-LTE、FDD-LTE),同时也支持多种集群系统(TETRA、iDEN、GoTa、GT800)的规划,功能齐全、完善。

Description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为GSM、WCDMA、TD-SCDMA、CDMA2000、EV-DO(Evolution DataOnly)、LTE(Long Term Evolution)、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和集群的多种不同制式无线网络进行规划布局,以便建立合理、规范的无线网络的方法,属于无线网络规划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及其性能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技术和理论向更高水平发展。其中,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市场需求最大的两种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从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以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的先进移动电话系统为代表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第二代是采用数字调制技术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特点是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好;不仅支持话音业务,还支持低速数据业务,故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三代是采用CDMA多址接入的宽带数字通信系统,其能提供多种类型的高质量多媒体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全球漫游功能,还与固定网络相兼容。作为4G的LTE技术又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与指挥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的可用信道能被系统的全体用户所共用,并有自动选择信道的功能,是一种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三代通信系统、即3G以其数据传输速度快、通话音质好、安全性高等特点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3G不会完全取代2G。而且,3G系统自身也有多种制式。因此可以预计,未来通信中的2G和3G两个系统将以“共存”形式满足人们需求。这样,多制式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尤显重要。另外,应用于集团调度与指挥通信的集群通信系统,在未来的位置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可见未来的通信将是2G、3G、LTE和集群通信等不同通信系统长期共存的多制式通信系统。
然而,移动通信系统要面向整个服务区域的所有用户并提供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业务。这就要求在多制式移动通信系统中既要解决各系统间的干扰,为用户提供高性能2G、3G、LTE与集群通信业务,还要尽可能减小投资成本,因此必须对多制式无线网络进行很好的规划,以便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下述缺点:(1)规划方法不够智能,无法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2)可以进行规划的无线网络制式不齐全,尤其对于集群通信系统和LTE系统,缺乏相应的规划方法。在无线网络逐步升级的今天,更需考虑多种不同制式兼容网络的规划问题。(3)缺乏两网络间联合规划的方法。实际上,在建设网络时,除了部分基站共用以外,必然会新建一批基站作为3G或LTE网络的基站,因此,考虑2G、3G和LTE网络联合规划十分必要,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规划的实现方法,本发明是基于现网中的多网互存状况,结合实际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用户需求对设定区域进行网络粗规划和细规划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支持的多种网络制式包括GSM、WCDMA、HSPA、TD-SCDMA、CDMA2000、EV-DO、TD-LTE、FDD-LTE和集群系统,同时支持2G到3G乃至LTE间的互干扰共存的规划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用户确定无线网络规划的制式与需求,并据此配置网络规划参数;然后分别对网络进行粗规划和细规划;最后,整理上述规划结果,提供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用户确定无线网络的规划制式,包括集群系统中的陆上集群无线TETR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开放式集群架构GoTa或基于时分多址的专业数字集群GT800,2G中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3G中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2000CDMA2000或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D-SCDMA,增强型3G中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或演进数据业务EV-DO,4G中的基于频分双工的长期演进技术FDD-LTE、基于时分的长期演进技术TD-LTE,或者包括GSM分别与WCDMA、CDMA2000、TD-SCDMA、HSPA、EV-DO、TD-LTE和FDD-LTE,以及TD-LTE和TD-SCDMA的两网共存网络;用户需求是其所选的地理区域和该区域内开展的业务、频点、码字或扰码的信息,以及仿真设置信息;
(2)将用户需求分成两类:粗规划配置和细规划配置,其中粗规划配置内容是区域的范围及其特征:区域地理环境信息和该区域内准备开展的业务类型与其业务量的业务信息;细规划配置内容是频点、码字或扰码信息、仿真设置信息;
(3)进行网络粗规划:包括以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进行覆盖规划,以坎贝尔等效业务算法进行容量规划和在覆盖和容量规划基础上进行站址规划;该步骤中,以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进行的覆盖规划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
Lup=Pup-Sr1+G1+G2+G3-Lother1,式中,Pup和G2分别是GSM、集群系统或CDMA2000中的移动台MS天线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或TD-LTE中的用户终端设备UE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1和G1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收发天线BTS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G3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1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2)利用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半径R1:Lup=C1+k1×lgf1+k2×lgR1;式中,常数C1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1的数值取决于上行应用频率f1和地理环境,常数k2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1和收发天线高度;
(33)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1:S1=π×R1 2;再把用户所选区域近似成矩形,并以该矩形的长与宽的乘积得到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
(34)利用小区覆盖面积S1与规划区域总面积S,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5)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
Ldown=Pdown-Sr2+G4+G5+G6-Lother2,式中,Pdown和G5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BTS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基站e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2和G4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中的MS天线,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TD-LTE中的UE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接收增益,G6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2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6)根据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的半径R2:Ldown=C2+k3×lgf2+k4×lgR2;式中,常数C2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3的数值取决于下行应用频率f2和地理环境,常数k4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2和收发天线高度;
(37)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2=π×R2 2
(38)利用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和小区覆盖面积S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9)比较计算得到的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up和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down,选取其中数值较大者作为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1
(4)进行网络细规划:包括邻小区规划,频率、码字或扰码规划,单网或双网静态仿真;
(5)整理步骤(3)与(4)的粗、细规划结果,提供网络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本发明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之处:
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制式和智能化的无线网络规划,该方法体现了对不同网络制式和不同规划情况下的智能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还支持双网仿真,更能对实际网络环境进行模拟和评估(参见图9)。此外,该方法结合了现实网络的发展趋势,网络规划的制式种类齐全,不仅包括了现有的2G、3G网络,还包括近来发展迅猛的LTE,而对LTE的模拟又分为了TD-LTE和LTE-FDD两种方式。同时也支持对多种集群系统(如TETRA、iDEN、GoTa、GT800)的规划,功能齐全、完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规划的通信网络制式相当齐全,几种集群通信系统和LTE系统也均包含在内,符合现在多种网络制式和网络不断更新的实际状况。能够进行双网联合规划,灵活性强,双网的站址可以分别选择。而且,网络规划的参数都是根据实际需求智能可配的,不是单一固定的,能够让用户的规划更加合理。总之,面对如今2G、3G、集群和LTE的不同无线网络共存的现状,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模拟不同制式间无线网络的相互干扰及其影响,为多种无线通信网络间合理共存的规划提出具体实现方法,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规划的实现方法操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的网络覆盖规划操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的网络容量规划操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的网络站址规划操作流程图。
图5是邻区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方法中的单网仿真操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方法单网仿真中的功率控制操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方法单网仿真中的资源调度操作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方法中的双网仿真操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粗规划预测的覆盖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仿真覆盖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切换区域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污染区域覆盖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合仿真覆盖结果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该方法是先由用户确定无线网络规划的制式与需求,并据此配置网络规划参数;然后分别对网络进行粗规划和细规划;最后,整理上述规划结果,提供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参见图1,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1,用户确定无线网络的规划制式,包括集群系统中的陆上集群无线TETR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开放式集群架构GoTa或基于时分多址的专业数字集群GT800,2G中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3G中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2000CDMA2000或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D-SCDMA,增强型3G中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或演进数据业务EV-DO,4G中的基于频分双工的长期演进技术FDD-LTE、基于时分的长期演进技术TD-LTE,或者包括GSM分别与WCDMA、CDMA2000、TD-SCDMA、HSPA、EV-DO、TD-LTE和FDD-LTE,以及TD-LTE和TD-SCDMA的两网共存网络;用户需求是其所选的地理区域和该区域内开展的业务、频点、码字或扰码的信息,以及仿真设置信息。
步骤2,将用户需求分成两类:粗规划配置和细规划配置,其中粗规划配置内容是区域的范围及其特征:区域地理环境信息和该区域内准备开展的业务类型与其业务量的业务信息;细规划配置内容是频点、码字或扰码信息、仿真设置信息。
步骤3,进行网络粗规划:包括以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进行覆盖规划,以坎贝尔等效业务算法进行容量规划和在覆盖和容量规划基础上进行站址规划。
参见图2,介绍该步骤中进行的覆盖规划的下列操作内容:
(31)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
Lup=Pup-Sr1+G1+G2+G3-Lother1,式中,Pup和G2分别是GSM、集群系统或CDMA2000中的移动台MS天线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或TD-LTE中的用户终端设备UE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1和G1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收发天线BTS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G3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1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2)利用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半径R1:Lup=C1+k1×lgf1+k2×lgR1;式中,常数C1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1的数值取决于上行应用频率f1和地理环境,常数k2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1和收发天线高度。
(33)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1:S1=π×R1 2;再把用户所选区域近似成矩形,并以该矩形的长与宽的乘积得到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
(34)利用小区覆盖面积S1与规划区域总面积S,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5)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
Ldown=Pdown-Sr2+G4+G5+G6-Lother2,式中,Pdown和G5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BTS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基站e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2和G4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中的MS天线,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TD-LTE中的UE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接收增益,G6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2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6)根据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的半径R2:Ldown=C2+k3×lgf2+k4×lgR2;式中,常数C2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3的数值取决于下行应用频率f2和地理环境,常数k4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2和收发天线高度。
(37)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2=π×R2 2
(38)利用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和小区覆盖面积S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9)比较计算得到的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up和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down,选取其中数值较大者作为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1
参见图3,介绍该步骤中进行容量规划的下列操作内容:
(3a)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每种业务的强度式中,Ri和βi分别是第i种业务的传输速率和激活比例,R0和β0分别是基本业务、即话音业务的传输速率和激活比例,SINRi和SINR0分别是满足第i种业务和基本业务正常通信的最小信干噪比。
(3b)根据每种业务的强度ai按照下述公式分别计算坎贝尔因子c、业务量方差v和业务量均值α:式中,Ei是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第i种业务的爱尔兰话务量。
(3c)根据业务强度ai和坎贝尔因子c,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等效业务信道数、即坎贝尔信道数式中,Ci是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第i种业务所需的信道数。
(3d)根据坎贝尔信道数Nc和爱尔兰B公式,计算得到单小区等效业务的业务量A:式中,B为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业务阻塞率。
(3e)根据坎贝尔因子c,业务量均值α和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等效业务的总业务量 A sum = α c .
(3f)根据单小区等效业务的业务量A和等效业务的总业务量Asum和下述公式计算得到容量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2,若不能整除时,采用四舍五入处理。
参见图4,介绍该步骤中进行站址规划的下列操作内容:
(3A)比较覆盖规划得到的小区数N1与容量规划得到的小区数N2,选取其中数值较大者作为基站站址规划的布站数。
(3B)把规划的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正方形小栅格,再对各小区中心位置进行初始化:将其随机分配到不同栅格上。
(3C)统计所有栅格上的信干噪比,并选取其平均值;当该平均值达到信干噪比设定门限时,认为该小区位置的规划是合理的,保持不变;否则,调整小区位置,直至满足信干噪比设定门限。
步骤4,进行网络细规划:包括邻小区规划,频率、码字或扰码规划,单网或双网静态仿真。该步骤中的邻小区规划要考虑两个小区共同的覆盖区域(参见图5所示):当该共同的覆盖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面积门限时,认为它们互为邻小区;再按照该方法处理其余各个小区,得到每个小区的邻小区列表。
该步骤中执行的频率、码字或扰码规划包括下列选择执行的操作内容:
(41)对GSM或集群系统中的TETRA、iDEN进行频率规划:为减小同频干扰,对相邻小区分配不同的频点,非相邻小区进行频率复用;
(42)对CDMA2000、EV-DO、或集群系统中的GoTa、GT800进行码字规划:为减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对相邻小区分配不同码字相位,且码字相位间隔大于设定相位间隔;
(43)对TD-SCDMA、WCDMA、HSPA进行扰码规划:为减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为小区分配扰码,复用同一扰码的小区间距离要不小于设定的复用距离门限;
(44)对FDD-LTE、TD-LTE进行频率规划:为减少同频干扰,采用软频率复用方案,即相邻小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频率复用因子分别为1和3。
参见图6,介绍该步骤进行的单网静态仿真的下列操作内容:
(4a)设置仿真参数:包括仿真次数、仿真地理环境、仿真精度、仿真制式、UE数、业务比例、小区射频参数和移动台射频参数;
(4b)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栅格,即将仿真地理范围按照仿真精度要求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小方格;
(4c)计算路径损耗:根据小区和栅格、小区和小区、栅格和栅格之间的距离、天线增益、角度增益、工作频率和天线高度分别计算相应两者间链路的路径损耗;
(4d)随机撒入UE,即将UE随机撒入到仿真地理区域的栅格中;
(4e)计算UE接收导频信干噪比:先根据各小区导频发射功率和小区到UE所在栅格的路径损耗之差,得到UE接收到的来自各小区的导频功率,其中最大导频接收功率的对应小区设为该UE的主服务小区;再根据下述导频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该UE的接收导频信干噪比式中,Sp为UE接收到的某一小区的导频功率,Ip为UE接收到的包括来自其它小区的导频功率和热噪声功率的干扰总功率;然后,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该UE的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SIRpmax
(4f)考察各UE的切换状态,即考察UE是否还有其它服务小区:对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或TD-LTE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硬切换,UE只有主服务小区,当UE接收到的最大导频信干噪比对应的小区变化时,UE发生硬切换,即改变其主服务小区;对GoTa、GT800、WCDMA、HSPA、CDMA2000、EV-DO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软切换,UE能够有多个服务小区,也就是当UE接收到某一非主服务小区的导频信干噪比SIRpt的dB值大于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SIRpmax的dB值减去切换门限Cdoor之差,即满足下述公式:10lg(SIRpt)>10lg(SIRpmax)-Cdoor,则对应的小区也是UE的服务小区;
(4g)控制并分配发射功率,即分配UE和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此时,分别对上下行链路执行如下操作内容(参见图7所示);
先初始化发射功率:上行链路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是UE和小区基站,下行链路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是小区基站和UE;再根据下述信干噪比公式确定各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式中,PRx为链路接收端的有用信号功率、即此链路发射端功率减去链路路径损耗值;参数k在上行链路中为(1-多址干扰抵消因子β),在下行链路中为多址干扰的正交因子α,对于不同系统制式,参数α、β取值不同;Iown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其它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N为热噪声功率;
把计算得到的各条链路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功率;调整方法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循环执行上述计算信干噪比、调整发射端功率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功率控制的设定次数;
(4h)调度资源: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参见图8所示);
更新小尺度衰落、即每条链路随机生成一个小尺度衰落值,并把它加到每条链路对应的路径损耗中;根据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每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选信干噪比大且尚未被调度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
对于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下述公式把该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 Through = 0 SIR < SIR min &alpha; &times; log 2 ( 1 + SIR ) SIR min &le; SIR &le; SIR max Through max SIR > SIR max , 式中,α为衰减因子,SIR为链路的信干噪比,SIRmin和SIRmax分别为设定的信干噪比的最小和最大边界值,Throughmax为设定的最大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作为各个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循环执行上述各个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调度的设定次数;
(4i)统计和输出网络规划的性能参数:对于GSM、TETRA、iDEN、TD-SCDMA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和容量参数,对于GoTa、GT800、WCDMA、CDMA2000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容量、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对于HSPA、EV-DO、FDD-LTE、TD-LTE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吞吐率、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
参见图9,介绍该步骤进行的双网静态仿真的下列操作内容:
(4A)设置双网的仿真参数:包括仿真次数、仿真地理环境、仿真精度、仿真制式、两个网络的各自UE数、业务比例、小区射频参数和移动台射频参数;
(4B)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栅格,即将仿真地理范围按照仿真精度要求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小方格,此时的两种制式网络共用一套栅格;
(4C)计算双网的路径损耗:分别根据各网络小区和栅格、小区和小区、栅格和栅格间距离、天线增益、角度增益、工作频率和天线高度分别计算相应两者链路间的路径损耗;
(4D)随机撒入双网UE,即将两个网络各自的UE随机撒入到地理区域的栅格中;
(4E)分别计算双网UE接收导频信干噪比:先根据本网络各小区导频发射功率和小区到UE所在栅格的路径损耗之差,得到UE接收到的来自本网各小区的导频功率,其中最大导频接收功率对应的小区设为该UE的主服务小区;再根据(4e)的导频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该UE的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
(4F)考察双网各自UE的切换状态,即考察UE在本网是否还有其它服务小区:对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硬切换,UE只有主服务小区,当UE接收到的最大导频信干噪比对应的小区变化时,UE发生硬切换,即改变其主服务小区;对GoTa、GT800、WCDMA、HSPA、CDMA2000、EV-DO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软切换,UE能够有多个服务小区,并根据步骤(4f)的计算公式,若UE接收到某一非主服务小区的导频信干噪比的dB值大于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的dB值减去切换门限之差,则对应的小区也是该UE的服务小区;
(4G)分配并控制双网的发射功率,即分配两个网络UE和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此时要考虑双网中两种制式网络的相互影响,双网中的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先初始化设置双网的发射功率;上行链路中的发射端是UE,下行链路中的发射端是小区基站;再固定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发射功率,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第二种制式网络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且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第一种制式对第二种制式的干扰: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式中,PRxd为链路接收端的有用信号功率、即该链路发射端功率减去链路路径损耗值之差;参数kd在上行链路中为(1-多址干扰抵消因子β),在下行链路中为多址干扰的正交因子α,对于不同系统制式,参数α、β取值不同;Iownd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1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系统其它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2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另一个系统干扰链路的功率,Nd为热噪声功率;
把计算得到的第二种制式各条链路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的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的功率;调整方法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固定第二种制式网络发送端的发射功率,计算第一种制式网络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且在计算信干噪比中要考虑第二种制式网络对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干扰;
把第一种制式各条链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的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的功率;调整方法发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循环执行上述计算信干噪比、调整发射端功率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功率控制的设定次数;
(4H)调度双网资源:每个制式网络的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固定第一种制式网络,更新第二种制式网络的小尺度衰落;根据步骤(4G)中的公式,计算第二种制式每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先选择信干噪比大且未被调度过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时频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对于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步骤(4h)的频带利用率公式,把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为各条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固定第二种制式网络,更新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小尺度衰落;根据步骤(4G)的信干噪比公式,计算第一种制式各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先选择信干噪比大且没有被调度过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时频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
对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步骤(4h)的频带利用率公式,把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作为各条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循环执行上述各个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调度的设定次数;
(4I)统计和输出双网规划的性能参数:对于双网中的GSM、TD-SCDMA,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和容量参数,对于双网中的WCDMA、CDMA2000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容量、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对于双网中的HSPA、EV-DO、FDD-LTE、TD-LTE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吞吐率、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
步骤5,整理步骤3与4的粗、细规划结果,提供网络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本发明方法已经进行了多次实施试验和仿真验证,实施例试验的结果表明:试验是成功的,实现了发明目的。
下面简要说明试验情况:以WCDMA网络为例,介绍仿真试验的验证部分。
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了模拟网络的粗规划,完成粗规划后,在地理信息浏览器中会显示出预测的覆盖分布图等信息(参见图10),图10中采用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覆盖质量,其中浅蓝色最好,然后依次为绿色、深蓝色、黄色、粉色和红色;也就是距离基站较近的区域颜色较好,代表覆盖质量好,说明粗规划基站的布局较为理想。
再参见图11所示的WCDMA单网仿真后的导频覆盖图,在图11中,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导频覆盖质量,浅蓝色最好,接下来依次为绿色、深蓝色、黄色、粉色和红色。也就是距离基站较近的区域颜色较好,代表导频覆盖质量好。
参见图12所示的WCDMA切换区域的示意图,从图12中可以看出:红色显示的地理区域内的用户都很有可能发生软切换,该图12说明了在这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用户处在哪些地方更有可能发生切换。
参见图13所示的WCDMA的导频污染示意图,其中,红色方格区域内的用户很可能出现导频污染现象,影响通话质量,导频污染区域通常出现在基站较为密集的地方,从图13中也可以得到证实。
参见图14,介绍GSM和WCDMA两个网络系统的联合仿真覆盖结果图,其中的基站采用共站形式,浅蓝色区域代表覆盖质量最好,然后,依次为绿色、深蓝色、黄色、粉色、红色,左图(A)是在WCDMA网络系统干扰下的GSM系统的覆盖图,右图(B)是在GSM网络系统的干扰下的WCDMA系统覆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根据颜色分布,离基站较近的区域覆盖质量较好,基站覆盖较远的地方呈现黄色或粉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由用户确定无线网络规划的制式与需求,并据此配置网络规划参数;然后分别对网络进行粗规划和细规划;最后,整理上述规划结果,提供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用户确定无线网络的规划制式,包括集群系统中的陆上集群无线TETR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开放式集群架构GoTa或基于时分多址的专业数字集群GT800,2G中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3G中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2000CDMA2000或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TD-SCDMA,增强型3G中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或演进数据业务EV-DO,4G中的基于频分双工的长期演进技术FDD-LTE、基于时分的长期演进技术TD-LTE,或者包括GSM分别与WCDMA、CDMA2000、TD-SCDMA、HSPA、EV-DO、TD-LTE和FDD-LTE,以及TD-LTE和TD-SCDMA的两网共存网络;用户需求是其所选的地理区域和该区域内开展的业务、频点、码字或扰码的信息,以及仿真设置信息;
(2)将用户需求分成两类:粗规划配置和细规划配置,其中粗规划配置内容是区域的范围及其特征:区域地理环境信息和该区域内准备开展的业务类型与其业务量的业务信息;细规划配置内容是频点、码字或扰码信息、仿真设置信息;
(3)进行网络粗规划:包括以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进行覆盖规划,以坎贝尔等效业务算法进行容量规划和在覆盖和容量规划基础上进行站址规划;该步骤中,以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进行的覆盖规划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
Lup=Pup-Sr1+G1+G2+G3-Lother1,式中,Pup和G2分别是GSM、集群系统或CDMA2000中的移动台MS天线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或TD-LTE中的用户终端设备UE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1和G1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收发天线BTS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增益,G3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1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2)利用上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up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半径R1:Lup=C1+k1×lgf1+k2×lgR1;式中,常数C1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1的数值取决于上行应用频率f1和地理环境,常数k2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1和收发天线高度;
(33)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1:S1=π×R1 2;再把用户所选区域近似成矩形,并以该矩形的长与宽的乘积得到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
(34)利用小区覆盖面积S1与规划区域总面积S,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5)采用下述公式计算规划区域的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
Ldown=Pdown-Sr2+G4+G5+G6-Lother2,式中,Pdown和G5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或EV-DO中的基站BTS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WCDMA、TD-SCDMA中的基站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或是HSPA、FDD-LTE、TD-LTE中的基站eNodeB天线的发射功率和增益,Sr2和G4分别是GSM、集群系统、CDMA2000中的MS天线,或是WCDMA、TD-SCDMA、HSPA、EV-DO、FDD-LTE、TD-LTE中的UE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接收增益,G6是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中的硬切换增益,或是GoTa、GT800、WCDMA、CDMA2000、HSPA、EV-DO中的软切换增益,Lother2为包括馈线损耗、功控余量、干扰余量、人体损耗、穿透损耗、阴影衰落余量和小尺度衰落余量的总和;以上参数的数值取决于网络制式和地理环境;
(36)根据下行链路最大路径损耗Ldown和下述传播模型公式计算小区的半径R2:Ldown=C2+k3×lgf2+k4×lgR2;式中,常数C2的数值取决于地理环境,常数k3的数值取决于下行应用频率f2和地理环境,常数k4的数值取决于小区半径R2和收发天线高度;
(37)按照下式计算小区的覆盖面积S2=π×R2 2
(38)利用规划区域的总面积S和小区覆盖面积S2,按照下述公式计算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若计算结果不能整除时,采用向上取整处理:
(39)比较计算得到的上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up和下行链路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down,选取其中数值较大者作为覆盖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1
(4)进行网络细规划:包括邻小区规划,频率、码字或扰码规划,单网或双网静态仿真;
(5)整理步骤(3)与(4)的粗、细规划结果,提供网络规划的输出数据和图表,作为本次网络智能规划的总体结果,为用户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坎贝尔等效业务算法进行的容量规划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a)根据下述公式确定每种业务的强度式中,Ri和βi分别是第i种业务的传输速率和激活比例,R0和β0分别是基本业务、即话音业务的传输速率和激活比例,SINRi和SINR0分别是满足第i种业务和基本业务正常通信的最小信干噪比;
(3b)根据每种业务的强度ai按照下述公式分别计算坎贝尔因子c、业务量方差v和业务量均值α:式中,Ei是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第i种业务的爱尔兰话务量;
(3c)根据业务强度ai和坎贝尔因子c,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等效业务信道数、即坎贝尔信道数式中,Ci是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第i种业务所需的信道数;
(3d)根据坎贝尔信道数Nc和爱尔兰B公式,计算得到单小区等效业务的业务量A:,式中,B为由用户需求的区域业务信息得到的业务阻塞率;
(3e)根据坎贝尔因子c,业务量均值α和下述公式,计算得到等效业务的总业务量 A sum = &alpha; c ;
(3f)根据单小区等效业务的业务量A和等效业务的总业务量Asum和下述公式计算得到容量规划所需的小区数N2,若不能整除时,采用四舍五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站址规划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A)比较覆盖规划得到的小区数N1与容量规划得到的小区数N2,选取其中数值较大者作为基站站址规划的布站数;
(3B)把规划的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正方形小栅格,再对各小区中心位置进行初始化:将其随机分配到不同栅格上;
(3C)统计所有栅格上的信干噪比,并选取其平均值;当该平均值达到信干噪比设定门限时,认为该小区位置的规划是合理的,保持不变;否则,调整小区位置,直至满足信干噪比设定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邻小区规划要考虑两个小区共同的覆盖区域,当该共同的覆盖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面积门限时,认为它们互为邻小区;再按照该方法处理其余各个小区,得到每个小区的邻小区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频率、码字或扰码规划包括下列选择执行的操作内容:
(41)对GSM或集群系统中的TETRA、iDEN进行频率规划:为减小同频干扰,对相邻小区分配不同的频点,非相邻小区进行频率复用;
(42)对CDMA2000、EV-DO、或集群系统中的GoTa、GT800进行码字规划:为减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对相邻小区分配不同码字相位,且码字相位间隔大于设定相位间隔;
(43)对TD-SCDMA、WCDMA、HSPA进行扰码规划:为减少相邻小区间的干扰,为小区分配扰码,复用同一扰码的小区间距离要不小于设定的复用距离门限;
(44)对FDD-LTE、TD-LTE进行频率规划:为减少同频干扰,采用软频率复用方案,即相邻小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频率复用因子分别为1和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单网静态仿真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4a)设置仿真参数:包括仿真次数、仿真地理环境、仿真精度、仿真制式、UE数、业务比例、小区射频参数和移动台射频参数;
(4b)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栅格,即将仿真地理范围按照仿真精度要求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小方格;
(4c)计算路径损耗:根据小区和栅格、小区和小区、栅格和栅格之间的距离、天线增益、角度增益、工作频率和天线高度分别计算相应两者间链路的路径损耗;
(4d)随机撒入UE,即将UE随机撒入到仿真地理区域的栅格中;
(4e)计算UE接收导频信干噪比:先根据各小区导频发射功率和小区到UE所在栅格的路径损耗之差,得到UE接收到的来自各小区的导频功率,其中最大导频接收功率的对应小区设为该UE的主服务小区;再根据下述导频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该UE的接收导频信干噪比SIRp,式中,Sp为UE接收到的某一小区的导频功率,Ip为UE接收到的包括来自其它小区的导频功率和热噪声功率的干扰总功率;然后,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该UE的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SIRpmax
(4f)考察各UE的切换状态,即考察UE是否还有其它服务小区:对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或TD-LTE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硬切换,UE只有主服务小区,当UE接收到的最大导频信干噪比对应的小区变化时,UE发生硬切换,即改变其主服务小区;对GoTa、GT800、WCDMA、HSPA、CDMA2000、EV-DO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软切换,UE能够有多个服务小区,也就是当UE接收到某一非主服务小区的导频信干噪比SIRpt的dB值大于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SIRpmax的dB值减去切换门限Cdoor之差,即满足下述计算公式:10lg(SIRpt)>10lg(SIRpmax)-Cdoor时,则对应的小区也是UE的服务小区;
(4g)控制并分配发射功率,即分配UE和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此时,分别对上下行链路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先初始化发射功率:上行链路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是UE和小区基站,下行链路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是小区基站和UE;再根据下述信干噪比公式确定各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SIR,式中,PRx为链路接收端的有用信号功率、即此链路发射端功率减去链路路径损耗值;参数k在上行链路中为(1-多址干扰抵消因子β),在下行链路中为多址干扰的正交因子α,对于不同系统制式,参数α、β取值不同;Iown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其它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N为热噪声功率;
把计算得到的各条链路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功率;调整方法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循环执行上述计算信干噪比、调整发射端功率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功率控制的设定次数;
(4h)调度资源: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更新小尺度衰落、即每条链路随机生成一个小尺度衰落值,并把它加到每条链路对应的路径损耗中;根据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每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选信干噪比大且尚未被调度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
对于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下述频带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Through = 0 SIR < SIR min &alpha; &times; log 2 ( 1 + SIR ) SIR min &le; SIR &le; SIR max Through max SIR > SIR max 把该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Through,式中,α为衰减因子,SIR为链路的信干噪比,SIRmin和SIRmax分别为设定的信干噪比的最小和最大边界值,Throughmax为设定的最大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作为各个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循环执行上述各个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调度的设定次数;
(4i)统计和输出网络规划的性能参数:对于GSM、TETRA、iDEN、TD-SCDMA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和容量参数,对于GoTa、GT800、WCDMA、CDMA2000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容量、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对于HSPA、EV-DO、FDD-LTE、TD-LTE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吞吐率、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双网静态仿真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4A)设置双网的仿真参数:包括仿真次数、仿真地理环境、仿真精度、仿真制式、两个网络的各自UE数、业务比例、小区射频参数和移动台射频参数;
(4B)将地理区域划分为栅格,即将仿真地理范围按照仿真精度要求划分为多个面积相等的小方格,此时的两种制式网络共用一套栅格;
(4C)计算双网的路径损耗:分别根据各网络小区和栅格、小区和小区、栅格和栅格间距离、天线增益、角度增益、工作频率和天线高度分别计算相应两者链路间的路径损耗;
(4D)随机撒入双网UE,即将两个网络各自的UE随机撒入到地理区域的栅格中;
(4E)分别计算双网UE接收导频信干噪比:先根据本网络各小区导频发射功率和小区到UE所在栅格的路径损耗之差,得到UE接收到的来自本网各小区的导频功率,其中最大导频接收功率对应的小区设为该UE的主服务小区;再根据(4e)的导频信干噪比计算公式计算该UE的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
(4F)考察双网各自UE的切换状态,即考察UE在本网是否还有其它服务小区:对GSM、TETRA、iDEN、TD-SCDMA、FDD-LTE、TD-LTE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硬切换,UE只有主服务小区,当UE接收到的最大导频信干噪比对应的小区变化时,UE发生硬切换,即改变其主服务小区;对GoTa、GT800、WCDMA、HSPA、CDMA2000、EV-DO系统,网络采用的切换方式为软切换,UE能够有多个服务小区,并根据步骤(4f)的计算公式:10lg(SIRpt)>10lg(SIRpmax)-Cdoor,若UE接收到某一非主服务小区的导频信干噪比的dB值大于最大接收导频信干噪比的dB值减去切换门限之差时,则对应的小区也是该UE的服务小区;
(4G)分配并控制双网的发射功率,即分配两个网络UE和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此时要考虑双网中两种制式网络的相互影响,双网中的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先初始化设置双网的发射功率;上行链路中的发射端是UE,下行链路中的发射端是小区基站;再固定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发射功率,按照下述公式计算第二种制式网络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且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第一种制式对第二种制式的干扰: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式中,PRxd为链路接收端的有用信号功率、即该链路发射端功率减去链路路径损耗值之差;参数kd在上行链路中为(1-多址干扰抵消因子β),在下行链路中为多址干扰的正交因子α,对于不同系统制式,参数α、β取值不同;Iownd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1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本系统其它小区干扰链路的功率,Iother2为接收端接收的来自另一个系统干扰链路的功率,Nd为热噪声功率;
把计算得到的第二种制式各条链路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的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的功率;调整方法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固定第二种制式网络发送端的发射功率,计算第一种制式网络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且在计算信干噪比中要考虑第二种制式网络对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干扰;
把第一种制式各条链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信干噪比与目标信干噪比之差与设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的绝对值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不调整链路发射端的功率,否则调整发射端的功率;调整方法发是:若计算的信干噪比大于目标信干噪比,则发射端功率减去设定的调整步长值;否则,发射端功率加上设定的调整步长值;
循环执行上述计算信干噪比、调整发射端功率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功率控制的设定次数;
(4H)调度双网资源:每个制式网络的上下行链路分别执行如下操作内容:
固定第一种制式网络,更新第二种制式网络的小尺度衰落;根据步骤(4G)中的公式,计算第二种制式每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先选择信干噪比大且未被调度过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时频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对于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步骤(4h)的频带利用率公式 Through = 0 SIR < SIR min &alpha; &times; log 2 ( 1 + SIR ) SIR min &le; SIR &le; SIR max Through max SIR > SIR max , 把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为各条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固定第二种制式网络,更新第一种制式网络的小尺度衰落;根据步骤(4G)的信干噪比公式,计算第一种制式各条链路接收端的信干噪比,优先选择信干噪比大且没有被调度过的链路进行时频资源调度,直到时频资源无剩余;对于HSPA、EV-DO系统,调度的资源是码字和时隙;对于FDD-LTE和TD-LTE系统,调度的资源是子载波频率和时隙;
对上述被调度的链路,根据步骤(4h)的频带利用率公式,把链路的信干噪比映射为频带利用率,再用被调度的各条链路的频带利用率乘以资源带宽,得到的乘积作为各条链路传输的吞吐率;
循环执行上述各个步骤的操作,直到达到调度的设定次数;
(4I)统计和输出双网规划的性能参数:对于双网中的GSM、TD-SCDMA,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和容量参数,对于双网中的WCDMA、CDMA2000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容量、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对于双网中的HSPA、EV-DO、FDD-LTE、TD-LTE的性能参数包括覆盖、吞吐率、切换和导频污染参数。
CN201210001833.0A 2012-01-05 2012-01-05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3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833.0A CN102523590B (zh) 2012-01-05 2012-01-05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1833.0A CN102523590B (zh) 2012-01-05 2012-01-05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590A CN102523590A (zh) 2012-06-27
CN102523590B true CN102523590B (zh) 2014-07-30

Family

ID=4629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183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3590B (zh) 2012-01-05 2012-01-05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3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1602B (zh) * 2012-11-20 2017-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3052081B (zh) 2012-12-20 2016-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演进通信系统的网络覆盖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3139604B (zh) * 2013-01-14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缓存模型的ipqam频点分配与回收方法
CN104113850B (zh) * 2013-04-17 2017-11-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通信系统的仿真方法和设备
WO2014190528A1 (zh) * 2013-05-30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4219717B (zh) * 2013-05-31 2018-07-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切换的系统
CN103354643B (zh) * 2013-06-26 2016-08-2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双模网络能效联合仿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9342B (zh) * 2013-08-01 2019-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47452A (zh) * 2013-12-30 2014-04-23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通信骨干网络开通的方法
CN104980970A (zh) * 2014-04-04 2015-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制式间分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11597A1 (zh) * 2014-07-22 2016-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谱资源的分配方法与装置
CN104601316B (zh) * 2015-02-02 2017-12-26 清华大学 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及其传输信道分配方法
CN106507371A (zh) * 2015-09-07 2017-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确定规划目标函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76089B (zh) * 2015-10-23 2018-11-16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5246091B (zh) * 2015-10-28 2019-01-22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模拟无线网络信号衰减、增强及网络切换的方法与装置
CN106341826B (zh) * 2016-11-03 2019-11-19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面向无线电力专网的资源优化分配方法
CN106788561B (zh) * 2016-12-06 2019-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08390711A (zh) * 2018-05-26 2018-08-10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字中继设备中增益的计算方法与装置
CN115243313B (zh) * 2021-04-23 2024-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73532B (zh) * 2021-09-02 2024-04-19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5g网络规划方法
US12114175B2 (en) 2021-12-30 2024-10-08 ITRA Wireless Ai, LLC Intelligent wireless network design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3096A1 (fr) * 2005-07-05 200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écepteur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permettant de réduire la vitesse de multiplexe de fréquence
CN101094170A (zh) * 2006-06-23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cdma引入高速上行分组包接入技术的网络规划方法
CN101137183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WO2008061469A1 (fr) * 2006-11-20 2008-05-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la configuration d'une station de base multistandard
CN101296477A (zh) * 2008-06-24 2008-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网络拓扑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4302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规划无线网络设备资源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1700B2 (en) * 2006-10-16 2010-11-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PCE-based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in multi-lay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3096A1 (fr) * 2005-07-05 2007-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écepteur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permettant de réduire la vitesse de multiplexe de fréquence
CN101094170A (zh) * 2006-06-23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cdma引入高速上行分组包接入技术的网络规划方法
CN101137183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共存中的基站选址方法
WO2008061469A1 (fr) * 2006-11-20 2008-05-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la configuration d'une station de base multistandard
CN101296477A (zh) * 2008-06-24 2008-10-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网络拓扑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4302A (zh) * 2008-12-05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规划无线网络设备资源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590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3590B (zh)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的规划方法
US99427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frequency reuse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lshaer et al. Downlink and uplink decoupling: A disrupt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5G networks
CN102625322B (zh) 多制式智能可配的无线网络优化的实现方法
Yu et al. Dynamic TDD support in the LTE-B enhanced local area architecture
Yu et al. Dynamic TDD support in macrocell-assisted small cell architecture
Mishra Cellular technologies for emerging markets: 2G, 3G and beyond
Jiming et al. Adaptive soft frequency reuse scheme for in-building dense femtocell networks
Dufková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ison between macro-micro and public femto deployment in a plausible LTE network
CN104919866A (zh) 用于在异构网络通过低功率子帧进行干扰消除的方法
López-Pérez et al. Duty cycles and load balancing in HetNets with eICIC almost blank subframes
CN106604343A (zh)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Fu et al. Analysis of vertical sectorization for HSPA on a system level: capacity and coverage
Turk et al. 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with C-RAN
Taranetz et al. Capacity density optimization by fractional frequency partitioning
Alsohaily et al. On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mode user equipment i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846711A (zh) 一种载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476039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时频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Mitra Lecture notes on mobile communication
Holma et al. Radio network planning
Serrador Optimisation of cell radius in UMTS-FDD networks
Kuo et al. Enabling LTE Services Under Interference from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System
Törős et al. An algorithm for automatic base station plac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 deployment
Falcão Inter-Cell Interferences in LTE Radio Networks
ABATNEH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VERAGE AND CAPACITY PLANNING FOR THE CASE OF GONDAR 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