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8982A -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8982A
CN101128982A CNA2006800058487A CN200680005848A CN101128982A CN 101128982 A CN101128982 A CN 101128982A CN A2006800058487 A CNA2006800058487 A CN A2006800058487A CN 200680005848 A CN200680005848 A CN 200680005848A CN 101128982 A CN101128982 A CN 101128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ll
bluetooth
wireless terminal
wireless
grou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58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8982B (zh
Inventor
阿托·帕林
莫里·杭卡恩
朱卡·雷纳马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II Holdings 3 LLC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065,27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486932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360,00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060205401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128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8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9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04L12/5692Selection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using pree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58Modification of priorities while in trans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53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 H04M1/2535Telephone sets using digital voice transmission adapted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over an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wireless LAN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无线终端包括运行在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和以基本上相同的通信波段运行在W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该控制器在WLAN数据单元的发送与LAN数据单元重叠时向WLAN数据单元分配比PAN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PAN数据单元的发送。

Description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05年2月2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1/065,277“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SCHEDULING”以及2006年2月23日提交的名为“METHOD ANDSYSTEM FOR VoIP OVER WALN TO BLUETOOTH HEADSET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的美国申请No.的优先权,这两个申请的内容被整体包含在此。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本发明宽泛地涉及具有多于一个短程通信接口的移动无线终端的改进,以减小同时信号处理中的干涉。本发明具体涉及减小同时具有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接口的无线终端中IP语音(VoIP:voice over IP)通信中的干扰。
背景技术
无线个域网(PAN:personal area network)技术的最公知的例子是工作在2.4GHz ISM波段的蓝牙标准。蓝牙是一种短程无线电网络,最初的目的是作为电缆的替代物。蓝牙装置被设计为在其大约10米的无线电通信范围内寻找其它蓝牙装置和蓝牙接入点。蓝牙是一种时分复用(TDM)系统,其中基本单位是持续时间为625微秒的时隙。每个蓝牙装置任何时候都可以是主机或从机,但是不能同时作为主机和从机。主机装置通过在一个时隙内发送一个分组来启动数据交换,从装置必须在下一个时隙中用一个分组响应主机以表明其是否已成功接收前一分组。从机在主机再次向其发送之前不会再发送。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的Bluetooth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Core,Volume1.2,2003年11月5日(下面称为“蓝牙v1.2规范”)描述了蓝牙装置工作和通信协议的原理。蓝牙v1.2规范可以在网站www.bluetooth.com上从蓝牙技术联盟获得。
蓝牙技术联盟所公布的新近规范Specification of the Bluetooth System,Volume2.0+EDR,2004年11月4日(下面称为“蓝牙v2+EDR规范”)描述了增强数据速率(EDR)蓝牙,其在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允许高达2.1Mbps的速度。蓝牙v2+EDR规范可以在网站www.bluetooth.com上从蓝牙技术联盟获得。
蓝牙技术的一个应用是传送音频信息,这使得可以设计诸如无线耳机的装置。利用诸如连续可变斜率增量(CVSD:ContinuouslyVariable Slope Delta)调制或脉码调制(PCM)的编码方案经由同步面向连接(SCO: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分组来传送音频数据。当建立SCO链路时,通过在连续的SCO时隙中交替地传送和接收编码音频数据,在主机和从装置之间通过空气交换分组。在图1中示出了蓝牙无线耳机和支持蓝牙的电话终端的一个例子。电话终端100A包括连接到蓝牙天线102A的蓝牙收发机模块604。无线耳机101A也包括与其自己的蓝牙天线连接的蓝牙收发机模块。不管是耳机还是电话终端都可以初始地作为主机装置,这取决于如何启动连接。当在电话终端100A和无线耳机101A之间建立SCO链路106A时,通过在连续的SCO时隙中交替地传送和接收编码音频数据,在主机和从装置之前经由空气交换分组。
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高达一百米的大的无线电通信范围。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例子包括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也被称为Wi-Fi的无线局域网(WLAN)802.11b标准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802.11系列WLAN标准的一部分。采用802.11b的网络以2.4GHz ISM波段内的无线电频率工作,这与蓝牙相同。与其它802.11标准一样,802.11b使用以太网协议和CSMA/CA(防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来进行路径共享。802.11b中所使用的调制方法是补码键控(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其允许更高数据速度并且更不易受到多路径传播干扰的影响。在图1中示出了WLAN的一个例子,其中电话终端100A是移动装置,其包括连接到WLAN天线103A的IEEE 802.11b收发机602。图1中位置A处所示的WLAN接入点140A也具有与其自己的WALN天线连接的IEEE 802.11b收发机。当在电话终端100A和接入点140A之间建立符合IEEE 802.11b标准的RF通信链路108A时,在电话终端100A和接入点140A之间通过WALN覆盖区域150A交换包含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所示出的接入点140A通过有线线路连接到IP网络144,以交换IP网络中包含互联网语音(VoIP:voice over internet)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
图1示出图1中位置B处的第二WLAN接入点140B通过有线线路连接到IP网络114,从而建立第二WLAN覆盖区域150B。WLAN接入点140B具有与其自己的WALN天线连接的IEEE 802.11b收发机。第二WLAN接入点140B与第二电话终端100B通信,其中第二电话终端100B包括与WLAN天线103B连接的IEEE 802.11b收发机。当在电话终端100B和接入点140B之间建立符合IEEE 802.11b标准的RF通信链路108B时,在电话终端100B和接入点140B之间通过WALN覆盖区域150B交换包含互联网语音(VoIP)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电话终端100B包括与蓝牙天线102B连接的蓝牙收发机模块。无线耳机101B也包括与其自己的蓝牙天线连接的蓝牙收发机模块。不管是耳机还是电话终端都可以初始地作为主机装置,这取决于如何启动连接。当在电话终端100B和无线耳机101B之间建立SCO链路106B时,通过在连续的SCO时隙中交替地传送和接收编码音频数据,在主机和从装置之前经由空气交换分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无线耳机101A和101B的用户之间建立语音会话。
802.11g规范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另一种标准,其与早期802.11b标准的11Mbps理论最大值相比提供了在相对较短距离上高达54兆比特每秒(Mbps)的传输。采用802.11g的网络以2.4GHz ISM波段中的无线电频率工作,这与蓝牙和802.11b的波段相同。但是,802.11g规范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获得比802.11b更高的数据速度。针对802.11g所建立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后退到11Mbps的速度。该特征使得802.11b和802.11g装置在一个网络中兼容。IEEE802.11无线LAN标准可从IEEE,Inc.网站http://grouper.ieee.org/groups/802/11得到。
将短程PAN(例如蓝牙)和更远程WLAN(例如IEEE 802.11g)的特征组合在单一的移动终端中就使用户能够接入(tap into)区域内WLAN接入点并且在没有电缆连接的情况下运行本地I/O装置。这种移动终端的一个例子是图1的无线电话100A,其包括蓝牙收发机和WLAN收发机,从而使用户能够从WLAN接入点140A接收互联网语音(VoIP)电话呼叫,并且利用无线耳机101A经由耳机和电话之间的蓝牙连接106A与主叫方通话。包括蓝牙收发机和WLAN收发机二者的无线电话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无线LAN和蓝牙网络都在2.4GHz ISM波段中工作,并且因此可能互相干扰。
通过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实时协议(RTP:Real TimeProtocol),通过互联网协议(IP)建立VoIP电话呼叫。VoIP分组在语音有效负荷中携带实时数据。分组交换网络中用于传输实时数据的标准是ITU标准H.323,其使用RTP/UDP/IP封装。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支持在IP网络上传输实时数据的应用的端到端传送服务。RTP分组包括RTP首标和语音有效负荷。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与TCP一样在IP网络顶部运行的无连接协议。UDP分组包括UDP首标和RTP分组。UDP/IP提供在IP网络上发送和接收分组的直接路径。IP分组包括IP首标、UDP分组和CRC报尾字段。VoIP分组通常传送20ms语音,而且IP分组的大小取决于在编码语音流时所使用的语音编解码器。利用WLAN链路108A,将VoIP分组发送到移动终端100A。在移动终端中,利用蓝牙编解码器解码并且然后重新编码VoIP分组,其中蓝牙编解码器是蓝牙v1.2规范中所描述的连续可变斜率增量(CVSD)调制编解码器或脉码调制(PCM)编解码器。在接收模式中,编码分组被传送到蓝牙耳机101A并被转换为语音。该顺序在发送模式中颠倒,尽管耳机的处理能力可能限制可应用的编码方案并因此也限制解决干扰问题的技术方案。
IEEE 802.11b标准的WLAN帧结构在IEEE标准所定义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帧的帧主体字段中携带VoIP分组。IEEE 802.11无线LAN中的每个无线台站和接入点都实施MAC层业务,这为无线台站提供交换MAC帧的能力。MAC帧在无线台站和接入点之间发送管理、控制或数据。在台站形成可应用的MAC帧之后,帧的比特被传递到收发机以进行发送。携带VoIP分组的WLAN数据帧+ACK帧包括多个附加部分,它们给出大约622微秒的平均持续时间,这大致与蓝牙时隙的持续时间相同。WLAN数据帧以50微秒的帧间DIFS间隔开始,其保证前一发送已经完成并且再次访问媒体是安全的。接着是平均80微秒的退避等待间隔以允许共享媒体。然后是用于同步前置码的192微秒间隔。接着是大约87微秒的MAC帧有效负荷,其包括VoIP分组。其后是数据帧及其确认之间10微秒的SIFS间隙。然后是持续时间为203微秒的WLAN确认(ACK)帧。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WLAN数据帧平均每20毫秒被发送。
当具有自己单独的天线102A和103A的WLAN收发机和蓝牙收发机位于同一终端100A中并且具有有限的天线隔离时,出现互操作性的问题,如图1所示。从集成的观点看,在移动终端内利用同一天线和RF滤波器有利于减小制造成本和形状因素,因为两个收发机都使用相同的2.4GHz波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开关来每次将WLAN收发机和蓝牙收发机中的一个或另一个连接到天线端口,而安排对WLAN和蓝牙收发机的天线的访问。其一个例子在图2中示出,其中终端100A的单个天线105A由蓝牙收发机和WLAN收发机共享。类似地,终端100B的单个天线105B由蓝牙收发机和WLAN收发机共享。这种设置要求终端中的蓝牙和WLAN收发机在不同时刻工作,从而需要收发机之间的协调控制。这种协调控制必须决定哪个收发机可以使用信道。
根据链路是否正实时地运行用于诸如电话的交互应用、或者链路是否正工作于诸如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数据发送模式下,存在对控制的不同要求。
WLAN接入点基本上对于终端是自主的,其中终端具有有限的能力来影响下行链路定时。因此,WLAN业务无法由终端可靠估计。因此,当接入点正传送到终端时,潜在很多的WLAN分组可能由于同时的蓝牙活动或错误的开关位置而丢失。为了保持语音的完整性,需要重新发送。
蓝牙v1.2规范定义了主机和从机之间不同类型的逻辑传输(logical transport)。已经定义了5个逻辑传输:
1.同步面向连接(SCO)逻辑传输,如上所述,
2.扩展的同步面向连接(eSCO)逻辑传输,
3.异步面向连接(ACL)逻辑传输,
4.活动从机广播(ASB:Active Slave Broadcast)逻辑传输,
5.暂停从机广播(PSB:Parked Slave Broadcast)逻辑传输。
同步面向连接(SCO)传输是皮网(piconet)中蓝牙主机和单个从机之间点对点逻辑传输。同步逻辑传输通常支持时间限制(time-bounded)信息,如语音或一般同步数据。主机利用规则间隔的保留时隙维持同步逻辑传输。在SCO逻辑传输上允许4个分组:
HV1,HV2,HV3和DV。HV1分组具有10个信息字节。HV2分组具有20个信息字节。HV3分组具有30个信息字节。DV分组是组合数据和语音分组。在每个SCO信道上,每个TSCO时隙就在连续SCO时隙中发送和接收n比特一次。
除了保留时隙之外,扩展的同步面向连接(eSCO)逻辑传输提供保留时隙之后的重新发送窗口。EV分组被用在同步eSCO逻辑传输上。如果在分配的时隙内没有接收到正确接收的确认,则分组包括重新发送。eSCO分组可以被路由到同步I/O端口。已经为蓝牙定义了3个eSCO分组。EV3分组具有1和30之间个信息字节,并且可以覆盖多达一个时隙。EV4分组具有1和120之间个信息字节,并且可以覆盖多达3个时隙。EV5分组具有1和180之间个信息字节,并且可以覆盖多达3个时隙。在每个eSCO信道上,每TeSCO时隙的周期就在连续eSCO时隙中发送和接收n个比特一次。每个分组首标包括一比特的确认指示ARQN,其表明前面最后一个分组已被正确接收。利用自动重复请求机制,EV分组被重新传送,直到目的地返回成功接收的确认(或者超时)为止。与SCO链路相反,可以建立eSCO链路以在WeSCO时隙大小的重新发送窗口内提供丢失或受损分组的有限重新发送。
异步面向连接(ACL)逻辑传输也是蓝牙主机和从机之间的点对点逻辑传输。在不是为同步逻辑传输所保留的时隙中,主机可以以每个时隙为基础向任何从机建立ACL逻辑传输,包括已经参与同步逻辑传输的从机。
蓝牙主机使用活动从机广播(ASB)逻辑传输与活动从机通信。蓝牙主机使用暂停从机广播(PSB)逻辑传输来与暂停从机通信。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和耳机之间的蓝牙链路通常使用SCO传输和HV3分组。由于该传输的同步特性,蓝牙业务可以由终端相当精确地估计。但是,在SCO传输时,不存在重新发送,并且因此如果终端中的WLAN收发机在特定时刻保留媒体或者如果终端中的WLAN收发机连接到天线,则SCO分组永久丢失。对于终端从WLAN接入点所接收的并要传递到蓝牙耳机的VoIP分组,每16个蓝牙SCO时隙就可能发生一次冲突或分组丢失,从而使SCO分组丢失增加大约6%。如果使用HV2或HV1分组来代替HV3,则冲突将发生得更为频繁。相反,如果当终端中的WLAN收发机试图访问媒体时媒体正被终端内的蓝牙收发机使用,则WLAN分组不永久丢失,而是可以如IEEE 802.11标准所规定的那样被重新发送。平均来说,终端内的WLAN收发机必须每第3个分组就重新发送一次,这使WALN重新发送增加30%。
在同一终端内工作的WLAN和蓝牙收发机的干扰问题已在现有技术中得到认识。IEEE已经开发了一种推荐实践来处理该问题,其被公布在IEEE标准802,15.2部分:Coexistence of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ith Other Wireless Devices Operating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中。该IEEE推荐实践是基于在终端内的WLAN和蓝牙收发机之间建立控制块。控制块向蓝牙发送分配比WLAN发送更高的优先权,并选择哪一个收发机将在特定时候工作。
IEEE推荐实践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只是建议,因此不知道WLAN收发机制造商是否以及如何为接入点和移动终端实施该建议。第二,IEEE推荐实践在被中断WLAN分组的WLAN重新发送期间为WLAN确认(ACK)分组分配比蓝牙分组更高的优先权。这将直接导致蓝牙收发机的一些永久分组丢失。此外,IEEE推荐的实践没有使用最新蓝牙v1.2标准所提供的更增强的功能,如扩展的同步面向连接(eSCO)逻辑传输或蓝牙自适应跳频(AFH)。蓝牙v1.2规范中所包括的AFH特征可以用于通过控制蓝牙避免跳到当前正被WLAN发送使用的那些频率上来缓解WLAN和蓝牙的冲突。但是,AFH在天线隔离很小(即WLAN和蓝牙收发机被集成到同一终端中但没有单独天线的情况下)或在两个收发机之间共享一个天线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帮助。在ISM波段任何部分上来自任何一个收发机的发送都将使另一个收发机的接收器部件饱和,从而不能接收任何东西。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的是一种方法来减小同时WLAN和蓝牙信号处理中的干扰,尤其是通过WLAN电话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通信中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减小同时WLAN和蓝牙信号处理中的干扰、尤其是通过WLAN电话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通信中的干扰的问题。本发明为终端内的WLAN和蓝牙收发机之间的控制块提供新的运行模式,该控制块向WLAN发送分配比蓝牙发送更高的优先权并选择哪一个收发机将在特定时刻运行。本发明使用蓝牙协议中的扩展的同步面向连接(eSCO)逻辑传输,并利用其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重新发送窗口。在同步eSCO逻辑传输上所使用的EV分组包括在前面最后一个蓝牙分组已经被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发送中断的情况下在重新发送窗口内重新发送被中断的分组。新控制块向蓝牙重新发送分组分配比WLAN分组更高的优先权,以保证被中断蓝牙分组的重新发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耳机最初是主机,则在建立耳机连接之后,终端将执行角色转换以承担主机角色。可替换地,终端最初是主机并将保留这一角色。作为主机装置,终端建立与耳机的EV3类型eSCO链路,这使得耳机可以使用重新发送特征。在终端已经建立ACL链路之后,建立到耳机的一个或多个eSCO链路。eSCO链路类似于使用定时控制标志和持续时间为TeSCO个时隙的时间间隔的SCO链路。与耳机的eSCO链路被建立以在WeSCO时隙大小的重新发送窗口内有限地重新发送丢失或受损分组。(例如,耳机被配置为利用EV3分组格式和CVSD压缩编码来支持eSCO重复周期为TeSCO=6个时隙且eSCO窗口大小为WeSCO=2个时隙的免提应用1.2(BluetoothHands Free Profile 1.2))。
在本发明的运行期间,WLAN业务被分配以比蓝牙eSCO业务更高的优先权,从而在同时接收或发送WLAN分组时或在已知WLAN发送或接收将在蓝牙首次发送期间进行时,蓝牙分组的首次发送被抑制或中断。这例如可能由于用于控制台站对WLAN媒体的访问的RTS(请求发送)信号或CTS(允许发送:Clear to Send)信号、或者由于CTS自保护机制(CTS-to-self protection mechanism)而发生。CTS到自保护机制方法利用802.11b速率发送CTS消息以明确(clear)空气,然后立即是利用802.11g数据速率的数据。为了保证最终成功地重新发送被抑制或中断的蓝牙eSCO分组,向蓝牙重新发送分组分配比WLAN业务更高的优先权。任何已知已经开始在重新发送蓝牙eSCO分组期间发送的WLAN分组都被中断。现有的WLAN协议将随后重新发送被中断的WLAN分组。实际上,如果需要,可以通过随后调度蓝牙eSCO发送来减小与WLAN业务的冲突。
通过这种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不频繁地使用WLAN分组重新发送,由此对WLAN业务施加更少的妨碍。
从耳机的观点来看,当终端在接收模式时,耳机可以在eSCO时隙期间向终端发送eSCO分组。如果耳机由于WLAN发送而没有在预定的主机到从机时隙中从终端接收到前面的eSCO分组,则耳机识别该疏忽并在其应答eSCO分组中将确认标志ARQN位设置为=’0’。尽管终端可能因为WLAN发送而没有接收到应答eSCO分组,但是没什么关系,因为终端知道其前面最后一次eSCO发送被预占,并且其将使用eSCO重新发送窗口来重新发送eSCO分组。本发明的优点是不需要改变WLAN或蓝牙标准,而只需要私有地改变终端的蓝牙和WLAN控制逻辑。耳机本身根据支持eSCO的耳机的免提应用而工作。
所产生的发明在高WLAN业务量的领域内特别有利,如业务办公室,其中被中断的WLAN分组的频繁重新发送会明显削弱WLAN业务能力。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终端预测需要发送蓝牙分组的能力,因为SCO和eSCO分组以已知的固定时间间隔被发送。本发明还有一个优点是不需要改变WLAN或蓝牙标准,而只需要私有地改变终端的蓝牙和WLAN控制逻辑。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在终端已经建立耳机连接而且终端处于主机角色之后,终端建立与耳机的EV5eSCO链路。EV5分组类型使得耳机中的功耗可以降低,因为更不频繁地发送分组,并且协议到分组额外开销更小。用于使用EV5分组的eSCO连接的参数是TeSCO=32个时隙和WeSCO=2,利用EV5和CVSD语音编码。
选择TeSCO=32的原因是因为利用该值,EV5eSCO分组每32个时隙被对齐,这是与VoIP WLAN分组的平均时间间隔20ms相等的时间间隔。还应当注意,利用这些参数和180字节的最大EV5分组数据,平均数据速率是72kbps,这意味着大约每第12个分组不必被发送。可替换地,如果希望稳定的64kbps数据速率,则可以使用160字节的有效负荷。这不限于任何具体的语音编码方案,而是只要需要的数据速率低于72kbps就可以使用。
尽管建立与作为主装置的终端的蓝牙连接是运行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维持耳机为主机角色也可以被用于建立蓝牙连接。在该可替换实施例中,终端和耳机被编程,使得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时保持为主机装置。作为主机装置,耳机将建立与终端的EV3类型的eSCO链接,这使得耳机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重新发送特征。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增强数据速率(EDR)蓝牙分组,如蓝牙EDR规范中所规定的。EDR分组使得可以增加蓝牙语音分组时间间隔并由此也留出更多时间来发送WLAN分组。EDReSCO分组具有与上面针对蓝牙v1.2规范所述的eSCO分组相同的重新发送特征,而且它们具有以2Mbps到3Mbps的原始数据速率发送的优点。一个时隙和3个时隙的EDR分组都可以得到;优选为一个时隙的分组,以将等待时间保持得最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中,WLAN分组总是相对于蓝牙分组具有优先权,而且蓝牙分组利用其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重新发送窗口。如果前面的蓝牙分组的传送已经被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发送中断,则在同步eSCO逻辑传输上所使用的EV分组在重新发送窗口内重新发送被中断的分组。由此,在该实施例中,WLAN分组可以按照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正常发送,并且不必因为与蓝牙分组的冲突而重新发送。
所产生的发明解决了减小同时WLAN和蓝牙信号处理中的干扰的问题,尤其是在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通信中的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图,示出通过WLAN电话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VoIP)通信网络。电话终端包括连接到蓝牙天线的蓝牙收发机模块以及连接到单独WLAN天线的WLAN收发机。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网络图,示出通过WLAN电话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VoIP)通信网络。电话终端包括连接到同一天线的蓝牙收发机模块以及WLAN收发机。
图3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终端和蓝牙耳机之间基本级音频链路建立的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蓝牙eSCO连接期间分组优先次序区分的定时图。WLAN发送在普通蓝牙时隙期间具有更高的优先权,蓝牙重新发送在蓝牙重新发送时隙期间具有更高的优先权。
图5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蓝牙EV3eSCO分组使用的定时图。在前面发生的普通时隙中被中断的蓝牙分组被分配以更高的优先权并在随后的蓝牙重新发送时隙中被重新发送。
图6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功能块图,示出具有协调蓝牙收发机和WLAN收发机的操作的控制模块的WLAN电话。
图7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蓝牙终端和蓝牙耳机之间建立连接以交换已经与WLAN接入点交换的语音分组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状态图,示出控制器所建立的运行状态,用于在普通蓝牙时隙期间向WLAN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以及在蓝牙重新发送时隙期间向蓝牙重新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
图9A和9B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控制器针对蓝牙EV3eSCO分组使用的控制信号的定时图。图9A由于被调度在正发生现有WLAN发送时开始而被中断的或者图9B中在前面发生的普通蓝牙时隙中被WLAN发送中断的蓝牙分组被分配以更高的优先权以用于重新发送,并在随后的蓝牙重新发送时隙中被重新发送。
图10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蓝牙eSCO三时隙分组的定时图,其提供更小的功耗。
图1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一个时隙EDR分组的定时图,其可以以高达3Mbps的数据速率发送。
图12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总是相对于蓝牙分组具有优先权的WLAN分组的定时图,并且蓝牙协议利用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重新发送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示出通过WLAN电话100A到蓝牙耳机101A的IP语音(VoIP)通信网络的网络图。电话终端100A包括与蓝牙天线102A连接的蓝牙收发机604以及与单独WLAN天线103A连接的WLAN收发机602。蓝牙收发机604在蓝牙网络106A中运行,以利用2.4GHz的ISM波段和蓝牙v1.2规范通信协议与无线耳机101A通信以交换蓝牙分组。当在电话终端100A和无线耳机101A之间建立蓝牙链路106A时,通过在连续的蓝牙时隙中交替发送和接收编码音频数据,经由终端100A和无线耳机101A之间的空气交换分组。
图2示出与图1所示相同的IP语音(VoIP)通信网络,但是WLAN电话终端100A的蓝牙收发机604和WLAN收发机602连接到同一天线105A。
图3示出WLAN终端100A和蓝牙耳机101A之间的基本级音频链路建立。WLAN终端100A和蓝牙耳机101A交换查询和寻呼分组以建立连接和业务级。然后,通过内部编程事件或用户动作,建立eSCO链路。在这个阶段之后,建立基本级音频链路。
图1中位置A处的WLAN接入点140A也具有连接到其自己的WLAN天线的IEEE 802.11b收发机。当在电话终端100A和接入点140A之间建立符合IEEE 802.11b标准的RF通信链路108A时,通过电话终端100A和接入点140A之间的WLAN覆盖区域150A交换包含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RF通信链路108A也可以符合IEEE802.11g标准。接入点140A被示出通过有线线路与IP网络144连接,用于在电话网络中交换包含互联网语音(VoIP)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
图1示出位置B处的第二WLAN接入点140B通过有线线路与IP网络114连接,从而建立第二WLAN覆盖区域150B。WLAN接入点140B具有与其自己的WALN天线连接的IEEE 802.11b收发机。第二WLAN接入点140B与第二WLAN电话终端100B通信,第二WLAN电话终端100B包括与WLAN天线103B连接的IEEE 802.11b收发机。当在电话终端100B和接入点140B之间建立符合IEEE802.11b标准的RF通信链路108B时,包含互联网语音(VoIP)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帧在电话终端100B和接入点140B之间通过WALN覆盖区域150B交换。RF通信链路108B也可以符合IEEE 802.11g标准。电话终端100B包括与蓝牙天线102B连接的蓝牙收发机模块。无线耳机101B也包括与其自己的蓝牙天线连接的蓝牙收发机模块。当在电话终端100B和无线耳机101B之间建立蓝牙链路106B时,通过在连续的蓝牙时隙中交替发送和接收编码音频数据,经由终端100B和无线耳机101B之间的空气交换分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无线耳机101A和101B的用户之间建立语音会话。图2示出具有连接到同一天线105B的蓝牙收发机604和WLAN收发机602的WLAN电话终端100B。
本发明提供图1示出并在图6中更详细示出的、终端100A中WLAN收发机602和蓝牙收发机604之间的控制模块或控制器610的新操作模式,其中控制模块或控制器例如利用RTS和CTS信令向WLAN发送或信道保留分配比原始蓝牙发送、即发送蓝牙分组的首次尝试更高的优先权。控制模块610选择哪一个收发机将在特定时刻运行。本发明使用蓝牙v1.2规范中的扩展的同步面向连接(eSCO)逻辑传输,如图4所示。图4示出在蓝牙eSCO连接期间的分组优先次序。WLAN发送在普通蓝牙时隙期间具有更高的优先权,而蓝牙重新发送在蓝牙重新发送时隙期间具有更高的优先权。本发明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eSCO逻辑传输中利用重新发送窗口特征。在同步eSCO逻辑传输中所使用的EV分组包括在前面最后一个蓝牙分组被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发送中断的情况下在重新发送窗口内重新发送被中断的分组。当然,该重新发送也在蓝牙eSCO分组出现错误的情况时使用。控制模块610向被中断的或重新发送的蓝牙分组分配比WLAN分组更高的优先权以用于其重新发送,从而保证被中断蓝牙分组的重新发送。图5示出蓝牙EV3eSCO分组的使用。在前面发生的普通时隙中被中断的蓝牙分组被分配以比WLAN分组更高的优先权,并在随后的蓝牙重新发送窗口中被重新发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耳机最初是主机,则在建立耳机连接106A之后,终端100A将执行角色转换以承担主机角色。可替换地,终端最初是主机并保持这一角色。作为主机装置,终端101A建立与耳机101A的EV3类型eSCO链路,这使得耳机101A可以使用重新发送特征。图7是示出在蓝牙终端100A和蓝牙耳机101A之间建立连接以交换已经与WLAN接入点140A交换的语音分组的过程700的流程图。步骤702在终端100A和耳机101A之间建立蓝牙连接。步骤703确定终端是否是最初的主机。如果是,则步骤继续到步骤710。可替换地,如果终端不是最初的主机,则步骤继续到步骤706。在步骤706中,终端100A执行与耳机101A的角色转换以使终端成为主机。在步骤710,终端100A在终端与耳机之间建立具有重新发送特征的EV3eSCO链路。在步骤720,除了蓝牙重新发送之外,控制模块610向WLAN时隙分配比蓝牙时隙更高的优先权。在步骤722,控制模块610向蓝牙时隙分配比WLAN时隙更高的优先权以进行蓝牙重新发送。随后,在步骤724中,终端100A、耳机101A和接入点140A可以开始交换VoIP业务。
在终端100A建立ACL链路之后,建立到耳机101A的一个或多个eSCO链路。eSCO链路与SCO链路类似,使用定时控制标志和持续时间为TeSCO个时隙的时间间隔。与耳机的eSCO链路被建立以提供在WeSCO个时隙大小的重新发送窗口内丢失或受损分组的有限重新发送。(例如,耳机被配置为利用EV3分组格式和CVSD压缩编码支持eSCO重复周期为TeSCO=6个时隙且eSCO窗口大小为WeSCO=2个时隙的蓝牙免提应用1.2(Bluetooth Hands Free Profile 1.2))。
在本发明的运行中,WLAN业务被分配以比蓝牙eSCO业务更高的优先权,从而在同时接收或发送WLAN分组时或者在信道被保留给WLAN接入点并且台站例如发送RTS(请求发送)信号、CTS(允许发送)信号或CTS到自保护信号时,蓝牙分组的首次发送被抑制或中断。为了保证被抑制或中断的蓝牙eSCO分组最终被成功地重新发送,向蓝牙重新发送分组分配比WLAN业务更高的优先权。任何已知在重新发送蓝牙eSCO分组期间已开始发送的WLAN分组被停止。现有WLAN协议将随后重新发送被中断的WLAN分组。实际上,如果需要,与WLAN业务的冲突可以通过随后调度蓝牙eSCO发送来减小。通过这种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不频繁地使用WLAN分组重新发送,由此对WLAN业务施加更少的妨碍。
图6示出具有控制模块610的WLAN电话终端100A,其中控制模块协调蓝牙收发机604、WLAN收发机602和选择性地将一个或另一个收发机连接到天线10SA的天线开关620的操作。图8是示出控制模块610所建立的运行状态的状态图,用于在普通蓝牙时隙期间向WLAN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以及在蓝牙重新发送时隙期间向蓝牙重新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图9A和9B示出用于蓝牙EV3eSCO分组使用的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图9A中由于被调度为在正进行现有WLAN发送时开始而被中断的或者图9B中被在前面发生的普通蓝牙时隙中的WLAN发送中断的蓝牙分组被控制模块610分配以更高的优先权以用于重新发送,并在随后的蓝牙重新发送时隙中被重新发送。
图6中的WLAN收发机602用WX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其被调度为何时发送或何时正在发送WLAN分组。蓝牙收发机604用STATUS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其是否具有准备重新发送的被中断的蓝牙分组。控制模块610用TX_CONFX信号通知蓝牙收发机604其是否要中断原始蓝牙分组的任何发送。控制模块610用BREX信号通知WLAN收发机602其是否要中断任何预定WLAN分组发送或中断发送任何WLAN分组。蓝牙收发机604还用RF_ACTIVE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其是否正在发送蓝牙分组。图6中的蓝牙收发机604用FREQ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以提供蓝牙何时跳到受限信道中的信息。WLAN收发机602用WFQ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以提供其定时。
如果STATUS信号为低,则不存在准备重新发送的被中断的蓝牙分组。响应于WLAN收发机602用WX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其被预定何时发送或何时正在发送WLAN分组,结合STATUS信号为低,其表明不存在准备重新发送的被中断的蓝牙分组,控制模块610提高到蓝牙收发机604的TX_CONFX信号,使其中断原始蓝牙分组的任何发送。这在图8的状态图以及图9A和9B的时序图中示出。
如果STATUS信号为高,表明存在准备重新发送的被中断的蓝牙分组,则控制模块610响应地用BREX信号通知WLAN收发机602中断任何预定WLAN分组发送或中断发送任何WLAN分组。这使得蓝牙收发机604可以重新发送被中断的蓝牙分组。这在图8的状态图以及图9A和9B的时序图中示出。
图6的控制模块610、WLAN收发机602和蓝牙收发机604可以是一组LSI电路芯片。控制模块610可以被实施为包含包括控制器的所有部件的编程微控制器芯片,包括CPU、RA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指令的某种形式的ROM、I/O端口和定时器。控制模块610还可以被实施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可替换地,控制模块610电路可以被集成到蓝牙收发机604的LSI电路芯片中或集成到WLAN收发机602的LSI电路芯片中。
从耳机101A的观点来看,当终端100A在接收模式时,耳机101A可以在eSCO时隙期间向终端100A发送eSCO分组。如果耳机101A由于终端100A的WLAN发送而没有在预定主机到从机时隙中从终端100A接收到前面的eSCO分组,则耳机101A识别该疏忽,并在其应答eSCO分组中将确认标志ARQN位设置为=’0’。尽管终端100A可能因为WLAN发送而没有接收到应答eSCO分组,但是没什么关系,因为终端100A知道其前面最后一次eSCO发送被预占,并且其将使用eSCO重新发送窗口来重新发送被中断的eSCO分组。本发明的优点是不需要改变WLAN或蓝牙标准,而只需要私有地改变终端100A的蓝牙端。耳机101A本身根据支持eSCO的耳机的免提应用来运行。
图8的状态图800示出由控制模块610建立的运行状态,用于在普通蓝牙时隙期间向WLAN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以及在蓝牙重新发送时隙期间向蓝牙重新发送分配更高的优先权。终端100A的状态图800从静止状态802开始:其中终端等待业务。在状态802,如果发生原始蓝牙分组被调度用于eSCO发送时隙的事件804,则状态变换到状态806,其中终端等待eSCO时隙以开始使能蓝牙分组的发送。在状态806,如果发生终端开始发送蓝牙分组的事件808,则状态变换到状态810,其中终端活动地正发送蓝牙分组。在状态810,如果发生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开始发送的事件812,则采取动作814,其中终端中断发送原始蓝牙分组,而且状态变换到状态816,其中终端缓存被中断的蓝牙分组。在状态816,如果发生终端结束发送WLAN分组的事件818,则采取动作820,其中终端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重新发送被中断的蓝牙分组,而且状态返回其中终端等待业务的静止状态802。可能在状态806发生第二种可能事件。在状态806,如果发生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被调度以发送的事件822,则采取动作824,其中终端中断原始蓝牙分组,而且状态变换到状态816。可能在状态810发生第二种可能事件。在状态810,如果发生终端结束发送蓝牙分组的事件826,则状态返回到静止状态802:其中终端等待业务。
在图8的状态802,如果发生原始WLAN分组被调度用于WLAN发送时隙的事件834,则状态变换到状态836,其中终端等待WLAN时隙以开始使能WLAN分组的发送。在状态836,如果发生终端开始发送WLAN分组的事件838,则状态变换到状态840,其中终端正活动地发送WLAN分组。在状态840,如果发生被中断的蓝牙分组的更高优先权的重新发送开始的事件842,则采取动作844,其中终端中断WLAN分组,并且状态变换到状态846,其中终端缓存被中断的WLAN分组。在状态846,如果发生终端结束重新发送被中断的蓝牙分组的事件848,则采取动作850,其中终端重新发送被中断的WLAN分组,而且状态变换到其中终端等待业务的静止状态802。在状态836可能发生第二种可能事件。在状态836,如果发生更高优先权的被中断蓝牙分组的重新发送被调度发送的事件852,则采取动作854,其中终端中断WLAN分组并且状态变换到状态846。在状态840可以发生第二种可能事件。在状态840,如果发生终端结束发送WLAN分组的事件856,则状态返回其中终端等待业务的静止状态802。
图6的控制模块610、WLAN收发机602和蓝牙收发机604可以包括包含所有部件包括控制器的编程微控制器芯片,包括CPU处理器、RAM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某种形式的ROM、I/O端口和定时器。
图6的蓝牙收发机604可以包括编程微控制器芯片,其在其ROM中存储用于由其处理器执行以便在蓝牙网络中运行蓝牙收发机的程序代码。图6的WLAN收发机602可以包括编程微控制器芯片,其在其ROM中存储用于由其处理器执行以便在WLAN网络中运行WLAN收发机的程序代码。
图6的控制模块610可以包括编程微控制器芯片,其在其ROM中存储用于由其处理器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实施本发明的方法,例如通过图8的状态图800所代表的。在由其处理器执行时,控制模块610中的程序代码在WLAN分组的发送与蓝牙分组的首次进行的发送重叠时向WLAN分组分配比蓝牙分组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首次进行的蓝牙分组的发送。在由其处理器执行时,控制模块610中的程序代码在WLAN分组的发送与被中断的蓝牙分组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被中断的蓝牙分组分配比WLAN分组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重新发送被中断的蓝牙分组。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在终端建立耳机连接并且其执行角色转换从而承当主机角色之后,终端建立与耳机的EV5eSCO链路。EV5分组类型使得耳机中的功耗可以被降低,因为分组被更不频繁地发送,并且协议到分组额外开销更小。用于使用EV5分组的eSCO连接的示例参数是TeSCO=32个时隙和WeSCO=2,利用EV5和CVSD语音编码。
选择TeSCO=32个时隙的原因是因为利用该值,EV5eSCO分组每32个时隙被对齐,这是与VoIP WLAN分组的平均时间间隔20ms相等的时间间隔。还应当注意,利用这些参数和180字节的最大EV5分组数据,平均数据速率是72kbps,这意味着大约每第12个分组不必被发送。可替换地,如果希望稳定的64kbps数据率,则可以使用160字节有效负荷。这不限于任何具体的语音编码方案,而是只要需要的数据速率低于72kbps就可以使用。
尽管建立与作为主机装置的终端100A的蓝牙连接106A是运行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维持耳机101A的主机角色也可以被用于建立蓝牙连接106A。在该可替换实施例中,终端和耳机被编程,使得耳机在建立蓝牙连接时保持为主机装置。作为主机装置,耳机将建立与终端的EV3类型或EV5类型eSCO链接,从而使得耳机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重新发送特征。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如蓝牙v2+EDR规范中所提供的增强数据速率(EDR)蓝牙分组。EDR分组使得可以增加蓝牙语音分组时间间隔,并由此留下更多时间来发送WLAN分组。EDReSCO分组具有与上面针对蓝牙v1.2规范eSCO分组所述的相同的重新发送控制,而且它们具有以从2Mbps到3Mbps的原始数据速率发送的优点。一个时隙和3个时隙EDR分组都可以是可用的;优选为一个时隙的分组,以便将等待时间保持得最低。图6的蓝牙收发机604用FREQ信号通知控制模块610,BT将要在受限信道上发送。
图10示出蓝牙eSCO三时隙分组的时序图,其提供减小的功耗。图11示出一个时隙EDR分组的时序图,其可以以高达3Mbps的原始数据速率发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WLAN分组总是具有比蓝牙分组更高的优先权,而且蓝牙分组利用其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重新发送窗口。图12是示出总是比蓝牙分组的优先权高的WLAN分组的时序图,并且蓝牙协议利用其在保留时隙之后可用的重新发送窗口。如果前面的蓝牙分组的传送被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发送中断,则在同步eSCO逻辑传输上所使用的EV分组在重新发送窗口内重新发送被中断的分组。由此,在该实施例中,WLAN分组可以按照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正常发送,而不必因为与蓝牙分组的冲突而重新发送。
在该实施例中,蓝牙eSCO重新发送的利用实现了不需要重新发送WLAN分组的蓝牙/WLAN优先顺序。这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WLAN分组总是具有比蓝牙分组更高的优先权来实现的,因为使用重新发送eSCO的蓝牙分组的丢失率特别低。尤其是对于EV5、2-EV3、2-EV5、3-EV3和3-EV5蓝牙分组更是如此。在该实施例中,eSCO重新发送特征使得蓝牙分组丢失率可以保持在可容忍的水平上。替换实施例用图12示出,其示出蓝牙EV3eSCO分组使用。在WLAN分组总是具有比蓝牙分组更高的优先权的可替换实施例中,只要蓝牙分组在前面发生的普通时隙中被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中断,蓝牙分组就等待被重新发送,直到没有更高优先权的WLAN分组。然后,在随后的蓝牙重新发送窗口中,重新发送被中断的蓝牙分组。仿真已经表明,在该实施例中,蓝牙eSCO重新发送特征使得蓝牙分组丢失率可以保持在可容忍的水平上。
所产生的发明解决了减小同时WLAN和蓝牙信号处理中、尤其是在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IP语音通信中的干扰的问题。
所产生的发明在高WLAN业务量的领域内特别有利,如业务办公室,其中被中断的WLAN分组的频繁重新发送会明显削弱WLAN业务能力。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终端预测需要发送蓝牙分组的能力,因为SCO和eSCO分组以已知的固定时间间隔被发送。本发明还有一个优点是不需要改变WLAN或蓝牙标准,而只需要私有地改变终端的蓝牙端。
尽管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具体实施例进行修改。例如,无线终端100A可以与无线接入点140A交换包含用于其它类型I/O装置的数据的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这些I/O装置例如是打印机或条形码扫描仪。无线终端100A可以与无线I/O装置、如支持蓝牙的打印机或支持蓝牙的条形码扫描仪交换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数据。此外,将终端100A与耳机101A连接的无线PAN106A可以运行在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或光波段中。

Claims (46)

1.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运行在无线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传递第一数据单元,并工作在无线通信波段下;
运行在无线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传递第二数据单元,并工作在基本上与所述无线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下;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耦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8.一种无线终端中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PAN网络中运行第一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传递第一数据单元并工作在无线通信波段下;
在无线LAN网络中运行第二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传递第二数据单元并工作在基本上与所述无线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下;
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
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15.一种系统,包括:
无线终端;
无线耳机;
所述无线终端中运行在无线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传递第一数据单元,以在无线通信波段中与所述无线耳机通信;
无线接入点;
所述无线终端中运行在无线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传递第二数据单元,以在基本上与所述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中与所述无线接入点通信;
所述无线终端中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耦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22.一种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包括:
运行在无线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电路芯片,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在无线通信波段中传递第一数据单元;
运行在无线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电路芯片,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在基本上与所述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中传递第二数据单元;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芯片耦接的控制器电路芯片,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29.一种用于无线终端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执行以便在无线PAN网络中运行第一收发机以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在无线通信波段中传递第一数据单元的程序代码;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执行以便在无线LAN网络中运行第二收发机以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在基本上与所述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中传递第二数据单元的程序代码;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执行以便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的程序代码;
用于在无线终端中执行以便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程序代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36.一种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包括:
运行在无线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电路芯片,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在无线通信波段中传递第一数据单元;
运行在无线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电路芯片,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在基本上与所述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中传递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第一收发机电路芯片包括与所述第二收发机芯片耦接的控制器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或重新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首次发生的发送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首次发生的数据单元的发送;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重叠时,向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发送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PAN波段选自无线电频率波段、红外波段和光波段。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符合蓝牙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符合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41.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42.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于无线终端的芯片组,还包括: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作为所述第二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接入点交换互联网语音(VoIP)分组作为所述第二数据单元;
所述无线终端利用蓝牙EDR协议作为所述第一通信协议而与所述无线耳机交换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蓝牙eSCO分组中的编码音频数据,
所述无线终端建立与所述耳机的连接,并建立与所述耳机的EDR分组eSCO链路。
43.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运行在无线PAN网络中的第一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传递第一数据单元并工作在无线通信波段下;
运行在无线LAN网络中的第二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传递第二数据单元并工作在基本上与所述无线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下;
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收发机耦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发送;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停止时启动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传递。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是蓝牙eSCO分组,所述第二数据单元是IEEE 802.11协议数据单元。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线终端,还包括:
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重新发送在eSCO重新发送时隙中。
46.一种无线终端中的方法,包括:
在无线PAN网络中运行第一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传递第一数据单元并工作在无线通信波段下;
在无线LAN网络中运行第二收发机,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传递第二数据单元并工作在基本上与所述无线通信波段相同的波段下;
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与所述第一数据单元重叠时向所述第二数据单元分配比所述第一数据单元更高的发送优先权,以中断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的发送;
在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的发送停止时,启动所述被中断的第一数据单元的传递。
CN2006800058487A 2005-02-25 2006-02-24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8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065,277 2005-02-25
US11/065,277 US7486932B2 (en) 2005-02-25 2005-02-25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
US11/360,004 2006-02-23
US11/360,004 US20060205401A1 (en) 2005-02-25 2006-02-23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
PCT/IB2006/000386 WO2006090254A1 (en) 2005-02-25 2006-02-24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982A true CN101128982A (zh) 2008-02-20
CN101128982B CN101128982B (zh) 2012-05-09

Family

ID=3692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58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8982B (zh) 2005-02-25 2006-02-24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851863B1 (zh)
KR (1) KR100927032B1 (zh)
CN (1) CN101128982B (zh)
WO (1) WO200609025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521A (zh) * 2010-04-02 2011-10-1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与其协调方法
CN102845050A (zh) * 2010-03-29 2012-12-26 阿尔卡特朗讯 在用于VoIP呼叫的带蓝牙耳机的移动通话器中绕过转码器的方法
CN103109577A (zh) * 2010-09-22 2013-05-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共存
CN10336971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65357A (zh) * 2019-07-04 2019-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85554A (zh) * 2020-04-24 2020-11-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无线蓝牙通信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416B2 (en) 2006-04-28 2010-06-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ata burs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perating in packet data sessions
US20080151845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Nokia Corporatio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radios
JP4916391B2 (ja) * 2007-06-22 2012-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318630A1 (en) * 2007-06-25 2008-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ceful coexistence for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8275314B1 (en) 2007-08-13 2012-09-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Bluetooth scan modes
US8577305B1 (en) 2007-09-21 2013-11-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oscillating signals
US8588705B1 (en) 2007-12-11 2013-11-1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Power over Ethernet impairment
WO2009086677A1 (zh) * 2007-12-29 2009-07-16 Zte Corporation 利用蓝牙终端建立呼叫连接的方法及呼叫连接建立系统
GB0804615D0 (en) * 2008-03-12 2008-04-16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td Protocol coexistence
EP2635077B1 (en) 2008-06-16 2016-11-23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310967B1 (en) 2008-06-19 2012-11-1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Infrastructure and ad-hoc node device
US8600324B1 (en) 2008-06-27 2013-12-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digit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
US8472968B1 (en) 2008-08-11 2013-06-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Location-based detection of interference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288764B1 (en) 2008-12-31 2016-03-1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Discovery-phase power conservation
US8472427B1 (en) 2009-04-06 2013-06-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acket exchange arbitration for coexisting radios
WO2010146238A1 (en) * 2009-06-18 2010-12-23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proactive handover
US9066369B1 (en) 2009-09-16 2015-06-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US8340034B1 (en) 2009-11-11 2012-12-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AN arbitration
US8767771B1 (en) 2010-05-11 2014-07-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Wakeup beacons for mesh networks
EP2421316B1 (en) * 2010-08-20 2014-03-2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RF transceiver modules
US8457020B2 (en) 2010-08-20 2013-06-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RF transceiver modules
JP5776128B2 (ja) 2010-10-20 2015-09-09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関連付け前の発見
US8761147B2 (en) * 2011-01-17 2014-06-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elective protection based on sequence numbers in coexisting networks
JP5943068B2 (ja) 2011-04-29 2016-06-29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Ibss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複数の技術の共存
US8750278B1 (en) 2011-05-26 2014-06-1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f-channel device invitation
US8983557B1 (en) 2011-06-30 2015-03-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ulti-antenna transceiver
US9125216B1 (en) 2011-09-28 2015-09-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terference among multiple radios
US9036517B2 (en) 2012-01-09 2015-05-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tunneled direct link setup (TDLS) session between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3119810A1 (en) 2012-02-07 2013-08-1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network communication
US9609676B1 (en) 2012-03-30 2017-03-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icient transition from discovery to link establishment
US9450649B2 (en) 2012-07-02 2016-09-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haping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ignals
WO2015077973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77971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96116B (zh) 2014-09-30 2018-03-06 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无线控制照明装置
US20210203454A1 (en) * 2019-12-31 2021-07-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bluetooth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19137B1 (en) * 2000-01-20 2006-08-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Interoperability for bluetooth/IEEE 802.11
AU1143602A (en) * 2000-10-06 2002-04-15 Aryya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mong multiple wlan protocols
US7233602B2 (en) * 2001-03-22 2007-06-19 Oxford Semiconductor, Inc. Coordination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multiple protocols
US7167484B2 (en) * 2001-03-22 2007-01-23 Oxford Semiconductor, Inc. Centralized coordination poi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multiple protocols
CN101267288A (zh) * 2002-05-10 2008-09-17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优先协议数据单元的再传输以协助无线电链路控制再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US7228103B2 (en) * 2002-07-12 2007-06-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existence between bluetooth and 802.11 networks
AU2003272293A1 (en) * 2002-09-09 2004-03-29 Globespan Virata Inc. Coordination of competing protocols
EP1568164A4 (en) * 2002-11-13 2010-01-06 Agere Systems Inc INTEROPERABILITY AND COEXISTENCE BETWEEN TWO DISPARA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155232B2 (en) * 2003-03-05 2006-12-26 Conexant Systems, Inc. Transmit request signaling between transceivers
US7146133B2 (en) * 2003-06-19 2006-12-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050A (zh) * 2010-03-29 2012-12-26 阿尔卡特朗讯 在用于VoIP呼叫的带蓝牙耳机的移动通话器中绕过转码器的方法
CN102215521A (zh) * 2010-04-02 2011-10-1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与其协调方法
US8599737B2 (en) 2010-04-02 2013-12-03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of radio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8964630B2 (en) 2010-04-02 2015-02-24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of radio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9125222B2 (en) 2010-04-02 2015-09-01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of radio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3109577A (zh) * 2010-09-22 2013-05-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共存
CN103109577B (zh) * 2010-09-22 2016-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共存
CN103369711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65357A (zh) * 2019-07-04 2019-10-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85554A (zh) * 2020-04-24 2020-11-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无线蓝牙通信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85554B (zh) * 2020-04-24 2023-09-12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无线蓝牙通信的链路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27032B1 (ko) 2009-11-17
EP1851863A4 (en) 2012-02-29
EP1851863B1 (en) 2013-05-01
WO2006090254A1 (en) 2006-08-31
EP1851863A1 (en) 2007-11-07
KR20070113246A (ko) 2007-11-28
CN101128982B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8982B (zh) 利用高级eSCO调度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
US748693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
CN100555971C (zh) 利用ACL链路通过WLAN到蓝牙耳机的VoIP方法和系统以及用于对准eSCO传输的嗅探
US2006020540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P over WLAN to Bluetooth headset using advanced eSCO scheduling
CN102487609B (zh) 通过一根信号线协调多个协作无线通信模块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36479B (zh) 用于双模式双向音频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93120B (zh) 一种处理无线信号的方法、机器可读存储器和系统
US80733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poll timing based on Bluetooth activity
US7046649B2 (en) Interoperability for bluetooth/IEEE 802.11
US90316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simultaneous VoWLAN and Bluetooth audio in small form factor handheld devices
CN1801809B (zh) 一种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US815569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improve WLAN performance in a dual WLAN modality environment
EP186083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priority of slave frames in Bluetooth/WLAN coexistence
KR100801876B1 (ko) 무선랜 및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음성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시스템
US200602747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ve coexistence between Bluetooth and IEEE 802.11 G with both technologies integrated onto a system-on-a-chip (SOC) device
US76434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ual-mode radi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36457A (zh) 用于双模式双向音频通信的队列控制器的方法和设备
KR100741383B1 (ko) 무선랜 및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음성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시스템
JP201108267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機器、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Zhang et al.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Multimedia Services in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Networks
Palin et al. VoIP call over WLAN with Bluetooth headset multiradio interoperability solu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OLDING 3RD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OY

Effective date: 201503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4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III holding third LLC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