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7643A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7643A
CN101127643A CNA2006101124257A CN200610112425A CN101127643A CN 101127643 A CN101127643 A CN 101127643A CN A2006101124257 A CNA2006101124257 A CN A2006101124257A CN 200610112425 A CN200610112425 A CN 200610112425A CN 101127643 A CN101127643 A CN 101127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rameter
signaling message
virtual path
path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124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7643B (zh
Inventor
辛翔
程建伟
李春林
王宝财
高爱珍
邵泽才
佟欣
杨青松
韩冰
夏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chuang Telecom Te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chuang Telecom Te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chuang Telecom Te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chuang Telecom Te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12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27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27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7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76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步骤,跟踪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利用所述确定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本发明提供的TD-SCDMA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采用完全自动配置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配置参数,智能化水平高,无需使用网络的人员详细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同时这种方式无需用户输入大量的配置信息,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节约了整个网络的测试时间。

Description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综合了TDD(时分双工)和CDMA(码分多址)的所有技术优势,具有灵活的空中接口和较高的频谱效率,并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先进技术。TD-SCDMA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CN(核心网)101与RNC(无线网络控制器)104之间为Iu接口,RNC与Node B105之间为Iub接口,RNC之间为Iur接口。随着大范围覆盖和高速率移动等问题的逐步解决,TD-SCDMA将成为使用经济并能获得满意效果的第三代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但新的技术会给运营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网络开展新业务能力的评估、对业务运行状况的各种统计、对业务错误原因的分析、快速定位网络故障及进行网络性能的优化等。
上述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和网络服务质量的下降,并最终导致业务能力的下降,解决这些问题对运营商来说至关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借助于专业的TD-SCDMA网络产品,为运营商和设备厂家提供准确、有效、易用、满足实际需要的测试手段。现在通常使用TD-SCDMA网络测试仪对现有网络进行测试,帮助运营商了解网络运行的状况,定位网络故障,解决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以便提高网络质量。使用网络测试仪实现测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时采集现有网上的数据包,进行实时或事后的分析来实现。TD-SCDMA网络测试仪的主要功能包括:协议解码,呼叫合成,呼叫追踪,呼叫统计,接通率分析,呼损分析等。
目前主要的接口参数检测与配置技术是通过半自动配置方式实现的,即参数配置必须通过用户手动和扫描配置两种途径来获取,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用户手动输入Iub接口的部分配置参数。
其中Iub接口的手动配置参数包括NBAP(节点B应用协议)和ALCAP(接入链路控制应用部分)的VPI/VCI(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ALCAP的Path ID(路径标识)与VPI/VCI的对应关系,FP(帧协议)中的公共传输信道的VPI/VCI/CID(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其中IuCS、IuPS、Iur接口不需要手动输入配置参数;
步骤202:扫描配置Iub接口的部分参数及IuCS、IuPS、Iur接口参数。
其中Iub接口的软件扫描配置参数包括FP中的公共传输信道的TBNumber(传输块号码)、TB Size(传输块大小)和TB Pad(传输块衰减),上下行链路方向,RLC(无线链路控制)模式,DCH(专用信道)的VPI/VCI/CID/TB Number/TB Size/TB Pad,C/T复用与否;其中IuCS接口的软件扫描配置参数包括RANAP(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和ALCAP的VPI/VCI;其中IuPS接口的软件扫描配置参数包括RANAP的VPI/VCI;其中Iur接口的软件扫描配置参数包括RNSAP(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和ALCAP的VPI/VCI。
步骤203:判断用户手动配置参数和软件扫描配置参数的VPI/VCI/CID是否正确,若是,则执行步骤204,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4:对数据单元进行解码。
从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接口参数配置主要采用半自动配置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配置参数与软件扫描配置参数相结合,智能化水平不高,需要使用网络的人员详细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同时这种方式需要用户输入大量的配置信息,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且耗费时间较长,占用了整个网络的测试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D-SCDMA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和软件扫描相结合的半自动参数配置方法智能化程度不高,操作复杂且耗费时间长的问题,实现TD-SCDMA网络中接口参数配置的完全自动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步骤:
A、跟踪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
B、利用所述确定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所述步骤A中跟踪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的步骤具体为:
跟踪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并确定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中的参数,所述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是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或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
所述利用确定的参数对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和/或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Iur、Iu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帧协议中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传输块号码、传输块长度和传输块衰减并解出帧协议单元格式;
利用帧协议中的信道标识确定公共传输信道为上行传输信道或下行传输信道;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公共传输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公共传输信道的信令消息;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和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逻辑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逻辑信道的信令消息;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与逻辑信道相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模式并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和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所述上行传输信道包括: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
所述下行传输信道包括: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和下行共享信道。
所述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专用控制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所述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寻呼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和专用控制信道。
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协议类型,当所述协议类型是IP协议,配置IP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当所述协议类型不是IP协议,则是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上层的协议类型,当所述协议类型是节点B应用协议,配置节点B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当所述协议类型不是节点B应用协议,则是消息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上层的协议类型为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配置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及所述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与路径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接口参数和Iur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连接控制协议的子系统参数,利用所述子系统参数判断上层协议的类型,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则配置Iur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接入网协议,则配置Iu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所述配置Iu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根据解析的无线接入网协议判断信令消息的参数类型,当所述参数类型为电路域参数,则配置Iu电路域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当所述参数类型为交换域参数,则配置Iu交换域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TD-SCDMA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采用完全自动配置方式,通过跟踪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利用所述确定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这种方式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配置参数,智能化水平高,无需网络使用人员详细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同时这种方式无需用户输入大量的配置信息,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节约了整个网络的测试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TD-SCDMA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半自动配置参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TD-SCDMA网络测试自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Iub接口协议栈图;
图5是本发明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时Iub接口参数的配置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时上行传输信道的参数配置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时下行传输信道的参数配置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接收到AAL5信令消息时Iub接口参数的配置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Iu和Iur接口参数配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跟踪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利用所述确定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TD-SCDMA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测试开始后,跟踪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
当所述接口配置参数为Iub接口参数时,首先判断接收到的ATM信令消息是AAL-2信令消息或AAL-5信令消息,然后对所接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跟踪;
当所述接口配置参数为Iu接口参数时,判断接收到的信令消息是CS域信令消息或PS域信令消息,然后根据接收的信令消息配置IuCS或IuPS接口参数。
步骤302:利用所述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Iub接口的配置参数包括节点B应用协议和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路径ID与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的对应关系,帧协议中的公共传输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帧协议中的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块号码、传输块大小和传输块衰减,上下行链路方向,无线链路控制层模式;
其中IuCS接口的配置参数包括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和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其中IuPS接口的配置参数包括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和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其中Iur接口的配置参数包括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和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当TD-SCDMA网络测试中接口配置参数为Iub接口参数时,Iub接口协议栈如图4所示:
在Iub接口协议栈中,异步传输模式401上层可能是AAL-2 402,也可能是AAL-5 403。其中AAL-2上层只能是帧协议404,但帧协议中公共传输信道的类型有多种,如专用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随机接入信道等;AAL-5上层可能是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405,也可能是节点B应用协议406等;其它,如无线链路控制层407上层可能是无线资源控制层408。
在进行Iub接口参数配置时,当接收到的ATM信令消息是AAL-2信令消息时,Iub接口参数的配置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501:系统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后,确定帧协议中信道的参数并解出帧协议单元格式。
其中信道的参数包括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传输块号码、传输块长度和传输块衰减,根据这些参数解出帧协议单元格式。
步骤502:系统根据信道标识判断公共传输信道的方向,若为上行传输信道,则执行步骤503,若为下行链路,则执行步骤505。
其中若公共传输信道的方向为上行传输信道则确定的公共传输信道类型为随机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
其中若公共传输信道的方向为下行传输信道则确定的公共传输信道类型为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
步骤503:确定上行传输信道的参数并解出上行公共传输信道的信令消息。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随机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随机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随机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504:确定上行传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并解出逻辑信道的传输信令消息,然后执行步骤507。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随机接入信道或公共分组信道对应的专用控制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根据帧协议中专用控制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专用控制信道或公共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505:确定下行传输信道的参数并解出下行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信令消息。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根据帧协议中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506:确定下行传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参数并解出逻辑信道的传输信令消息。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寻呼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根据帧协议中寻呼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寻呼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或专用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507:确定过逻辑信道的参数及传输信源后确定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模式。
其中,寻呼控制信道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模式为透明模式,广播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模式为透明模式,公共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不确定模式,专用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确定模式或不确定模式。
步骤508: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和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具体的,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层的不同模式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的不同模式对应的协议单元格式,然后解出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根据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对应相应的无线资源控制模式,包括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短信息服务等。
例如:随机接入信道通过跟踪AAL-2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随机接入信道使用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为1/38/55,传输块大小为1×170,这样当监测到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为1/38/55时,用传输块大小为1×170解出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信令消息。
本发明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时上行传输信道的参数配置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601:接收到上行传输信道信令后,判断上行传输信道类型,若为随机接入信道,则执行步骤602,否则,执行步骤605。
步骤602:确定上行公共传输信道中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随机接入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随机接入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随机接入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603:判断与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类型,若为公共控制信道,则执行步骤604,否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4:确定与上行公共传输信道中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公共控制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公共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公共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公共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605:确定上行传输信道中公共分组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公共分组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公共分组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公共分组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606:确定与上行公共传输信道中随机接入信道或公共分组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专用控制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专用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专用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专用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607:确定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模式并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其中,公共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不确定模式,专用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确定模式或不确定模式。
步骤608:解出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解出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后,根据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对应相应的无线资源控制模式,包括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短信息服务等。
本发明接收到AAL2信令消息时下行传输信道的参数配置流程如图7所示:
步骤701:接收到下行传输信道信令后,判断下行传输信道类型,若为寻呼信道,则执行步骤702,若为前向接入信道,则执行步骤704,否则,执行步骤708。
步骤702:确定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寻呼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寻呼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寻呼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寻呼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3:确定与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寻呼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寻呼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虚通道标识/信道标识。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寻呼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寻呼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寻呼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4:确定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前向接入信道的参数,然后执行步骤711。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前向接入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前向接入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前向接入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5:判断与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前向接入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类型,若为广播控制信道,则执行步骤706,若为公共控制信道,则执行步骤707,否则执行步骤709。
步骤706:确定与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前向接入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广播控制信道的参数,然后执行步骤711。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广播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广播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广播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7:确定与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前向接入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公共控制信道的参数,然后执行步骤711。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公共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公共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公共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8:确定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下行共享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下行共享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下行共享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09:确定与下行公共传输信道中前向接入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中专用控制信道的参数。
具体的,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专用控制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专用控制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专用控制信道的信令消息。
步骤710:确定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模式并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其中,寻呼控制信道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模式为透明模式,广播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模式为透明模式,公共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不确定模式,专用控制信道的无线链路层模式为确定模式或不确定模式。
步骤711:解出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解出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后,根据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对应相应的无线资源控制模式,包括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短信息服务等。
在进行Iub接口参数配置时,当接收到的ATM信令消息是AAL-5信令消息时,Iub接口参数的配置流程如图8所示:
步骤801:接收到AAL-5信令消息后,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协议类型是否为IP协议,若是,则执行步骤802,否则,执行步骤803。
步骤802:配置IP协议的参数,包括IP协议的虚路经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803:转向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
步骤804:根据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的上层协议类型是否为节点B协议,若是,则执行步骤805,否则执行步骤806。
步骤805:配置节点B应用协议参数,包括节点B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806:转向消息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
步骤807:配置消息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上层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参数,包括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本发明监控软件利用跟踪信息对Iu接口参数和Iur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流程如图9所示:
步骤901: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确定连接控制协议的子系统参数,所述子系统参数包括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902:根据信令连接控制协议的子系统参数判断上层协议的类型,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网络子系统协议,则执行步骤903,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则执行步骤904。
步骤903:根据无线网络子系统协议配置Iur接口的参数。
其中,Iur接口的参数包括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904:根据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配置Iu接口的参数
其中,Iu接口包括IuCS接口和IuPS接口,分别配置所述两个接口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905:解析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判断信令消息核心网域指示器,若为电路域,则执行步骤906,若为交换域,则执行步骤907。
步骤906:根据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配置IuCS接口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步骤907:根据无线接入网应用协议配置IuPS接口的参数,所述参数包括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跟踪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
B、利用所述确定的参数对TD-SCDMA网络测试中的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跟踪信令消息并确定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的步骤具体为:
跟踪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并确定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中的参数,所述异步传输模式信令消息是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或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参数对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和/或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Iur、Iu接口参数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帧协议中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传输块号码、传输块长度和传输块衰减并解出帧协议单元格式;
利用帧协议中的信道标识确定公共传输信道为上行传输信道或下行传输信道;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公共传输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公共传输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公共传输信道的信令消息;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和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信道标识并利用帧协议中逻辑信道的传输块长度解出逻辑信道的信令消息;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2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与逻辑信道相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模式并解出无线链路控制层和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单元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信道包括:接入信道和公共分组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传输信道包括:寻呼信道、前向接入信道和下行共享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专用控制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公共传输信道对应的逻辑信道包括:寻呼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公共控制信道和专用控制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b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协议类型,当所述协议类型是IP协议,配置IP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当所述协议类型不是IP协议,则是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判断特定业务面向连接协议上层的协议类型,当所述协议类型是节点B应用协议,配置节点B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当所述协议类型不是节点B应用协议,则是消息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传输部分三级-带宽MTP-3b上层的协议类型为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配置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及所述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与路径标识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对Iu接口参数和Iur接口参数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异步传输模式适配层5的信令消息中的参数确定连接控制协议的子系统参数,利用所述子系统参数判断上层协议的类型,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协议,则配置Iur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若上层协议类型为无线接入网协议,则配置Iu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Iu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的步骤包括:
根据解析的无线接入网协议判断信令消息的参数类型,当所述参数类型为电路域参数,则配置Iu电路域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当所述参数类型为交换域参数,则配置Iu交换域接口对应的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的虚路径标识符、虚通道标识符。
CN200610112425A 2006-08-16 2006-08-16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2425A CN101127643B (zh) 2006-08-16 2006-08-16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12425A CN101127643B (zh) 2006-08-16 2006-08-16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643A true CN101127643A (zh) 2008-02-20
CN101127643B CN101127643B (zh) 2010-05-12

Family

ID=3909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12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7643B (zh) 2006-08-16 2006-08-16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276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736A (zh) * 2012-07-02 2012-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s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8886682A (zh) * 2016-06-03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6248A1 (en) * 2001-12-28 2003-07-03 Chambers Paul S.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configure network routing device
CN1317915C (zh) * 2005-11-03 2007-05-23 重庆重邮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d-scdma接入网和核心网信令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2736A (zh) * 2012-07-02 2012-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s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2752736B (zh) * 2012-07-02 2015-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s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8886682A (zh) * 2016-06-03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405773B2 (en) 2016-06-03 2022-08-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7643B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4456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CN100474965C (zh) Gsm核心网络中用于gsm和3g收发基站的控制器及对gsm核心网络透明的、从3g小区到gsm小区的外部越区切换方法
CN103945443B (zh) 一种td-lte无线网络业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457890B (zh) 一种实现路测的方法及系统
US6185197B1 (en)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04283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st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est method
KR100975592B1 (ko) 신호 품질 측정 장치
EP0830775B1 (en)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175713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onitoring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s
CN102047717B (zh) 使用从第2层无线电链路控制层数据帧的序列所得到的第3层分组的电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84061B (zh) 一种用于检验移动电话操作特性的方法及系统
GB2301735A (en) Message Hand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543110A (zh) 用于测试接收机性能的系统、移动通信单元和方法
CN10410511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GB2301752A (en)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packet switching
CN106454921A (zh) 时延的最小化路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68663A (zh) 一种用于射频拉远基站的调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127643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网络测试中接口参数的配置方法
CN107182105A (zh) 信息处理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CN101123483A (zh) 业务链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24267A (zh)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229538B (zh) 通信系统间的消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EP272879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data
CN100433923C (zh) 一种提高专用信道无线资源利用率的方法
CN100382622C (zh) 一种上报基站环境监控信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n Xiang

Inventor after: Tong Xin

Inventor after: Yang Qingsong

Inventor after: Han Bing

Inventor after: Xia Sheng

Inventor after: Cheng Jianwei

Inventor after: Li Chunlin

Inventor after: Wang Baocai

Inventor after: Zheng Chen

Inventor after: Ma Libin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nghua

Inventor after: Gao Aizhen

Inventor after: Shao Zecai

Inventor before: Xin Xiang

Inventor before: Xia She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Jianwei

Inventor before: Li Chunlin

Inventor before: Wang Baocai

Inventor before: Gao Aizhen

Inventor before: Shao Zecai

Inventor before: Tong Xin

Inventor before: Yang Qingsong

Inventor before: Han B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XIN XIANG CHENG JIANWEI LI CHUNLIN WANG BAOCAI GAO AIZHEN SHAO ZECAI TONG XIN YANG QINGSONG HAN BING XIA SHENG TO: XIN XIANG CHENG JIANWEI LI CHUNLIN WANG BAOCAI ZHENG CHEN MA LIBIN ZHANG ZHANGHUA GAO AIZHEN SHAO ZECAI TONG XIN YANG QINGSONG HAN BING XIA SH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