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6030A -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6030A
CN101116030A CNA2006800044658A CN200680004465A CN101116030A CN 101116030 A CN101116030 A CN 101116030A CN A2006800044658 A CNA2006800044658 A CN A2006800044658A CN 200680004465 A CN200680004465 A CN 200680004465A CN 101116030 A CN101116030 A CN 101116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electrode
layer
electrolyte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44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P·维拉德
H·加格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111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6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structural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 G02F2001/1557Side by side arrangements of working and counter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0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 G02F2202/022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organic material polymeric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1)包括基层(2)和顶层(4)。导电层(5)以图案的形式涂覆在基层上,以形成电极6和8。这些可以由涂覆有导电PEDOT的ITO制成。然后将绝缘隔离层(14)以图案的形式涂覆在导电层(5)的顶部上,并填充导电层(5)的电极(6,8)之间的空间。隔离层(14)中的间隙在一部分电极上方延伸。将导电电致变色材料沉积并填充在这些间隙中,以形成每个与电极6和8之一电接触的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密封件(20)限定了腔体,其填充有水基电解质(22)。隔离层(14)和氧化还原中心(16,18)保护电极(6,8)隔离开电解质。提供光源并对所有基层(2)、顶层(4)、电极6和8以及隔离层14使用透明材料,允许了装置(1)用于光的透射。或者,顶层和基层(2,4)其中之一可以是反射性的,而另一个是透明的,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可以用于光反射。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构造可清洗的挠性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显示装置,特别但非专门地涉及层叠的、可清洗的、挠性的且可穿戴的电致变色显示装置。
电致变色材料在施加电场时发生可见的颜色改变或光学密度的改变。电致变色材料用于简单的单色信号装置。这些装置可用于大尺寸的应用,例如窗户、镜子、太阳眼镜、遮阳篷顶),或用于小型显示器中(例如移动电话显示器)。这些装置具有双稳态并具有低能耗的优点。
US 2003/0179432描述了一种具有以面内结构设置的组合的电致变色和电解质层的电致变色显示装置。两个电极位于基底基板上,顶部透明电极附着在顶部基板整个表面上。电流从其中一个基底电极经电解质流向顶部电极,沿着顶部电极,然后经电解质流回到第二底部电极。这样,在电致变色电解质层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恰位于两个底部电极上方的层中的电解质中看到颜色的变化。US 6,639,709中的电致变色装置是类似的,具有在基层上设置为行和在顶层上设置为列的电极,以形成三明治结构。在有源行和有源列电压交叉的地方,像素变成有色的。
US 6,587,252描述了一种支承的电致变色装置,其中固体电解质层与电极直接接触并与电致变色导电材料直接接触。电极和电致变色材料并不彼此直接接触。该装置不是可清洗的,并且固体电解质的使用导致了该装置很慢的切换速度。
公知的是,在现有装置中的电极易于退化,导致切换时间增加,并且最终导致彻底的切换故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机械地分离以限定包含电解质的腔体的非导电基层和顶层;至少两个电极,各自形成在基层和顶层中任意一个上;和至少两个固相氧化还原中心,各自与其中一个电极电接触并与电解质电接触,并且将其电极与电解质分离;其中国相氧化还原中心中至少之一是电致变色的。
优选地,非导电隔离层设置为将不与氧化还原中心接触的所述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部分与电解质分离。这可以允许该电极完全隔离开与电解质的直接接触。
通过使用与电极之一电接触以及与该电解质电接触的固相电致变色氧化还原中心,使得电极可以与该电解质分离。其电极与其电解质分离的装置无须遭受由于电解质与电极直接接触而导致的随时间的导电损失以及退化的问题。这还可以导致相比利用了其中将电致变色材料溶于电解质中的装置具有更快的切换时间。
该电解质可以是水基的。至少所述氧化还原中心之一可以是吸湿性的。至少基层和顶层之一可以是可渗水的。这些特征提供了一种可清洗装置的可能性,或至少一种能调节其含水量的装置。这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于水稳定的、并且可以以低电压切换的装置,并且该装置可以价格低廉且易于制造。此类型的电致变色装置可以用在衣服上,并且提供了一种比当前使用在移动装置等上的电致变色装置更加耐用的装置。
该装置可以包含设置为将至少所述电极之一的部分与电解质分离的非导电隔离层。提供电极与电解质的分离意味着装置无须遭受随时间的导电损失以及退化的问题。这还可以导致相比利用了其中将电致变色材料溶于电解质中的装置具有更快的切换时间。
所述电极可以包括具有挠性导电材料涂层的脆性导电材料层。脆性基板材料因此能被用于挠性显示器,这是因为该涂层的材料可以填充所出现的裂缝并因而允许该基板保持导电。优选地,将ITO涂覆以导电PEDOT。
优选地,每个电极的一部分延伸到腔体外部以形成接触片。这可以允许实现电源与电极的简单连接。
有利地,该显示装置的每一元件都包含挠性材料。这可以用于适用在衣服等上的挠性显示装置。
如果显示装置的每一元件包含聚合材料同样也是有利的。
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沿图1中的平面A-A截取的平面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平面剖面图。
在附图中,对通篇中的相似元件重复地使用附图标记。
首先参考图1和2,显示装置1包含提供了机械和环境保护的基层2和顶层4。将导电层5以图案的方式涂覆于基层上,以形成电极6和8。然后将绝缘隔离层14以图案的方式涂覆于该导电层5的顶部上。该电极6、8允许电致变色材料的结构化局部切换。隔离层14填充该基层2上的导电层5的电极6、8之间的空间。隔离层14并不延伸到导电层5的边缘,以致留下每个电极6、8的一部分被暴露。这分别为电极6、8提供了接触片10和12,电压可以施加于这些接触片。
在隔离层14中留下间隙。这些间隙在且仅在电极6、8的一部分上延伸。将导电电致变色材料沉积并填充在这些间隙中,以形成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这些氧化还原中心16、18可以仅占据这些间隙。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氧化还原中心16、18高于隔离层14的上表面。它们延伸达到位于隔离层14的顶表面上方的程度。每个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与电极6和8之一电接触。将密封件20围绕装置1的边缘施加。密封件20保持基层2和顶层4机械上分离以限定腔体。该腔体被填充以电解质22。隔离层14和氧化还原中心16、18通过将电极6、8与电解质22分离从而保护电极6、8。密封件20包围该装置并且防止电解质22的任何泄漏。施加密封件20以使得没有任何不被隔离层14或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覆盖的电极6和8的部分处在由该密封件限定的区域之内。电解质22填充由该顶层4、隔离层14、氧化还原中心16、18和密封件20形成的腔体。电解质包含适当的溶于水的盐。
为所有的基层2、顶层4、电极6和8、以及隔离层14提供以透明材料,允许了该装置1用于光的透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光源(未示出)。或者,顶层和基层2、4之一可以是反射性的,而另一个是透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装置1可用于光反射。透明基层和顶层2、4中的任意一个可具有颜色。
在使用中,将电压通过接触片10和12施加于电极6和8,提供了电流,并因此提供穿过依次包含第一电极6(其成为工作电极)、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电解质22、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和第二电极8(其成为对置电极)的电路的净电子流。还原反应(电子的获得)发生在工作电极6上方的氧化还原中心16的表面处,在该表面处氧化还原中心16与电解质22接触,这是因为电子被消耗以使电流流动。氧化反应(电子的失去)发生在对置电极8上方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的表面处,在该表面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与电解质22接触,这是因为电子被释放以使电流流动。电解质22中的离子被移向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并且离开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以补偿在那里诱发的电荷变化,从而完成该电路。在通过电解质层以某种方式连接的两个电极处发生的互补反应的过程被称为氧化还原电对。假如在工作电极6和对置电极8之间建立了足够的电位差,则发生在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18处的电荷变化导致了那里的颜色变化。
当电致变色材料具有两个稳定状态A和B时,施加电压导致了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处于状态A,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处于状态B。这些状态是双稳态的——当电压被去除时,氧化还原中心保持那些状态。当电压被反转时,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转换为状态B,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转换为状态A。状态A具有颜色,状态B也可以具有颜色。
在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中的光学变化的幅度取决于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的容量。氧化还原中心暴露于电解质的表面面积越小,每一单位面积的电流密度变化越大,因此光学变化就越大。因此,通过提供合适大小的氧化还原中心16、18,可以将装置1设置为以保证工作电极6上的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比对置电极8上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具有明亮得多的信号。
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优选彼此靠近地放置,导致与氧化还原中心16、18彼此远离的情况相比,装置1的切换速度更快。
如果要求隐藏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18中的一个,则氧化还原中心16、18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掩蔽。首先,可以将不透明的图案(未示出)印在顶层或者底层7上,以掩蔽氧化还原中心16、18其中之一。或者,可以将散射电解质层涂覆在氧化还原中心16、18其中之一的前方。当该装置用于光的反射时,后者是优选的。隔离层14将不与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接触的电极6和8的部分与电解质22相分离。如果电极6和8与电解质22相接触,则会在电极6、8上以及在氧化还原中心16、18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隔离层14因而防止了离子从电解质22迁移到电极6、8处。这具有两个优点。首先,它保证了在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18处的电化学反应是有效的,这是由于这里是诱发全部电荷变化的地方。其次,它保护电极6、8以防止会最终导致装置1中的导电损失的电化学退化。导电损失通常导致更长的切换时间、更大的功率损耗,并且最终导致彻底的切换故障。如果用于电极6、8的材料是轻微电致变色的,正如很多合适的材料一样,则这些电极在它们与电解质22接触的地方将会是可见的,而这是不希望的,并且也会存在通过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18的导电损失。在一些材料中,电致变色效果是可逆性差,导致了装置随时间的退化。
隔离层14也可以以图案的方式进行涂覆,这导致了当使用装置1时的相应图案,这是因为在电致变色材料被覆盖以隔离层的地方不存在电致变色材料的切换。
在一些装置1中,隔离层14的存在可以不是必需的。如果第一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6、18覆盖了位于腔体内部的电极6、8的整个表面和边缘,因而没有任何部分的电极6、8与电解质22相接触,则增加隔离层14没有附加的好处。即使情况不是这样,该隔离层14也可以不是该装置的基本部分,当然它的存在是优选的,至少是因为它可以通过保护电极6和8使其与电解质22分离来延长装置的有效寿命。
图3示出了显示装置19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工作电极6涂覆于装置19的顶层4的最底表面。将第二隔离层15涂覆于电极6上,以防止它由于与电解质22接触而退化。第一和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a、16b存在于第二隔离层15留下的间隙中,并且在对置电极6和电解质22之间提供电接触。该图同时示出了散射电解质层24。该散射电解质层24完全重叠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该散射电解质层24掩蔽了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并且防止它可见。
图3示出了存在于顶层4的最下表面上的接触片12(未示出)。或者,该接触片12可以存在于基层2上,并且通过密封件20上的导电连接而连接到对置电极8。
为了针对光反射优化显示装置19的第二实施例,基层2是反射性的,并且顶层4是透明的。这里,环境光是通过顶层2、工作电极6、第一和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a、16b和电解质22入射的。光从散射层24散射回到用户的眼睛,使得对置电极8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不可见。光还从基层2散射回到用户的眼睛。
在显示装置19的该第二具体实施例中,电极6、8的排列具有在工作电极6处提供更高的信息密度的优点,这是因为在顶层4上有更大的空间可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a、16b。对置电极8上的氧化还原中心18具有大的表面面积,以便将电致变色显色最小化。
图4示出显示装置21的第三具体实施例。显示装置21类似于显示装置19。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散射电解质层24并未完全重叠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在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a下方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的部分被掩蔽,在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b下方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的部分不被掩蔽。
因此,在可以制造的图案中存在更多的多样性。
可观察到的光学效应可以由在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b以及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之间的交叠来控制:第三颜色,其是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b上的颜色以及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上的颜色的组合,是在第二以及第三氧化还原中心16b以及18交叠的地方、以及没有掩蔽存在的地方产生的。
图5是显示装置23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的平面图。提供了六个电极(未示出)以及第一到第六氧化还原中心16a、16b、16c、18a、18b、18c。每个电极具有各自的接触片10a、10b、10c、12a、12b以及12c,其延伸到由密封件20定义的区域外部。在图中,每个电极具有各自的氧化还原中心16a、16b、16c、18a、18b以及18c。然而,装置23不局限于每个电极一个氧化还原中心。在每个电极上可以存在任意图案的氧化还原中心。每个电极上可以存在多于一个的氧化还原中心。将隔离层(图中不可见)提供在电极之间。
将电源26通过驱动器28连接到每一接触片10a、10b、10c、12a、12b、12c。电源26提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需的电位差。驱动器28确定将什么电压施加于哪些接触片。驱动器28还确定施加于每个接触片(10a、10b、10c、12a、12b、12c)的电压大小,并因此决定了在对应于该接触片的氧化还原中心处的光学变化的大小。此外,驱动器28确定每个接触片10a、10b、10c、12a、12b、12c上施加电压的时间长度。这允许提供多种多样的动画显示。
现在讨论适合于所述装置的各种元件的材料。
在所有的装置1、19、21、23中,基层2和顶层4优选地由挠性材料构造。优选地,基层2和顶层4其中至少一个由透明材料构造。合适的材料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可以使用任何机械上稳定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纸或涂布纸。当使用显示装置作为可穿戴装置时,玻璃的使用不是优选的,因为玻璃是易碎的。优选地,基层2和顶层4其中至少一个是可渗水的。这允许水在电解质22和大气之间流通,有利于装置的可清洗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基层2和顶层4都是透明的,以便允许光的透射。基层2和顶层4中任一或两者可以具有颜色。
PET对于基层2和顶层4中的任一或两者是优选的材料,这是由于它是一种相对好的隔水层(尽管渗透性取决于它的厚度),并且是抗清洗的。PET在与水接触时不退化。此外,PET是透明的且挠性的,并且是可容易而又廉价地获得的。PET的上述性质使它适于用在可穿戴的显示装置中。PEN也具有这些性质。尽管PEN比PET更抗热和水汽,但它当前不如PET那样可容易而又廉价地获得。
其他材料也适合用于顶层和基层2、4。
如果电致变色显示器用于光的透射,则基层2和顶层4两者都应是透明的。可能需要光源。所使用的光源的具体类型取决于可利用的电源和装置的厚度。
薄膜形式的电致发光(EL)光源适合用于电致变色显示装置中,并且是市场上可购买到的。它们可以薄至0.3mm,并且可以用来提供有色的或白光。高电压和低电压版本的都可购买到。电致发光材料可以是无机的或有机的。EL光源可以夹在形成基层2的两个透明层之间。
还可以使用侧发光背光系统。这里,光导覆盖了电致变色显示器的背面,并且至少一个光源位于该光导的至少一个边缘上。光源可以采取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形式。光导通常是1-2mm厚。来自每个光源的光穿过该光导。诸如微凹槽或表面光栅这样的结构存在于该光导的一个表面上,以使光逃逸并因此照射该装置。
或者,可以在电致变色显示器的后面提供LED阵列或薄的荧光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存在附加的散射层,以防止光源的形状可见。这可以改变显示器以使其被均匀地照射。
如果电致变色显示装置用于反射操作,则基层2或顶层4中的任一个由反射基板形成,而另一个是透明的。反射基板可以是具有反射材料层的绝缘材料,将该反射基板设置成处于该装置的外侧上。该反射材料层可以位于基层2或顶层4中任一个的内部,以形成反射基板。或者,散射材料或金属与基层2或顶层4相关联。另一个可选方案是提供非反射的基层2和顶层4,并且利用该基层2和顶层4中任一个上的反射金属电极。还有另一个可选方案是提供形成一个大的对置电极的金属基层2,此时工作电极存在于该透明顶层4上。或者,该金属基层2可以跨过它的整个表面被覆盖以薄的绝缘层,电极6和8提供在顶部上。
电极6和8可以由任意适合导电的材料形成。优选地,该电极6、8是透明的。当前可利用的透明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氧化物、诸如ITO(氧化铟锡,也是电致变色活性的)、ATO(氧化锑锡)或IZO(氧化铟锌)和诸如PEDOT(聚(3,4-乙烯基-二氧噻吩))的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的优点在于它们是高度导电的,因此适合于涂覆大面积。然而,金属氧化物的不利之处在于它们是脆性的,并且可以在弯曲时断裂,导致导电损失。诸如PEDOT的导电聚合物是高度挠性的,然而它们的导电性可能不如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人认识到,覆盖以挠性导电聚合物层(例如PEDOT)的脆性金属氧化物层(例如ITO)可以提供耐用的大型显示器。在弯曲时出现在金属氧化物层中的任何断裂(可能导致局部的导电损失)被填充以导电聚合物,电极然后继续是导电的。这样,大型显示器(通常需要高度导电的电极)可以被制作成挠性的。这也适用于多种其他的脆性导电材料和多种其他的挠性导电材料。通常,脆性材料具有比挠性材料更高的导电率。
或者,电极6和8可以由金属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以基层2或顶层4上的不透明图案、或者以电极的可见部分前面的散射电解质层24来掩蔽电极6、8的可见部分。
可以利用任意其他适当的材料来代替电极6、8。
在同一层上提供所有的电极6、8,如图1所示,降低了装置的成本,这是因为只需要对仅其中一层进行复杂的制造工艺。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电极6、8可以利用光刻湿法化学处理涂覆于基层2和/或顶层4。导电聚合物电极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或喷墨印刷来涂覆。或者,可使用任何其他适当的方法来涂覆电极6、8。
隔离层14优选地是透明的。其优选地是抗水的。优选地,它是挠性的。可以将多种易于获得的材料用于隔离层14,例如,蜡和非导电聚合物。隔离层14可以通过光刻光抗蚀剂技术、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喷墨印刷或任何其他的方法来涂敷,所选择利用的方法取决于利用的材料。
图1到5的实施例中的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由固相电致变色材料形成。它们是部分固相的,这是因为该材料在电解质22中具有低溶解度,因此不会在其中溶解。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是导电的,尽管它们可能不具有高导电性。优选但不是必需的是,氧化还原中心16、18由挠性材料制成。用于氧化还原中心16、18的材料可以与用于电极6、8的材料具有相同的化学类型,但是被不同地掺杂以便其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PEDOT存在不同的导电率等级。高导电性PEDOT可被用于电极6和8。导电率较低的,但是高电致变色性的PEDOT可以用于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高导电性PEDOT通常比具有低导电率的PEDOT更昂贵。如前所述,PEDOT是挠性的。在施加电压差(大约1.5V)时,它在透明状态和蓝色状态之间切换。
PEDOT在市场上可得到的是水基的乳胶。PEDOT层可以通过基于水的分散被自然地涂覆,这导致了PEDOT层在干燥之后具有相当大的吸湿性,但是仍能够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切换能力。因此,如果电解质22是水基的,则显示器1、19、21、23可以趋向于调节其自己的含水量。
作为替代,氧化还原中心16、18可以由吸附在纳米尺寸微粒上的有机电致变色物质制成。
如果在对置电极8处不需要显色,则将氧化还原中心18的材料选择为不是电致变色的。优选地,如果该装置用于光的透射,则氧化还原中心18由透明材料形成。优选地,如果该装置用于光的反射,则氧化还原中心18由反射材料形成。氧化还原中心16和18通过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喷墨印刷或本领域中任何其他的已知方法来涂覆。
该电解质22优选地是水基的。在水基系统中,切换可以在低电压(0.8V-1.5V)下发生。将诸如PET的塑料用于基层2和顶层4对于可穿戴装置是优选的,这是由于它是挠性的。然而,PET是轻微可渗水的。
在非水基系统中,即使少量的水进入该装置也可以毁坏装置的工作。因此,在非水基系统中,PET不能被用于基层2和顶层4。取而代之的是,基层2和顶层4通常由具有无机涂层的塑料膜制造,以确保它是完全地不渗水的。然而,这可能很昂贵。
如果电解质22是水基的,则即使少量的水进入或离开装置(即,没有严格的湿敏性),该装置也保持工作,所以PET膜可以用于基层2和顶层4。PET膜的优选厚度大约是100μm,这是因为在这一厚度下它是足够挠性的。根据它的这些要求,PET膜可以具有10μm和2mm之间的任意厚度。这样,该装置可以制作为是挠性的,且如果暴露于湿的或潮湿的环境时仍是可工作的。
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渗水性材料作为基层2、顶层4和密封件20其中之一或多个,并且利用水基电解质22,将该装置制作为可清洗的。水基电解质22具有的附加优点是便宜、对环境无害、毒性较小且不腐蚀。
而在当前的电致变色应用中,将盐溶于诸如乙腈或碳酸丙烯的溶剂中,并且将水从系统中排除出,这并非利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情况。利用无水装置,可以施加的电压更高。这些更高的电压会诱发与水的反应,形成氧气和氢气,这是非常不希望的。然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利用从含水溶液沉积的吸湿性电致变色材料,诸如PEDOT/PSS,避免了这一问题。这样,难以从系统中去除水。此外,PEDOT在水不发生反应的低电压下就已经提供了显著的变色。这同样允许利用塑料基底,代替传统的玻璃。玻璃对于湿气和氧气是气密性的,但是塑料不是。因此除非将昂贵的阻挡湿气和气体层施加于塑料,否则无论如何水都会渗入系统中,但是如果利用了水基电解质和吸湿性电致变色材料这将不是问题。这可以被认为是提供了一种水基系统。
在水基系统中,如果(从潮湿环境中)增加更多的水,在装置的工作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如果(通过干燥剂环境)提取出水,同样也没有显著的变化。只有当水被全部除去时,例如通过高温和/或干旱,电解质的流动性将会减小。即使这样,当被置入潮湿环境中时,该系统的吸湿特性会将水吸回来。该系统的吸湿性程度可以被最大化:PEDOT/PSS是吸湿性的,包括在电解质22中的盐是吸湿性的,并且可以增加诸如聚乙烯醇或聚乙二醇的另一些水溶性分子,这些分子通过其与水之间有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同样具有高度吸湿性。因此可以说该装置是可清洗的,用于诸如衣服上的标志、显示器等等应用。
电解质22优选是聚合物。电解质22可以是液体、凝胶或固体。固体电解质22提供了机械坚固性。它可以提供基层2和顶层4的机械分离,以保持它们彼此间固定的距离。在固体电解质22中,由于低载流子迁移率,切换时间可能长至一秒或更长。液体电解质22由于增大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受益于高速切换时间。具有液体电解质22的装置优选地具有诸如间隔物20的支承结构,以提供装置的机械坚固性。凝胶电解质22具有机械支承结合高载流子迁移率的优点。当利用固体电解质22时,密封件20可以不是必需的。
现在讨论该装置的制造中使用的技术。
当该电解质22是液体时,它是在密封件30之后利用毛细管通过填充口或真空填充来施加的。如果液体电解质22具有反应性分子,则它可以用紫外光进行照射(光致聚合作用)或热固化以形成聚合物,产生凝胶或固体电解质22。固体或凝胶电解质22可以从溶液或处于液相时印刷。将液体的粘度与印刷方法相协调。丝网印刷、胶版印刷和喷墨印刷是潜在适当的印刷技术。然后利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将液体电解质22干燥或固化,以提供在其上层叠或耦合顶层4的机械上稳定的、粘性的层。这种耦合可以是室温层叠、或在更高的温度下的层叠,可选地与压力相结合(例如真空压力)。
可以将散射电解质层24印刷在电解质22上。可选地,将电解质22的层印刷在散射电解质层24的顶部上。该散射电解质层24是由与电解质22相同的材料形成的,并且也包含散射微粒。它是利用与用于施加电解质22相同的方法来施加的。所述散射微粒是诸如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的小微粒,其直径为200nm。或者,由固态聚合物基质中的小液滴形成相分离电解质。
当该电致变色显示装置用在反射操作中时,散射电解质层24优选地用于掩蔽对置电极8。当该装置正用于光的透射时,如果将散射电解质层24用来掩蔽对置电极8,则在对置电极8处任何不希望的显色仍然是可见的。然而,散射电解质层24可用于掩蔽光源的非均匀性或掩蔽对置电极8中的结构。
可能需要通过提供间隔物(未示出),来维持基层和顶层2、4处于大致平行的平面中。当电解质22是液体电解质时,间隔物的存在是最有用的。优选地,所述间隔物以规则的间距放置。
对于刚性元件,将玻璃球形成适当的间隔物,此时球的直径定义了腔体的高度。将玻璃球旋涂到基层2或顶层4上,或者可替换地,静电地沉积在基层2或顶层4上。或者,当玻璃处于溶液中时印刷所述玻璃球,并且随后通过蒸发除去溶剂。
对于挠性装置,利用间隔物是优选的,因为它们防止了基层2和顶层4的过度弯曲。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该间隔物是聚合的。利用光刻技术施加该间隔物,其中通过旋涂来施加溶于液体中的光致抗蚀剂材料,以形成均匀的层。在沉积之后通过蒸发除去液体。利用通过掩模的紫外线辐射照射该层以便与该材料的一些部分发生反应,在这些部分中形成不溶解的层。利用溶解所有剩余的不溶解部分的显影剂液体来显影该层,以形成间隔物。或者,所述间隔物可以通过压印基层2或顶层4的其中任一个来形成。基层2或顶层4的其中任一个可以被注模到包含反间隔物图案的模具中,以形成间隔物。间隔物也可以通过从具有反间隔物图案的模具UV复制间隔物结构而形成。
密封件20可以由任何传统的密封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与隔离层14相同的材料制成。如果电解质22是液体,则密封件的施加是在电解质22之前通过如下操作进行的:分配或印刷密封线(未示出)、通过密封线耦合基层2与顶层4、固化该密封线、然后通过填充口以电解质22来填充腔。如果印刷电解质22,则密封件20可以预先施加,或者在电解质的加工之后施加。
尽管已经根据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进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非导电基层和顶层(2,4),该非导电基层和顶层(2,4)机械地分离以限定包含电解质(22)的腔体;
至少两个电极(6,8),每个电极(6,8)形成在该基层(2)和该顶层(4)的任意一个上;和
至少两个固相氧化还原中心(16,18),每个固相氧化还原中心(16,18)与该电极(6,8)之一电接触并与该电解质(22)电接触,并且将它的电极(6,8)与该电解质(22)分离;
其中该固相氧化还原中心(16,18)中至少一个是电致变色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解质(22)是水基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氧化还原中心(16,18)中的至少一个是吸湿性的。
4.如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基层(2)和顶层(4)中至少一个是可渗水的。
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非导电隔离层(14),其设置成将该电极(6,8)中至少一个的部分与电解质(22)分离。
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与该电极(6,8)中至少一个对准的散射电解质层(2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氧化还原中心(16)中的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接触基层(2)或者顶层(4)上的电极(6);
氧化还原中心(18)中的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接触该基层(2)或者顶层(4)中另一个上的电极(8);
其中该第一氧化还原中心(16)和第二氧化还原中心(18)交叠,并且其中该散射电解质层(24)暴露该交叠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
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极(6,8)包括具有挠性导电材料涂层的脆性导电材料层。
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个电极(6,8)的一部分在腔体的外部延伸以形成各自的接触片(10,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接触片(10,12)通过驱动器(28)连接到电源(26)。
11.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的每一元件都包括挠性材料。
12.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的每一元件都包括聚合物材料。
1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基层和顶层(2,4)通过间隔物保持在大致平行的平面中。
1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基层和顶层(2,4)中的任一或两者包括透明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到13中的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基层和顶层(2,4)之一是反射性的,且该基层和顶层中的另一个是透明的。
CNA2006800044658A 2005-02-09 2006-02-06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1160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0921 2005-02-09
EP05100921.5 2005-0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6030A true CN101116030A (zh) 2008-01-30

Family

ID=3660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44658A Pending CN101116030A (zh) 2005-02-09 2006-02-06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86559A1 (zh)
JP (1) JP2008530609A (zh)
CN (1) CN101116030A (zh)
WO (1) WO200608525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99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透式主动数组电致变色显示设备
CN103399443A (zh) * 2013-07-24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43970A (zh) * 2013-03-07 2015-12-09 思维奇材料公司 用于分层装置的密封件和密封系统
CN108369354A (zh) * 2015-12-18 2018-08-03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电致变色隐形眼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3860B4 (de) * 2007-05-21 2013-08-29 Polyic Gmbh & Co. Kg Schaltungsmodul zum Aufbau einer als Mehrschichtkörper ausgebildeten elektronischen Schaltung
DE102008049713B4 (de) 2008-09-30 2015-04-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rganisches elektrochromes Display mit optischen Effekten
US20120051696A2 (en) * 2010-04-08 2012-03-01 Evonik Roehm Gmbh Light guide body having high luminous intensity and high transparency
EP2570846A1 (en) 2011-09-19 2013-03-20 Hydro-Québec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chromic device
JP6025380B2 (ja) * 2012-04-24 2016-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
JP6113993B2 (ja) 2012-10-03 2017-04-1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US10254617B2 (en) 2013-12-19 2019-04-09 Switch Materials Inc. Switchable objec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EP3929657A1 (en) * 2020-06-24 2021-12-29 H. Glass SA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1236A (en) * 1976-12-20 1983-02-01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display using rare-earth diphthalocyanines and a low freezing-point electrolyte
JPS6053858B2 (ja) * 1979-02-16 1985-1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38524B2 (zh) * 1979-05-08 1991-02-06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
JPS58215631A (ja) * 1982-06-09 1983-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ツク表示装置
FR2706639B1 (fr) * 1993-06-11 1995-08-25 Saint Gobain Vitrage Int Vitrage électrochrome.
US5995273A (en) * 1998-02-25 1999-11-30 Ashwin-Ushas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display device
US6193379B1 (en) * 2000-06-09 2001-02-27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assembly includ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c substrate
BR0208128A (pt) * 2001-03-19 2004-03-0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Dispositivo de mostrador eletrocrÈmico endereçável de matriz
US6950220B2 (en) * 2002-03-18 2005-09-27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methods for driving same
DE10328377A1 (de) * 2003-06-24 2005-01-20 Siemens Ag Elektrochromes Anzeige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3997A (zh) * 2012-03-23 2013-09-25 亚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透式主动数组电致变色显示设备
CN105143970A (zh) * 2013-03-07 2015-12-09 思维奇材料公司 用于分层装置的密封件和密封系统
CN105143970B (zh) * 2013-03-07 2019-10-18 思维奇材料公司 用于分层装置的密封件和密封系统
US10684525B2 (en) 2013-03-07 2020-06-16 Switch Materials, Inc. Seal and seal system for a layered device
US11624963B2 (en) 2013-03-07 2023-04-11 Solutia Canada Inc. Seal and seal system for a layered device
CN103399443A (zh) * 2013-07-24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5010362A1 (zh) * 2013-07-24 2015-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369354A (zh) * 2015-12-18 2018-08-03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电致变色隐形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30609A (ja) 2008-08-07
US20080186559A1 (en) 2008-08-07
WO2006085256A1 (en) 200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6029A (zh) 具有水基电解质的显示装置
CN101116030A (zh) 具有固体氧化还原中心的显示装置
EP1373975B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JP5560294B2 (ja) 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のための新規のアドレッシング方式
US6724519B1 (en) Protective electrodes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EP1093600B1 (en) Methods for achieving improved color in micro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CN1224862C (zh) 电化学像素器件
US20050068603A1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JP6076726B2 (ja) 固定画像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及び同様の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US6900876B2 (en) Process and structures for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liquid-crystal emulsion
CN103201676A (zh) 显示装置
CN1304897C (zh) 电化学器件
EP3338139A1 (en) Display device
EP1482355B1 (en) Methods for achieving improved color in micro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CN106687879A (zh) 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