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3718A -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13718A CN101113718A CNA200710056054XA CN200710056054A CN101113718A CN 101113718 A CN101113718 A CN 101113718A CN A200710056054X A CNA200710056054X A CN A200710056054XA CN 200710056054 A CN200710056054 A CN 200710056054A CN 101113718 A CN101113718 A CN 1011137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ing room
- air compressor
- injection
- power generation
- wind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它包括发电机和风车组,其中发电机上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式发动机,喷射式发动机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压力罐,缓冲压力罐上设有多个总输入管,每个总输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每个总输入管上还并联有许多个输入管且其间均设有单向阀,每个输入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的风车组由多个风车组成,每个风车中的风轮中心处均设有中心轴,每个中心轴均与与其相对应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动力较大,转速较快,发电率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采用的发电机一般为热能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及核能发电机,其中风力发电机以其利用自然能源而受人们的关注,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只是单纯的利用风力作为动力而发电,其动力小,转速低,不能有效地利用风能,发电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动力较大,转速较快,发电率较高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发电机和至少由两个风车组成的风车组,其中发电机上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式发动机,喷射式发动机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压力罐,缓冲压力罐上至少设有两个总输入管,每个总输入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每个总输入管上还至少并联有两个输入管,且其间均设有单向阀,每个输入管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空气压缩机,每个空气压缩机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风车。所述的风车包括风轮、风叶和支架,风轮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中心轴上依次设有中心轴轴承座和空气压缩机,两者的下侧设有支架板,所述的支架设在中心轴轴承座和空气压缩机之间的支架板上,靠近支架的上端部设有支架轴承座,靠近空气压缩机的支架板端部处设有导向叶。所述的空气压缩机为双缸活塞式,风轮的中心轴在每个缸内设为相向的n字形转杆,且在空气压缩机的外端部设有轴承座,每个转杆上均设有活动支架,每个活动支架上均设有活塞,每个缸内的上侧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两个出气口同接一条输入管,两个进气口上共同设有一条入气口。
所述的喷射式发动机为圆柱形机体,其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机盖,机盖通过固定螺丝与其相固定,机盖内侧设有轴承,靠近轴承和机盖处设有密封环,喷射式发动机内设有六个工作室,分别为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第五工作室、第六工作室,其中第二工作室与第三工作室之间、第四工作室与第五工作室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各工作室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中心处设有空心轴,空心轴内设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分别位于第二工作室与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与第五工作室之间的密封环位置相应处,空心轴的弧形表面上设有气孔,与第二工作室、第四工作室及第六工作室相应位置的空心轴上分别设有空心转子,空心转子与空心轴为同心圆柱体,每个空心转子的弧形表面上设有两个直角凹槽,凹槽的一直角面上设有喷气口,空心轴两端中心处分别设有主轴,其中主轴的一端穿过密封环与轴承相连在机盖上,主轴的另一端则穿过密封环和机盖,通过连接器与发电机相连;所述的进气管与喷射式发动机的第一工作室相连。
所述的第二工作室、第四工作室、第六工作室中的空心转子上的喷气口面积依次递增,且每个空心转子上的两个喷气口为反向对称分布,所述的第六工作室上设有出气管,发电机与喷射式发动机则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地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风力的作用下,空气压缩机对气体进行了有效的加压后,大量地集中供应到喷射式发动机中,以极大的动力加快了机器转速,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风车与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喷射式发动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喷射式发动机内的空心轴、空心转子、轴承、机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示意图。
图中:1、发电机,2、喷射式发动机,3、连接器,4、进气管,5、单向阀,6、缓冲压力罐,7、总输入管,8、输入管,9、空气压缩机,10、风车,11、风轮,12、风叶,13、支架,14、中心轴,15、导向叶,16、转杆,17、活动支架,18、活塞,19、进气口,20、出气口,21、入气口,22、支架轴承座,23、支架板,24、机盖,25、固定螺丝,26、轴承,27、密封环,28、第一工作室,29、第二工作室,30、第三工作室,31、第四工作室,32、第五工作室,33、第六工作室,34、连接管,35、空心轴,36、隔板,37、气孔,38、空心转子,39、喷气口,40、主轴,41、出气管,42、中心轴轴承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包括发电机和至少由两个风车组成的风车组,其中发电机1上设有连接器3,连接器3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式发动机2,喷射式发动机2上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设有单向阀5,进气管4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压力罐6,缓冲压力罐6上至少设有两个总输入管7,每个总输入管7上均设有单向阀5,每个总输入管7上还至少并联有两个输入管8,且其间均设有单向阀5,每个输入管8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空气压缩机9,每个空气压缩机9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风车10。风车10包括风轮11、风叶12和支架13,风轮11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14,中心轴14上依次设有中心轴轴承座42和空气压缩机9,两者的下侧设有支架板23,所述的支架13设在中心轴轴承座42和空气压缩机9之间的支架板23上,靠近支架13的上端部设有支架轴承座22,靠近空气压缩机9的支架板(23)端部处设有导向叶15,空气压缩机9为双缸活塞式,风轮11的中心轴14在每个缸内设为相向的n字形转杆16,且在空气压缩机9的外端部设有轴承座,每个转杆16上均设有活动支架17,每个活动支架17上均设有活塞18,每个缸内的上侧均设有进气口19和出气口20,两个出气口20同接一条输入管8,两个进气口19上共同设有一条入气口21。所述的喷射式发动机2为圆柱形机体,其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机盖24,机盖24通过固定螺丝25与其相固定,机盖24内侧设有轴承26,靠近轴承26和机盖24处设有密封环27,喷射式发动机2内设有六个工作室,分别为第一工作室28、第二工作室29、第三工作室30、第四工作室31、第五工作室32、第六工作室33,其中第二工作室29与第三工作室30之间、第四工作室31与第五工作室32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34,各工作室之间设有密封环27,密封环27的中心处设有空心轴35,空心轴35内设有两个隔板36,两个隔板36分别位于第二工作室29与第三工作室30、第四工作室31与第五工作室32之间的密封环27位置相应处,空心轴35的弧形表面上设有气孔37,与第二工作室29、第四工作室31及第六工作室33相应位置的空心轴35上分别设有空心转子38,空心转子38与空心轴35为同心圆柱体,每个空心转子38的弧形表面上设有两个直角凹槽,凹槽的一直角面上设有喷气口39,空心轴35两端中心处分别设有主轴40,其中主轴40的一端穿过密封环27与轴承26相连在机盖24上,主轴40的另一端则穿过密封环27和机盖24,通过连接器3与发电机1相连;所述的进气管4与喷射式发动机的第一工作室相连28,第二工作室29、第四工作室31、第六工作室33中的空心转子38上的喷气口39面积依次递增,且每个空心转子38上的两个喷气口39为反向对称分布,所述的第六工作室33上设有出气管41,发电机1与喷射式发动机2则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地面上。
具体工作过程为:风车10中的风轮11在风叶12和风的作用下旋转,与此同时,风轮11上的中心轴14也在转动,空气压缩机9内的两个n字形转杆16不停地转动,使得转杆16上的活动支架17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18上下运动,从入气管21和进气口19内进入的空气被压缩后,形成加压气体,被加压后的气体从出气口20进入输入管8内,然后再通过总输入管7进入缓冲压力罐6内,由于缓冲压力罐6上设有许多个这样的总输入管7,这样,缓冲压力罐6内集中了大量的从四面八方进入的加压气体,这种加压气体由于设在输入管8、总输入管7及进气管4上的单向阀5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了气体的同一方向,这种气体通过进气管4再进入喷射式发动机2的第一工作室内28及其中带气孔37的空心轴35中,并从第二工作室29空心轴35上的气孔37和空心转子38的两个反向喷气口39中迅速喷出,从而带动空心转子38快速旋转,使空心轴35和主轴40也跟着快速旋转,进而带动与主轴40一端相连的发电机1开始工作发电,从第二工作室29喷气口39喷出的加压气体通过连接管34进入第三工作室中30中,这时的气体因部分转换成动能而减压,进入第三工作室30中的加压气体通过气孔37进入空心轴35中,并从第四工作室31的喷气口39喷出,进一步加快了主轴40的转速,从第四工作室31喷出的气体通过连接管34进入第五工作室32,并通过气孔37进入空心轴35,然后从第六工作室33的喷气口39中喷出,再一次加快了主轴40的转速,最后气体从出气管41中排出,完成了风能转化为动能,再从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全过程。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至少由两个风车组成的风车组,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电机(1)上设有连接器(3),连接器(3)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式发动机(2),喷射式发动机(2)上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设有单向阀(5),进气管(4)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压力罐(6),缓冲压力罐(6)上至少设有两个总输入管(7),每个总输入管(7)上均设有单向阀(5),每个总输入管(7)上还至少并联有两个输入管(8),且其间均设有单向阀(5),每个输入管(8)的另一端上均设有空气压缩机(9),每个空气压缩机(9)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风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风车(10)包括风轮(11)、风叶(12)和支架(13),风轮(11)的中心处设有中心轴(14),中心轴(14)上依次设有中心轴轴承座(42)和空气压缩机(9),两者的下侧设有支架板(23),所述的支架(13)设在中心轴轴承座(42)和空气压缩机(9)之间的支架板(23)上,靠近支架(13)的上端部设有支架轴承座(22),靠近空气压缩机(9)的支架板(23)端部处设有导向叶(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气压缩机(9)为双缸活塞式,风轮(11)的中心轴(14)在每个缸内设为相向的n字形转杆(16),且在空气压缩机(9)的外端部设有轴承座,每个转杆(16)上均设有活动支架(17),每个活动支架(17)上均设有活塞(18),每个缸内的上侧均设有进气口(19)和出气口(20),两个出气口(20)同接一条输入管(8),两个进气口(19)上共同设有一条入气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喷射式发动机(2)为圆柱形机体,其两端分别设有圆形机盖(24),机盖(24)通过固定螺丝(25)与其相固定,机盖(24)内侧设有轴承(26),靠近轴承(26)和机盖(24)处设有密封环(27),喷射式发动机(2)内设有六个工作室,分别为第一工作室(28)、第二工作室(29)、第三工作室(30)、第四工作室(31)、第五工作室(32)、第六工作室(33),其中第二工作室(29)与第三工作室(30)之间、第四工作室(31)与第五工作室(32)之间分别设有连接管(34),各工作室之间设有密封环(27),密封环(27)的中心处设有空心轴(35),空心轴(35)内设有两个隔板(36),两个隔板(36)分别位于第二工作室(29)与第三工作室(30)、第四工作室(31)与第五工作室(32)之间的密封环(27)位置相应处,空心轴(35)的弧形表面上设有气孔(37),与第二工作室(29)、第四工作室(31)及第六工作室(33)相应位置的空心轴(35)上分别设有空心转子(38),空心转子(38)与空心轴(35)为同心圆柱体,每个空心转子(38)的弧形表面上设有两个直角凹槽,凹槽的一直角面上设有喷气口(39),空心轴(35)两端中心处分别设有主轴(40),其中主轴(40)的一端穿过密封环(27)与轴承(26)相连在机盖(24)上,主轴(40)的另一端则穿过密封环(27)和机盖(24),通过连接器(3)与发电机(1)相连;所述的进气管(4)与喷射式发动机的第一工作室相连(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工作室(29)、第四工作室(31)、第六工作室(33)中的空心转子(38)上的喷气口(39)面积依次递增,且每个空心转子(38)上的两个喷气口(39)为反向对称分布,所述的第六工作室(33)上设有出气管(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发电机(1)与喷射式发动机(2)则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地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6054XA CN101113718A (zh) | 2007-09-07 | 2007-09-07 |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710056054XA CN101113718A (zh) | 2007-09-07 | 2007-09-07 |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13718A true CN101113718A (zh) | 2008-01-30 |
Family
ID=3902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10056054XA Pending CN101113718A (zh) | 2007-09-07 | 2007-09-07 |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1371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5206A (zh) * | 2012-01-30 | 2012-10-03 |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
WO2013113259A1 (zh) * | 2012-01-30 | 2013-08-08 | Zhang Yansheng |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及利用风力空气压力机的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
CN107884533A (zh) * | 2017-11-08 | 2018-04-06 | 苏州大学 | 一种无线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 |
-
2007
- 2007-09-07 CN CNA200710056054XA patent/CN10111371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5206A (zh) * | 2012-01-30 | 2012-10-03 |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
WO2013113259A1 (zh) * | 2012-01-30 | 2013-08-08 | Zhang Yansheng |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及利用风力空气压力机的气压扬水蓄能、位能发电和远程输水系统 |
CN102705206B (zh) * | 2012-01-30 | 2014-08-20 | 新泰市风龙王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空气压力机 |
CN107884533A (zh) * | 2017-11-08 | 2018-04-06 | 苏州大学 | 一种无线智能水质监测设备及监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4180A (zh) | 一种复合式利用海洋波浪能发电的装置 | |
CN202250247U (zh) | 喷射式旋转马达 | |
KR102607262B1 (ko) | 공기압축식 수직형 풍력발전기 세트 | |
CN110848081A (zh) | 多功能风力储气发电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114266B (zh) | 利用热泵技术的动力装置 | |
CN101457656A (zh) | 双转向透平式叶轮机及双转向叶轮发动机 | |
CN101113718A (zh) | 组合式风力发电装置 | |
WO2013053257A1 (zh) | 一种风能采集装置及其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1751572U (zh) | 风能储备恒稳发电设备 | |
CN203271827U (zh) | 一种e级联合循环三压纯凝汽轮机 | |
CN102384055A (zh) | 低转速柱塞泵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风力发电装置 | |
CN103967701A (zh) | 升阻互补型垂直轴微风风力机 | |
CN201190630Y (zh) |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2273819U (zh) | 低转速柱塞泵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5078418U (zh) | 一种利用风能驱动太阳能加热的空气压缩装置 | |
CN104295431A (zh) | 多维流体发电系统 | |
CN202325986U (zh) | 利用管道压缩气流为动力的多节多级增气增压发电装置 | |
CN104929775A (zh) | 一种空气能涡轮发电装置 | |
CN203847322U (zh) | 升阻互补型垂直轴微风风力机 | |
CN211924377U (zh) | 多功能风力储气发电机装置 | |
CN208486979U (zh) | 一种各向多叶片垂直轴风力机 | |
CN102943742A (zh) | 侧矩叶片垂直轴流体能缓冲装置 | |
CN201786391U (zh) | 转子、使用该转子的膨胀机、发动机及膨胀机系统 | |
CN204099111U (zh) | 多维流体发电系统 | |
CN102996332A (zh) | 偏距变角垂直轴风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