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8088B - 真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8088B
CN101108088B CN2006100148150A CN200610014815A CN101108088B CN 101108088 B CN101108088 B CN 101108088B CN 2006100148150 A CN2006100148150 A CN 2006100148150A CN 200610014815 A CN200610014815 A CN 200610014815A CN 101108088 B CN101108088 B CN 101108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unit
cyclone unit
air
cycl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48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8088A (zh
Inventor
梁海锡
郑景善
李星华
高武铉
玄起卓
朴敏
秋宗寿
金一中
辛镇赫
孙英复
刘铭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148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08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8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8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8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80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关于真空吸尘器及集尘装置的发明。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吸入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用的吸嘴;与吸嘴连通的本体单元;设置在本体单元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上设置有风扇-电机总成,风扇-电机总成起到产生通过吸嘴吸收外部空气的吸引力的作用;设置在本体单元内部,并利用旋风原理分离出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旋风器单元,旋风器单元中的多个旋风器的排列方式是,沿着长度方向的轴是相互收敛的;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单元,并收集通过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由于提高了空间的利用度,因此真空吸尘器可以实现小型化,并且真空吸尘器的使用也变得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真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真空吸尘器及集尘装置的发明。更为详细的说,是关于改善结合结构,从而提高使用便利性的集尘装置,以及设置有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是由如下部分构成:吸入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用的吸嘴11;与吸嘴11连通的本体单元20;将通过吸嘴11吸入的空气引导到本体单元20一侧的延长管13;将通过延长管13的空气引导到本体单元20的连接管15。
在这里,吸嘴11的底面形成有既定大小的吸嘴吸入口(未图示)。另外,堆积在地面上的含有灰尘的空气,将通过吸嘴吸入口被吸入。
另外,本体单元20的前方设置有用于搬运吸尘器的吸尘器把手21。本体单元20的后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移动滚轮23,移动滚轮23的作用是:使本体单元20顺畅的在地面上移动。另外,本体单元20的底面前方部位设置有小脚轮(未图示),小脚轮的作用是:改变本体单元20的移动方向。
本体单元20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未图示)。驱动单元的作用是:产生空气吸引力,从而使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通过吸嘴11被吸入。
另外,本体单元20的后方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分离并储存灰尘的集尘装置30。集尘装置30的作用是:分离出通过吸嘴11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并储存灰尘。集尘装置30的详细结构及工作原理将在后面参照图2进行详细说明。
本体单元20还设置有绳索卷轴(未图示)。绳索卷轴的作用是:将电源供给到设置于本体单元20中的驱动单元的电线卷起,并保管电线。另外,本体单元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于操作绳索卷轴的绳索卷轴按钮25。
下面,将结合图2,对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的集尘装置的详细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集尘装置是利用旋风原理,即,利用空气和灰尘之间的圆心力的差异来分离出灰尘,并储存灰尘。近年来,为了提高集尘性能,集尘装置应用于真空吸尘器。
在这里,集尘装置30大致是由主旋风器单元4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50构成。主旋风器单元40是从外部吸入污染空气以后,主要分离出比较大的灰尘。而辅助旋风器单元50设置在主旋风器单元40的下流位置,并且主要分离出比较小的灰尘。主旋风器单元40设置在圆筒形容器的上部,并且利用圆心力分离出灰尘。
在这里,圆筒形容器的外周面上部形成有第一空气吸入部41,第一空气吸入部41的作用是:使含有空气的污染空气沿着切线方向流入。主旋风器单元40的轴线上形成有中空的排气构件43。另外,圆筒形容器的上端中央部位形成有第一空气排出部45,第一空气排出部45的作用是:排出通过排气构件43的空气。
辅助旋风器单元50的作用是:利用旋风原理,再次分离出从主旋风器单元40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辅助旋风器单元50是由多个小型旋风器51构成。多个小型旋风器51沿着主旋风器单元40的上部边缘向圆周方向排列而成。
虽然未图示,通过第一空气排出部45从主旋风器单元40排出的空气流入到辅助旋风器单元50内部,在小型旋风器51再次被分离出灰尘以后,通过第二空气排出部55从辅助旋风器单元50排出。
同时,被主旋风器单元4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50分离出的灰尘储存在灰尘桶47、57里。灰尘桶47、57是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主旋风器单元40的下部,并且储存被主旋风器单元40分离出的灰尘的主储存室47;设置在辅助旋风器单元50的下部,并且储存被辅助旋风器单元50分离出的灰尘的辅助储存室57。
另外,主储存室47和辅助储存室57在主旋风器单元4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50的下部相互成为一体,并且,辅助储存室57围绕主储存室47。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及集尘装置存在如下的问题点。
第一,为了减少储存空间,并且还具备集尘性能,真空吸尘器最好是做得较为简洁些。另外,由于吸尘器的使用特性,在使用吸尘器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搬运或者移动吸尘器,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小型化。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设置有主旋风器单元及由多个小型旋风器构成的辅助旋风器单元,集尘装置的体积会很大,因此,存在真空吸尘器的体积比较大的问题点。另外,由于吸尘器的体积比较大,所以在清扫过程中,不易搬运或者移动吸尘器,并且吸尘器的储存也成了问题。
第二,在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单元的灰尘桶与主旋风器单元及辅助旋风器单元是成为一体的,因此,在需要清理灰尘桶里储存的灰尘的时候,需要将整个集尘装置从本体单元分离开。此时,由于较大的重量及体积,其使用较为不便。集尘装置的容量越大,这样的问题就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从而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度,并使真空吸尘器比较简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使清理灰尘桶里储存的灰尘或者洗涤灰尘桶较为简便。
为了实现目的,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由如下部分构成:吸入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用的吸嘴;与吸嘴连通的本体单元;设置在本体单元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上设置有风扇-电机总成,风扇-电机总成起到产生通过吸嘴吸收外部空气的吸引力的作用;设置在本体单元内部,并利用旋风原理分离出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旋风器单元,旋风器单元中的多个旋风器的排列方式是沿着长度方向的轴是相互收敛的;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单元,并收集通过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
另外,多个旋风器的各自的轴最好是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另外,旋风器单元和灰尘桶之间是可以分离的。在这里,灰尘桶安装在本体单元的时候,灰尘桶最好是自动与旋风器单元连接在一起。
另外,真空吸尘器最好是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的作用是:形成在多个旋风器中的每一个旋风器的内部,并且将用于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部以面对称方式划分,并将空气引导到空气吸入部。另外,在被引导板划分的空气吸入部中,与引导板邻接的部分最好是开口状。
另外,真空吸尘器还设置有如下部分:设置在旋风器单元的上流位置,并且分离出流向旋风器单元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灰尘分离部;设置在灰尘分离部和旋风器单元之间,并且连通灰尘分离部和旋风器单元的连通管。另外,连通管的内部最好是设置有区划板,区划板从引导板延长而成。区划板的作用是:划分向内部流动的空气。
另外,灰尘分离部设置有利用旋风原理分离出灰尘的主旋风器单元。灰尘桶是由如下部分构成:储存被主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并与主旋风器成为一体的主储存室;储存被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并且可以与主旋风器分离的辅助储存室。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由于构成旋风器单元的多个旋风器的排列方式是旋风器的轴相互收敛的,因此可以减少旋风器单元所占的体积,并且,可以减少连接在旋风器单元的辅助储存室的体积,从而最终可以实现真空吸尘器的小型化。
第二,将辅助旋风器单元设置在本体单元,将灰尘桶安装到本体单元的时候,灰尘桶连接到辅助旋风器单元。因此,从本体单元分离开的灰尘桶不包含辅助旋风器单元。所以,周期性的分离开,并清理灰尘的灰尘桶的结构得到简单化,从而使灰尘桶的清理灰尘和灰尘桶的清洗变得更加容易。另外,由于灰尘桶只包含主旋风器单元,因此减少了灰尘桶的重量。
第三,由于连通管设置有内部区划板,空气吸入部设置有引导板。因此,空气不会集中在位于中央部位的旋风器上,而是均匀的流入到多个旋风器,从而可以提高真空吸尘器的集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是设置在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上的集尘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本体单元和灰尘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和驱动单元相互连接时的状态的
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辅助旋风器单元和连通管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灰尘桶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的辅助旋风器单元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
图11是图9中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200:本体单元        210:驱动单元
211:风扇-电机总成   213:风扇-电机安装室
220:本体吸入口      230:把手
240:排气流路        253:过滤器盖
290:本体排出部      310:主旋风器单元
311:第一空气吸入部  313:排气构件
315:第一空气排出部  317:飞溅防止部
319:开口部          320:辅助旋风器单元
321:第二空气吸入部  322:引导板
323:第二空气排出部  325:储存室连接端
325a:灰尘排出孔     330:灰尘桶
331:主储存室        335:辅助储存室
337:旋风器结合部    339:灰尘流入口
340:上部盖          350:连通管
370:灰尘桶把手    390: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面,详细说明可具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实施例。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结构赋予了相同的名称及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了对其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参照图3至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基本结构。本发明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是由吸嘴11(参照图1)、本体单元200、驱动单元210,以及分离并储存灰尘的集尘装置310、320构成。
吸嘴11(参照图1)用于吸入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由于其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省略了对其详细的说明。
本体单元200的前面下端设置有与吸嘴相连通的本体吸入220。本体单元200的一侧设置有本体排出部290,本体排出部290用于排出被集尘装置分离出灰尘的空气。
驱动单元210设置有风扇-电机总成211。风扇-电机总成211的作用是:产生空气吸引力,使外部的空气吸入到吸嘴。风扇-电机总成211收容在本体单元200内部的风扇-电机安装室213的内部。
另外,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是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本体单元200,并利用旋风原理分离出灰尘的旋风器单元320;储存被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的灰尘桶330。
在这里,灰尘桶330可拆卸的设置于本体单元200。将灰尘桶330安装到本体单元200的时候,灰尘桶330连接到旋风器单元320,并储存被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
更为详细的说,为了清理灰尘桶330,使用者将灰尘桶330从本体单元200分离开。这时候,灰尘桶330也从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开。再将灰尘桶330安装到本体单元200后,灰尘桶330连接到旋风器单元320。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集尘性能,如本发明的实施例,集尘装置最好还包含有另外的灰尘分离部310。灰尘分离部310独立于旋风器单元320,并起到分离灰尘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灰尘分离部310设置在旋风器单元320的上流位置。即,通过本体吸入220流入到本体单元200内部的空气,在流入到旋风器单元320之前,灰尘分离部310从流向旋风器单元320的空气中分离出灰尘,从而提高真空吸尘器的集尘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灰尘分离部310与灰尘桶是一体的,并且,灰尘分离部310选用了利用旋风方式分离灰尘的旋风器单元。但是,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灰尘分离部310的旋风器单元称为主旋风器单元310。设置在本体单元200的旋风器单元320称为辅助旋风器单元320。
主旋风器单元310的作用是:分离出通过本体吸入口220流入到其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主旋风器单元310设置在灰尘桶330的上侧,并与灰尘桶330是一体的。
另外,主旋风器单元310的侧面上部形成有切线方向的第一空气吸入部311(参照图6)。
虽然未图示,第一空气吸入部311的内壁设置有引导肋。引导肋在第一空气吸入部311的内壁以既定的角度延长,并且,将流入到主旋风器单元310内部的空气引导向切线方向。
另外,主旋风器单元310的轴上设置有中空型的排气构件313。排气构件313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既定大小的通孔。排气构件313的作用是:排出在主旋风器单元310的内部被分离出的空气。
灰尘桶330主要储存通过主旋风器单元31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
因此,灰尘桶330是由如下部分构成:储存被主旋风器单元310分离出的灰尘的主储存室331;储存被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的辅助储存室335。
同时,主储存室331与主旋风器单元的下部成为一体,并储存被主旋风器单元310分离出的灰尘。
辅助储存室335安装到本体单元200的时候,连接到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并且储存被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即,辅助储存室335不是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一体的,而是独立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因此,可以选择性的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连接。
辅助储存室335设置在主旋风器单元310和主储存室331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储存室335与主旋风器单元310的外面形成一体。
另外,为了使使用者可以倒出灰尘桶330内部的灰尘,主旋风器单元310的上部设置有上部盖340。上部盖340可拆卸的与主旋风器单元310结合在一起,并且开闭主旋风器单元310的上部。
在这里,上部盖340的中央部位形成有第一空气排出部315。第一空气排出部315的作用是:通过排气构件313的空气,将从主旋风器单元310排出。
然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作用是,再次分离通过主旋风器单元310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在这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设置在本体单元200。
更为详细的说,本体单元200的一侧部形成有安装灰尘桶330的灰尘桶安装部。辅助旋风器单元320最好是在本体单元200的另外一侧的内部横向设置。
由于在本体单元200横向设置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因此,在需要进行小型化的真空吸尘器中,与驱动单元210等之间的排列关系中,可以提高空间利用度。
另外,主旋风器单元31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50,连通管350连通主旋风器单元31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
更为详细的说,连通管350的一端与设置在主旋风器单元310的上部的上部盖340连接在一起,而连通管350的另外一端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连接在一起。
如图4至图6所示,连通管350的流路截面积,最好是向着第二空气吸入部321逐渐扩大的结构。
因此,越接近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空气的流速就越来越慢。从而可以减少在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产生的流动阻抗。
另外,真空吸尘器还设置有电机预过滤器(未图示)。电机预过滤器设置在风扇-电机总成211的上流位置,并且,过滤流动到风扇-电机总成211的空气中含有的微小灰尘。
电机预过滤器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但是,由于收集并储存灰尘,因此为了防止集尘性能的下降,需要定期清洗或者更换电机预过滤器。
所以,在本实施例的本体单元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机预过滤器的过滤器收容部。另外,可拆卸的安装在本体单元200的过滤器盖253开闭过滤器收容部。
另外,灰尘桶330的外周面最好是设置有灰尘桶把手370。灰尘桶把手370的作用是:用于将灰尘桶330从本体单元拆卸,或者搬运灰尘桶330。
下面,将结合图7及图8,说明辅助旋风器单元和灰尘桶的连接结构,以及飞溅防止构件的结构。
横向设置在本体单元200内部的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端部中,向着辅助储存室335的端部设置有储存室连接端325。储存室连接端325与设置在辅助储存室335的外壁上的旋风器结合部337连接在一起。另外,辅助储存室335的旋风器结合部337至少形成有一个灰尘流入口339。灰尘流入口339的作用是:流入在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
另外,储存室连接端325形成有灰尘排出孔325a。储存室连接端325与旋风器结合部337结合的时候,灰尘排出口325a与灰尘流入口339相连通。
因此,在辅助旋风器单元320被分离出的灰尘,将通过设置在储存室连接端325的灰尘排出孔325a,排出到辅助储存室335。
在本实施例中,灰尘流入口339的数量与灰尘排出孔325a的数量是相同的。但是,也可以是由一个整体构成。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防止储存在主储存室331的灰尘不会被空气的螺线流动飞溅到主旋风器单元310,排气构件313的下侧设置有飞溅防止构件317。飞溅防止构件317将主旋风器单元310和主储存室331划分开。
在本实施例中,飞溅防止构件317是由2个半圆形板构成。被主旋风器单元310分离出的灰尘,将通过形成在飞溅防止构件317的边缘部位的开口部319流动,并且储存在主储存室331里。
为了能够清理辅助储存室335内部储存的灰尘,辅助储存室335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上部盖340开闭辅助储存室335的开口部。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设置在本体单元200。而只有储存被辅助旋风器单元320分离出的灰尘的辅助储存室335设置在主旋风器单元310的外面,并且与主旋风器单元310成为一体。即,为了清理灰尘,需要反复拆卸的灰尘桶330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不是一体的,因此,灰尘桶330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并且灰尘桶330可以做的很轻。
然后,使用者只需将灰尘桶330从本体单元200分离开,将主旋风器单元310上部的上部盖340分离开后,很容易的倒出灰尘桶330里储存的灰尘。
另外,主储存室331最好是如下结构构成,即,使用者在外部可以用眼睛确认主储存室331里储存的灰尘的量。
因此,主储存室331外壁直接露出在外部,并且是由透明的材料制作而成。
这样的话,使用者可以很容易的确认储存大部分灰尘的主储存室331的内部状态,并且可以决定清理灰尘的适当时机。
下面,将结合图8及图9,说明本发明的辅助旋风器单元的详细结构。
辅助旋风器单元320是由多个旋风器构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是由4个小型旋风器构成。
本发明中的多个小型旋风器的排列方式是,长度方向的轴相互收敛的。在这里,轴是指贯通各个小型旋风器中心的线。
在本发明中,旋风器的轴中至少有2个是相互收敛的。图9是显示为了实现旋风器单元的小型化,全部的旋风器的长度方向的轴收敛时的状态的图面。
不同于图9中的实施例,假定一共有4个旋风器构成辅助旋风器单元。这时候,位于中央的两个旋风器的轴是相互平行,而位于左侧和右侧外边的旋风器的轴与相邻的旋风器的轴是收敛的。即,位于左侧和右侧外边的旋风器的轴倾斜于中心轴。这种排列方式也是可能的。
旋风器之间相互收敛时形成的旋风器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旋风器的大小或者连接到旋风器的辅助储存室335的容量等进行自由变更。
图9所示的旋风器是越接近储存室连接端325,相邻的旋风器之间产生既定的间隙。但是,也可以使相邻的旋风器之间外接,并且相互线接触,从而使灰尘排出孔325a之间的间隙最小化。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中,排列旋风器的时候,旋风器的轴是相互收敛的。因此,可以减少辅助旋风器单元320所占的体积,进而可以减小真空吸尘器的大小。
另外,由于减少了位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末端的灰尘排出孔325a之间的间距,因此,可以减少连接到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辅助储存室335的旋风器结合部337的大小,进而可以防止辅助储存室335的大小超过所需要的大小。
另外,虽然多个旋风器的轴处于同一个平面是为了实现结构的简洁化,但是并非只限于此。位于同一个平面,并且相互收敛的多个旋风器可以以扇形排列。
在这里,各个旋风器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但是,为了利用圆心力顺利的分离出空气中含有的灰尘,旋风器最好是由旋转体形状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各个旋风器是拥有圆锥体形状的本体。
下面,将结合图9至图11,说明形成在辅助旋风器单元的第二空气吸入部的形状。
构成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各个旋风器形成有用于将空气流入到内部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另外,第二空气吸入部321设置有将空气引导到第二空气吸入部321的引导板322。
引导板322将与引导板322相邻的空气吸入部以面对称的划分开。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中,一个引导板322设置在第二空气吸入部321的中央部位,并且以引导板322位中心,对称的划分开左侧和右侧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
另外,如图10所示,与引导板322相邻的空气吸入部中,引导板322一侧的部位是开口的。
另外,相互连通主旋风器单元310和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连通管350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区划板(未图示)。内部区划板(未图示)是从引导板322延长而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只有一个引导板322设置在第二空气吸入部321之间的中央部位。因此,内部区划板也是与之相应,只有一个形成在连通管350的内部中央部位,并且将连通管350的内部划分为左侧和右侧。
一般来说,在有多个旋风器构成的辅助旋风器单元320中,在中央部位流动的空气的量相对的大于在边缘部位流动的空气的量。因此在本发明中,设置如上所述的划分第二空气吸入部321之间的引导板322和区划连通管350的内部的内部区划板,从而将空气流动的流路分为左右两侧。因此,空气不会集中流入到位于中央部位的旋风器,而是比较均匀的流入到多个旋风器。
如图10所示,位于边缘部位的旋风器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中,向着引导板322的方向是开口的。但是,第二空气吸入部321的形状并非限定于此,而是可以拥有使空气沿着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切线方向流入的多种结构。
图11是显示图10中的第二空气吸入部的变形例的辅助旋风器单元420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与如上所述的一样,引导板422面对称的划分开第二空气吸入部421。并且,与引导板422相邻的空气吸入部421中,引导板422一侧的部位是开口的。
但是,如图11所示,位于辅助旋风器单元420的边缘部位的旋风器之间的第二空气吸入部421是其外侧方向开口的形状,从而使空气沿着外侧的切线方向流入。
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5,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真空吸尘器的作用。首先,向真空吸尘器的驱动单元供给电源。这时候,驱动单元210产生空气吸引力。在空气吸引力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空气吸入到吸嘴11。
通过吸嘴11吸入的外部空气,通过本体吸入口220流入到主旋风器单元310的第一空气吸入部311。
通过第一空气吸入部311流入的空气,沿着切线方向引导到主旋风器单元310的内部,并形成螺线气流。这时候,由于空气中含有的灰尘与空气之间存在的圆心力差异,灰尘从空气分离开,下降到主储存室331,并储存在主储存室331。另外,在飞溅防止构件317的作用下,防止储存在主储存室331的灰尘向上部飞溅开。
另外,被主旋风器单元310分离出灰尘的空气,依次通过排气构件313和第一空气排出部315的同时,向上部流动。然后,沿着与第一空气排出部315连通的连通管350,流动到辅助旋风器单元320。
在这里,流动在连通管350的空气,在设置于连通管350内部的内部区划板的作用下,分为左右两侧流动。然后,通过连通管350的空气,在设置于第二空气吸入部321的中央部位的引导板322的引导下,通过第二空气吸入部321,沿着切线方向流动到构成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多个旋风器的内壁。
空气通过连接在连通管350末端的第二空气吸入部321,沿着切线方向流动到构成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多个旋风器的内壁。流入到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灰尘,由于与空气之间存在圆心力差异,再次被分离出。被再次分离出的灰尘储存在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的末端连接在一起的辅助储存室335中。
这时候,灰尘再次被分离出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排出部323,从辅助旋风器单元320排出,并且经过排出管390,向下部流动。然后,向下部流动的空气,在设置于流路上的电机预过滤器的作用下,过滤掉含有的微小灰尘,流入到风扇-电机总成211。
流入到风扇-电机总成211的空气沿着半径方向排出,从风扇-电机总成211排出的空气,通过设置在本体单元200侧面的本体排出部290,最终从本体单元200排出。
以上是以本发明的小罐型真空吸尘器来举例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也适用于立式真空吸尘器或者机器人吸尘器。

Claims (6)

1.一种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入含有灰尘的外部空气用的吸嘴;与吸嘴连通的本体单元;设置在本体单元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上设置有产生通过吸嘴吸收外部空气的吸引力的风扇-电机总成;设置在本体单元内部,并且利用旋风原理分离出流入到内部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旋风器单元,旋风器单元中的多个旋风器的排列方式是沿着长度方向的轴是相互收敛的;安装在本体单元上收集通过旋风器单元分离处的灰尘的灰尘桶;灰尘桶连接到旋风器单元,并能与本体单元和旋风器单元分离开;其特征是真空吸尘器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形成在多个旋风器中的每一个旋风器的内部,每个旋风器均形成有用于使空气流入到内部的空气吸入部,引导板将与引导板相邻的空气吸入部以面对称方式划分开,并将空气引导到空气吸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被引导板划分的空气吸入部中,与引导板相邻的部位是开口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设置在旋风器单元的上流位置,并且分离出流向旋风器单元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灰尘分离部;设置在灰尘分离部和旋风器单元之间,并且连通灰尘分离部和旋风器单元的连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内部区划板,内部区划板是从引导板延长而成的,并且划分流动到内部的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灰尘分离部包含有利用旋风原理分离灰尘的主旋风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是灰尘桶是由储存被主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并且与主旋风器成为一体的主储存室;和储存被旋风器单元分离出的灰尘,并且可以与主旋风器分离的辅助储存室构成。
CN2006100148150A 2006-07-19 2006-07-19 真空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8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8150A CN101108088B (zh) 2006-07-19 2006-07-19 真空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8150A CN101108088B (zh) 2006-07-19 2006-07-19 真空吸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8088A CN101108088A (zh) 2008-01-23
CN101108088B true CN101108088B (zh) 2012-07-18

Family

ID=3904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481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8088B (zh) 2006-07-19 2006-07-19 真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8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9860B1 (ko) * 2013-03-27 2020-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CN104095588A (zh) * 2014-04-23 2014-10-15 苏州科比电器有限公司 嵌入式吸尘器的驱动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352A (zh) * 2001-12-12 2003-06-25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收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5352A (zh) * 2001-12-12 2003-06-25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收尘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74134A 2004.06.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8088A (zh) 200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8081B (zh) 真空吸尘器
EP1743559B1 (en) Cyclonic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inlet pressure loss
EP1772092B1 (en) Multi-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EP1952743B1 (en) Multi-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having filter assembly
EP1772090B1 (en) Multi-cyclone dust collection apparatus
JP3585846B2 (ja) 真空掃除機の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US7628833B2 (en) Multi-cyclone dust separating apparatus
EP2702913B1 (en) Vacuum cleaner
EP2702914B1 (en) Vacuum cleaner
KR100934668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EP1842597A2 (en) Dust collector of vacuum cleaner
US20060272299A1 (en)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ES2251871A1 (es) "aparato separador de tipo ciclon y aspiradora provista del mismo".
WO2014027498A1 (ja)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US20120284955A1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AU2006249267A1 (en) Vacuum cleaner
CN101108088B (zh) 真空吸尘器
CN101108082A (zh) 集尘装置以及配备它的真空吸尘器
CN101668466A (zh) 真空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
CN101108105A (zh) 真空吸尘器的集尘主体结构
KR100782181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어셈블리
CN101677731A (zh) 真空吸尘器的灰尘分离装置
KR101250038B1 (ko) 진공 청소기
KR100606795B1 (ko) 다중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1411723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먼지 분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17

Address after: 210014 Yongfeng Road, Qinhuai District, Jiangsu, No. 28, No.

Patentee after: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402 Tianjin city Beichen District Xingdian Road

Patentee before: Lejin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Tianji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