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322B -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322B
CN101098322B CN2006100361611A CN200610036161A CN101098322B CN 101098322 B CN101098322 B CN 101098322B CN 2006100361611 A CN2006100361611 A CN 2006100361611A CN 200610036161 A CN200610036161 A CN 200610036161A CN 101098322 B CN101098322 B CN 101098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ssaging devic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od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361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8322A (zh
Inventor
郭幸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Shunda Computer Factory Co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Mitac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Shunde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361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8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8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8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3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应用于一第一信息装置与一第二信息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作业,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令该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建立通讯连接,并自该第二信息装置获取可供作为数据编码依据的代码信息;接着,令该第一信息装置将所欲传送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依序对该若干笔单位数据进行编码后,传送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至该第二信息装置;以及令该第二信息装置依序接收该若干笔编码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将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进行译码以获取所需的数据,藉以实现信息装置间的数据传输并提高传输的效率,节省传输时间。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更详而言的,是有关于一种可将资料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对其各别进行编译码处理以达数据实时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数据内容包罗万象。但由于例如影像、语音等数据比较庞大,占用储存空间较大,且不利于传输。
以手持装置如PDA、智能手机(Smartphone)为例,使用者经常会将其与电脑连结以进行数据交换的作业,而目前该种数据交换作业会因数据的容量庞大及通讯协议的受限而导致数据传输时间较长。因此于该数据进行传输前,一般必须透过一数据压缩及解压缩的的过程,俾该多媒体数据于保证其完整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小的容量大小进行传输,以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并节约储存空间。
一般而言,欲传输大量的数据(如影像、语音等数据),先压缩再传输至另端,再解压缩是常用的方式。
请参阅图4,其是显示已知技术数据传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是应用于电子信息装置50、60间的数据传输。电子信息装置50、60各具有压缩/解压缩模块51、61及传送/接收模块52、62。于电子信息装置50传输数据至电子信息装置60时,该数据传输方式是为首先令电子信息装置50依据一压缩标准透过压缩/解压缩模块51压缩该数据以形成一压缩数据,再透过传送/接收模块52以例如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将该压缩数据传输至另端的电子信息装置60,最后由电子信息装置60的传送/接收模块62接收到该压缩数据后,透过压缩/解压缩模块61解压缩该压缩数据以还原数据。
然而,该种数据传输方式仍存在总传输时间(压缩时间+压缩数据传输时间+解压缩时间)过长并无法提供实时地数据传输的问题。发送端的电子信息装置首先必须将该笔数据全部压缩后再行传输,不仅增加使用者的操作,且该压缩过程极大地耗费时间,同时增加该电子信息装置的处理负担,俾其于压缩处理时占用很大资源而无法同时处理其它任务。
同时,接收端的电子信息装置惟有接收完整个压缩数据后方可实施解压缩,俾其等待时间较长,且该解压缩过程同样会增加该电子信息装置的处理负担。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于实现电子信息装置间的数据传输作业,更俾可避免如已知技术中耗费时间、效率低下、占用资源及无法提供实时传输的种种缺失,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其是利用将该数据分割成具一定长度的区块并对其各别进行编码/译码,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其是利用一可依据数据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的编译码代码信息,以对所欲传输的数据依序进行快速编译码及传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其是利用通讯协议配置网络连结,俾简化操作、节约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其是利用通讯协议配置网络连结,俾达成数据传输系统架构简单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应用于一第一信息装置与一第二信息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作业,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包括:令该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建立通讯连接,并自该第二信息装置获取可供作为数据编码依据的代码信息;令该第一信息装置将所欲传送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依序对该等单位数据进行编码后,传送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至该第二信息装置;以及令该第二信息装置依序接收该若干笔编码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将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进行译码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于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中,该第二信息装置复执行下列作业:于接收该自第一信息装置所传送的单位编码数据后,校验由该第二信息装置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是否存在缺损,并可将该校验结果回复至该第一信息装置,以令该第一信息装置于接受到数据存在缺损的检验结果后进行重传数据的作业;以及于数据传输完毕后,储存该最后一次使用的代码信息以供于下次数据传输时作为编译码处理的依据。
上述该代码信息是依据统计得到的该等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若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愈高,其编码处理所需的码元就可愈少,藉此得以有效压缩数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数据的编译码处理是为Huffman编译码方式。
上述该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建立的通讯连接方式是可为例如为USB1.0、USB2.0或IEEE1394的接口的有线连接方式及例如Bluetooth、GPRS、3G或无线网络适配卡的无线连接方式的其中一者,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亦揭露一种应用于该数据传输方法的信息装置,其是包括:储存模块,是用以储存一代码信息表,该代码信息表具有依据统计数据出现机率而形成的代码信息;编译码模块,用以依据该储存模块的代码信息,依序将该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进行编译码处理;以及收发模块,用以收发由该编译码模块所作处理的编码数据。
上述该信息装置复包括一用以建立通讯连接的连接模块、一用以依据统计得到的该若干笔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代码信息的更新模及一用以校验该收发模块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是否存在缺损,并回复该校验结果的校验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及第二信息装置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一者。
透过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利用将所欲传输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利用一可依据数据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的编译码代码信息,对其依序进行编码及传输,避免如已知技术中须整体压缩后再传输导致耗费时间及占用资源的问题;另外,利用单位数据的编码及传输俾可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而避免如已知技术般须将整个数据先编码压缩后再传输所致使用者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再者,于本发明中,利用数据出现的机率实时更新编译码代码信息以达到更高的编码压缩能力,以利于数据的传输。
另,本发明中,操作简单快捷,避免如已知技术般需进行例如选择数据编码操作的操作繁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信息装置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信息装置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应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显示已知技术数据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朮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的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请参阅第1及图2,其是显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运行流程示意图,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应用于一第一信息装置10与一第二信息装置20之间的数据传输作业。其中,图1是显示第一信息装置10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图2是显示第二信息装置20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信息装置10、20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一者,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其是显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一信息装置10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装置10所储存的数据是被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于本实施例中,该数据是可例如文本数据、语音数据、影音数据或其它形式的数据,该单位数据的长度是为8个位(bit)。如图所示,首先,于步骤S10,令第一信息装置10发送一连接请求至该第二信息装置20以与其建立通讯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通讯连接方式是可例如USB1.0、USB2.0或IEEE1394的接口的有线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亦可采用例如Bluetooth、GPRS、3G或无线网络适配卡的无线连接方式。接着,进至步骤S11。于步骤S11中,令第一信息装置10自第二信息装置20获取可供作为数据编码依据的代码信息。于本实施例中,该代码信息是依据统计得到的该若干笔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得到的。于本步骤中,该代码信息是为第二信息装置20于前一次数据传输作业所更新并储存的,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该代码信息亦可为各数据机率均等的预设信息。接着,进至步骤S12。
于步骤S12,令第一信息装置10读取各单位数据的其中一单位数据。接着,进至步骤S13。
于步骤S13,令第一信息装置10依据该代码信息对该读取的单位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形成一单位编码数据。于本实施例中,该编码处理是为Huffman编码方式,对于出现机率较高的数据则施以较少的位进行编码,俾使数据的总数的位数得以最小化,以有效压缩数据。值得注意的是,Huffman编码方式是为业界熟知的一种编译码技术,故于此不在赘述。接着,进至步骤S14。
于步骤S14,令第一信息装置10将该单位编码数据传送至第二信息装置20以供其对该单位编码数据进行相应处理。接着,进至步骤S15。
于步骤S15,令第一信息装置10依据统计已发送资料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该代码信息,以作为下一单位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依据。于本实施例中,该代码信息的更新是依过往1024单位的已发送资料进行统计而得到的。接着,进至步骤S16。
于步骤S16,令第一信息装置10判断是否传送完毕所有的编码数据,若是,则于步骤S17,结束与第二信息装置20的通讯连接,数据传输作业完成;反的,若否,则返回至步骤S12,以对下一单位数据进行上述处理。
请参阅图2,其是显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第二信息装置20的数据处理步骤示意图。首先,于步骤S20,令第二信息装置20响应第一信息装置10的连接请求以使第一信息装置10与第二信息装置20建立通讯连接。接着,进至步骤S21。
于步骤S21,于建立通讯连接后,令第二信息装置20发送代码信息至第一信息装置10以作为第一信息装置10进行编码处理的依据。接着,进至步骤S22。于步骤S22,令第二信息装置20接收由第一信息装置10传送的单位编码数据。接着,进至步骤S23。
于步骤S23,令第二信息装置20校验该单位编码数据并判断是否完整,若是,则进至步骤S24;反的,该单位编码数据存在缺损,则发送一重传数据的讯号至第一信息装置10,以令第一信息装置10据此重传该单位编码数据。接着,进至步骤S24。
于步骤S24,令第二信息装置20依据该代码信息对该单位编码数据进行译码处理。接着,进至步骤S25。
于步骤S25,令第二信息装置20储存该已译码的单位数据。接着,进至步骤S26。
于步骤S26,令第二信息装置20依据统计已接收资料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该代码信息,以作为下一单位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的依据。于本实施例中,该代码信息的更新是依过往1024单位的已接收数据进行统计而得到的。接着,进至步骤S27。
于步骤S27,令第二信息装置20判断是否接收完毕所有的编码数据,若是,则于步骤S28,结束与第一信息装置10的通讯连接,数据传输作业完成;反的,若否,则返回至步骤S22,以对下一单位数据进行上述处理。
因此,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是利用将所欲传输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利用一可依据数据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的编译码代码信息,对其依序进行编码及传输,俾节省时间;另,于本发明中,利用数据出现的机率实时更新编译码代码信息以达到更高的编码压缩能力,利于数据的传输。
图3是为一方块图,其是用以显示本发明的应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装置是包括:连接模块30、储存模块31、编译码模块32、收发模块33、校验模块34、更新模块35。
连接模块30是用以建立通讯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通讯连接方式是可例如USB1.0、USB2.0或IEEE1394的接口的有线连接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亦可采用例如Bluetooth、GPRS、3G或无线网络适配卡的无线连接方式。
该储存模块31是用以储存一代码信息表,该代码信息表是具有依据统计资料出现机率而形成的代码信息,该代码信息是作为对数据进行编译码处理的依据。
编译码模块32是用以依据该代码信息,依序将该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进行编译码处理。
收发模块33是以收发由编译码模块32所作处理的编码数据。
校验模块34是用以校验收发模块33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是否存在缺损,并回复该校验结果。于本实施例中,若校验模块34校验得到该编码数据存在缺损时,则发送一重传数据的讯号。
更新模块35是用以依据统计得到的该等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该储存模块31的代码信息表的代码信息。
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是利用将所欲传输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利用一可依据数据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的编译码代码信息,对其依序进行编码及传输,避免如已知技术中数据须整体压缩后再传输导致耗费时间及占用资源的问题;另外,利用分割的单位数据的编码及传输俾可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从而避免如已知技术般须将整个数据先编码压缩后再传输所致使用者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再者,于本发明中,利用数据出现的几率实时更新编译码代码信息,对于出现几率较高的数据则施以较少的位进行编码,俾编码数据总的位数得以最小化,以达到更高的编码压缩能力,有效压缩数据,利于数据的传输。
另,本发明中,编译码处理及数据传输的操作简单快捷,避免如已知技术般需进行例如选择数据编码操作的操作繁复的问题。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是应用于一第一信息装置与一第二信息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作业,该数据传输方法是包括:
令该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建立通讯连接,并自该第二信息装置获取可供作为数据编码依据的代码信息;
令该第一信息装置将所欲传送的数据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依序对该若干笔单位数据进行编码后,传送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至该第二信息装置;
令该第二信息装置依序接收该若干笔编码数据并依据该代码信息将该若干笔单位编码数据进行译码以获取所需的数据,该第二信息装置于数据传输完毕后,储存该最后一次使用的代码信息以供于下次数据传输时作为编译码处理的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装置复可于接收该自第一信息装置所传送的单位编码数据后,校验由该第二信息装置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是否存在缺损,并可将该校验结果回复至该第一信息装置,以令该第一信息装置于接受到数据存在缺损的检验结果后进行重传数据的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信息是依据统计得到的该若干笔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是透过有线连接方式建立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装置与该第二信息装置是透过无线连接方式建立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编译码处理是为Huffman编译码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信息装置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一者。
8.一种应用于数据传输方法的信息装置,是包括:
储存模块,是用以储存一代码信息表,该代码信息表具有依据统计数据出现机率而形成的代码信息;
编译码模块,用以依据该储存模块的代码信息,依序将分割为若干笔具一定长度的单位数据进行编译码处理;
收发模块,用以收发由该编译码模块所作处理的编码数据,于数据传输完毕后,储存该最后一次使用的代码信息以供于下次数据传输时作为编译码处理的依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装置复包括一用以建立通讯连接的连接模块、一用以依据统计得到的该若干笔单位数据所出现的机率而实时更新代码信息的更新模块及一用以校验该收发模块所接收的编码数据是否存在缺损,并回复该校验结果的校验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连接是为有线连接方式及无线连接方式的其中之一。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编译码处理是为Huffman编译码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装置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一者。
CN2006100361611A 2006-06-30 2006-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361611A CN101098322B (zh) 2006-06-30 2006-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361611A CN101098322B (zh) 2006-06-30 2006-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322A CN101098322A (zh) 2008-01-02
CN101098322B true CN101098322B (zh) 2012-07-04

Family

ID=3901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361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322B (zh) 2006-06-30 2006-06-30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8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9010B2 (en) * 2009-08-04 2013-07-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delete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arrying method of image delete apparatus
JP5354197B2 (ja) * 2009-09-14 2013-1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32050B2 (ja) * 2009-09-17 2014-03-0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ポータブルプリン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790A (zh) * 2001-03-28 2004-05-05 在网络环境中传输文件的协作方法
CN1522497A (zh) * 2002-04-25 2004-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编码装置、数字信号解码装置、数字信号算术编码方法及数字信号算术解码方法
CN1738219A (zh) * 2004-05-14 2006-02-22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装置、数据传送系统、发送接收方法及程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4790A (zh) * 2001-03-28 2004-05-05 在网络环境中传输文件的协作方法
CN1522497A (zh) * 2002-04-25 2004-08-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字信号编码装置、数字信号解码装置、数字信号算术编码方法及数字信号算术解码方法
CN1738219A (zh) * 2004-05-14 2006-02-22 夏普株式会社 发送接收装置、数据传送系统、发送接收方法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322A (zh) 200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4015B (zh) 音频编码方法、解码方法、装置及音频编解码系统
CN102638579A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数据传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EP249034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data by bluetooth and real-time playing
US835185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bject between devices having multi-radio interface
CN105450289A (zh) 一种多信道北斗卫星通讯方法
CN103560836A (zh) 声波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1751440A (zh) 一种数据压缩/解压缩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83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应用于该方法的信息装置
TW200701757A (en) Method for extended transmission capabilities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CN101228804A (zh) 无线适配器
CN101900818A (zh) 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北斗卫星通讯设备
CN202261610U (zh) 具有无线hdmi功能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6452483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7733A (zh) 低功耗无线通讯传输方法
CN101179798B (zh) 在手机之间传输数据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75696C (zh) 一种在蜂窝电话和Smart Phone平台上添加蓝牙功能的设备和方法
EP14239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data
CN104299384A (zh) 一种基于Zigbee异质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
CN115811351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语音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841294U (zh) 一种通话装置及系统
CN102694712A (zh) 网络系统及网络至网络桥接器
CN103050123A (zh) 一种传输语音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78149A (zh)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远洋船舶通信方法及信息转换终端
CN111510555A (zh) 一种dect基站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67900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间的档案传输方法及系统及储存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