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4160A -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4160A
CN101094160A CNA200610027797XA CN200610027797A CN101094160A CN 101094160 A CN101094160 A CN 101094160A CN A200610027797X A CNA200610027797X A CN A200610027797XA CN 200610027797 A CN200610027797 A CN 200610027797A CN 101094160 A CN101094160 A CN 101094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dm
bsc
mode
call
b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277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206C (zh
Inventor
张晓文
商群峰
刘怡
陈章毅
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277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1206C/zh
Priority to KR1020087029483A priority patent/KR101336684B1/ko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762 priority patent/WO2008000138A1/zh
Priority to US12/305,581 priority patent/US8189534B2/en
Priority to EP07721335.3A priority patent/EP2037692B1/en
Publication of CN10109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4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2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206C/zh
Priority to US13/369,691 priority patent/US8644257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其中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包括BSC、TC、若干个BTS,以及在BSC、TC和BTS之间提供的一个带宽保证的IP网,且在BSC与TC之间同时支持IP和传统TDM方式的传输,其中:BTS是支持TDM传输的BTS或支持IP传输的BTS。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对TDM的兼容,使得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运营商投资;运营商可以平滑的从TDM过渡到IP,降低了风险;可以灵活的选取不同的物理和数据链路传输设备承载IP,方便运营商组网;语音服务中存在大量的静音帧,在IP模式下,数据服务可以非常方便的共享这些带宽。可以非常方便的与3G,WiMax多种不同的基于IP的网络共存;IP模式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完全独立,简化开发和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时支持IP和传统TDM的混合组网中的基站系统(BSS)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传统的BSS(基站子系统),是由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分组业务服务器(MFS)和TC(码型变换器)所组成,通过TC外接至移动交换中心(MSC),通过BTS无线连接移动终端(MS)。该系统所有的传输都是基于TDM(时分复用)模式,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是没有具体区分的。对于BSC,其外部接口涉及来自于BTS的ABIS接口、来自于TC的Ater接口;对于TC,其外部接口涉及与MSC之间的A接口。
相比较上述传统的TDM网络而言,目前IP网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运行维护成本低。因此,各种传输网络向IP网融合是电信通讯业的一个必然趋势。
然而,在TDM网络向传输网络向IP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以下问题,如:对不同传输模式的BTS管理;Call(呼叫)在不同工作模式的BTS之间Handover(切换);等等,此乃是业界以及本申请人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同时支持IP和传统TDM的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本发明之一,一种基站控制器。其连接在分别处于TDM模式、IP/TDM混合模式和IP模式下若干个BTS和TC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于基站控制器本体上的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分别与该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相连的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和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以及IP数据包转发单元,其中: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用于处理在IP传输或者IP/TDM混合传输情况下的语音、数据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以及释放的过程;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用于处理与所述TC之间的信令传输,控制TC内部A接口上的语音信道和Ater接口上的语音信道的交换链路的建立、释放过程;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用于处理与所述BTS之间在IP、TDM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的信令、语音的传输;控制在IP模式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BTS与TC之间的语音信道的建立和释放;IP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负责转发IP数据包。
在上述的基站控制器中,还包括位于基站控制器本体的七号信令链路控制器内的M2UA,用于支持系统的全IP传输,并承担BSC和TC之间的SS7的信令接驳。
本发明之二,一种码型变换器。其与上述的基站控制器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于码型变换器本体上的信道变换单元和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和所述信道变换单元相连的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其中:信道变换单元,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处理A接口的各种信道与Ater接口在IP、TDM或者IP/TDM模式下的链路交换;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处理TC与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用于处理七号信令在TDM传输模式与IP传输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本发明之三,一种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它包括BTS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于BTS本体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和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相连的以太网物理接口,其中: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进行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本发明之四,一种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它包括BTS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于BTS本体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和BTS本体上E1物理接口相连的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用于在E1作为物理传输介质的情况下,实现在BTS和BSC之间传输IP数据包。
本发明之五,一种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它上述的BSC、与该BSC相连上述的TC,以及若干个BTS,其中,它还包括在BSC、TC和BTS之间提供的一个带宽保证的IP网,且在BSC与TC之间同时支持IP和传统TDM方式的传输,其中:BTS是支持TDM传输的BTS或支持IP传输的BTS。
在上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中,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的TC与BSC之间的交换链路控制信令传输采用TCSL协议方式,以实现在混合组网中在Ater接口上建立传统TDM传输。
在上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中,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的BSC与BTS之间信令传输采用基于UDP的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方式。
在上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中,所述TC与BSC之间七号信令传输采用M2UA协议方式。
在上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中,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TC与BTC之间的用户平面传输采用基于UDP的TRAUP协议方式。
本发明之六,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的BTS,然后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在BSC内部建立交换链路,并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本发明之七,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的BTS,然后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本发明之八,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TDM模式到IP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在基于TDM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或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对于是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进入步骤二);对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直接进入步骤二):二)BSC收到内部或外部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BTS,然后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三)IP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四)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五)IP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六)BSC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并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进行释放。
本发明之九,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IP模式到TDM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在基于IP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或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对于是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进入步骤二);对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直接进入步骤二):二)BSC收到内部或外部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建立,然后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三)TDM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四)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五)TDM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六)BSC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BTS向TC发送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本发明之十,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TDM模式的BTS发出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并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同时在BSC内部释放交换链路;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本发明之十一,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IP模式的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对TDM的兼容,使得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运营商投资;运营商可以平滑的从TDM过渡到IP,降低了风险;可以灵活的选取不同的物理和数据链路传输设备承载IP,方便运营商组网;语音服务中存在大量的静音帧,在IP模式下,数据服务可以非常方便的共享这些带宽(为了保证语音质量,数据服务的优先级低于语音)。可以非常方便的与3G,WiMax(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多种不同的基于IP的网络共存;在一个纯IP模式的网络中,BSC可简化为一个信令服务器;IP模式中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完全独立,简化开发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BSS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TDM模式到IP模式BTS的呼叫切换(MSC触发的呼叫切换)的流程图;
图5(b)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TDM模式到IP模式BTS的呼叫切换(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的流程图;
图6(a)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IP模式到TDM模式BTS的呼叫切换(MSC触发的呼叫切换)的流程图;
图6(b)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IP模式到TDM模式BTS的呼叫切换(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基站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码型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本发明基站收发信台结构之一的示意图;
图11(b)是本发明基站收发信台结构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即一种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包括BSC、与该BSC相连TC,以及若干个BTS,其中,它还包括在BSC、TC和BTS之间提供的一个带宽保证的IP网,且在BSC与TC之间同时支持IP和传统的TDM方式传输,BTS可以是支持TDM传输的BTS,或支持IP传输的BTS。下面就在BSC、TC和BTS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站控制器(BSC)
如图9所示,基站控制器(BSC)连接在分别处于TDM模式、IP/TDM混合模式和IP模式下若干个BTS和TC之间,包括基于基站控制器本体1上的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12、分别与该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12相连的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13和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11、以及IP数据包转发单元14,其中:
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12,用于处理在IP传输或者IP/TDM混合传输情况下的语音、数据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以及释放的过程;
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13,用于处理与所述TC之间的信令传输,控制TC内部A接口上的语音信道和Ater接口上的语音信道的交换链路的建立、释放过程;
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12,用于处理与所述BTS之间在IP、TDM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的信令、语音的传输;控制在IP模式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BTS与TC之间的语音信道的建立和释放;
IP数据包转发单元14,用于负责转发IP数据包。
另外,基站控制器还可包括位于基站控制器本体1的七号信令链路控制器内的M2UA(MTP2用户自适应层)15,用于支持系统的全IP传输,并承担BSC和TC之间的SS7的信令接驳。
二、码型变换器(TC)
参见图10,码型变换器(TC)包括基于码型变换器本体2上的信道变换单元22和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23,以及和所述信道变换单元22相连的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21,其中:
信道变换单元22,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13的控制信号,处理A接口的各种信道与Ater接口在IP、TDM或者IP/TDM模式下的链路交换;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23,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13的控制信号,处理TC与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21,用于处理七号信令在TDM传输模式与IP传输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BTS)
如图11(a)所示,一种支持IP传输的BTS,包括BTS本体3、基于BTS本体3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和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相连的以太网物理接口33,其中:
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11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进行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如图11(b)所示,一种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包括BTS本体3’,基于BTS本体3’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和BTS本体3’上E1物理接口34’相连的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33’,
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31’,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11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32’,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33’,用于在E1作为物理传输介质的情况下,实现在BTS和BSC之间传输IP数据包。
在上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中,为了解决Abis接口基于IP网络的信令传输的问题,系统采用将Lapd(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承载在UDP上的方法,兼顾实现了BSC和BTS信令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Abis接口协议层如下表所示:
    Lapd
    UDP
    IP
为了解决TC和BSC之间基于IP的七号信令传输问题,系统采用M2UA方式,实现了TC和BSC之间的七号信令传输在IP上的可靠传输。TC和BSC之间基于IP的七号信令传输协议层如下表所示:
    M2UA
    SCTP
    IP
为了实现在混合组网中在Atermux(BSC与TC之间的连口)上建立传统TDM传输的问题,系统采用已有的TCSL协议,实现了在BSC对TC上从A与Atermux之间的交换链路建立和释放的控制,使系统继续在Atermux上支持传统TDM方式。TC和BSC之间基于IP的交换链路控制协议层如下表所示:
    TCSL
    SCTP
    IP
为了解决TC和BTC之间基于IP的用户平面传输问题,系统采用已有的TRAUP协议承载在UDP之上,实现了TC和BTS之间的用户平面基于IP的可靠传输。TC和BTS之间基于IP的用户平面协议层如下表所示:
    TRAUP
    UDP
    IP
如图3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的BTS,然后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在BSC内部建立交换链路,并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如图4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的BTS,然后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如图5(a)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TDM模式到IP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对于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在基于TDM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外部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BTS,然后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IP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IP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BSC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并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进行释放。
参见图5(b),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在基于TDM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在收到来源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后,BSC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BTS,然后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IP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IP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BSC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并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进行释放。
如图6(a)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IP模式到TDM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对于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在基于IP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外部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建立,然后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TDM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TDM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BSC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BTS向TC发送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参见图6(b),对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过程,包括下列步骤:
在基于IP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当BSC内部触发呼叫切换请求后,BSC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建立,然后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TDM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TDM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BSC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BTS向TC发送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如图7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TDM模式的BTS发出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并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同时在BSC内部释放交换链路;
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如图8所示,本发明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IP模式的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
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包括:
1.为了保护运营商的投资,对于已有网络必须做到影响最小。由于BSS系统中,主要的设备和传输资源集中在Abis。因此该方案主要考虑减少对Abis的影响。
2.新的网络必须兼容以前的TDM模式。对于已经工作在TDM模式,而且无法升级到IP模式的BTS,TC(由于内存,CPU等的限制)必须依然能够支持。
3.对需要升级到IP模式的BTS,利用IPoE1使得无需对原有的E1传输链路作改动。运营商随时可以对BTS的模式切换(TDM->IP,IP->TDM)。
4.对于新的BTS,提供新的传输方式(以太网,xDSL...)接口,使得IP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5.对于BSC与TC之间的连接,网络同时支持IP和传统的TDM方式。这样运营商对于原有传输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6.在BSC与TC之间的连接,由于它已经靠近核心网,改造费用相对较低,原则上可以认为在BSC与TC之间可以提供一个带宽保证的IP网。同时,如果运营商希望利用原有的传输网络和TC资源,Traffic还可以继续使用TDM模式承载在E1传输上。但是由于信令(SS7)都会使用IP模式,因此新的TC必须提供一个到IP网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6)

1.一种基站控制器,连接在分别处于TDM模式、IP/TDM混合模式和IP模式下若干个BTS和TC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于基站控制器本体上的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分别与该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相连的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和第二二信令接口控制器、以及IP数据包转发单元,其中:
IP/TDM模式呼叫链路控制器,用于处理在IP传输或者IP/TDM混合传输情况下的语音、数据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以及释放的过程;
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用于处理与所述TC之间的信令传输,控制TC内部A接口上的语音信道和Ater接口上的语音信道的交换链路的建立、释放过程;
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用于处理与所述BTS之间在IP、TDM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的信令、语音的传输;控制在IP模式或者IP/TDM混合模式下BTS与TC之间的语音信道的建立和释放;
IP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负责转发IP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基站控制器本体的七号信令链路控制器内的M2UA,用于支持系统的全IP传输,并承担BSC和TC之间的SS7的信令接驳。
3.一种码型变换器,其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控制器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于码型变换器本体上的信道变换单元和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和所述信道变换单元相连的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其中:
信道变换单元,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处理A接口的各种信道与Ater接口在IP、TDM或者IP/TDM模式下的链路交换;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接受基站控制器第一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处理TC与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七号信令TDM/IP转换单元,用于处理七号信令在TDM传输模式与IP传输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4.一种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包括BTS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于BTS本体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和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相连的以太网物理接口,其中:
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进行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5.一种支持IP传输的基站收发信台,包括BTS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于BTS本体的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和BTS本体上E1物理接口相连的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
IP模式呼叫处理单元,用于在BSC第二信令接口控制器的控制下,处理语音呼叫链路的建立、切换和释放过程;
IP语音/数据帧接收/发送单元,用于处理TC与本BTS之间在IP传输模式下,语音帧的打包、解包接收与发送;
基于E1的IP传输协议处理单元,用于在E1作为物理传输介质的情况下,实现在BTS和BSC之间传输IP数据包。
6.一种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SC、与该BSC相连的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C,以及若干个BTS,其中,它还包括在BSC、TC和BTS之间提供的一个带宽保证的IP网,且在BSC与TC之间同时支持IP和传统TDM方式的传输,其中:BTS是支持TDM传输的BTS或支持IP传输的BT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的TC与BSC之间的交换链路控制信令传输采用TCSL协议方式,以实现在混合组网中在Ater接口上建立传统TDM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的BSC与BTS之间信令传输采用基于UDP的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C与BSC之间七号信令传输采用M2UA协议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组网的基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IP模式传输中,所述TC与BTC之间的用户平面传输采用基于UDP的TRAUP协议方式。
11.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的BTS,然后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在BSC内部建立交换链路,并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12.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建立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建立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的BTS,然后向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13.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TDM模式到IP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基于TDM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或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
对于是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进入步骤二);
对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直接进入步骤二):
二)BSC收到内部或外部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TDM模式BTS,然后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三)IP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四)系统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五)IP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六)BSC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并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进行释放。
14.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实现移动终端从IP模式到TDM模式BTS的呼叫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基于IP模式传输的呼叫进行过程中,BSC会收到来源于MSC或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
对于是MSC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切换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进入步骤二);
对于BSC内部触发的呼叫切换请求,则直接进入步骤二):
二)BSC收到内部或外部呼叫切换请求后,分配无线资源,检查呼叫类型,确定移动终端位于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建立请求,同时其内部交换链路建立,然后向TDM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分配请求;
三)TDM模式BTS向TC发送语音信道连接建立请求;
四)系统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激活,建立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五)TDM模式BTS向BSC发送成功接入指示;
六)BSC向IP模式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BTS向TC发送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15.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TDM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TDM模式的BTS发出无线信道释放请求,并向TC发出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同时在BSC内部释放交换链路;
基于TDM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16.一种混合组网基站系统在基于IP模式传输中呼叫释放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当TC收到来自于MS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将基于TDM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转换成基于IP模式传输的七号信令,然后转发到BSC;
BSC收到来自于TC的呼叫释放请求后,向IP模式的BTS发送无线信道释放请求;
IP模式BTS向TC发送TC交换链路释放请求;
基于IP模式传输的语音信道得到释放。
CNB200610027797XA 2006-06-19 2006-06-19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Active CN10057120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7797XA CN100571206C (zh) 2006-06-19 2006-06-19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KR1020087029483A KR101336684B1 (ko) 2006-06-19 2007-06-01 하이브리드 네트워크 내에서 호출 셋업, 핸드오버 및 릴리즈를 위한 기지국 시스템 및 방법
PCT/CN2007/001762 WO2008000138A1 (en) 2006-06-19 2007-06-01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setting up, handing over and relaeasing in hybrid network
US12/305,581 US8189534B2 (en) 2006-06-19 2007-06-01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setting up, handing over and releasing in hybrid network
EP07721335.3A EP2037692B1 (en) 2006-06-19 2007-06-01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setting up, handing over and relaeasing in hybrid network
US13/369,691 US8644257B2 (en) 2006-06-19 2012-02-09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setting up, handing over and releasing in hybrid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27797XA CN100571206C (zh) 2006-06-19 2006-06-19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4160A true CN101094160A (zh) 2007-12-26
CN100571206C CN100571206C (zh) 2009-12-16

Family

ID=3884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27797XA Active CN100571206C (zh) 2006-06-19 2006-06-19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189534B2 (zh)
EP (1) EP2037692B1 (zh)
KR (1) KR101336684B1 (zh)
CN (1) CN100571206C (zh)
WO (1) WO200800013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6698A1 (fr) * 2007-09-17 2009-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un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CN102217279A (zh) * 2011-01-31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网关
CN101296519B (zh) * 2008-06-20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建立时以及切换时tc资源申请及释放测试方法
CN101494637B (zh) * 2008-01-24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iMAX演进系统的终端接入方法及帧结构
CN10331333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制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US9100271B2 (en) 2009-03-04 2015-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outing method, rout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8871B2 (en) * 2007-12-21 2011-1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optimization for silencing wireless devices in coexistence networks
US9043401B2 (en) * 2009-10-08 2015-05-26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cess a request received at an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CN102164389B (zh) * 2010-02-24 201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系统间切换方法及装置
EP2708065A4 (en) * 2011-05-11 2015-05-27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TRANSFER OF A DEVICE WITH COEXISTIC RADIO DEVICES
CN103907320A (zh) * 2011-09-09 2014-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电路仿真的保护组切换
US10972950B2 (en) * 2018-07-20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s
CN115834635A (zh) * 2022-12-06 2023-03-2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设备远端运维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9255B1 (en) * 1998-12-22 2003-02-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Universal optical network unit for use in narrowband and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CN1350741A (zh) * 1998-12-23 2002-05-22 奥普斯威夫网络公司 支持语音/ip的无线本地回路系统
WO2001058086A2 (en) * 2000-01-31 2001-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se st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879599B1 (en) * 2000-01-31 2005-04-12 Telefonaktl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pping of transcoder/rate adaptor unit protocols onto user datagram protocols
US6996092B1 (en) * 2000-01-31 2006-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P-based base station system
US7302497B2 (en) * 2000-02-08 2007-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US8996698B1 (en) * 2000-11-03 2015-03-31 Truphone Limited Cooperative network for mobile internet access
CA2450901A1 (en) * 2001-06-19 2002-12-27 Harri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tdm and ip packet transmission over an air interface
WO2003005744A1 (en) * 2001-07-03 2003-0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p-based station system
US20030174670A1 (en) * 2002-03-14 2003-09-18 Mar Jack K. Packet-based mobile network
US20040105434A1 (en) * 2002-08-19 2004-06-03 Allan Baw EtherCell
CN100403821C (zh) * 2003-05-20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实现方法和基站测试系统/网络系统
WO2006029386A2 (en) * 2004-09-09 2006-03-16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Architecture enhancement for a broadband wireless router
US8059798B1 (en) * 2006-08-30 2011-11-15 Michael A Skubisz System for VOIP based emergency stand alone servi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6698A1 (fr) * 2007-09-17 2009-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une 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CN101494637B (zh) * 2008-01-24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iMAX演进系统的终端接入方法及帧结构
CN101296519B (zh) * 2008-06-20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建立时以及切换时tc资源申请及释放测试方法
US9100271B2 (en) 2009-03-04 2015-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outing method, rout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217279A (zh) * 2011-01-31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网关
CN102217279B (zh) * 2011-01-31 2013-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网关
CN103313331A (zh) * 2012-03-09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制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7692B1 (en) 2017-03-01
EP2037692A1 (en) 2009-03-18
US20120230294A1 (en) 2012-09-13
KR20090019815A (ko) 2009-02-25
KR101336684B1 (ko) 2013-12-04
US8189534B2 (en) 2012-05-29
CN100571206C (zh) 2009-12-16
US20090305703A1 (en) 2009-12-10
US8644257B2 (en) 2014-02-04
EP2037692A4 (en) 2013-03-06
WO2008000138A1 (en) 2008-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206C (zh) 混合组网中基站系统及其呼叫建立、切换和释放处理方法
KR100735225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보코더 자원 관리 방법
CN1213629C (zh) 具有智能呼叫路由选择的蜂窝基站
US20060239277A1 (en) Transmitting messages across telephony protocols
US201101498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traffic and media types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RU2431239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канала-носителя в gsm-сети
JP2010273370A (ja) Atmネットワークとipネットワークとの間の相互接続装置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567538B2 (en) Arranging mobile-to-mobile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050098976A (ko) Ran ip 게이트웨이를 갖는 rlan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및 방법
US200502013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dec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237603B (zh) 一种实现gsm无线网和核心网间接口ip化的方法及系统
ES2204140T3 (es)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y metodo de encaminamiento.
CN100444656C (zh)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N1647470A (zh) 分组移动网络
CN203057286U (zh) 基于全ip软交换技术的业务综合接入控制器
WO2010102580A1 (zh) 实现扁平移动通信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及增强基站
KR20020079942A (ko) 서비스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무선 시스템
CN10130920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及基站控制器以及媒体网关
US6636492B1 (en) Apparatus for interfacing between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and interworking function unit
CN101184279B (zh) 一种实现gsm系统码型变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6960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197892B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传真系统和方法
CN101316223A (zh)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16379B (zh)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a接口ip化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EP12562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voice signaling messages between circuit-switched and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Nanji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Pudong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Nanji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Pudong

Patentee before: Beier Aerkate Co., Ltd., Shanghai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Nanji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Pudong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Nanjing Jinqiao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jing Road, No. 388, Pudong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