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4656C -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4656C
CN100444656C CNB008143927A CN00814392A CN100444656C CN 100444656 C CN100444656 C CN 100444656C CN B008143927 A CNB008143927 A CN B008143927A CN 00814392 A CN00814392 A CN 00814392A CN 100444656 C CN100444656 C CN 1004446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gateway
calling
control node
call
dc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43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9961A (zh
Inventor
M·斯蒂姆佩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TP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37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46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46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此涉及GSM/UMTS核心网的基本呼叫建立的实现,包括补充业务CFU、CFB、CFNREA、CFNRY、CW、HOLD和MPTY,在一个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相分离的蜂窝网络中的一个前向方向上传送媒体网关地址和逻辑点代码及成帧信息。呼叫建立在不同的业务情况下被描述。

Description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背景
一个传统的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UMTS(通用移动电信业务)核心网使用载体控制和呼叫控制。载体控制是涉及控制选择经过传输网的一条路径并利用(保留、释放和建立)所需资源的信令方面。呼叫控制是涉及用户和业务控制,将例如用户状态考虑进去的信令方面。
在现存的N-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中,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被结合在一起。一个用户平面直接与控制服务器,例如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GMSC(网关MSC)相关。这样,控制节点既实现了用于信令的应用逻辑又实现了用户平面。
Knight R.R.和LAW B.在1998年4月出版的BT技术杂志,16卷2号(BT Technical Journal,volume 16 Number 2)中发表的“The call controlprotocol in a separated call and bearer environment(在一个具有分离的呼叫和载体的环境中的呼叫控制协议)”中描述了具有分离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的一个系统和一个协议。然而,被描述的系统并没有将控制节点从传输净荷的节点中分离开来。这样,控制节点既执行呼叫控制也执行载体控制,只是在时间上分离开。基于此,不可能得到净荷的最优化路由选择。
本发明涉及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的分离。
发明综述
为了实现GSM和UMTS核心网,有一个新的方法来分离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
按照本发明,对于实现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间的分离,它的特征描述如下:
在一个前向方向上传送媒体网关的地址,一个终接以及可能是被选中的代码转换器。采用在前向方向上传送代码转换器,则TFO(无串接操作)或TrFO(无代码转换器操作)是可能的。
应用软件独立于使用的传输技术,例如STM、ATM、IP。
改变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信令以获得优化的用户平面建立。
改变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信令以获得优化的用户平面建立。
在媒体网关中使用逻辑点以便允许不同的控制服务器控制一个媒体网关。
使一个MSC、TSC服务器有可能通过给控制节点内每一个媒体网关分配一个PC从而控制几个媒体网关。
对于呼叫建立的用户平面路由选择被显著地优化。
用于CFNREA、CFB、CFNRY、CFU补充业务的用户平面路由选择被显著地优化。
用于CW、HOLD补充业务的用户平面路由选择被显著地优化。
如果呼叫停留在一个网络内或经过一个网络边界,那么只有一个媒体网关被使用。如果呼叫经过两个网络边界,那么涉及到两个MGW,每一个MGW位于网络的边缘。
通过将被编码(被压缩)的用户平面传送到网络边缘或在两个MGW之间传送,例如对于MPTY呼叫,用户平面管道尺寸被最优化。
允许在MGW中集中控制会议呼叫设备。
将不同的被编码的语音流组合成一个MPTY。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附图简述
图-1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从UE到UE的一个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2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到UE的一个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3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GMSC中到一个ISDN号的呼叫转发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4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GMSC中到UE号的呼叫转发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5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来自UE的一个呼叫在GMSC中呼叫转发到UE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6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MSC中到一个ISDN号的呼叫转发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7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不同的MGW中呼叫等待和接受该等待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8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一个MGW中呼叫等待和接受该等待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9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一个MPTY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媒体网关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图-10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在MSC中转发到一个ISDN号的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MSC设立MGW1和媒体网关MGW2之间的连接;
图-11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呼叫等待和呼叫保持的基本呼叫建立;以及
图-12是一个方框图,举例说明了一个只在MGW3中具有CCD的MPTY呼叫的基本呼叫建立。
描述
本发明涉及在一个具有分离的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的电信网中使能并优化呼叫建立,即一个净荷连接的建立。呼叫控制和净荷传输的分离意味着控制节点例如MSC、GMSC和TSC之间的信令采取一条与净荷不同的路径经过网络。这使得电信网能够通过使用最小的资源来实现净荷的最优路由选择。依靠呼叫情况,始发呼叫、终接呼叫、内部呼叫或转接呼叫,只需要一个或最多两个媒体网关。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个前向方向上传输一个选定媒体网关的一个识别。那就是说,对所有的呼叫情况,第一个控制节点或第二个控制节点根据以下内容选择媒体网关:
-呼叫始发端;
-呼叫目的地(对选择终接控制节点、转接交换机或MSC,以及编码解码是重要的);或
-需要的业务(语音、传真或其它)。
在一些呼叫情况下,其它信息与一个MGW的选定有关,例如:
-调用的业务,例如CFB;
-净荷的编码(在被压缩的语音情况下,保持语音数据被压缩地经过网络以便节省传输容量是明智的);以及
-呼叫的成帧。
这里本发明涉及通过在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相分离的网络中的一个前向方向上传送一个媒体网关地址、一个逻辑点、被选定的编码类型和被选定的成帧类型来实现基本呼叫建立,GSM/UMTS的补充业务CFU、CFB、CFNREA、CFNRY、CW、HOLD和MPTY。在不同的业务情况下描述呼叫建立,每一种情况在其中的一个附图中被举例说明。每一个附图是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一个GSM或UMTS核心网的方框图,图中有方向的箭头指示了控制服务器之间的控制信令以及在不同的业务情况下呼叫建立期间的MGW。其中所写的说明描述了在每一个信号中传送的信息。特定的信号在此处和附图中用一个参考数字被标识出来。
在此描述的业务情况中的多个呼叫涉及位于网内的一个移动终端或一个固定终端,例如一台传真机、一台PC机、或一部电话。这样一个移动终端在此称为用户终端(UE)。UE经一个RNC(无线网络控制器)通过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与网络通信。
一个逻辑点是一个媒体网关本地生成的一个参考并且只有媒体网关地址有效才能在控制服务器,例如MSC/VLR(MSC/来访位置寄存器)、GMSC、TSC内和RNC内标识一个连接。为了这个目的,在第一个MGW1中的一个逻辑点P被保留。这个被保留的点在一个DCP资源响应消息内被送回给控制服务器,接着从这个控制服务器再被传送给另一个媒体网关MGW2或RNC,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AAL2连接。在这个建立中,逻辑点P被包括在内用以标识连接应被建立到一个MGW1内的哪一种保留资源上。逻辑点等同于ITU标准化的H.GCP协议中使用的一个终接。
一个控制节点,例如上面讨论的其中一个控制服务器,提供了应用逻辑。应用逻辑与用户平面处理的严格分离允许深入的应用开发和运行。在上面描述的系统中存在控制节点GMSC、MSC、TSC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只有信令)。控制节点的接口例如,对呼叫控制信令而言是N-ISUP,对媒体网关控制而言是DCP信令,对传送控制服务器之间无连接的信令而言是MAP。
一个媒体网关(MGW)修改或交换用户平面。它实现了例如通知生成、音调生成、回波抵消、用于数据呼叫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帧处理和用于语音呼叫的CODEC(代码转换器)处理操作。
一个信令网关(GW)实现信令消息的承载转换。在带有一个ATM核心网并与ISDN网互通的UMTS中,在信令网关内实现从ATM/AAL5到MTP的转换。该信令GW中继N-ISUP信令并与携带该信令的较低的传输层交换。所以信令GW总是与例如一个GMSC或TSC服务器放置在一起。
骨干网传送用户平面和控制信令并且能够,例如基于STM、ATM或IP。媒体网关是骨干网的边缘节点。
除了其它已知的,下面的助记符在此被使用:
AAL2    ATM适配层类型2
ATM     异步传输模式
BICC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
CCD     会议呼叫设备
CIC     电路识别码
CFB       遇忙呼叫转发
CFNREA    不可达呼叫转发
CFNRY     无应答呼叫转发
CFU       无条件呼叫转发
CM        连接管理
CW        呼叫等待补充业务
DCP       设备控制协议,例如X-CP
DPC       目的点代码
DTAP      直接传递应用部分
GMSC      网关MSC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HOLD      呼叫保持补充业务
IP        互联网协议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UP      ISDN用户部分
MAP       移动应用部分
MGW       媒体网关
MSC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PTY      多方呼叫补充业务
OPC       始发点代码
PC        点代码
P         逻辑点
RANAP     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
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
SigGW     信令网关
STM       同步传输模式
TSC       转接交换中心
UE        用户设备(移动)
在此描述的新的网络结构体系中,N-ISDN用于呼叫控制,而STM、AAL2或IP用于载体控制和用户平面的使用。
在此描述中控制音的生成被忽略,它应该用其它已知的方式来处理。
媒体网关地址可以在BICC、ISDN上,例如作为一个子层传送地址被传送。要找到TSC和/或媒体网关地址,会用到某个IN业务、路由选择分析或B号码的分析。之后TSC被选择用于到ISDN的一个呼出。媒体网关基于处理呼叫所需的功能被选择,例如需要诸如CODEC、编码、压缩、成帧方案、通知机器、音调发送器、或调制解调器中的哪一种设备。在例子中,为了简化,只提到了B号码的分析。选择主要依靠目的地。依靠目的地,可以找到一组具有不同能力的MGW。之后一个具有所需的能力例如CCD、调制解调器支持、因特网连接的一个媒体网关被选中。
一个服务器保留的所有资源必须由该服务器释放。为了简化消息流,在下面与图相关的描述中,媒体网关资源的释放被省略。
在例子中,在核心网内的第一个控制节点GMSC/TSC服务器和在CN内的第一个媒体网关之间假定是一对一的关系。
为了能够在不同的MGW上接收呼入,而又有到同一个GMSC的控制信令(IAM),GMSC需要每一个MGW具有一个点代码,使得ISDN用户平面能够终接到那里。从IAM被发送给的DPC中,GMSC可以得到ISDN用户平面被建立起来的媒体网关。
为了允许一个TSC控制不止一个媒体网关用于呼出(呼入)业务,TSC需要每一个被控制的媒体网关都有一个点代码。对于一个选定的媒体网关,TSC必须使用某一个OPC。依靠选定的OPC,转接交换机可以区分开从不同的MGW中接收到的ISDN用户平面。
接收或发送到不同MGW的用户平面的另一个可替换的解决方案是如果用户平面经不同的MGW被路由的话,那么就在服务器之间使用不同的信令路由。
接收或发送不同MGW的用户平面自/到一个转接交换机,以及接收或发送控制信令自/到一个服务器的第三个可替换的解决方案是:如果用户平面经不同的MGW被路由的话,那么对不同的MGW使用不同的CIC。
用IAM消息中使用的OPC来标识始发媒体网关而不是在IAM消息中传送媒体网关地址,这个概念在整个CN中是可行的,但是,对一个具有m个MGW的网络来说,在每一个控制MGW的控制服务器中需要m个不同的点代码。
将来自一个服务器的一个媒体网关的知识传送到另一个服务器的另一个可替换的解决方案是如果用户平面被路由到不同的MGW,那么为信令使用不同的路由。如果一个TSC能够接收来自m个MGW的呼叫,那么就需要到RNC的m个不同的信令路由。
在下面多个附图的描述中,使用了多个信号名称。这些信号中有一些在本质上是常规的。DTAP消息在GSM 04.08 V8.0.0和UMTS 24.08V3.0.0中被定义。RANAP消息在UMTS 25.413 V1.0.2中被定义。MAP消息在GSM 09.02 V6.3.0和UMTS 29.002 V3.3.2中被定义。AAL2消息依照本发明用于载体控制。DCP消息,该消息在下面将要被特别描述,用于控制节点和MGW之间与资源请求和分配有关的通信。ISDN消息用于网络控制节点和外部ISDN网之间的信令。一个更新的ISDN消息集合在核心网服务器之间被使用。更新的消息是指,例如IAM消息。
图-1示出了在网内从一个UE到另一个UE的一个呼叫,在一个前向方向上传送一个媒体网关地址。在这种选择中,始发交换机依靠例如业务量和位置的原因选择媒体网关MGW1,并在前向方向上用ISUP IAM消息传送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到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之后传送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
在这种情况下,只使用了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
因为终接不知道,所以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始发MSC链接进来。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侧,使用与用户设备UE1协商的编码而在外出侧使用一个默认的编码。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在一侧选择默认的编码而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侧选择与用户设备UE2协商的编码。下面在基本呼叫建立中的步骤,连同下面其它的例子,描述了每一步中的控制信令并对应描述的附图中的参考号码对步骤编号。该描述包括信号协议,后面接着的是信号类型。
1.DTAP,CM业务请求
2.DTAP,建立
3.DTAP,呼叫进行
4.DCP,资源请求(MGW1)
5.DCP,资源响应(Pi1、Pv11)
6.DCP,直通连接(Pv11、Pi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后向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
7.RANAP,分配请求
8.AAL2,建立请求
9.AAL2,建立证实
10.RANAP,分配响应
1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呼叫建立从始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被请求。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内的进入连接。
12.DCP,资源请求(MGW1、Pv11)
13.DCP,资源响应(Pv12)
一个虚拟点Pv12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4.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v12、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v12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5.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16.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如果一个通知要给呼叫方的话,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就接收该转发到的号码和一个指示。
17.可选的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
1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2、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媒体网关MGW1地址和Pv12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内的进入连接。
19.DCP,资源请求(MGW1、Pv12)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2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21.DCP,直通连接(Po1、Pv1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外出点Po1。可选地,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v1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22.RANAP,寻呼
23.DTAP,寻呼响应
24.DTAP,建立
25.DTAP,呼叫被证实
26.RANAP,分配请求
27.AAL2,建立请求
28.AAL2,建立证实
29.RANAP,分配响应
30.DTAP,告警
3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32.ISDN,呼叫进行CPG
33.DTAP,连接
34.DTAP,连接确认
35.ISUP,应答消息ANM
36.ISUP,应答消息ANM
37.DCP,直通连接(Pv11、Pi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
38.DTAP,连接
39.DTAP,连接确认
图-2举例说明了始发于网络向外到UE的一个呼叫。媒体网关地址再一次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此处一个用户正在呼叫一个被服务的用户设备UE1。在这种情况下,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
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链接进来。在进入侧,使用例如PCM编码,在外出侧使用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与用户设备UE1协商的编码。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地址。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
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9.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1.DCP,直通连接(Pv11、Po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2.RANAP,寻呼
13.DTAP,寻呼响应
14.DTAP,建立
15.DTAP,呼叫被证实
16.RANAP,分配请求
17.AAL2,建立请求
18.AAL2,建立证实
19.RANAP,分配响应
20.DTAP,告警
2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2.ISDN,呼叫进行CPG
23.DTAP,连接
24.DTAP,连接确认
25.ISUP,应答消息ANM
26.ISUP,应答消息ANM
图-3示出了在一个GMSC内一个呼叫转发到网络外部的由一个ISDN号标识的一个ISDN用户。
对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中的CFNREA应用的处理与对于GMSC中CFNREA应用的一样。所以在下面只描述用于GMSC中的CFNREA的信令。
作为转接交换中心TSC2控制从媒体网关MGW1到媒体网关MGW2的建立的替代,GMSC可以在GMSC中执行分析时控制建立,对转接交换中心TSC2可选的该GMSC也可以发送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因为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只使用两个MGW,每个MGW位于网络的边缘。
一个代码转换器可选地通过两个媒体网关,即媒体网关MGW1和媒体网关MGW2内的转接交换中心TSC2链接进来以便压缩被发送的用户数据。在STM侧,使用例如PCM编码而在另一侧使用CN默认编码。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C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GMSC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1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GMSC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如果一个通知要给呼叫方的话,GMSC就接收该转发到的号码和一个指示。接收到的来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转发到号码被分析并且一个转接交换中心TSC2和可选的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被从B号码分析中接收到。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GM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一个带外通知可以被包括在AM消息内。这节省了信令、通知机器的入和出链接以及用户平面传输。
7.可选的DCP,连接通知机器(Pi1)
可选的,如果需要带内通知,那么通知机器被连接。
8.可选的DCP,断开连接通知机器(Pi1)
通知之后,通知机器被断开连接。
9.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G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这符合ITU N-ISDN规范。
10.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GM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中心TSC2,它正在控制媒体网关MGW2。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转接交换中心TSC2内的进入连接。
11.DCP,资源请求(MGW2)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2.DCP,资源响应(Pi2、Pv21)
一个进入点Pi2和一个虚拟点Pv21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13.DCP,建立连接(MGW1、MGW2、Pv11、Pi2)
转接交换中心TSC2请求资源用于由其虚拟CIC标识的一个呼出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1与媒体网关MGW2内Pi2建立连接。
14.AAL2,建立请求
15.AAL2,建立证实
16.DCP,建立连接响应(Po1)
媒体网关MGW1发回外出连接已被成功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1。
17.DCP,直通连接(Po1、Pv11)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8.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o1、Pv2)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进入点Pi2和虚拟点Pv21。
19.DCP,建立连接(MGW2、Pv21)
转接交换中心TSC2请求资源用于由其虚拟CIC标识的一个呼出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2与转接交换机2建立连接。
20.DCP,建立连接响应(Po2、CIC)
媒体网关MGW2发回外出连接已被成功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2。
21.DCP,直通连接(Po2、Pv21)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外出点Po2和虚拟点Pv21。
22.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IAM消息从转接交换中心TSC2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2。
23.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4.ISDN,呼叫进行CPG
25.ISDN,呼叫进行CPG
26.ISDN,应答消息ANM
27.ISDN,应答消息ANM
ANM消息由转接交换中心TSC2传送。
28.ISDN,应答消息ANM
ANM消息由GMSC传送。
图-4举例说明了在一个GTMSC内呼叫转发到网络内由一个UE号标识的一个UE用户。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为了后续转发到GMSC内的UE,作为到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的替代,几个GMSC必须包括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链接进来。在进入侧,使用例如PCM编码,在外出侧使用与用户设备UE1协商的编码。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1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GMSC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如果一个通知要给呼叫方的话,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就接收该转发到的号码和一个指示。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1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一个带外通知可以被包括在ACM消息内。这节省了信令、通知机器的入和出链接以及用户平面传输。
7.可选的DCP,连接通知机器(Pi2)
可选的,如果需要带内通知,那么通知机器被连接。
8.可选的DCP,断开连接通知机器(Pi1)
通知之后,通知机器被断开连接。
9.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0.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1被发送给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内的进入连接。
11.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2.DCP,资源响应(Pv12)
一个虚拟点Pv12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3.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v11、Pv12)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虚拟点Pv1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来自HLR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1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来自HLR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16.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2、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17.DCP,资源请求(MGW1、Pv12)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8.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9.DCP,直通连接(Po1、Pv1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20.RANAP,寻呼
21.DTAP,寻呼响应
22.DTAP,建立
23.DTAP,呼叫被证实
24.RANAP,分配请求
25.AAL2,建立请求
26.AAL2,建立证实
27.RANAP,分配响应
28.DTAP,告警
29.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30.ISDN,呼叫进行CPG
31.ISDN,呼叫进行CPG
32.DTAP,连接
33.DTAP,连接确认
34.ISUP,应答消息ANM
35.ISUP,应答消息ANM
36.ISUP,应答消息ANM
图-5举例说明了来自UE的一个呼叫在GTMSC内呼叫转发到网络内的由一个UE号标识的一个UE用户。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有三种可替换的方案可以确保用户平面得到最优化的路由选择。在第一个可替换的方案中,媒体网关MGW1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中被选中。之后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在后向方向上用ISUP ACM/CPG或一些新的消息被传送到始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之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命令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建立到媒体网关MGW1的用户平面连接并命令媒体网关MGW1进行直通连接。之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命令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建立到媒体网关MGW1的用户平面连接
第二个可替换的方案命令无线网络控制器连接而不用链接进来一个媒体网关,该方案只可能用于移动到移动的情况。
第三个可替换的方案是始发交换机选择媒体网关MGW1并在前向方向上用ISUP IAM消息将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传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这个可替换的方案通过与第一个可替换的方案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优化。所以如果在后向方向上接收到一个媒体网关的地址,那么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就能实现一个后续的到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的分配。下面将要描述没有最优化的第三个可替换的方案。
为了后续转发到GMSC内的UE,作为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的替代,几个GMSC必须包括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仅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始发MSC链接进来,因为终接不知道。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1侧,使用与用户设备UE1协商的编码而在外出侧使用一个默认的编码。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在一侧选择默认的编码而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侧选择与用户设备UE2协商的编码。如果只使用媒体网关,该媒体网关包括两个被链接进的CODEC,那么如果到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的编码是同一种类型,则该媒体网关可以决定不链接出这两个CODEC。
1.DTAP,CM业务请求
2.DTAP,建立
3.DTAP,呼叫进行
4.DCP,资源请求(MGW1)
5.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6.DCP,直通连接(Pv11,Pi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后向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
7.RANAP,分配请求
8.AAL2,建立请求
9.AAL2,建立证实
10.RANAP,分配响应
1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呼叫建立从始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被请求。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内的进入连接。
12.DCP,资源请求(MGW1、Pv11)
13.DCP,资源响应(Pv12)
一个虚拟点Pv12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4.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v12、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v12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5.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 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16.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如果一个通知要给呼叫方的话,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就接收该转发到的号码和一个指示。
17.可选的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被发送给MSC。
1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2、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被发送给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2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内的进入连接。
19.DCP,资源请求(MGW1、Pv12)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20.DCP,资源响应(Pv13)
一个虚拟点Pv13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21.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v13、Pv12)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3和虚拟点Pv12。可选地,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v1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22.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 2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23.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来自HLR的MSC的地址。
24.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3、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MSC。
25.DCP,资源请求(MGW1、Pv13)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26.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27.DCP,直通连接(Po1、Pv13)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3和外出点Po1。可选地,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v1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28.RANAP,寻呼
29.DTAP,寻呼响应
30.DTAP,建立
31.DTAP,呼叫被证实
32.RANAP,分配请求
33.AAL2,建立请求
34.AAL2,建立证实
35.RANAP,分配响应
36.DTAP,告警
37.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38.ISDN,呼叫进行CPG
39.ISDN,呼叫进行CPG
40.ISDN,呼叫进行CPG
41.DTAP,连接
42.DTAP,连接确认
43.ISUP,地址收全消息ANM
44.ISUP,地址收全消息ANM
45.ISUP,地址收全消息ANM
46.DCP,直通连接(Pv11、Pi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1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
47.DTAP,连接
48.DTAP,连接确认
图-6举例说明了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呼叫转发到由一个ISDN号标识的一个ISDN用户。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在这个例子中,描述了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有条件的呼叫转发。该情况描述了CFNRY,如果UE用户没有应答该呼叫,那么该呼叫只得转发到一个ISDN号。在CFNREA的情况下,如果UE没有应答寻呼,那么步骤12到步骤22就省略。在当前的例子中,只使用两个MGW,每一个MGW位于网络的边缘。一个代码转换器可选地通过两个媒体网关内的TSC链接进来以便压缩被发送的用户数据。在STM侧,使用例如PCM编码而在另一侧使用CN默认编码。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1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GM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
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G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GMSC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9.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1.DCP,直通连接(Pv11、Po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2.RANAP,寻呼
13.DTAP,寻呼响应
14.DTAP,建立
15.DTAP,呼叫被证实
16.RANAP,分配请求
17.AAL2,建立请求
18.AAL2,建立证实
19.RANAP,分配响应
20.DTAP,告警
2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2.ISDN,呼叫进行CPG
23.RANAP,Iu释放命令
24.AAL2,释放请求
25.AAL2,释放证实
26.RANAP,Iu释放完成
27.可选的DCP,连接通知机器(Pv11)
可选的,如果需要带内通知,那么通知机器被连接。
28.可选的DCP,断开连接通知机器(Pv11)
通知之后,通知机器被断开连接。
29.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o1、OPC、DPC、CIC)IAM消息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中心TSC2。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30.DCP,资源请求(MGW2)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31.DCP,资源响应(Pi2、Pv21)
一个进入点Pi2和一个虚拟点Pv21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32.DCP,建立连接(MGW1、媒体网关MGW2、Po1、Pi2)
转接交换中心TSC2请求已预留的资源用于由其虚拟CIC标识的一个呼出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1与媒体网关MGW2内的Pi2建立连接。
33.AAL2,建立请求
34.AAL2,建立证实
35.DCP,建立连接响应(Po1)
媒体网关MGW1发回外出连接已被成功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1。
36.DCP,直通连接(Po1、Pv11)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外出点Po1和虚拟点Pv11。如果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2、Pv11)被忽略,那么必须改而使用Pv11 Pi1。
3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2、Pv21)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进入点Pi2和虚拟点Pv21。
38.DCP,建立连接(MGW2、Pv21)
转接交换中心TSC2请求资源用于由其虚拟CIC标识的一个呼出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2与转接交换机2建立连接。
39.DCP,建立连接响应(Po2、CIC)
媒体网关MGW2发回外出连接已被成功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2。
40.DCP,直通连接(Po2、Pv21)
转接交换中心T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外出点Po2和虚拟点Pv21。
4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IAM消息从转接交换中心TSC2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2。
42.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43.ISDN,呼叫进行CPG
44.ISDN,呼叫进行CPG
45.ISDN,呼叫进行CPG
46.ISDN,应答消息ANM
47.ISDN,应答消息ANM
48.ISDN,应答消息ANM
49.ISDN,应答消息ANM
图-7举例说明了呼叫等待以及在不同的MGW中接受等待的呼叫。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这里有一个用户B正在呼叫一个被服务的用户设备A,该用户设备A具有补充业务CW和HOLD。在从B到A的呼叫活动后,另一个从用户C到A的终接呼叫被接收到。用户A接受来自C的等待呼叫并因而只得将到B的呼叫置为保持。用户平面被直接路由到活动呼叫的媒体网关。对传输来说这是最优化的方式,但是它需要对Iu接口的后续的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个呼叫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在MGW之间不需要用户平面连接。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
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9.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1.DCP,直通连接(Pv11、Po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2.RANAP,寻呼
13.DTAP,寻呼响应
14.DTAP,建立
15.DTAP,呼叫被证实
16.RANAP,分配请求
17.AAL2,建立请求
18.AAL2,建立证实
19.RANAP,分配响应
20.DTAP,告警
2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2.ISDN,呼叫进行CPG
23.DTAP,连接
24.DTAP,连接确认
25.ISUP,应答消息ANM
26.ISUP,应答消息ANM
27.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和信令网关2放置在一起。
28.DCP,资源请求(MGW2、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2选中。
29.DCP,资源响应(Pi2、Pv11)
一个进入点Pi2和一个虚拟点Pv21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30.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31.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32.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2。
33.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2、Pv2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进入点Pi2和虚拟点Pv2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4.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2、Pv2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和Pv2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35.DCP,资源请求(MGW2、Pv2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36.DCP,资源响应(Po2)
一个外出点Po2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37.DCP,直通连接(Pv21、Po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虚拟点Pv21和外出点Po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8.RANAP,寻呼
39.DTAP,寻呼响应
40.DTAP,建立
41.DTAP,呼叫被证实
42.DTAP,告警
43.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44.ISDN,呼叫进行CPG
45.DTAP,HOLD(B)
46.DTAP,HOLD确认
47.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8.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9.RANAP,分配请求
50.AAL2,释放请求
51.AAL2,释放证实
52.AAL2,建立请求
53.AAL2,建立证实
54.RANAP,分配响应
55.DTAP,连接
56.DTAP,连接确认
57.ISUP,应答消息ANM
58.ISUP,应答消息ANM
图-8举例说明了呼叫等待以及在一个媒体网关中接受该等待的呼叫。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这里有一个用户B正在呼叫一个被服务的移动用户A,该用户设备A具有补充业务CW和HOLD。在从B到A的呼叫活动后,另一个来自用户C经媒体网关MGW2到A的终接呼叫被接收到。用户A接受来自C的等待呼叫并因而只得将到B的呼叫置为保持。用户平面从媒体网关MGW2被路由到第一个活动呼叫的媒体网关MGW1。之后活动呼叫成为被保持的呼叫。假定活动呼叫和等待的呼叫使用相同的业务,例如语音,这样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的AAL2连接可以被重新使用。这就允许在活动呼叫和保持的呼叫之间进行快速交换并且如果稍后需要一个多方呼叫,那么只有会议呼叫设备必须被链接进媒体网关MGW1。
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个呼叫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用户平面连接被聚集在一个媒体网关处。这就允许在来自B和C的呼叫之间进行更快速交换。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链接进来用于每一个呼叫。在进入侧,使用例如PCM编码,而在外出侧使用与UE协商的编码。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端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2、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
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9.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1.DCP,直通连接(Pv11、Po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2.RANAP,寻呼
13.DTAP,寻呼响应
14.DTAP,建立
15.DTAP,呼叫被证实
16.RANAP,分配请求
17.AAL2,建立请求
18.AAL2,建立证实
19.RANAP,分配响应
20.DTAP,告警
2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2.ISDN,呼叫进行CPG
23.DTAP,连接
24.DTAP,连接确认
25.ISUP,应答消息ANM
26.ISUP,应答消息ANM
27.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和信令网关2放置在一起。
28.DCP,资源请求(MGW2、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2选中。
29.DCP,资源响应(Pi2、Pv11)
一个进入点Pi2和一个虚拟点Pv21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30.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31.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32.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2。
33.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2、Pv2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进入点Pi2和虚拟点Pv2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4.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2、Pv2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和Pv2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35.DCP,资源请求(MGW1)
资源被请求用于进入的AAL2连接。
36.DCP,资源响应(Pv12、Pi11)
一个进入点Pi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3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v12、Pi1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进入点Pi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1、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8.RANAP,寻呼
39.DTAP,寻呼响应
40.DTAP,建立
41.DTAP,呼叫被证实
42.DTAP,告警
43.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44.ISDN,呼叫进行CPG
45.DTAP,HOLD(B)
46.DTAP,HOLD确认
47.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8.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9.DCP,建立连接(MGW1、媒体网关MGW2、Pv21、Pi11)
MSC请求资源用于一个外出的AAL2连接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1与媒体网关MGW1内的Pi11建立连接。
50.AAL2,建立请求
51.AAL2,建立证实
52.DCP,建立连接响应(Po2)
媒体网关MGW2发回外出连接已被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2。
53.DCP,直通连接(Pv21、Po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虚拟点Pv21和外出点Po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54.DCP,断开连接(Po1、Pv11)
55.DCP,直通连接(Pv12、Po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外出点Po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这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存在的用户平面与用户C的用户平面连接起来。
56.DTAP,连接
57.DTAP,连接确认
58.ISUP,应答消息ANM
59.ISUP,应答消息ANM
图-9举例说明了一个MPTY呼叫。媒体网关的地址在前向方向上被传送。
这里有一个用户B正在呼叫一个被服务的用户设备A,该用户设备A具有补充业务CW、HOLD和MPTY。在从B到A的呼叫活动后,另一个来自一个用户C经媒体网关MGW2到A的终接呼叫被接收到。用户A接受来自C的等待呼叫并因而只得将到B的呼叫置为保持。第二个呼叫的用户平面从媒体网关MGW2被路由到第一个活动呼叫的媒体网关MGW1。之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从前一个活动呼叫交换到等待的呼叫。之后活动呼叫成为被保持的呼叫。假定活动呼叫和等待的呼叫使用相同的业务,例如语音,这样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的AAL2连接可以被重新使用。现在用户A调用一个多方呼叫。所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链接进来一个会议呼叫设备(CCD)。在用户平面被连接之前,所有的用户平面必须具有相同的格式,例如PCM 64kbit/s。
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个呼叫只使用一个媒体网关,它能被所有的控制服务器使用从而影响用户平面。用户平面连接被聚集在一个媒体网关处。这就允许在来自B和C的呼叫之间进行更快速的交换。
一个代码转换器通过终接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链接进来用于每一个呼叫。在进入侧,使用例如PCM编码,而在外出侧使用与UE协商的编码。被链接进来的会议桥假定是一个PCM会议桥,所以在每个支路,从接收到的编码到PCM编码的各种编码都适用。这允许不同被编码的数据流聚集起来。
1.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和信令网关1放置在一起。
2.DCP,资源请求(MGW1、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选中。
3.DCP,资源响应(Pi1、Pv11)
一个进入点Pi1和一个虚拟点Pv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4.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5.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1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6.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1。
7.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1、Pv1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进入点Pi1和虚拟点Pv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8.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1、Pv1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转接交换中心GMSC1/TSC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1的地址和Pv1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9.DCP,资源请求(MGW1、Pv11)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
10.DCP,资源响应(Po1)
一个外出点Po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11.DCP,直通连接(Pv11、Po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链接进来一个代码转换器并且直通连接虚拟点Pv1和外出点Po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Po1)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12.RANAP,寻呼
13.DTAP,寻呼响应
14.DTAP,建立
15.DTAP,呼叫被证实
16.RANAP,分配请求
17.AAL2,建立请求
18.AAL2,建立证实
19.RANAP,分配响应
20.DTAP,告警
21.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22.ISDN,呼叫进行CPG
23.DTAP,连接
24.DTAP,连接确认
25.ISUP,应答消息ANM
26.ISUP,应答消息ANM
27.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OPC、DPC、CIC)
从一个外部ISDN网请求呼叫建立用于一个移动终接呼叫尝试。在这个例子中,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和信令网关2放置在一起。
28.DCP,资源请求(MGW2、CIC)
资源被请求用于由其CIC标识的呼叫,它们由ISDN网的转接交换机2选中。
29.DCP,资源响应(Pi2、Pv11)
一个进入点Pi2和一个虚拟点Pv21被从媒体网关MGW2返回。
30.MAP,发送路由信息请求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询问路由信息。
31.MAP,发送路由信息响应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接收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的地址。
32.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AC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转接交换机2。
33.可选的DCP,直通连接(Pi2、Pv21)
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进入点Pi2和虚拟点Pv2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4.ISDN,初始地址消息IAM(MGW2、Pv21、OPC、DPC、CIC)
IAM消息从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2被发送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和Pv21或可选的OPC、DPC、CIC可以用于标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的进入连接。
35.DCP,资源请求(MGW1)
资源被请求用于进入的AAL2连接。
36.DCP,资源响应(Pv12、Pi11)
一个进入点Pi11被从媒体网关MGW1返回。
37.DCP,直通连接(Pv12、Pi11)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进入点Pi11。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1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11、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38.RANAP,寻呼
39.DTAP,寻呼响应
40.DTAP,建立
41.DTAP,呼叫被证实
42.DTAP,告警
43.ISDN,地址收全消息ACM
44.ISDN,呼叫进行CPG
45.DTAP,HOLD(B)
46.DTAP,HOLD确认
47.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8.ISUP,呼叫进行消息CPG(B被保持)
49.DCP,建立连接(MGW1、媒体网关MGW2、Pv21、Pi11)
MSC请求资源用于一个外出的AAL2连接、链接进来一个代码转换器并且命令媒体网关MGW2与媒体网关MGW1内的Pi11建立连接。
50.AAL2,建立请求
51.AAL2,建立证实
52.DCP,建立连接响应(Po2)
媒体网关MGW2发回外出连接已被建立的信号并返回一个外出点Po2。
53.DCP,直通连接(Pv21、Po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2直通连接虚拟点Pv21和外出点Po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
54.DCP,断开连接(Po2、Pv22)
55.DCP,直通连接(Pv12、Po2)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命令媒体网关MGW1直通连接虚拟点Pv12和外出点Po2。可选地,整个媒体网关MGW2连接可以用一个DCP,直通连接(Pi2、Po2)消息进行直通连接。这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存在的用户平面与用户C的用户平面连接起来。
56.DTAP,连接
57.DTAP,连接确认
58.ISUP,应答消息ANM
59.ISUP,应答消息ANM
60.DTAP,构建多方呼叫
61.DCP,链入CCD(MGW1、Po11、Pv11)
一个PCM 64kbit/s CCD被链接进用户平面是64kbit/s的路径。
62.DCP,断开连接(Po1、Pv12)
63.DCP,链入代码转换器(MGW1、Pi11、Pv12)
将语音转换成PCM。
64.DCP,直通连接(Pv12)
直通连接Pv12和会议桥
65.ISUP,呼叫进行CPG(恢复通话)
66.ISUP,呼叫进行CPG(恢复通话)
67.ISUP,呼叫进行CPG(MPTY)
68.ISUP,呼叫进行CPG(MPTY)
69.ISUP,呼叫进行CPG(MPTY)
70.DTAP,构建MPTY确认
图-10举例说明了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内到由一个ISDN号标识的一个ISDN用户的呼叫转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在媒体网关MGW1和媒体网关MGW2之间建立连接。
在这个情况下,一个用户A通过ISUP建立到一个用户设备B的一个呼叫。为了这个目的,TSC1在媒体网关MGW1内的终接Pi1和Pv11之间建立语境,并且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建立包括终接Po1和Pv11之间的一个代码转换器的语境。一个分配请求已经Iu接口被发送,该接口建立UE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的用户平面。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从转发到的号码中推断转接交换中心TSC2的地址和媒体网关MGW2的地址。之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将来自媒体网关MGW1的用户平面转发到媒体网关MGW2。
图-11举例说明了一个包含CW和HOLD功能的例子。在这个情况下,一个用户A通过ISUP建立到一个用户设备B的一个呼叫。为了这个目的,TSC1在媒体网关MGW1内的终接Pi1和Pv11之间建立语境,并且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建立包括终接Po1和Pv11之间的一个代码转换器的语境。一个分配请求经Iu接口被发送,该接口建立UE和媒体网关MGW1之间的用户平面。之后一个用户C通过ISUP建立到用户设备B的一个呼叫。为了这个目的,转接交换中心TSC2在媒体网关MGW2内的终端Pi2和Pv21之间建立语境。如果活动呼叫被置为保持,那么在媒体网关MGW1处用户平面必须被断开。如果等待呼叫被接受,那么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就建立包括媒体网关MGW2内的终接Po2和Pv21之间的一个代码转换器的语境。
图-12举例说明了MPTY呼叫,只在媒体网关MGW3内使用CCD。在这个情况下,一个用户A通过ISUP建立到一个用户设备B的一个呼叫。之后一个用户C通过ISUP建立到用户设备B的一个呼叫。用户设备B已经接受了来自用户C的等待呼叫并将活动呼叫置为保持。如果来自UE的一个构建的MPTY消息被接收到,那么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就选择一个具有CCD能力的媒体网关。无论何时一个新的媒体网关被引入MSC服务器或当一个先前引入的媒体网关又恢复业务的时候,该能力就被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请求。媒体网关的选择按照下面的优先级:活动呼叫接通时的一个媒体网关(这节省了从RNC到MGW的一个后续建立);呼叫被保持的一个媒体网关;或具有CCD能力的任何媒体网关,依靠当前的负载情况被选择。
上面描述的例子举例说明了分离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以便实现GSM和UMTS核心网的新的方法。这个实现提供了上面综述的特征并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被阐明。

Claims (27)

1.一种在一个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相分离的无线通信网内建立一个呼叫的方法,其中下面的步骤由至少一个控制节点(MSC1、GMSC、MSC2;GMSC1、MSC;TSC2;GMSC2;TSC1)来实现:
接收一个呼叫的业务请求,该请求从内部始发到无线通信网或从外部始发到无线通信网,该呼叫被指定到一个选择的目的地;
分析业务请求和呼叫始发端;
依靠所述分析的结果来选择至少一个媒体网关(MGW1、MGW2)用于交换一个用户平面以便处理该呼叫;
如果需要一个接连的控制节点来建立呼叫的话,则在一个前向方向上,也就是朝着指定的目的地,发送选定媒体网关的一个地址到一个接连的控制节点;以及
与所述媒体网关通信以便建立呼叫的载体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是从网络内的一个移动终端到网络内的一个移动终端并且选择的步骤包括选择一个单个媒体网关来处理该呼叫。
3.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是从网络外部到网络内的一个移动终端并且选择的步骤包括选择一个单个媒体网关来处理该呼叫。
4.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来自网络外部以及选择的目的地在网络外部并且选择的步骤包括选择一个第一个媒体网关和一个第二个媒体网关来处理该呼叫。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网关依靠用于处理该呼叫所需的媒体网关的能力而从多个媒体网关中被选择出来。
6.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网关依靠该呼叫的一个被选择的目的地而从多个媒体网关中被选择出来。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呼叫是从网络内的一个移动终端到网络外部并且选择的步骤包括选择一个单个媒体网关来处理该呼叫。
8.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选择的步骤包括按照所述呼叫选择的目的地来选择一组媒体网关并且至少一个媒体网关从该组媒体网关中按照至少这一个媒体网关的能力被选择出来。
9.按照权利要求8中的方法,其中至少这一个媒体网关还基于该至少一个媒体网关的业务量负载被选择出来。
10.按照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个的方法,其中一个多方呼叫通过选择一个媒体网关被建立起来,所述媒体网关是服务于该活动呼叫的媒体网关,并且如果该服务于活动呼叫的媒体网关不能被使用,那么就选择服务于所保持呼叫的媒体网关,并且如果服务于所保持呼叫的媒体网关不能被使用,那么就基于业务量条件选择一个具有多方呼叫能力的媒体网关。
11.一种在一个呼叫控制和载体控制相分离的无线通信网内建立一个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经一个控制节点(RNC1;GMSC1;GMSC;TSC1)初始化呼叫建立,这一个控制节点确定一个媒体网关(MGW1、MGW2)以便路由所述呼叫的一个用户平面;
b)这一个控制节点从所述媒体网关请求资源以便处理该呼叫;
c)这一个控制节点在一个前向方向上将所述媒体网关的一个地址发送给另一个控制节点(MSC1、GMSC、MSC2、RNC2;GMSC1、MSC、RNC;TSC2;GMSC2;TSC1);
d)这另一个控制节点实现步骤b)和c)直到到达或者一个呼叫目的地或者一个外部网,该呼叫经过该网络承载,由此呼叫控制在控制节点被实现而载体控制在媒体网关被实现。
12.按照权利要求11中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控制节点选择媒体网关以便处理该呼叫的载体控制。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另一个控制节点是其中一个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14.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中的方法,其中所述另一个控制节点是一个网关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一个第二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15.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中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控制节点是一个转接交换中心。
16.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媒体网关保留标识该媒体网关内被保留的资源的一个逻辑点用于处理所述呼叫以响应一个资源请求。
17.按照权利要求16中的方法,其中步骤c),这一个控制节点在一个前向方向上将所述媒体网关的一个地址发送给另一个控制节点,还包括在前向方向上将所述逻辑点的一个标识发送给另一个控制节点。
18.一种无线通信网包括:
多个控制节点(MSC1、GMSC、MSC2;GMSC1、MSC;TSC2;GMSC2;TSC1),所述控制节点接收有关一个呼叫的信息,该控制节点从至少一个媒体网关(MGW1、MGW2)请求资源以便处理该呼叫的一个用户平面;以及
至少这一个媒体网关包括多个逻辑点(Po1、Pv12、Pv11、Pi1;Pi2、Pv21、Po2;Pv13;Po11;Po22、Pi32、Pv32、Po3)用于连接多个媒体网关资源以便处理该呼叫的用户平面,至少这一个媒体网关被适配成向其中一个控制节点标识其中一个逻辑点以响应来自这其中一个控制节点的资源请求,
由此,多个控制节点使用该至少一个媒体网关来处理该呼叫的用户平面并且至少一个控制节点被适配成在前向方向上发送一个用于处理用户平面的媒体网关的标识到另一个控制节点。
19.按照权利要求18中的无线通信网,其中在一个控制节点实现的用于呼叫控制的一个应用逻辑被适配成从该至少一个媒体网关请求媒体网关资源用于处理一个呼叫以便允许在应用逻辑的控制下媒体网关资源的集中控制。
20.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中的无线通信网,其中在控制节点和所述至少一个媒体网关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一个设备控制协议来实现,所述通信与该至少一个媒体网关内资源的控制和保留有关。
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无线通信网,其中所述设备控制协议是国际电信联盟网关控制协议。
22.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无线通信网,其中所述控制节点从其中一个媒体网关请求资源以响应作为一个呼叫业务请求的信息。
23.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无线通信网,其中每一个媒体网关包括多个逻辑点用于连接多个媒体网关资源以便处理所述呼叫,所述媒体网关被适配成向其中一个控制节点标识其中一个逻辑点以响应来自这其中一个控制节点的资源请求。
24.按照权利要求23的无线通信网,其中被标识的逻辑点标识一个被保留的资源并且通过使用国际电信联盟网关控制协议被返回给控制服务器。
25.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一个的无线通信网,其中该网络在控制节点之间使用一个N-ISUP接口用于呼叫控制信令。
26.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无线通信网,其中用户平面在媒体网关内和媒体网关之间被压缩地传送。
27.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无线通信网,其中多个媒体网关资源中至少一个是代码转换器、会议呼叫设备、调制解调器、音调生成器、成帧设备或通知设备中的一个。
CNB008143927A 1999-08-16 2000-07-19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69499P 1999-08-16 1999-08-16
US60/148694 1999-08-16
US09/607,790 US6947747B1 (en) 1999-08-16 2000-06-30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call setup transporting layer address and logical point in forward dir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US09/607790 2000-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9961A CN1379961A (zh) 2002-11-13
CN100444656C true CN100444656C (zh) 2008-12-17

Family

ID=2684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439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4656C (zh) 1999-08-16 2000-07-19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947747B1 (zh)
EP (1) EP1205082B1 (zh)
JP (1) JP4597449B2 (zh)
CN (1) CN100444656C (zh)
AT (1) ATE250838T1 (zh)
AU (1) AU6275500A (zh)
BR (1) BR0013363B1 (zh)
CA (1) CA2381622C (zh)
DE (1) DE60005532T2 (zh)
MX (1) MXPA02001535A (zh)
MY (1) MY124767A (zh)
WO (1) WO2001013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7790A1 (en) * 2001-06-12 2002-12-12 Dimitrios Papadimitriou Non-dedicated access node and switch connection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985734B2 (en) * 2001-10-01 2006-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 248 media gateways within third-generation mobile access networks
DE60205729T8 (de) 2002-06-04 2007-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trieb eines Vermittlungsknotens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mit sowohl einer geschichteten als auch einer nicht-geschichteten Architekturumgebung
EP1525765A1 (en) * 2002-06-25 2005-04-27 Nokia Corporation Rout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US7532568B1 (en) * 2002-07-09 2009-05-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Geographic redundancy for call servers in a cellular system based on a bearer-independent core network
JP4206742B2 (ja) * 2002-12-12 2009-01-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KR20050091135A (ko) * 2004-03-10 2005-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코덱 정보 제공 방법
KR100605865B1 (ko) * 2004-05-19 2006-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1851928B1 (en) * 2005-02-07 2011-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aming format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a user plane
WO2006093723A2 (en) * 2005-02-25 2006-09-08 Data Fusion Corporation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signal
DE102005013544B3 (de) * 2005-03-23 2006-07-13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Aufbauen einer Nutzdatenverbindung zwischen Endeinrichtungen
CN101258717B (zh) * 2005-11-25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网关系统与实现媒体网关内部呼叫的方法
CN100456846C (zh) * 2005-11-28 2009-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端局和呼叫接续方法
WO2009034099A1 (en) 2007-09-12 2009-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al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advanced network resources selection capabilities
CN101803332B (zh) * 2007-09-12 2016-03-02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
GB2453556A (en) * 2007-10-10 2009-04-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ynamic allocation of E1 link circuits to a pool of MSC-S and ISUP identifier translation by a Media Gateway
FI123095B (fi) * 2008-01-17 2012-11-15 Teliasonera Ab Reitittäminen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8347A (en) * 1996-03-26 1999-03-02 Ericsson, Inc. Routing a data signal to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4466B1 (fr) * 1992-07-29 1994-09-02 Cit Alcatel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 réalisant séparément un traitement d'appel et un traitement de connexion.
FI105746B (fi) * 1995-09-29 2000-09-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Integroitu radioviestintäjärjestelmä
GB9621524D0 (en) * 1996-10-16 1996-12-04 British Telecomm Multimedia call centre
KR100283073B1 (ko) * 1997-10-13 2001-03-02 정선종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매체액세스제어프레임구조를이용한제어평면정보송수신방법
US6208633B1 (en) * 1998-02-05 2001-03-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ata services
KR19990075972A (ko) * 1998-03-26 1999-10-15 김영환 지능망을 이용한 교환기간의 핸드오버 방법및 이를 구현한아이엠티-2 망 시스템
US6219546B1 (en) * 1998-07-22 2001-04-17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reallocating satellite gateways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0008821A1 (en) * 1998-08-04 2000-02-17 At & T Corp.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signaling messages in two phases
US6490284B1 (en) * 1998-09-08 2002-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cson Use of CIC to identify calls when using ISUP in conjunction with AAL type 2 signaling protocol
US6353607B1 (en) * 1998-11-20 2002-03-05 Ericsson Inc. IP base GSM inter-MSC handover
EP1039767A1 (en) 1999-03-24 2000-09-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ssing of mobile originated calls in packet switched protocol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744768B2 (en) * 1999-07-14 2004-06-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bining narrowband applications with broadband transport
US6526581B1 (en) * 1999-08-03 2003-02-25 Ucentric Holdings, Llc Multi-service in-home network with an open interface
US20030202521A1 (en) * 1999-09-10 2003-10-30 Theodore Havin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on of multi-media capabilities across networks
US6490451B1 (en) * 1999-12-17 2002-12-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cket-switched telephony
US6373817B1 (en) * 1999-12-30 2002-04-16 At&T Corp. Chase m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8347A (en) * 1996-03-26 1999-03-02 Ericsson, Inc. Routing a data signal to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knightr r et al the call control protocol in a separated call and bearer environment.bttechnology journal162. 1998
. knightr r et al the call control protocol in a separated call and bearer environment.bttechnology journal162. 199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05082A1 (en) 2002-05-15
EP1205082B1 (en) 2003-09-24
JP4597449B2 (ja) 2010-12-15
CA2381622A1 (en) 2001-02-22
US6947747B1 (en) 2005-09-20
MXPA02001535A (es) 2002-07-02
DE60005532T2 (de) 2004-08-05
MY124767A (en) 2006-07-31
BR0013363A (pt) 2002-04-30
BR0013363B1 (pt) 2014-02-11
JP2003507945A (ja) 2003-02-25
DE60005532D1 (de) 2003-10-30
AU6275500A (en) 2001-03-13
CN1379961A (zh) 2002-11-13
CA2381622C (en) 2008-05-06
WO2001013657A1 (en) 2001-02-22
ATE250838T1 (de) 200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95066B1 (en) Implementation of call setup procedure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CN100444656C (zh) 在呼叫和载体控制分离的蜂窝网内建立呼叫的方法和系统
US6810258B1 (en) Contention resolution method in channel allocation
CA2368474C (en) Processing of mobile originated calls in packet switched protocol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5987327A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multiple switching centers
JP2010114910A (ja) 呼制御とベアラ制御とが分離された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柔軟性を増加させる方法
AU7567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ata services
EP2156687B1 (en) Call handl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285877B1 (en) Cellular call processor having concurrent instances of call models to support mixed medi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AU715374B2 (en) Remote vocoding over a long distance link
WO2010102580A1 (zh) 实现扁平移动通信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及增强基站
US6625153B1 (en) Distribut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TW582179B (en)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call setup transporting layer address and logical point in backward dir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TW567734B (en)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call setup transporting layer address and logical point in forward direc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separation of call control and bearer control
WO2004068810A1 (fr) Procede destine a etre utilise dans un reseau gsm et dans un reseau cdma utilisant la meme station de base
JP2001127769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符号化変換を制御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DTP BH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 S-126 25 STOCKHOLM, SWEDEN

Effective date: 201410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29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IDTP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Ericsson Telephone AB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