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3720A - 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3720A
CN101093720A CN 200610086737 CN200610086737A CN101093720A CN 101093720 A CN101093720 A CN 101093720A CN 200610086737 CN200610086737 CN 200610086737 CN 200610086737 A CN200610086737 A CN 200610086737A CN 101093720 A CN101093720 A CN 101093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region
order
visitor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867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93213C (zh
Inventor
陈孟豪
卢俊丞
刘坤旺
林奉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86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321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3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3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32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321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具多重分区(multi-partition)的记忆装置,可避免不同外接装置存取时的兼容性问题及不同规格版本间的回溯兼容问题。该记忆装置包括非挥发性内存与控制器。非挥发性内存包含:一使用者区域,包含复数个分区,其中一分区设定为可见分区;以及一系统区域,储存可见分区的组态信息,以记录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及支持通讯协议。控制器依据该组态信息与兼容在支持通讯协议的存取命令,来存取可见分区。

Description

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记忆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具多重分区(multi-partition)的记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在各类信息的需求更是呈现爆炸性的成长。近年来,众多小型可携式记忆装置(Portable Memory Device)的普及化,例如以闪存(Flash Memory)为主要记忆媒介的的USB随身碟(USB Flash Disk,俗称硅碟机或拇指哥)、以及包括小尺寸闪存(Compact Flash,CF)、记忆棒(MemoryStick,MS)、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多媒体卡(Multi Media Card,MMC)等等各种规格厂牌的各式快闪记忆卡(Flash Memory Card)、使用CF或USB接口的微型硬盘(Micro Hard Disk)、或者甚至是采用USB或PCMCIA接口且装置在外接盒中的薄型2.5英吋硬盘机(Hard Disk)等等,更是满足了人们对在信息可移植性与日遽增的渴望。
现有的可携式记忆装置,其内部包括有一非挥发性记忆数组(Non-VolatileMemory Array)、一控制器(Controller)以及一传输接口(I/O Interface)。该记忆数组是用在储存使用者所想要储存的数据,且其必须具有在不需外界电源的情况下仍能保存所储存数据的特性,因此经常是以闪存来作为该记忆数组,当然,其亦可以是硬盘。在控制器中,则包括有用以驱动(Drive)与存取(Access)该记忆数组所需的相关电路、接口与驱动机制。这驱动机制可以是以硬件(Hardware)的控制程序(Command Sequencer)电路形式存在以执行一连串的微码(Micro-Code)程序、或亦可以是以硬件(Hardware)的微控制器/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Micro-Processor)电路形式存在以执行一连串韧体(Firmware)程序的方式,存在于此可携式记忆装置的控制器中。而该传输接口则决定该可携式记忆装置是以何种通讯协议(Protocol)与外界装置(或主机(host))结合与沟通。
而在各种规格的记忆卡中,内含的快闪记忆数组通常分成三个区域,一为使用者区域,是储存使用者数据。另一为保密区域(Secure Area),是储存记忆卡特定保密协议(如SD卡的CPRM协议)所需数据的区域。再一者为系统区域(System Area),是储存控制器所需韧体及相关所需数据。在这三个区域中,外界装置用规格所规范的一般的读写指令只能针对使用者区域读写。在此区域的数据,使用者具有完整权限来使用,应用程序所储存的数据文件若储存在此区域中,无法确保数据不被删除及拷贝。虽然如SD记忆卡具有CPRM等保护机制,可以提供应用程序存放保密数据,但是使用CPRM时,内容必须先加密,使用时必须解密,对在可携式装置等运算能力有相当的负担。此外,对在不支持CPRM的可携式装置亦无法直接使用。
图1是为现有技术的快闪记忆数组10的区域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是具有包括:系统区域11、使用者区域12及保密区域13。系统区域11一般存放记忆卡控制器(controller)所需的韧体及相关的记忆数据。使用者区域12为使用者经由外界装置存取记忆卡所使用的区域,使用者区域的大小为使用者可用的记忆卡大小。保密区域13存放记忆卡保密协议所产生的数据,此区域的数据只能由相对的保密协议来存取,使用者不能直接读取此区域的数据。例如SD卡所采用的保密协议为CPRM,保密区域只能用CPRM的指令并且符合SD控制器内存数据的检核后,才能存取保密区域。
图2是为现有的记忆卡总线协议的示意图。记忆卡总线分成命令CMD总线及数据DAT总线两类。CMD总线上是具有包括:命令封包20及回应封包30。命令封包20内含外界装置对记忆卡所下的命令(command)。响应封包30内含针对前一个命令封包所产生的状态回应。DAT总线上是具有包括数据封包40。数据封包40是包括外界装置写入的数据或自记忆卡读取的数据。
现有的记忆卡利用命令封包20来下达对使用者区域或保密区域的读取或写入动作。图3是为图2的命令封包20的详细方块图。如图3所示,命令封包20是包括:开始位21、传送位22、命令索引23、命令参数25、循环冗赘核对(CRC)27及结束位28。开始位21、传送位22及结束位28为传输讯号识别使用。命令索引23存放外界装置对记忆卡的各种命令,例如读取、写入、状态探知等指令。命令参数25为执行命令索引23的命令所需的参数。循环冗赘核对27提供命令索引23及命令参数25的防止错误编码,可以侦测/更正数据传输时产生的错误。
图4A至图4C是为依据图3,分别显示读取命令、写入命令及其它命令的封包的示意图。为求简化,图中仅显示各种命令封包的主要差异处。图4A是为外界装置发出读取命令时,其命令封包的简化示意图。如图4A所示是包括:命令索引23为支持规格所规范的一般读取指令,命令参数25为指定的读取地址。例如,SD记忆卡中,命令索引23为CMD17及CMD18。命令参数25为一32位长度的读取地址。在SD记忆卡v1.01寻址以字节(Byte)为单位,SD记忆卡v2.0寻址以512字节为单位。
图4B是为外界装置发出写入命令时,其命令封包的简化示意图。如图4B所示是包括:命令索引23为支持规格所规范的一般写入指令,命令参数25为一写入地址。例如,SD记忆卡中,命令索引23为CMD24及CMD25。命令参数25为一32位长度的写入地址。
图4C是为外界装置发出其它命令时,其命令封包的简化示意图。命令索引23所包含的其它指令是包括:抹写指令、状态探知指令及制造商保留指令。命令参数25是包括:讯息位及填充位,组成一固定长度的数据域位。
而在各种规格的记忆卡中,对于档案系统虽有所规范,但是并未对在多重分区定义出一致的作法,使用者虽然可以利用某外界装置上的应用软件切割出多重分区,但是在其它不同的外界装置上,可能无法存取这些多重分区,而造成兼容性问题。此外,某些规格会有无法回溯兼容(backward compatible)的问题。例如,对在SD记忆卡v2.0的高容量(High Capacity)卡,仅支持先前SD版本的外界装置便无法读取,而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限制及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以避免不同外接装置存取时的兼容性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以避免不同规格版本间的回溯兼容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其包括一非挥发性内存与一相耦接的控制器。该非挥发性内存包含:一使用者区域,包含复数个分区(partition),其中的一分区设定为可见分区;以及一系统区域,储存该可见分区的组态信息,该组态信息记录该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及支持通讯协议。该控制器依据一存取命令与该组态信息,存取该可见分区,其中该存取命令是兼容于该支持通讯协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其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该记忆装置包括:一非挥发性内存,包含一使用者区域,该使用者区域包含一客制分区与一非客制分区;一传输接口,用以从一外接装置接收一认证信息,该认证信息具有一未规范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客制格式;以及一控制器,耦接至该传输接口及该非挥发性内存,用以依据该认证信息,决定是否允许该外接装置存取该客制分区。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是提供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其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该记忆装置包括一非挥发性内存与一相耦接的控制器。该非挥发性内存包含:一使用者区域,包含复数个分区;以及一系统区域,储存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该控制器是依据一存取命令与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存取该些分区,其中该存取命令是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为现有技术的快闪记忆数组的区域配置示意图;
图2是为现有的记忆卡总线协议;
图3是为图2的命令封包的详细方块图;
图4A至图4C是为依据图3,分别显示读取命令、写入命令及其它命令的封包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方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现有技术的快闪记忆数组;11-系统区域;12-使用者区域;13-保密区域;20-命令封包;21-开始位;22-传送位;23-命令索引;25-命令参数;27-循环冗赘核对;28-结束位;30-响应封包;40-资料封包;50、60、70-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51、61、71-非挥发性内存;511、611、711-使用者区域;5111、5112、5113、7111、7112-使用者区域的分区;512、712-系统区域;52、62、72-传输接口;53、63、73-控制器;54、64、74-外接装置;6111-非客制分区;6112-客制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5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如图5所示,记忆装置50包含非挥发性内存51、传输接口52及控制器53。在一实施例中,记忆装置50是一可携式装置。
非挥发性内存51内包含一使用者区域511,以储存使用者数据。使用者区域511划分为复数个分区(分区数量并无限制,而图5是以三个分区为例),其中,分区5111是设定为可见分区。非挥发性内存51内还包含一系统区域512,其不同在使用者区域511,可用以储存该可见分区的组态信息,该组态信息是记录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及支持通讯协议。该识别信息是用以辨识目前的可见分区为哪一分区(如前述,为分区5111);该支持通讯协议是下列业界现有的标准规格其中之一:USB、CF、MS、MMC及SD。在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内存51为闪存或硬盘。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可见分区的组态信息更记录该支持通讯协议的版本。以SD规格为例,有v1.01、v1.1及v2.0等版本。
图5亦显示一外接装置(或主机)54,其可发出兼容在该支持通讯协议的存取命令,经由传输接口52送入控制器53,以尝试存取可见分区。该存取命令是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取或写入命令,可执行一指定逻辑地址(logicaladdress)的读取或写入动作。例如,在SD规格中,CMD17、CMD18、CMD24及CMD25,即为其所规范的一般读写命令。在整个使用者区域511内,外接装置54透过该存取命令仅能读写可见分区,其它非可见分区则无法以该存取命令读写。亦即,在使用者区域511的多重分区中,仅能”看见”可见分区。
控制器53是耦接至传输接口52及非挥发性内存51,可依据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与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存取命令,来存取可见分区。在一实施例中,该存取命令的寻址范围是对应在可见分区的容量。例如,若可见分区的容量为128M字节,则该存取命令可指定的逻辑地址范围为0~(128M-1)(假设每一逻辑地址代表一字节大小的记忆空间),亦即,该指定的逻辑地址代表在可见分区内的相对位置。在此实施例中,控制器53会依据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找到可见分区(即分区5111),并将存取命令所指定的逻辑地址,转换为一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以对可见分区进行读写。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写命令,并无法存取系统区域512。不过,若外接装置54可发出经过特殊设计且兼容在该支持通讯协议的客制组态命令(其态样在后文详述),则可更新系统区域512所储存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53依据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第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以将可见分区切换为使用者区域511的另一分区,例如从分区5111切换为分区5112。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53依据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第二客制组态命令,更新可见分区的组态信息,以调整该支持通讯协议的版本。例如,将版本从SD v1.01调整为SD v.1.1。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区域512包含复数个第一字段,用以储存使用者区域511的每一分区的容量。系统区域512还包含复数个第二字段,用以记录每一分区的支持通讯协议。控制器53依据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第三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些第一字段,以调整任一分区的容量。控制器53还依据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第四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些第一字段,以调整使用者区域511的多重分区的数量。例如,将某一分区的容量设为零,以移除该分区;或者新增一容量记录,作为新增分区的容量。控制器53更依据外接装置54所发出的第五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些第二字段,以调整任一分区的支持通讯协议。
通过图5的第一实施例,可避免前述现有技术在不同外接装置存取多重分区时的兼容性问题。对在不同的现有外接装置而言,皆能存取可见分区;而对在可发出前述第一客制组态命令的外接装置而言,则可切换可见分区,达到实质上可存取使用者区域511的多重分区的功效。另外,通过第一实施例,亦可避免前述现有技术在不同规格版本间的回溯兼容的问题。以一张使用者区域容量超过2GB的SD v2.0高容量卡为例,可将使用者区域划分为多重分区(可预先划分或利用前述的第四客制组态命令重新划分),每一分区容量不大在2GB,并将各分区所支持的通讯协议调整为先前的版本(版本可预先设定或利用前述第五客制组态命令调整),如此,仅支持先前SD版本的外接装置还是可存取可见分区(即现有外接装置)或所有分区(即可发出第一客制组态命令的外接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至第五客制组态命令中,每一客制组态命令可为下列态样的一:
(1)客制组态命令为一制造商保留命令(Manufacture Reserved Command)。制造商保留命令是每一支持通讯协议保留给制造商弹性运用的命令,制造商可用来设计出符合各自需要的命令。制造商保留命令内含命令索引字段与命令参数字段,命令索引的值是选自支持通讯协议所允许的值,命令参数则包含各客制组态命令所要更新的系统区域的信息。例如,第一客制组态命令的命令参数包含指定要切换至哪一分区。
(2)容制组态命令为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且指定一不属在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例如,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为0~(128M-1),则该指定地址可为不小在128M的地址。至在客制组态命令所要更新的系统区域512的信息,则与一般写入命令安排所要写入数据的方式相同,例如,直接放在一般写入命令的后。
(3)客制组态命令为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且指定一最低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不为零的地址。在某些支持通讯协议里,如SD与MMC,其数据传输的单位皆大在一个字节,而每一逻辑地址则代表一字节大小的记忆空间,因此,在对在可见分区进行存取的一般读写命令里,所指定的地址皆是可被2整除的数值,所以指定地址的最低位为零。在此态样中,则利用前述特性,同样是使用一般写入命令,但另外指定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以代表要存取系统区域512。而客制组态命令所要更新的系统区域512的信息,与一般写入命令安排所要写入数据的方式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客制组态命令可为下列态样的一:
(A)第一客制组态命令为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取命令,且指定一超出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例如,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为0~(128M-1),则该指定地址可为不小于128M的地址。
(B)第一客制组态命令为该支持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取命令,且指定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其理由与前述的(3)相似。
在前述(A)、(B)两种态样下,控制器53在收到第一客制组态命令后,即依据一预设的切换顺序,将可见分区从目前的分区切换至下一分区。例如,该预设切换顺序可设为分区5111--分区5112--第三分区5113--第一分区5111。
<第二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方块图。记忆装置60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且包含一非挥发性内存61、一传输接口62及一控制器63,如图6所示。该标准通讯协议包含下列其中之一:USB、CF、MS、MMC及SD。在一实施例中,记忆装置60是一可携式装置。
非挥发性内存61内包含一使用者区域611,其包含一客制分区6112及一非客制分区6111。要存取客制分区6112需先经过一认证动作(下文详述),而存取非客制分区6111则不需要。在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内存61为闪存或硬盘。
传输接口62是用以从一外接装置64接收一认证信息,该认证信息具有一未规范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客制格式。控制器63是耦接在传输接口62及非挥发性内存61间,用以依据该认证信息,决定是否允许外接装置64存取客制分区6112。前述该认证信息的客制格式,其强调未规范在该标准通讯协议,是表示只要能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此格式可由制造商自订,例如需要多少位数。若该认证信息包含一客制识别码,控制器63允许外接装置64存取客制分区6112。若该认证信息未包含该客制识别码,控制器63不允许外接装置64存取客制分区6112。换言的,在使用者区域611中,客制分区6112的存取需经过认证,因此能提供数据保护的功能。而非客制分区6111则可直接用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写命令存取。
在一实施例中,客制分区6112进一步细分为一只读子分区、一单次覆写子分区及一多次覆写子分区(图未显示),以提供不同的储存态样。在客制分区6112本身具有多次覆写功能的情况下(如使用闪存),通过控制器63的配合,对在外界装置64来说,仍可达到等效的只读或单次覆写的功能。就只读子分区而言,其内含数据乃记忆装置60在制造时,即利用制具写入,可储存需特别保护的数据,例如记忆装置的产品注册序号。外接装置64可在单次覆写子分区内存放应用程序使用的历程数据,例如首次使用日期。对在需要网络启动(Activation)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单次覆写子分区的配合,得到可靠的启动宽限期(Grace Period)的计算。多次覆写子分区内可放置应用程序特定的程序档案或数据文件,以具有不被使用者拷贝或删除的特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认证信息是内含在外接装置64所提供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该制造商保留命令是该标准通讯协议保留给制造商弹性运用的命令,其包含命令索引字段与命令参数字段。命令索引的值是选自该标准通讯协议所允许的值,用以辨识该制造商保留命令是提供认证信息的命令;命令参数则包含该认证信息,而认证信息所需的位数则可由制造商自订,只要不超过命令参数字段的长度。控制器63在收到该制造商保留命令后,即依据其内含的命令索引,判断其命令参数内含认证信息,接着进行后续的认证动作。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认证信息是经由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所提供,且该一般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在非客制分区6111的寻址范围的地址。例如,若非客制分区6111的寻址范围为0~(128M-1),则该指定地址可为不小于128M的地址。该认证信息则作为该一般写入命令所要写入的数据来提供,其格式亦可由制造商自订(即客制格式)。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认证信息是经由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所提供,且该一般写入命令指定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该认证信息则作为该一般写入命令所要写入的数据来提供,其格式亦可由制造商自订。
<第三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的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方块图。记忆装置70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且包含一非挥发性内存71、一传输接口72及一控制器73,如图7所示。该标准通讯协议包含下列其中之一:USB、CF、MS、MMC及SD。在一实施例中,记忆装置70是一可携式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非挥发性内存71为闪存或硬盘。
非挥发性内存71内包含一使用者区域711及一系统区域712。使用者区域711包含复数个分区(分区数量并无限制,而图7是以两个分区7111、7112为例),其中分区7111被设为预设分区(预设分区的意义后文详述)。系统区域712则储存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供控制器73使用,据以寻址各分区。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包含分区容量。依据分区容量,以进行寻址,亦即,分区容量具有显示分区位置的功效(后文会举例)。在另一实施例中,除分区容量外,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还包含分区起始地址。
传输接口72可接收一外接装置74所发出兼容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存取命令,送至控制器73。控制器73则依据该存取命令与每一分区的位置信息,来存取使用者区域711。在第三实施例中,不同的外接装置74所发出的存取命令,会有不同的寻址范围。就现有的支持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外接装置而言,其发出的存取命令的寻址范围是限在前述的预设分区。换言之,在使用者区域711中,此种现有外接装置仅能”看见”预设分区。然而,就配合第三实施例所设计的客制外接装置而言,其除了支持该标准通讯协议外,还可取得系统区域712所存的各分区的位置信息,而在产生存取命令时,即可依据这些位置信息指定地址,以寻址在任一想要存取的分区。换言的,此时存取命令的寻址范围即包含使用者区域711的所有分区。例如,若各分区的位置信息包含分区容量,以图7为例,分区7111与7112的容量分别为128MB、256MB,且假设每一逻辑地址代表一字节大小的记忆空间,则客制外接装置可利用0~(128M-1)的地址来寻址分区7111,利用128M~(128M+256M-1)的地址来寻址分区7112。再例如,若各分区的位置信息包含分区容量与分区起始地址,仍以图7为例,分区7111与7112的容量分别为128MB、256MB,分区起始地址分别为A1与A2,则客制外接装置可利用A1~(A1+128M-1)的地址来寻址分区7111,利用A2~(A2+256M-1)的地址来寻址分区7112,其中分区起始地址A1与A2的设定需使得A1~(A1+128M-1)与A2~(A2+256M-1)两个寻址范围不会重迭。控制器73在收到客制外接装置所发出的存取命令后,即依据存取命令所指定的逻辑地址及各分区的位置信息,将指定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进行分区7111或分区7112的存取。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读写命令,并无法存取系统区域712。不过,若外接装置74可发出经过特殊设计且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客制组态命令(其态样在后文详述),则可更新系统区域712所储存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73依据外接装置74所发出的第六组态命令,更新分区的位置信息,以调整使用者区域711的多重分区的数量。例如,在位置信息存有分区容量时,将某一分区的容量设为零,以移除该分区;或者新增一容量记录,作为新增分区的容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位置信息存有分区容量时,控制器73依据外接装置74所发出的第七组态命令,更新位置信息,以调整使用者区域711的任一分区的容量。在又一实施例中,在位置信息存有分区起始地址时,控制器73依据外接装置74所发出的第八组态命令,更新位置信息,以调整使用者区域711的任一分区的起始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第六至第八客制组态命令中,每一客制组态命令可为下列态样的一:
(1)客制组态命令为一制造商保留命令。制造商保留命令是该标准通讯协议保留给制造商弹性运用的命令,其内含命令索引字段与命令参数字段,命令索引的值是选自该标准通讯协议所允许的值,命令参数则包含各客制组态命令对系统区域712所要更新的信息。例如,第七客制组态命令的命令参数包含指定哪一分区进行调整以及调整后的容量值。
(2)客制组态命令为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且指定一不属在使用者区域711的寻址范围的地址。例如,若使用者区域的寻址范围为0~(512M-1),则该指定地址可为不小于512M的地址。至在客制组态命令所要更新的系统区域712的信息,则与一般写入命令安排所要写入数据的方式相同,例如,直接放在一般写入命令的后。
(3)客制组态命令为该标准通讯协议所规范的一般写入命令,且指定一最低位(LSB)不为零的地址。如前面第一实施例所述,在某些标准通讯协议里,使用一般写入命令,但另外指定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可代表要存取系统区域712而非使用者区域711。至在客制组态命令所要更新的系统区域712的信息,则与一般写入命令安排所要写入数据的方式相同。
通过图7的第三实施例,可避免前述现有技术在不同外接装置存取多重分区时的兼容性问题。对在不同的现有外接装置而言,皆能存取预设分区;而对在前述的客制外接装置而言,则可依据各分区的位置信息,存取使用者区域711的所有分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非挥发性内存,包含:
一使用者区域,包含复数个分区,该些分区中的一第一分区是设定为可见分区;以及
一系统区域,储存该可见分区的一组态信息,该组态信息记录该可见分区的一识别信息及一支持通讯协议;以及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非挥发性内存,用以依据一存取命令与该组态信息,存取该可见分区,其中该存取命令是兼容于该支持通讯协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依据一外接装置所发出兼容在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可见分区的识别信息,以将该可见分区切换为该些分区中的一第二分区,其中该客制组态命令是下列三者其中之一: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一写入命令以及一读取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与该读取命令指定一不属在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区域包含复数个第一字段,用以储存每一该分区的容量,该控制器依据一外接装置所发出兼容在该支持通讯定的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些第一字段,以调整任一该分区的容量,其中该客制组态命令是下列两者其中之一: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与一写入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在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区域包含复数个第二字段,用以记录每一该分区的支持通讯协议,该控制器依据一外接装置所发出兼容在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些第二字段,以调整任一该分区的支持通讯协议,其中该客制组态命令是下列两者其中之一: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与一写入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于该可见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5.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是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该记忆装置包含:
一非挥发性内存,包含一使用者区域,该使用者区域包含一客制分区与一非客制分区;
一传输接口,用以从一外接装置接收一认证信息,该认证信息具有一未规范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客制格式;以及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传输接口及该非挥发性内存,用以依据该认证信息,决定是否允许该外接装置存取该客制分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认证信息包含一客制识别码,该控制器允许该外接装置存取该客制分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认证信息是内含在下列两者其中之一:该标准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与一写入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在该非客制分区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8.一种具多重分区的记忆装置,是支持一标准通讯协议,其特征在于,该记忆装置包含:
一非挥发性内存,包含:
一使用者区域,包含复数个分区;以及
一系统区域,储存每一该分区的位置信息;以及
一控制器,耦接至该非挥发性内存,用以依据一存取命令与每一该分区的位置信息,存取该些分区,其中该存取命令是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分区的位置信息包含分区容量,该控制器依据一外接装置所发出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位置信息,以调整任一该分区的容量,其中该客制组态命令是下列两者其中之一: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与一写入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在该使用者区域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分区的位置信息还包含分区起始地址,该控制器依据一外接装置所发出兼容在该标准通讯协议的一客制组态命令,更新该位置信息,以调整任一该分区的起始地址,其中该客制组态命令是下列两者其中之一:该支持通讯协议的一制造商保留命令与一写入命令,其中该写入命令指定一不属在该使用者区域的寻址范围的地址或一最低位不为零的地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存取命令的寻址范围包含该分区,该存取命令包含一第一地址,以寻址在该些分区中的一第一分区,其中该第一地址是一外接装置依据该第一分区的位置信息而产生。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区包含一预设分区,该存取命令的寻址范围限在该预设分区。
CN200610086737A 2006-06-20 2006-06-20 具多重分区的存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21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6737A CN100593213C (zh) 2006-06-20 2006-06-20 具多重分区的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6737A CN100593213C (zh) 2006-06-20 2006-06-20 具多重分区的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3720A true CN101093720A (zh) 2007-12-26
CN100593213C CN100593213C (zh) 2010-03-03

Family

ID=3899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6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3213C (zh) 2006-06-20 2006-06-20 具多重分区的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3213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621A (zh) * 2010-06-01 2011-08-17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raid-1的系统、实现raid-1的写入及读取/写入数据的方法
CN102207912A (zh) * 2010-07-07 2011-10-05 无锡中科龙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设备端实现分区功能的闪存设备及其访问方法
US8074023B2 (en) 2008-05-22 2011-12-06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system programming to switch memory access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in memory cards
CN107741913A (zh) * 2013-08-05 2018-02-27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管理一记忆装置的方法、记忆装置与控制器
CN110135791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程配方监控方法及制程配方监控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4023B2 (en) 2008-05-22 2011-12-06 Nuvo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system programming to switch memory access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in memory cards
CN102156621A (zh) * 2010-06-01 2011-08-17 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raid-1的系统、实现raid-1的写入及读取/写入数据的方法
CN102207912A (zh) * 2010-07-07 2011-10-05 无锡中科龙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设备端实现分区功能的闪存设备及其访问方法
CN102207912B (zh) * 2010-07-07 2015-10-07 无锡中科龙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设备端实现分区功能的闪存设备及其访问方法
CN107741913A (zh) * 2013-08-05 2018-02-27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管理一记忆装置的方法、记忆装置与控制器
CN107741913B (zh) * 2013-08-05 2021-09-07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来管理一记忆装置的方法、记忆装置与控制器
CN110135791A (zh) * 2018-02-08 2019-08-16 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程配方监控方法及制程配方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93213C (zh) 2010-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7683B2 (ja) データ記憶装置
US7653796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reg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a plurality of recording regions each managed by independent file system
US7177975B2 (en) Card system with erase tagging hierarchy and group based write protection
US7797490B2 (en) Memory card authentication system, memory card host device, memory card, storage area switching method, and storage area switching program
US9198025B2 (en) High-capacity SIM storage control
CN101789019B (zh) 一种可移动磁盘在Windows下的控制方法
EP2096546A1 (en) Write once recording device
US20070143566A1 (en) Non-volatile memories with data alignment in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US7185146B2 (en) Memory card device, and memory card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US20070143567A1 (en) Methods for data alignment in non-volatile memories with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US20100146197A1 (e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Method With Memory Allocation For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US20070143561A1 (en) Methods for adaptive file data handling in non-volatile memories with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US20070143378A1 (en) Non-volatile memories with adaptive file handling in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US8185705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ccessing apparatus and accessing method
EP177186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improve usb flash write performance
WO2009096180A1 (ja) メモリコントローラ、不揮発性記憶装置、及び、不揮発性記憶システム
CN100593213C (zh) 具多重分区的存储装置
CN101957798B (zh) 具有存储器集成电路的装置
WO2007081638A2 (en) Non-volatile memories and methods with adaptive file handling in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WO2007073538A2 (en) Non-volatile memories and methods with data alignment in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CN101634937B (zh) 数据存取方法、使用此方法的存储系统及其控制器
CN101089830B (zh) 记忆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US20160048353A1 (en) Memory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emory system
JP2000227956A (ja) 携帯可能記憶媒体及びその発行方法
WO2007073536A2 (en) Non-volatile memories and methods with memory allocation for a directly mapped file storag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