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6351B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6351B
CN101086351B CN200610014165XA CN200610014165A CN101086351B CN 101086351 B CN101086351 B CN 101086351B CN 200610014165X A CN200610014165X A CN 200610014165XA CN 200610014165 A CN200610014165 A CN 200610014165A CN 101086351 B CN101086351 B CN 101086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indoor
shell
square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41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6351A (zh
Inventor
赵敏喆
金范锡
千万浩
金永勋
申修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141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6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6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6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6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63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由如下部分构成:外壳它设置有外气吸入口,外气吸入口用于吸入在外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其一面开放形成;挡板它选择性的开闭外气吸入口;鼓风单元它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使空气强制流动;流动分离板它将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分离通过外气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的流动;区划板它设置于外壳的开放面,与流动分离板一起,将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前方格栅它设置于区划板的外侧,固定于外壳的开放面,且其上倾斜的形成有从室内吸入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将空气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排出口。本发明提高室内机的美观性,通过减少室内机排出及吸入空气时流动阻抗,提高空调器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系统用于对居住空间、食堂、图书馆、办公室等室内空间进行供冷或供暖。
为了实现上述用途的一般的空气调节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蒸发器构成。并且,通过上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的冷媒的熵变,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
上述空气调节系统可分为以下两种:室外机和室内机一体构成的一体式空气调节系统;室内机和室外机各自分开设置的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系统是将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设置在同一个装置内部的结构,因此一般设置于窗户。
另外,在上述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中,将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机设置在室内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并将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设置在楼房的阳台或建筑物的外墙壁上。
上述一般的空气调节系统只具有单纯的供冷及供暖功能。最近,为了保持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除了供冷及供暖功能以外,还需要开发出设置有换气功能的空气调节系统。
另外,也需要对如下的室内机进行开发。由于上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一般设置在室内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并且始终露出在外部,因此向室内露出的部分应该具有较好的审美外观。另外,在室内机的内外侧吸入、排出空气的时候减少流动阻抗,从而使供冷、供暖及换气时的热损失达到最小化,提高空调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在具有对室内的供冷、供暖及换气功能的空调器中,提高室内机的外观美观性,并且通过减少室内机排出及吸入空气时的流动阻抗,提高空调器的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它由如下部分构成:外壳,它设置有外气吸入口,上述外气吸入口用于吸入在外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其一面开放形成;鼓风单元,它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强制空气流动;前方格栅,它设置于区划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上述外壳的开放面,并且其上倾斜的形成有从室内吸入空气的室内吸入口,以及将空气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排出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它由如下部分构成:外壳,它设置有外气吸入口,上述外气吸入口用于吸入在外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其一面开放形成;挡板,它可选择性的开闭上述外气吸入口;鼓风单元,它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使空气强制流动;流动分离板,它将上述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并分离通过外气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的流动;区划板,它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开放面,并与上述流动分离板一起,将上述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前方格栅,它设置于上述区划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上述外壳的开放面,并且其上倾斜的形成有从室内吸入空气的室内吸入口,以及将空气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排出口。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还设置有吸入侧过滤器,上述吸入侧过滤器过滤通过上述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流入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质。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过滤器设有盖,上述开放并遮闭上述吸入侧过滤器的盖可旋转的设置于上述前方格栅。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盖以曲面形成。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向盖的相反方向倾斜,并且大致形成“Λ”形状。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前方格栅还设置有引导部,上述引导部上设置有引导槽,上述引导槽使上述过滤器可滑动的结合。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形成有多个吸入侧百叶窗板。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它包括有如下部分:可旋转的设置于上述前方格栅,并开闭上述室内排出口的排出侧百叶窗板;旋转上述排出侧百叶窗板的电机。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它还包括有如下部分:设置在上述前方格栅的一侧,并显示室内机的运转状态或/及控制状态的显示部。
前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显示部由如下部分构成:半透明的形成于上述前方格栅的一侧的多个标示部;设置于上述标示部的背面,并且发光的光源;控制上述各光源的控制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机设置在室内时的状态示意。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器中的室内空调单元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室内空调单元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室内机结构的一实施例示意面。
图5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前方格栅从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图4中的室内机的结构关键部位的纵向截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室内空调装置        200:室外机
300:风道部              400:室内机
410:外壳                411:外气吸入口
421:主鼓风流路          422:迂回流路
430:鼓风风扇            435:风扇电机
450:区划板              460:前方格栅
461:室内吸入            462:室内排出口
463:排出侧百叶窗板      464:盖
465:引导部              466:显示部
470:吸入侧过滤器        480:排出侧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是由如下部分构成:室内空调单元(hybrid unit)100,它具有调节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的功能;室外机200,它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机400,它将从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供给的空气供给到各个室内,并设置有多个;风道部300,它连接于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并用于引导空气。
在这里,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具有一般的室内机功能,可对供给到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另外,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使供给到室内的室外空气和向室外排出的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热损失。
如上所述构成的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可设置在室内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但是,为了有效的利用室内空间,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最好设置在阳台的天花板(未图示)上。
一般来说,阳台挨着起居室,并且上述阳台的天花板高于起居室或房间的天花板。
因此,可以将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设置在阳台的天花板上,从而不必在室内的天花板或墙壁上留出设置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的既定大小的空间。
另外,通过如上所述设置的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可以消除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对室内布局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一个室内空调单元100对多个房间进行供冷或供暖。
另外,上述室外机200是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壁上或阳台上。上述室外机200中设置有热交换机和鼓风机。上述热交换机的作用是: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上述鼓风机的作用是:通过强制性的使空气流动,从而提高上述室外空气与上述热交换机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上述风道部300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引导到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并且将空气从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引导到室内。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上述风道部300由以下部分构成:将室内空气引导到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的第一风道310;将空气从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引导到室内的第二风道320。
在这里,构成上述风道部300的上述各个风道310、320设置在室内天花板的内部。并且,为了减少热损失,最好是以二重风道结构构成。对上述二重风道结构的风道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上述室内机400也被称为风扇动力单元(fan power unit),与具有热交换及换气功能的室内空调单元100不同,上述室内机400只具有使空气流动的功能。
下面,将结合图2及图3,对室内空调单元100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室内空调单元100由如下部分构成:再生热交换部110,它使从外部供给的室外空气与排出到室外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机120,它用于调节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温度;外壳130,它用于容纳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和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
上述外壳130由如下部分构成:使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侧吸入口131;排出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的室内侧排出口132;将室外空气供给到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的室外侧吸入口133;将在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室外侧排出口134。
在这里,上述外壳130是四角盒子形状。上述第一风道310连接于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上述第二风道320连接于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
另外,上述室外侧吸入口133可以设置有预热器133a。上述预热器133a的作用是:对流入到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的室外空气进行加热。
上述外壳130的内部设置有分界壁115,上述分界壁115的作用是:区分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和室内热交换机120的设置空间。上述分界壁115上设置有如下部分:将吸入到上述室外侧吸入口133的室外空气排出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的第一连通口111;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将室内空气吸入到上述外壳130的第二连通口112;可开闭的设置于上述第一连通口111的可旋转的第一档板113;可开闭的设置于上述第二连通口112的可旋转的第二档板114。
在这里,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中设置有再生热交换机116,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使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相互交叉通过。即,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具备有如下部分:使排出到室外的室内空气流动的第一流路(未图示);使供给到室内的室外空气流动,并与上述第一流路相垂直的第二流路(未图示)。
另外,上述第一流路与上述第二连通口112及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相连通;上述第二流路则与上述第一连通口111及上述室外侧吸入口133相连通。
通过如上所述的再生热交换部110的结构,通过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6的第一流路的室内空气与通过上述第二流路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可以减少排出到室外的空气的热损失。
在这里,本发明的空气调节系统最好是以如下的运转模式构成:全部换气模式,将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空气全部排出到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部分换气模式,将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排出到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将剩余的空气通过室内侧排出口132排出;室内空气循环模式,将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空气全部通过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再次供给到室内。
在这里,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运转模式,根据上述空调器的运转模式,调节上述第一档板113和第二档板114的开闭角度。
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上连接有冷媒流动的冷媒管(未图示)。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内部流动的冷媒,可以从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的空气中吸收热量,或者向通过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的空气排出热量,从而实现空气调节功能。
上述外壳130的内部最好设置有如下部分:使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动的吸入流路;与上述吸入流路连通,并形成有通过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排出空气的排气流路的引导壁135。
另外,本发明的室内空调单元100设置有如下部分:使空气强制性的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流动到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的第一鼓风机140;使空气强制性的从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动到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的第二鼓风机150。
上述第一鼓风机140设置于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和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之间,即,上述排气流路上。并且,吸入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的室内空气或通过上述第一连通口111供给的室外空气,并送风到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
另外,上述第二鼓风机150设置在上述吸入流路上。上述第二鼓风机150通过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强制性的吸入室内空气,并排出到上述第二连通口112。
在这里,上述第二鼓风机150的排出口最好设置有隔膜151,上述隔膜151以既定的比率分割上述排出口。并且,上述隔膜151以既定的比率分割从上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上述隔膜151向着上述再生热交换部110的分界壁115延长形成,因此,在上述部分换气模式中,可以连接到以既定角度开放的上述第二档板114,并分割空气的流动。
上述第一鼓风机140和第二鼓风机150最好是由热风风扇等圆心型风扇构成。圆心型风扇具有如下优点:流动噪音低,可以通过提高电压来提高风量。
下面,将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室内空调单元100的运转模式的作用。
首先,用户选定室内空气循环模式,然后设定所希望的室内温度。此时,上述第一档板113和上述第二档板114遮住上述第一连通口111和上述第二连通口112。
另外,在上述第一鼓风机140和上述第二鼓风机150驱动后,室内空气将通过连接于上述第一风道310的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的内部。
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吸入流路流入到设置于上述排气流路的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并且进行热交换。
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将流动到上述第一鼓风机140,然后排出到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通过上述室内侧排出口132排出的空气,将通过上述第二风道320引导到室内,并对室内进行供冷或供暖。
当用户选择部分换气模式,并设定所希望的室内温度的时候,上述第一档板113和上述第二档板114将以既定的角度被开放。然后,各自连接到上述第一鼓风机140和上述第二鼓风机150的隔膜151。
另外,当上述第一鼓风机140和上述第二鼓风机150被电机驱动后,室内空气将通过连接于上述第一风道310的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的内部。
在这里,在上述第二档板114的作用下,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室内空气中的一部分,将流入到与上述第二连通口112连通的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的第一流路,而其余的部分则流入到设置于上述排气流路的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并进行热交换。
同时,在上述第一鼓风机140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将通过上述室外侧吸入口133流入到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的第二流路,并与通过上述第一流路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上述第一连通口111流入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并进行热交换。另外,流入到上述第一流路的室内空气将与沿着上述第二流路流动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排出到室外。
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将通过上述第一鼓风机140供给到室内,在对室内进行换气的同时,进行供冷或供暖。
当用户选择全部换气模式,并设定所希望的室内温度的时候,上述第一档板113和上述第二档板114将完全开放,并且上述第二档板114连接到上述引导壁135。
另外,在上述第一鼓风机140和上述第二鼓风机150被电机驱动后,室内空气将通过连接于上述第一风道310的上述室内侧吸入口131,流入到上述外壳130的内部。
在这里,在上述第二档板114的作用下,流入到上述外壳130内部的室内空气将全部流入到与上述第二连通口112连通的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的第一流路。
同时,在上述第一鼓风机140的作用下,室外空气将通过上述室外侧吸入口133流入到上述再生热交换机116的第二流路,并与通过上述第一流路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上述第一连通口111流入到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并进行热交换。另外,流入到上述第一流路的室内空气将与沿着上述第二流路流动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上述室外侧排出口134排出到室外。
在上述室内热交换机120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空气,将通过上述第一鼓风机140供给到室内,在对室内进行换气的同时,进行供冷或供暖。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8,对本发明室内机400的一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室内机400由如下部分构成:埋设在天花板或墙壁等室内内壁的外壳410;设置在上述外壳内部的一对鼓风风扇430;驱动上述鼓风风扇430的风扇电机43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鼓风风扇430被一个风扇电机435所驱动。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风扇电机,并独立驱动各自的鼓风风扇。
上述外壳410的底面开放,并形成四角盒子形状。上述外壳410的一侧面部形成有外气吸入口411。上述外气吸入口411连接于上述第二风道320(参照图1),并吸入在上述室内空调单元100被调节的空气。上述外壳410的另外一侧的开放的部分形成有排出口412,上述排出口412用于排出空气。
上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流动分离板413。上述流动分离板413的作用是:分割从上述外气吸入口411流入的空气,并且使上述空气分别排出到中央的鼓风风扇430和两侧面部。在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在通过上述流动分离板413区划开的部分中,设置有鼓风风扇430的部分称为主鼓风流路421,在其外侧的外壳的两部分称为迂回流路422。
上述流动分离板413的一面上形成有排出孔414,上述排出孔414的作用是,排出被上述各鼓风风扇430送风的空气。上述排出孔414的正前面设置有排出侧过滤器480,上述排出侧过滤器480的作用是:过滤通过上述排出孔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微尘或异物质。
另外,上述外壳410的外气吸入口411可旋转的设置有挡板425,上述挡板425用于调节通过上述外气吸入口的空气量。上述挡板425的一端连接于步进电机(未图示),因此,在上述挡板425以既定角度旋转的同时,调节通过外气吸入口411流入的空气量。
图中标号490是扩张风道。扩张风道490形成于外壳410的外气吸入口处,与第一风道310(参照图1)连接的上述扩张风道490的作用是:将通过上述第一风道310供给的空气引导到上述主鼓风流路421和迂回流路422。
上述外壳410的开放的底面设置有区划板450。上述区划板450与上述流动分离板413一起,将上述主鼓风流路421和迂回流路422区分开。在上述区划板450的外侧,前方格栅460结合在上述外壳410上。在这里,前方格栅460上形成有室内吸入口461和室内排出口462。
上述区划板450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开口部451。上述开口部451是设置上述鼓风风扇430的部分,并且与主鼓风流路421相连通。
另外,上述前方格栅460的室内吸入口461和室内排出口462位于相反的位置上。并且,相对于设置上述室内机400的部分,例如相对于天花板的面,上述室内吸入口461倾斜既定的角度。向横方向延长形成的多个吸入侧百叶窗板461a,以阶梯式排列于上述室内吸入口461上。
上述倾斜形成的室内吸入口461具有如下优点:在与室内吸入口461相反的方向上,用户将很难看到室内吸入口461,并且赋予立体感,因此可以提高外观的美观性。
另外,由于上述室内吸入口461倾斜形成,因此,与室内吸入口461平着形成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流动阻抗。
上述前方格栅460的室内排出口462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排出侧百叶窗板463。通过设置于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一侧部的步进电机(未图示),上述排出侧百叶窗板463可旋转所需的角度,并调节上述室内排出口462的开度。
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中央部位上形成有开口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区划板450的开口部451相对应,并且,上述前方格栅460的开口部与上述区划板450的开口部451相连通。上述前方格栅460的开口部设置有吸入侧过滤器470,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的作用是:过滤流入到上述区划板450的开口部451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异物质。
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可拆卸的设置于引导部465。上述引导部465以
Figure G2006114165X20060627D000101
形状设置于上述前方格栅460的开口部的两侧。
另外,上述前方格栅460上还设置有盖464,上述盖464的作用是,开闭及隐藏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在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两侧边缘部位上设置有合叶轴(未图示),上述盖464以上述合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开闭及隐藏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
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两侧部设置有“U”字形状的结合片468,上述结合片468作为结合装置,使上述盖464安装/拆卸于前方格栅460。上述盖464的两侧边缘部形成有椭圆形的结合凸起467,上述结合凸起467压入于上述结合片468。在这里,也可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使上述盖464安装/拆卸于前方格栅460。
上述盖464向着与上述室内吸入口461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大致形成“Λ”形状。上述盖464可以由扁平的板形状形成,但是为了提高外观的美观性,如图所示,也可以由具有既定曲率的曲面形成。
另外,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一侧形成有显示部466,上述显示部466用于时刻显示空调器的运转状态等。上述显示部466由如下部分构成:半透明的形成于上述前方格栅460的一侧的多个标示部466a;设置于上述标示部466a的背面,并且发光的LED灯等光源(未图示);控制上述各光源的控制部(未图示)。
当上述盖464关闭的时候,上述显示部466将被上述盖464所遮蔽。因此,为了使通过上述标示部466a发射出的光可以传递到上述盖464的外部,上述盖464上最好也形成有与上述标示部466a相对应的半透明的标示部464a。
下面,将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室内机400的运转情况进行说明。
用户在外部通过有线遥控器或无线遥控器选择全部换气模式、部分换气模式、室内空气调节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后,空调器将开始运转。之后,室外机200及室内空调单元100将开始运转,同时,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将通过第一风道310供给到室内机400。此时,上述室内机400的挡板425开始旋转,从而使上述外气吸入口411开放。同时,上述排出侧百叶窗板463也开始旋转,从而开放上述室内排出口462。
此时,鼓风风扇430开始运转,通过上述第一风道310供给的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将通过外气吸入口411流入到室内机400内部。通过外气吸入口411流入的空气,将在流动分离板413的作用下被区分开,并且各自流向设置有鼓风风扇430的主鼓风流路421,以及外侧的迂回流路422。
通过主鼓风流路421流动的空气,将通过鼓风风扇430排出到排出孔414,当经过排出侧过滤器480的时候,其含有的微尘及异物质将被过滤掉,然后通过室内排出口462排出到室内。此时,通过上述迂回流路422流动的空气,也将通过室内排出口462排出到室内。
将流入到室内机400的空气分为主鼓风流路421和迂回流路422后排出的原因如下:鼓风风扇430运转的时候,通过前方格栅460的室内吸入口461,将有少量的空气流进来,并且与通过上述外气吸入口411吸入的空气混在一起。此时,室内空气与通过第一风道310流入的混合空气的量较多,从而导致空调器效率的下降。
如上所述,如果设置有迂回流路422,通过迂回流路422的空气,至少不会与室内空气混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减少空调器效率的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器除了如上所述的全部换气模式、部分换气模式、室内空气调节模式以外,还可以执行室内空气循环模式。在室内空气循环模式中,在完全阻断通过第一风道310的空气的供给的状态下,只通过室内机400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
下面,将对如上所述的室内空气循环模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用户选择室内空气循环模式以后,挡板425封闭外气吸入口411,排出侧百叶窗板463开放室内排出口462,并且鼓风风扇430开始运转。此时,室内的空气将通过前方格栅460的室内吸入口461流入,流入的空气在通过吸入侧过滤器470时,其含有的微尘及异物将被过滤掉,然后流入到主鼓风流路421内侧,经过鼓风风扇430后,通过室内排出口462排出到室内。通过这样的过程,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
另外,当用户使空调器运转的时候,前方格栅460将通过显示部466显示用户所选择的运转模式及运转状态等信息。
在长时间使用室内机400以后,将会有很多的灰尘及异物质堆积于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从而使吸入侧过滤器470的集尘效率降低。因此,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用户最好更换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
更换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时,用户拉开上述盖464。此时,盖464的结合凸起467将从结合片468脱离开,从而解除盖464的结合状态。旋转上述解除了结合状态的盖464,使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开放。
接着,用户沿着引导部465滑动上述吸入侧过滤器470,并将其取出。然后,将新的吸入侧过滤器470放入两侧引导部465的引导槽,并将其推进去,从而完成吸入侧过滤器470的更换。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室内机的室内吸入口倾斜形成,因此在与上述室内吸入口相反的方向上,用户将很难看到室内吸入口,并且还可提供立体感,从而可以提高外观的美观性。
另外,由于增大了室内吸入口的流路截面积,因此可以显著降低流路阻抗,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部分:
外壳,设置有外气吸入口,上述外气吸入口用于吸入在外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并且其底面开放;
鼓风单元,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强制空气流动;
前方格栅,设置于区划板的外侧,并固定于上述外壳的开放面,并且其上倾斜的形成有从室内吸入空气的室内吸入口,以及将空气排出到室内的室内排出口;上述外壳的外气吸入口可旋转的设置有档板,挡板可选择性的开闭上述外气吸入口;上述外壳内部设有流动分离板,在开放的底面设有区划板;
上述流动分离板,将上述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并分离通过外气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的流动;
上述区划板,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开放面,并与上述流动分离板一起,将上述外壳的内部划分为设置鼓风单元的部分和其外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前方格栅的开口部设置有吸入侧过滤器,上述吸入侧过滤器过滤通过上述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流入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用于开闭并隐藏上述吸入侧过滤器的盖可旋转的设置于上述前方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盖以曲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向过滤器盖的相反方向倾斜,并且大致形成“Λ”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前方格栅还设置有引导部,上述引导部上设置有引导槽,上述引导槽使上述过滤器可滑动的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前方格栅的室内吸入口形成有多个吸入侧百叶窗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前方格栅的室内排出口上设置有可旋转的排出侧百叶窗板,并在一侧设有用于旋转上述排出侧百叶窗板的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前方格栅的一侧形成有显示部,上述显示部设置在上述前方格栅的一侧,用于显示室内机的运转状态或/及控制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其特征是上述显示部由如下部分构成:
半透明的形成于上述前方格栅的一侧的多个标示部;
设置于上述标示部的背面,并且发光的光源;
控制上述各光源的控制部。
CN200610014165XA 2006-06-08 2006-06-08 空调器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6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165XA CN101086351B (zh) 2006-06-08 2006-06-08 空调器的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165XA CN101086351B (zh) 2006-06-08 2006-06-08 空调器的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6351A CN101086351A (zh) 2007-12-12
CN101086351B true CN101086351B (zh) 2010-12-22

Family

ID=3893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416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6351B (zh) 2006-06-08 2006-06-08 空调器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6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1581B2 (ja) * 2013-06-25 2015-06-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881907B1 (ko) 2015-10-23 2018-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0907Y (zh) * 2000-12-29 2001-11-21 蒋亮健 一种空调机调节标识显示装置
CN1356508A (zh) * 2001-12-26 2002-07-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显示部
CN1576739A (zh) * 2003-07-19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换气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648534A (zh) * 2004-01-28 2005-08-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和空气净化装置
CN1651830A (zh) * 2004-02-03 2005-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60907Y (zh) * 2000-12-29 2001-11-21 蒋亮健 一种空调机调节标识显示装置
CN1356508A (zh) * 2001-12-26 2002-07-0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显示部
CN1576739A (zh) * 2003-07-19 2005-0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换气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648534A (zh) * 2004-01-28 2005-08-0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和空气净化装置
CN1651830A (zh) * 2004-02-03 2005-08-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79064A 2003.10.02
JP特开2005-164113A 2005.06.23
JP特开2005-98557A 2005.04.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6351A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17085B1 (ko) 초박형 환기장치
KR100755321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7591720B2 (en) Ventilating system
JP2008281212A (ja) 空気調和機
US20050287945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KR102362390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551942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KR20040017497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2052348B1 (ko) 환기장치
WO2021244097A1 (zh) 窗式空调器
CN101086351B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KR10110576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4502886A (zh) 空调及其通风设备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KR101555199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10219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0672602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 열교환유닛
KR100662384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댐퍼 어셈블리
KR20180044650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36238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34359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KR2007007825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710374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KR102362389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34363B1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