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0751A -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0751A
CN101080751A CN 200580043146 CN200580043146A CN101080751A CN 101080751 A CN101080751 A CN 101080751A CN 200580043146 CN200580043146 CN 200580043146 CN 200580043146 A CN200580043146 A CN 200580043146A CN 101080751 A CN101080751 A CN 101080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bour
monitored
active body
monitor server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431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雷
孙晓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to CN 2005800431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0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0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0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在主动体中实施的防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作为被监视对象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之一是否处于由作为码头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中的另一个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中;(b)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正在离开码头的所述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c)如果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则向警报设备发送警报信号。

Description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防盗方法和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近程无线通信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人们可以照看他们的私人物品。但是对于公众共享的物品,特别是那些可能由某些人在某个时期所共享的物品来说,由于不确定每个用户将在何时借出它们以及在何地使用它们,因此管理者经常陷入被动的境地,因为他们无法确定在某个时期内哪个用户正在使用某个物品。稍微的疏忽有可能造成公众共享的物品丢失。
在一个公司中,在所购买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膝上型电脑、无线瘦客户机等)中,只有一些是专属于某些特殊的人(例如部门管理者和销售人员)的,而大多数设备通常由许多职工根据他们各自任务的需要而共享。
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由来已久,即如何使职工能够为了他们工作目的方便地使用这些公众共享的设备,并同时有效地管理这些公众共享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方法和设备,当所监视的公共设备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被带出预先限定监视范围时,所述防盗方法和设备及时地产生警报信号。
根据本发明在主动体中执行的防盗方法包括: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作为被监视对象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之一是否位于作为码头(dock)的主动体和被动体的另一个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正在离开码头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如果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则向警报设备发送警报信号。
根据本发明在监视服务器中执行的防盗方法包括: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警报信号,所述警报信号表示被监视对象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离开码头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其中被监视对象和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外一个充当被动体以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无线电RF信号;基于所述警报信号产生警报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主动设备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作为被监视对象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之一是否位于作为码头的主动体和被动体的另一个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中;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正在离开码头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其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则所述发送单元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监视服务器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警报信号,所述警报信号表示被监视对象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离开码头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其中被监视对象和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外一个充当被动体以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无线电RF信号;警报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警报信号产生警报指令。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的说明和权利要求,其它目的和结果以及对本发明的更完整的理解将变得显然和明了。
附图说明
结合特殊实施例和附图,下面将给出本发明的详细描述,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设备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的防盗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示出了当采用图1中所示的防盗系统时分别在移动设备中和在监视服务器中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经由码头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的防盗系统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示出了当采用图3中所示的防盗系统时分别在码头中和在监视服务器中执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的主动体和用于产生警报的监视服务器的方框图;
在整个附图中,可以理解的是,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分和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PDA和便携式计算机,通常具有若干个通信接口。这些接口中常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接口,以支持基于WLAN、蓝牙、近场通信或RFID技术的无线通信。
由于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它们各自的无线电覆盖,因此除了在特定区域内的正常通信功能以外,装配有无线通信接口的移动设备还担负着下列职责:将自身限制在无线电范围内的监视区域中,并在移动设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带出监视区域时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基于这些近程(或有限无线电覆盖)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性,本发明旨在针对类似于移动设备的公众共享物品建立一种可靠的防盗系统。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基于Philips Mifare(RFID技术)的无线通信接口为例,描述本发明中的用于防止公共物品被盗的防盗系统。
根据Mifare,被动体通过被主动体激活而获得工作动力,然后建立与主动体的无线电链接。关于本发明的防盗系统,在被监视移动设备和实现监视的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一个充当被动体。当移动设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离开码头的监视区域时,即移动设备和码头之间的无线电链接在移动设备移出Mifare的无线电范围之后断开时,充当主动体的一方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以警告移动设备可能正被盗窃。
本发明的防盗系统提供两种监视模式,分别采用移动设备和码头作为主动体。下面将给出两个特殊实施例以描述这两种监视模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移动设备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即移动设备充当主动体)的防盗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在预定的监视区域(例如办公大楼或工厂区域)中布置多个码头10,每个码头10充当一个主动体。
根据Mifare的无线电范围(通常为10cm),当检测到码头10处于其无线电范围时,具有电源组件并充当主动体的移动设备40向监视服务器50报告其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这里,在码头10和以码头10为中心的移动设备40之间传送的无线电信号的覆盖区域被称为码头10的控制区域。当移动设备40检测到它正在离开它所属于的码头并进入另一个码头10的控制区域时,它向监视服务器50报告其所属于的新码头的识别信息。当移动设备40检测到它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离开预定的监视区域时,它向监视服务器50发送警报信号。
下面的部分将结合图2A和2B描述分别在图1的移动设备40和监视服务器50中所执行的步骤。
如图2A所示,首先,移动设备试图建立与每个码头的无线电链接,并且因此检测在它的无线电范围中是否存在码头(步骤S10)。
根据Mifare的操作协议,移动设备继续发送无线电信号,以检测在它的无线电范围中是否存在码头。如果在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范围中存在码头,则由无线电信号激活的码头建立与移动设备的无线电链接。一旦移动设备检测到码头,它自动转换为锁定状态(即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允许离开码头的控制区域)。此时,移动设备和码头之间的无线电链接正像电子锁,将移动设备40锁定在码头的控制区域中。
假设防盗系统内的每个码头具有其各自的身份,则经由与码头的近程无线通信,移动设备获得其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步骤S20),其中所述码头的身份可以是符号串,如200070,或者表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如车间A。
在获得其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之后,移动设备经由WLAN或WWAN,向监视服务器报告指示它处于锁定状态的状态信息以及其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步骤S30)。
当移动设备在码头的控制区域中移动时,例如安装在移动设备中的拾取传感器检测到技术设备正在被移动,则启用移动设备中的监视模块以检测它是否已经离开其所属于的码头,即检测移动设备和其所属于的码头之间的无线电链接是否断开(步骤S40)。
或者,与采用拾取传感器的检测模式相比,移动设备还可以以预定的间隔(例如2秒)检测它是否已经离开其所属于的码头,并有规律地向监视服务器报告检测结果,这可以使得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能接收任何检测结果的监视服务器发出警报,因此防止窃贼切断电源组件从而盗窃移动设备。
在码头的控制区域中移动的移动设备可以离开该码头的控制区域并进入另一个码头的控制区域,或者可以离开由多个码头形成的预定的整个监视区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确定移动设备是否移入到了新码头的控制区域(步骤S45)。
如果移动设备检测到它已经进入新码头的控制区域,则在经由近程无线通信获得新码头的识别信息之后,它向监视服务器报告新码头的识别信息(步骤S50)。
如果移动设备检测到它正在离开当前所属于的码头的控制区域并且尚未进入另一个新码头的控制区域,而是试图离开预定的控制区域,则移动设备检查当前状态是否已经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步骤S6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的用户ID(即用户名)和/或密码。在监视服务器执行认证程序并接收指示所输入的用户ID和/或密码是来自被授权的用户的确认消息之后,移动设备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即已经准予授权离开码头的控制区域)。
如果移动设备当前处于解锁状态,它可以离开预定的监视区域而不产生警报信号(步骤S70);然而,如果移动设备仍然处于锁定状态,则它将通过自己的警报设备发出警报(步骤S80),并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以警告移动设备可能正在被盗窃(步骤S90)。
为了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处于解锁状态的移动设备还没有离开其所属于的码头的控制区域,则移动设备将自动从解锁状态恢复为锁定状态,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在被授权用户的使用间隙中将移动设备盗走。相应地,在自动恢复为锁定状态之后,移动设备向监视服务器报告它的最新状态,以便监视服务器可以及时更新所记录的移动设备的状态信息。
图2B描述了在图1的防盗系统的监视服务器50中所执行的步骤。如图2B所示,当监视服务器经由WLAN或WWAN接收从移动设备所传送的信号时(S110),它首先确定所传送的信号是否是警报信号(步骤S12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是警报信号,则监视服务器发出警报并将警报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步骤S130),其中显示装置可以是监视服务器处的显示屏,或是由监视服务器控制的用于警报的照明装置,并且所述照明装置布置在由多个码头形成的预定监视区域中。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不是警报信号,则确定所传送的信号是否是移动设备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步骤S140)。如果答案为“是”,则将所传送的移动设备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记录在监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并且将处于锁定状态的移动设备的状态信息也记录在监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步骤S150);如果答案为“否”,则确定所传送的信号是否是用于解锁的用户ID和/或密码(步骤S16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是用户ID和/或密码,则监视服务器确定该用户ID和/或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将记录在数据库中的移动设备的状态设置为解锁状态,并将与授权有关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步骤S17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不是用户ID和/或密码,则监视服务器基于所传送信号的内容来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S180)。例如,如果移动设备以预定的间隔(例如2秒)检测它是否已经离开其所属于的码头,则监视服务器检查它是否已经如期接收到了检测结果的报告。如果未能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检测结果的报告,则监视服务器不仅发出警报,还将警报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除了在预定监视区域中监视移动设备以防止移动设备被盗之外,基于所记录的每个移动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其所属于的码头的识别信息,监视服务器还可以实时地在显示屏上显示和跟踪每个所保护的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和相关信息。例如,移动设备当前是否在监视区域内:如果移动设备在监视区域内,则显示特定码头的识别信息;当前是否有人正在使用移动设备:如果有人正在使用,则显示特定用户的识别信息。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经由码头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即码头是主动体)的防盗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以在预定的监视区域(例如办公大楼或工厂区域)中布置多个码头10,每个码头10构成一个主动体。根据Mifare的无线电范围,每个码头发送无线电信号,以检测在它的监视区域内是否存在移动设备40,并在找到移动设备40之后向监视服务器50报告关于该移动设备的信息。当检测到它的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离开监视区域时,码头向监视服务器50发送警报信号。这里,以码头10为中心且以无线电范围为半径的覆盖区域被称为码头10的监视区域。
图4A和4B是示出了分别在图3所示的码头10中和在监视服务器50中执行的步骤。
如图4A所示,首先,码头发送无线电信号以检测在它的监视区域中是否存在移动设备(步骤S310)。如果在码头的监视区域中存在移动设备,则由无线电信号激活的移动设备将建立与码头的无线电链接。
在建立无线电链接之后,码头经由与移动设备的近程无线通信,获得所述移动设备的识别信息(步骤S320)。和上述实施例相同,当建立无线电链接时,码头将其监视区域中的移动设备的状态设置为锁定状态。通过移动设备和码头之间的无线电链接,以电子锁的方式将移动设备锁定在码头的监视区域中。
假设防盗系统内的每个码头具有其各自的身份,则码头经由有线/无线LAN或有线/无线WAN,向监视服务器报告它的身份,以及在它的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步骤S330)。
当移动设备在码头的监视区域内移动时,码头基于检测移动设备和码头之间的无线电链接是否断开,来确定移动设备是否离开它的监视区域(步骤S340)。
如果码头检测到移动设备正在离开它的监视区域,则检测它的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已经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步骤S35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码头可以接收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的用户ID(即用户名)和/或密码。在监视服务器执行认证程序并接收指示所输入的用户ID和/或密码是来自被授权的用户的确认消息之后,码头将其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此时,码头已经解锁了其监视区域内的所有移动设备,为了防止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被未经授权的用户盗窃,解锁状态应当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例如每次解锁的时间限制为2秒。如果码头在时间限制过期之后检测到移动设备处于监视区域中,则码头将其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再次从解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以相同的方式,在变为锁定状态之后,码头将其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最新状态信息报告给监视服务器,以便监视服务器可以及时更新所记录的移动设备的状态信息。
如果码头在步骤S350检测到码头的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处于解锁状态,则移动设备可以离开监视区域而不产生警报信号(步骤S360);然而,如果移动设备仍然处于锁定状态,则码头不仅发出警报(步骤S370),还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以向监视服务器警告码头的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可能正在被盗窃(步骤S380)。
优选地,码头以预定的间隔(例如2秒)有规律地向监视服务器报告关于其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检测结果,这可以使得监视服务器在未能如期接收到检测报告时发出警报,因此防止窃贼切断电源组件从而盗窃移动设备。
图4B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防盗系统的监视服务器50中所执行的步骤。如图4B所示,当监视服务器接收到经由有线/无线LAN或有线/无线WAN从移动设备传送的信号时,它首先确定所传送的信号是否是警报信号(步骤S42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是警报信号,则监视服务器发出警报并将警报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步骤S43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不是警报信号,则确定所传送的信号是否是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的码头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用户ID和/或密码(步骤S44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是用户ID和/或密码,则监视服务器确定该用户ID和/或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将记录在数据库中的移动设备的状态设置为解锁状态,并将与授权有关的确认信息发送至码头(步骤S450)。
如果所传送的信号不是用户ID和/或密码,则监视服务器基于所传送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S460)。例如,如果所传送的信号是来自码头所报告的与在预定时间限制过期之后将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状态从解锁状态重新变为锁定状态有关的信息,则监视服务器将基于所述报告,及时地更新所记录的移动设备的状态信息。
此外,如果监视服务器未能如期从码头接收与其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状态有关的检测报告,监视服务器不仅发出警报还将警报信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所提出的装配有Mifare通信接口的防盗系统还可以用其它近程无线通信协议实现。如果采用NFC(近场通信)接口,则码头和移动设备二者均可以充当主动体,因此实现对等通信模式或简称为P2P通信模式。
当本发明采用P2P通信模式时,上述两个特殊实施例的实现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当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采用P2P通信模式,可以经由移动设备和监视服务器之间的无线电链接实现用户认证。在这种模式下,当码头检测到监视区域中的移动设备试图离开所述监视区域时,码头通过向移动设备发送轮询(poll)请求以检查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已经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所述移动设备将来自监视服务器的授权信息作为轮询响应反馈至码头,以便码头可以监视其监视区域内的每个移动设备,并在未经授权的用户盗窃移动设备时及时、准确地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相应的需求采用不同的通信接口和监视模式。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这样的Mifare通信接口,即码头作为主动体而移动设备作为被动体,以便简化移动设备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移动设备上贴有无接触标签,则装配有读取器的码头可以以无线的方式读取标签上的信息,从而实现上述监视程序。只要在被监视的贵重物品上贴有Mifare标签,它也同样适用于其它贵重物品的监视。如果防盗系统需要码头分别监视监视区域内的每个移动设备并且基于每个特殊设备的当前状态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则可以应用码头和移动设备二者作为主动体的NFC接口来实现监视操作。
至于本发明中使用近程无线通信技术的防盗方法,可以以软件或硬件或二者的组合来实现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以硬件实现所提出的防盗方法时用于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的主动体和用于产生警报的监视服务器的配置,其中这里没有示出那些与在基于Mifare和传统服务器的传统主动体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
如在本发明的防盗方法所述的,参考所提出的防盗系统,在受监视的移动设备和用于执行监视的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一个充当被动体。当移动设备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离开码头的监视区域时,作为主动体的一个负责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以警告移动设备可能正在被盗窃。
如图5所示,主动体100,正如图3中的码头10(或者图1中的移动设备40)一样,包括:发送单元110,用于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移动设备是否位于作为主动体的码头的无线电范围的覆盖区域内;检测单元120,用于在检测到移动设备正在离开码头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移动设备离开所述码头(假设所述移动设备作为缺省被初始化为不允许离开其所属于的码头);其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则所述发送单元向监视服务器200发送警报信号。
所述主动体100还包括:接收单元130,用于接收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的码头监视区域内的移动设备的用户ID和/或密码;并且所述主动体经由发送单元110将用户ID和/或密码发送至监视服务器200。
在监视服务器200接收到用户ID和/或密码之后,确定单元210基于用户ID和/或密码,确定是否允许移动设备离开码头,并经由发送单元240将确定结果发送至主动体。
主动体100中的接收单元130接收来自监视服务器200的确定结果,以便在上述检测单元120检查是否允许移动设备离开码头时提供已更新的信息。
如果监视服务器200中的接收单元220从主动体接收到警报信号,则警报单元230将产生警报,以警告码头的监视区域内的某移动设备可能正在被盗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关于如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使用近程无线通信技术的防盗系统,公众共享的移动设备以电子锁的方式被锁定在由若干码头构成的监视区域中。当处于锁定状态的移动设备被带出监视区域时,将及时地向由管理者控制的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并因此所提出的防盗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共物品被盗。
此外,由于监视服务器可以提供被监视的公共物品的当前位置和相关的用户信息,则防盗系统有利地建立和改进了公共物品的管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对本发明所公开的防盗方法和设备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在主动体中实施的防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作为被监视对象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之一是否处于由作为码头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中的另一个的无线电范围所覆盖的区域中;
(b)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正在离开码头的所述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
(c)如果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则向警报设备发送警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所述警报设备是监视服务器,并且所述监视服务器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收警报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步骤(a)还包括:
向监视服务器报告检测到的关于被监视对象是否处于码头的区域中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盗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由用户输入的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的信息;
将所输入的信息发送至监视服务器;
从监视服务器接收关于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是从监视服务器基于所输入的信息的确定而获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所输入的信息包括用户ID和/或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所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在步骤(a),所述主动体周期性地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被监视对象是否处于码头的所述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防盗方法,其中如果被监视对象是主动体,则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检测被监视对象是否被移动;
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被移动时,开始步骤(a)的操作。
9.一种在监视服务器中实施的防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警报信号,所述警报信号指示被监视对象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离开码头的无线电范围所覆盖的区域,其中被监视对象和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外一个充当被动体以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无线电RF信号;
基于所述警报信号产生警报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从主动体发送的关于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的信息,所述信息是由用户经由智能卡或键盘输入所述主动体的;
基于所述信息确定用户是否是被授权用户;
将确定结果发送至主动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盗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关于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的信息,显示关于当前正在使用被监视对象的相关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防盗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接收主动体所发送来的检测报告,所述检测报告是通过检测被监视对象是否处于码头的区域中而从主动体获得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检测报告来显示被监视对象的当前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在每个预定时间段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检测报告;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中未接收到所述检测报告,则产生警报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盗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警报指令,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码头附近的警报设备以发出警报。
16.一种主动设备,包括:
用于向被动体发送无线电RF信号,以检测作为被监视对象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之一是否处于由作为码头的主动体和被动体中的另一个的无线电范围所覆盖的区域中的装置;
用于当检测到被监视对象正在离开码头的所述区域时检查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所述码头的装置;
其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则所述发送装置再次向监视服务器发送警报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动设备,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由用户输入的用户ID和/或密码的信息的装置;
在所述发送单元向监视服务器发送由用户输入的信息之后,所述接收装置从所述监视服务器再次接收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响应信息是由所述监视服务器基于用户输入的信息确定的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
18.一种监视服务器,包括:
用于接收从主动体发送来的警报信号,所述警报信号指示被监视对象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离开由码头的无线电范围覆盖的区域,其中被监视对象和码头中具有电源组件的一个充当主动体,而另一个充当被动体以接收主动体发送来的无线电RF信号;
用于基于所述警报信号生成警报指令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监视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用于当接收装置从主动体接收到用户ID和/或密码的信息时基于所述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被监视对象离开码头的装置;
用于向主动体发送确定结果的装置。
CN 200580043146 2004-12-17 2005-12-07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1080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80043146 CN101080751A (zh) 2004-12-17 2005-12-07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10102011.7 2004-12-17
CN200410102011 2004-12-17
CN 200580043146 CN101080751A (zh) 2004-12-17 2005-12-07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0751A true CN101080751A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0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43146 Pending CN101080751A (zh) 2004-12-17 2005-12-07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075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7662A (zh) * 2010-06-23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防盗装置
CN102202325A (zh) * 2011-05-19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wlan对终端进行监控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1946215B (zh) * 2008-02-21 2013-03-27 西门子公司 用于控制报警管理系统的方法
CN104023309A (zh) * 2014-05-16 2014-09-03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防盗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952020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子暗盒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及电子暗盒管理装置
CN105046776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嘉德智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子锁防盗方法和系统
WO2021035467A1 (zh) * 2019-08-26 2021-03-04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货物防丢失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6215B (zh) * 2008-02-21 2013-03-27 西门子公司 用于控制报警管理系统的方法
CN101917662A (zh) * 2010-06-23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防盗装置
CN101917662B (zh) * 2010-06-23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防盗装置
CN102202325A (zh) * 2011-05-19 2011-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wlan对终端进行监控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4952020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子暗盒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及电子暗盒管理装置
CN104023309A (zh) * 2014-05-16 2014-09-03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防盗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023309B (zh) * 2014-05-16 2017-11-07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防盗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046776A (zh) * 2015-07-14 2015-11-11 嘉德智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子锁防盗方法和系统
WO2021035467A1 (zh) * 2019-08-26 2021-03-04 唐山哈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货物防丢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29002B1 (en) Anti-theft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wireless technologies
CN101080751A (zh) 利用无线技术的防盗方法和设备
CN103370717B (zh) 始终可用的嵌入式盗窃反应子系统
TWI512530B (zh) 永久有效的內嵌竊盜反應子系統
TWI506473B (zh) 總是可用的嵌入式盜竊反應子系統(一)
TWI544359B (zh) 總是可用的嵌入式盜竊反應子系統(二)
EP2549452A1 (en) Location-based tracking
TWI610193B (zh) 永久有效的內嵌竊盜反應子系統
CN105760723B (zh) 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
TW201344495A (zh) 總是可用的嵌入式盜竊反應子系統(三)
TW201337635A (zh) 總是可用的嵌入式盜竊反應子系統(四)
CN20290483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
US8307055B2 (en) Secure platform management device
TW201346630A (zh) 永久有效的內嵌竊盜反應子系統
CN114679916A (zh) 物理访问控制系统和方法
JP5106225B2 (ja) 車両監視システム
CN101546467A (zh) 具有预警功能的无线报警系统及方法
JP4402135B2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制御装置
JP2007317074A (ja) 防犯システム
JP2008153852A (ja) 電力線搬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電源装置、電気錠装置、サーバ
JP4240962B2 (ja) 情報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JP2011030038A (ja) 警備システム、phs親機、および警備方法
CN111962560A (zh) 一种智能井盖的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935275A (zh) 一种智能井盖的管理系统
JP2007114889A (ja) 盗難対策システム、および盗難対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X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ffective date: 200804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04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