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8802A -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8802A
CN101078802A CN 200610060739 CN200610060739A CN101078802A CN 101078802 A CN101078802 A CN 101078802A CN 200610060739 CN200610060739 CN 200610060739 CN 200610060739 A CN200610060739 A CN 200610060739A CN 101078802 A CN101078802 A CN 10107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unit
eyeglass
hole
stepped appearance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07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8802B (zh
Inventor
余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60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78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8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8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88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第一框架件,该第一框架件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其固定于该第一阶梯形通孔内;第二框架件,其具有本体部、端部以及贯穿该本体部及端部的第二阶梯形通孔,该第二框架件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并与该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且该第二框架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其固定于该第二阶梯形通孔内,该第二镜片能够随着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该种镜头模组结构紧凑。本发明还提供该种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与一般光学仪器相比较,照相机镜头的结构较为复杂,往往由相当数量的镜片所组成。在光学设计时,这些镜片的相对位置都是当作完全理想的情况来进行设计的,即,设计时的像质是在每片镜片的光轴完全重合的理想条件下完成的,每片镜片都不存在同心度误差。但一般在组装镜头时,每片镜片装入镜筒时其光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或偏差,从而产生同心度误差,这必然会影响组装后镜头的成像质量。所以,对一个好镜头而言,它不仅应具有合理的镜筒设计,而且还应采用一个良好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以使组装后各镜片的同心度误差最小,从而确保组装后的镜头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为确保组装后各镜片及镜筒具有良好的同心度,通常是将镜片直接放置在镜筒内,并将各镜片与镜筒均连接在专用装配车床上,通过定中仪对准、定中来保证各镜片的同心度要求。但是,上述方法中需采用专用的装配车床,成本较高,也不易操作。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的镜头模组,以及该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说明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的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第一框架件,该第一框架件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其固定于所述第一阶梯形通孔内;第二框架件,其具有本体部、端部以及贯穿该本体部及端部的第二阶梯形通孔,该第二框架件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并与该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且该第二框架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其固定于所述第二阶梯形通孔内,该第二镜片能够随着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以及,一种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框架件,该第一框架件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将该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
提供第二框架件,其具有本体部、端部以及贯穿该本体部及端部的第二阶梯形通孔,该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将所述第二框架件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并使其与该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且使该第二框架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转动;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第二阶梯形通孔内,使得该第二镜片能够随着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提供一个治具,将该治具插入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所形成的凹槽内,夹紧所述第二框架件,并使其带动所述第二镜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镜片与第一镜片的同心度达到最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镜头模组的第一镜片与第二镜片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与第二框架件内,所述第一框架件与第二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两者之间没有间隙,且所述第二框架件可带动第二镜片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组装过程中可利用一治具通过该凹槽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从而带动第二镜片转动,使得该第二镜片与第一镜片之间的同心度误差达到最小。该种镜头模组结构紧凑,且其组装方法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100,其包括第一框架件110,一个第一镜片120,第二框架件130,以及一个第二镜片140。
所述第一框架件110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112,该第一阶梯形通孔112的内侧形成有一凸起114,用于抵持镜片。
所述第一镜片120由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该第一镜片120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凸起114上,另一端设置有一支撑体150,其可防止镜头模组100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致使该第一镜片120不稳定而导致该镜头模组100的光学性能恶化等现象产生。当然,可以有多个第一镜片120固定于所述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也可以有其它镜片与第一镜片120同时固定于所述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形成一镜片组,且所述镜片组的各镜片的轴线基本重合。
所述第二框架件130具有本体部132、端部134以及贯穿该本体部132及端部134的第二阶梯形通孔136。所述端部134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38,该凹槽138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相对于第一框架件110转动。当然,所形成凹槽的数量可以有多个。该第二框架件130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136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并与该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框架件130可以通过其本体部132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也可以通过其端部134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还可以通过其本体部132与端部134同时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件130通过其本体部132及端部134同时与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
所述第二镜片140抵靠于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端部134。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第二阶梯形通孔内还设置有一个第三镜片160,该第三镜片160抵靠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凸起114上。所述镜片140与160之间设置有一间隔体170,如此可防止镜头模组100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等致使该镜头模组100的光学性能恶化等现象产生。所述镜片140与160均由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通孔136内,且该两镜片140与160的轴线基本重合。当然,可以有多个第二镜片140及多个第三镜片160固定于所述第二阶梯形通孔112内,且所述多个镜片140与160的轴线均基本重合。所述镜片140与160能够同时随着第二框架件130相对于第一框架件110转动,进而可使得所述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与第一镜片120的同心度达到最佳。
下面将具体描述该镜头模组100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第一框架件110,该第一框架件110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112;
(2)提供一个第一镜片120,将该第一镜片120用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且使该第一镜片120的一端部抵靠于所述凸起114上,并在该第一镜片120的另一端部设置一个支撑体150以支撑该第一镜片120;
(3)提供第二框架件130,该第二框架件130具有本体部132、端部134以及贯穿该本体部132及端部134的第二阶梯形通孔136,该第二框架件130的端部134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38,该凹槽138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相对于第一框架件110转动;
(4)将所述第二框架件130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136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第一阶梯形通孔112内,并使其与该第一框架件110相互压紧配合,且使该第二框架件130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110转动;
(5)提供一个第二镜片140及一个第三镜片160,将该第二镜片140与第三镜片160均用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第二阶梯形通孔136内,并使第二镜片140抵靠于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端部134上,使第三镜片160抵靠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的凸起114上,且在该第一镜片140与第三镜片160之间设置一间隔体170,并使该第二镜片140与第三镜片160的轴线基本重合。所述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能够同时随着第二框架件130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转动;
(6)提供一治具,将该治具插入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端部134所形成的凹槽138内,夹紧所述第二框架件130,并使其带动所述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与第一镜片120的同心度达到最佳。
所述镜头模组100,其第一框架件110与第二框架件130相互压紧配合,两者之间没有间隙,且所述第二框架件130可带动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一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110转动,另外,所述第二框架件130的端部134形成有一个凹槽138,组装过程中可利用一个治具通过该凹槽138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130,从而带动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转动,进而使得该第二镜片140及第三镜片160与第一镜片120间的同心度误差达到最小。该种镜头模组结构紧凑,且其组装方法简单方便。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如适当变更第一框架件与第二框架件的配合方式,凹槽的数量、位置等,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镜头模组包括第一框架件,该第一框架件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至少一个第一镜片,该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第二框架件,该第二框架件具有本体部、端部以及贯穿该本体部及端部的第二阶梯形通孔,该第二框架件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并与该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且该第二框架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转动,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镜片,该第二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第二阶梯形通孔内,该第二镜片能够随着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
4.一种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步骤包括:
提供第一框架件,该第一框架件内具有第一阶梯形通孔;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镜片,将该第一镜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
提供第二框架件,该第二框架件具有本体部、端部以及贯穿该本体部及端部的第二阶梯形通孔,该第二框架件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配合一个治具使所述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将所述第二框架件沿其第二阶梯形通孔的轴向穿设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并使其与该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且使该第二框架件能够相对于该第一框架件转动;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镜片,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第二阶梯形通孔内,使得该第二镜片能够随着第二框架件相对于第一框架件转动;
提供一个治具,将该治具插入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所形成的凹槽内,夹紧所述第二框架件,并使其带动所述第二镜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转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镜片与第一镜片的同心度达到最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件带动所述第二镜片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件转动的过程中,还包括利用一测试机台观测所述镜头解析度的步骤,以使得所述第二镜片与第一镜片的同心度达到最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台为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测试机或投影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由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一框架件的第一阶梯形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由紫外胶、无影胶、快干胶或树脂类白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第二阶梯形通孔内。
9.如权利要求4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镜头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框架件相互压紧配合。
CN200610060739A 2006-05-24 2006-05-24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8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0739A CN101078802B (zh) 2006-05-24 2006-05-24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0739A CN101078802B (zh) 2006-05-24 2006-05-24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8802A true CN101078802A (zh) 2007-11-28
CN101078802B CN101078802B (zh) 2010-05-12

Family

ID=3890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07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8802B (zh) 2006-05-24 2006-05-24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88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187A (zh) * 2010-06-24 2011-12-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621654A (zh) * 2011-01-27 2012-08-0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CN108068035A (zh) * 2016-11-08 2018-05-2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组装的镜片夹持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8527A (en) * 1996-03-28 1999-04-27 Minolta Co., Ltd. Decentered lens holding structure and its positioning method
US6657798B1 (en) * 2003-02-10 2003-12-02 Electo Optical Science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good assemblies manufacturable from a number of parts
KR100545070B1 (ko) * 2003-03-18 2006-01-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그 조립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187A (zh) * 2010-06-24 2011-12-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621654A (zh) * 2011-01-27 2012-08-01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CN102621654B (zh) * 2011-01-27 2015-03-25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镜头镜筒
CN108068035A (zh) * 2016-11-08 2018-05-2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组装的镜片夹持工具
CN108068035B (zh) * 2016-11-08 2019-09-1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组装的镜片夹持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8802B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277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US7684132B2 (en) Lens barrel, method for fixing lens, and working apparatus for fixing lens
CN205067834U (zh) 用于影像模组主动对准的镜头吸附治具
CN101059592A (zh) 镜头驱动装置及相机模组
CN100582845C (zh) 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JP2006308987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CN1089447C (zh) 光束合成装置和装有该装置的彩色图象投影设备
CN208297798U (zh) 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645247A (zh) 投影仪
JP2001523838A (ja) オフ軸プロジェクターで使用するための偏心レンズ群
CN101078802A (zh) 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5068206A (zh) 用于影像模组主动对准的镜头吸附治具及其方法
CN107404604A (zh) 组装方法及相机模组
CN1577059A (zh) 投影型映像显示装置
CN101105563B (zh) 镜头模组和镜头模组组装方法
CN1940643A (zh) 光学模组
CN101581842B (zh) 用于立体液晶显示器的自动对正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49739A (zh) 一种阵列式镜头的组装方法
CN1388907A (zh) 变焦距透镜装置、使用了该装置的光学设备及投影仪
CN100345058C (zh) 一种单芯片单色轮立体投影光学引擎
CN100337142C (zh) 光学单元以及使用该光学单元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430735A (zh) 改善液晶投影机对比度的方法
CN206147240U (zh) 可实现光学变焦的光学动捕摄像机
TWI395985B (zh) 鏡頭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N1834774A (zh) 棱镜结构体和投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