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7061A -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7061A
CN101077061A CN 200710201104 CN200710201104A CN101077061A CN 101077061 A CN101077061 A CN 101077061A CN 200710201104 CN200710201104 CN 200710201104 CN 200710201104 A CN200710201104 A CN 200710201104A CN 101077061 A CN101077061 A CN 101077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wheat
inbred line
hybridization
self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2011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7061B (zh
Inventor
陈庆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7102011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77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7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7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7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7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以近交系和纯系荞麦品系为材料,采用近交系与近交系之间或近交系与纯系之间配制杂交组合的方法生产杂交荞麦。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方法简单,特别适合杂交荞麦的生产。尤其是所得杂交荞麦由于杂种优势和自交可育特性,大大提高了普通荞麦(甜荞)的产量,一般可以增产3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荞麦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是荞麦属植物中的主要栽培种,几乎分布于所有种植粒用作物的国家。我国南北方都有种植。目前生产上推广和种植的普通荞麦品种都是遗传性不很稳定的混合群体,产量低下,一般亩产只有50-100kg左右。主要原因是自交不亲和、天然杂交结实率低,而且不稳定。专利申请号为CN200610037698.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II优42的育种和制种方法,该方法选择镇恢129作母本,镇恢084作父本杂交获得F0种子,然后自交5~7代,边自交边选择,培育出强优恢复系镇恢42,再用不育系II-32A与强优恢复系镇恢42杂交,获得具有高抗白叶枯病、叶片短挺、株型紧凑的杂交稻新品种II优42。该方法采用的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基础的三系法而获得杂交水稻。但目前还没有杂交荞麦生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近交系和纯系生产杂交荞麦的方法以获得高产的杂交荞麦品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是以普通荞麦近交系或纯系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荞麦的方法。
上述的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配制杂交组合为将不同近交系的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或将近交系荞麦品种与纯系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不同近交系间进行杂交配制为将两种不同的近交系荞麦品种间箱种植,箱宽1-2米,初花期时,一种近交系保留短花柱型植株而去除长花柱型植株,另一种近交系保留长花柱型植株而去除短花柱型植株,两近交系分别为不同花型植株,都不能自交结实,只能彼此授粉结实,由此获得的种子就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播种后,观测生长状况和产量品质情况,选择其中产量、品质和抗性最好的杂交组合,就是优良杂交荞麦。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近交系荞麦品种与纯系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的方法是以自交不亲和的近交系为母本,以纯系为父本,将母本和父本间箱种植,箱宽1-2米,初花期时,近交系保留长花柱型植株,拔除短花柱型植株,近交系长花柱植株上所结种子就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播种后,选择其中产量、品质及抗性好的杂交组合,就是优良杂交荞麦新品种。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近交系为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的近交系。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近交系是以普通荞麦品种为基础,选择形态特征相似的优良个体,在隔离防虫条件下,将长花柱和短花柱型植株彼此配对授粉,所得种子播种后产生下一代,下一代群体采用同样配对授粉方式,获得再下一代种子,依此法杂交直到群体性状稳定,不发生明显遗传分离为止,即得普通荞麦近交系。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纯系为自交可育不落粒的甜荞纯系。
前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所述纯系是采用自交可育不落粒的花柱同长的荞麦品系作父本与自交不亲和的普通荞麦长花柱植株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F1代由于表现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可得自交种子,选择其后代群体中的自交可育的优良植株进一步让其自交,直到获得自交可育优良纯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荞麦产量低的缺陷,使用近交系间或近交系和纯系间配制生产杂交荞麦,所培育出的杂交荞麦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其产量比一般普通荞麦品种高20%以上。本方法使用近交系或纯系作为亲本,使亲本遗传纯合,再进行不同近交系间或近交系与纯系间的杂交,获得杂合性非常大的杂种1代,从而表现出了强大的杂种优势。尤其是所获得的自交可育的杂交荞麦,由于自交可育和杂种优势双重作用,使得杂交荞麦产量大大提高,产量可比一般普通荞麦品种高30%以上。由于在进行近交系间或近交系与纯系间的杂交前,对近交系和纯系进行了选育,很好地保证了杂交荞麦品种的优良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杂交方法简单,育种周期短,所得杂交品种性能好,适合于大面积推广栽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自交可育纯系培育:
选用花柱同长自交可育落粒的野生荞麦材料F.esculentum var.homotropicum为父本,以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不落粒的德国荞麦Sobano品种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F1代由于表现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可得自交种子,在其后代F2群体中选择保留了双亲自交可育而且不落粒的优良植株进一步让其自交,直到获得农艺性状良好的自交可育优良纯系“甜自21号”
由于已经获得了自交可育不落粒的甜荞纯系“甜自21号”材料,在以后的甜荞纯系生产中,只需将甜荞品种的长花柱型植株与“甜自21号”等纯系杂交,从其后代选择农艺性状良好的自交可育植株进一步自交,如此自交多代后,就可以形成了新的甜荞纯系。
实施例2近交系荞麦丰甜1号的培育方法
由于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有长花柱(短雄蕊)和短花柱(长雄蕊)两种类型,彼此授粉才能结实。以不同普通荞麦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后代群体为材料如贵州甜荞与德国品种Sobano的杂交后代群体,选择群体中形态特征相似的长花柱(短雄蕊)型植株和短花柱(长雄蕊)型植株,在隔离防虫的条件下,彼此配对授粉,所得种子播种后产生下一代,下一代群体采用类似方式,授粉获得下下一代种子,直到后代群体性状稳定,不发生明显遗传分离为止,即形成农艺性状良好的普通荞麦近交系丰甜1号。
实施例3近交系平桥2号培育方法
选择形态特征相似的甜荞品种如平桥2号的长花柱(短雄蕊)型植株和短花柱(长雄蕊)型植株,在隔离防虫的条件下,彼此配对授粉,所得种子播种后产生下一代,下一代群体采用类似方式,授粉获得下一代种子,直到群体性状稳定,不发生明显遗传分离为止,即形成平桥2号普通荞麦近交系。
实施例4以近交系间杂交培育杂交荞麦的方法如下:
将不同近交系如丰甜1号近交系和平桥2号近交系,间箱种植,如单数箱种植近交系丰甜1号、双数箱种植近交系平桥2号,箱宽1.5米。在初花期时,各近交系只保留一种不同的花型,如丰甜1号近交系中去掉所有长花柱型植株,平桥2号近交系中去除所有短花柱型植株,所留下来的两种近交系植株,不能自交,只能彼此授粉,所得种子都是杂交种子。这些杂交种子播种后形成的植株就是杂种荞麦。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增产大的组合,形成杂交荞麦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推广。
实施例5以近交系和纯系为材料培育杂交荞麦的方法如下:
将近交系和纯系,如发明人自己培育出的纯系品种甜自21号和近交系品种丰甜1号,间箱种植,如单数箱种植丰甜1号近交系、双数箱种植纯系甜自21号,箱宽2米。初花期,近交系只保留长花柱一种花型,该花型不能自交,只能接受纯系的花粉,在近交系长花柱植株上所获得的种子就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播种后,观测生长状况和产量品质情况,选择其中产量和品质抗性最好的杂交组合,就是优良杂交荞麦。该类型杂交荞麦由于自交可育不落粒又有强大杂种优势,在产量和适应性等方面显著高于一般甜荞品种,一般可高出30%以上。

Claims (8)

1.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普通荞麦近交系或纯系为材料,配制杂交组合,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杂交荞麦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杂交组合为将不同近交系的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或将近交系荞麦品种与纯系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近交系间进行杂交配制为将两种不同的近交系荞麦品种间箱种植,箱宽1-2米,初花期时,一种近交系保留短花柱型植株而去除长花柱型植株,另一种近交系保留长花柱型植株而去除短花柱型植株,两近交系彼此授粉结实,由此获得的种子就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播种后,观测生长状况和产量品质情况,选择其中产量、品质和抗性最好的杂交组合,就是优良杂交荞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交系荞麦品种与纯系荞麦品种进行杂交配制的方法是以自交不亲和的近交系为母本,以纯系为父本,将母本和父本间箱种植,箱宽1-2米,初花期时,近交系保留长花柱型植株,拔除短花柱型植株,近交系长花柱植株上所结种子就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播种后,选择其中产量、品质及抗性好的杂交组合,就是优良杂交荞麦新品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交系为花柱异长自交不亲和的近交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交系是以普通荞麦品种为基础,选择形态特征相似的优良个体,在隔离防虫条件下,将长花柱和短花柱型植株彼此配对授粉,所得种子播种后产生下一代,下一代群体采用同样配对授粉方式,获得再下一代种子,依此法杂交直到群体性状稳定,不发生明显遗传分离为止,即得普通荞麦近交系。
7.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系为自交可育不落粒的甜荞纯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杂交荞麦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系是采用自交可育不落粒的花柱同长的荞麦品系作父本与自交不亲和的普通荞麦长花柱植株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F1代由于表现花柱同长自交可育,可得自交种子,选择其后代群体中自交可育的优良植株进一步让其自交,直到获得遗传纯合的自交可育优良纯系。
CN 200710201104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7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201104 CN101077061B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201104 CN101077061B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7061A true CN101077061A (zh) 2007-11-28
CN101077061B CN101077061B (zh) 2011-05-25

Family

ID=3890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2011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7061B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706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069A (zh) * 2013-06-09 2013-10-09 陈庆富 不落粒金荞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种植方法
CN105210853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荞麦育种五圃法
CN110419401A (zh) * 2019-09-04 2019-11-0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易脱壳苦荞种质的创制方法
CN111374045A (zh) * 2020-04-03 2020-07-07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 一种苦荞杂交育种方法
CN111480570A (zh) * 2020-05-26 2020-08-04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金荞麦与苦荞种间的杂交育种方法及应用
CN111587748A (zh) * 2020-06-01 2020-08-28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苦荞药理活性的栽培方法
CN112931190A (zh) * 2021-04-16 2021-06-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甜荞杂交种的制种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069A (zh) * 2013-06-09 2013-10-09 陈庆富 不落粒金荞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种植方法
CN103340069B (zh) * 2013-06-09 2018-11-02 陈庆富 不落粒金荞麦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种植方法
CN105210853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荞麦育种五圃法
CN110419401A (zh) * 2019-09-04 2019-11-0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易脱壳苦荞种质的创制方法
CN110419401B (zh) * 2019-09-04 2023-09-2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一种易脱壳苦荞种质的创制方法
CN111374045A (zh) * 2020-04-03 2020-07-07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 一种苦荞杂交育种方法
CN111480570A (zh) * 2020-05-26 2020-08-04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金荞麦与苦荞种间的杂交育种方法及应用
CN111587748A (zh) * 2020-06-01 2020-08-28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提高苦荞药理活性的栽培方法
CN112931190A (zh) * 2021-04-16 2021-06-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甜荞杂交种的制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7061B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7061B (zh) 一种杂交荞麦生产方法
CN107549006B (zh) 一种洋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培育方法
CN104719129A (zh) 一种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5409762B (zh) 一种棉花品种的轮回选育方法
CN101720665A (zh) 具有橙红色标记性状的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4429919B (zh) 一种甘蓝型油菜异形叶片新型恢复系创制的方法
CN103348908B (zh) 一种雪里蕻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0344223C (zh) 具有多倍体减数分裂稳定性基因的多倍体水稻选育及鉴测方法
CN106035068B (zh) 油菜双单倍体诱导系选育芥菜型油菜品种及材料的方法
CN107347625B (zh) 强雌性自交系lc-03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
CN112616654A (zh) 一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杂交油菜选育方法
CN1843091A (zh) 一种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
CN1843088A (zh) 长穗颈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127893C (zh) 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选育方法
CN102742496B (zh) 快速转育改良油菜隐性纯和不育系的方法
CN105613257B (zh) 一种棉花不育系的轮回选育方法
CN104885926A (zh) 一种淀粉基质专用的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选育方法
CN112616651B (zh) 一种抗草甘膦棉花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方法
CN107182778B (zh) 一种“东野型”三系杂交水稻异交亲和保持系的筛选方法
CN102919116B (zh) 一种甘蓝型油菜新纯合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1953295A (zh) 一种超甜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15316264B (zh) 一种紫籽向日葵三系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3688845A (zh) 一种选育50%燕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CN1659954A (zh) 一种水稻三系杂交制种方法
CN104839012A (zh) 滇型细胞质育成广亲和籼型不育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