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7022A - 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7022A
CN101077022A CNA2005800424718A CN200580042471A CN101077022A CN 101077022 A CN101077022 A CN 101077022A CN A2005800424718 A CNA2005800424718 A CN A2005800424718A CN 200580042471 A CN200580042471 A CN 200580042471A CN 101077022 A CN101077022 A CN 101077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reception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sub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2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芳贺宏贵
平松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7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终端装置,通过基站装置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来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同时通过考虑用户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能够得到位置分集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在该装置中,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1的接收质量。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2的接收质量。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基于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和阈值,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基站装置,也就是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是否进行越区切换。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例如涉及作为调制方式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的多用户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调制方式采用OFDM的多用户通信系统中,在对频率调度进行探讨,所述频率调度为对每个用户自适应地分配副载波的方法(例如,专利文件1)。在这种频率调度中,提出根据诸如所需传输速率、所需BER(Bit Error Rate,位错率)以及可允许的延迟时间等,每个应用(application)的种类所要求的条件来分配副载波。另外,以往进行了将频率调度适用于采用MC-CDMA(多载波-CDMA)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探讨(例如,非专利文件1)。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11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原、川端、段、关口著「周波数スケジユ一リ ングを用いたMC-CDM方式」信学技报RCS2002-129(2002-0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往的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未考虑正在通信的用户在小区内的位置而进行频率调度,所以在用户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时,即使为数据的发送分配传播状况良好的副载波,进行频率调度也不能充分地提高传输效率,而且不能充分地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以及多载波通信方法,考虑用户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而基站装置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来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而且考虑用户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能够得到位置分集(sitediversity)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质量测定单元,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在所述各组的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基站装置;发送单元,发送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解码单元,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质量测定单元,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在所述各组的从多个扇区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扇区;发送单元,发送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扇区的信息;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所述扇区的信息,接收从扇区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解码单元,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本发明的控制站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质量差信息取得单元,对由多个副载波形成的每个组取得接收质量差信息,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为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的、在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质量中恶化程度最严重的接收质量,与在每个所述组中的、所述基站装置在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接收质量差的信息;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对每个所述组选择未分配给其它通信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以及通知单元,通知在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本发明的多载波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在所述各组的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基于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基站装置;发送所选择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根据所发送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接收到的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站装置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而且考虑用户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能够得到位置分集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在越区切换区域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系统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控制站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的每个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的每个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控制站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每个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的图;以及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每个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1 00的结构的方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说明在小区#1和小区#2之间进行小区间越区切换的情况。
天线101发送从RF发送单元1 18输入的发送信号,同时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输出到RF接收单元102。
RF接收单元102将从天线101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从无线频率下变频到基带频率,并输出到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103。
FFT单元103对从RF接收单元102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由此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它输出到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和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
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基于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并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具体而言,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在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中,只对副载波选择信息所表示的副载波进行解调,并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由此,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能够解调副载波的信号,所述副载波的信号中分配有从小区#1的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
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基于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并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具体而言,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在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中,只对副载波选择信息所表示的副载波进行解调,并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由此,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能够解调副载波的信号,所述副载波的信号中分配有从小区#2的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
合成单元106将从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和从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进行合成,并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107。
纠错解码单元107对从合成单元106输入的合成后的多载波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即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并使用包含在从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1的接收质量。然后,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和阈值设定单元111。
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将副载波分为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并使用包含在从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2的接收质量。然后,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和阈值设定单元111。
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基于从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输入的平均后的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以及从阈值设定单元111输入的阈值,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基站装置。然后,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将每个副载波块的选择结果输出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
阈值设定单元111基于从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和从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输入的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对每个基站装置即每个小区自适应地设定阈值。然后,阈值设定单元111将所设定的阈值输出到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作为设定阈值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诸如对小区#1和小区#2设定相同阈值的方法,以及对小区#1和小区#2设定不同阈值的方法等。
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根据从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输入的选择结果生成副载波选择信息,该副载波选择信息为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然后,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将所生成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和复用单元114。
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存储从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然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将所存储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和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
复用单元114对从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和发送数据进行复用,并输出到纠错编码单元115。
纠错编码单元115对从复用单元114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和发送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116。
调制单元116对从纠错编码单元115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和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将所生成的发送信号输出到IFFT(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17。
IFFT单元117对从调制单元116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由此从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并将它输出到RF发送单元118。
RF发送单元118将从IFFT单元117输入的发送信号从基带频率上变频到无线频率,并输出到天线101。
接下来,使用图2说明基站装置200的结构,该基站装置200是通信终端装置100的通信对方。图2是表示基站装置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天线201发送从RF发送单元211输入的多载波信号,同时将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输出到RF接收单元202。
RF接收单元202将从天线201输入的接收信号从无线频率下变频到基带频率,并输出到FFT单元203。
FFT单元203对从RF接收单元202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由此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它输出到解调单元204。
解调单元204对从FFT单元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并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205。
纠错解码单元205对从解调单元204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将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选择信息提取并输出到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同时在提取出副载波选择信息之后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将从纠错解码单元205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资源分配单元209,同时发送给这里未图示的控制站。另外,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从控制站接收资源分配信息,并输出到纠错编码单元207和资源分配单元209。在此,资源分配信息为用于每个基站装置200基于每个通信终端装置100与基站装置200之间的线路质量,对每个通信终端装置100分配资源的信息,并为控制站决定并通知给基站装置200的信息。另外,接收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的控制站进行资源的分配,以使每个基站装置200被分配给由通信终端装置100对每个基站装置200选择的副载波。
纠错编码单元207基于从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输入的资源分配信息,对发送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到调制单元208。
调制单元208对从纠错编码单元207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将所生成的发送信号输出到资源分配单元209。
资源分配单元209根据从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将从调制单元208输入的发送信号分配给副载波块,并输出到IFFT单元210,所述副载波块为由通信终端装置100选择的基站装置的副载波块,而且是由控制站对该基站装置分配了资源的副载波块。
IFFT单元210对从资源分配单元209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由此从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而生成多载波信号。然后,IFFT单元210将所生成的多载波信号输出到RF发送单元211。
RF发送单元211将从IFFT单元210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从基带频率上变频到无线频率,并输出到天线201。
接下来,对通信终端装置100和基站装置200的动作,使用图3至图5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通信终端装置100在越区切换区域与两个基站装置200-1和200-2进行通信的状态的模式图,图4是表示通信系统结构的模式图,图5是表示通信终端装置100、基站装置200以及控制站401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在图3至图5中,通信终端装置100的结构与图1相同,而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结构与图2相同。
如图3所示,通信终端装置100在越区切换区域#301,与小区#1的基站装置200-1和小区#2的基站装置200-2之间进行通信。另外,如图4所示,在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高层有用于管理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控制站401,控制站401被连接到通信网络402。
根据图5,通信终端装置100在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接收质量并进行平均。
然后,由通信终端装置100在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为在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中,作为表示接收质量的测定值的例如接收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噪声比)为最大,而且接收SINR为阈值以上的基站装置。另外,在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SINR都小于阈值时,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不选择任何基站装置。
图6是表示在每个副载波块中的、基站装置200-1的接收质量#610和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质量#611的图。另外,各个副载波块#601至#609都表示一个副载波块。根据图6,在副载波块#601,由于基站装置200-1的接收质量#610比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质量#611良好,而且基站装置200-1的接收质量#610的测定值为阈值以上,因此,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选择基站装置200-1,即选择小区#1(#620)。另外,在副载波块#602,由于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双方的接收质量的测定值都小于阈值,因此,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既不选择基站装置200-1,也不选择基站装置200-2(#621)。由此,在副载波块#602,数据就不被发送。另外,在副载波块#603,由于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质量#611比基站装置200-1的接收质量#610良好,而且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质量#611的测定值为阈值以上,因此,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选择基站装置200-2,即选择小区#2(#622)。然后,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对副载波块#604至#609也同样地选择基站装置。
接下来,通信终端装置100在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生成各个基站装置200-1和200-2的副载波选择信息。然后,通信终端装置100将所生成的各个基站装置200-1和200-2的副载波选择信息,一并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步骤ST501)。
接收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的基站装置200-1,将从通信终端装置100接收到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控制站401(步骤ST502)。
然后,接收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的控制站401,进行对每个副载波的资源分配,以使通信终端装置100对每个副载波选择的基站装置200-1和200-2被分配给每个副载波。然后,控制站401将用于基站装置200-2对通信终端装置100分配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2(步骤ST503),并将用于基站装置200-1对通信终端装置100分配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步骤ST504)。
接下来,接收到资源分配信息的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由资源分配单元209基于副载波选择信息选择在通信终端装置100选择的基站装置的副载波块。而且,资源分配单元209基于资源分配信息,在所选择的副载波块中选择控制站401对该基站装置分配了资源的副载波块,并将发送给每个通信终端装置100的数据分配给所选择的副载波块,由此进行资源的分配。然后,基站装置200-1和200-2在IFFT单元210对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由此生成多载波信号。
然后,基站装置200-1发送多载波信号作为下行数据(步骤ST505),同时基站装置200-2发送多载波信号作为下行数据(步骤ST506)。然后,通信终端装置100接收作为多载波信号的下行数据。
然后,对于在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中选择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方法,说明其它实施例。在上述说明中,进行接收SINR和阈值的比较,并在不存在接收SINR为阈值以上的基站装置时就不发送数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阈值设为“0”,由此从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中一定选择接收质量较好的一方。另外,在相邻小区可以使用相同频带的“一小区频率重复系统(one-cell frequency reuse system)”中,并不限于从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中选择任意一个的情况,只要接收SINR超过阈值,就可以选择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双方。此时,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将相同的副载波分别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100。但是,在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之间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来与副载波上所复用的数据相乘,因为如果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就会失去扩频码之间的正交性。另一方面,在相邻小区无法使用相同频带的、需要小区频率重复的系统中,由于不能将相同的副载波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100,所以即使在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的接收SINR都超过阈值时,也必需选择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中的接收质量较好的一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1,通过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而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基站装置,基站装置能够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来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而且,根据本实施例1,通过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基站装置,能够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由于正在进行越区切换的通信终端装置能够得到位置分集效果,即从越区切换源(handover source)的基站装置和越区切换目的地(handoverdestination)的基站装置的双方都接收数据,由此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另外,根据本实施例1,对每个基站装置分别设定不同的与接收SINR进行比较的阈值时,通过例如将用于选择基站装置200-2的阈值设定为大于用于选择基站装置200-1的阈值的值,能够将基站装置200-2对基站装置200-1的干扰抑制到最小限度。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5所示通信终端装置100将基站装置200-1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和基站装置200-2的副载波选择信息一并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将基站装置200-1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而将基站装置200-2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2。
(实施例2)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装置700的结构的方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说明在扇区A和扇区B之间进行扇区间越区切换的情况。
本实施例2的通信终端装置700如图7所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100中去掉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以及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并追加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以及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另外,在图7中,对与图1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FFT单元103对从RF接收单元102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由此从时域的信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并将它输出到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和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
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基于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具体而言,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在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中,只对副载波选择信息所表示的副载波进行解调,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由此,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能够解调副载波的信号,所述副载波的信号中分配有从基站装置的扇区#A发送的信号。
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基于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具体而言,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在从FFT单元103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中,只对副载波选择信息所表示的副载波进行解调,将它输出到合成单元106和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由此,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能够解调副载波的信号,所述副载波的信号中分配有从基站装置的扇区#B发送的信号。
合成单元106合成从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和从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并输出到纠错解码单元107。
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将副载波分为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化,并使用包含在从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扇区#A的接收质量。此时,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在每个副载波块中测定从多个扇区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然后,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和阈值设定单元111。
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将副载波分为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化,并使用包含在从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扇区#B的接收质量。此时,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在每个副载波块中测定从多个扇区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然后,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和阈值设定单元111。
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基于从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和从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输入的平均后的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以及从阈值设定单元111输入的阈值,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扇区。然后,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将每个副载波块的选择结果输出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
阈值设定单元111基于从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和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输入的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对每个扇区自适应地设定阈值。然后,阈值设定单元111将所设定的阈值输出到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作为设定阈值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诸如对扇区#A和扇区#B设定相同阈值的方法,以及对扇区#A和扇区#B设定不同阈值的方法等。
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根据从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输入的选择结果生成副载波选择信息,所述副载波选择信息为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的扇区的信息,也就是是否进行每个副载波块的越区切换的信息。然后,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将所生成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和复用单元114。
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存储从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然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3将所存储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扇区#A的解调单元701和扇区#B的解调单元702。
接下来,使用图8说明基站装置800的结构。图8是表示基站装置800的结构的方框图。
本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800如图8所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200中去掉有线发送/接收单元206以及资源分配单元209,并追加副载波分配单元801。另外,在图8中,对与图2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纠错解码单元205对从解调单元204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将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副载波选择信息提取并输出到副载波分配单元801,同时在提取了副载波选择信息之后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调制单元208对从纠错编码单元207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来生成发送信号,并将所生成的发送信号输出到副载波分配单元801。
副载波分配单元801根据从纠错解码单元205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每个副载波块分配从调制单元208输入的发送信号,以使对每个副载波块分配通信终端装置700所选择的扇区的发送信号,并将它输出到IFFT单元210。
IFFT单元210对从副载波分配单元801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由此从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来生成多载波信号。然后,IFFT单元210将所生成的多载波信号输出到RF发送单元211。
接下来,对通信终端装置700和基站装置800的动作,使用图9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通信终端装置700和基站装置800的动作的时序图。另外,在图9中,通信终端装置700的结构与图7相同,而基站装置800的结构与图8相同。
根据图9,通信终端装置700在扇区#A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3和扇区#B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704,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接收质量并进行平均。
然后,通信终端装置700在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对每个副载波选择扇区,所述扇区为在扇区#A和扇区#B中,作为表示接收质量的测定值的例如接收SINR为最大,而且接收SINR为阈值以上的扇区。另外,在扇区#A和扇区#B的接收SINR都小于阈值时,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不选择任何扇区。
图10是表示在每个副载波块中的、扇区#A的接收质量#1010和扇区#B的接收质量#1011的图。另外,各个副载波块#1001至#1009表示一个副载波块。根据图10,在副载波块#1001,由于扇区#A的接收质量#1010比扇区#B的接收质量#1011良好,而且扇区#A的接收质量#1010的测定值为阈值以上,因此,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选择扇区#A(#1020)。另外,在副载波块#1002,由于扇区#A和扇区#B双方的接收质量的测定值都小于阈值,因此,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既不选择扇区#A,也不选择扇区#B(#1021)。由此,在副载波块#1002,数据就不被发送。另外,在副载波块#1003,由于扇区#B的接收质量#1011比扇区#A的接收质量#1010良好,而且扇区#B的接收质量#1011的测定值为阈值以上,因此,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选择扇区#B(#1022)。然后,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对副载波块#1004至#1009也同样地选择扇区。
接下来,通信终端装置700由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生成副载波选择信息。然后,通信终端装置700将所生成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的扇区#A(步骤ST901),并且将所生成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的扇区#B(步骤ST902)。
接收到副载波选择信息的基站装置800,由副载波分配单元801对选择了每个扇区的副载波块分配从所选择的每个扇区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来生成多载波信号。
然后,基站装置800从扇区#A发送多载波信号作为下行数据(步骤ST903),而且从扇区#B发送多载波信号作为下行数据(步骤ST904)。然后,通信终端装置700接收作为多载波信号的下行数据。
然后,对于在扇区/副载波选择单元705中选择扇区#A和扇区#B的方法,说明其它实施例。在上述说明中,进行接收SINR和阈值的比较,并在接收SINR为阈值以上的扇区不存在时就不发送数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阈值设为“0”,由此从扇区#A和扇区#B中一定选择接收质量较好的一方。另外,并不限于从扇区#A和扇区#B中选择任意一个的情形,只要接收SINR超过阈值,就可以选择扇区#A和扇区#B的双方。此时,扇区#A和扇区#B将相同的副载波分别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700。但是,在扇区#A和扇区#B之间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来与副载波上所复用的数据相乘,因为如果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就会失去扩频码之间的正交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2,通过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而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扇区,能够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来从每个扇区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而且,根据本实施例2,通过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扇区,能够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由于正在进行越区切换的通信终端装置能够得到位置分集效果,即从越区切换源的扇区和越区切换目的地的扇区的双方都接收数据,由此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另外,根据本实施例2,对每个扇区分别设定不同的与接收SINR进行比较的阈值时,通过例如将用于选择扇区#B的阈值设定为大于用于选择扇区#A的阈值的值,能够使扇区#B对扇区#A的干扰抑制到最小限度。
(实施例3)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了对每个副载波块将各个基站装置分配给一个通信终端装置的情形,但在本实施例3中,说明对每个副载波块将各个基站装置分配给多个通信终端装置的情况。在本实施例3,控制站对每个副载波块评估各个基站装置的分配状况,并进行在基站装置之间要协调的频率调度。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本实施例3的通信终端装置1100如图11所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通信终端装置100中去掉小区/副载波选择单元110、阈值设定单元111以及副载波选择信息生成单元112,追加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和接收质量差信息生成单元1102,并具有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03来取代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03。另外,在图11中,对与图1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将副载波分为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化,并使用包含在从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1的接收质量。此时,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在每个副载波块中测定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然后,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
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将副载波分为多个副载波块来进行分组化,并使用包含在从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输入的解调后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已知信号,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小区#2的接收质量。此时,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在每个副载波块中测定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然后,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对每个副载波块将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并将平均后的测定结果输出到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
纠错解码单元107对从合成单元106输入的合成后的多载波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作为接收数据输出。另外,纠错解码单元1 07对多载波信号进行纠错解码,并将包含在多载波信号中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和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03。
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基于从纠错解码单元107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以及从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和从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输入的接收质量的测定结果,计算副载波块间的接收质量差。具体而言,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计算接收质量差,所述接收质量差为副载波选择信息所通知的、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装置的在每个副载波块的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中恶化程度最严重的接收质量,与在其它副载波块中的、每个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接收质量差。然后,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将所计算的接收质量差的计算结果输出到接收质量差信息生成单元1102。
接收质量差信息生成单元1102根据从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输入的接收质量差的计算结果,生成接收质量差信息,并输出到复用单元114。
复用单元114将从接收质量差信息生成单元1102输入的接收质量差信息和发送数据进行复用,并输出到纠错编码单元115。
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03存储从纠错解码单元107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然后,副载波选择信息存储单元1103将所存储的副载波选择信息输出到小区#1的解调单元104和小区#2的解调单元105。另外,由于除了将从通信终端装置1100接收的接收质量差信息发送给控制站,并且将从控制站接收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通信终端装置之外,基站装置的结构与图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使用图12说明控制台1200的结构。图12是表示控制台1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有线发送/接收单元1201将从基站装置接收到的接收质量差信息输出到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另外,有线发送/接收单元1201将从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以及从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输入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
作为选择部件的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基于从有线发送/接收单元1201输入的接收质量差信息,对于每个通信终端装置,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基站装置从而对每个副载波块分配基站装置。具体而言,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对在每个副载波块中未分配给其它通信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从在所有副载波块中的接收质量差信息的接收质量差大的基站装置开始,按降序进行选择。然后,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生成副载波选择信息,并输出到有线发送/接收单元1201和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所述副载波选择信息为每个副载波块所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基于从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输入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对每个通信终端装置分配资源。也就是说,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进行资源的分配,以使基于副载波选择信息选择的基站装置被分配给每个副载波块。然后,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将作为所分配的资源的信息的资源分配信息输出到有线发送/接收单元1201。
接下来,对通信终端装置1100、基站装置以及控制站1200的动作,使用图13和图14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通信终端装置1100、基站装置200以及控制站1200的动作的时序图。
通信终端装置1100在越区切换区域,与小区#1的基站装置200-1和小区#2的基站装置200-2之间进行通信。另外,在基站装置200-1、200-2的高层存在用于管理基站装置200-1、200-2的控制站1200,控制站1200被连接到通信网络。
根据图13,通信终端装置1100在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接收质量并进行平均。图14是表示小区#1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8和小区#2的接收质量测定单元109所测定的接收质量的图。对于通信终端装置1100,假设对小区#1分配了副载波块#1至#3,而且对小区#2没有分配任何副载波块。另外,还假设对小区#1的副载波块#6、#7以及小区#2的副载波块#4、#8和#9没有分配任何通信终端装置。也就是说,小区#1的副载波块#6、#7以及小区#2的副载波块#4、#8和#9,都是可以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副载波块。
接下来,通信终端装置1100由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对当前通信终端装置1100所分配的副载波块#1至#3中,选择恶化程度最严重的接收质量,即副载波块#3的小区#1的接收质量10dB。然后,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计算副载波块#3的小区#1的接收质量10dB与每个副载波块中的各个小区#1、#2中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接收质量差。
图15是表示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1101所计算的接收质量差的图。通信终端装置1100由接收质量差信息生成单元1102生成如图15所示的接收质量差信息。
然后,通信终端装置1100将所生成接收质量差信息一并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步骤ST1301)。此时,如果使通信终端装置1100不发送接收质量差为负值的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差信息,诸如小区#1的副载波块#6、#10以及小区#2的副载波块#1、#5和#9的接收质量差等,就能够减少上行线路的信令量。另外,也可以是通信终端装置1100不管接收质量差信息的正负值,发送所有副载波块的接收质量差信息。
接收到接收质量差信息的基站装置200-1,将从通信终端装置1100接收到的接收质量差信息发送给控制站1200(步骤ST1302)。
接下来,接收到接收质量差信息的控制站1200,,在从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1至#3的接收质量差、以及完全没有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6、#7和小区#2的副载波块#4、#8、#9的接收质量差中,由其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选择接收质量差最大的,即接收质量差为12dB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2。然后,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在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1至#3的接收质量差、以及完全没有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6、#7和小区#2的副载波块#4、#8、#9的接收质量差中,从接收质量差大的开始按降序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按接收质量差为9dB的小区#2的副载波块#8、接收质量差为8dB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7、接收质量差为3dB的小区#1的副载波块#1、以及接收质量差为2dB的小区#2的副载波块#4的顺序进行选择。另外,并不限于选择可分配的所有副载波块的情况,控制站1200也可以在可分配的副载波块中从接收质量差大的开始按降序选择一部分的副载波块。
接下来,控制站1200将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所选择的每个副载波块的基站装置的信息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步骤ST1303),基站装置200-1将接收到的副载波选择信息发送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步骤ST1304)。
接下来,控制站1200由其资源分配信息生成单元1203分配每个副载波的资源,以使副载波选择单元1202所选择的基站装置被分配给每个副载波块。然后,控制站1200将用于基站装置200-2分配资源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2(步骤ST1305),并将用于基站装置200-1分配资源给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基站装置200-1(步骤ST1306)。
接下来,接收到资源分配信息的基站装置200-1和基站装置200-2,由其资源分配单元209基于副载波选择信息选择由通信终端装置1100选择的基站装置的副载波块。而且,资源分配单元209基于资源分配信息,在所选择的副载波块中选择由控制站1200对该基站装置分配了资源的副载波块,并将发送给每个通信终端装置1100的数据分配给所选择的副载波块,由此进行资源的分配。然后,基站装置200-1和200-2在IFFT单元210对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由此生成多载波信号。
然后,基站装置200-1作为下行数据发送多载波信号(步骤ST1307),而且基站装置200-2作为下行数据发送多载波信号(步骤ST1308)。然后,通信终端装置1100接收作为多载波信号的下行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3,通过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而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基站装置,基站装置能够只使用传播状况对通信终端装置良好的副载波来发送数据,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传输效率。而且,根据本实施例3,通过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接收质量良好的基站装置,能够考虑通信终端装置是否位于越区切换区域来进行频率调度。由此,由于正在进行越区切换的通信终端装置能够得到位置分集效果,即从越区切换源的基站装置和越区切换目的地的基站装置的双方都接收数据,由此能够改善接收质量和吞吐量。而且,根据本实施例3,通过考虑每个基站装置对每个副载波块的分配状况来选择基站装置,在存在多个通信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最佳的频率调度。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3中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了基站装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实施例3适用于实施例2,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扇区。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对每个副载波块平均了接收SINR,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每个副载波的预定时间的接收SINR平均之后再对每个副载波块平均。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虽然对每个副载波块测定接收质量而对每个副载波块选择了基站装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对每个副载波测定接收质量而对每个副载波选择基站装置。
本说明书基于2004年12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特愿2004-357309号以及2005年10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特愿第2005-311426号。其全部内容都包含在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以及副载波通信方法,适合用于例如作为调制方式采用了OFDM的多用户通信系统中。

Claims (8)

1、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测定单元,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在所述各组的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
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基站装置;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
解码单元,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对每个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不同的阈值,并且通过对表示所述接收质量的测定值和所述阈值进行比较来选择所述基站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对每个所述组选择所述接收质量最好的基站装置。
4、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测定单元,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在所述各组的从多个扇区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
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扇区;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扇区的信息;
接收单元,根据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所述扇区的信息,接收从扇区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
解码单元,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5、一种控制站,包括:
接收质量差信息取得单元,对由多个副载波形成的每个组取得接收质量差信息,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为分配给通信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的、在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质量中恶化程度最严重的接收质量,与在每个所述组中的、所述基站装置在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质量之间的接收质量差的信息;
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取得单元所取得的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对每个所述组选择未分配给其它通信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以及
通知单元,通知由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基站装置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站,其中,
所述选择单元从全部的所述组的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的接收质量差大的基站装置开始,按降序选择基站装置。
7、一种通信终端装置,将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通知给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站,其中,
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测定每个所述组的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
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对每个所述组计算由所述接收质量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接收质量的所述接收质量差;
发送单元,发送所述接收质量差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作为所述接收质量差的信息的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
接收单元,接收多载波信号和所述通知单元所通知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所述多载波信号为根据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所述接收质量差信息而从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以及
解码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8、一种多载波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副载波分为多个组,并分别测定所述各组的从多个基站装置发送的信号的接收质量;
基于所测定的所述接收质量,对每个所述组选择基站装置;
发送所选择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
根据所发送的所述基站装置的信息,接收从基站装置发送的多载波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选择的结果,对接收到的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解码。
CNA2005800424718A 2004-12-09 2005-12-02 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10770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7309 2004-12-09
JP357309/2004 2004-12-09
JP311426/2005 2005-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7022A true CN101077022A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7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24718A Pending CN101077022A (zh) 2004-12-09 2005-12-02 通信终端装置、控制站及多载波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70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29A1 (zh) * 2009-01-12 2010-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085915A1 (zh) * 2009-02-02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0124503A1 (zh) * 2009-04-28 2010-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管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29A1 (zh) * 2009-01-12 2010-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13374A (zh) * 2009-01-12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0085915A1 (zh) * 2009-02-02 2010-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质量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0124503A1 (zh) * 2009-04-28 2010-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435C (zh) 无线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装置
CN1943143A (zh) 在使用正交频分多址方案的通信系统中控制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665228A (zh) 根据频率再用率自适应分配子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685647A (zh) 一个无线系统中的信标信令
CN101047944A (zh) 子频带通知方法和终端装置
CN1833388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副载波分配方法
CN1732642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625164A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收发副载波信道质量的设备和方法
CN1926785A (zh) 移动站装置以及移动站装置中的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CN1930803A (zh)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管理频带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子信道的系统和方法
CN1768497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882154A (zh) 按需协调上行链路干扰的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和网络
CN1669262A (zh) 通信装置和数据的重发控制方法
CN1941687A (zh) 广播业务信道与非广播业务信道的复用方法
CN1498474A (zh) 带有时分复用和载波选择加载的多载波通信
CN1905754A (zh) 在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6456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导频序列分配设备和方法以及移动站
CN101031127A (zh) 上行fdma蜂窝系统的减小用户间同信道干扰的方法
CN1830161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064865A (zh)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849763A (zh) 发送装置以及峰值抑制方法
CN1481633A (zh) 具有基于组的副载波分配的多载波通信
CN1501607A (zh) 频分复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虚拟小区资源的设备和方法
CN1366748A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882187A (zh) 单频网中上行链路干扰协调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