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0477A -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0477A
CN101070477A CN 200710122757 CN200710122757A CN101070477A CN 101070477 A CN101070477 A CN 101070477A CN 200710122757 CN200710122757 CN 200710122757 CN 200710122757 A CN200710122757 A CN 200710122757A CN 101070477 A CN101070477 A CN 101070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erfly valve
effuser
aperture
unit
adjustment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227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0477B (zh
Inventor
张良军
李海祥
赖景宇
郑晓纽
贾勋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ONG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27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0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04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蝶阀开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蝶阀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压力采集单元采集的压力值与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并将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预先设定的解耦系数的乘积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结合当前蝶阀的开度,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对蝶阀进行调整。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利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小各集气管之间的压力扰动。

Description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焦炉集气管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集气管的作用是汇集各碳化室导出的煤气,通过冷却后经风机将其回收。而集气管压力是影响焦碳质量、煤气产量和焦炉寿命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集气管压力过低,碳化室会吸入空气导致焦碳燃烧,影响炉体寿命,降低焦碳质量,严重时还会危及鼓风机的安全运行;压力过高会导致焦炉跑烟冒火,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大量能源,并且着火会使炉柱受热强度下降,缩短炉龄。为此希望将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80~120Pa)。
多座焦炉共用一套冷鼓时的各集气管压力系统是一个强耦合、具有严重非线性、时变特性、扰动变化激烈且幅值大的多变量系统,当一个集气管压力产生波动时,就会引起另一个集气管压力的波动,当波动比较大时,就会造成整个集气管系统拉锯,出现振荡现象。
目前实际生产中所用的控制方案并不能有效解决各集气管压力之间的耦合问题,导致各集气管翻板(蝶阀)调节相互影响,各分管压力超调现象严重,有时甚至会导致整个压力系统发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解决由于各集气管压力之间的耦合影响而使得在对某集气管的蝶阀进行调节时,对其他集气管的压力影响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采集单元、蝶阀开度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蝶阀调节单元:
所述压力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
所述蝶阀开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
所述蝶阀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压力采集单元采集的压力值与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并将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预先设定的解耦系数的乘积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结合当前蝶阀的开度,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对蝶阀进行调整。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机前吸力测量单元、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机前吸力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
所述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鼓风机的转速;
所述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鼓风机的转速;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按照所述调整规则分别对蝶阀的开度和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系统特性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
匹配单元,用于在预先设定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应的调整规则;
补偿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机前吸力测量单元测量的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确定对集气管的蝶阀调整量的补偿量;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第二开度调整量和补偿量的叠加结果调整蝶阀的开度;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控制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按照所述调节规则对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
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用于对大循环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对大循环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
优选的,压力采集单元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的采集方式为定时采集。
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并确定各集气管上的蝶阀的开度;
根据所述压力值和所述蝶阀的开度确定系统特性;
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
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优选的,按照以下步骤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根据所述压力值与预先确定的比例设定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
将预先设定的耦合系数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
按照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调节所述集气管上蝶阀的开度。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并确定各集气管上的蝶阀的开度;
确定消除机前吸力对集气管的压力的耦合影响的补偿量;
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蝶阀的开度和所述补偿量确定系统特性;
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
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鼓风机或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优选的,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由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压力值与预先确定的比例设定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
将预先设定的耦合系数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
将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和所述补偿量调节所述集气管上蝶阀的开度。
优选的,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的步骤具体为:定时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第一控制单元利用预先设定的控制参数及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确定第一解耦参数,利用预先确定的耦合系数确定用于消除各集气管之间的耦合作用的第二开度调整量,并将其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作为蝶阀的调整量,由此降低集气管之间的相互影响度,解决由于各集气管压力之间的耦合影响而使得在对某集气管的蝶阀进行调节时,对其他集气管的压力影响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的第二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利用预先设定的控制参数及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确定第一解耦参数,利用预先确定的耦合系数确定用于消除各集气管之间的耦合作用的第二开度调整量,并将其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作为蝶阀的调整量,对蝶阀进行调节。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有更好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说明书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压力采集单元101、蝶阀开度检测单元102、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蝶阀调节单元106、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7、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和控制单元105。其中,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1用于定时采集各焦炉10的集气管11中的压力,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04;所述蝶阀开度检测单元102用于检测各个焦炉的各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并将其提供给控制单元104;所述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用于计算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05;所述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用于计算鼓风机的转速,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05;所述控制单元105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51、第二控制单元1052和第三控制单元1053。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51用于将压力采集单元101采集的压力值与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包括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利用PID算法(回路控制算法),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利用PID算法确定调整量的原理和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将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预先设定的解耦系数的乘积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结合当前蝶阀的开度,控制蝶阀调节单元按照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对蝶阀进行调整。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052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按照所述调整规则分别对蝶阀的开度和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1053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对大循环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所述控制单元105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7对大循环回路50上的回路蝶阀51进行调节,调节大循环回路流量。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压力采集单元102、蝶阀开度检测单元102、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和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分别获得各焦炉的集气管的压力值、蝶阀的开度、初冷电捕30的机前吸力值以及鼓风机组40的转速,所述控制单元104利用预先设置的调整规则对蝶阀调节单元105、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7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单元105将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1提供的集气管的压力值与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相乘,将乘积确定为第一开度调节量,并将该第一开度调节量与预先设置的耦合系数相乘,将计算结果确定为第二开度调节量,并且,按照所述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提供的初冷电捕30的机前吸力值,根据预先设定的补偿系数确定开度调节补偿量,并且,将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量、第二开度调节量和所述开度调节补偿量进行叠加,将叠加结果确定为开度总调节量,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106按照所述开度总调节量对蝶阀进行调节。
所述调节规则是进行大量实验之后得出的系统特性信息总结得出的。控制单元105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查找与压力采集单元102、蝶阀开度检测单元102、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和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分别获得各焦炉的集气管的压力值、蝶阀的开度、初冷电捕30前的机前吸力值以及鼓风机组40的转速相匹配的调节规则,并利用该调节规则对蝶阀调节单元105、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6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7进行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集气管的压力扰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仅依靠调节蝶阀开度就可以将扰动进行有效的遏制,所以,此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量和第二开度调节量进行叠加,将叠加结果确定为开度总调节量,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106按照所述开度总调节量进行调节。
当集气管的压力扰动幅度较大或者机前吸力超出预先规定的合理范围的时候,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启动,此时,初冷电捕30前的机前吸力调整会对各集气管的压力产生耦合影响,并且所述机前吸力的大小与鼓风机的转速是正相关的关系,所述耦合影响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补偿系数确定的补偿量进行适当前馈补偿。所以,所述在鼓风机处于调速状态时,开度总调节量等于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第二开度调整量和补偿量的叠加总和。
也可以利用所述控制单元105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7对大循环回路50上的回路蝶阀51进行调节,调节大循环回路流量。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一个两个集气管共用一套初冷电捕和鼓风机组的系统为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2。
假设控制单元105根据压力采集单元101采集的压力值计算得出蝶阀212和蝶阀222的第一开度调整量分别为Δu1(k)和Δu2(k),蝶阀212和蝶阀222的第二开度调整量为Gd12×Δu2(k)和Gd21×Δu1(k),其中Gd12指的是集气管221对集气管211的解耦合补偿系数,Gd21指的是集气管211对集气管221的解耦合补偿系数,蝶阀212和蝶阀222的开度总调整量分别为Δu1′(k)和Δu2′(k);初冷电捕机前吸力对集气管211和集气管221的补偿量分别为y13(k)和y23(k)。
则有以下关系式:
Δu1′(k)=Δu1(k)+Gd12×Δu2(k);  (1)
Δu2′(k)=Δu2(k)+Gd21×Δu1(k);  (2)
y13(k)=Gd13×Δu3(k-1)+GdN13×Δu3(k-2)    (3)
y23(k)=Gd23×Δu3(k-1)+GdN23×Δu3(k-2)    (4)
上述式(3)和(4)中,Δu3(k-1)、Δu3(k-2)分别为鼓风机转速调节增量输出,因为集气管道本身长度导致的耦合滞后,因此这里选取当前采集时刻的两个周期的增量输出。
另外,假设所述压力采集单元101采集到的集气管211和集气管221的压力值分别为p1、p2,蝶阀开度检测单元102检测出当前蝶阀212、蝶阀222的开度值为v1、v2,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计算出的初冷电捕30后的机前吸力值为p3,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计算出来的鼓风机组的转速n,控制单元105根据所述p1、p2、p3以及n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相匹配的调整规则,并利用该调整规则对对蝶阀调节单元105、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6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7进行控制。
总结出的系统特性如下:
S1:集气管压力p1高于经验最大值p1max
S2:集气管压力p2高于经验最大值p2max
S3:翻板v1开度BV1处于调节灵敏区最大值Vqmax;(通常是85%开度左右);
S4:翻板v2开度BV2处于调节灵敏区最大值Vqmax;(通常是85%开度左右);
S5:集气管压力p1低于经验最小值p1min
S6:集气管压力p2高于经验最大值p2min
S7:翻板v1开度BV1处于调节灵敏区最小值Vqmin;(通常是15%开度左右);
S8:翻板v2开度BV2处于调节灵敏区最小值Vqmin;(通常是15%开度左右);
S9:集气管压力p1高于允许最大值ps1max
S10:集气管压力p2高于允许最大值ps2max
S11:集气管压力p1低于允许最小值ps1min
S12:集气管压力p2低于允许最小值ps2min
S13:初冷器前吸力高于设定的最大值p4max
S14:初冷器前吸力低于设定的最小值p4min
S15:风机转速n达到允许最大值nmax;
S16:风机转速n达到允许最小值nmin;
S17:某根集气管的压力变化速率大于允许最大值Δpmax
S18:几根集气管压力同时同方向变化,且两个压力变化速率超过允许最大值Δpmax
S19:某根集气管的压力变化速率小于某设定值Δpmin,且其对应调节回路的PID参数为强作用参数。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总结得出的所述调整规则保存与规则库中,例如,该规则库可以包括以下调整规则:
(1)如果某个集气管压力高于其经验最大值并且它的翻板开度大于其调节灵敏区的最大值,则应该调大鼓风机转速;
(2)如果所有集气管压力都高于允许最大值,则应该调快风机转速;
(3)如果某个集气管压力低于其经验最小值并且它的翻板开度小于其调节灵敏区的最小值,则应该调低风机转速;
(4)如果所有集气管压力都低于允许最小值,则应该调低风机转速;
(5)如果机前吸力高于设定最大值,则应该调低风机转速;
(6)如果风机转速达到允许最小值,则不应该再继续调低风机转速;
(7)如果风机转速达到允许最大值,则不应该再继续调高风机转速;
(8)如果风机转速已经达到允许最大值,并且(1)或(2)仍然满足,则应该调小大循环流量;
(9)如果风机转速已经达到允许最小值,并且(3)或(4)仍然满足,则应该调大大循环流量;
(10)如果某根集气管的压力变化速率大于允许值,则其对应调节回路的PID参数设定成较强作用参数;
(11)如果几根集气管的压力同时同向变化并且某个压力变化速率大于允许值,则同一个焦炉的各集气管翻板开度采用同一个回路的输出进行调节。
上述调整规则可以通过“IF~THEN~”模式建立:
R1:IF S1 AND S3 THENu3(k)=v33
R2:IF S2 AND S4 THENu3(k)=v33
R3:IF S9 AND S10 THENu3(k)=v33
R4:IF S5 AND S7 THENu3(k)=v33
R5:IF S6 AND S8 THENu3(k)=v33
R6:IF S11 AND S12 THENu3(k)=v33
R7:IF S13 THENu3(k)=v33
R8:IF S14 THENu3(k)=v33
R9:IF S17 THEN把对应集气管压力调节回路的PID参数设定成强作用参数;
R10:IF S9 THEN把对应集气管压力调节回路的PID参数设定成弱作用参数;
R11:IF S18 THEN屏蔽同一个焦炉的另外集气管压力调节回路输出,用一个集气管压力调节回路输出加权后分别送给其它集气管的翻板(蝶阀)。
这里,u3(k)表示鼓风机调速机构的控制动作;v3表示鼓风机调速机构的当前位置;Δ为鼓风机调速机构允许的最小控制增幅,它由调速机构的调节精度决定和具体工艺决定。
从控制效果上看,在集气管的压力扰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所述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107、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104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是可以省略的,如图3和图4。只需要将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量和第二开度调节量进行叠加,将叠加结果确定为开度总调节量,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106按照所述开度总调节量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耦合系数Gd12、Gd13、Gd21、GdN13、GdN23为经验值,其具体数值由现场实际的工艺情况决定。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052可以包括系统特性确定单元1054、匹配单元1055、补偿量计算单元1056、第一执行单元1057和第二执行单元1058。
所述系统特性确定单元1054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所述匹配单元1055用于在预先设定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应的调整规则;所述补偿量计算单元1056用于根据机前吸力测量单元103计算初冷电捕的机前吸力确定对集气管的蝶阀调整量的补偿量;所述第一执行单元1057用于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第二开度调整量和补偿量的叠加结果调整蝶阀的开度;所述第二执行单元1058用于控制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按照所述调节规则对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在调整蝶阀开度时综合考虑预先设定的耦合参数确定集气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各个集气管之间的耦合问题,进而减小各集气管之间的扰动幅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集气管内的压力都稳定时,从节能的角度考虑鼓风机的转速应该处于尽可能低的位置。修改机前吸力最大允许值p4max可以降低鼓风机转速。由于机前吸力p4和机后压力p5直接相关,机后压力越高,要抽走同样体积的荒煤气所需要的吸力就越大。因此在不调机后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把机后压力分成几段(Xi-1,Xi),在第i段内相应的给定最大机前吸力p4max等于某个经验值Yi,也就是在知识库中增加如下规则:
R18:IF(p5≥Xi-1)AND(p5<Xi)THENp4max=Yi
这里Xi和Yi(i=1,2,....,7)都为由鼓风机本身特性决定的经验数据,存放在所述规则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集气管之间耦合影响,以及鼓风机转速对集气管压力的耦合影响,根据设置的调整规则调整对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鼓风机的转速,使得集气管之间的扰动幅度大大减小。
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请参考图6,为本发明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系统特性信息。
该系统特性包括:各集气管的压力值、蝶阀开度、机前吸力和鼓风机转速。所述系统特性也可以只包括压力值、蝶阀开度。
步骤S102:确定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匹配的调节规则。
所述规则库中包含多个调节规则,该调节规则在上述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部分已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3:按照所述调节规则对蝶阀开度、鼓风机转速进行调节。
一般情况下,在集气管的压力扰动幅度较小的情况下,仅依靠调节蝶阀开度就可以将扰动进行有效的遏制,所以,此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量和第二开度调节量进行叠加,将叠加结果确定为开度总调节量,按照所述开度总调节量对蝶阀进行调节。所述第一开度调节量和第二开度调节量在上述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部分已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集气管的压力扰动幅度较大时候,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108启动,此时,初冷电捕的机前吸力变化会对各集气管的压力产生耦合影响,并且所述机前吸力的大小与鼓风机的转速是正相关的关系,所述耦合影响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补偿系数确定的补偿量进行适当前馈补偿。所以,所述在鼓风机处于运动状态时,开度总调节量等于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第二开度调整量和补偿量的叠加总和。
另外,也可以通过调整大循环回路的流量以减轻集气管的压力扰动。
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集气管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鼓风机转动时,初冷电捕的机前吸力对集气管的耦合影响,由此可以确定比较合适的调整量对蝶阀进行调整,降低集气管之间的相互影响度,解决由于各集气管压力之间的耦合影响而使得在对某集气管的蝶阀进行调节时,对其他集气管的压力影响较大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采集单元、蝶阀开度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蝶阀调节单元:
所述压力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
所述蝶阀开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
所述蝶阀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集气管的蝶阀的开度;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压力采集单元采集的压力值与预先设置的控制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并将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预先设定的解耦系数的乘积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结合当前蝶阀的开度,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该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对蝶阀进行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前吸力测量单元、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机前吸力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
所述鼓风机转速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鼓风机的转速;
所述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用于调节鼓风机的转速;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和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按照所述调整规则分别对蝶阀的开度和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
系统特性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鼓风机的转速、蝶阀开度确定系统特性;
匹配单元,用于在预先设定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应的调整规则;
补偿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机前吸力测量单元测量的初冷电捕前的机前吸力确定对集气管的蝶阀调整量的补偿量;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蝶阀调节单元按照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第二开度调整量和补偿量的叠加结果调整蝶阀的开度;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控制鼓风机转速调节单元按照所述调节规则对鼓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
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用于对大循环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调整规则控制所述大循环回路流量调节单元对大循环回路的流量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采集单元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的采集方式为定时采集。
6、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并确定各集气管上的蝶阀的开度;
根据所述压力值和所述蝶阀的开度确定系统特性;
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
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根据所述压力值与预先确定的比例设定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
将预先设定的耦合系数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
按照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的叠加结果调节所述集气管上蝶阀的开度。
8、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并确定各集气管上的蝶阀的开度;
确定消除机前吸力对集气管的压力的耦合影响的补偿量;
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蝶阀的开度和所述补偿量确定系统特性;
在预先设置的规则库中确定与所述系统特性相对应的调整规则;
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鼓风机或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调整规则对集气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节由以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压力值与预先确定的比例设定参数确定第一开度调整量;
将预先设定的耦合系数与第一开度调整量确定为第二开度调整量;
将所述第一开度调整量、所述第二开度调整量和所述补偿量调节所述集气管上蝶阀的开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的步骤具体为:定时采集各集气管的压力值。
CN2007101227578A 2007-07-04 2007-07-04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0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27578A CN101070477B (zh) 2007-07-04 2007-07-04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27578A CN101070477B (zh) 2007-07-04 2007-07-04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0477A true CN101070477A (zh) 2007-11-14
CN101070477B CN101070477B (zh) 2011-06-15

Family

ID=3889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27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0477B (zh) 2007-07-04 2007-07-04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0477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969A (zh) * 2009-05-13 2010-11-1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
CN101962556A (zh) * 2010-10-21 2011-02-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气路集成控制箱
CN102433134A (zh) * 2011-10-08 2012-05-02 莱芜钢铁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49805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方法
CN106155024A (zh) * 2016-08-12 2016-11-23 湖南千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装煤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CN106221709A (zh) * 2016-07-26 2016-12-14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系统
CN113337312A (zh) * 2021-06-24 2021-09-0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管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73649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集气管稳压调节方法
CN114940911A (zh) * 2022-06-06 2022-08-26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压力控制系统及焦炉压力控制方法
CN117646198A (zh) * 2024-01-30 2024-03-05 浙江大学 一种原子级精度的cvd设备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105030A (zh) * 1988-02-22 1988-12-07 鞍山钢铁学院 焦炉集气管压力联锁自动控制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969A (zh) * 2009-05-13 2010-11-1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
CN101885969B (zh) * 2009-05-13 2013-06-05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管压力控制方法
CN101962556A (zh) * 2010-10-21 2011-02-0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气路集成控制箱
CN101962556B (zh) * 2010-10-21 2013-02-27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焦炉炭化室压力控制系统气路集成控制箱
CN102433134A (zh) * 2011-10-08 2012-05-02 莱芜钢铁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433134B (zh) * 2011-10-08 2013-12-25 莱芜钢铁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49805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方法
CN106221709A (zh) * 2016-07-26 2016-12-14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系统
CN106155024A (zh) * 2016-08-12 2016-11-23 湖南千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装煤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CN106155024B (zh) * 2016-08-12 2019-05-28 湖南千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装煤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
CN113736494A (zh) * 2020-05-29 2021-12-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集气管稳压调节方法
CN113337312A (zh) * 2021-06-24 2021-09-0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气管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940911A (zh) * 2022-06-06 2022-08-26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压力控制系统及焦炉压力控制方法
CN117646198A (zh) * 2024-01-30 2024-03-05 浙江大学 一种原子级精度的cvd设备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646198B (zh) * 2024-01-30 2024-04-23 浙江大学 一种原子级精度的cvd设备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0477B (zh) 201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0477B (zh) 一种多焦炉集气管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485716B (zh) 高炉煤气燃烧控制方法
CN101892338B (zh) 热风炉定风温控制系统
CN101881563B (zh) 加热炉热效率多区域智能在线优化控制方法
CN103791482B (zh) 一种火电机组炉膛压力分段控制方法
Yang et al. Hybrid intelligent control of gas collectors of coke ovens
CN106774521A (zh) 蓄热式辐射管快速热解炉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4850151A (zh) 一种气流式烘丝机燃烧室温度控制方法
CN106222346B (zh) 一种高炉热风炉燃烧优化控制方法
CN107239084A (zh) 快速热解炉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4498058A (zh) 焦炉集气管压力平衡控制方法
CA2671972C (en) Batch waste gasification process
CN108398017B (zh) 一种反应器加热炉烽燧控制方法
CN103499212A (zh) 一种二元点火炉炉膛温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221709A (zh) 焦炉集气管压力的控制系统
CN114198914B (zh) 一种基于动态跟踪斜率思想的热风炉自动燃烧控制方法
CN108187362A (zh) 一种精馏塔烽燧控制方法
CN207659471U (zh) 高炉热风风温监控装置
CN112413639B (zh) 加热炉群助燃风量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990293A (zh) 一种火化机、焚烧炉和尾气处理设备智能调节系统
JPH0798108A (ja) 焼却炉における燃焼制御装置
CN104075587B (zh) 一种砂再生炉炉内温度稳定控制方法
CN103911167B (zh) 焦炉直行温度测量时加减吸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S6113531B2 (zh)
CN108303890B (zh) 一种裂解炉烽燧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