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8856A -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8856A
CN101068856A CNA2005800414330A CN200580041433A CN101068856A CN 101068856 A CN101068856 A CN 101068856A CN A2005800414330 A CNA2005800414330 A CN A2005800414330A CN 200580041433 A CN200580041433 A CN 200580041433A CN 101068856 A CN101068856 A CN 101068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carboxylic acid
acid
acid compound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14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M·孔
山本基仪
D·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1068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8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3/00Preparation of nitro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13/02Amides, e.g. chloramphenicol or polyamides; Imides or polyimides; Urethanes, i.e. compounds comprising N-C=O structural element or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8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08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 C08G69/14Lactams
    • C08G69/16Preparatory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amid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含水介质中水解酶催化的氨基酸化合物转化而生产聚酰胺水分散体的方法。

Description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聚酰胺水分散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含水介质中使a)在b)和c)以及合适的话d)存在下反应:
a)氨基羧酸化合物A,
b)水解酶B,
c)分散剂C,
d)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D。
聚酰胺水分散体例如已广泛用于生产热熔性粘合剂、涂料配制剂、印刷油墨、纸张涂敷浆料等中。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众所周知。该制备通常以使有机氨基羧酸化合物转化为聚酰胺化合物的方式进行。然后,通常将所述聚酰胺化合物首先在随后步骤中转化为聚酰胺熔体,随后借助有机溶剂和/或分散剂通过各种方法将熔体分散在含水介质中以形成已知的次级分散体。当使用溶剂时,在分散步骤之后必须再次将其蒸除(关于该技术主题,例如参见DE-B1028328、US-A 2,951,054、US-A 3,130,181、US-A 4,886,844、US-A5,236,996、US-B 6,777,488、WO 97/47686或WO 98/44062)。
制备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已知方法通常为多步法,在技术上非常复杂并且非常耗能。尤其是在使用高分子量聚酰胺和有机溶剂时,由其得到的聚酰胺溶液极其粘稠并因此难以处理且难以在含水介质中分散。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聚酰胺水分散体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额外的分散/蒸馏步骤而直接由氨基羧酸化合物以良好产率提供在含水介质中的聚酰胺水分散体。
令人惊讶的是,该目的通过开头定义的方法而实现。
有用的氨基羧酸化合物A为具有呈游离或衍生形式的氨基和羧基的任何有机化合物,但是尤其为C2-C30氨基羧酸,上述氨基羧酸的C1-C5烷基酯,对应的C3-C15内酰胺化合物,C2-C30氨基羧酰胺或C2-C30氨基腈。游离C2-C30氨基羧酸的实例包括天然氨基羧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或谷氨酰胺,以及3-氨基丙酸、4-氨基丁酸、5-氨基戊酸、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8-氨基辛酸、9-氨基壬酸、10-氨基癸酸、11-氨基十一酸、12-氨基月桂酸、13-氨基十三酸、14-氨基十四酸或15-氨基十五酸,上述氨基羧酸的C1-C5烷基酯的实例包括3-氨基丙酸甲酯和乙酯、4-氨基丁酸甲酯和乙酯、5-氨基戊酸甲酯和乙酯、6-氨基己酸甲酯和乙酯、7-氨基庚酸甲酯和乙酯、8-氨基辛酸甲酯和乙酯、9-氨基壬酸甲酯和乙酯、10-氨基癸酸甲酯和乙酯、11-氨基十一酸甲酯和乙酯、12-氨基月桂酸甲酯和乙酯、13-氨基十三酸甲酯和乙酯、14-氨基十四酸甲酯和乙酯或15-氨基十五酸甲酯和乙酯。C3-C15内酰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β-丙内酰胺、γ-丁内酰胺、δ-戊内酰胺、ε-己内酰胺、7-庚内酰胺、8-辛内酰胺、9-壬内酰胺、10-癸内酰胺、11-十一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13-十三内酰胺、14-十四内酰胺或15-十五内酰胺。氨基羧酰胺的实例包括3-氨基丙酰胺、4-氨基丁酰胺、5-氨基戊酰胺、6-氨基己酰胺、7-氨基庚酰胺、8-氨基辛酰胺、9-氨基壬酰胺、10-氨基癸酰胺、11-氨基十一酰胺、12-氨基月桂酰胺、13-氨基十三酰胺、14-氨基十四酰胺或15-氨基十五酰胺,氨基腈的实例包括3-氨基丙腈、4-氨基丁腈、5-氨基戊腈、6-氨基己腈、7-氨基庚腈、8-氨基辛腈、9-氨基壬腈、10-氨基癸腈、11-氨基十一腈、12-氨基月桂腈、13-氨基十三腈、14-氨基十四腈或15-氨基十五腈。然而,优选C3-C15内酰胺化合物,其中尤其是ε-己内酰胺和ω-月桂内酰胺。特别优选ε-己内酰胺。应理解的是还可使用上述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混合物。
对本发明必要的是氨基羧酸化合物A在含水介质中的反应是在水解酶B存在下进行。水解酶B为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熟知的酶类。取决于所用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类型,水解酶B的选择应使其能够催化呈游离或衍生形式的氨基和羧基的缩聚反应,例如消除水(游离氨基羧酸)、醇(氨基羧酸的酯)或卤化氢(氨基羧酸的卤化物)的缩聚反应和/或能够催化例如在上述C3-C15内酰胺化合物情况下的开环及随后的加聚。
例如酯酶[EC 3.1.x.x]、蛋白酶[EC 3.4.x.x]和/或与除肽键外的C-N键反应的水解酶尤其适合作为水解酶B[EC 3.x.x.x]。根据本发明,尤其有利的是使用羧基酯酶[EC 3.1.1.1]和/或脂酶[EC 3.1.1.3]。其实例为得自Achromobacter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a)、毛霉属(Mucor sp.)、青霉属(Peniciliumsp.)、地霉属(Geotricum sp.)、根霉属(Rhizopus sp.)、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cepacia)、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 sp.)、猪胰腺或小麦胚芽的脂酶,以及得自杆菌属(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毛霉属(Mucor sp.)、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 sp.)、根霉属(Rhizopus sp.)、热厌氧菌属(Thermoanaerobium sp.)、猪肝或马肝的羧基酯酶。应理解的是可使用一种水解酶B或使用不同水解酶B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呈游离和/或固定化形式的水解酶B。
优选使用呈游离或固定化形式的得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cepacia)、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latarii)或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Antarctica)的脂酶(例如购自丹麦Novozymes A/S的Novozym435)。
水解酶B的总用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总量通常为0.001-40重量%,经常为0.1-15重量%,常常为0.5-8重量%。
根据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分散剂C原则上可以为乳化剂和/或保护胶体。不言而喻乳化剂和/或保护胶体的选择应使其尤其可与所用水解酶B相容且不使它们失活。可用于特定水解酶B的乳化剂和/或保护胶体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或者可由他们在简单的预备试验中确定。
合适的保护胶体例如为聚乙烯醇、聚亚烷基二醇、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碱金属盐、明胶衍生物,或者含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和/或4-苯乙烯磺酸的共聚物及其碱金属盐,以及含有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咔唑、1-乙烯基咪唑、2-乙烯基咪唑、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带有胺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和/或甲基丙烯酰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其它合适的保护胶体的综述可在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方法],第XIV/1卷,Makromolekulare Stoffe[大分子物质],Georg-Thieme-Verlag,Stuttgart,1961,第411-420页中找到。
应理解的是,还可以使用保护胶体和/或乳化剂的混合物。通常,所使用的分散剂仅为相对分子量通常低于1000(这与保护胶体相反)的乳化剂。乳化剂可以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在使用表面活性物质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应理解的是各组分必须相互相容,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通过几个预备试验来检查。通常而言,阴离子乳化剂相互相容并且与非离子乳化剂相容。这同样适用于阳离子乳化剂,而阴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通常不相互相容。合适乳化剂的综述可在Houben-Weyl,Methoden derorganischen Chemie,第XIV/1卷,Makromolekulare Stoffe[大分子物质],Georg-Thieme-Verlag,Stuttgart,1961,第192-208页中找到。
然而,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分散剂C尤其为乳化剂。
可使用的非离子乳化剂例如为乙氧基化的单烷基酚、二烷基酚和三烷基酚(EO单元:3-50,烷基C4-C12)和乙氧基化脂肪醇(EO单元:3-80,烷基:C8-C36)。这类乳化剂的实例为购自BASF AG的LutensolA商标(C12C14脂肪醇乙氧基化物,EO单元:3-8)、LutensolAO商标(C13C15羰基合成醇乙氧基化物,EO单元:3-30),LutensolAT商标(C16C18脂肪醇乙氧基化物,EO单元:11-80),LutensolON商标(C10羰基合成醇乙氧基化物,EO单元:3-11)以及LutensolTO商标(C13羰基合成醇乙氧基化物,EO单元:3-20)。
常规阴离子乳化剂例如为烷基硫酸酯(烷基:C8-C12)的碱金属盐和铵盐,乙氧基化链烷醇(EO单元:4-30,烷基:C12-C18)的硫酸单酯的碱金属盐和铵盐、乙氧基化烷基酚(EO单元:3-50,烷基:C4-C12)的硫酸单酯的碱金属盐和铵盐、烷基磺酸(烷基:C12-C18)和烷基芳基磺酸(烷基:C9-C18)的碱金属盐和铵盐。
有用的其它合适的乳化剂为通式(I)的化合物:
Figure A20058004143300081
其中R1和R2各自为氢原子或C4-C24烷基并且不同时为氢原子,M1和M2可以为碱金属离子和/或铵离子。在通式(I)中,优选R1和R2为具有6-18个碳原子,尤其是具有6、12或16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烷基或氢,但是R1和R2不同时为氢原子。M1和M2优选为钠离子、钾离子或铵离子,特别优选钠离子。特别有利的化合物(I)为其中M1和M2为钠离子,R1为具有12个碳原子的支化烷基且R2为氢原子或R1的那些。通常,使用单烷基化产物的比例为50-90重量%的的工业级混合物,例如Dowfax2A1(DowChemical Company的商标)。化合物(I)例如由US-A 4 269 749已知,并且可市购。
合适的阳离子活性的乳化剂通常为具有C6-C18烷基、C6-C18烷基芳基或杂环基的伯铵盐、仲胺盐、叔胺盐或季铵盐,链烷醇铵盐、吡啶盐、咪唑盐、唑啉盐、吗啉盐、噻唑啉盐和胺氧化物的盐、喹啉盐、异喹啉盐、盐、锍盐和磷盐。实例包括十二烷基乙酸铵或对应的硫酸盐,各种2-(N,N,N-三甲基铵)乙基石蜡酯的硫酸盐或乙酸盐,N-鲸蜡基吡啶硫酸盐,N-月桂基吡啶硫酸盐和N-鲸蜡基-N,N,N-三甲基硫酸铵,N-十二烷基-N,N,N-三甲基硫酸铵,N-辛基-N,N,N-三甲基硫酸铵,N,N-二硬脂基-N,N-二甲基硫酸铵以及Gemini表面活性剂N,N’-(月桂基二甲基)乙二胺二硫酸盐,乙氧基化的牛脂烷基-N-甲基硫酸铵和乙氧基化的油基胺(例如购自BASF AG的UniperolAC,约12个氧化乙烯单元)。许多其它实例可在H.Stache,Tensid-Taschenbuch[表面活性剂手册],Carl-Hanser-Verlag,Munich,Vienna,1981以及在McCutcheon’s,Emulsifiers & Detergents,MC Publishing Company,Glen Rock,1989中发现。重要的是阴离子抗衡基团具有非常低的亲核性,例如高氯酸根,硫酸根,磷酸根,硝酸根,和羧酸根如乙酸根、三氟乙酸根、三氯乙酸根、丙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苯甲酸根,以及有机磺酸的共轭阴离子如甲基磺酸根、三氟甲基磺酸根和对甲苯磺酸根,以及四氟硼酸根,四苯基硼酸根,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二(3,5-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六氟磷酸根,六氟砷酸根或六氟锑酸根。
优选用作分散剂C的乳化剂的总用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总量有利地为0.005-20重量%,优选0.01-15重量%,尤其是0.1-10重量%。
除乳化剂外或代替乳化剂而用作分散剂C的保护胶体的总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总量经常为0.1-10重量%,常常为0.2-7重量%。然而,优选将非离子乳化剂用作单独的分散剂C。
根据本发明,还可任选使用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D。合适的溶剂D为具有5-30个碳原子的液体脂族烃和芳烃,例如正戊烷及其异构体、环戊烷、正己烷及其异构体、环己烷、正庚烷及其异构体、正辛烷及其异构体、正壬烷及其异构体、正癸烷及其异构体、正十二烷及其异构体、正十四烷及其异构体、正十六烷及其异构体、正十八烷及其异构体、苯、甲苯、乙苯、枯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基苯,通常是沸点为30-250℃的烃混合物。同样可以使用羟基化合物,例如具有10-28个碳原子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醇如正癸醇、正十四烷醇、正十六烷醇及其异构体或者鲸蜡醇,酯,例如在酸结构部分上具有10-28个碳原子且在醇结构部分上具有1-10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酯,或者在羧酸结构部分上具有1-10个碳原子且在醇结构部分上具有10-28个碳原子的羧酸和脂肪醇的酯。应理解的是,还可使用上述溶剂D的混合物。
任何溶剂D的总用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水的总用量为至多60重量%,优选0.1-40重量%,特别优选0.5-10重量%。
有利的是溶剂D及其用量的选择应使溶剂D在反应条件下在含水介质中的溶解度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溶剂的总量为≤50重量%,≤40重量%,≤30重量%,≤20重量%或≤10重量%,并因此使溶剂D在含水介质中作为单独相存在。
尤其在氨基羧酸化合物A在反应条件下在含水介质中具有良好溶解度时,即其溶解度为≥10g/l,≥30g/l或经常≥50g/l或≥100g/l时,应使用溶剂D。
本发明方法有利地在至少一部分氨基羧酸化合物A和/或合适的话溶剂D作为平均液滴直径≤1000nm的分散相而存在于含水介质时进行(已知的水包油微乳液或简称为微乳液)。
特别有利的是,本发明方法以如下方式进行,即首先将至少部分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引入部分或甚至全部水中,然后借助合适的方法得到包含氨基羧酸化合物A和/或合适的话溶剂D且平均液滴直径≤1000nm(微乳液)的分散相,然后在反应温度下将全部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加入含水介质中。通常,将≥50重量%,≥60重量%,≥70重量%,≥80重量%,≥90重量%或甚至全部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引入≥50重量%,≥60重量%,≥70重量%,≥80重量%,≥90重量%或甚至全部水中,然后得到平均液滴直径≤1000nm的分散相,然后在反应温度下将全部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加入含水介质中。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可以以一次、数次不连续的方式或以具有均匀或变化的质量流速的连续方式加入含水反应介质中。
经常将全部氨基羧酸化合物A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以及至少部分分散剂C引入大部分或全部水中,在形成微乳液之后,将全部水解酶B,合适的话与剩余量的水和分散剂C一起在反应温度下加入含水反应介质中。
根据本发明有利地使用的含水微乳液的分散相液滴的平均尺寸可通过准弹性动态光散射原理(已知的自动校正函数的单一模式分析的z均液滴直径dz)测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此使用购自Coulter ScientificInstruments的Coulter N4 Plus Particle Analyzer(1巴,25℃)。测量在非水性组分含量为0.01重量%的稀释含水微乳液中进行。所述稀释借助已经预先用存在于含水微乳液中的氨基羧酸化合物A饱和的水和/或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D进行。后面的措施意欲防止液滴直径伴随着稀释而发生改变。
根据本发明,如此测量的微乳液的dz值通常≤700nm,经常≤500nm。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dz的范围为100-400nm,或100-300nm。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含水微乳液的dz通常为≥40nm。
由含水粗乳液至含水微乳液的一般性制备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参见P.L.Tang,E.D.Sudol,C.A.Silebi和M.S.El-Aasser,Journal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第43卷,第1059-1066页[1991])。
为此,例如可使用高压均化器。在这些机器中通过高的局部能量输入而获得组分的微细分散体。已发现对该目的而言,两个变型方案是特别有用的。
在第一变型方案中,借助活塞泵将含水粗乳液加压至1000巴以上并随后通过窄缝进行减压。这里,该作用是基于高剪切和压力梯度的相互作用以及缝中的气蚀作用。根据该原理起作用的高压均化器的实例为NS1001LPanda型Niro-Soavi高压均化器。
在第二变型方案中,将已加压的含水粗乳液通过两个相互对着的喷嘴减压至混合室中。这里,微细分散作用尤其取决于混合室中的水力条件。该类均化器的实例为购自Microfluidics Corp.的M 120E型微流化床。在该高压均化器中,将含水粗乳液借助压缩气体驱动的活塞泵压缩为至多1200个大气压并经由“相互作用室”减压。在“相互作用室”中,将乳液的射流在微通道体系中分成两股相互成180°角的射流。通过该均化原理操作的均化器的另一实例为购自Nanojet Engineering GmbH的Expo型Nanojet。然而,在Nanojet中,代替固定的通道体系而安装两个可机械调节的均化阀。
除上述原理外,均化例如还可通过使用超声(例如Branson Sonifier II450)进行。这里,微细分散是基于气蚀原理。对于借助超声的均化,描述于GB-A 22 50 930和US-A 5,108,654中的装置原则上也是合适的。在声场中得到的含水微乳液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所引入的声波功率,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如超声在混合室中的强度分布、停留时间、温度以及待乳化物质的例如取决于粘度、表面张力和蒸气压的物理性能。所得液滴大小尤其取决于乳化剂浓度和均化过程中所引入的能量,因此液滴大小可例如通过适当改变均化压力或相应的超声能量而准确调节。
对于借助超声而由常规粗乳液制备根据本发明有利使用的含水微乳液,已发现描述于DE-A 197 56 874中的装置特别有用。该装置包含反应室或流过式反应通道和至少一个将超声波传输至反应室或流过式反应通道中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超声波的装置的设计应使整个反应室或部分的流过式反应通道可均匀地受到超声波的辐射。为此,以如下方式设计用于传输超声波的装置的发射表面:发射表面基本对应于反应室的表面,或者若反应室为流过式反应通道的部分,则发射表面明显伸出通道的整个宽度,并且反应室在基本垂直于发射表面的方向上的深度小于超声传输装置的最大作用深度。
这里,术语“反应室的深度”主要是指超声传输装置的发射表面和反应室底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反应室的深度至多100mm。有利的是反应室的深度应不大于70mm,特别有利的是不大于50mm。原则上反应室也可具有非常小的深度,但是考虑到非常低的堵塞风险和易于清洁以及高产物产量,优选反应室深度例如显著大于高压均化器中的常规缝宽且通常在10mm以上。有利的是反应室的深度例如可通过超声传输装置在外壳中浸入的不同深度而调节。
在所述装置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超声传输装置的发射表面基本对应于反应室表面。该实施方案用于分批制备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微乳液。在所述装置中,超声可在整个反应室中起作用。在反应室中,通过轴向声辐射压强而产生湍流并且这对横向混合具有强烈作用。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这种装置具有流过式单元。将外壳设计成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流过式反应通道,其中反应室为流过式反应通道的部分。通道的宽度为与流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通道尺寸。这里,发射表面覆盖了与流动方向为横向的流动通道的整个宽度。发射表面的长度与该宽度垂直,即在流动方向上的发射表面的长度限定了超声的作用范围。在所述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有利变型方案中,流过式反应通道具有基本为矩形的横截面。当在该矩形的一侧安装同样为矩形且具有合适尺寸的超声传输装置时,实现特别有效且均匀的声波振荡。然而,由于在超声场中存在湍流情况,还可以例如使用没有缺点的圆形传输装置。此外,可将多个分开的传输装置依次排列在流动方向上以代替单个超声传输装置。此时,发射表面和反应室深度,即发射表面和流过式反应通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均可变化。
特别有利的是将超声波传输装置设计成音极(sonotrode),其与自由发射表面相对的末端与超声传感器连接。超声波例如可通过利用反式压电作用而产生。此时,借助发电机产生高频电振荡(通常为10-100kHz,优选20-40kHz),并借助压电传感器转化为具有相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并借助作为传输元件的音极辐射到待超声的介质中。
更优选将音极设计为棒状且轴向发射λ/2(或λ/2的倍数)的纵向振荡器。这种音极例如可借助在振荡器的一个节点处装配的法兰而固定在外壳的孔中。这使得音极进入外壳的通道可以密闭的方式设计,从而使声波振荡还可在反应室中在升高压力下进行。优选可控制音极的振荡振幅,即在每种情况下在线检测以及合适的话在闭路控制下自动调节所建立的振荡振幅。目前振荡振幅例如可通过安装在音极上的压电传感器或具有下游评价电子设备的应变仪而检测。
在该装置的另一个有利设计中,在反应室内配有内件以改善流动和混合性能。这些内件可为简单的挡板或各种多孔体。
需要的话,还可通过额外的搅拌器来加强混合。有利的是可控制反应室的温度。
从上述说明中明显看出根据本发明仅可使用如下这些有机溶剂D或溶剂混合物,其中所述溶剂或混合物在反应条件下在含水介质中的溶解度小至足以形成≤1000nm的液滴以作为具有特定量分散相。此外,所形成的溶剂液滴的溶解能力必须足够大,以吸收至少部分,优选全部的氨基羧酸化合物A。
对本发明方法而言,重要的是除氨基羧酸化合物A外,还可使用二胺化合物E、二羧酸化合物F、二醇化合物G、羟基羧酸化合物H、氨基醇化合物I和/或每分子中含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K。必要的是各化合物E、F、G、H、I和K的总量之和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优选≤80重量%或≤60重量%,特别优选≤50重量%或≤40重量%且≥0.1重量%,经常≥1重量%,常常≥5重量%。
有用的二胺化合物E为具有两个伯氨基或仲氨基的任何有机二胺化合物,其中优选伯氨基。具有两个氨基的有机基础骨架可具有C2-C20脂族、C3-C20脂环族、芳族或杂芳族结构。具有两个伯氨基的化合物E的实例为1,2-二氨基乙烷、1,3-二氨基丙烷、1,2-二氨基丙烷、2-甲基-1,3-二氨基丙烷、2,2-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新戊基二胺)、1,4-二氨基丁烷、1,2-二氨基丁烷、1,3-二氨基丁烷、1-甲基-1,4-二氨基丁烷、2-甲基-1,4-二氨基丁烷、2,2-二甲基-1,4-二氨基丁烷、2,3-二甲基-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2-二氨基戊烷、1,3-二氨基戊烷、1,4-二氨基戊烷、2-甲基-1,5-二氨基戊烷、3-甲基-1,5-二氨基戊烷、2,2-二甲基-1,5-二氨基戊烷、2,3-二甲基-1,5-二氨基戊烷、2,4-二甲基-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2-二氨基己烷、1,3-二氨基己烷、1,4-二氨基己烷、1,5-二氨基己烷、2-甲基-1,5-二氨基己烷、3-甲基-1,5-二氨基己烷、2,2-二甲基-1,5-二氨基己烷、2,3-二甲基-1,5-二氨基己烷、3,3-二甲基-1,5-二氨基己烷、N,N′-二甲基-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2-二氨基环己烷、1,3-二氨基环己烷、1,4-二氨基环己烷、3,3′-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icyan)、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Laromin)、异佛尔酮二胺(3-氨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胺)、1,4-二嗪(哌嗪)、1,2-二氨基苯、1,3-二氨基苯、1,4-二氨基苯、间苯二甲胺[1,3-(二氨基甲基)苯]和对苯二甲胺[1,4-(二氨基甲基)苯]。应理解的是也可使用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
优选将1,6-二氨基己烷、1,12-二氨基十二烷、2,2-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3,3′-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间苯二甲胺或对苯二甲胺用作任选的二胺化合物E。
所用二羧酸化合物F原则上可为具有两个羧酸基(羧基;-COOH)的任何C2-C40脂族、C3-C20脂环族、芳族或杂芳族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可使用的衍生物尤其为上述羧酸的C1-C10烷基单酯或二酯,其中所述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对应的二羰基卤化物,尤其是二羰基氯化物以及对应的二羧酸酐。这类化合物的实例为乙二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杜鹃花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巴西基酸)、C32-二聚脂肪酸(购自美国Cognis Corp.的市售产品)、苯-1,2-二羧酸(邻苯二甲酸)、苯-1,3-二羧酸(间苯二甲酸)或苯-1,4-二羧酸(对苯二甲酸),其甲基酯如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甲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庚二酸二甲酯、辛二酸二甲酯、壬二酸二甲酯、癸二酸二甲酯、十一烷二酸二甲酯、十二烷二酸二甲酯、十三烷二酸二甲酯、C32-二聚脂肪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其二氯化物如乙二酰氯、丙二酰氯、丁二酰氯、戊二酰氯、己二酰氯、庚二酰氯、辛二酰氯、壬二酰氯、癸二酰氯、十一烷二酰氯、十二烷二酰氯、十三烷二酰氯、C32-二聚脂肪酸酰氯、邻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酰氯,及其酸酐如丁二酸酐、戊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应理解的是也可使用上述二羧酸化合物F的混合物。
任选且优选使用游离二羧酸,尤其是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或其对应的二甲酯。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任选二醇化合物G为具有2-18个碳原子,优选4-14个碳原子的支化或线性链烷二醇,具有5-20个碳原子的环烷二醇或芳族二醇。
合适的链烷二醇的实例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2,4-二甲基-2-乙基-1,3-己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2-乙基-2-异丁基-1,3-丙二醇或2,2,4-三甲基-1,6-己二醇。尤其合适的是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2,2-二甲基-1,3-丙二醇、1,6-己二醇或1,12-十二烷二醇。
环烷二醇的实例为1,2-环戊二醇、1,3-环戊二醇、1,2-环己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2-二羟甲基环己烷)、1,3-环己烷二甲醇(1,3-二羟甲基环己烷)、1,4-环己烷二甲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或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
合适的芳族二醇的实例为1,4-二羟基苯、1,3-二羟基苯、1,2-二羟基苯、双酚A(2,2-二(4-羟基苯基)丙烷)、1,3-二羟基萘、1,5-二羟基萘或1,7-二羟基萘。
然而,所用二醇化合物G还可为聚醚二醇,例如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具有≥4个氧化乙烯单元)、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聚丙二醇(具有≥4个氧化丙烯单元)和聚四氢呋喃(聚THF),尤其是二甘醇、三甘醇和聚乙二醇(具有≥4个氧化乙烯单元)。有用的聚THF、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是数均分子量(Mn)通常为200-10000g/mol,优选600-5000g/mol的化合物。
应理解的是也可使用以上二醇化合物G的混合物。
任选使用的羟基羧酸化合物H可为游离羧酸、其C1-C5烷基酯和/或其内酯。实例包括羟基乙酸,D-、L-、D,L-乳酸,6-羟基己酸,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3-羟基己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环状衍生物如乙交酯(1,4-二烷-2,5-二酮),D-、L-、D,L-双丙交酯(3,6-二甲基-1,4-二烷-2,5-二酮),ε-己内酯,β-丁内酯,γ-丁内酯,十二内酯(氧杂环十三烷-2-酮),十一内酯(氧杂环十二烷-2-酮)或十五内酯(氧杂环十六烷-2-酮)。应理解的是也可使用不同羟基羧酸化合物H的混合物。
任选使用的氨基醇化合物I原则上可为任何该类化合物,但优选仅具有一个羟基和仲氨基或伯氨基,但优选伯氨基的C2-C12脂族、C5-C10脂环族或芳族有机化合物。实例包括2-氨基乙醇、3-氨基丙醇、4-氨基丁醇、5-氨基戊醇、6-氨基己醇、2-氨基环戊醇、3-氨基环戊醇、2-氨基环己醇、3-氨基环己醇、4-氨基环己醇和4-氨基甲基环己烷甲醇(1-羟甲基-4-氨基甲基环己烷)。应理解的是也可使用以上氨基醇化合物I的混合物。
可在本发明方法中任选使用的其它组分包括每分子中具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K。实例包括酒石酸、柠檬酸、马来酸、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聚醚三醇、甘油、糖类(如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半乳糖、氨基葡糖、蔗糖、乳糖、海藻糖、麦芽糖、纤维素二糖、龙胆三糖、蔗果三糖、麦芽三糖、棉子糖)、1,3,5-苯三酸(1,3,5-苯三甲酸及其酯或酸酐)、偏苯三酸(1,2,4-苯三甲酸及其酯或酸酐)、1,2,4,5-苯四酸(1,2,4,5-苯四甲酸及其酯或酸酐)、4-羟基间苯二甲酸、二亚乙基三胺、二亚丙基三胺、二(六亚甲基)三胺、N,N′-二(3-氨基丙基)乙二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上述有机化合物K由于它们在每分子中具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能够同时被引入至少两个聚酰胺链中,这就是在聚酰胺时形成时化合物K具有支化或交联作用的原因。化合物K的含量越高,每分子中存在的氨基、羟基和/或羧基越多,在聚酰胺形成中的支化/交联度越高。应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也可使用化合物K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也可使用二胺化合物E、二羧酸化合物F、二醇化合物G、羟基羧酸化合物H、氨基醇化合物I和/或每分子中具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K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当除氨基羧酸化合物A之外还使用至少一种上述化合物E-K时,必须确保化合物A和E、F、G、H、I和/或K的量的选择应使羧基和/或其衍生物(来自各化合物A、F、H和K)与氨基和/或羟基和/或其衍生物(来自各化合物A、E、G、H、I和K)之和的当量比为0.5-1.5,通常为0.8-1.3,经常为0.9-1.1,常常为0.95-1.05。特别有利的是当量比为1,即存在的氨基和/或羟基与羧基或其衍生基团同样多。为了更好地理解,应指出的是氨基羧酸化合物A含有1当量羧基,二羧酸化合物F(游离酸、酯、卤化物或酸酐)含有2当量羧基,羟基羧酸化合物H含有1当量羧基且有机化合物K具有的羧基当量与其每分子中含有的羧基同样多。相应地,氨基羧酸化合物A含有1当量氨基,二胺化合物E含有2当量氨基,二醇化合物G含有2当量羟基,羟基羧酸化合物H含有1当量羟基,氨基醇化合物I含有1当量氨基和1当量羟基,有机化合物K含有的羟基和氨基当量与其分子中含有的羟基和氨基同样多。
不言而喻根据本发明方法,水解酶B的选择应使其与所用氨基羧酸化合物A、二胺化合物E、二羧酸化合物F、二醇化合物G、羟基羧酸化合物H、氨基醇化合物I和/或每分子中含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K以及分散剂C和溶剂D相容且不会被它们失活。对于特定水解酶可使用的化合物A和C-K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或者可由他们在简单的预备试验中确定。
在除氨基羧酸化合物A之外还使用一种上述化合物E、E、G、H、I和/或K时,本发明方法以如下方式进行,即首先将氨基羧酸化合物A,化合物E、F、G、H、I和/或K,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引入部分或甚至全部水中,然后借助合适的方法得到包含氨基羧酸化合物A和化合物E、F、G、H、I和/或K和/或合适的话溶剂D的且平均液滴直径≤1000nm(微乳液)的分散相,然后在反应温度下将全部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化合物E、E、G、H、I和/或K,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加入含水介质中。通常,将≥50重量%,≥60重量%,≥70重量%,≥80重量%,≥90重量%或甚至全部氨基羧酸化合物A,化合物E、E、G、H、I和/或K,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引入≥50重量%,≥60重量%,≥70重量%,≥80重量%,≥90重量%或甚至全部水中,然后得到平均液滴直径≤1000nm的分散相,然后在反应温度下将全部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化合物E、E、G、H、I和/或K,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加入含水介质中。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化合物E、E、G、H、I和/或K,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可以以一次、数次不连续的方式或在均匀或变化的质量流速下以连续方式加入含水反应介质中。
本发明方法通常在20-90℃,经常35-60℃,常常45-55℃的反应温度且通常在0.8-10巴,优选0.9-2巴,尤其是1巴(大气压力)的压力(绝对压力)下进行。
进一步有利的是含水反应介质的pH在室温下(20-25℃)为≥2且≤11,经常≥3且≤9,常常≥6且≤8。尤其是水解酶B在含水反应介质中所建立的pH(范围)下具有最佳作用。该pH(范围)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已知的或者可由他们在几个简单的预备试验中确定。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熟知调节pH的合适方法,即添加适量的酸如硫酸,碱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尤其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或者缓冲物质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乙酸/乙酸钠、氢氧化铵/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硼砂/盐酸、硼砂/氢氧化钠或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盐酸。
对本发明方法而言,所用水通常为清澈且经常具有饮用水质量。然而,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水为去离子水。水的用量的选择应使可根据本发明得到的聚酰胺水分散体的水含量在每种情况下基于聚酰胺水分散体为≥30重量%,经常≥50重量%且≤99重量%或≥65重量%且≤95重量%,常常≥70重量%且≤90重量%,这对应于≤70重量%,经常≥1重量%且≤50重量%或≥5重量%且≤35重量%,常常≥10重量%且≤30重量%的聚酰胺固含量。这里还应指出本发明方法在不合氧气的惰性气体气氛如氮气或氩气气氛下有利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在酶催化聚合反应之后或结束时将助剂(失活剂)加入聚酰胺水分散体中,其中所述助剂能够使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水解酶B失活(即能够破坏或抑制水解酶B的催化作用)。所用失活剂可为任何能够使特定水解酶B失活的化合物。通常,所用失活剂可尤其为配合物,例如氨三乙酸或乙二胺四乙酸或其碱金属盐,或阴离子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它们的用量通常仅足以使特定水解酶B失活。经常还可通过将聚酰胺水分散体加热至≥95℃或≥100℃的温度而使所用水解酶B失活,在加热过程中将惰性气体在加压下注入以抑制沸腾反应。应理解的是,还可通过改变聚酰胺水分散体的pH而使特定水解酶B失活。
可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为-70℃至+200℃。取决于意欲用途,经常需要玻璃化转变温度在特定范围内的聚酰胺。合适地选择用于本发明方法的组分A和E-K,可以使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选择性地制备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所需范围内的聚酰胺。在例如将可根据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酰胺用作压敏粘合剂时,所用化合物组成的选择应使所得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经常≤-5℃,常常≤-10℃。另一方面,在例如将聚酰胺用作涂料配制剂中的粘合剂时,所用化合物组成的选择应使得所得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至+150℃,经常为0℃至+100℃,常常为+20℃至+80℃。相应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在其它应用领域使用的聚酰胺。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限定值,根据G.Kanig(Kolloid-Zeitschrift&Zeitschrift für Polymere,第190卷,第1页,方程1),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分子量增加而接近该限定值。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DSC法(差示扫描量热法,20K/min,中点测量,DIN 53 765)测量。
可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酰胺水分散体的聚酰胺颗粒的平均粒径通常为10-1000nm,经常为50-700nm,常常为100-500nm[所述值为累计z-均值,通过准弹性光散射测定(ISO标准13 321)]。
可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g/mol至≤1000000g/mol,经常为≥3000g/mol至≤500000g/mol,常常为≥5000g/mol至≤300000g/mol。重均分子量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基于DIN55672-1测定。
可根据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聚酰胺水分散体适于作为粘合剂、密封剂、聚合物打底(polymer render)、纸张涂敷浆料、印刷油墨、化妆品配制剂和油漆中的组分,适用于皮革和织物的整理、纤维的粘合以及矿物粘合剂或沥青的改性中。
还为重要的是可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聚酰胺水分散体可通过干燥而转化为相应的聚酰胺粉末。相应的干燥方法如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对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
可根据本发明得到的聚酰胺粉末可有利地用作聚合物配制剂中的颜料、填料,用作粘合剂、密封剂、聚合物打底、纸张涂敷浆料、印刷油墨、化妆品配制剂、粉末涂料和油漆中的组分,用于皮革和织物的整理、纤维的粘合以及矿物粘合剂或沥青的改性中。
本发明方法开发了一种简单且便宜的得到初级聚酰胺水分散体的路线,该分散体的聚酰胺分子量通常显著高于对应的次级聚酰胺水分散体的聚酰胺的分子量。
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意欲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可根据本发明得到的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数据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基于DIN 55672-1)在如下条件下测定:
预备柱:PL HFIP凝胶(内径:7.5mm,长度:5cm)
分离柱:PL HFIP凝胶(内径:7.5mm,长度:30cm;购自PolymerLaboratories GmbH)
洗脱液:含有0.05重量%三氟乙酸钾的六氟异丙醇
温度:40℃
检测:差示折光仪,G1362A 1100系列(购自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UV检测器,GAT LCD 503(购自Gamma AnalysentechnikGmbH)
流速:0.5ml/min.,HPLC泵420(购自Kontron Instruments Ltd.)
注射:20μl
评价:WinGPC Scientific V6.20软件(购自Polymer Standard ServiceGmbH)
校准:借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用计算组合(Ready-Cal kits)(购自Polymer Standard Service GmbH)
固含量通常通过将限定量的聚酰胺水分散体(约5g)在180℃下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而测量。在每种情况下,进行两次单独的测量。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报告的值为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聚酰胺颗粒的平均粒径通常通过动态光散射借助购自英国MalvernInstruments的Autosizer IIC在23℃下对0.005-0.01重量%的水分散体进行测量。所报告的值为测量的自动校正函数的累计评价(累计z-均)的平均直径(ISO标准13321)。
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通常根据DIN 53765借助购自Mettler-ToledoIntl.Inc.的TA8000系列DSC820仪器而测量。
实施例1
在氮气气氛下,将4.8g(43mmol)ε-己内酰胺(Sigma-Aldrich Inc.)在室温(20-25℃)下搅拌加入0.24g LutensolAT 50(非离子乳化剂,购自BASFAG的市售产品)和23.8g去离子水的均相溶液中。然后将0.5g甲苯加入所得均相溶液中。随后,将所得非均相混合物用电磁搅拌器在60转/分(rpm)下搅拌10分钟,然后同样在氮气下转移至80ml锥形肩式容器中并借助Ultra-Turrax T25装置(购自Janke & Kunkel GmbH & Co.KG)在20500rpm下搅拌30秒。然后,将所得非均相的液体混合物通过借助超声探针(70W;购自Bandelin electronic GmbH & Co.KG的UW 2070装置)进行超声处理3分钟而转化成平均液滴直径为≤1000nm(微乳液)的液滴。然后将由0.24g得自南极假丝酵母B型的脂酶(购自Fluka AG的市售产品)、0.14LutensolAT 50和14.2g去离子水制得的均相的酶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一次加入由制备的微乳液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60℃,并将混合物在该温度和氮气气氛下搅拌20小时。然后将所得聚酰胺水分散体冷却至室温,为了使酶失活,在搅拌下加入0.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将聚酰胺水分散体再搅拌30分钟。
得到约43g具有6-氨基己酸单元的聚酰胺(=聚己内酰胺,尼龙-6)水分散体,其固含量基于水分散体为约9重量%。平均粒度测定为约220nm。
为测量所得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将10g所得聚酰胺水分散体离心(3000rpm)10分钟,在此过程中将聚酰胺颗粒作为沉淀分离。倒去上层清澈的水溶液并借助10g去离子水使聚酰胺颗粒淤浆化并搅拌10分钟。随后,重复借助离心的沉降、倒去上层清澈溶液等的步骤。总之,将所得聚酰胺颗粒通过上述程序每次用10g去离子水处理3次,然后每次用10g四氢呋喃处理3次。随后将剩余的聚合残留物在50℃/1毫巴(绝对)下干燥5小时。如此得到的聚酰胺(约0.25g)的重均分子量Mw为212000g/mol且数均分子量Mn为47000g/mol。测得熔点为约200℃。
实施例2
将2.9g(12mmol)十五内酯(98重量%,Sigma-Aldrich Inc.)和0.3g十六烷在45℃和氮气气氛下均匀混和,并将该混合物在50℃下搅拌加入3.2g(28mmol)ε-己内酰胺、0.3g LutensolAT 50和29.7g去离子水的均相溶液中。随后,在50℃下将所得非均相混合物用电磁搅拌器在60转/分(rpm)下搅拌10分钟,然后同样在氮气下转移至80ml锥形肩式容器中并借助Ultra-Turrax T25装置(购自Janke & Kunkel GmbH & Co.KG)在20500rpm下搅拌30秒。然后,将所得非均相的液体混合物通过借助超声探针(70W;购自Bandelin electronic GmbH & Co.KG的UW 2070装置)的超声进行处理3分钟而转化成平均液滴直径为≤1000nm(微乳液)的液滴。然后将由0.18g得自南极假丝酵母B型的脂酶、0.18LutensolAT 50和18g去离子水制得的均相酶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一次加入由此制备的微乳液中,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55℃,并将混合物在该温度和氮气气氛下搅拌20小时。然后将所得聚酰胺水分散体冷却至室温,为了使酶失活,在搅拌下加入0.06g十二烷基硫酸钠,并将聚酰胺水分散体再搅拌30分钟。
得到约53g具有-NH-(CH2)5-C(=O)-和-O-(CH2)14-C(=O)-单元的聚酰胺水分散体,其固含量基于水分散体为约11重量%。平均粒度测定为约150nm。
为测量所得聚酰胺的重均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将10g所得聚酰胺水分散体离心(3000rpm)10分钟,在此过程中将聚酰胺颗粒作为沉淀分离。倒去上层清澈的水溶液并借助10g去离子水使聚酰胺颗粒淤浆化并搅拌10分钟。随后,重复借助离心的沉降、倒去上层清澈溶液等的步骤。总之,将所得聚酰胺颗粒通过上述程序每次用10g去离子水处理3次,然后每次用10g四氢呋喃处理3次。随后将剩余的聚合残留物在50℃/1毫巴(绝对)下干燥5小时。如此得到的聚酰胺(约1g)的重均分子量Mw为16600g/mol,熔点为约94℃和约210℃。

Claims (18)

1.一种制备聚酰胺水分散体的方法,其包括在含水介质中使a)在b)和c)以及合适的话d)存在下反应:
a)氨基羧酸化合物A
b)水解酶B,
c)分散剂C,
d)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D。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氨基羧酸化合物A和/或合适的话溶剂D作为平均液滴直径≤1000nm的分散相存在于所述含水介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首先将至少部分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以及合适的话溶剂D引入部分或全部水中,然后借助合适的措施得到包含氨基羧酸化合物A和/或合适的话溶剂D且平均液滴直径≤1000nm的分散相,然后在反应温度下将全部水解酶B和任何剩余量的水、氨基羧酸化合物A、分散剂C和溶剂D加入所述含水介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D的量基于所用水的总量为0.1-4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反应通过除氨基羧酸化合物A外,还使用二胺化合物E、二羧酸化合物F、二醇化合物G、羟基羧酸化合物H、氨基醇化合物I和/或每分子含有至少3个羟基、伯氨基或仲氨基和/或羧基的有机化合物K而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各化合物E、F、G、H、I和/或K的总量之和基于氨基羧酸化合物A的总量为≤10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A和E、F、G、H、I和/或K的用量的选择应使羧基和/或其衍生物(来自各化合物A、F、H和K)与氨基和/或羟基和/或其衍生物(来自各化合物A、E、G、H、I和K)之和的当量比为0.5-1.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用水解酶B为脂酶和/或羧基酯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用分散剂C为非离子乳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D及其用量的选择应使在反应条件下≤50重量%的溶剂D溶解于所述含水介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水介质的pH为≥3且≤9。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用氨基羧酸化合物A为内酰胺。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用氨基羧酸化合物A为ε-己内酰胺和/或ω-月桂内酰胺。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羧酸化合物A以及合适的话化合物E-K的选择应使所得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至+200℃。
15.一种可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的方法得到的聚酰胺水分散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聚酰胺水分散体作为粘合剂、密封剂、聚合物打底、纸张涂敷浆料、印刷油墨、化妆品配制剂和油漆中的组分的用途,以及在皮革和织物的整理、纤维的粘合及在矿物粘合剂或沥青改性中的用途。
17.通过使根据权利要求15的聚酰胺水分散体干燥而制备聚酰胺粉末。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聚酰胺粉末作为聚合物配制剂中的颜料、填料,作为粘合剂、密封剂、聚合物打底、纸张涂敷浆料、印刷油墨、化妆品配制剂、粉末涂料和油漆中的组分的用途,以及在皮革和织物的整理、纤维的粘合及在矿物粘合剂或沥青改性中的用途。
CNA2005800414330A 2004-12-01 2005-11-29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0688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58073.1 2004-12-01
DE102004058073A DE102004058073A1 (de) 2004-12-01 2004-12-01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Polyamid-Dispers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8856A true CN101068856A (zh) 2007-11-07

Family

ID=3598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14330A Pending CN101068856A (zh) 2004-12-01 2005-11-29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67418A1 (zh)
EP (1) EP1819754A2 (zh)
JP (1) JP2008521416A (zh)
CN (1) CN101068856A (zh)
DE (1) DE102004058073A1 (zh)
WO (1) WO200605869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4458A (zh) * 2020-04-13 2020-08-14 浙江工业大学 无色杆菌tbc-1及其在降解1,3,6,8-四溴咔唑中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3386A1 (de) * 2005-05-17 2006-11-23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Polymerdispersion
FR2914856B1 (fr) * 2007-04-12 2012-08-03 Arkema France Composition cosmetique comprenant une poudre fine
AU2012202501B2 (en) * 2007-04-12 2012-09-13 Arkema France Cosmetic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fine powder
JP2010524675A (ja) 2007-04-26 2010-07-22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酵素的製造法
BRPI0919589A2 (pt) * 2008-10-24 2015-12-08 Basf Se processos para preprarar micropartículas, para combater o crescimento de plantas indesejáveis, e para combater infestação de ácaros ou de insetos indesejáveis nas plantas e/ou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micropartícula, formulação agroquímica, e, semente
WO2014067746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Evonik Industries Ag Process for the enzymatic formation of amide bonds
CA2972613C (en) 2015-01-06 2023-08-01 Lawter, Inc. Polyamide resins for coating of sand or ceramic proppants used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WO2024024855A1 (ja) * 2022-07-29 2024-02-01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塗工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51054A (en) * 1955-11-16 1960-08-30 Gen Dispersions Inc Method of making aqueous dispersions of nylon
US3130181A (en) * 1959-04-10 1964-04-21 Allied Chem Preparation of colloidal particles of polycarbonamides
US4886844A (en) * 1988-02-03 1989-12-12 Union Camp Corporation Polyamide resin dispersion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5236996A (en) * 1991-07-24 1993-08-17 Union Camp Corporation Stable polyamide resin dispersions containing piperasine and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JP4404988B2 (ja) * 1999-04-21 2010-01-27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水性分散液の製造方法
US6677427B1 (en) * 2000-06-13 2004-01-13 Hercules Incorporated Enzyme-catalyzed polyamides an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of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DE102004058072A1 (de) * 2004-12-01 2006-06-0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Polyamid-Dispers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4458A (zh) * 2020-04-13 2020-08-14 浙江工业大学 无色杆菌tbc-1及其在降解1,3,6,8-四溴咔唑中的应用
CN111534458B (zh) * 2020-04-13 2022-01-14 浙江工业大学 无色杆菌tbc-1及其在降解1,3,6,8-四溴咔唑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67418A1 (en) 2008-07-10
WO2006058696A3 (de) 2006-10-19
JP2008521416A (ja) 2008-06-26
DE102004058073A1 (de) 2006-06-08
EP1819754A2 (de) 2007-08-22
WO2006058696A2 (de) 200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8930A (zh)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1068856A (zh) 聚酰胺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1189277A (zh) 制备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方法
CN101155843A (zh) 生产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方法
Miao et al. Soybean oil‐based polyurethane networks as candidate biomaterials: Synthesis and biocompatibility
CN101115777A (zh) 聚合物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EP188365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ssrigen polymerdispersion
CA2408922C (en) Enzyme-catalyzed polyamides and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es of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Fickert et al. Copolymers structures tailor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anocapsules
MX2009007035A (es) Procedimiento de preparacion de polvo de poliamida por polimerizacion anionica.
CN108130037A (zh) 一种无表面处理pet基材粘接用uv光固化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Essawy et al. Poly (amidoamine) dendritic structures, bearing different end groups, as adhesion promoters for urea–formaldehyde wood adhesive system
CN105693938B (zh) 一种酰亚胺化sma改性阳离子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8136681A (zh) 焊接两种聚酰胺塑料的方法
CN110229424A (zh) 一种热塑性硫化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Preparation of Dual-Responsive Nanogel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Insulin.
EP2738198A1 (en)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olyamide in aqueous mini-emulsion
TWI548684B (zh) 固化劑及其製備方法、應用該固化劑的結構膠
CN110229426A (zh) 一种热塑性硫化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Preparation of micron-sized PA6/12 copolymer microspheres via successive in-situ polymerization
CN110229510A (zh) 一种pa6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717A (zh) 一种机械化学制备聚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
JP2000297156A (ja) 真球状樹脂粒子分散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分散物
CN110229509A (zh) 一种长碳链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ozhevnikov et al. Synthe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cationic aminopolymer res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