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4740B - 一种翻盖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盖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4740B
CN101064740B CN2006100786185A CN200610078618A CN101064740B CN 101064740 B CN101064740 B CN 101064740B CN 2006100786185 A CN2006100786185 A CN 2006100786185A CN 200610078618 A CN200610078618 A CN 200610078618A CN 101064740 B CN101064740 B CN 101064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receiver
lid
phone body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8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4740A (zh
Inventor
柴永森
宋春光
陈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lecom Co Ltd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Group Corp, Qingdao Haier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0786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4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4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手机盖体、听筒、第一显示屏、按键、话筒,所述的天线设置在手机本体的一侧,所述的按键设置在手机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的听筒设置在手机的本体上,在手机的盖体上与听筒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所述的听筒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中。本发明设计的手机,在合盖状态与开盖状态下均可以接听电话,即手机开盖前,可通过位于手机表面的听筒接听电话;手机开盖后,可使用同一个听筒接听电话;此外,将手机盖体设置成透明状,这样既方便制作,节省成本,又可以省去在盖体上设置显示屏的麻烦,此外,本发明的手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大众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翻盖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盖手机,特别是指一种在合盖状态与开盖状态下均可接听电话的翻盖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所以,各生产厂家从手机的外形、功能等方面着手,设计出越来越多新颖的手机,如下列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专利号为0022959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开合式双面显示屏移动式电话机,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体1’、翻盖2’、听筒3’、显示屏4’、天线、按键7’及话筒8’,其特征在于它有两个显示屏,除在里面有一个显示屏外,在翻盖或机体的外表面,或者在机体的与翻盖活动连接的端部表面还装有一个显示屏。解决了人们在使用开合式移动电话时,当有电话打入,需观看号码,判定是否接听,或是要读取显示屏上的信息时,必须要打开翻盖才能观看的问题。使人们使用时更为方便。该对比文件中公开的具有两个显示屏的手机较现有的手机相比,功能更齐全一些,方便使用者判断是否需要接听来电,但是,在手机上设置两个显示屏,在提高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制作难度,并且消费者使用起来还是需要将盖体打开才能接听,使用不方便。
对比文件2,专利号为0025931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手机翻盖,由带耳机、窗口的主架,固定板连接成整体构成,所述的窗口上固定连接有视窗,而主架、固定板上还分别连接有连成整体的两按键。来电时,透过透明视窗,可看到来电显示的电话号码,若不想接此电话,在不打开翻盖的情况下,通过按动翻盖上的按键,就可按动手机键盘上的拒接键,达到拒接电话的目的。若要接电话,就可打开翻盖,接听电话,而耳机在翻盖上,可缩小手机体积,确保通话质量。翻盖又能保护液晶显示器及键盘,其使用方便,具有多功能,功能齐全、实用性强。该对比文件中公开的手机盖体为透明视窗,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一个显示屏的设置,节省成本,但是,该对比文件与对比文件1存在相同的问题,接听电话时,仍需要将盖体打开,使用不方便。
对比文件3,专利号为200510008554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内置耳机和免提的手机,本发明涉及由机身和可旋转的翻盖组成的手机,包括:安装槽,以凹陷状态形成在机身的上端两侧;导线,贯穿安装槽而配线在机身内部,并与内部的螺旋弹簧连接并设成卷取式;耳机头,内置有与导线相连的扬声器,并以分立方式搁置在安装槽内;限制开关,设置在安装槽的一侧内壁面,根据耳机头的是否搁置控制电话通话信号的分配;免提杆,顶部组装在上述耳机头,端部具有话筒;容纳槽,以对应于免提杆的“L”形外形形成在机身的一侧及下端使机身能够容纳免提杆。本发明提高了便利性并对使用者确保了安全性,而且不需要另行购买,从而减少消费成本。该对比文件中公开的手机在接听电话时不用开启翻盖,但是,不能为使用者是否需要接听电话提供帮助。
对比文件4,专利号为02287218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无需打开即可通话的折叠式手机翻盖,一种无需打开即可接听呼入电话,或通过手机的语音拨号功能呼出电话的折叠式手机翻盖。它是通过利用声波物理传递方式的送音管道,在翻盖内部由微型扬声器连接至新增的第二听筒;或直接将声音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送到第二听筒内的第二扬声器,从而由第二听筒将通话声音传递至人耳中来实现的。由此在来电时不必打开翻盖,按下手机上的Yes键,将手机翻盖上端的第二听筒放在耳边即可通话。使用语音拨号功能后的通话方法与接听来电相同。这样本实用新型就能让翻盖手机实现无需打开翻盖就可以通话的全新功能,避免了普通翻盖手机接听或呼出电话时必须打开翻盖的繁琐步骤,更加方便实用;减少了开启次数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手机翻盖的使用寿命;可以在折叠状态下通话的手机自然更加小巧灵便,会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通话体验和使用乐趣。该对比文件中公开的不用开盖即可接听电话的手机翻盖,但是,需要在手机外盖外侧上端增设一第二听筒才能接听电话,这样,一方面给手机话筒布线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也增加成本。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技术人员本着节约成本,精简美观的设计思路,在不改变现有的翻盖手机的外形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颖的在合盖状态和翻盖状态下均能接听电话的翻盖手机。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合盖状态和开盖状态下均可以使用同一个听筒接听电话的翻盖手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1包括手机本体11、手机盖体12、听筒13、第一显示屏14、按键16、话筒17,所述的按键16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的本体11上,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所述的听筒13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18中。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听筒13较手机本体11凸起,合盖后,所述的听筒13表面恰好与手机盖体12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且与手机本体11同一平面,所述的手机盖体12与听筒透过孔18的孔位呈圆滑面过度。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上部或者中部,优选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部,或者,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右上端部,或者,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的左上端部。此间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手机本体的上部和中部通常位于手机第一显示屏14的上部与手机上表面的端部之间的任意位置,而右上端部特指在这一区域内的右侧,左上端部特指在这一区域内的左侧,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左侧和右侧以及在说明书附图中对应所标示的左右,是以我们面向图纸或产品时,给出的相对的左右之分。
所述的翻盖手机,为保证听筒13与话筒17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听筒13与所述的话筒17在接近对角线布置,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左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右下角;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右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左下角。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长度小于手机本体11的长度,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上表面114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所述的话筒17也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表面114上。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外形与手机本体11外形相匹配,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外侧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所述的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可以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112或者底侧面113,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底侧面113。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盖体12采用透明盖体,手机合盖时可透过该透明盖体查看到手机主体显示屏上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等相关信息。
所述的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外侧面121上设有第二显示屏122,手机合盖时可通过该第二显示屏122查看到手机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等相关信息。
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计的手机,在合盖状态与开盖状态下均可以接听电话,即手机开盖前,可通过位于手机表面的听筒接听电话;手机开盖后,可使用同一个听筒接听电话;此外,将手机盖体设置成透明状,这样既方便制作,节省成本,又可以省去在盖体上设置显示屏的麻烦,此外,本发明的手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大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手机盖体长度等于手机本体长度的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手机盖体长度小于手机本体长度的施实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手机盖体长度小于手机本体长度的施实例3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盖体打开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手机盖体长度小于手机本体长度的施实例4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盖体打开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加以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翻盖手机,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指的翻盖手机也就是现在市场上所简称的翻盖手机,不包括平板手机、滑盖手机、直板手机等形式,如图2所示,所述的手机1包括手机本体11、手机盖体12、听筒13、第一显示屏14、天线15(也有的产品是内置天线,如图4-图7中所示的结构)、按键16、话筒17,所述的天线15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一侧,所述的按键16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的本体11上,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所述的听筒13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18中,所述的听筒13较手机本体11凸起,也就是说,听筒13的上表面略高于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但是合上手机盖体12后,所述的听筒13表面恰好与手机盖体1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手机盖体12与听筒透过孔18的孔位呈圆滑面过度;此外,也可以使用平面的听筒13,这时,听筒13的表面就与手机本体11位于同一平面,如图4-图7中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翻盖手机的另一设计要点在于: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外形与手机本体11外形之间的设计,一种方式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外形与手机本体11外形相匹配,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底侧面113,如图2所示,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外侧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所述的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可以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112或者底侧面113;另一种方式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长度小于手机本体11的长度,则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表面114的下端,如图3所示,此时,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同时,话筒17也可以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的下端。
本发明所述的翻盖手机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听筒与话筒之间的直线设置也可以运用在本发明中,只是这种情况下手机的接听与通话效果不是最佳,为保证听筒13与话筒17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听筒13与所述的话筒17可接近对角线布置,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左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右下角;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右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左下角,此时,听筒与话筒之间的直线距离至少保证与手机本体总长度相同,甚至大于手机本体总长度10%至20%之间;此外,也可以是将听筒17固定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底部不变,而将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部、中部、右上端部或者左上端部,此时,听筒与话筒之间的直线距离保证在手机本体总长度的80%至90%之间。
关于手机盖体12可以采用透明盖体也可以采用不透明盖体,当采用透明盖体时,手机合盖时可透过该透明盖体查看到手机主体显示屏上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等相关信息;当采用不透明盖体时,进一步可以在所述的盖体12的外侧面121上设有第二显示屏122,手机合盖时可通过该第二显示屏122查看到手机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等相关信息。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所述的手机1包括手机本体11、手机盖体12、听筒13、第一显示屏14、天线15、按键16、话筒17,所述的天线15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一侧,所述的按键16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的本体11上,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所述的听筒13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18中,手机盖体12采用透明盖体,在本实施例中,手机盖体12的外形与手机本体11外形相匹配,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底侧面113上,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外侧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所述的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右侧面112上,此外,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也可以设置在底侧面113上、右侧面上(图示结构省略);
施实例2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手机结构与施实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手机盖体12采用不透明盖体,在所述的盖体12的外侧面121上设有第二显示屏122,手机合盖时可通过该第二显示屏122查看到手机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等相关信息;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长度小于手机本体11的长度,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右上端部,则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表面114的下端,此时,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话筒17位于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之间。
施实例3
如图4、图5所示,其整体结构与施实例2相似,手机1包括手机本体11、手机盖体12、听筒13、第一显示屏14、第二显示屏122、天线15、按键16、话筒17,所述的天线15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一侧,所述的按键16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第二显示屏122设置在所述的盖体12的外侧面121上,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上部,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所述的听筒13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18中。
施实例4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翻盖手机与施实例3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右上端部,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

Claims (6)

1.一种翻盖手机,所述的手机(1)包括手机本体(11)、手机盖体(12)、听筒(13)、第一显示屏(14)、按键(16)、话筒(17),所述的第一显示屏(14)和按键(16)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1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的本体(11)上,在手机的盖体(12)上与听筒(1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听筒透过孔(18),所述的听筒(13)正好可以容纳在所述的听筒透过孔(18)中,听筒(13)的上表面略高于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满足当合上手机盖体(12)后,所述的听筒(13)表面恰好与手机盖体(1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手机盖体(12)与听筒透过孔(18)的孔位呈圆滑面过度;所述的手机盖体(12)为不透明盖体,手机盖体(12)的外侧面(121)上设有第二显示屏(122),手机合盖时通过该第二显示屏(122)查看到手机的时间、来电、来信、邮件,所述的手机盖体(12)的长度小于手机本体(11)的长度,所述的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表面(114)的下端,在所述的手机本体(11)的上表面设置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所述的话筒(17)位于接听按键(2)和拒接按键(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筒(13)较手机本体(11)凸起,合盖后,所述的听筒(13)表面恰好与手机盖体(12)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上,且与手机本体(11)同一平面,所述的手机盖体(12)与听筒透过孔(18)的孔位呈圆滑面过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盖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上部或者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翻盖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11)的右上端部,或者,所述的听筒(13)设于手机本体的左上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手机,其特征在于:为保证听筒(13)与话筒(17)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听筒(13)与所述的话筒(17)在接近对角线布置,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左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右下角;所述的听筒(13)设置在手机本体(11)右上角时,话筒(17)设置在手机本体(11)的左下角。
CN2006100786185A 2006-04-28 2006-04-28 一种翻盖手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4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86185A CN101064740B (zh) 2006-04-28 2006-04-28 一种翻盖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86185A CN101064740B (zh) 2006-04-28 2006-04-28 一种翻盖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4740A CN101064740A (zh) 2007-10-31
CN101064740B true CN101064740B (zh) 2012-06-27

Family

ID=3896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861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4740B (zh) 2006-04-28 2006-04-28 一种翻盖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64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0913B1 (en) 2007-12-03 2017-09-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obile phon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2562Y (zh) * 2003-01-03 2004-02-04 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盖上带有分区透视窗口的手机
CN1533125A (zh) * 2003-03-24 2004-09-29 ������������ʽ���� 便携式电子设备
EP1473910A2 (en) * 2003-04-30 2004-11-03 NEC Corporation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2562Y (zh) * 2003-01-03 2004-02-04 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盖上带有分区透视窗口的手机
CN1533125A (zh) * 2003-03-24 2004-09-29 ������������ʽ���� 便携式电子设备
EP1473910A2 (en) * 2003-04-30 2004-11-03 NEC Corporation Fol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4740A (zh) 200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52464A (en) Telephone set having a microphone for receiving or an earpiece for generating an acoustic signal via a keypad
US7408514B2 (en) Speaker of a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a resonance space
JPH07143214A (ja) 携帯用電話機
CN104705957A (zh) 一种带蓝牙音箱的手机保护套
CN1933501B (zh) 双屏移动通信终端
US8036411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ool
JPH0530166A (ja) 携帯無線電話装置
CN101064740B (zh) 一种翻盖手机
CN106453719A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118704Y (zh) 子母分离手机
KR0163257B1 (ko) 개선된 송수화기를 갖는 휴대용 무선전화기
CN201204618Y (zh) 翻盖手机
CN204272211U (zh) 一种可侧面接听的手机
CN2452214Y (zh) 手机翻盖
CN2412328Y (zh) 开合式双面显示屏移动式电话机
CN2571085Y (zh) 一种新结构手机
KR20040042477A (ko) 스테레오 사운드 기능을 갖는 휴대폰
CN101296263A (zh) 子母分离手机
CN1964378A (zh) 半自动滑动模块以及具备其模块的滑盖手机
CN2476148Y (zh) 便携式个人手持无线数字终端
CN201008176Y (zh) 一种无线电信多功能耳机
CN2631140Y (zh) 无需打开即可通话的折叠式手机翻盖
CN201134824Y (zh) 超薄半透明滑盖手写双模式无线电话结构
KR200174765Y1 (ko) 드로형 송화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전화기
KR200198699Y1 (ko) 디스플레이부와 신호입력버튼이 외부로 노출된 폴더형휴대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