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3803U -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3803U
CN220673803U CN202322315573.0U CN202322315573U CN220673803U CN 220673803 U CN220673803 U CN 220673803U CN 202322315573 U CN202322315573 U CN 202322315573U CN 220673803 U CN220673803 U CN 220673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protection
protection part
frame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55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俊杰
廖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bil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bil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bil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bili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55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3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3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3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一,所述保护部一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部二,所述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连接在一起时,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从而能够提高对终端设备的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终端设备的使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掌上电脑,随着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手机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和一些特种作业人员;
现有终端设备保护壳大多为半包围设置,其保护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较差,导致对终端设备的保护效果较差。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4675262U,所公开的“一种不影响无线充电的手机保护壳”,其说明书公开:包括手机保护壳主体,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的内侧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通孔和音量按槽,且手机保护壳主体的另一侧内侧设置有电源按键,所述手机保护壳主体的内部下表面从左到右分别开设有耳机插孔、充电孔和语音孔,且手机保护壳主体的后表面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外部靠近手机保护壳主体的边角处开设有摄像孔;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终端设备保护壳大多为半包围设置,其保护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较差,导致对终端设备的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终端设备保护壳,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一,所述保护部一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部二,所述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连接在一起时,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部一包括防护框一,所述防护框一外侧包覆设置有防护框二,所述防护框一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护垫块;
所述保护部二包括后盖,所述后盖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框一与卡槽的内壁卡合。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一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在防护框一与卡槽内壁卡合时用于实现卡槽与防护框一之间的密封。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部一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二侧面设置的调节按键、电源按键以及两个音量按键,调节按键、电源按键以及两个音量按键均穿过防护框一并延伸至防护框一内,所述调节按键内侧连接有拨动卡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二的侧面开设有充电口以及两个分别位于充电口两侧的声口,两个所述声口内均固定连接有防水透声膜一。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塞入充电口中时用于实现充电口的密封。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二的四角均为突出设置,且防护框二其中一角的突出处开设有穿线孔。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部一还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位于防护框一中,且防护膜顶面的与防护框一之间通过点胶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部二还包括片材,片材固定连接在后盖中。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盖靠近防护框一的一面还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用于终端设备摄像头的防护。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一上的听筒防护件,听筒防护件包括开设在防护框一内侧的凹槽,凹槽与防护框一之间开设有若干个声孔,防护框一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声孔上方的防尘网,凹槽内安装有防水透声膜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保护壳大多为半包围设置,其保护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较差,导致对终端设备的保护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保护部二和保护部一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从而能够提高对终端设备的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图1的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密封塞塞入充电口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防护框一以及后盖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保护部一和保护部二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防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声孔和凹槽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保护部一;101、防护框一;102、防护框二;103、防护膜;104、充电口;105、声口;106、音量按键;107、调节按键;108、拨动卡座;110、防护垫块;111、电源按键;
2、保护部二;201、后盖;202、密封塞;203、缓冲垫;204、片材;205、卡槽;
3、密封圈;4、声孔;5、凹槽;6、防水透声膜二;7、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终端设备保护壳大多为半包围设置,其保护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较差,导致对终端设备的保护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应用于对终端设备的保护。
具体地,请参考图1-图8,终端设备保护壳具体包括:
保护部一1,保护部一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部二2,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连接在一起时,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1和保护部二2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本申请通过设置的保护部一1和保护部二2,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1和保护部二2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从而能够提高对终端设备的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8,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一1,保护部一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部二2,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连接在一起时,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1和保护部二2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从而能够提高对终端设备的防水、防尘、防摔以及防刮花效果,本申请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掌上电脑等终端设备的防护,优选为手机的防护。
进一步的,如图1-图8所示,保护部一1包括防护框一101,防护框一101外侧包覆设置有防护框二102,防护框一101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护垫块110,防护框一101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如PC硬胶,以提高保护效果,防护框二102以及防护垫块110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如TPU软胶,以提高防摔效果,防护垫块110与防护框二102可采用分体设置,也可以采用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式设置,当防护框一101和防护框二102采用一体式设置时,防护框一101上开设有供防护框一101和防护框二102连接的孔;
保护部二2包括后盖201,后盖201顶部开设有卡槽205,防护框一101与卡槽205的内壁卡合。
进一步的,如图4-图6所示,防护框一101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且密封圈3在防护框一101与卡槽205内壁卡合时用于实现卡槽205与防护框一101之间的密封,密封圈3的设置使得防护框一101卡入卡槽205中之后为过盈配合,防止液体由卡槽205和防护框一101的连接处进入。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保护部一1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二102侧面设置的调节按键107、电源按键111以及两个音量按键106,调节按键107、电源按键111以及两个音量按键106均穿过防护框一101并延伸至防护框一101内,调节按键107内侧连接有拨动卡座108,针对带有静音键的终端设备,使用时拨动卡座108套于静音键上,拨动调节按键107时能够使得拨动卡座108对静音按键进行拨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防护框二102的侧面开设有充电口104以及两个分别位于充电口104两侧的声口105,两个声口105内均固定连接有防水透声膜一,防水透声膜一的设置能够提高声口105的防水效果,且保证音量的传递。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后盖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02,密封塞202塞入充电口104中时用于实现充电口104的密封,密封塞202也采用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如TPU软胶,密封塞202塞入充电口104中时与充电口104之间也为过盈配合,拉动密封塞202可以使得密封塞202与充电口104分离,进而实现充电时的使用。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2所示,防护框二102的四角均为突出设置,且防护框二102其中一角的突出处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可以安装挂饰或者防脱绳。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保护部一1还包括防护膜103,防护膜103位于防护框一101中,且防护膜103顶面的外周侧与防护框一101之间通过点胶的方式连接,即通过点胶的方式进行粘接密封,使得使用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防护膜103为PET透明膜或钢化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保护部二2还包括片材204,片材(204)固定连接在后盖(201)中,二者之间通过注塑的方式设置在一起,片材204可采用透明的PC片制作而成,目的是可以使得用于看到终端设备背面的品牌图标。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后盖201靠近防护框一101的一面还设置有缓冲垫203,缓冲垫203用于终端设备摄像头的防护。
实施例4
对实施例1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9-图10所示,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一101上的听筒防护件,听筒防护件包括开设在防护框一101内侧的凹槽5,凹槽5与防护框一101之间开设有若干个声孔4,防护框一10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声孔4上方的防尘网7,凹槽5内安装有防水透声膜二6,听筒防护件的设置使得能够减少对听筒使用时音量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终端设备保护壳的使用过程如下:
为方便理解,现以手机的防护为例进行说明,并在附图中使用D对手机进行标注;将手机放入防护框一101内,然后将后盖201从防护框一101背面扣合,即将防护框一101卡入卡槽205中,即可完成安装,不充电时,将密封塞202塞入充电口104中,此时本申请完全将手机包覆,从而对手机进行更为全面的防护,拆卸时拉动防护框一101以及后盖201使得防护框一101与卡槽205分离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部一(1),所述保护部一(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部二(2),所述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连接在一起时,保护部二(2)和保护部一(1)之间形成保护终端设备的空间,终端设备放置于密封空间内时,保护部一(1)和保护部二(2)配合实现终端设备的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一(1)包括防护框一(101),所述防护框一(101)外侧包覆设置有防护框二(102),所述防护框一(101)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护垫块(110);
所述保护部二(2)包括后盖(201),所述后盖(201)顶部开设有卡槽(205),所述防护框一(101)与卡槽(205)的内壁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一(101)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且密封圈(3)在防护框一(101)与卡槽(205)内壁卡合时用于实现卡槽(205)与防护框一(101)之间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一(1)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二(102)侧面设置的调节按键(107)、电源按键(111)以及两个音量按键(106),调节按键(107)、电源按键(111)以及两个音量按键(106)均穿过防护框一(101)并延伸至防护框一(101)内,所述调节按键(107)内侧连接有拨动卡座(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二(102)的侧面开设有充电口(104)以及两个分别位于充电口(104)两侧的声口(105),两个所述声口(105)内均固定连接有防水透声膜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02),所述密封塞(202)塞入充电口(104)中时用于实现充电口(104)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二(102)的四角均为突出设置,且防护框二(102)其中一角的突出处开设有穿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一(1)还包括防护膜(103),所述防护膜(103)位于防护框一(101)中,且防护膜(103)与防护框一(101)之间通过点胶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二(2)还包括片材(204),片材(204)固定连接在后盖(201)中;
所述后盖(201)靠近防护框一(101)的一面还设置有缓冲垫(203),缓冲垫(203)用于终端设备摄像头的防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防护框一(101)上的听筒防护件,听筒防护件包括开设在防护框一(101)内侧的凹槽(5),凹槽(5)与防护框一(101)之间开设有若干个声孔(4),防护框一(10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声孔(4)上方的防尘网(7),凹槽(5)内安装有防水透声膜二(6)。
CN202322315573.0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Active CN220673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5573.0U CN22067380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5573.0U CN22067380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3803U true CN220673803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7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5573.0U Active CN220673803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3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2304U (zh) 一种手机充电保护套
KR20130104138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방수 케이스
CN202135175U (zh) 一种三防手机
CN104705957A (zh) 一种带蓝牙音箱的手机保护套
KR200455692Y1 (ko) 배터리커버 겸용 휴대폰 케이스
CN209642757U (zh) 终端设备
CN214281613U (zh) 电子设备
KR101585383B1 (ko) 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KR101560790B1 (ko) 스마트폰 방수 케이스
CN204046663U (zh) 一种新型智能挂件
CN220673803U (zh) 一种终端设备保护壳
KR200462730Y1 (ko) 휴대용 통신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CN207652846U (zh) 一种多功能的移动终端防水保护套
CN214315255U (zh) 固定于头盔的蓝牙接听器
CN203377919U (zh) 腕戴式触控智能电话
CN210536720U (zh) 一种全包封闭式手机保护壳
CN208445706U (zh) 一种便携式手持送受话器
CN204408424U (zh) 一种手机防水外壳
CN208768135U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02918352U (zh) 一种三防手机
CN203206308U (zh) 一种手机防水保护壳
JP3700887B2 (ja) 収納ケース及び端末システム
CN106790877B (zh) 一种三防手机保护套
CN218734297U (zh) 一种防水式对讲机
CN216700264U (zh) 一种新型耳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