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2806A -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2806A
CN101062806A CNA2006100813233A CN200610081323A CN101062806A CN 101062806 A CN101062806 A CN 101062806A CN A2006100813233 A CNA2006100813233 A CN A2006100813233A CN 200610081323 A CN200610081323 A CN 200610081323A CN 101062806 A CN101062806 A CN 101062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ke
mixing tank
floating plate
residu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13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在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XEN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XE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XE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OXEN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62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2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4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free-fall aeration or spra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利用水位的改进的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通过强行将氧气或臭氧与空气一起注入水中而有效地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所述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漂浮在湖上的漂浮板;安装在漂浮板和湖的需氧层之间的抽吸管;将水从需氧层抽入抽吸管的泵;与抽吸管相连的混合器;连接到混合器的下侧和湖的厌氧层之间的排出管;以及连接在混合器的一侧的抽气管。空气被强行注入蓄水池或者湖的厌氧层,并且根据在水利工程学中通常采用的理论,利用一定的水位给落下的水增加一定的流速,以便可以强行将氧气注入蓄水池或者湖中,从而有效地净化蓄水池或者湖。

Description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位的改进的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利用空气来更加有效地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蓄水池或者湖等特定空间内的水不流动的情况下,水的自净作用不能正常地进行。当污染水或者废水流入蓄水池或者湖中时,绿潮或者红潮问题就会出现,因此水中的氧气减少,并且水发生腐坏。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公开了“蓄水池中水的处理方法”  (第1999-14996号韩国专利申请)。根据上述专利申请,存储于蓄水池深处的水被抽到上侧并且使其循环,因此深处的水和表面的水可以适当地混合,从而中和深处的水和表面的水中的各种成分,进而可以改善蓄水池中的水的质量。
然而,根据上述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从蓄水池的底侧抽出水是有效的,但是,将所抽出的水与表面的水混合并使得所混合的水循环不能够正常地执行。因此,将所抽出的深处的水和表面的水混合并改善蓄水池中全部水的质量的操作不能够较好地执行。
即,由于没有提供装置来强行使得与深处的水和表面的水混合的水流入蓄水池的下部,因此只能取得微小的效果,而不能够取得期望的效果。
特别是,由于外部空气不能够直接渗透到蓄水池的水中,因此不能够取得期望的改善水质的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位的改进的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通过强行使氧气和臭氧与空气一起进入水中而有效地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湖中的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被设计用来净化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其包括漂浮在湖上的漂浮板;安装在所述漂浮板与需氧层之间的抽吸管;用于将水从所述需氧层抽入抽吸管的泵;与所述抽吸管相连的混合器;连接在混合器的下侧和湖的厌氧层之间的排出管;以及连接在所述混合器的一侧的抽气管。这里,所述泵可以选择性地由罗茨增压泵、活塞泵或者通风机类型的泵构成。
所述漂浮板进一步包括由电动机驱动的螺旋桨,以便所述漂浮板可以在湖上自由地移动。
直径收缩管沿着排出管的方向连接在抽吸管的末端并且位于混合器的内部,随着直径收缩管的直径变小,通过泵抽入抽吸管的水可以有效地与通过抽气管吸入的空气混合。
所述混合器进一步包括氧气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
所述排出管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下侧的剩余气体收集管,用于收集所提供的空气中的剩余气体;用于将从剩余气体收集管收集的剩余气体导向外部的导管;以及由处理部件构成的剩余气体处理单元,其安装在导管处并且处理所引导的剩余气体。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以及
图3是图解说明适合本发明的混合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图1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3是图解说明适合本发明的混合器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首先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过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这里,蓄水池或者湖包括在蓄水池或者湖的上部形成的需氧层(aerobic layer)1,在蓄水池或者湖的中部形成的厌氧层(anaerobic layer)1a以及在蓄水池或者湖的底部形成的积聚层。
在本发明中,漂浮板2漂浮在湖上,抽吸管6从漂浮板2延伸到湖的需氧层1。泵4安装在抽吸管6处,从而可以通过抽吸管6从湖的需氧层1抽水。此外,混合器7安装在抽吸管6的末端。排出管10安装在混合器7的下侧,并且从混合器7延伸到湖的厌氧层1a。抽气管14连接在混合器7的一侧。基于泵4的操作,通过抽吸管6吸入的水通过混合器7排放到排出管10,同时与通过抽气管14吸入的外部空气混合,并且被强行排放到湖的厌氧层1a。
这里,带罩阀3安装在抽吸管6的末端,以便漂浮在湖上的杂质不会被吸入到抽吸管6中。排出管10由支撑部件11牢固地固定在漂浮板2上。
水压计5安装在抽吸管6处,以便测量吸入到抽吸管6的水的压力。传感器5A安装在抽吸管6处。当吸入的水的压力超过某个设定的压力时,泵4将自动停止工作。
螺旋桨17安装在漂浮板2的尾端,并且由电动机16驱动。这里,由于漂浮板2可以在整个湖上移动,因此可以在整个湖上实现水的净化。
在漂浮板2处可以进一步提供由电动机16驱动的螺旋桨2a,以便漂浮板2可以在整个湖上移动。
图2是图解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的图。如图所示,在混合器7处可以提供抽气管14并进一步提供氧气生成器9、臭氧生成器15。在该结构中,当空气由混合器7混合时,由于还一起混合了氧气和臭氧,因此可以强行向湖的厌氧层1a供应氧气和臭氧。
这里,在抽气管14处提供阀20,氧气生成器9和臭氧生成器15分别与混合器7连接,以便可以根据厌氧层1a的污染程度来控制向厌氧层1a供应氧气和臭氧。
当通过抽气管14只向厌氧层1a供应空气时,D0减少12~20ppm,当只从氧气生成器9向厌氧层1a供应氧气时,D0减少45~54ppm。当只从臭氧生成器15供应臭氧时,则可以去除绿潮或者红潮以及有机物质。
可以进一步提供真空罐18。沉淀物吸收管19可以连接在真空罐18和湖的积聚层1c之间,以便积聚物质,即积聚层1c的沉淀物可以被强行吸收并被去除,因此可以快速地实现湖水的净化。
剩余气体处理单元30安装在排出管10处,用于去除从排出管10排出的空气中的剩余气体。当从水中去除海藻或者有机物时,会保留从排出管10排出的少量臭氧。由于剩余气体,即臭氧会污染水,因此需要采用剩余气体处理单元30来去除剩余的臭氧。
在剩余气体处理单元30中,剩余气体收集管31安装在排出管10的下侧,以收集所提供的空气中的剩余气体。导管33安装在剩余气体收集管31的上侧,以便将从剩余气体收集管31收集的剩余气体导向外部。处理部件35安装在导管33处,以处理所引导的剩余气体。
这里,处理部件35优选由活性碳构成。阀37安装在导管33处,以便可以调整臭氧(对应于所引导的剩余气体)的排放量,并进行排放。流速降低部件39安装在剩余气体收集管31处,用于降低水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臭氧不会从剩余气体收集管31处排放到外部。
图3是图解说明适合本发明的混合器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直径收缩管6a连接在抽吸管6的末端并且位于混合器7的内部,随着直径收缩管6a的直径变小,由泵4吸入到抽吸管6内的水可以有效地与吸入抽气管14的空气混合。
混合器7优选为其中具有一定空间的盒体,以便充分地将空气存储于其中。直径收缩管6a末端的一部分插入排出管10的内侧,并且直径收缩管6a的末端与排出管10的内表面分开一定距离,以便空气和水可以有效地混合,并且通过排出管10排放。
也就是说,混合器7被设计成利用水位以5(空气)∶1(水)的比率将空气和水混合,并且可以更有效地将所混合的水和空气提供到湖的底部。
可以根据湖的污染程度来控制空气的供应量。即可以通过调整泵4的操作级(operation level)或者通过调整直径收缩管6a的末端的直径来控制基于给水量的压力,从而控制水中溶解的空气量。
不含氧气的积聚层1c的沉淀物可以被去除,并且水和空气被强行注入缺乏氧气的厌氧层1a,从而搅拌湖的深层。在该过程中,由于与水一起提供了氧气,因而水中的氧气增加,从而在水中可以获得适当的氧气量。采用所提供的臭氧可以去除水的污染物质,从而可以快速地净化湖中的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空气被注入蓄水池或者湖的厌氧层,并且基于水利工程学,利用一定的水位给落下的水增加一定的流速,以便将氧气强行注入蓄水池或者湖中,从而有效地净化蓄水池或者湖。
可以通过将空气强行注入蓄水池或者湖的厌氧层而有效地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
此外,可以通过向蓄水池或者湖的厌氧层供应氧气或者臭氧而快速地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
由于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实质特征的情况下以几种形式来实施,因此应该理解除非另有所指,上述实施例不被前述说明的任何细节所限定,而应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最广的解释,从而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饰或其等价形式都被所附的权利要求涵盖。

Claims (5)

1.一种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被设计用来净化存储于蓄水池或者湖中的水,其包括:
漂浮在湖上的漂浮板(2);
安装在所述漂浮板(2)与湖的需氧层(1)之间的抽吸管(6);
用于将水从所述需氧层(1)抽入所述抽吸管(6)的泵(4);
与所述抽吸管(6)相连的混合器(7);
连接在所述混合器(7)下侧与湖的厌氧层(1a)之间的排出管(10);以及
连接在所述混合器(7)一侧的抽气管(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漂浮板(2)进一步包括由电动机(16)驱动的螺旋桨(2a),以使得所述漂浮板(2)可以在湖上自由地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直径收缩管(6a)沿着所述排出管(10)的方向连接在所述抽吸管(6)的末端,并且位于所述混合器(7)的内部,随着所述直径收缩管(6a)的直径变小,通过所述泵(4)抽入所述抽吸管(6)的水可以有效地与通过所述抽气管(14)抽入的空气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器(7)进一步包括氧气生成器(9)和臭氧生成器(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排出管(10)进一步包括:
剩余气体收集管(31),其位于所述排出管(10)的下侧,用于收集来自所提供的空气中的剩余气体;以及
剩余气体处理单元(30),其安装在导管(33)处并且由处理部件(35)构成,用于处理所引导的剩余气体。
CNA2006100813233A 2006-04-26 2006-05-18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1062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37810 2006-04-26
KR20060037810A KR100793940B1 (ko) 2006-04-26 2006-04-26 낙차를 이용한 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2806A true CN101062806A (zh) 2007-10-31

Family

ID=38818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813233A Pending CN101062806A (zh) 2006-04-26 2006-05-18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793940B1 (zh)
CN (1) CN1010628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494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安文娟 一种高效湖水净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5963B1 (ko) 2011-07-14 2012-06-18 에스엔티코리아 주식회사 태양광 에너지를 이용한 잠수형 수처리장치
KR102086498B1 (ko) * 2019-09-19 2020-03-09 (주)코템 펌핑폭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37540A (ko) * 2001-11-06 2003-05-14 주식회사 케이스리하이테크 인젝트 혼합기를 이용한 오폐수 처리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2494A (zh) * 2012-11-23 2013-03-27 安文娟 一种高效湖水净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105554A (ko) 2007-10-31
KR100793940B1 (ko)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6488A (zh) 水上清道夫多功能环保船设备及其方法
CN205838658U (zh) 一种高效复合曝气装置
CN101062806A (zh) 利用水位的水处理装置
CN117085399A (zh) 一种过滤网自动清理装置、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
CN1180991C (zh)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及其装置
CN111470602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全自动加药装置及其方法
CN112174349A (zh) 一种环保型净化水质的清淤船
CN217025687U (zh) 一种微污染湖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10342692A (zh) 用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765757A (zh) 一种叶轮引气式气浮装置
CN212102033U (zh) 一种选矿废水化学沉淀净化装置
CN1015167B (zh) 低能耗的深井曝气废水处理装置
CN211035653U (zh) 车载式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装置
CN211035652U (zh) 船载式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装置
CN113402110A (zh) 一种纺织车间降解排放用废弃染料预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96114U (zh) 一种非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11689648A (zh) 基于a2o耦合mbbr技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CN109534526B (zh) 潜水式微纳米造流曝气系统
CN201605567U (zh) 水上清道夫多功能环保船设备
CN208071419U (zh) 一种生化池
CN214457500U (zh) 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
CN107915296B (zh) 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CN206328195U (zh) 一种一体化微电解反应装置
CN214496071U (zh) 一种淤泥无害化发酵料仓
CN218786536U (zh) 一种废水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