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0468A -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0468A
CN101060468A CNA2006100612018A CN200610061201A CN101060468A CN 101060468 A CN101060468 A CN 101060468A CN A2006100612018 A CNA2006100612018 A CN A2006100612018A CN 200610061201 A CN200610061201 A CN 200610061201A CN 101060468 A CN101060468 A CN 101060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al2
equipment
aal2 packet
cid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1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8077C (zh
Inventor
汪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612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58077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0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0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0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07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设备内出向Outgoing Procedures侧的ATM适配层2AAL2实例A向设备内入向Incoming Procedures侧的AAL2实例B发送AAL2分组Packet 1,所述的实例B接收所述的实例A发送的所述的AAL2Packet 1,所述的实例B向所述的实例A发送AAL2Packet 2,所述的实例A接收所述的实例B发送的所述的AAL2 Packet 2,其中所述的AAL2 Packet 1与所述的AAL2 Packet 2携带不同的ATM信道标识CID。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设备内的AAL2互通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并且性价比高的实现手段,对现有系统的修改量小,可快速实现和稳定;另外,该方案只涉及系统到自身的行为,对外部并无任何影响,所以系统对外的行为仍然可维持原有的开放性。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转移模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ATM中建立AAL2(ATM适配层类型2)链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ATM是一种传输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因包含来自某用户信息的各个信元不需要周期性出现,这种传输模式是异步的。ATM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Packet),话音、数据、图象等数字信息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的信元在网中传递,并在接收端恢复成所需格式。
由于ATM技术简化了交换过程,去除了不必要的数据校验,采用易于处理的固定信元格式,所以ATM交换速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数据网。同时,ATM因为具有良好的可维护、可管理、QOS(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综合业务等特点,而成为电信核心网络重要的承载平台之一。
ATM采用多种适配层满足不同的业务,其中,AAL2(ATM适配层类型2)是AAL(ATM适配层)中重要的一员,为低速实时业务提供时延可控的服务,并利用微信元提高了链路的利用效率,使得在一个ATM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用户数据流。
一个具有AAL2接入能力的设备,可以终结AAL2链路,也可以提供AAL2链路的交换。如图1所示:前者通常是一个承载互通设备,如MGW(媒体网关),可以在一侧将AAL2链路进行终结处理,进而转换成另一侧的其它形式,如RTP(实时协议)流;如图2所示:后者通常是一个ATM交换机,在数据流两侧的AAL2链路上进行交换。
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建立设备内的AAL2互通,比如,在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架构下,MGW内多个上下文之间采用ATM互通时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如WCDMA多方通话业务采用分离上下文的方式时就可以形成多个上下文之间的互通,设备内AAL2互通的抽象模型如图3所示:
在图3所示的模型中,标识分别为“A”和“B”的两个AAL2实例在同一个AAL2链路的两端分别对其进行终结(或交换),在“A”和“B”之间形成一个双向收发的流。
如图4所示,设备内的AAL2互通本质上也是一种环回,只不过是系统内跨两个AAL2实例(两个实例处于同一个AAL2链路的两端分别对其进行终结)的收发双向环回,而不是单一实例发到收的单向环回。
但这种设备内的AAL2互通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实现,其原因在于:在用户面,一个AAL2链路是通过<VPI,VCI,CID>(虚通路标识,虚信道标识,AAL2信道标识)三元组来标识的,这个三元组在链路两端共用,即两端都利用这个相同的三元组来对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流进行区分。
具体到上述的模型来说,假设“A”和“B”实例在AAL2的收发处理上是完全共享的,现在假设“A”和“B”之间的这条AAL2链路被标识为<VPI1,VCI1,CID1>,则:“A”发往“B”的AAL2Packet(分组)使用<VPI1,VCI1,CID1>来标识,而“B”发往”A”的AAL2Packet也使用<VPI1,VCI1,CID1>来标识。使用<VPI1,VCI1,CID1>作为标识的AAL2 Packet到达收发处理模块之后,收发处理模块不能识别这是一个“A”发往“B”的AAL2Packet还是一个“B”发往“A”的AAL2 Packet。同理,“A”实例或者”B”实例也无法将来自对端的AAL2Packet和自身环回回来的AAL2Packet区分开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以解决设备内AAL2互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备内出向Outgoing Procedures侧的ATM适配层2AAL2实例A向设备内入向Incoming Procedures侧的AAL2实例B发送AAL2分组Packet1,所述的实例B接收所述的实例A发送的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实例B向所述的实例A发送AAL2 Packet 2,所述的实例A接收所述的实例B发送的所述的AAL2 Packet 2,其中所述的AAL2 Packet 1与所述的AAL2Packet 2携带不同的ATM信道标识CID。
其中所述的AAL2 Packet 1与所述的AAL2 Packet 2的ATM信道标识CID参数分别为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偶对集合某一元素中的一个参数值。
其中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的两个参数分别构成两个不相交并且存在一一映射关系的集合。
其中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为配置的作为设备内环回通道的虚电路连接VCC。
其中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所述的Outgoing Procedures侧与所述的Incoming Procedures侧交互建链消息,所述的Outgoing Procedures侧根据建链请求消息中的ATM端系统地址AESA将其直接环回到所述的Incoming Procedures侧,所述的建链消息中的CID参数为所述的CID偶对集合的某一元素中的一个参数值。
其中步骤a0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分成偶对集合。
其中步骤a0之前还包括:
将系统自身配置为自身的相邻节点标识ANI。
其中所述的将PATH的CID参数分成偶对集合具体为:
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按照奇偶数分成两个集合,然后将所述的两个集合中的相邻的奇数和偶数组成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
或者,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按照排序折半分成两个集合,然后将所述的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按照大小顺序对应组成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
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所述的实例A向所述的实例B发送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实例B接收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AAL2Packet 1被标识为<VPIi,VCIi,y>,所述的实例B向所述的实例A发送AAL2 Packet 2,所述的实施例A接收所述的AAL2 Packet 2,所述的AAL2 Packet 2被标识为<VPIi,VCIj,x>,其中x和y分别为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偶对集合中的一个元素<x,y>中的一个参数值。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AAL2 Packet的CID参数分成成对的两个,设备内的AAL2实例向设备内另一个AAL2实例发送AAL2 Packet时,其CID参数为上述成对参数中的一个,接收另一个AAL2实例发送的AAL2Packet时,其CID参数为上述成对参数中的另一个,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设备内的AAL2互通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并且性价比高的实现手段,对现有系统的修改量小,可快速实现和稳定;另外,该方案只涉及系统到自身的行为,对外部并无任何影响,所以系统对外的行为仍然可维持原有的开放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设备对AAL2链路进行终结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设备对AAL2链路进行交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设备内AAL2互通的抽象模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设备内的两个AAL2实例的双向收发环回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控制面协议实现系统内环回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通过VCC实现设备内环回通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将AAL2 Packet(AAL2分组)的CID参数分成成对的两个,设备内的AAL2实例向设备内另一个AAL2实例发送AAL2 Packet时,其CID参数为上述成对参数中的一个,接收另一个AAL2实例发送的AAL2Packet时,其CID参数为上述成对参数中的另一个,这样,设备内的AAL2链接两端的实例就可以将来自对端的Packet和自身环回回来的Packet区分开来。
要实现上述的设备内的AAL2互通,需要分别解决对应AAL2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问题。
对控制面的要求是能够建立设备到自身的AAL2链路。在ATM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网络地址,称作AESA(ATM端系统地址),控制面消息通过AESA对设备进行寻址和路由实现上述的设备到自身的链路,因此只要求设备能够给自身发送并且接受来自自身的控制面消息即可。
具体实现可以直接在处理控制面协议的应用程序中直接环回,也可以通过控制协议的传输层环回,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只要发现控制消息的目的地址是设备自身,则截获并进行环回处理。对AAL2来说,控制面协议是Q.AAL2,对其环回处理示意如图5所示:在Outgoing Procedures(出向处理)模块将发往目的地址AESAx的消息直接环回到本系统的IncomingProcedures(入向处理)模块。
如前所述,实现上述的设备内的AAL2互通现存的有关用户面的问题是一个AAL2链路的两端实例都使用相同的标识来识别这个链路,因此,如果为一个AAL2链路两端的每个实例都分配一个本端标识就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AAL2链路,设其两端分别为A和B,A端标识其链路为<VPI1,VCI1,CID1>,B端标识其链路为<VPI2,VCI2,CID2>,A发送和B接收都使用<VPI2,VCI2,CID2>,而B发送和A接收则使用<VPI1,VCI1,CID1>。其中VPI2/VCI2可以和VPI1/VCI1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中假定VPI2NCI2分别与VPI1/NCI1相同,统一以VPIiNCIj表示。这样,一个AAL2链路由两个CID来标识,但是按现有的控制面协议,只能协商出一个CID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是让这个单个的CID参数在语义上变成成对的两个。
可以采取下述的方法使单个的CID参数在语义上变成成对的两个:
因为CID取值是一个有限范围的整数集合,将这个集合按某种方式划分成不相交的两个集合,比如:所有的奇数作为一个集合,所有的偶数作为一个集合;或者,按大小排序,前N/2个元素作为一个集合,后N/2个元素作为一个集合等;假设按照上述的方法划分出来的两个集合分别为S1和S2,建立这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如果S1和S2是按奇偶划分,则可以考虑相邻的奇数和偶数配对来建立映射关系;如果S1和S2是按排序折半切分的方式划分,则可以考虑S1的最小元素和S2的最小元素对应,而后依次递增对应来建立映射关系等;这种映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偶对集合S{<si,sj>|si是S1中元素,sj是S2中元素,si和sj互为前述确定的一一映射关系}。
每次建链时,控制面消息的CID参数每次都表示S中的一个元素,设为<si,sj>(CID参数值可以填写成si,也可以填写成sj,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填写si还是sj),建链完成后,这个新建的AAL2链路就使用si和sj来标识(可以是建链发起方使用si,而建链终结方使用sj,也可以与之相反)。
解决了上述的对设备内AAL2链接标识的问题后,还需要解决环回通道(PATH)的问题:
如前所述,设备内的AAL2互通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内跨两个AAL2实例的收发双向环回环回,因此,需要相应的环回通道,具体的环回PATH的实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真实的光纤自环来实现,但这种方式缺乏灵活性,而且带来组网的复杂性。本发明采用一种虚拟的方法实现环回通道,具体说明如下:
AAL2是在VCC(虚电路连接)这个逻辑大通道上划分出来的逻辑小通道,AAL2链路都是承载在VCC上的。这些VCC可以通过管理手段创建给AAL2层使用。一个VCC是一个ATM层的逻辑通道的划分,通过一个VPI/VCI来标识。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可以创建虚拟的VCC来实现前述的环回通道,即通过配置的方式指定哪些VPI/VCI用于系统内环回通道,在ATM层将对应这些VPI/VCI的出向信元直接环回到本系统即可,如图6所示的VPIi、VPIj和VPIk所标识的VCC被系统配置为用于系统内的环回通道。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流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
1、将系统自身配置为自身的ANI(相邻节点标识),设为ANIx,其AESA地址为AESAx;
2、针对ANIx,配置一个或者多个VCC作为系统内互通的PATH,在ATM层将这些PATH作为系统内环回处理通道,设定PATHx的标识为VPIiNCIi,则属于PATHx的信元,其头VPINCI域会被设置成VPIiNCIj;
3、对于上述的PATHx,将其CID参数按相邻奇偶的原则划分成偶对集合S{<8,9>,<10,11>,<12,13>,…,<252,253>,<254,255>};
4、建立设备内的AAL2链路时,Outgoing Procedures(出向处理)模块根据建链消息中的AESAx进行环回处理:在将发往目的地址AESAx的消息直接环回到本系统的Incoming Procedures(入向处理)模块,建链消息中的CID参数设置为CID偶对集S中一个元素<x,y>的x;
5、建链完成之后,Outgoing侧创建实例“A”,Incoming侧创建实例“B”,“A”实例的CID使用x,“B”实例根据交互消息中CID参数值为“x”和系统确定的奇偶相邻偶对关系,确定自己的CID为y;
6、“A”实例出向AAL2 Packet(AAL2分组)被标识为<VPIi,VCIj,y>,并接受标识为<VPIi,VCIj,x>的入向AAL2Packet,而“B”实例出向AAL2 Packet则被标识为<VPIi,VCIj,x>,并接受标识为<VPIi,VCIj,y>的入向AAL2 Packet。

Claims (10)

1、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备内出向Outgoing Procedures侧的ATM适配层2AAL2实例A向设备内入向Incoming Procedures侧的AAL2实例B发送AAL2分组Packet1,所述的实例B接收所述的实例A发送的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实例B向所述的实例A发送AAL2 Packet 2,所述的实例A接收所述的实例B发送的所述的AAL2 Packet 2,其中所述的AAL2 Packet 1与所述的AAL2Packet 2携带不同的ATM信道标识C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AL2 Packet 1与所述的AAL2 Packet 2的ATM信道标识CID参数分别为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偶对集合某一元素中的一个参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为配置的作为设备内环回通道的虚电路连接VC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的两个参数分别构成两个不相交并且存在一一映射关系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所述的Outgoing Procedures侧与所述的Incoming Procedures侧交互建链消息,所述的Outgoing Procedures侧根据建链请求消息中的ATM端系统地址AESA将其直接环回到所述的Incoming Procedures侧,所述的建链消息中的CID参数为所述的CID偶对集合的某一元素中的一个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0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分成偶对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0之前还包括:将系统自身配置为自身的相邻节点标识AN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PATH的CID参数分成偶对集合具体为:
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按照奇偶数分成两个集合,然后将所述的两个集合中的相邻的奇数和偶数组成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PATH的CID参数分成偶对集合具体为:
将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按照排序折半分成两个集合,然后将所述的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按照大小顺序对应组成所述的偶对集合的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所述的实例A向所述的实例B发送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实例B接收所述的AAL2 Packet 1,所述的AAL2 Packet 1被标识为<VPIi,VCIj,y>,所述的实例B向所述的实例A发送AAL2 Packet 2,所述的实施例A接收所述的AAL2 Packet 2,所述的AAL2 Packet 2被标识为<VPIi,VCIj,x>,其中x和y分别为所述的设备内互通通道PATH的CID参数偶对集合中的一个元素<x,y>中的一个参数值。
CNB2006100612018A 2006-06-14 2006-06-14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07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612018A CN100558077C (zh) 2006-06-14 2006-06-14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612018A CN100558077C (zh) 2006-06-14 2006-06-14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0468A true CN101060468A (zh) 2007-10-24
CN100558077C CN100558077C (zh) 2009-11-04

Family

ID=38866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120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077C (zh) 2006-06-14 2006-06-14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8077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58077C (zh) 200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6246C (zh) 支持有线与无线通信的可变带宽异步传送模式网络接入的系统
US5805588A (en) Circuit emulating exchange using micro cells
JP3354689B2 (ja) Atm交換機、交換機及びそのスイッチングパス設定方法
US7298754B1 (en) Configurable switch fabric interface bandwidth system and method
US5917828A (en) ATM reassembly controller and method
JP3291122B2 (ja) 自己ルーチング交換機、atm交換機及び交換システム
CN1623302A (zh) 具有集成以太网交换机接口的atm端口模块
CN1859382A (zh) 支持多业务的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US200300487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n improved universal packet switching capability in a data switch
JPH10285185A (ja) Atm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データ・セル伝送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
CN1289488A (zh) 具有基于atm连接方案的移动通信系统
CN109818960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77441C (zh) 在异步传输模式中控制服务质量的设备和方法
CN1518298A (zh) 虚拟输出队列(VoQ)管理方法和装置
CA2312056C (en) Communications channel synchronous micro-cell system for integrating circuit and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s
CN1247684A (zh) 电信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US200401844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cell transmission
CN101060468A (zh) 一种实现设备内aal2互通的方法
CN1169325C (zh) 显式优先级信元中继方法和通信实现系统
EP2324603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tatistical packet multiplexing
US750546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for voice traffic in a digit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82741C (zh) 用于产生低位速率应用的atm信元的方法
CN101043382A (zh) 一种从根本上保证NGN端到端QoS的方法
CN1489343A (zh) 一种异步传输模式业务的自动配置方法
US7197668B1 (en) Network wide debugging including node debugging information in the GAT IE of a PNNI Signaling Mess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