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6308A -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6308A
CN101056308A CNA2006100730156A CN200610073015A CN101056308A CN 101056308 A CN101056308 A CN 101056308A CN A2006100730156 A CNA2006100730156 A CN A2006100730156A CN 200610073015 A CN200610073015 A CN 200610073015A CN 101056308 A CN101056308 A CN 101056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x
gateway
soft switch
mode
descri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3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立
梁柏青
傅娟
张鹏生
朱晓洁
吕振华
叶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INST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INST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INST
Priority to CNA2006100730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56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56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63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中软交换和网关之间采用H.248协议交互信息和控制传真业务,能够同时兼容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且首选T.38方式,次选VBD方式;软交换控制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之间对传真方式和传真媒体通道信息进行协商;在传真结束后,根据软交换设置的切回开关的工作状态,切回语音通话状态,或不切回语音通话状态而直接释放呼叫。本发明高效的媒体能力协商的方法,可动态分配传真媒体的IP地址、端口号和编码方式,在全网实施时,能够实现不同厂家、不同运营商的传真互通。本发明定义的信令流程简洁、清晰、高效、可靠,给语音呼叫增加的交互消息较少,还能支持跨软交换的传真业务,可实施性强。

Description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组3(G3)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上实时传送的可靠性问题的方法,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属于软交换网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IP互联网上传送的传真数据主要有两种编码技术,一种是采用语音编码G.711算法对传真数据进行编码后,在IP互联网上传送,业界将这种方法称为VBD(Voice Band Data);另一种是采用专门针对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实时传送的编码技术-T.38规程,其数据包中带有T.38的包头,增加了冗余和纠错机制,以保证传真数据在IP互联网上的可靠传送。
对于传真业务,T.38方式对IP互联网的承载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VBD方式强,因此能够达到更好的传真质量。但是,T.38所需要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有特别的性能要求,对网关的性能消耗也比G.711的DSP要大,对网关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对于G.711这种压缩率最低的语音编码技术是网关最基本和成熟的技术,因此网关通常都支持VBD传真方式;如果采用T.38方式,必须对网关进行特别技术改造。
基于VBD方式简单、成熟的优点,在IP互联网络质量较好,或传真质量保证需求较低的情况下,仍然允许采用VBD方式。目前的网关设备对于传真编码方式的选择都是预先从上述两种方式中选择设定一种,业务流程不能同时兼容两种方式;也就是说,传真发送和接收双方网关设备不能进行动态协商,一旦双方的设定不一致,则无法实现传真。
在传真控制技术中,传真的开始都是采用先建立语音通道,然后传真终端发送传真开始信号音,接着建立传真通道。网关上建立传真通道必须执行进入传真模式、确定编码算法、IP地址和端口号。目前建立传真通道的方法可以归纳成两类:一种是网关自行建立,软交换不控制;另一种是由软交换控制。
软交换不控制的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真发送和接收的双方网关不能动态协商传真编码方式和端口号,两个网关必须事先设定彼此的传真端口号,事先设定采用相同的编码方式:VBD或T.38。这样在全网实施时,难以实现不同厂家、不同运营商的传真互通。另外,软交换不控制的方式导致软交换无法知道用户在使用传真业务,而把高质量的传真业务也只当成普通的语音业务。
因此,业界倾向采用软交换控制的方式,目前方法是网关把主叫传真音CNG、被叫对CNG的证实音CED、前导信号音V21和T.30控制信号都上报给软交换,由软交换控制网关播放对方网关的这些信号,控制网关切换到传真模式、协商传真方式和端口号,这种方法对网关自适应传真的功能要求低。但是,为了建立传真通道,软交换和网关之间交互的信令消息过多,大大降低传真效率;并且消息定义不明确,实施性较差。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当传真呼叫跨越两个软交换时,软交换之间的信令不支持携带T.30的控制信号,导致跨软交换的传真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用于解决目前在传真业务存在的问题:T.38和VBD两种传真编码方式不能在业务中兼容,以及采用软交换控制传真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网关的信令交互过多,效率低,实施性差,以及无法实现跨软交换的传真;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清晰、简洁、能够在全网互通的高效传真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软交换和网关之间采用H.248网关控制协议对传真业务进行控制,能够同时兼容两种传真方式:在IP互联网上实时传送G3传真的T.38规程的方式和采用语音通道透传传真数据的VBD方式,且首选T.38方式,次选VBD方式;软交换控制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之间对传真方式和包括IP地址与端口号的传真媒体通道信息进行协商;在传真结束后,根据软交换设置的切回开关的工作状态,切回语音通话状态,或不切回语音通话状态而直接释放呼叫。
所述网关是接入网关AG、中继网关TG、或综合接入设备IAD。
所述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是同一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或者是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
在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受同一软交换控制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建立语音通话状态;
(2)在软交换控制下两个网关之间进行媒体能力协商而建立传真通道,进入传真状态;
(3)结束传真状态。
在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下时,所述方法中的两个不同软交换之间采用初始会话SIP协议传递交换信令。
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11)被叫应答触发对传真开始事件的检测:当被叫网关是接入网关或IAD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的被叫用户的摘机事件;当被叫网关是中继网关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所连接的PSTN交换机送到软交换的七号信令消息中的应答信号;
(12)软交换收到被叫用户应答信号,向被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其中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网关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13)被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
(14)软交换向主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设置媒体的IP侧收发模式为收发双向模式SR;
(15)主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语音呼叫建立,进入通话状态。
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第一个网关检测到V21前导音,采用ctype/dtone{dtt=V21flag}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软交换;
(22)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响应消息;
(23)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开启资源预留属性,关闭回声抑制,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
(24)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用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带回第一个网关所支持传真方式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如果第一个网关能够支持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则必须预留两种方式的资源,并将媒体资源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25)软交换向第二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将第一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带给第二个网关,关闭资源预留属性,要求第二个网关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
(26)第二个网关将自己支持的传真方式与步骤(25)中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所列传真方式进行匹配,并按软交换设置的优先顺序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后,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其中用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将所分配媒体资源的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27)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将第二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传递给第一个网关,使用属性参数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关闭资源预留属性;
(28)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传真通道建立,进入传真状态;
所述步骤(23)和(25)中,涉及的主要信令参数包括有:
事件描述符Events中包括传真结束事件fax/faxconnchange,
物理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fax/faxstate=Negotiating,
物理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tdmc/ec=Off,
临时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中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以表示优先级高低的先后顺序排列T.38和VBD的描述信息,
步骤(23)的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N,ReserveGroup=ON,
步骤(25)的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
步骤(25)的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携带步骤(24)的第一个网关以Local返回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
所述步骤中,涉及的T.38方式的媒体资源会话描述信息SDP中的属性(a)至少包括下述四种属性:
T.38协议版本:a=T38FaxVersion:<T.38协议版本>
传真训练信号方式: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UDP冗余保护方式: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传真最大速率:a=T38MaxBitRate:14400。
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用户结束传真时,某个网关A检测到传真结束事件后,采用fax/faxconnchange{faxconnchng=EOF}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给软交换;
(32)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响应消息,软交换判断是否设置了传真结束切回语音通话状态,如果没有设置切回,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如果设置了切回,则执行后续操作;
(33)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将传真前的网关A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传送给网关A,用属性tdmc/ec=On开启回声抑制;
(34)网关A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
(35)软交换向另一个网关B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将传真前的网关B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传送给网关B,用属性tdmc/ec=On开启回声抑制;
(36)网关B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再次建立语音呼叫,进入通话状态;如果用户又发起传真,则跳转执行步骤(21);如果用户挂机,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
本发明是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和效果是:
首先解决了现有技术传真业务中存在的T.38和VBD两种编码方式不能兼容的问题,实现了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在业务流程中的兼容。而且,由于本发明是采用媒体能力协商的方法,实际上能够兼容将来可能出现的更多的传真方式。此外,本发明采用高效的媒体能力协商的方法,传真媒体的IP地址、端口号和编码方式都可以动态分配,在全网实施时,能够实现不同厂家、不同运营商的传真互通。相比之前的软交换控制传真的方法,本发明定义的信令流程简洁、清晰、高效、可靠,给语音呼叫增加的交互消息量较少,还能支持跨软交换的传真业务,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本发明中的软交换还可以灵活设置传真结束后是否切回语音模式,以便实现传真和语音模式的灵活切换。因此,本发明是一种可以在全网互通的高效传真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真业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的主要步骤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的业务流程的方框图。
图4是本发明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信令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中软交换和网关之间采用H.248协议对传真业务进行控制,能够同时兼容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且首选T.38方式,次选VBD方式;软交换控制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之间对传真方式和包括IP地址与端口号的传真媒体通道信息进行协商;在传真结束后,根据软交换设置的切回开关的工作状态,切回语音通话状态,或不切回语音通话状态而直接释放呼叫。
参见图1,介绍本发明适用的网络结构:两个传真终端分别接入到两个网关(注:这里的两个网关可以是同一个网关),传真终端可以是接入网关或IAD的用户终端,也可以是PSTN的用户终端,通过中继网关接入网络。在语音通道建立阶段,这两个传真终端分别作为主叫和被叫用户,在传真通道建立阶段,则分别作为传真发起方和传真接收方。本发明的网关受软交换的控制,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以两个网关受同一软交换控制的网络结构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两个网关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的网络结构,此时,两个软交换之间采用初始会话SIP协议传递信令,软交换之间SIP信令不在本发明请求保护范围内,故不作赘述。
参见图2,介绍本发明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方框图:
(1)建立语音通话状态;
(2)在软交换控制下两个网关之间进行媒体能力协商而建立传真通道,进入传真状态;
(3)结束传真状态。
参见图3,具体说明本发明方法业务流程的方框图。
(1)被叫应答触发对传真开始事件的检测,此时的被叫应答信号有两种:当被叫网关是接入网关或IAD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的被叫用户的摘机事件;当被叫网关是中继网关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所连的PSTN交换机送到软交换的七号信令消息中的应答信号。
(2)软交换收到被叫用户应答信号,向被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其中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网关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3)被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
(4)软交换向主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设置媒体的IP侧收发模式为收发双向模式(SR);
(5)主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语音呼叫建立,进入通话状态。
(6)第一个网关检测到V21前导音,采用ctype/dtone{dtt=V21flag}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软交换;
(7)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响应消息Reply。
(8)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开启资源预留属性,关闭回声抑制,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此时涉及的主要参数如下:
事件描述符Events中包括传真结束事件fax/faxconnchange,
物理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fax/faxstate=Negotiating,
物理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tdmc/ec=Off,
临时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N,ReserveGroup=ON,
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中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以表示优先级高低的先后顺序排列T.38和VBD的描述信息,
关于T.38方式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中的属性(a)至少包括下述四种属性:
T.38协议版本:a=T38FaxVersion:<T.38协议版本>
传真训练信号方式: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UDP冗余保护方式: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传真最大速率:a=T38MaxBitRate:14400。
(9)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用Local带回第一个网关所支持传真方式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如果第一个网关能够支持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则必须预留两种方式的资源,并将媒体资源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10)软交换向第二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将第一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带给第二个网关,关闭资源预留属性,要求第二个网关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涉及的主要参数如下:
事件描述符Events中包括传真结束事件fax/faxconnchange,
物理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fax/faxstate=Negotiating,
物理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tdmc/ec=Off,
临时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
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中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以表示优先级高低的先后顺序排列T.38和VBD的描述信息,
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携带步骤(9)的第一个网关以Local返回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
关于T.38方式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中的属性(a)至少包括下述四种属性:
T.38协议版本:a=T38FaxVersion:<T.38协议版本>
传真训练信号方式: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UDP冗余保护方式: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传真最大速率:a=T38MaxBitRate:14400。
(11)第二个网关将自己支持的传真方式和步骤(10)中Remote所列传真方式进行匹配,并按软交换要求的优先顺序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后,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其中用Local将所分配媒体资源的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12)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用Remote将第二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带给第一个网关,使用属性参数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关闭资源预留属性;
(13)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传真通道建立,进入传真状态。
(14)用户结束传真,某个网关A先检测到传真结束事件后,采用fax/faxconnchange{faxconnchng=EOF}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给软交换(为方便描述,这里将先报传真结束事件的网关称为网关A,另一个网关称为网关B。如果网关B后来也向软交换上报传真结束事件,软交换则向网关B发正常响应消息Reply,不影响以下流程);
(15)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响应消息Reply。软交换判断是否设置了传真结束切回语音通话状态,如果没有设置切回,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如果设置了切回,则执行后续操作;
(16)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将传真前网关A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带给网关A,开启回声抑制(tdmc/ec=On);
(17)网关A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
(18)软交换向另一个网关B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将传真前网关B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带给网关B,开启回声抑制(tdmc/ec=On);
(19)网关B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Reply。再次建立语音呼叫,进入通话状态,如果用户又发起传真,则流程跳转执行步骤(6);如果用户挂机,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一个试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网关1和网关2是接入网关、中继网关、或IAD,分别接入用户1和用户2,该用户1和用户2都是传真终端,用户1拨打用户2,在使用传真业务时,一方作为传真发起方,而另一方作为传真接收方。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的消息示例中的终结点标识、IP地址、端口号、关联号、事件号和事务号等都是示例,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情况而变。先检测到传真开始事件的网关和先检测到传真结束事件的网关都是举例,实际应用中可换成另一方。
参见图4,介绍本发明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用户传真业务的信令流程实施例:
(1)软交换收到被叫应答信号,向网关2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检测事件,其中包括传真开始(ctype/dtone)事件。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03{C=20000{MF=User2{
E=2001{al/on,al/fl,ctyp/dtone}}}}
(2)网关2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03{Context=20000{Modify=User2}}
(3)软交换向网关1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检测事件,其中包括传真开始(ctype/dtone)事件,并设置媒体的IP侧收发模式为收发双向模式SR。
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04{
C=10000{
MF=User1{E=2005{ctyp/dtone},
SG{}},MF=RTP/00000{
M{ST=1{O{MO=SR}}}}}}
(4)网关1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用户1和用户2的语音呼叫建立,进入通话状态,网关1和网关2都在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04
{Context=10000{
Modify=User1,
Modify=RTP/00000
}}
(5)假设网关1先检测到用户1的传真开始事件,将该(ctype/dtone{dtt=V21flag})事件通过Notify命令上报给软交换。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Transaction=12558
{Context=10000{
Notify=User1
{ObservedEvents=2005{20020401T09151800:ctyp/dtone{dtt=V21flag}}}}}
(6)软交换向网关1返回响应Reply。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P=12558{C=10000{N=User1}}
(7)软交换向网关1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且优先选择T.38,VBD次之,开启资源预留属性,关闭回声抑制,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06{C=10000{
MF=User1{M{
TS{BF=OFF,fax/faxstate=Negotiating},O{
MO=SR,tdmc/ec=Off}},E=2006{
fax/faxconnchange,al/on,al/fl}},
MF=RTP/00000{M{ST=1{
O{MO=RC,RV=ON,RG=ON,nt/jit=40},L{
v=0
c=IN IP4 $
m=image $ udptl t38
a=ptime:20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v=0
c=IN IP4 $
m=audio $ RTP/AVP 0
a=ptime:10
}},TS{
BF=OFF,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8)网关1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用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带回网关1所支持传真方式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如果网关1对T.38和VBD两种方式都能支持,则必须对两种方式都预留资源,并将媒体资源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06{Context=10000
{Modify=User1,
 Modify=RTP/00000{Media
 {Stream=1
  {Local
   {
    v=0
c=IN IP4 202.202.1.42
m=image 4002 udptlt38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a=ptime:20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2 RTP/AVP 0
a=ptime:10
}}}}}}
(9)软交换向网关2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且优先选择T.38,VBD次之,将网关1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带给网关2,关闭预留资源属性,要求网关2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07{C=20000{
MF=User2{M{O{
MO=SR,tdmc/ec=Off}},E=2003{
fax/faxconnchange,al/on,al/fl}},MF=RTP/00001{
M{ST=1{O{
MO=SR,RV=OFF,RG=OFF,nt/jit=40},L{
v=0
c=IN IP4 $
m=image $ udptl t38
a=ptime:20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v=0
c=IN IP4 $
m=audio $ RTP/AVP 0
a=ptime:10
},R{
v=0
c=IN IP4 202.202.1.42
m=image 4002 udptl t38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a=ptime:20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2 RTP/AVP 0
a=ptime:10
}},TS{BF=OFF,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10)网关2将自己支持的传真方式和步骤(9)中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所列传真方式相匹配,并按软交换要求的优先顺序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向软交换发送响应Reply,其中用Local将所分配媒体资源的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07{Context=20000{
 Modify=User2,
 Modify=RTP/00001{
  Media{Stream=1
   {Local
    {
     v=0
c=IN IP4 202.202.1.42
m=image 4000 udptl t38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a=ptime:20
}
    }  }}}}
(11)软交换向网关1发送Modify消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将网关2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带给网关1,使用属性参数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关闭资源预留属性。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08{C=10000{MF=User1{
M{O{MO=SR,tdmc/ec=Off}},E=2006{
fax/faxconnchange,al/on,al/fl}},MF=RTP/00000{
M{ST=1{O{
MO=SR,nt/jit=40},R{
v=0
c=IN IP4 202.202.1.42
m=image 4000 udptl t38
a=T38FaxVersion:0
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a=T38MaxBitRate:14400
a=ptime:20
}}}}}}
(12)网关1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传真通道建立,进入传真状态,网关1和网关2都在检测传真结束事件。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08{
Context=10000
{Modify=User1,
Modify=RTP/00000
}}
(13)假设网关2先检测到传真结束事件,并采用fax/faxconnchange{faxconnchng=EOF}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给软交换。(如果网关1后来也向软交换上报传真结束事件,软交换则向网关1发正常响应消息Reply,不影响以下流程)。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Transaction=12561{Context=20000
{Notify=User2{ObservedEvents=2003{20020401T09162800:fax/faxconnchange{faxconnchng=EOF}
}}}}
(14)软交换向网关2返回Reply。软交换判断是否设置了传真结束切回语音通话状态,如果没有设置切回,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如果设置了切回,则执行后续操作。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P=12561{C=20000{N=User2}}
(15)软交换向网关2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将传真前网关2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带给网关2,开启回声抑制。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10{C=20000{MF=User2{
M{O{MO=SR,tdmc/ec=On}},E=2004{
ctyp/dtone,al/on,al/fl}},MF=RTP/00001{
M{ST=1{O{MO=SR,nt/jit=  40},L{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2 RTP/AVP 18
a=ptime:20
},R{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0 RTP/AVP 18
a=ptime:20
}}}}}}
(16)网关2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消息示例如下: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10{Context=20000
{Modify=User2,
Modify=RTP/00001
}}
(17)软交换向网关1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将传真前的网关1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带给网关1,开启回声抑制。消息示例如下:
!/1<IAD0001>:2944
T=8511{C=10000{
MF=User1{
M{O{MO=SR,tdmc/ec=On}},E=2007{
ctyp/dtone,al/on,al/fl}},MF=RTP/00000{
M{ST=1{O{
MO=SR,nt/jit=40},L{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0 RTP/AVP 18
a=ptime:20
},R{
v=0
c=IN IP4 202.202.1.42
m=audio 4002 RTP/AVP 18
a=ptime:20
}}}}}}
(18)网关1向软交换返回响应Reply。语音呼叫再次建立,进入通话状态,网关1和网关2都在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如果用户又发起传真,则流程回到步骤(5);如果用户挂机,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
MEGACO/1<IAD0001>:2944
Reply=8511{Context=10000
{
Modify=User1,
Modify=RTP/00000
}}
本发明已经在商用软交换网络中进行了试验实施,试验结果是成功的,取得了传真业务高效可靠、跨软交换互通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发明目的。

Claims (10)

1、一种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软交换和网关之间采用H.248网关控制协议对传真业务进行控制,能够同时兼容两种传真方式:在IP互联网上实时传送G3传真的T.38规程的方式和采用语音通道透传传真数据的VBD方式,且首选T.38方式,次选VBD方式;软交换控制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之间对传真方式和包括IP地址与端口号的传真媒体通道信息进行协商;在传真结束后,根据软交换设置的切回开关的工作状态,切回语音通话状态,或不切回语音通话状态而直接释放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是接入网关AG、中继网关TG、或综合接入设备IA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是同一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或者是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下的两个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受同一软交换控制时,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建立语音通话状态;
(2)在软交换控制下两个网关之间进行媒体能力协商而建立传真通道,进入传真状态;
(3)结束传真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真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两个网关分别处于两个不同软交换控制下时,所述方法中的两个不同软交换之间采用初始会话SIP协议传递交换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11)被叫应答触发对传真开始事件的检测:当被叫网关是接入网关或IAD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的被叫用户的摘机事件;当被叫网关是中继网关时,被叫应答信号是被叫网关所连接的PSTN交换机送到软交换的七号信令消息中的应答信号;
(12)软交换收到被叫用户应答信号,向被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其中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网关检测传真开始事件;
(13)被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
(14)软交换向主叫网关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设置媒体的IP侧收发模式为收发双向模式SR;
(15)主叫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语音呼叫建立,进入通话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21)第一个网关检测到V21前导音,采用ctype/dtone{dtt=V21flag}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软交换;
(22)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响应消息;
(23)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开启资源预留属性,关闭回声抑制,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
(24)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用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带回第一个网关所支持传真方式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如果第一个网关能够支持T.38和VBD两种传真方式,则必须预留两种方式的资源,并将媒体资源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25)软交换向第二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请求执行下列操作:检测传真结束事件,分配本端对T.38和VBD方式传真的IP地址及端口号,并优先选择T.38,次选VBD,将第一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带给第二个网关,关闭资源预留属性,要求第二个网关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设置呼叫类型为传真模式:
(26)第二个网关将自己支持的传真方式与步骤(25)中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所列传真方式进行匹配,并按软交换设置的优先顺序选择一种传真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后,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其中用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将所分配媒体资源的描述信息返回软交换;
(27)软交换向第一个网关发送Modify消息,用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将第二个网关的传真媒体描述信息传递给第一个网关,使用属性参数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关闭资源预留属性;
(28)第一个网关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传真通道建立,进入传真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3)和(25)中,涉及的主要信令参数包括有:
事件描述符Events中包括传真结束事件fax/faxconnchange,
物理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fax/faxstate=Negotiating,
物理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tdmc/ec=Off,
临时终结点的状态描述符TerminationState中包括属性ipfax/faxstate=Negotiating,ctyp/calltyp=Fax,
本端媒体描述符Local中的会话描述信息SDP以表示优先级高低的先后顺序排列T.38和VBD的描述信息,
步骤(23)的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N,ReserveGroup=ON,
步骤(25)的临时终结点的本地控制描述符LocalControl中包括属性ReserveValue=OFF,ReserveGroup=OFF,
步骤(25)的远端媒体描述符Remote携带步骤(24)的第一个网关以Local返回的媒体资源描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涉及的T.38方式的媒体资源会话描述信息SDP中的属性a至少包括下述四种属性:
T.38协议版本:a=T38FaxVersion:<T.38协议版本>
传真训练信号方式:a=T38FaxRateManagement:transferredTCF
UDP冗余保护方式:a=T38FaxUdpEC:t38UDPRedundancy
传真最大速率:a=T38MaxBitRate:1440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下列操作内容:
(31)用户结束传真时,某个网关A检测到传真结束事件后,采用fax/faxconnchange{faxconnchng=EOF}事件通过Notify消息上报给软交换;
(32)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响应消息,软交换判断是否设置了传真结束切回语音通话状态,如果没有设置切回,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如果设置了切回,则执行后续操作;
(33)软交换向网关A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并将传真前的网关A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传送给网关A,用属性tdmc/ec=On开启回声抑制;
(34)网关A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
(35)软交换向另一个网关B发送Modify消息,采用ctype/dtone事件请求检测传真开始事件,将传真前的网关B的语音媒体的本端和远端的I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传送给网关B,用属性tdmc/ec=On开启回声抑制;
(36)网关B向软交换发送响应消息,再次建立语音呼叫,进入通话状态;如果用户又发起传真,则跳转执行步骤(21);如果用户挂机,则按正常程序释放呼叫。
CNA2006100730156A 2006-04-10 2006-04-10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1056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730156A CN101056308A (zh) 2006-04-10 2006-04-10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730156A CN101056308A (zh) 2006-04-10 2006-04-10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6308A true CN101056308A (zh) 2007-10-17

Family

ID=3879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730156A Pending CN101056308A (zh) 2006-04-10 2006-04-10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56308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808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传真系统
CN101635777B (zh) * 2008-07-21 2012-11-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真业务的实现方法、网络传真系统和应用服务器
CN104901922A (zh) * 2014-03-04 2015-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70175A (zh) * 2017-10-23 2018-03-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10570881A (zh) * 2019-08-05 2019-12-13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传真透传模式下切回语音模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69475A (zh) * 2020-05-06 2020-09-15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系统应答方法、传真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5777B (zh) * 2008-07-21 2012-11-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传真业务的实现方法、网络传真系统和应用服务器
CN102148808A (zh) * 2010-02-10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传真系统
WO2011097872A1 (zh) * 2010-02-10 2011-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传真系统
EP2523448A1 (en) * 2010-02-10 2012-1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witching facsimile, accessing device and facsimile system
EP2523448A4 (en) * 2010-02-10 2013-01-23 Huawei Tech Co Ltd PROCESS FOR FAKSIMILE SWITCHING, DEVICE ACCESS AND FAKSIMILE SYSTEM
CN102148808B (zh) * 2010-02-10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切换的方法、接入设备及传真系统
CN104901922A (zh) * 2014-03-04 2015-09-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数据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70175A (zh) * 2017-10-23 2018-03-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交换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10570881A (zh) * 2019-08-05 2019-12-13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传真透传模式下切回语音模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70881B (zh) * 2019-08-05 2022-07-22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传真透传模式下切回语音模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69475A (zh) * 2020-05-06 2020-09-15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系统应答方法、传真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69475B (zh) * 2020-05-06 2021-12-10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真系统应答方法、传真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7862C (zh)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CN1184790C (zh) 移动电话、gps、蓝牙一体型复合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816053A (zh) 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的流媒体直播p2p网络方法
CN1126411C (zh) 通信系统、管理一个通信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的方法
CN1801814A (zh) 一种离线消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199417C (zh) 多业务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868197A (zh) 借助于sip协议的荷载信道变更的信令方法、软件产品和装置
CN1874328A (zh) 实现业务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148031C (zh)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CN1359585A (zh) 用于从配置在综合电信网络中的实体中提供至业务节点的接入的系统与方法
CN1655553A (zh) 便于第三方呼叫和设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47981A (zh)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协商机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361996A (zh) 呼叫控制与载体控制分离的呼叫建立过程的实施
CN101056308A (zh) 以媒体能力协商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CN101064866A (zh) 一种短信的路由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348664A (zh) 网关中的电信业务标识
CN1843050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资源预留的方法和系统
CN1870772A (zh) 一种承载路径优化方法
CN1759384A (zh) 接收设备和信息浏览方法
CN101064863A (zh) 一种ims网络下提供媒体资源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630A (zh) 实现短消息业务的系统和上发以及下发短消息的方法
CN1949752A (zh) 一种电路交换网与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互通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56349A (zh) 以网关控制协议支持的高速传真的信令流程的实现方法
CN1545303A (zh) 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通信网络中多方会议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064683A (zh) 处理补充业务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