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3209A -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 Google Patents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3209A
CN101053209A CN200580022426.6A CN200580022426A CN101053209A CN 101053209 A CN101053209 A CN 101053209A CN 200580022426 A CN200580022426 A CN 200580022426A CN 101053209 A CN101053209 A CN 101053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network
data
media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2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兰·舍特勒
彼得·埃·乔·宽
苏尔亚·库卢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imal Licens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ptimal Licens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imal Licens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ptimal Licens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53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32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跳跃网状网络,其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介质将多个智能设备连接到能够传送高速数据的网络中。每个智能设备能够基于用于在介质上传输的数据来选择最合适的介质,且可以在数据传输期间根据需要在不同介质之间交换数据。每一介质被配置为包含多个信道,所述信道由智能设备使用以在网络上传输数据。还可以在所述跳跃网状网络中使用通用的协议无关的包装,以允许多协议传输而无需在协议之间转换。

Description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04年7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585,557,标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MANAGING POWER END-USER DISTRIBUTION”;2004年7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591,265,标题为“SYSTEM AND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END-USER DISTRIBUTION”;2005年6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Attorney Docket No.66816-P002US-10406650],标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MANAGING POWER END-USER DISTRIBUTION”;2005年6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Attorney Docket No.66816-P005CP1],标题为“MEDIUM TO DISPARATE MEDIUMHOPPING MESH NETWORK”;以及2002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0/094,743,标题为“HYBRID FIBER/CONDUCTOR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此处说明的构思涉及在不同介质如有线、无线和光纤之间传送数据的混合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非常大型的网络,包括通信网络和电力传输网络,受到很多限制,包括对传输点或网络端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可见性的能力,以及在传输点或那些网络端传送高速数据的能力。提供商开发了非常有效的核心,那些网络提供商在其中设置了非常好的可见性和控制机制。提供商可以被迅速通知其网络中的问题,如故障交换机或熔断的变压器,并可迅速采取措施来重新设置网络以克服这些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提供商对在用户使用实际资源的网络端或传输点正在发生的事具有非常有限的可见性或没有可见性。这些传输点可以是家庭、邻近地区、公寓或办公建筑物,或其他类型的电力或通信网络端点。除了别的以外,这种缺乏可见性的一些原因是这些端点处的现有基础设施通常是简单和哑(dumb)的,以及如办公室或公寓建筑物的结构实际可包含差不多数英里的布线。现有的基础设施,如电力网中的铜线、开关、变压器和电源出口以及通信和数据网络中的双绞线、5类线缆等,对提供服务非常有效,但是只能将有关在网络中的用户端点实际正在发生的很少的信息提供给提供商。
在这些网络中提供智能是困难的任务。试图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如使用电力线在建筑物中承载数据是有问题的。电力线固有地有很大的噪声和损耗,使得传送所需量信息所需的高速数据的传送不可能进行。而且,在办公建筑物中,一个楼层或一组楼层通常具有其自己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隔离用于该楼层或该组楼层的电力线。变压器作为传递高速信息的障碍。建筑物的物理结构使得难以或不可能使用无线网络。建筑物中使用的金属阻碍无线信号任何距离的传播。在网络中提供智能的唯一可靠的方法需要进行与现有网络并行的附加布线以连接传感器、处理器和其他设备,从而提供对网络的可见性。
如果不必以结构化布线改进建筑物以承载如HDTV、有线业务,基础设施的这些同样的问题阻碍了高速数据如HDTV、有线业务等的传输。在现有建筑物中,这会是个令人气馁且费用浩大的建议,因为提供可见性、智能和传输高速数据需要涉及数英里的布线以及物理地进行结构化布线的花销。
发明内容
此处所述的构思说明了混合网络或跳跃网状网络(hopping meshnetwork),所述网络使用网络端点如办公建筑物中的现有基础设施来传送高速数据流量,其部分地使用建筑物的现有基础设施来提供可见性、智能和高速数据传输。该网络的一个实施例使用连接到两个或多个不同介质的智能设备以通过该网络传送数据。智能设备可针对数据的目的地而选择最合适的介质,且可在介质之间交换数据以针对被传送的数据采用最有效和最合适的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使用不同介质来桥接网络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不容易利用这些网络中所用的介质来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中使用的每一不同介质配置为承载两个或多个信息信道。每个智能设备不仅可在介质间选择,而且可在介质中的信道间选择。可使用介质的信道化来克服与特定介质相关的噪声和损耗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跳跃网状网络传送的数据被打包并封装成通用的或与协议无关(protocol neutral)的包装。所述通用包装使得网络能在网络中传送数据包而不考虑所述包的特定协议格式。这简化了网络的操作,因为该网络中使用的每一不同介质可能使用特定的协议或协议组产生包,所述包将需要转换以便在不同介质上传输。通过采用通用的、协议无关的包装,网络可在跳跃网状网络中传送任何类型的数据包,以及在所述包在外部网络上发送之前去除该包装。
上述已经非常宽泛地概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随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被更好地理解。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所述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形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主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所公开的构思和具体实施例易于用作修改或设计实现与本发明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认识到这些等同构造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下面的描述,被认为是本发明特有的关于其组织和操作方法的新特征以及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将得到更好地理解。但是,应该明确地理解,每个附图仅用于图示和说明的目的,并不是要形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结合附图进行以下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根据此处所述构思的跳跃网状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此处所述构思的跳跃网状网络中使用的异类传输和多介质传输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此处所述构思的跳跃网状网络中使用的多功能传输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LCU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5所示为来自图1的智能设备或“modbot”的一个实施例的简化框图;
图6A所示为根据此处所述构思的跳跃网状网络中使用的通用的协议无关包包装的一个实施例的示图;以及
图6B所示为图6A的通用包包装的操作的简化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述的构思涉及一种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和方法使得建筑物或其他端点网络的现有基础设施能够迅速构成自创建的、自维持的、充分集成的、容错的、冗余的、跨介质的、协议无关的、跳跃网状的或混合、宽带、兆带宽(megaband)或超宽带数据网络,以提供和维持一个或多个建筑物或其他端点网络之中和之间的高性能通信、监视设备操作和控制,一个或多个建筑物或其他端点网络能够在邻近数据分配终端直接连接到大型导向式(guided)介质数字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电力线、同轴线缆、光纤、以太网、DSL和DSL的变种和其他双绞介质以及FireWire)并与之直接安全地通信。
根据此处所述的构思的系统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能够使用多种智能设备将不同的专有系统、设备和装置统一成由多个不同的设备和装置组成的单用户操作、控制和监视的网络,所述智能设备可以是物理设备、逻辑设备、芯片或芯片组。每一智能设备自动地自配置和互连,功耗低,并能够进行有线、无线、电力线、光纤和其他形式的双向高速通信。所述系统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与建筑物电力系统、其他建筑物系统和建筑物装置中的其他硬件设备通信的网关设备。
所述系统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使用无线和导向式介质在硬件设备连接到的的硬件设备、网关、系统以及装置之间、建筑物之间通信。所述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在特定(ad-hoc)、机会主义、按需和可用的基础上确定使用哪一介质通信。使得智能硬件设备得以确定哪一介质最适合用来创建混合网状网络,其中当数据从硬件设备传送到硬件设备以及传送到网关时,数据在介质之间跳跃。
所述系统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还说明了使用通用的协议无关的通信系统来链接硬件设备、网关、系统和装置,其中根据此处所述的构思,现有的依赖协议的通信以通用包装来封装。在系统中针对通信使用通用包装允许数据在信道和介质之间传送而不必进行协议转换—如果不使用通用包装则必须进行协议转换。这还允许硬件通过任何介质自动地自配置、互连以及在所述硬件之间和所述硬件与其他系统、设备和装置进行安全地通信。
所述系统和方法的又一实施例描述一种为所述跳跃网状网络的用户提供通过使用集成软件的硬件监视器和控制设备的系统,从跳跃网状网络中或从跳跃网状网络外部对网络和网络中任何或所有系统、设备和装置进行监视、分析以及控制的能力的机制。
图1所示为根据此处所述构思的跳跃网状网络10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的实例中,网络10工作在楼层11和楼层12之中并跨这两个楼层。在楼层11上,多个智能设备,可以是模块化机器人(“modbot”)MB-3-1到MB-3-N,使用硬连线(有线)网络15和无线网络14来互连。另外,便携式modbot MBP-3-1到MBP-3-N仅使用无线网络14来互连,便携式modbot MBP-3-1通过modbot MB-3-3连接到网络。
也使用无线网络14和有线网络15在网络中互连的是本地控制单元(“LCU”)13,其可以是智能服务指示器(“ISD”)。LCU13可以是中央网关,用于连接到它的智能设备和连接到其他LCU的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并用于与外部网络的通信。LCU13还能够组合和维护驻地(premise)环境的数字拷贝。可能会有用于特定建筑物或单个LCU的几个水平的中间分配点,所述具体建筑物或单个LCU连接到中央控制器或中间分配点。
LCU例如通过使用冗余电力线通信和/或900兆赫ISM频带RF通信等与智能设备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即插即用的modbot产生网状网络,允许信息在modbot和它可直接或间接与之通信的LCU之间跳跃(hop)和跳过(skip)。同样,LCU可使用modbot进行跳跃和跳过以在网络中找到任何具体的modbot。这在基于单个通信介质或多个介质的简单组合的具体通信方法(例如,其中RF和电力线通信都不能直接到达特定modbot)的情况下执行。如果需要,可使用两个或多个modbot的组合来与具体的modbot通信。
例如,楼层12上的智能设备modbot MB-4-1到MB-4-N通过modbotMB-3-2到MB-3-N连接到LCU13。具体地,在所示的实例中,modbotMB-4-1使用有线网络15上的modbot MB-3-2连接到LCU13,而modbotMB-4-4通过无线网络14上的modbot MB-3-N连接到LCU13。楼层12上的所有智能设备或modbot通过有线网络15和无线网络14彼此互连。
作为所述系统的功能性的实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该系统来提供高速数据接入如内联网或互联网连接。在建筑物中,如果需要,如果驻地还没有高速互联网接入,则LCU可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LCU还可提供很多其他特征和服务。
尽管有线网络15可采用任何类型的物理网络传输线路或其他导向式介质,一个实施例使用电力线来提供设备之间的物理互连。
现在参考图2,描述在图1的智能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和机制的实施例。同类介质传输20示出了在单个介质中使用信道,不论该介质是有线、电力线、无线或其他介质。待在介质上发送的打包数据被调制并放在多个可用信道之一中,如同类介质传输20实例中的A信道和B信道所示。当在智能设备或modbot的信道上收到打包数据时,modbot中的传输层,示出为传输层22或23,在A信道或B信道上接收打包数据。打包数据通过信道接口传送,所述信道接口可用于调制和解调所述信道,以在合适的信道上放置和去除打包数据。接下来,打包数据经过包交换机,所述交换机选择合适的信道以便重传(retransmission),且可包括包泵(packet pump)以保证承载打包数据的信号的信号强度处于合适的水平。然后,打包数据通过输出信道接口被发送。输出侧取决于数据传播的方向,输出侧的信道接口然后将数据放到一信道上,该信道可能不同于接收数据的信道。在同类介质传输20的实例中,A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可以在B信道上重传,反之亦然。
上述信道交换的目的是用于补偿与传输介质相关的噪声和损耗。具体地,电力线对高速数据传输具有很大的噪声和损耗,且仅能在短距离上维护信号强度。如上所述,通过使智能设备具有相对短间隔的传输层,以及采用信道交换,数据可沿图1的混合网络10中的任何介质,非常高速地有效传输。作为实例,在正常条件下,在信号的信号强度由于特定介质的噪声和损耗而损耗得非常多以至不能使用之前,特定介质能将信号传输距离X。虽然可以间隔地使用设备来增强信号,但这种设备是昂贵且复杂的。然而,使用设置在信号路径中的简单便宜的设备中所包含的同类传输20的传输机制,将允许信号无限地传输,因为每次信号从信道A交换到信道B时信号强度都被恢复。虽然当采用两个信道时,该配置确实使介质带宽减半,但是它允许本来不合适的有噪声和损耗的介质用于传输高速数据。
虽然图2所示的同类介质传输20的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克服混合网络10中单个介质内的噪声和损耗的机制,但是同类介质传输20不解决网络中不同介质之间,如,例如,在电力线和无线之间的交换。
结合异类多介质传输21来说明多介质传输的实施例。异类多介质传输21提供了在不同介质间传送数据的机制。虽然多介质传输21示出了两个介质,A介质和B介质,但是可适应任何数目的不同介质。除了信道接口被介质接口替换,多介质传输层24和25以与传输层22和23相同的方式工作。不是在调制载波上选择信道,针对打包数据的目的地,所述介质接口将数据放在由包交换机所确定的合适介质上。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组合图2的同类传输20和多介质传输21的传输机制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各个智能设备中的传输层形成多功能传输30,如传输层31和32所示。每一传输层,如传输层31和32,可用于接收一种或多种介质类型上的传输。传输层31和32示出为接收介质33和34上的传输。多功能传输30可扩展为包括附加介质类型如介质35。在每个介质中,打包数据被放在介质上所传输的两个或多个信道之一上,如参考图2的同类介质传输20所说明的。
多功能传输30中每一传输层包括用于在特定介质中将打包数据信道化的信道接口,还包括在跳跃网状网络中在可用介质类型之间进行选择的包交换机。一旦数据被接收,就从其特定信道中被取出,经过信道接口和包交换机被传送以将所述数据放在所需介质上,且然后被重新信道化到所述介质类型中的一个信道。此外,尽管图3示出了具体数目的介质类型和每个介质的信道数,但任何数目的信道和介质类型可结合在所述智能设备的传输层中,而不背离此处所述构思的范围。
图4所示为本地控制系统(LCU)如系统40-1的一个实施例40,所述系统40-1,如以上所述,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分配点向中央控制器提供系统40-1所覆盖的驻地的数字拷贝。LCU具有几个PCI连接器(如连接器401),例如,经由天线442,所述PCI连接器用于任何数目的PCI卡,所述PCI卡可有效地作为对LCU功能的插入式扩展。这种通信的一个实例可以是用于与本地分配点通信的802.11标准,所述本地分配点作为多个LCU的聚合点。另一个实例是可与本地LAN或WAN(部件421)网络(部件404和405)或与计算机如计算机420或计算机423的USB端口(部件407)一起使用的基于IP的语音技术。其他电路提供各种其他模式的通信,如传真和/或电话,用于数据连接故障时作为通信的备份。如果需要,可连接照相机。而且,如果需要,可提供RJ45(或其他类型)模块以允许到其他设备的传统连接。
应该理解LCU可以独立而不与任何其他LCU通信,或者,如果需要,LCU 40-1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LCU直接通信。
处理器412为RF收发器413和414到modbot以及modbot到RF收发器413和414提供控制,以及操纵传感器(如第三方传感器)。收发器413和414是例如900兆赫ISM收发器。一个可用于常规通信,而另一个可在modbot或其他设备需要立即与LCU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设置成接收模式以用于应急通信。存储器409由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组成,并保存用于控制器408和/或处理器415和412合作以控制LCU的数据、设置和应用。
如果存在程序升级,LCU可通过其广域连接或通过端口411而升级,并且LCU从本地分配点或中间分配点或从用户接受程序升级。通过电源410供电,且用于连接到驻地中的modbot的AC电力线通信由电路403控制。如果必要,CDMA或GSM模块402用于广域连接或其他连接。处理器415提供通信控制以辅助CPU 408。如果需要,此功能可由处理器408或每个通信设备内部的处理器操纵。CPU 408是系统的主处理器并包括随机数发生器430、加密引擎431和其他多个功能432。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操纵所有设备中的通信,如果必要,包括中断以及所有编程。
图5所示为单个控制部件如插入式modbot的一个实施例50。在modbot 50内部是主处理器51,以及存储器53和功率处理器52。modbot50可经由LCU(图1和4)利用程序升级进行远程升级,所述LCU又从中间分配点接收其信息。显示器54以可视格式向设备用户显示必需的重要信息。这样,用户可以“看见”统一的整体并可采取任何所需的行动。该信息包括时钟45,以及很多其他显示内容。电力线通信由电路56控制(其与图4的部件426或其等同形式进行通信),而900兆赫兹收发器47还经由图4的部件413和414与LCU通信。功率测量由电路58控制,且所述测量包括电参数,如功率使用、电流、电压、阻抗和功率因数。然而,除了如modbot 50中的实例所示的将是电力线通信和900MHz无线通信的多介质连接,可适应任何类型的介质,传感器可包含在modbot中,如部件59所示。
现在参考图6A和6B,每个modbot和LCU可配置成在图1所示的跳跃网状网络的实施例上具有唯一的内部或专用地址。实施例的这种内部地址在初始化过程中自动分配,且内部地址设计优选地包括指定用于modbot和LCU的包的地址。内部地址可用在通用或协议无关的头中以封装数据报,例如,以外部网络原生格式(native format)的包,如图6A中的数据报602所示。封装头,用于形成图6A所示的通用包装的头601,优选地由带有FEC和理想字节的modbot和/或LCU地址组成。实施例理想字节的目的是允许硬件确定数据报而无需缓冲该数据报,从而促进简化modbot的使用。
应该理解,该实施例的LCU可以在很多用户当中共享,且因此比一些其他网络设备显示出较少的成本敏感性(cost sensitivity)。而且应该理解,采用相当大数目的优选实施例的modbot集线器导致较大的成本敏感性。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所述通用包装和/或专用寻址方案,以使得modbot简化。具体地,使用分配给各种网络设备的通用包装和专用地址,可采用modbot在硬件实现中提供必要水平的包路由/交换。除了与使用典型的软件路由/交换技术相比,减少了与数据包传输相关的等待时间之外,这种实现提供相对简单和高度可靠的配置。因此,使用上述通用包装和专用地址的优选实施例配置允许更复杂的操作且因此允许待布置在LCU和modbot中的更复杂的模块,同时允许使用相对简单的modbot配置。此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基本被动的这种LCU和/或modbot之间的网络链接。
跳跃网状网络的通用包装架构可以与以太网或基于IP包的架构类似,除了此实施例的LCU优选地利用每个包前的设备标识号或其他唯一头来封装包,如图6A所示。因此,modbot和LCU可优选地基于用户目的地路由头来实时地选择正确的包,如图6B所示。换言之,不再包括在IP交换的情况下通常包括的缓冲器。
内部地址信息优选地由位于跳跃网状网络边缘的边缘设备从包中除去。所述边缘设备可以是在跳跃网状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通信的LCU或其他网络设备。因此边缘设备可在外部接口提供其原生形式的包。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对耦合到它的外部系统透明的通信网络。通过在边缘设备和/或LCU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协议,耦合到边缘设备和/或LCU的系统可使用通常可用的数据通信接口,而无需针对经由实施例跳跃网状网络系统的通信进行特殊的适应。当然,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在其所有外部接口使用相同的接口协议。例如,边缘设备和/或LCU可提供在诸如Gbit以太网、100Mbit以太网、10Mbit以太网、SONET、ATM等的各种接口之间的仲裁,以便因此实现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系统之间的通信的桥接。
虽然已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应该理解此处可做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而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且,本申请的范围并不是想限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过程、机器、制造、物体的组成、手段、方法和步骤的特定实施例。从本发明的公开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使用执行与此处所述的对应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或获得基本相同结果的现有或以后开发的过程、机器、制造、物体的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欲将这些过程、机器、制造、物体的组成、手段、方法或步骤包括在其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网络,包括
用于传送数据的第一介质;
用于传送数据的第二介质;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至少两个智能设备,所述至少两个智能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传输层,所述传输层可用于根据需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之间反复交换数据以传送所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由建筑物中的电力线组成。
3.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其中所述第二介质是无线介质。
4.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传送所述数据的两个信道。
5.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其中为了在所述网络上传送,所述数据被封装在协议无关的包装中。
6.如权利要求5的网络,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边缘设备,所述边缘设备能在将数据在所述外部网络上发送之前从所述数据去除所述包装。
7.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还包括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智能设备的第三介质。
8.如权利要求1的网络,其中所述网络部分地使用建筑物中的现有基础设施而形成。
9.一种在网络中传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
使用与第一介质相关的第一信道在所述第一介质上发送所述数据;
在连接到所述第一介质的第一智能设备处接收所述数据;
使用所述第一智能设备在与所述第一介质相关的第二信道上重发所述数据;
在连接到所述第一介质的第二智能设备处接收所述数据;以及
在与连接到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二介质相关的第一信道上重发所述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封装在协议无关的包装中。
11.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智能设备的第三介质。
12.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由建筑物中的电力线组成。
13.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是无线介质。
14.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是光纤介质。
15.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是双绞线介质。
16.如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智能设备中的每一个具有专用网络地址。
17.一种网络,包括:
用于在两个或多个信道上传送数据的第一介质;
用于在两个或多个信道上传送数据的第二介质;以及
连接到所述第一介质和所述第二介质的至少两个智能设备,所述至少两个智能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传输层,所述传输层可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之间和与所述介质相关的所述信道之间交换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的网络,还包括用于封装所述数据以便在所述第一或第二介质上传输的通用包装。
19.如权利要求17的网络,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是导向式介质。
20.如权利要求17的网络,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是非导向式介质。
21.如权利要求17的网络,其中所述介质是无线介质。
22.一种跳跃网状网络,用于部分地与建筑物中的现有基础设施一起使用,所述网络包括:
由电力线组成的第一介质,所述第一介质用于传送打包网络数据;
不同于所述第一介质的第二介质,所述第二介质用于传送打包网络数据;
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的第一和第二智能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智能设备中的每一个可用于将所述打包数据封装于在所述跳跃网状网络中使用的通用包装中,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智能设备还可用于使用所述通用包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之间传送所述打包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的跳跃网状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介质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或多个信道,所述两个或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能够用于传送所述打包网络数据。
CN200580022426.6A 2004-07-02 2005-07-01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Pending CN1010532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8555704P 2004-07-02 2004-07-02
US60/585,557 2004-07-02
US60/591,265 2004-07-26
US11/172,392 2005-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3209A true CN101053209A (zh) 2007-10-10

Family

ID=3813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2447.8A Pending CN1981556A (zh) 2004-07-02 2005-07-01 用于交付和管理终端用户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N200580022426.6A Pending CN101053209A (zh) 2004-07-02 2005-07-01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2447.8A Pending CN1981556A (zh) 2004-07-02 2005-07-01 用于交付和管理终端用户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98155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4470B (zh) 2008-11-24 2015-11-25 Abb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控制和自动化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US10623093B2 (en) * 2016-07-13 2020-04-14 Abb Schweiz Ag Utility communications using optical fib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1556A (zh) 200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07945A1 (en) Medium to disparate medium hopping mesh network
KR101059421B1 (ko) 2단 고속 무선 통신 링크
US8300654B2 (en) Broadband multi-drop local network,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access
US7280495B1 (en) Reliable broadcast protocol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213456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555635A (zh) 具有多个子网的网络
CN1391747A (zh) 串行智能单元的局域网
CN1551574A (zh) 通用即插即用镜像设备、系统及方法
US20050008028A1 (en) Dynamic power line access connection
EP1419587B1 (en) Dynamic power line access connection
US7593735B2 (en) Method and wirelessly connec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packet-oriented data transmission
CN101053209A (zh) 介质到不同介质跳跃网状网络
US20020080756A1 (en) Wireless network interface
EP204330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pro-gram
US6791979B1 (en) Mechanism for conveying data prioritization information among heterogeneous nodes of a computer network
JPS5829244A (ja) デ−タ通信方式
US20030206543A1 (en) Partition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JP2002094595A (ja) マルチリンク方法
KR100761258B1 (ko) 홈 피엔에이 데이터 프레임 전송방법
CN116032862A (zh) Tte系统低延迟传输be数据的方法、tte系统
CN101102271A (zh) 支持数据通信的通信架构、中间路选节点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220

Address after: Bridgetown Barbados

Applicant after: Optimal Licensing Corp.

Address before: Bahamas Freeport

Applicant before: Optimal Licensing Corp.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UIYOU CREATION CO.,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UIYOU PERMISS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90220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