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7491B -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7491B
CN101047491B CN200610083370A CN200610083370A CN101047491B CN 101047491 B CN101047491 B CN 101047491B CN 200610083370 A CN200610083370 A CN 200610083370A CN 200610083370 A CN200610083370 A CN 200610083370A CN 101047491 B CN101047491 B CN 101047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network element
time
transmission
tim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83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7491A (zh
Inventor
杨凌霄
赵志洪
黄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83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7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7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74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其系统、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在网元本地记录信令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上;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取得所述时间差的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本发明可以在不采用GPS等昂贵设备的条件下简易、高效完成网元在同一个时间轴上的时间定位、网元相对时间差测量以及信令传输时延测量等任务。

Description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处理系统、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信网络中,各网元之间通过收发信令消息进行信息交换,共同完成通信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网元间的信令交互相当于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详细反映了参与完成该通信业务的全体网元之间的配合过程。因此,分析网元间交互的信令可以用于分析、定位通信网络业务故障,为排除这些故障提供很重要的技术条件。
现有技术中网络维护人员分析信令的方法,是使用网络管理设备从各个网元上分别收集信令消息加以分析。此时往往需要将来自不同网元的信令相互关联起来,以便进行详细的网元行为分析。关联不同网元信令的关键步骤是按时间先后,依次对来自不同网元的信令消息进行排列。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信令本身不包含时间信息,排列信令所依据的时间,实际上是网元插入的本地时间。在通常情况下,不同网元的本地时间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对来自不同网元的信令进行排序时会存在错误排序的问题,导致对基于信令的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现有技术解决网元间信令排序错误问题的通常方法是设法校准网元时间,使不同的网元具有基本一致的本地时间,使得信令在排序的时候不会错乱。
图1是上述现有技术实现校准网元时间方法所采用的系统结构图。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提供基准时间的校时服务器20。为保证其准确性,校时服务器20从GPS 30获得基准时间。校时服务器20与网元10之间则基于TCP/IP网络,通过某种校时协议完成校时。常见的校时协议如NTP、SNTP等,可提供1-50ms的校时精度。为正确完成信令排序,业界对校时精度要求一般是≤±10ms。由于NTP、SNTP等校时协议的精度与网络质量、繁忙程度、距离远近等因素相关,出于提高校时精度的考虑,在实际部署时常常会采用分布式校时的方式。请参阅图2,是一种现有技术分布式校时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其是在每一个本地局域网的范围内设置一个校时服务器20,接入GPS 30的信号来提供基准时间,在本地局域网的范围内对有关网元10进行校时。在各个局域网之间,则采用广域网进行连接。
但上述分布式校时系统/方法存在技术缺陷:
一、分布式校时方案基本可以满足≤±10ms校时精度要求,但是要提供大量GPS接收设备及校时服务器,需要追加高昂的设备投资;
二、由于仍然以NTP、SNTP等校时协议来处理,则校时的精度仍然与网络质量、繁忙程度、距离远近等因素相关,造成校时结果不可靠、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确而且成本低的通信处理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一种精度高而且成本低的通信处理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又提供一种精度高而且成本低的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在网元本地记录信令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上;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取得所述时间差的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
所述分别获得时间差的步骤包括:
取得网元(a,b)间发送方信令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方收到信令的时间(Tas1,Tbr1),其中下标a,b,s,r,1分别表示网元a,b、信令发送、接收及其时间;
计算时间差:(Tbr1-Tas1)=Te+(Ts±Δts),其中Te表示网元(a,b)间的相对时间差,Ts表示网元(a,b)间的平均传输时延,Δts表示网元(a,b)间的传输时延波动,下标a,b,s,r分别表示网元a,b和信令发送、接收;
对逆向传输,重复上述两步骤、得出至少两个网元(a,b)间逆向传输信令的时间差:(Tbs2-Tar2)=Te-(Ts±Δts)。
对于多个网元,是对每两个网元重复所述分别获得时间差的步骤,逐段获得时间差。
所述取得时间差的步骤具体是取得多条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再分别取得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的均值。
所述取得时间差的均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时间差相加:
(Tbr1-Tas1)+(Tbs2-Tar2)=Te+(Ts±Δts)+Te-(Ts±Δts)=2Te±2Δts
取均值,得出相对时间差Te
Te=[(Tbr1-Tas1)+(Tbs2-Tar2)]/2±Δts
所述网元包括第一和第二网元,所述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的步骤包括子步骤:
从第一网元未处理信令序列中取信令(Sa);
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从第二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bi)并一一和信令(Sa)比较,找出匹配点,否则从第一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ai)和第二网元中的信令(Sb)一一进行比较,找出匹配点。
所述找出匹配点的步骤包括子步骤:
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继续以下步骤,否则进入步骤:从第二网元中取信令(Sb);
从第二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bi);
判断信令(Sbi)和信令(Sb(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前一步骤,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判断信令(Sa)和信令(Sbi)是否相同,是则跳到记录匹配点的步骤,否则中断流程;
从第二网元中取信令(Sb);
从第一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ai);
判断信令(Sai)和信令(Sa(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前一步骤,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判断信令(Sb)和信令(Sai)是否相同,是则进入以下步骤,否则中断流程;
把该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Sa,Sbi)或(Sb,Sai)记录为一个匹配点;
取得信令收发时间;
判断是否处理完毕,是则结束,否则跳到步骤:从第一网元未处理信令序列中取信令。
所述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排列信令顺序。
为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通信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元、时间处理模块以及位于网元内的信令时间记录模块,所述信令时间记录模块用于在本地记录收发时间到信令上,所述时间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以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分别在网元间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信令收发的时间差及其均值。
所述时间处理模块通过网元与所述时间记录模块通信,获取信令双向传输方向上收发的时间,计算信令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所述时间差是网元间的相对时间差、平均传输时延以及传输时延波动之和。
为解决上述第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至少和两个网元连接的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用于接收记录有网元本地收发时间的信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以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分别计算在网元间双向传输方向上的信令收发时间差及其均值。
以上第一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记录信令收发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信令双向传输的时间差相加来抵消传输时延,消除误差,因此可以在不采用GPS和校时服务器、不需要修改网元本地时间情况下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有效降低测量时的设备及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巧妙抵消传输时延,本发明的校时精度与网元距离无关。
以上第二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采用信令时间记录模块记录信令收发的本地时间,采用时间处理模块求出双向传输方向的网元时间差并求均值,利用求和后抵消来回路线的平均传输时延来消除误差,得出精确的两网元相对时间差。在不采用现有技术昂贵的设备和费时的人工情况下,简易高效地确定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确立了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即可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
以上第三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配有接收记录有信令收发本地时间的网元信令的端口,并采用处理器求出双向传输方向的网元时间差并求均值,利用求和后抵消来回路线的平均传输时延来消除误差,得出精确的两网元相对时间差。在不采用现有技术昂贵的设备和费时的人工情况下,简易高效地确定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确立了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即可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时间校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分布式校时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在网元本地记录信令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上步骤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通信处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信令收发时,保留一份副本并在副本中记录收发本地时间,其后通过识别网元间信令收发匹配关系,在网元各自的时间轴上找到一个对应的时间点,以此为基础获得单向传输的信令收发时间差,再经过双向传输的时间差相加来消除误差,得出网元相对时间差。进而在不采用GPS和校时服务器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有效降低测量时的设备及人工成本。
本发明基于上述基本原理而示意性地举多个实施方式作出说明,分别是在两个网元之间以及多个网元之间进行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3,是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
A、在网元本地记录信令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上;
概括来说是在收发每条信令的同时备份信令,并记录本地收发时间到所述备份的信令上。具体来说,假设在某时刻,网元a,b间存在信令交互关系。如图4所示,网元a,b间的箭头连线表示之间传递的信令。n为在该系列信令中的消息编号,连线箭头表示信令传递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信令的传输方向是双向的,并且仅在网元a,b进行。收发信令的同时,网元a,b分别记录本地收发时间到每条收发的信令副本上,形成信令序列X与序列Y。所记录的信令序列由若干条数据组成,每一条数据包含信令消息、发送/接收时间等信息。因此,从信令消息中可以直接获得诸如:该消息是接收还是发送、该消息从哪个网元来或要发往哪个网元等信息。
图4中,Tas1表示网元a记录的信令S1的发送时间,下标中,第一个字母a表示网元a,第二个字母s表示发送(接收用r表示),数字序号1表示这是信令S1的时间。类似的,Tbr4表示网元b记录的信令S4的接收时间。
B、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
本步骤是提取已经备份的附加有时间信息的信令,并找出有匹配关系的信令,从这些匹配的信令中提取时间。对用收到的信令的收到时间减去发送的信令的发送时间,得到时间差。所述时间差是两网元相对时间差、平均传输时延以及传输时延波动的和。只要求出双向传输方向上的两个时间差,可抵消来回路线的平均传输时延,从而消除误差,得出精确的两网元相对时间差。
简单来说,信令收发匹配是通过比较收发的信令是否相同实现的.信令比较具有关键字比较或全信令数据比较两种方式.实际网络中由于需要考虑存在重发信令的情况,即当接收方网元因传输原因没有接收到发送的信令Sx时,发送方网元会重复发送Sx,直到接收方网元成功接收Sx.
本步骤对备份的信令进行收发匹配关系判断,参阅图5,包括子步骤:
B1、从网元a未处理信令序列中取信令Sa;
作为后续匹配关系判断的一方,在另一网元备份的信令序列中找到和该信令Sa一样的信令则表示获得匹配点,可以利用该两个信令中的时间进行处理。
B2、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从网元b中依次取信令Sbi并一一和信令Sa比较,找出匹配点,否则从网元a中依次取信令Sai和网元b中的信令Sb一一进行比较,找出匹配点。
具体上,是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进入步骤B3,否则进入步骤B6;
B3、从网元b中依次取信令Sbi,该步骤即是上述步骤B1所述的在另一网元备份的信令序列中寻找到和该信令Sa一样的信令的开始;
B4、判断信令Sbi和信令Sb(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步骤B3,否则进入步骤B5;
比如步骤B3是从网元b中取得信令sb1,判断等式sb1=sb2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跳到步骤B3,表示sb1未能被对方正确接收,sb2是一条重发信令,然后再判断sb2=sb3是否成立,以此类推,直到找到sbi=sb(i+1)不成立,说明sbi是最后一条重发信令。
B5、判断信令Sa和信令Sbi是否相同,是则跳到步骤B10,否则中断流程;
如上所述,如果发现sbi=sb(i+1)不成立,说明sbi是最后一条重发信令。则再判断信令Sa和信令Sbi是否相同,是则说明找到匹配点。否则表示出错,中断该流程。
B6、从网元b中取信令Sb
本步骤接续步骤B2,说明该信令Sa是属于已发送信令,则从网元b中取信令Sb,再提取网元a的信令来跟信令Sb比较。进行另一传输方向上信令匹配关系的判断。以下步骤B7~B9跟上述步骤B3~B5类似。
B7、从网元a中依次取信令Sai
B8、判断信令Sai和信令Sa(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步骤B7,否则进入步骤B9;
B9、判断信令Sb和信令Sai是否相同,是则进入步骤B10,否则中断流程;
B10、把该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Sa,Sbi)或(Sb,Sai)记录为一个匹配点;
找到匹配点,记录一个匹配时间点Tar1与Tbsi,作为以后计算时间差的基础。其中,下标a,b,s,r分别表示网元a,b和信令发送、接收
B11、取得信令收发时间;
从符合匹配关系的匹配点信令上提取的时间,单向传输中有发送和接收信令,即单向传输方向上可以提取两个时间值,而双向传输方向上可以提取4个时间值。该步骤用以准备后续步骤计算时间差的数据。
B12、判断是否处理完毕,是则结束,否则跳到步骤B1。
如果本实施方式仅涉及来回的两道信令,即4个时间值。则进行一轮对比就找到了匹配点,不需要继续循环对比。如果信令序列中存在超过来回两道信令,比如一个方向上传输了两个或以上的信令,则需要回到步骤B1循环比对。
C、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
本步骤在取得前述的时间值后,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以及逆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包括以下子步骤:
C1、取得网元a,b间发送方信令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方收到信令的时间(Tas1,Tbr1);
所述时间(Tas1,Tbr1)就是步骤B11所提取的时间值。
C2、计算时间差ΔT1:ΔT1=(Tbr1-Tas1)=Te+(Ts±Δts),其中Te表示网元a,b间的相对时间差,Ts表示网元a,b间的平均传输时延,Δts表示网元a,b间的传输时延波动;
C3、对逆向传输,重复步骤C1和C2、得出两个网元a,b间逆向传输信令的时间差ΔT2:ΔT2=(Tbs2-Tar2)=Te-(Ts±Δts)。
D、取得所述时间差的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
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的最后阶段,即最终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包括如下子步骤:
D1、时间差相加:
ΔT1+ΔT2=(Tbr1-Tas1)+(Tbs2-Tar2);
即ΔT1+ΔT2=Te+(Ts±Δts)+Te-(Ts±Δts)=2Te±2Δts
D2、取均值,得出相对时间差Te
Te=(ΔT1+ΔT2)/2±Δts
以上,即得到了本发明最终需要的计算结果:网元间的系统相对时间差,比如相差Te=2s±Δts。拥有Te之后,网元a,b的本地时间可以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直接比较,与经过精确校时的效果一致。如果A、B之间只有一个方向传递的信令,此时无法获得Te,但实际网络中不存在这种情况。
拥有Te之后,即确定了各网元在同一个时间坐标轴上的位置,确立了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考虑到在TDM通讯网络中,传输波动比较小,一般在±5ms左右,在TCP/IP通讯网络中的传输波动比较大,在±10ms左右,因此根据上述方式得到的Te误差范围≤±10ms,可以满足信令同步的精度要求。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对信令双向传输的时间差相加来抵消传输时延,消除误差,因此可以在不采用GPS和校时服务器、不需要修改网元本地时间情况下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有效降低测量时的设备及人工成本;同时由于巧妙抵消传输时延,本发明的校时精度与网元距离无关。
在多信令情况下,本发明计算时间差均值的方法是:分别取得多条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再分别取得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的均值。比如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时得到ΔT1、ΔT2、ΔT3......ΔTn,则得到该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均值:(ΔT1+ΔT2+ΔT3+......ΔTn)/n,然后再取得逆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均值,需要明晰的是,这里描述的“时间差均值”是多信令条件下的单向传输方向的时间差均值,与前述D2步骤所述的双向传输方向上的“均值”不同;同样,可以先取得单向传输方向上所有信令发送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均值,再取得逆向传输方向上所有信令发送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均值,然后将两方向时间差均值相加再求均值,效果是一样的。
另外,本发明可以直接基于网元本地时间来估算点对点的信令传输时延、网元时间差等常量;可以直接基于网元本地时间来估算网络端到端接续时延、传输抖动等网络QoS指标.
就如以上描述,本发明可以:
E、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排列信令顺序。
使得各网元在收到信令时对这些信令进行排序,不会造成排列混乱。便于网络维护人员分析信令,诊断网络状况。
也可以:
F、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调整网元系统时间。
免除昂贵的设备和费时的人工,利用网元本身进行精确的系统时间校准。相对现有技术必须用校时系统调整各个网元时间来实现信令准确排列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更多选择:一是不调整网元时间,仅用网元间相对时间差来实现信令的准确排列;二是采用步骤F的方法,先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调整网元系统时间再以此实现信令的准确排列。因为采用方法二时,有可能产生和现有技术中调整网元时间来实现信令排列类似的副作用,所述副作用是:在通讯网络中,如果直接对网元时间进行调整,会对话单、计费的准确性会带来不利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导致网元运行异常。但即使本发明采用调整网元系统时间再以此实现信令的准确排列的方法,由于不需要提供大量GPS接收设备及校时服务器,并且简便快速,因此相对现有技术仍然有较大的技术优势。而且,本发明还可以不采用调整网元系统时间再以此实现信令的准确排列的方法,而是采用不调整网元时间,仅用网元间相对时间差来实现信令的准确排列的方法,彻底避免可能出现的对话单、计费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
在本发明更多实施方式中,对于多个网元,是对每两个网元重复步骤C1和C2,逐段获得时间差。比如在多个网元a、b、c、d......中,先算得网元a,b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再算得网元b,c之间的相对时间差,这样,就可以得知网元a,c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处理系统。参阅图6,该系统包括两个网元100,200和时间处理模块300。时间处理模块300包括匹配点选取模块301、处理器和与两个网元100,200连接的端口(图未示),是一种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网元100,200还分别包括其内的信令时间记录模块101,201。
网元100,200双向传输信令,每次发送或接收信令时保存一份副本形成信令序列,所述信令时间记录模块101,201在本地记录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的副本上。所记录的信令序列由若干条数据组成,每一条数据包含信令消息、发送/接收时间等信息。因此,从信令消息中可以直接获得诸如:该消息是接收还是发送、该消息从哪个网元来或要发往哪个网元等信息。在完成信令备份的处理后,所述时间处理模块通过网元与所述时间记录模块通信,获取备份的信令。
所述匹配点选取模块301对所述获取的信令进行信令收发匹配关系判断,以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具体过程可参阅上述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中的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流程。时间处理模块300在获得匹配点的信令后,提取所述信令双向传输方向上收发的时间,并分别计算信令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所述时间差是网元100,200间的相对时间差、平均传输时延以及传输时延波动之和。
时间处理模块300还用于对所述时间差求均值,利用上述本发明通信处理方法以获得网元100,200间的相对时间差.具体上是所述端口从信令时间记录模块101,201接收记录有网元本地收发时间的信令,而处理器则用于分别计算在网元间双向传输方向上的信令收发时间差及其均值.求出双向传输方向上的两个时间差,求和后即可抵消来回路线的平均传输时延,从而消除误差,得出精确的两网元相对时间差.在不采用现有技术昂贵的设备和费时的人工情况下,简易高效地确定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确立了网络中各网元时间关系,即可直接利用网元本地时间来解决信令同步问题和校准网元系统时间,并且可以计算信令传输时延,破解现有技术解决网络传输时延只能依赖复杂仪器进行测量的技术难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网元本地记录信令收发时间到所述信令上;
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
通过取得网元(a,b)间发送方信令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方收到信令的时间(Tas1,Tbr1),其中下标a,b,s,r,1分别表示网元a,b、信令发送、接收及其时间;
计算时间差:(Tbr1-Tas1)=Te+(Ts±Δts),其中Te表示网元(a,b)间的相对时间差,Ts表示网元(a,b)间的平均传输时延,Δts表示网元(a,b)间的传输时延波动;
对逆向传输,重复上述两步骤、得出至少两个网元(a,b)间逆向传输信令的时间差:(Tbs2-Tar2)=Te-(Ts±Δts);从而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相加:
(Tbr1-Tas1)+(Tbs2-Tar2)=Te+(Ts±Δts)+Te-(Ts±Δts)=2Te±2Δts
取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Te
Te=[(Tbr1-Tas1)+(Tbs2-Tar2)]/2±Δts
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排列信令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网元,是对每两个网元重复所述分别获得时间差的步骤,逐段获得时间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得时间差的步骤具体是取得多条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再分别取得单向传输方向上的时间差的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包括第一和第二网元,所述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的步骤包括子步骤:
从第一网元未处理信令序列中取信令Sa
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从第二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bi并一一和信令Sa比较,找出匹配点,否则从第一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ai和第二网元中的信令Sb一一进行比较,找出匹配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出匹配点的步骤包括子步骤:
判断该信令Sa是否属于已接收,是则继续以下步骤,否则进入步骤:从第二网元中取信令Sb
从第二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bi
判断信令Sbi和信令Sb(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前一步骤,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判断信令Sa和信令Sbi是否相同,是则跳到记录匹配点的步骤,否则中断流程;
从第二网元中取信令Sb
从第一网元中依次取信令Sai
判断信令Sai和信令Sa(i+1)是否相同,是则跳到前一步骤,否则继续以下步骤;
判断信令Sb和信令Sai是否相同,是则进入以下步骤,否则中断流程;
把该相同的发送的信令Sa和接收的信令Sbi或发送的信令Sb和接收的信令Sbi记录为一个匹配点;
取得信令收发时间;
判断是否处理完毕,是则结束,否则跳到步骤:从第一网元未处理信令序列中取信令。
6.一种通信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时间处理模块以及位于网元内的信令时间记录模块,所述信令时间记录模块用于在本地记录收发时间到信令上,所述时间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以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通过取得网元(a,b)间发送方信令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方收到信令的时间(Tas1,Tbr1),其中下标a,b,s,r,1分别表示网元a,b、信令发送、接收及其时间;
计算时间差:(Tbr1-Tas1)=Te+(Ts±Δts),其中Te表示网元(a,b)间的相对时间差,Ts表示网元(a,b)间的平均传输时延,Δts表示网元(a,b)间的传输时延波动;
对逆向传输,重复上述两步骤、得出至少两个网元(a,b)间逆向传输信令的时间差:(Tbs2-Tar2)=Te-(Ts±Δts);从而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相加:
(Tbr1-Tas1)+(Tbs2-Tar2)=Te+(Ts±Δts)+Te-(Ts±Δts)=2Te±2Δts
取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Te
Te=[(Tbr1-Tas1)+(Tbs2-Tar2)]/2±Δts
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排列信令顺序。
7.一种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包括处理器和至少和两个网元连接的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用于接收记录有网元本地收发时间的信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信令收发匹配关系以选择相同的发送和接收的信令;通过取得网元(a,b)间发送方信令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方收到信令的时间(Tas1,Tbr1),其中下标a,b,s,r,1分别表示网元a,b、信令发送、接收及其时间;
计算时间差:(Tbr1-Tas1)=Te+(Ts±Δts),其中Te表示网元(a,b)间的相对时间差,Ts表示网元(a,b)间的平均传输时延,Δts表示网元(a,b)间的传输时延波动;
对逆向传输,重复上述两步骤、得出至少两个网元(a,b)间逆向传输信令的时间差:(Tbs2-Tar2)=Te-(Ts±Δts);从而分别在双向传输方向上获得网元间信令收发的时间差;
通过时间差相加:
(Tbr1-Tas1)+(Tbs2-Tar2)=Te+(Ts±Δts)+Te-(Ts±Δts)=2Te±2Δts
取均值,得出网元间相对时间差Te:Te=[(Tbr1-Tas1)+(Tbs2-Tar2)]/2±Δts;根据网元相对时间差排列信令顺序。
CN200610083370A 2006-06-06 2006-06-06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3370A CN101047491B (zh) 2006-06-06 2006-06-06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3370A CN101047491B (zh) 2006-06-06 2006-06-06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491A CN101047491A (zh) 2007-10-03
CN101047491B true CN101047491B (zh) 2010-05-12

Family

ID=3877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3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7491B (zh) 2006-06-06 2006-06-06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47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051B (zh) * 2010-05-19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之间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02370A (zh) * 2010-07-21 2010-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帧时延测量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307109B (zh) * 2011-08-31 2017-02-22 重庆中天重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数据采集单链路时延修正方法
CN108989137B (zh) * 2017-06-01 2023-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到端通信的时延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5311A (zh) * 2017-09-01 2017-11-24 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41101B (zh) * 2018-08-24 2022-03-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Wifi断流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19393B (zh) * 2019-05-29 2022-05-31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延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129A (zh) * 2001-07-18 2003-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用户设备的方法
CN1702697A (zh) * 2005-06-06 2005-11-30 重庆大学 无线生理信息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8129A (zh) * 2001-07-18 2003-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用户设备的方法
CN1702697A (zh) * 2005-06-06 2005-11-30 重庆大学 无线生理信息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7491A (zh) 200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7491B (zh) 通信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及网元间时间测量装置
CN108322280B (zh) 一种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延时补偿方法
CN101636972B (zh) 通信系统、管理装置、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0521637C (zh) 基于光纤的高速串行工业实时通信总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96048B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01950175B (zh) 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高速现场总线实现方法
CN100520655C (zh) 用于监测一个系统的方法
CN107182123A (zh) 一种uwb定位系统的同步方法及同步系统
CN1081301A (zh) 分布式处理网络系统中的日历时钟的同步化
CN108683437A (zh) 基于宽带载波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01739011A (zh) 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CN108776616A (zh) 一种确定区块链节点可信状态的方法、区块链节点及系统
CN106961312B (zh) 一种网络仪器用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01902370A (zh) 帧时延测量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2257446B (zh) 自动化地识别接口的设备和方法
CN107276709B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7528654A (zh) 一种基于1588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609025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半导体数据测试异常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1951300B (zh) 一种实现以太网精确对时的方法
CN10942926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71487A (zh) 对网络进行探测
US5802082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cell propagation time in ATM networks
CN104724145B (zh) 一种列车测速测距系统
CN101527707B (zh) 用于sctp协议栈热备份的实时一致性检验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259105A (zh) 一种时间同步处理方法、装置及同步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29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3164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21

Address after: 213164 building C, building 407-2-6, Tian An Digital City, 588 Chang Wu Road, Wuji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327 No. 57 Yingbin Road, Yongan Town, high port area, Jiangsu, Taizhou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164 building C, building 407-2-6, Tian An Digital City, 588 Chang Wu Road, Wuji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Jiangsu,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164 building C, building 407-2-6, Tian An Digital City, 588 Chang Wu Road, Wuji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Jiangsu, China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5327 No. 57 Yingbin Road, Yongan Town, high port area, Jiangsu, Taizhou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Xiaoguo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