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6514A -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6514A
CN101046514A CN 200710048664 CN200710048664A CN101046514A CN 101046514 A CN101046514 A CN 101046514A CN 200710048664 CN200710048664 CN 200710048664 CN 200710048664 A CN200710048664 A CN 200710048664A CN 101046514 A CN101046514 A CN 101046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urrent
insulator
stainless steel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486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5071C (zh
Inventor
常瑞敏
蒋聪明
谭昭怡
张东
雷家荣
马俊格
陈志林
贺月红
穆龙
凃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
Priority to CNB2007100486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5071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46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6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50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507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包括电流收集极、高压电极、变径保护环、绝缘子和不锈钢外壳。不锈钢外壳与绝缘子固定连接,电流收集极设置于绝缘子的中心轴线上,变径保护环与绝缘子过盈配合。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是,将被测管道的管壁作为电离室的室壁,对其施加饱和的工作电压,通过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收集放射性核素在管道内产生的电离电荷,将放射性活度的测量转换成管道饱和电流的测量,由测量得到的电流数据计算出管道内表面平均的污染水平。本发明具有测量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可方便快速地测量出被污染管道内表面的平均污染水平。

Description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处理放射性污染材料及其去污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尤其适用于经过去污后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可为管道内表面污染水平是否达到清洁解控要求提供判别依据。
背景技术
在核设施退役过程中,针对直径较小的(<150mm)放射性污染管道去污后内表面污染水平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即使用普通的表面污染测量仪对其内表面的放射性进行直接测量。直接测量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是表面污染测量仪的探头只能置于开口处而不能伸入内部,二是管道内弧型结构和平面探头测量窗不能吻合,其修正过程也十分复杂。三是判断一根管道内表面整体污染水平,必须将管道剖开后进行多点测量。这些原因导致了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放射性污染管道内表面的活度和表面污染水平。
间接测量即化学擦拭取样分析法。擦拭法是对管道内表面进行局部擦拭取样、通过化学处理和放化分析对管道内的残留量进行估算。间接测量方法目前在国内核设施退役源项调查过程管道内的放射性物质分布是不均匀的。另外擦拭效率依赖于被擦拭表面粗糙程度、污染物化学结合程度和擦拭人员进行擦拭动作的个人差异。因此取样代表性不足和擦拭效率的失实性给分析结果带来了很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对管道内表面的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带电粒子在空气中形成的电离电流进行测量,从而达到测量管道内放射性污染水平的目的。
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包括电流收集极、高压电极、变径保护环、绝缘子和不锈钢外壳;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不锈钢外壳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壳体,不锈钢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电流收集极插座和高压电源插头,不锈钢外壳的开口端通过螺钉与圆柱形绝缘子固定连接;绝缘子内端与不锈钢外壳之间有一空间,绝缘子外端径向固定设置有环形高压电极;电流收集极设置于绝缘子的中心轴线上,电流收集极的一端通过螺帽与绝缘子固定连接,另一端露于绝缘子之外;电流收集极与不锈钢外壳顶部中心点设置的电流收集极插头通过电流信号线连接;变径保护环设置在不锈钢外壳与电流收集极之间,变径保护环伸出绝缘子通过地线和不锈钢外壳接地,绝缘子与变径保护环为过盈配合。高压电极通过电流信号线与高压插头连接。
本发明所述测量装置的不锈钢不锈钢外壳、绝缘子与变径保护环均为同心圆。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插头还设置有用于外接弱电流静电计的电流信号线;高压电源插头引出有高压电缆,用于外接高压电源。测量时,将被测管道安装在绝缘支架上。
本发明的测量装置根据被测管道的直径大小和管道长度来设置电流收集极的直径和长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离室工作原理的方法测量放射性污染管道内的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即将管道作为电离室的室壁,对其施加饱和的工作电压,通过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的电流收集极收集放射性核素在管道内产生的电离电荷,将测量放射性活度的方式转换成测量管道饱和电流的方法,由测量得到的电流数据计算出管道内的放射性活度,再根据放射性活度和管道的有效面积计算管道内表面平均的污染水平。
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探测因子η的测量
首先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上,用绝缘材料将管道的一端封闭,接着把一标准源放入无污染的管道内,再将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放入管道内,然后将所述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和电流信号线分别与高压电源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连接,打开高压电源,通过弱电流静电计读出测量电流值I1,由公式 I = E · e · A E 0 · 2 计算出理论电流值I2,探测效率 η 1 = I 1 I 2 , 然后再根据公式 η = E · e E 0 · 2 · η 1 计算出探测因子η的数值;
式中:E为标准源核素每次衰变带电粒子的能量,e为电子电量,A为标准源的活度,E0为平均电离能;
2.无污染管道的测量
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上,用绝缘材料将管道的一端封闭,将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和电流信号线分别与高压电源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连接,打开高压电源,通过弱电流静电计测得本底电流值Ib的值,重复测量数次后取平均值;
3.污染管道测量
用污染管道替换无污染管道,按上述步骤②进行测量,通过弱电流静电计测出污染管道的电流值Ia;重复测量数次取平均值。
4.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W的计算
根据公式 A = I a - I b η W = A Φ × π × L 计算出放射性污染管道内表面总活度A及平均污染值W;
式中:A-污染管道内表面的总活度,Bq;Ia-污染管道的测量电流(近似正比于带电粒子数),A;Ib-为测量装置的本底电流,A;η-探测因子,A/Bq;W-为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Bq.cm-2;Φ-为污染管道直径,cm;L-为污染管道的长度,cm。
采用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一次测量即可直接给出管道内表面总活度以及平均污染水平。测量装置的准确度高,与直接测量和化学擦拭取样分析相比,可以避免由于探头与被测位置不能吻合或取样代表性不足带来的系统误差。当金属表面放射性污染为清洁解控水平时,其放射性粒子衰变产生的电流比本底电流高一个量级以上。
采用本发明可准确地判断去污后管道内表面是否达到清洁解控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高压电极    2.变径保护环    3.电流收集极    4、绝缘子    5.螺帽7.高压电源插头    8.电流收集极插头    电流信号线(9、18、6)    10.地线    11.不锈钢外壳    固定螺钉(12、14)    15.污染管道    16、绝缘材料    17.绝缘支架19.高压电缆    20.高压电源    21.弱电流静电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中,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包括电流收集极3、高压电极1、变径保护环2、绝缘子4和不锈钢外壳11;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不锈钢外壳11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壳体,不锈钢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电流收集极插座8和高压电源插头7,不锈钢外壳11通过固定螺钉12与圆柱形绝缘子4固定连接;绝缘子4内端与不锈钢外壳11之间有一空间,绝缘子4外端径向固定设置有环形高压电极1,高压电极1通过固定螺钉14与绝缘子4连接;电流收集极3设置于不锈钢外壳11和绝缘子4的中心轴线上,电流收集极3的一端穿过绝缘子4的中心孔通过螺帽5与绝缘子4固定连接,另一端露于绝缘子4之外;电流收集极3与不锈钢外壳11顶部中心点设置的电流收集极插头8通过电信号9连接;变径保护环2设置在不锈钢外壳11与电流收集极3之间,变径保护环2伸出绝缘子4通过地线10和不锈钢外壳11接地,绝缘子4与变径保护环2为过盈配合。高压电极1与绝缘子4用固定螺钉14固定,并用一个长的螺丝钉穿过绝缘子4通过电流信号线6与高压电源插头7连接。
所述的不锈钢外壳11与变径保护环2为同轴心圆。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子4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插头8还连接有用于外接弱电流静电计21的电流信号线18,高压电源插头7引出有高压电缆19,用于外接高压电源20。
在进行测量时,将被测管道安装在绝缘支架上17,封闭管道的绝缘材料16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本发明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探测因子η的测量
首先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17上,用绝缘材料16将管道的一端封闭,接着把一标准源放入无污染的管道内,再将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3放入管道内,然后将所述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19和电流信号线18分别与高压电源20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21连接,打开高压电源20,通过弱电流静电计21读出测量电流值I1,由公式 I = E · e · A E 0 · 2 计算出理论电流值I2,探测效率 η 1 = I 1 I 2 , 然后再根据公式 η = E · e E 0 · 2 · η 1 计算出探测因子η的数值;
式中:E为标准源核素每次衰变带电粒子的能量,e为电子电量,A为标准源的活度,E0为平均电离能;
2.无污染管道的测量
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17上,用绝缘材料16将管道的一端封闭,将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19和电流信号线18分别与高压电源20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21连接,打开高压电源20,通过弱电流静电计21测得本底电流值Ib的值,重复测量数次后取平均值;
3.污染管道测量
用污染管道15替换无污染管道,按上述步骤②进行测量,通过弱电流静电计21测出污染管道15的电流值Ia;重复测量数次取平均值;
4.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W的计算
根据公式 A = I a - I b η W = A Φ × π × L 计算出放射性污染管道内表面总活度A及平均污染值W;
式中:A为污染管道内表面的总活度;Ia为污染管道的测量电流;Ib为测量装置的本底电流;η为探测因子;W为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Φ为污染管道直径;L为污染管道的长度。
本发明的装置适用于多种放射性核素(如Pu239、Am241、U235、U238等)的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下面以Pu239和Am241污染为例进行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
实施例1    Pu239污染管道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
1.探测因子η的测量
使用标准Pu源,其活度As为1.33×105/2π·min,管道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无污染不锈钢管道,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1的方式测出I1为4.655×10-11A,由公式 I = E · e · A E 0 · 2 算出I2为5.222×10-11A,带入探测效率公式 η 1 = I 1 I 2 , 得出η1=89.1%,由此得出探测因子η=1.32×10-14A/Bq。
2.无污染管道的测量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2的方式,采用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无污染不锈钢管道,测出本底电流Ib为1.10×10-13A。
3.污染管道测量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3的方式,采用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污染不锈钢管道,重复测量18次,测得的电流Ia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单位:pA)
 1.867  1.872  1.989  1.976  1.898  1.885  2.039  2.207  2.064
 1.870  2.007  2.005  1.994  1.989  2.043  2.097  2.009  2.090
把上表数据求平均得:Ia=1.994×10-12A
4.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W的计算: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4的方式,可以算出污染管道平均污染值为:W=0.03Bq·cm-2
根据GB17567-1998《核设施的钢铁和铝再循环再利用的清洁解控水平》中的钢铁解控水平为0.08Bq·cm-2,该污染管道平均污染值W=0.03Bq·cm-2,低于国家标准,能够再利用。
实施例2    Am241污染管道放射性污染水平测量
1.探测因子η的测量
使用标准Am源,其活度As为5.38×103/2π·min,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无污染不锈钢管道,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1的方式测出I1为1.931×10-12A,由公式 I = E · e · A E 0 · 2 算出I2为2.247×10-12A,带入探测效率公式 η 1 = I 1 I 2 , 得出η1=85.9%,由此得出探测因子η=1.42×10-14A/Bq。
2.无污染管道的测量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2的方式,使用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无污染不锈钢管道,测出本底电流Ib为1.10×10-13A。
3.污染管道测量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3的方式,使用内径为146mm,长度为1m的污染不锈钢管道,重复测量18次,测得的电流Ia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单位:pA)
 1.036  1.027  0.975  1.030  0.930  1.147  1.156  1.000  1.031
 0.996  1.033  1.051  0.932  0.998  0.936  0.938  1.029  1.010
把上表数据求平均得:Ia=1.014×10-12A
4.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W的计算:
按照上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中的步骤4的方式,可以算出污染管道平均污染值为:W=0.02Bq·cm-2
根据GB17567-1998《核设施的钢铁和铝再循环再利用的清洁解控水平》中的钢铁解控水平为0.08Bq·cm-2,该污染管道平均污染值W=0.02Bq·cm-2,低于国家标准,能够再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高压电源的电压为400V。

Claims (5)

1.一种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电流收集极(3)、高压电极(1)、变径保护环(2)、绝缘子(4)和不锈钢外壳(11);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不锈钢外壳(11)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壳体,不锈钢外壳(11)的顶部设置有电流收集极插座(8)和高压电源插头(7),不锈钢外壳(11)通过固定螺钉与圆柱形绝缘子(4)固定连接;绝缘子(4)内端与不锈钢外壳(11)之间有一空间,绝缘子(4)外端径向固定设置有环形高压电极(1);电流收集极(3)设置于绝缘子(4)的中心轴线上,电流收集极(3)的一端通过螺帽(5)与绝缘子(4)固定连接,另一端露于绝缘子(4)之外;电流收集极(3)与不锈钢外壳(11)顶部中心点设置的电流收集极插头(8)通过电流信号线(9)连接;变径保护环(2)设置在不锈钢外壳(11)与电流收集极(3)之间,变径保护环(2)伸出绝缘子(4)通过地线(10)和不锈钢外壳(11)接地;高压电极(1)通过电流信号线(6)与高压插头(7)连接;在电流收集极插头(8)上还设有用于外接弱电流静电计(21)的电流信号线(18),在高压电源插头(7)上还设有用于外接高压电源(20)的高压电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4)与变径保护环(2)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外壳(11)与变径保护环(2)为同心圆。
4、一种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探测因子η的测量
首先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上,用绝缘材料将管道的一端封闭,接着把一标准源放入无污染的管道内,再将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中的电流收集极放入管道内,然后将所述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和电流信号线分别与高压电源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连接,打开高压电源,通过弱电流静电计读出测量电流值I1,由公式 I = E · e · A E 0 · 2 计算出理论电流值I2,探测效率 η 1 = I 1 I 2 , 然后再根据公式 η = E · e E 0 · 2 · η 1 计算出探测因子η的数值;
式中:E为标准源核素每次衰变带电粒子的能量,e为电子电量,A为标准源的活度,E0为平均电离能;
②.无污染管道的测量
将与被测的污染管道材质尺寸相同的、无污染的管道放在绝缘支架上,用绝缘材料将管道的一端封闭,将测量装置中的高压电缆和电流信号线分别与高压电源和弱电流测量静电计连接,打开高压电源,通过弱电流静电计测得本底电流值Ib的值,重复测量数次后取平均值;
③.污染管道测量
用污染管道替换无污染管道,按上述步骤②进行测量,通过弱电流静电计测出污染管道的电流值Ia;重复测量数次取平均值;
④.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W的计算
根据公式 A = I a - I b η W = A Φ × π × L 计算出放射性污染管道内表面总活度A及平均污染值W;
式中:A为污染管道内表面的总活度;Ia为污染管道的测量电流;Ib为测量装置的本底电流;η为探测因子;W为污染管道内表面平均污染值;Φ为污染管道直径;L为污染管道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材料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CNB2007100486645A 2007-03-17 2007-03-17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07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86645A CN100495071C (zh) 2007-03-17 2007-03-17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486645A CN100495071C (zh) 2007-03-17 2007-03-17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6514A true CN101046514A (zh) 2007-10-03
CN100495071C CN100495071C (zh) 2009-06-03

Family

ID=38771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486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5071C (zh) 2007-03-17 2007-03-17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5071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149B (zh) * 2009-11-09 2012-06-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
CN103257356A (zh) * 2013-05-20 2013-08-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密封容器内氚浓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054232A (zh) * 2015-04-01 2016-10-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水监视器
CN109085633A (zh) * 2018-09-12 2018-12-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浓度氚探测器及测量方法
CN110416058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后高量程区域辐射监测电离室绝缘装置及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4531A (fr) * 1972-02-01 1973-05-16 Fiat Spa Dispositif de detection du flux neutronique dans le coeur d'un reacteur nucleair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149B (zh) * 2009-11-09 2012-06-2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油气管道电流密度测量系统
CN103257356A (zh) * 2013-05-20 2013-08-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密封容器内氚浓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054232A (zh) * 2015-04-01 2016-10-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水监视器
CN106054232B (zh) * 2015-04-01 2019-03-0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水监视器
CN109085633A (zh) * 2018-09-12 2018-12-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浓度氚探测器及测量方法
CN110416058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事故后高量程区域辐射监测电离室绝缘装置及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5071C (zh) 2009-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6514A (zh)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149438B (zh) 一种测氚装置及测氚方法
CN102393401A (zh) 一种空气污染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1157553A (zh) X射线探伤机检定平台及测量方法
CN101788508A (zh) 矿浆品位在线测量装置
CN201017034Y (zh) 管道内表面放射性污染测量装置
CN109254314B (zh) 环形电极提高带正电的218Po收集效率的测量腔及方法
CN1320366C (zh) 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带电检测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3444118U (zh) 一种含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的放射性气体活度监测装置
CN217006565U (zh) 一种颗粒物采样检测装置
CN103424763B (zh) 一种含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的放射性气体活度监测装置
CN103837559B (zh) 多靶扫描式快速测硫仪
CN113539532A (zh) 一种乏燃料组件破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1741245B1 (ko) SmB6를 이용한 중성자 검출 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성자 검출기
CN108732239B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探头自动标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3675093B (zh) 管材检测系统
CN113409972A (zh) 一种核燃料燃耗测量工艺
CN216117400U (zh) 离子电池原位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吸收谱连用测试装置
CN205317951U (zh) X射线能注量测量装置
CN201852942U (zh) 一种管道内壁α表面污染的测量装置
CN212807449U (zh) 一种射线管真空度检测装置
CN212391302U (zh) 一种带有收集效果的烟气检测装置
CN219641513U (zh) 一种多位置检测的大气检测装置
CN213023590U (zh) 一种升降伸缩支架
CN220890304U (zh) 一种软管及尾气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