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4094A - 脱盐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脱盐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4094A
CN101044094A CNA2005800303624A CN200580030362A CN101044094A CN 101044094 A CN101044094 A CN 101044094A CN A2005800303624 A CNA2005800303624 A CN A2005800303624A CN 200580030362 A CN200580030362 A CN 200580030362A CN 101044094 A CN101044094 A CN 101044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solution
element cell
seawater
reverse osmosis
desa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03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4094B (zh
Inventor
王晓宁
翁顺良
蔡俊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le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filed Critical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Publication of CN101044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4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盐设备,所述脱盐设备允许将要被预处理(2、3)的海水(1)自流,以及之后流入浸没于地表面之下的单元室(5)。反渗脱盐单元(9)被保持在每一单元室(5)内。由于单元室(5)和脱盐水流入其中的储水容器(11)内的流体静力学压力不同从而发生反渗。储水容器(11)内的压力被维持在大气压的水平。脱盐水从储水容器(11)中抽出,盐水(7)从单元室(5)中抽出。多个单元室(5)可以被容纳于一个大的立轴塔(6)内。

Description

脱盐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海水脱盐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到通过反渗(RO)方法脱盐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海水脱盐有两种常规分类。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应用热量蒸发水分。然后从冷凝蒸汽中收集水分。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公知的反渗的自然现象,其中海水被压入抗半渗透性膜的压力容器内,所述膜可以使水渗透。由于具备膜技术的优越性,海水反渗(SWRO)作为节约成本的脱盐方法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基于现有技术的商业性的SWRO设备设计相对复杂,其需要在机械装置、设备和器材方面进行巨额投资。但是,由于日益增加的全球性水短缺,如此的巨额投资作为一项选择仍然有其理由。
大多数常规的SWRO脱盐设备典型地需要泵在压力容器中创造压力以实现反渗步骤。由于其高额的电能需求,因此是主要的工作成本因素之一。也有能量回收系统以减少能量总耗。
在对海水施压以产生反渗作用时,降低能量需求的一个选择性的方法是通过高的水塔顶部来利用重力介导的压力。自196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专利申请利用所述的流体静力学压力作为节约成本的选项使海水反渗。这样的申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岸上方法和离岸方法。在离岸系统中,反渗生产单元被降低至足够深的海床上。所产生的水则被抽吸到水面供消费。
对于岸上方法,构建一纵深的立轴并用海水充满。这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力学压力供反渗单元在立轴的基部工作。新鲜水被抽吸到水面。在EP0764610中公开的该方法的另一个改变是首先将海水抽吸到更高的地面以产生流体静力学压力供在地面水平的反渗生产单元使用。作为对比的是,由于所有的海水必须被抽吸到上面的水箱,因此后者方法可能不具有能效。只能使喂入的所有海水的一部分发生渗透,通常介于40%到70%之间,其依赖于各种因素,例如压力水头(pressure head)、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温度。但是对于地下的轴方法,只有脱盐后的水需要被抽吸至完全高度。由于海水摄入和盐水排出水塔在基部被连接,其像一个U形管,除了由于流入海水和排出盐水之间密度差别所导致的边缘效应之外,两个水塔的顶部在近水面水平达到平衡。
US5,916,441公开了一个岸上方法。反渗发生在压力容器内,并且建议轴被驱动至3,000英尺。该发明需要两个阶段的反渗工艺以产生饮用水和农业用水。GB2068774公开了一方法,其中反渗发生在压力容器内,反渗装置位于地下通道/横轴。US4,125,463应用一系列独立的但是垂直连接的反渗压力容器。需要去除整个管路系统以维修反渗膜。EP0968755A2以及WO9906323公开了离岸方法。反渗同样发生在压力容器内。
当前,商业上运行的应用天然流体静力学压力的脱盐设备非常少见,可能并不存在。上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的本领域现有技术存在着明显的如下文所讨论的缺点。
与常规脱盐方法相比,尽管节约能源相对重要,但是流体静力学反渗方法缺乏商业性可能是由于以下理由:
a)高额的建筑和操作成本
目前公开的水头所需的高度或深度介于500米到1000米。有深入地面极深的轴。进一步,也需要水平轴或十字轴以安置轴的基部的反渗单元。尽管,采矿技术可以制成如此深的轴,基础结构的投资成本对于使整个投资成为可行而言是非常昂贵的。
b)维持困难和复杂
反渗系统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是膜的污垢和堵塞。尽管流体静力学反渗所需要的管道系统和机械装置相对没有常规的反渗系统复杂,但仍然需要维持压力容器内的膜在一个正常的基础。同样地,维持费用可以是昂贵的,因为需要在水面以下超过500米的深度处狭窄的地下通道内进行工作。
c)需要有利的地理学特征
特别对于上述的地面流体静力学反渗系统,脱盐设备的位置需要尽可能地接近最佳以使该系统经济地运行。另外,繁重的基础结构成本将是昂贵的,并引起总的生产成本不经济。
本说明书中对文献、设备、行为或知识的任何讨论都被纳入用于解释本发明的背景。不应当认为,在本文所公开的内容和权利要求的优先权日或之前,在新加坡或其它地方的任何材料构成了现有技术基础或相关领域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关于日期的所有声明或关于这些文献内容的描述都是基于对于申请人而言可以得到的信息,不构成任何对这些文献的日期和内容正确性的任何承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应用天然流体静力学压力的反渗进行海水脱盐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减轻与现有技术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盐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海水进口,过滤来自海水进口的海水的装置,预处理经过过滤的海水的装置,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介导经预处理的海水形成海水塔的装置,至少一个单元室以包纳海水柱,至少一个位于单元室底部区域的反渗脱盐装置,使盐水经导管和单向阀装置从单元室进入盐水排出室的装置,以及使脱盐水从反渗脱盐装置转到储水容器的装置。容纳海水塔的单元室具有一高度使所述海水塔的重量施加压力,所述压力在反渗脱盐装置中有助于充分地生产盐水和脱盐水。反渗脱盐装置可以从单元室中移出以为了维修服务。可以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从盐水排出室移出盐水。可以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从储水容器中移出脱盐水。每一个都包括海水塔的多个单元室配备有一个立轴塔。来自所有单元室的盐水被介导入一个或多个公共的盐水排出室。
在进入井单元内包括至少一个抽提管以从储水容器中移出脱盐水。多个单元室,盐水排出室和进入井单元都被包括在一个立轴塔或多个立轴塔中。提供一个储存容器以容纳在立轴底部部分的脱盐水。提供一个具有单向压力阀的导管,以与单元室和海水排出室连接。可以通过起重工具或其它机械搬运工具从单元室移出反渗脱盐工具或者重新导入单元室。
来自反渗脱盐装置的脱盐水通过自流流入储水容器。在反渗脱盐装置中起作用的流体静力学压力部分通过盐水排出室保持的盐水水平调节,部分通过流入海水调节。通过增加盐水排出室中盐水的流出率增加单元室内的海水脱盐率。单元室的高度基本上与盐水排出室的高度相同。储水容器通过流入井或其它管道装置暴露于大气中。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通过流体静力学压力导致反渗的海水脱盐方法,其中海水从海水进口到海水过滤系统再到预处理系统。被处理的海水被导入包括至少一个反渗脱盐单元的单元室以形成海水塔。脱盐水从单元室被导入储水容器,盐水从单元室被导入盐水排出室。脱盐水从储水容器中被抽出,盐水排出室中的盐水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被抽出。通过自流或通过机械抽吸装置将海水导入系统以形成海水塔。进一步,通过海水塔形成的在反渗脱盐单元中起作用的流体静力学压力由盐水排出室中的盐水水平调节。海水进口,海水过滤系统和海水预处理系统位于单元室和盐水排出室之上,以利用重力使液体流动。为了维修工作可以通过从单元室中提升所述装置以从单元室中移出反渗脱盐单元。
通过流体静力学压力导致反渗的海水脱盐方法包括步骤:钻井到预定的深度,导入在其基部区域有储水容器的立轴,放置至少一个单元室,所述单元室具有至少一个位于该单元室内的反渗脱盐单元,放置至少一个与单元室有液体联系的盐水排出室,将海水导入单元室,从储水容器抽出脱盐水,从盐水排出室抽出盐水。在海水被导入单元室之前被过滤和预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其他方面和优选方面和/或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内容组成了本发明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发明导致了许多的优点,例如:
●方便维护,因为每一个单元室是自主和独立的;
●不需要压力容器,因此不需要综合和复杂的机械装置、管道和仪器;
●方便替换、维修和维护模块化的反渗膜;
●海水循环和盐水排出更为快速;以及
●对盐水排出点的环境影响最小化。
根据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适用范围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应该理解的是,仅仅是为了示例的目的给出了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具体实施例,同时指出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因为通过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附图参考下文的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公开、目的、优点和状况,所述实施方式仅为了示例的目的提供,因此不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一脱盐设备组合的垂直方向的横断面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设备穿越线A-A的水平方向的横断面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设备穿越线B-B的水平方向的横断面视图;以及
图4显示了在该设备中移出和替换一典型的反渗膜的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优选的实施方案详细描述本发明。脱盐设备的位置靠近海以容易地汲取用于脱盐的海水,优选使用自流的方法。
将通过仅为示例而非限定性的方式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参照图1,海水进口(1)位于平均海平面以下的足够深度处,以确保潮汐最低时最低海水平面高于海水进口。海水通过重力流向海水过滤系统(2)。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用于过滤海水的已设立的系统以保证海水被过滤以去除固体粒子,以便通过应用现有的可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生产出尽可能“最清洁”的品质。所述技术将不在本文描述。
下一步在海水进入反渗步骤之前,根据目前通过商业化的反渗设备的实践的预处理步骤,天然海水接受预处理步骤(3)以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粒子。一旦经过预处理,海水将通过重力引导通过一倾斜轴(4)进入立轴(6)内的许多独立的反渗生产模块或单元室(5)。由于低的渗透率,盐水排出的溶解性总固体(TDS)并不明显高于进口处的海水。另外,通过增加盐水从盐水排出室的流出量来增加海水的循环,也可以控制盐水浓度的增加和使其最小化。同样地使排出点的海洋环境所受影响最小化。
在当地因经济可行性和地理限制而不允许使用重力引导海水流入时,可以采用机械管道和泵系统引导经过滤和处理的海水到单元室(5)上。
该设备由一大直径的立轴(6)组成,优选地直径约为8米,深度约为150米或更深。设备被安装在井里,所述井可以应用本领域公知技术在陆地表面钻掘或可以在离岸区域钻掘。井被钻至容纳设备的预定深度。这些尺寸受控于目标生产率以及发生反渗步骤所需的流体静力学压力。其还受控于以下因素,但不限于此:海水盐度、反渗膜的渗透率和整个系统新鲜水的目标产量。在本发明中立轴(6)的深度低于地面约为150米或更低。在立轴(6)如此的深度下,单元室(5)也即是海水塔内的水头将相对低于在反渗系统中应用的最常规的压头。如下文所解释的,较短的水头将降低海水的渗透性。可以通过在立轴(6)内设置大量的反渗模块(9)来抵消或补偿这种降低。可选择地,可以提供串联工作的附加设备以达到所需容量。更浅的立轴也降低启动资本投资成本。在立轴内至少有三个主要类型的垂直井,即,反渗生产井或定义为单元室(5),是反渗步骤发生的地方;盐水排出井(7),和进入井(8)。这些垂直井可以以其他构型排列。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单元室(5)、盐水排出井(7),和进入井(8)以蜂房样结构排列。
有大量的单元室(5)被构建组成一系列的垂直井。在本实施方案中,有七个单元室(5)。另一个进入井(8)不需要具有与所配备的单元室(5)同样的形状和大小。所有七个单元室(5)和进入井(8)优选具有相同的尺寸。它们如图2和3所示沿着单元室(5)的圆周内缘放置。设置单元室(5)使其使用最大化的空间,所述空间超过包括盐水排出井(7)的中央区。每一个单元室(5)是一个独立井,在这里,在位于每一个井基部的反渗膜模块(9)内发生反渗步骤。反渗膜被直接暴露于流体静力学压力下的海水。透过物被允许自由流向位于反渗膜模块(9)底部的出口管道(10),其再通过重力流入位于立轴(6)基部的储水容器(11)。低于单元室的立轴(6)的底部区域是接受来自反渗膜模块(9)的透过物的储水容器(11)。所有的反渗膜模块(9)都被标准化,因此可以相互替代。该特征将避免空闲的反渗膜模块(9)的高库存量,所述反渗膜模块(9)可能是昂贵的。
储水容器(11)中的水则通过抽提泵(15)和抽提管道(16)被抽到水表面待分配。储水容器(11)经流入井(8)暴露于大气中,因此,储水容器(11)处于大气压下。
可选择地,来自水容器的脱盐水可以被抽入地下储槽中储存及供进一步的应用;或排入含水土层以补充枯竭的地下水或用于在遥远距离处进行地下水抽提。在地下水被过分抽提的情况下,通过该方式进行含水土层的补充也将使城市或居住区的沉降尽可能地最小化。
位于所有单元室(5)基部的接近盐水品质的水通过管道(12)被引导至中央盐水排出井(7)。安装一单向压力阀(13)以避免任何的盐水回流入单元室(5)。压力阀(13)也使任何一个单元室(5)在独立于其它单元室的维护中能够被完全排干。在盐水排出井(7)的顶部有一泵(14)用以排出中央的盐水,同时也通过连接管道(12)介导天然海水从单元室(5)到中央核心盐水排出井(7)的循环。通过控制盐水排出泵(14)的速度可以调节海水的循环。例如,要加速循环,则增加盐水排出泵(14)的流量。当核心的盐水排出井(7)内的水平面降低,则在盐水排出井(7)和单元室(5)之间就出现了流体静力学压力的不平衡水平。单元室(5)也即所谓的海水塔内的海水面通过持续从倾斜轴(4)流出的预处理后的海水而经常位于最高点。不同的流体静力学压力将引起海水从单元室(5)流进中央核心的盐水排出井(7)。相似地,通过降低盐水排出泵(14)的抽吸流量,海水循环将相应变得更慢。优选的流量将最小化地堵塞反渗膜。
反渗膜模块(9)的设计和构建使得容易建起和移动,因此使系统的进行中的维护变得容易。整个反渗膜模块(9)可以通过起重设备或其它机械搬运设备被移动并被提升到地面以进行常规的清洁和维护;并再次降低放回单元室(5)。
图4显示了替换反渗膜模块(9)的顺序。在一定时间替换每个单元室(5)内的一个反渗膜模块(9),因而将不影响脱盐海水的持续生产。在阶段1,经预处理的水停止流入,泵(16)用于排出单元室(5)内的海水。位于导管(12)内的连接单元室(5)和中央核心(7)的单向压力阀(13)将阻止由于所产生的不平衡的流体静力学压力所导致的海水从中央核心(7)进入单元室(5)的任何回流。这时垂直起重机(17)固定于反渗膜模块(9)。如阶段2所示,一旦海水被排出直至单元室(5)内的水面低于反渗膜模块(9),泵(16)停止工作。这时反渗膜模块(9)被提升和移动,分别用于阶段3和阶段4所示的维修和清洁。参照阶段5,这时新的或清洁的反渗膜模块(9)被降低并通过使用自动闭合管接头(未显示)与出口管道(10)连接。在阶段6,即最后阶段,预处理后的海水经倾斜轴(4)被释放流回入单元室(5)。一旦海水面达到单元室(5)的顶部,脱盐步骤重新开始。替换反渗膜模块(9)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不需要排出单元室(5)内经预处理的海水。可以通过在反渗膜模块(9)和出口管道(10)之间设计一特殊的自动闭合管接头来实现这一功能。这样的管接头可以使反渗膜模块(9)在被浸没到水塔内时能够被替换,并阻止任何海水通过出口管道(10)流入储水容器(11)。每一单元室内反渗膜模块中的反渗膜由可商业化获得的膜制成。由于反渗膜的型号优选是统一的,因此反渗膜可以被标准化。由于反渗膜模块的标准化,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有缺陷的膜模块的替换。移出的反渗膜模块可以进一步地维修、维护以及作为备份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以任何方式排列多个单元室(5),使单元室与中央核心(7)的液体经连接管道(12)相通。也可以有多个盐水排出井(7),其中每一盐水排出井服务至少一个单元室(5)。在立轴很大时,可以提供其中包括单元室(5)和盐水排出井(7)的一个集群(cluster)。
在每一单元室(5)中可以有超过一个的反渗膜模块(9)采用立体构型,其中每一反渗膜模块(9)可以从单元室中取出以进行日常维护作业。每一模块(9)的出口管道(10)与储水容器(11)保持液体连通。在从单元室(5)流出的脱盐水的产量很大时,可以提供超过一个的抽提管(16)和泵(15)以抽出脱盐水。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反渗生产单元或单元室(5)是自主和独立于其它单元室的。该构型简化了每一单元室,特别是膜模块(9)的进行中的维护。每一单元室可以被排干,其中的反渗膜填充料可以被提升起,以进行清洗和维护而不明显干扰其它单元室的工作。反渗膜可以通过全机械的装置被提起并被重新放入单元室。立轴中单元室的蜂房样组件也导致了空间的节约。同样地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经济的和可行的海水脱盐方法。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上文所描述的脱盐设备的组件可以排列成这种排列,即提供一公用的海水进口,一公用的过滤海水的装置以及一公用的海水处理装置。
相似地,在每一立轴基部的水容器可以通过导管装置相连,并且可以提供一公用的或单独的抽提管道,用于从所连接的水容器中排出脱盐后的水。
本发明最主要的优势之一是排除了在本领域中对压力容器的需要。浸入井中的反渗膜直接暴露于盐水的流体静力学压力之下。在常规的实践中,所述膜排除了对综合而复杂的机械管道和仪器的需要,因而产生了总体上简化的、低成本的脱盐设备。
由于可以单独控制单元室(5)内水头的高度,本发明提供了应用各种类型膜的可能性,范围从低压到高压反渗膜,使立轴内的脱盐量能够最大化。
由于海水进口位于海水平面以下,因此其可以使海水通过重力流入预处理舱。相似地,然后经预处理的海水通过重力流入反渗单元室。因此通过重力介导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节约。
当结合其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时,可以理解的是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修正。本申请意在覆盖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变化、使用或修改,所述变化、使用或修改基本上是根据本发明的原则,以及根据包括在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公知或常规的实践范围内,和利用上下文所提出的基本特征对本公开进行的改变。
由于本发明可以以几种不改变本发明基本特征实质的方式实施,因此应当理解的是上文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但是更应当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来广泛理解所述实施方案。意在使各种修正和等价设置被包括在本发明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实质和范围内。因此,具体实施方案应该被理解为对应用了本发明原则的许多方式的示例性说明。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语句意在覆盖实施所定义的功能时的结构,以及不仅仅是结构性等价物也包括等价性结构。例如,尽管钉子和螺丝钉可能不是结构性等价物,由于钉子应用圆柱体表面以保证木制部件的结合,而螺丝钉应用螺旋形的表面以保证木制部件的结合,但在扣紧木制部件的环境下,钉子和螺丝钉是等价结构。
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或组分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整体、步骤、组分或它们的集合的存在或增加。

Claims (22)

1.一种脱盐设备,所述脱盐设备包括:
至少一海水进口;
用于过滤来自海水进口的海水的装置;
用于预处理经过滤的海水的装置;
将经预处理的海水以一受控制的方式导入海水塔的装置;
至少一容纳海水塔的单元室;
至少一位于所述单元室底部区域的反渗脱盐装置;
使盐水从单元室经导管和单向阀装置流入盐水排出室的装置;以及
使盐水从反渗脱盐装置流向储水容器的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容纳海水塔的单元室具有一高度使所述海水塔的重量施加压力,所述压力充分促成在反渗脱盐装置内产生盐水和脱盐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脱盐装置可以从单元室中取出用于维护维修;盐水排出室中的盐水可以以一受控制的方式从其中取出;以及
脱盐水可以以一受控制的方式从储水容器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单元室被容纳于立轴塔内,所述的每一个单元室包括一海水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来自所有单元室的盐水被导入一公用的盐水排出室。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进入井单元中包含至少一个将脱盐水从储水容器排出的抽提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单元室、盐水排出室和进入井单元全部被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立轴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立轴塔包括位于底部的容纳脱盐水的储水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具有单向压力阀装置的导管用于连接单元室和盐水排出室。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起重设备或其它机械搬运工具将反渗脱盐装置从单元室中取出以及被重新放入单元室。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来自反渗脱盐装置的脱盐水通过自流流入储水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作用于反渗脱盐装置的流体静力学压力部分通过盐水排出室内保持的盐水水平调节,部分通过流入海水调节。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增加盐水排出室的盐水流出量来增加单元室内海水的循环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单元室的高度与盐水排出室的高度基本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脱盐设备,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经进入井被暴露于大气下。
14.一种脱盐设备的组件,其中每一脱盐设备为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盐设备,但其中所有脱盐设备从至少一海水进口,至少一过滤来自海水进口的海水的单一装置,以及至少一预处理经过滤的海水的单一装置进料。
15.一种通过天然压力进行反渗的海水脱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i)使海水由海水进口端口流向海水过滤系统并且之后流向预处理系统;
(ii)使来自步骤(i)的经处理的海水流入包括至少一反渗脱盐装置的单元室;
(iii)使来自单元室的脱盐水流入储水容器;
(iv)使来自单元室的盐水流入盐水排出室;
(v)脱盐水从储水容器中抽出;以及
(vi)盐水排出室内的盐水以一种受控制的方式被抽出。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来自步骤(i)的海水采用自流的方式,或机械抽吸的方式被引导。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渗脱盐装置内起作用的流体静力学压力通过盐水排出室保持的盐水水平和流入海水调节。
1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水进口端口、海水过滤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位于单元室和盐水排出室之上。
1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渗脱盐装置可以通过从单元室中提升所述装置而从单元室移出以进行维护作业。
20.一种通过天然压力进行反渗的海水脱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钻井到预定的深度;
将在立轴基部区域内具有储水容器的至少一立轴导入所述井,以及处于大气压下的所述储水容器中;
放置至少一单元室,在所述单元室内具有至少一反渗脱盐装置,放置至少一与单元室保持液体连通的盐水排出室;
将海水导入单元室;
从储水容器中抽出脱盐水;以及
从盐水排出室中抽出盐水。
2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水在被导入单元室之前经过过滤和预处理。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预处理的海水通过进入单元室的重力或机械抽吸装置流入单元室。
CN2005800303624A 2004-07-14 2005-07-13 脱盐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1044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200404298A SG119232A1 (en) 2004-07-14 2004-07-14 Desal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SG2004042982 2004-07-14
SG200404298-2 2004-07-14
PCT/SG2005/000233 WO2006006942A1 (en) 2004-07-14 2005-07-13 Desal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4094A true CN101044094A (zh) 2007-09-26
CN101044094B CN101044094B (zh) 2012-04-25

Family

ID=3578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03624A Active CN101044094B (zh) 2004-07-14 2005-07-13 脱盐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776319A1 (zh)
CN (1) CN101044094B (zh)
AU (1) AU2005262928B2 (zh)
SG (1) SG119232A1 (zh)
WO (1) WO20060069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4218A (zh) * 2012-11-16 2013-03-20 新加坡三泰水技术有限公司 正渗透膜反应器及一体式海水淡化系统和海水淡化工艺
CN103204568A (zh) * 2013-04-19 2013-07-17 陈俞任 海水自动淡化井
CN103212295A (zh) * 2013-04-19 2013-07-24 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化规模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6666B2 (en) 2002-10-08 2008-08-26 Water Standard Company Mobile desalination plant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desalinated water
WO2008025362A1 (en) * 2006-09-01 2008-03-06 Danfoss A/S A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CA2671835A1 (en) * 2006-12-18 2008-06-26 Woodshed Technologies Limited Desalination system
US8685252B2 (en) 2010-02-04 2014-04-01 Dxv Water Technologies, Llc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6010907A1 (en) * 2014-07-13 2016-01-21 Phoenix Revolution Inc. Desalin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10513446B2 (en) * 2014-10-10 2019-12-24 EcoDesal, LLC Depth exposed membrane for water extraction
NO20150946A1 (en) 2015-07-16 2017-01-17 Seabox As System for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ater of a predetermined salinity, and maintaining said salinity in an open water reservoir
WO2018148542A1 (en) 2017-02-09 2018-08-16 Bergstrom Robert A Brine dispersal system
WO2021212186A1 (en) * 2020-04-24 2021-10-28 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 Pt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ter treatment
USD965824S1 (en) 2020-11-02 2022-10-04 Natural Ocean Well Co. Replaceable dockable membrane module
USD965825S1 (en) 2020-11-02 2022-10-04 Natural Ocean Well Co. Replaceable dockable membrane module
USD973177S1 (en) 2020-11-02 2022-12-20 Natural Ocean Well Co. Desalination pod
US20230056889A1 (en) * 2021-06-30 2023-02-23 Enock N. Segawa Component Arrangement For Gravitational Water Desalination
CN114349120A (zh) * 2021-11-29 2022-04-15 三泰水技术有限公司 重力驱动式地表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5463A (en) * 1977-10-27 1978-11-14 Chenoweth James W Reverse osmosis desal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S8101023A1 (es) * 1980-02-01 1980-11-01 Mesple Jose L R Desalinizadora de agua por sistema hidrostatico de osmosis inversa
WO1994012267A1 (en) * 1992-11-27 1994-06-09 Global Water Technologies, Inc. Desalinization system
MA23841A1 (fr) * 1995-04-07 1996-12-31 Alberto Vazquez Figueroa Rial Installation pour dessaler l'eau de mer par osmose inverse par pression propre et methode pour dessaler l'eau de mer par osmose inverse par pression propre
US5916441A (en) * 1995-11-13 1999-06-29 D'sa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for desalinating salt water
US5944999A (en) * 1996-09-03 1999-08-31 Nate International Modular filtration system
US5914041A (en) * 1996-09-03 1999-06-22 Nate International Channel based reverse osmosis
DE69924411T2 (de) * 1999-04-07 2006-03-09 Kenneth R. Bosley Mit druck betriebene meerwasserentsalz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mit gravitationsbetriebener laugenrückführung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4218A (zh) * 2012-11-16 2013-03-20 新加坡三泰水技术有限公司 正渗透膜反应器及一体式海水淡化系统和海水淡化工艺
CN102974218B (zh) * 2012-11-16 2016-03-30 新加坡三泰水技术有限公司 正渗透膜反应器及一体式海水淡化系统和海水淡化工艺
CN103204568A (zh) * 2013-04-19 2013-07-17 陈俞任 海水自动淡化井
CN103212295A (zh) * 2013-04-19 2013-07-24 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化规模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
CN103212295B (zh) * 2013-04-19 2015-09-02 荷丰(天津)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工业化规模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5262928B2 (en) 2009-08-06
EP1776319A1 (en) 2007-04-25
CN101044094B (zh) 2012-04-25
AU2005262928A1 (en) 2006-01-19
SG119232A1 (en) 2006-02-28
WO2006006942A1 (en) 200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4094A (zh) 脱盐设备和方法
CN101626982B (zh) 用于水提取的深水暴露薄膜
US6800201B2 (en) Seawater pressure-driven desalinization method using a gravity-driven brine return
US20100051546A1 (en)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212295B (zh) 工业化规模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
WO2012104684A1 (en) Chemical free and energy efficient desalination system
CN103547798A (zh) 浓度差发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452760A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回用的处理方法
CN1910117A (zh) 水淡化
CN101811753A (zh) 一种波浪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5045857U (zh) 一种水深压力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
CN1156988A (zh) 通过自然压力逆渗透使海水脱盐的设备及其方法
US10513446B2 (en) Depth exposed membrane for water extraction
US20170001883A1 (en)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water treatment method
CN217051794U (zh) 深管海水淡化装置
CN103619448A (zh) 过滤系统
CN1250324C (zh) 海水反渗透除盐设备和方法
CN208471807U (zh) 一种高含氮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697080Y (zh)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Balable et al. Analysis of a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tand-alone unit for simultaneously producing hydrogen and fresh water from sea water
RU215043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опреснения морской воды и способ опреснения морской воды
WO2015183186A1 (en)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ater process system and device
JP2014069092A (ja) 淡水化装置
CN218774363U (zh) 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CN114716037A (zh) 深管海水淡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INGAPORE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ANTAI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Singapore Santai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NHUI CLE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NGAPORE TRITECH WATER TECHNOLOGIES PTE.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SINGAPORE CITY, SINGAPORE TO: 230088 HEFEI, ANHU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04

Address after: 230088 Anhui city of Hefei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Huayi Science Park building E Room 401

Patentee after: Anhui Cle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ngapor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Singapore Santai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esal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Pledgee: Huitong Chinese Financial Leasing Co. Ltd.

Pledgor: Anhui Cle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37001003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6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Pledgee: Huitong Chinese Financial Leasing Co. Ltd.

Pledgor: Anhui Clean Environment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3700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