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5068B -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5068B
CN101035068B CN2007100055818A CN200710005581A CN101035068B CN 101035068 B CN101035068 B CN 101035068B CN 2007100055818 A CN2007100055818 A CN 2007100055818A CN 200710005581 A CN200710005581 A CN 200710005581A CN 101035068 B CN101035068 B CN 1010350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terminal
heavy
signaling message
bord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55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5068A (zh
Inventor
K·奥伯尔
S·布劳恩
V·巴勒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035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5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5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5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83In-session procedures
    • H04L65/1095Inter-network session transfer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70/00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 Y10S370/901Wide area network
    • Y10S370/902Packet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所述电信网络使用会话起始协议来建立和控制所述会话。所述会话包括在与所述电信网络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一终端和与该电信网络的第二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媒体流。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在所述电信网络的与会话有关的会话边界控制器处被截获。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在所述会话切换中,所述会话的媒体流被重定向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

Description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会话边界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各样的电信终端和服务提供商的不断增长,对穿越网络和技术边界的会话移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术语“会话移动性”是指现有的会话从第一设备至另一个设备的转移,即涉及终端改变,和/或从第一网络接入点至另一网络接入点的转移。例如,网络接入域改变可能包括正进行的移动电话会话从GSM域至WLAN域的切换(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LAN=无线局域网)。
通常,由于多种可能的情况而使得该主题的讨论具有广泛的范围,即不同类型的移动性、同构/异构接入网、融合的固定/移动网络、单个/多个操作员环境等。特别地,例如IMS/TISPAN的将来的融合固定/移动多操作员网络的前景,促进了对基于分组交换的异构网络接入环境中的无缝切换技术的研究(IMS=因特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TISPAN=高级网络电信和因特网融合业务和协议)。
当前讨论的解决方案使用由SIP提供的移动能力或针对移动网络而开发的移动IP技术(SIP=会话起始协议;IP=因特网协议)。然而,这些方法具有相当大的缺陷。由于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即被叫方)能够观察到移动的用户代理客户端(UAC)(即呼叫方)正在移动,因此由SIP团体提供的、利用重邀请消息重定向会话的移动性机制在私密性方面具有很大缺陷。
在SIP构架内部,当UAC期望发起会话时(例如,音频、视频或游戏),UAC生成邀请请求。该邀请是被发送用以建立会话的请求。这个请求可以由代理转发,最后到达可能能够接收所述邀请的UAS。一旦会话已经在SIP下被建立,就会出现对于将改变传送至现有SIP会话的需要,例如增加媒体流,改变所使用的用于语音媒体流的编解码器(codec),或更新会话定时器。
修改现有会话也可以包括改变地址或端口。例如,当移动节点(例如笔记本电脑、PDA或移动电话)从(有线的或无线)连接的一点移至该连接的另一点时,可能为该节点分配新的IP地址。所改变的IP地址至现有SIP会话的传送是通过发送包含新的媒体描述的重邀请来完成的。这个重邀请参考现有的对话,以便其他方知道它必须修改现有会话而不是建立新的会话。在现有对话内发送的邀请请求称作重邀请。这时其他方获知请求方正在移动。
移动IP技术也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会话切换相当缓慢,因而没有无缝会话连续性。其次,存在许多额外的信令消息,额外的用于IP中的IP(IP in IP)的分组开销,并且全部分组必须通过提供商的归属网络而被路由。
WO 2005/002267描述了一种用于当用户设备从第一通信网络切换至第二蜂窝通信网络时确保通信会话连续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仍连至第一网络时执行对于与第二网络的分组数据会话的认证过程,以及同时在仍连至第一网络时执行与第二网络的分组数据会话建立过程。
US 2004/0233866 A1公开了一种在基于IP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非实时软件下载方法,所述系统利用基于SIP的异构接入技术。在正进行软件下载会话时使用不同接入技术在第一和第二接入网络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对于下载恢复,与切换终端相关联的SIP用户代理在检测到切换时、在不释放正进行的会话的情况下发送转移请求消息至SIP代理服务器,该SIP代理服务器已经建立下载会话并且当前正在管理它,并且该服务器能够开始必要的操作,以便在被委托管理新会话的代理服务器的控制下、在新位置中建立与用户代理的新会话,并且从最后接收到的分组重新开始下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对话式的实时会话提供改进的会话移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对于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来实现的,所述电信网络针对会话的建立和控制而使用SIP,由此所述会话包括在与所述电信网络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一终端和与该电信网络的第二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媒体流,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电信网络的有关会话的会话边界控制器(SBC)处截获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由所述SBC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并且在所述会话切换中重定向所述会话的媒体流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电信网络的SBC来实现,用于对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所述电信网络使用SIP用于建立和控制所述会话,由此所述会话包括在与所述电信网络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一终端和与该电信网络的第二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媒体流,其中,所述SBC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适于截获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并且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其中,所述会话的媒体流被重定向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
即使在交叉操作情景中,本发明也支持NGN系统中的基于SIP的对话式实时服务的会话移动性,例如VoIP或MMoIP,NGN系统使用SIP用于该会话的建立和控制(VoIP=IP上的语音;MMoIP=IP上的多媒体;NGN=下一代网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标准化SIP信令消息(例如重邀请)支持会话移动性的方法,而没有现有技术的缺陷,。本解决方案对UAS隐藏了处于移动中的UAC的活动,从而保持了私密性。
更多的优点通过从属权利要求所指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新的终端基于相应的触发事件来生成。所述触发事件可以是所述第一或新的终端的用户的专用动作,或者可以在情况或环境参数发生改变时被自动检测到。所述SBC监控通过所述SBC而被操作的所有基于IP的实时会话,以检测并截获指示切换请求的合适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
在SIP上下文中,术语UAC和UAS分别被用来表示请求方和应答方。用户代理,即客户端或服务器,可以是运行在用户设备上的有关SIP的程序,用户设备例如是电信终端。这表示,UAC和UAS只有在与终端关联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UAC和UAS以及终端可以交替地被用于表示会话流的端点。在这些端点,作为所描述服务的用户的终端用户能够产生输入和接收输出。
每个SIP消息包含有关会话的参数,例如地址信息和/或会话ID信息,其使得所述SBC可以确定与所接收SIP消息相关联的被操作的会话(ID=标识/标识符)。因而,所述SBC能够基于所述有关会话的参数检测所述重邀请SIP信令消息。在检测到有关切换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之后,所述SBC将被分配给会话媒体分组的、用于媒体流重定向的现有绑定适配于新的终端和/或新的网络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SBC将在所述SBC接收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与通过所述SBC而被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基于IP的实时会话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相比较。所述SBC可以维持和/或查询数据库,与由该SBC操作的会话有关的数据在该数据库被归档并保持为最新。因而,所述SBC可以容易地查明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是否包含与通过该SBC而被操作的会话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相匹配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如果基于所述比较而发现匹配的会话,则所述SBC将所接收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注册为与通过该SBC而被操作的匹配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SBC首先检查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是否包含有关会话的信息,例如会话ID或地址信息,其与通过SBC而被操作的任何会话相匹配。如果存在匹配的会话,则促使所述SBC处理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否则该SBC将转发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至下一网络节点,例如另一个SBC。如果存在匹配的会话但是包含于所接收重邀请SIP信令消息中的地址信息与关联于所述匹配的会话的地址信息不匹配,则该SBC将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看作是与从第一终端的第一网络接入点切换至该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的会话有关。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果在SBC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不匹配于通过该SBC而被操作的任何基于IP的实时会话的会话ID信息,则该SBC检查所接收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是否源自已知会话用户的新终端。会话用户可能已经参与了来自第一终端的会话,但是现在发起至另一终端的会话切换。优选地,所述用户从新的终端发送重邀请SIP消息。然而,为所述新终端分配对于SBC至今还未知的IP地址。因此,该SBC可以访问包括通过该SBC而被操作的会话的用户的会话用户数据的数据库。
例如,所述数据库可以包括设备的地址数据和/或设备ID信息,以及由SBC已知的会话用户使用的和/或与该会话用户相关联的接入点。所述SBC查询包含于所接收重邀请SIP消息中的地址数据和/或设备ID信息是否存在于参与通过该SBC而被操作的会话的会话用户的的会话用户数据中。所述SBC借助于所述会话用户数据来测试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所来自的终端和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所述基于IP的实时会话之一相关联的终端,是否被分配给同一用户。如果所述测试表明所述终端与同一用户相关联,则所述SBC必须核实所述用户确实希望将现有会话切换至新的终端,或者该用户是否希望从新的终端发起另一个会话。因此,所述SBC可能请求来自用户终端之一的会话切换的确认。如果所述SBC从用户接收了关于该用户实际上希望切换的确认,则该SBC确定所述重邀请SIP信令消息与从第一终端至新终端的会话切换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是在会话用户的所述第一终端或新终端处被生成的。所述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命令给所述第一终端或新终端,例如通过在所述终端之一的键盘上按键,来发起所述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生成。但是,也有可能所述用户已经适配他们的终端,以便所述终端在发生预定事件时自动生成所述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所述预定事件例如是所述终端进入另一个网络接入点的覆盖区域,如WLAN热点(hotspot)。
优选地,处理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SBC,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会觉察到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存在。所述SBC防止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重邀请SIP信令消息以及任何指示所述会话切换的其他消息。通过对所述第二终端阻塞任何关于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信息,本发明保持了移动的用户的私密性。
在服务器应用中,绑定(binding)是在网络连接点(例如IP地址和端口号的组合)和网络服务(例如邮件服务器或web代理)之间的关联。这定义了接口,在该接口之上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给客户端。因此,为了使服务对于客户端是可接入的,它必须被“绑定”至客户端计算机可以接入的接口。绑定使得客户端PC可以连接至网络服务,并且使得管理员可以指定哪个业务将响应于哪些接口和端口上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在所述媒体流层上修改绑定。由于UAS(即所述第二终端)不应该检测到任何改变以保持UAC(即移动的用户)的私密性这一事实,所述SBC必须修改现有绑定以将由所述UAS发送的分组从初始UAC/终端/接入点转换/重定向至新的UAC/终端/接入点。所述SBC使用基于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和/或其他与切换会话相关联的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知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将所述会话分成两部分,由此第一会话部分分别是在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点和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之间,以及在所述新终端/接入点和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之间,并且由此所述第二会话部分是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和所述第二终端/接入点之间。所述第二会话部分在所述切换期间不被改变或不被触及;所有修改仅涉及所述第一部分。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阅读下面对当前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所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得到更好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几个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信网络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基于分组的电信网络3,其包括两个互连的归属网络,即第一归属网101和第二归属网201,以及几个网络接入点102、202、203。网络接入点102连接至归属网络101,网络接入点202和203连接至归属网络201。网络接入点102、202、203可以是域或接入网络。第一用户1可以被分配给第一终端10,其为该第一用户1提供经由网络接入点102至第一用户的归属网络101的接入。第二用户2可以被分配给第二终端20,其为该第二用户2提供经由网络接入点202至第二用户的归属网络201的接入。
终端10可以是提供通过不同接入模式接入网络的多模式终端,例如,可在GSM、UMTS和WLAN下操作的移动电话(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电话终端20可以是有线VoIP电话。在优选实施例中,终端10、20能够处理NGN系统中的基于IP的对话式实时服务,例如VoIP或MMoIP,所述NGN系统使用SIP协议用于建立和控制会话。优选地,在终端10、20二者上都安装了SIP用户代理11、12,这为所述终端提供了合适的SIP功能性。如果终端发起SIP消息对话,则其用户代理称作用户代理客户端。因此,安装在应答终端上的另一用户代理称作用户代理服务器。
VoIP电话终端20是执行IP电话客户端21的IP电话或计算机。例如,这个终端20是执行SIP客户端21的SIP电话或计算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VoIP电话终端10是具有低重量、小尺寸和缩减的功能的小型移动终端,而VoIP电话终端20是方便的固定终端,例如,具有SIP客户端和广泛功能选择的计算机。
每个网络接入点102、202、203可以由不同的提供商操作(交叉操作情景)。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终端10和20可以连接至属于同一提供商的网络接入点102、202、203。
电信网络3可以是基于分布式的IP网络的NGN通信网络(NGN=下一代网络)。在优选实施例中,通信网络3遵循IMS或TISPAN标准。
为了实现至其电话终端10和20的通信的建立,用户1和2必须选择服务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签署订购合同,并且相应地配置其电话终端10和20。例如,第一用户1选择操作归属网络101的服务提供商,该归属网络101变成第一用户1的归属网络,而第二用户2选择操作归属网络201的服务提供商,该归属网络201变成第二用户2的归属网络。电话配置数据、用户数据、用户的优先选择等被存储在与归属网络101和201相关联的HSS模块的数据库中(HSS=归属用户服务(Home Subscriber Service))。存储在HSS模块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必要的信息,该信息使电话终端10和20可能将它们自己注册到其他所访问的网络域102、202、203。
第一用户1的归属网络101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和SBC 1011、1012和1013,其提供归属网络101至网络域102和第二归属网络201的媒体连接。作为第一用户1的会话通信伙伴的第二用户2的归属网络201,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2010和SBC 2011、2012和2013,其提供归属网络201至网络域202和203及另一归属网络101的媒体连接。
网络接入点102可以是所访问的网络,用户1当前在该网络中注册以使用电话终端10。它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1020,并借助于SBC 1011而连接至归属网络101。网络接入点202可以是所访问的网络,用户2当前在该网络中注册以使用他的电话终端20。它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2020,并借助于SBC 2013而连接至归属网络201。同样,网络接入点203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2030,并借助于SBC 2012而连接至归属网络201。
在优选实施例中,SBC 1011、1012、1013、2011、2012、2013是会话边界控制器,其在业务数据分组穿过网络接入点102、202、203与归属网络101、201之间的网络边界时控制媒体层的实时会话业务。可选地,SBC1011、1012、1013、2011、2012、2013可以集成到电信网络3的网络单元中,其处理与第一用户1和第二用户2之间的通信会话相关联的数据业务。在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使用术语SBC。然而,另一个表示相同网络单元的可能的术语是IP边界节点。这两个术语都表示关于本发明具有相同功能性的模块。
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1020、2010、2020和2030是电信网络3的控制平面的一部分。其为电信网络3的传输层网络单元提供全部控制功能。例如,电信网络3是纯IP网络,并且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1020、2010、2020和2030是SIP服务器,其支持通过由电信网络3构造的IP网络的VoIP连接的建立,或者是具有SIP服务器功能性的其他网络单元。
在优选实施例中,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1020、2010、2020和2030可以拥有与SIP服务器等效的功能性,例如I-CSCF、S-CSCF和P-CSCF(I-CSCF=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第一用户1当前与他的通信伙伴,即第二用户2,在基于IP的实时会话中通信。为了通信,第一用户1使用拥有SIP UAC 11的第一电话终端10。第二用户2使用拥有SIP UAS 21的第二电话终端20。经由网络接入点102、穿越电信网络3将第一电话终端10和第二电话终端20之间的会话媒体业务传送至SBC 1011,并且从那里以逐跳(hop-by-hop)过程、通过归属网络101和201传送至SBC 2013。从那里,将会话媒体业务通过网络接入点202传送至用户2的终端20。该会话媒体业务可以例如通过RTP协议标准而被传送(RTP=实时传输协议)。
与会话数据业务并行地,与用户1和用户2之间正进行的会话相关联的会话信令业务在终端10和20、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1020、2010和2020以及SBC 1013,2011之中被传送。该会话信令业务可以例如通过SIP协议标准而被传送。
在图1中,信令业务显示为虚线箭头,媒体业务显示为实线箭头。实线简单地表示接入网络与其归属网络的从属关系。
为了打开SIP UAC 11和SIP UAS 21之间的当前SIP会话,SIP UAC11经由电信网络3发送邀请请求至SIP UAS 21。该邀请请求包括报头和主体,其包括地址信息,例如目的地SIP URI(即SIP UAS 21的IP地址)、始发方SIP URI(即SIP UAC 11的IP地址)以及会话ID信息(例如,表示呼叫的唯一ID的呼叫ID和会话ID)(URI=统一资源标识符)。这些信息段可以由操作该会话的所有SBC读取和存储。
然而,第一用户1希望切换会话而不中断该会话。第一用户1想要执行通信会话的切换而不造成任何中断、并且第二用户2不会由于音频和/或视频干扰而察觉到通信会话的切换。这表示会话切换必须被无缝地执行。该切换在图1中用轮廓箭头指示。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切换前使用的原始终端10等同于切换后使用的终端10。关于图1中示出的相应的用户代理客户端11和11a,仅仅是由网络3分配给安装在终端10中的UAC 11的IP地址不同于由网络3分配给安装在终端10中的UAC 11a的IP地址。会话ID保持相同。这表示当第一用户1将会话从第一网络接入点102移动至另一网络接入点203时保持他的终端10。在这个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包括关于网络接入点的会话切换。例如,当第一用户1在公共建筑物中行走时,他用移动电话10在语音呼叫会话中与第二用户用户2通信,例如商业伙伴。当前处理第一用户端的会话的网络接入点102是UMTS电信网络。然而,第一用户1想要切换会话至由公共建筑物中的热点提供的WLAN 203。这使得他可以节省资金或受益于更好的语音传输质量。
在没有示出的第二实施例中,有可能第一用户1在连接至第一网络接入点102时使用第一终端,而在连接至另一网络接入点203时使用另一个终端。因此,被分配给UAC的两个IP地址在从接入点102至接入点203的会话切换期间都将改变。在这个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包括关于终端的会话切换和关于网络接入点的会话切换二者。例如,在他去办公室的路上,第一用户1用他的移动电话发起对第二用户2的呼叫。该会话经由移动电信提供商的小区102而被传送至第一用户1。到达他的办公室时,第一用户1想要将会话从移动电话切换至他办公桌上的VoIP有线电话。该VoIP电话是通过另一接入网络203而被服务的。
在没有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可以设想切换仅涉及关于终端的会话切换。例如,第一用户1用第一移动电话与第二用户2通信。会话流经由移动电信提供商的移动接入网而被传送至第一移动电话。然而,当仍处于同一移动接入网络中时,出现了第一用户1改变至另一移动电话的需求。
下面的描述将参考第一实施例。然而,同一发明也以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其他实施例。第一用户1可以通过触发相应的重邀请SIP信令消息的生成来发起切换。第一用户可以按下终端10键盘上的按钮。也有可能第一用户1已经适配其终端10以便该终端在进入提供至WLAN的接入的热点覆盖区时自动生成相应的切换请求消息。用户1可能已经将他的优先选择输入给终端10,并且适配了终端10的控制以便在进入无线网络接入点(WLAN热点)的覆盖区时该终端自动发起至当前WLAN的切换。
在现有会话对话中,在成功的初始邀请请求之后所发送的SIP邀请消息称为重邀请。SDP被用在SIP中以定义会话、时间以及与媒体有关的参数,以例如确定期望什么类型的通信、什么类型的编解码器以及哪些地址和端口要被用于通信(SDP=会话描述协议)。基于SDP的描述参数驻留在SIP消息的主体中。特别地,SDP描述符在起始字段中例如包含会话ID和版本号。如果用户已经是会话的成员,则包含于会话描述中的会话参数没有改变。
这个重邀请消息被用在SIP中以修改当前的会话。这个修改可能涉及改变IP地址或端口、增加媒体流、删除媒体流等等。现有会话的修改可以由呼叫方或被叫方发起。重要的是要知道发送了会话的完整描述而不仅是改变。
如图1所示,逻辑上双向的基于UDP的语音/多媒体会话的信令(SIP)和媒体(RTP)流,是以利用插入的SBC节点1011、1013、2011、2013的逐跳原理而被实现的,所述SBC节点充当媒体(RTP)和SIP代理,例如背对背(back-to-back)用户代理(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根据图1,第一用户1希望将会话从与网络接入点102相关联的终端10移至与网络接入点203相关联的终端10。
如果第一用户1利用SIP重邀请消息将现有会话从网络接入点102移至网络接入点203,则这个重邀请消息必须被合适的SBC截获。假设该重邀请消息在终端10被生成、被传送至UAS 20并且经由网络接入点203被发送至SBC 2012。
但是,仅当会话移动被SBC识别时,重邀请消息才被截获,所述SBC具有用于例如通过SDP描述中的IP地址改变而进行该检测的装置。由于现有会话的呼叫状态感知为可用并且重邀请经过该SBC节点这一事实,通过至原始终端10和切换后终端10二者的连通性来辨别合适的SBC。在图1的实例中,合适的SBC是SBC 2013,切换前的终端10和切换后的终端10被连接至该SBC,现有会话的呼叫状态感知为可用并且重邀请经过该SBC 2013。
SBC 2012是经由新接入网203接收来自终端10的重邀请消息的第一SBC。然而,SBC 2012没有经由原始接入网102至终端10的连通性,并且不具有对于还由SBC 1011和2013处理的现有会话的呼叫状态感知。因此,SBC 2012没有将来自移动的终端10的重邀请消息识别为重邀请,并且向UAS 21转发该消息。作为用于UAC 11和11a二者的第一共用SBC并具有现有会话的呼叫状态感知的SBC 2013,截获所检测的重邀请以将会话从网络接入点102移至网络接入点203。
SBC通常充当用于一个或多个网络会话的传送节点。为了简明,仅在图1中示出一个会话。在现实中,多个不同用户的并发会话将在归属网络101和102上以及网络接入点102、202、203上被处理。因此,图1的每个SBC通常将处理并监控一个或多个会话;SBC被认为是关于指定会话而与会话有关。只要SBC接收邀请消息,它就首先检查该邀请消息是否涉及由该SBC操作的会话之一。这通过从邀请消息中提取地址数据和会话ID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从常规SIP消息中提取的相应数据相比较来实现。对于每个所处理的SIP会话,即由SBC转发,SBC可以从所处理SIP消息的报头和主体中提取地址信息和会话ID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会话用户数据被远程存储在SBC上,或保存在网络3的分离的中心数据库中。为了执行比较,SBC可以从数据库检索相应的数据,并检查它们是否与邀请消息数据相匹配。如果所接收邀请消息的地址信息和会话ID信息二者等同于由SBC处理的会话之一的相应数据,则这个所接收邀请消息不是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消息,而是“常规的”重邀请消息。这是因为IP地址没有改变(即发送的UAC通过原始网络接入点而连至网络3),会话ID也没有改变(即没有涉及新的终端)。在这种“常规”重邀请消息的情况下,SBC可以转发该重邀请消息给它的目的地,通常是UAS 21。
另一方面,如果SBC确定所接收邀请消息的会话ID信息等同于由SBC处理的会话之一的会话ID信息,但是包含于邀请消息中的IP地址之一已经关于根据由SBC处理的会话而获知的IP地址而改变,则该邀请消息是与从第一网络接入点至新网络接入点的切换有关的重邀请消息。这是因为一旦终端连至新网络接入点就为它分配来自网络资源的新IP地址。
例如,用户在UMTS网络上进行VoIP移动电话呼叫。为该移动电话分配来自UMTS网络资源的专用IP地址。一旦用户进入WLAN的覆盖区域,并且用户同意将他的移动电话注册至WLAN,也为移动电话分配来自WLAN资源的第二IP地址。因此,在切换期间,移动设备的IP地址将改变,而标识了正进行的会话的会话ID则保持相同。
在第三种情况中,SBC确定所接收邀请消息的地址信息和会话ID信息都不匹配于由该SBC处理的会话之一的相应数据。因此这可以被认为是所接收的邀请消息对于该指定SBC不是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该SBC将简单地转发该邀请消息。然而,也有可能SBC(优选地是根据本发明的SBC)首先检查为其分配未知IP地址的设备是否属于由SBC处理的会话之一的用户。关于会话用户的数据可能已经作为会话用户数据而被存储在数据库中。例如,如果用户频繁地经由三个不同设备中的任一个登录至网络,则系统可以确定这三个设备属于单个用户,例如通过用户在注册该设备时所提供的邮政地址数据或银行账户数据。
因此,系统,特别是图1的每个SBC,能够测试设备是否属于已知的用户。例如,SBC可以基于所述会话用户数据而发现包含于所接收邀请消息中的IP地址被分配给属于已经在线并在正进行的会话中通信的用户的设备。然而就这点,SBC不能简单地假设用户期望从第一终端切换至新终端,例如,从移动终端切换至有线办公电话。也有可能是用户不想切换而是想要建立经由另一设备的新的、单独的呼叫。
因此,SBC必须首先核实用户是否想要切换,即所接收的邀请消息是否必须被视为重邀请消息,或者用户是否想要建立新的呼叫。SBC可以将查询发送给当前用于所述用户的正进行的会话中的设备、发送给从其接收邀请SIP信令消息的用户的新终端,或者简单地发送给全部在线的用户设备。所述查询可以作为文本在用户设备的显示器上被呈现给用户,或者作为语音消息等被呈现给用户。所述查询促使用户指示他是否想要对他的现行会话执行会话切换。用户可以通过按下按键来答复,所述按键由查询预先定义为或指示为肯定的或否定的按键。
如果用户确认切换,则SBC将所接收的邀请消息看作是有关切换的重邀请消息。如果用户拒绝切换,则SBC将所接收的邀请消息看作是重邀请消息。
如果SBC识别出切换,则SBC 2013必须代表UAS 21对所截获的重邀请发起响应,所述消息流中显然没有涉及UAS 21,例如200 OK消息。当然,SBC 2013也必须截获随后的发送自UAC 11a的ACK消息。此外,SBC 2013必须用基于SIP信令的知识来修改媒体层上的绑定。例如,从UAC 11经由SBC 1011、SBC 1013、SBC 2011和SBC 2013至UAS 21的“旧”会话,对于媒体分组而言,在SBC 2013上具有针对媒体部分(RTP)的IP/UDP绑定,,例如具有IP/UDP1’的IP/UDP1的绑定,其中所述媒体分组从UAC 11经由SBC 1011、SBC 1013、SBC 2011和SBC 2013被发送至UAS 21。
从UAC 11a经由SBC 2012和SBC 2013至UAS 21的“移动的”会话,对于媒体分组而言,在SBC 2013上具有针对媒体部分(RTP)的IP/UDP绑定,例如具有IP/UDP2’的IP/UDP2的绑定,其中所述媒体分组从UAC11a经由SBC 2012被发送至UAS 21。由于UAS 21不会检测到任何改变以保持UAC 11/UAC 11a的私密性这一事实,SBC 2013必须将现有的具有IP/UDP1’的绑定IP/UDP1修改为具有IP/UDP2’的IP/UDP2,以便将由UAS 21发送的RTP分组从UAC 11转换到UAC 11a。
一旦执行了会话切换并且关联的绑定已经被修改,SBC 2013就终止至UAC 11的旧的会话,以释放所有相关的实例,即SBC 1011、SBC 1013和SBC 2011。
图2示出了SBC 2013的详细视图,该SBC负责图1的会话的切换。SBC 2013包括控制单元40、存储器41和接口42、43。SBC 2013是电信网络3的一部分。借助于接口42、43和电信网络3,SBC 2013能够接收来自用户1的终端10、用户2的终端20的消息,并且能够与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2010通信,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2010分别负责用户1和2的归属网络101、201。
SBC 2013由一个或几个互连的计算机组成,即硬件平台、基于该硬件平台的软件平台以及由软件和硬件平台所构成的系统平台执行的几个应用程序。SBC 2013的功能性是通过执行这些应用程序来被提供的。所述应用程序或这些应用程序的所选部分构成了计算机软件产品,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在系统平台上执行时提供如下文描述的切换服务。此外,这种计算机软件产品由存储介质构成,该存储介质存储这些应用程序或该应用程序的所选部分。
控制单元40控制由SBC 2013提供的切换功能性。特别地,控制单元40截获与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并且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其中,所述会话的媒体流被重定向至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此外,控制单元40用基于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和/或其他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知识,来修改所述媒体流层上的绑定。
控制单元40作为两个分离的会话部分来处理会话,由此第一会话部分60分别在第一终端10和会话边界控制器2013之间,以及在新终端和会话边界控制器2013之间,并且由此第二会话部分61在会话边界控制器2013和第二终端20之间,并且其中,第二会话部分61在切换期间保持不被触及。
内部存储器41可以被用于存储从由SBC 2013处理的SIP消息的报头和主体中提取的地址信息和会话ID信息。可选地或另外地,SBC 2013可以在外部数据库50中存储该数据。如果网络101和102属于同一提供商,则该外部数据库50可以是专用的数据库,该专用数据库仅用于存储接收自SBC 2013和网络3的其他SBC的数据。然而,归属网络101和归属网络201通常属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并且具有不同的数据库(HSS)。在相应的实施例中,数据库50与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2010相关联。呼叫信令服务器1010、2010也可以在数据库50中存储与用户有关的、和与会话有关的数据。SBC 2013可以访问被存储在数据库50中的数据,以使用与切换服务有关的数据。
图3示出了基于分组的电信网络4,其几乎与图1中示出的基于分组的电信网络3相同。然而,网络接入点203已经被移除,并且作为替代而设置了网络接入点103。网络接入点103包括呼叫信令服务器1030,并且借助于SBC 1011而连接至归属网络101。
在图3中,经由SBC 1011,终端10中的UAC 11连至用户1的归属网络101。会话被移至位于IP网络接入点103中的终端12中的UAC 13。IP网络接入点103经由与网络接入点102相同的SBC 1011而连接至用户1的归属网络101。假设与切换有关的重邀请消息从终端12被发送至UAS20。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截获该重邀请消息的合适的SBC是SBC 1011,UAC 11和UAC 13连接至该SBC 1011,针对现有会话的呼叫状态感知为可用并且重邀请经过该节点。
在图1实施例中起重要作用的SBC 2013,关于图3实施例中的切换是空闲的。

Claims (9)

1.一种为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所述电信网络使用会话起始协议来建立和控制所述会话,由此,所述会话包括在与所述电信网络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一终端和与该电信网络的第二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媒体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所述电信网络的与会话有关的会话边界控制器,截获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
由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
在所述会话切换中将所述会话的媒体流重定向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以及
如果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匹配于所述基于IP的实时会话的会话ID信息,并且从其接收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不匹配于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之一相关联的地址信息,则将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检测为与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网络接入点至该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的会话切换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由所述第一终端或新的终端基于相应的触发事件来生成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
监控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基于IP的实时会话;
由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基于与会话有关的参数来检测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以及
由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来适配被分配给所述会话的媒体分组的、用于所述媒体流的重定向的现有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将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所接收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基于IP的实时会话的会话ID信息和/或地址信息相比较;
基于所述比较,将所接收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检测为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所述基于IP的实时会话之一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处接收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不匹配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基于IP的实时会话中任一个的会话ID信息,则访问包括会话用户数据的数据库;
借助于所述会话用户数据,确定从其接收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终端和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之一相关联的终端,是否被分配给同一用户;
如果所述终端被分配给同一用户,则请求来自所述用户终端之一的会话切换的确认;
如果接收到所述确认,则将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检测为与从所述第一终端至所述新终端的会话切换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输入相应的命令给所述第一终端或新的终端之后和/或当检测到所述电信网络的新网络接入点的可用性时,由所述第一终端或新的终端生成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信网络的与会话有关的会话边界控制器处截获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处过滤出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以及
对所述第二终端阻塞对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和所有其他指示所述会话切换的消息的接收。
7.一种电信网络的会话边界控制器,用于为所述电信网络中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提供会话移动性,所述电信网络使用会话起始协议来建立和控制所述会话,由此所述会话包括在与所述电信网络的第一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一终端和与该电信网络的第二网络接入点相关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媒体流,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适于:
截获与所述会话的会话移动性有关的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
发起所述会话的相应的会话切换,其中所述会话的媒体流被重定向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和/或新的终端;以及
如果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会话ID信息匹配于所述基于IP的实时会话的会话ID信息,并且从其接收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不匹配于与通过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而被操作的基于IP的实时会话之一相关联的地址信息,则将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检测为与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网络接入点至该第一终端的新网络接入点的会话切换有关。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会话边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利用基于所述重邀请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和/或其他会话起始协议信令消息的知识,来修改所述媒体流层上的绑定。
9.根据权利要求7的会话边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适于将所述会话作为两个分离的会话部分来处理,由此第一会话部分分别是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之间,以及在所述新终端和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之间,并且由此第二会话部分是在所述会话边界控制器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会话部分在所述切换期间保持不被触及。
CN2007100055818A 2006-02-15 2007-02-13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5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290281A EP1821488B1 (en) 2006-02-15 2006-02-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ssion mobility
EP06290281.2 2006-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5068A CN101035068A (zh) 2007-09-12
CN101035068B true CN101035068B (zh) 2010-09-08

Family

ID=3676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558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5068B (zh) 2006-02-15 2007-02-13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52809B2 (zh)
EP (1) EP1821488B1 (zh)
CN (1) CN1010350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3524A2 (en) * 2006-04-03 2007-10-11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Fast handover using sip
US7756120B2 (en) * 2007-03-09 2010-07-13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tagging SIP contact headers while preserving the contact header format towards softswitches
US20080219241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Nokia Corporation Subscriber access authorization
CN101681318B (zh) * 2007-04-05 2013-12-1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用于控制通信终端的方法
US8363657B2 (en) * 2007-05-23 2013-01-29 Apple Inc. SIP-enabled framework for multi-domain roaming control plane in a WiMAX access network
US8725148B2 (en) * 2007-07-16 2014-05-13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ff of session from VoIP interface to cellular interface of dual-mode device
KR101055109B1 (ko) * 2007-07-25 2011-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션 이동 방법 및 세션 연속성을 지원하는 방법
US9838911B1 (en) 2007-08-20 2017-12-05 Fortinet, Inc. Multitier wireless data distribution
CN101123651A (zh) * 2007-09-11 2008-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之间的会话切换方法、交换机及装置
US8266686B1 (en) * 2008-01-11 2012-09-1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P firewall security
US8392580B2 (en) 2008-02-20 2013-03-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transfer of sessions between user devices
ATE463919T1 (de) * 2008-02-20 2010-04-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systeme zur erleichterung der übertragung von sitzungen zwischen benutzergeräten
EP2107760A1 (en) * 2008-03-31 2009-10-07 Motorola, Inc. SIP header to indicate mobility transfer operation
CN101567827B (zh) * 2008-04-22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会话切换中传送会话记录的方法、系统及设备、终端
WO2009155613A1 (en) * 2008-06-20 2009-12-23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a for implementing call handoff between networks
CN101656715B (zh) * 2008-08-2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旁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177696B (zh) * 2008-10-10 2015-06-24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基于网络的通信系统中重新公布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032483A1 (en) * 2008-11-15 2014-01-3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Asset distribution architecture and timeline history
US9357384B2 (en) 2009-02-09 2016-05-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support identity theft protection as part of a distributed service oriented ecosystem
WO2010091734A1 (en) * 2009-02-13 2010-08-1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olicy control enhancement for service continuity
CN101883342B (zh) 2009-05-05 2014-12-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会话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194615B2 (en) * 2009-05-21 2012-06-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conserving resources during wireless handover of a dual mode mobile station
FI122516B (fi) * 2009-09-17 2012-02-29 Tellabs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edonsiirtoistunnon siirtämiseksi datalähteiden välillä
KR20110070465A (ko) * 2009-12-18 2011-06-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 간 세션이동시 세션이동이 가능한 단말정보를 제공하는 대상단말 정보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US8639844B2 (en) 2010-07-20 2014-01-2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media stream
FR2975252A1 (fr) * 2011-05-09 2012-11-1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traitement d'une requete de basculement d'un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reseaux d'acces
EP2805476B1 (en) * 2012-01-17 2016-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ce based nat traversal
US20130227149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and device
US9762628B2 (en) 2013-02-19 2017-09-12 Avaya Inc.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mi-attended transfer in SIP for IP-multimedia subsystem environments
US9288646B2 (en) * 2013-10-01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IM multiple network diversity for enhancing call connectivity
US9467570B2 (en) * 2013-11-20 2016-10-11 Avaya Inc. Call transfer with network spanning back-to-back user agents
US9621735B2 (en) 2014-06-25 2017-04-11 Textnow, Inc. Mobil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combining voice-over-IP and mobile network services
US9560143B2 (en) * 2014-06-27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ssion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zone transition detection
US9756564B2 (en) * 2015-01-13 2017-09-05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hanced power saving for mobile terminated communication
US9264944B1 (en) * 2015-07-06 2016-02-16 Peerless Network, Inc. SBC-localized handoff
US11295285B1 (en) * 2016-04-07 2022-04-05 Jpmorgan Chase Bank, 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kiosk features
US10523733B1 (en) 2016-05-31 2019-12-31 Ribbon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Company, Inc. Highly scalabl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lancing SIP loads across a cluster of SIP processing entities
CN108632953A (zh) * 2017-02-10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接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0944680B2 (en) * 2017-05-22 2021-03-09 Ribbon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Company, Inc.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750028B2 (en) 2017-06-29 2020-08-18 Textnow,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TW202008768A (zh) * 2018-08-07 2020-02-16 立新 陳 無縫移轉通話之系統與方法
CN110582102A (zh) * 2019-08-23 2019-12-17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后通话自动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US11706135B2 (en) 2021-03-11 2023-07-18 Ribbon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Company, Inc.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efficient and scalable media services
US20230421519A1 (en) * 2022-06-27 2023-12-28 Twilio Inc. Transferring messaging conversations between user accounts using a software as a service platfor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899A (zh) * 2000-08-10 2002-03-1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具有仿真客户机的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4418B1 (en) * 1999-10-22 2007-02-27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st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
JP4270888B2 (ja) * 2003-01-14 2009-06-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Wlan相互接続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及びアドレス管理方法
EP1480408B1 (en) 2003-05-21 2006-07-12 Siemens S.p.A. Method of software download with session mobility suppor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GB0315278D0 (en) 2003-06-30 2003-08-06 Nokia Corp A method for optimising handover betwe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385937B2 (en) * 2004-07-07 2013-02-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Load equalizing antennas
US7319689B2 (en) * 2004-10-12 2008-01-15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the simultaneous mobility of mobile hosts in infrastructure-based networks
US8139729B2 (en) * 2005-04-27 2012-03-20 Verizon Business Global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calls associated with an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application
US7764612B2 (en) * 2005-06-16 2010-07-27 Acme Packet, Inc.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host processor in a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US20060294245A1 (en) * 2005-06-22 2006-12-28 Newstep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join function to facilitate the provision of enhanc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899A (zh) * 2000-08-10 2002-03-13 阿尔卡塔尔公司 具有仿真客户机的交换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mitra Vali, et al..A SIP-based Method for Intra-Domain Handoffs.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3. VTC 2003-Fall. 2003 IEEE 58th3.2003,32068-207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89220A1 (en) 2007-08-16
CN101035068A (zh) 2007-09-12
EP1821488A1 (en) 2007-08-22
EP1821488B1 (en) 2012-08-08
US7852809B2 (en) 2010-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5068B (zh) 提供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CN100581135C (zh) 用于提供无缝会话移动性的方法
JP4555228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サービス能力を自動的に検出する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4909773B2 (ja) ホーム加入者サーバ構成方法、構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75869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P call transfer using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in a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792104B (zh) 通信系统中的业务配置方法和设备
US200803170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optimization in ims services by using a service delivery platform
CN101009937B (zh) 多媒体流的无缝会话移动性
CN101563903B (zh) 用于向用户提供ip多媒体子系统通信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US20060239267A1 (en) User equipment in an IMS service network with a shortened PTT call setup time, IMS service network, and PTT call setup method therein
CN100502404C (zh) 一种ims业务触发方法以及ims网络
CN101631388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多方视频共享方法及系统
KR20060041810A (ko) 제3자 호 및 장치 제어를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방법
WO20060643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the instant transfer of multimedia files between mobile radio users within the scope of combinational services
CN101171876A (zh) 多址接入业务会聚
CN100589640C (zh) 一种传送语音呼叫连续性业务的业务状态的方法
CN101227728B (zh) 一种多媒体会话连续性业务的会话合并方法
KR101080383B1 (ko) 브이오아이피 호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브이오아이피 통신 시스템
US8606243B2 (en) Mobile network system and guidance message providing method
WO2010075688A1 (zh) Ims集群会议的创建和加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343551B2 (ja) 移動網システム及びガイダンスメッセージ提供方法
KR20080003459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제공
KR100673175B1 (ko) 이기종 망에서의 화상전화 연동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548025B (zh) 一种降低移动VoIP呼叫建立时延方法
KR100757535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구분이 가능한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방법 및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