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2150B -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2150B
CN101032150B CN200580033074.4A CN200580033074A CN101032150B CN 101032150 B CN101032150 B CN 101032150B CN 200580033074 A CN200580033074 A CN 200580033074A CN 101032150 B CN101032150 B CN 1010321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put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30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2150A (zh
Inventor
W·阿伦斯
H·巴特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f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03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2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21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讲述一种通信系统(100),其具有消息处理计算机(201)和分别含有一个接口计算机(111,121,131)的多个通信网(110,120,130),其中所述接口计算机分别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耦合,并被用来在相应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和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之间映射数据流。另外还设有一种设备(203),该设备被构造使得其求出通信设备(202)方的一个用于请求一个或多个电子文件的请求消息(301),并由此形成一个或多个通信网请求消息(302),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302)发送给有关通信网(110,120,130)内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消息处理计算机和多个通信网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网分别具有一个接口计算机.所述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连接,以便用来在相应的接口计算机和消息处理计算机之间映射数据流。本发明另外还涉及应用于这种通信系统的消息处理计算机。本发明的主题另外还有一种用于处理从通信设备发送给消息处理计算机的请求消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不同的通信网,其使用不同的基础设施和不同的协议或传输技术以便相互交换数据.这类通信网的例子是局域网(LAN)和无线局域网(WLAN),它们两者基于因特网协议(IP)相互地连接位于通信网内的通信设备,例如计算机.根据通信的区域,通信网包括按照GSM工作的通信设备(移动特别小组)以及按照DECT(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或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标准工作的通信设备。
当下面谈到通信设备时,这里既被理解为移动设备,也被理解为借助于有线连接技术工作的设备.
被分配给通信网的通信设备在下面也被称为计算机或用户设备。计算机的概念代表了不确定的通信设备,而用户设备的概念代表了确定的、例如被分配给使用者的通信设备.
在实际中,使用者经常并行使用不同通信网的通信设备。但这里通常不知道使用者在某个时间点采用哪个通信网内的哪个通信设备。因此,为了定位使用者以例如给其发送数据,必须经常进行多次尝试,以便找出正在当前的通信设备.这里,发送数据与以下过程具有相同意义,即在该过程中尝试为了语音呼叫的目的而联系上电信终端设备。这里的问题经常在于,进行搜寻的实例(使用者或其所属的通信设备)并不知道能够被用来联系被搜寻的实例(多个用户设备中的一个)的所有可能性。
除了别的以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于,使用者或其所属的通信设备在每个通信网内被分配了不同的标识.标识例如可以是被搜寻者的名称、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或类似物.
在不知道当前所采用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任意的标识来定位一个被搜寻的实例(其可以通过人或通信设备来代表)似乎是值得追求的.这里,如果能取消必须进行多次定位尝试或搜寻尝试的必要性,那么似乎是有利的.
在WO00/79761A1中讲述了IP电话用户在IP电话网中漫游的方法,其中借助于PSTN或蜂窝网络中的蜂窝访问功能和移动IP电话功能来控制在网络之间的漫游.在连接建立的范畴内从蜂窝归属功能向网关功能传输一个包括IMSI的RN REG消息(漫游号请求消息).从网关功能向MI PTN访问功能(移动I P电话网)传输一个STATUS ENG(状态询问消息),以便求出IP电话网内的被叫用户设备的状态。
在WO03/003653A2中讲述了一种位于无连接的分组信令网和具有因特网协议的网络之间的网关,其中从无线网络的消息中心接收一个在场消息,并将其转换成与IP协议兼容的信息,反之亦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满足上述要求的通信系统和消息处理计算机。另外应给出一种满足该要求的方法.
该技术问题利用通信系统、利用消息处理计算机、以及利用用于处理从通信设备发送给消息处理计算机的请求消息的方法来解决.
所述通信系统具有消息处理计算机、多个通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信网分别具有一个接口计算机,所述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并被用来在相应的接口计算机和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之间映射数据流,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的设备被构造使得在一个从通信设备传输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所述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有关该通信网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接口计算机.
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具有设备,该设备被构造使得:用于在一个从通信设备传输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分别经各自的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的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且针对有关该通信网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接口计算机,其中所述各自的接口计算机位于各自的通信网内。
所述用于处理从通信设备发送给消息处理计算机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分别经各自的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的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有关该通信网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接口计算机,其中所述各自的接口计算机位于各自的通信网内。
优选的扩展方案分别在具体实施方式部份给出.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消息处理计算机以及分别具有一个接口计算机的多个通信网。所述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并被用来在相应的接口计算机和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之间映射数据流。另外还设有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的一种设备,其被构造使得在一个从通信设备传输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所述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该有关通信网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有关的接口计算机。
本发明的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在一个从通信设备向该消息处理计算机发送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分别经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的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该有关通信网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有关的接口计算机。
在本发明的用于处理从通信设备输送给消息处理计算机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的方法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是位于分别经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相耦合的通信网中的哪些通信网内。根据该请求消息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发送给有关的接口计算机.
换句话说,本发明建议向消息处理计算机传输一个由进行搜寻的实例(通信设备)形成的请求消息,以便定位通信网内的被搜寻的实例(人或被分配给该人的通信设备),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与通信网通信,并向通信网、尤其是向通信网内所设的接口计算机转送相应的搜寻任务,以便最终能求出所希望的信息.
该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在本申请中被称为通信设备的进行搜寻的实例不必知道当前所采用的基础设施,也即许多通信网的使用。通过向中央单元、也即消息处理计算机传输请求消息,没有必要针对每个可能的通信网执行搜寻。另外,由于在消息处理计算机中的集中化,对于进行搜寻的实例就没有必要再由自己来解释由许多通信网传输的结果.另外,通过本发明不再需要让被搜寻的实例针对每个通信网内的每个通信设备而在通信网内或通信网外所设立的数据库中进行人工录入,以便使其当前状态对于进行搜寻的实例而保持为透明。
优选地,所述请求消息包含有至少一个通信网的用户设备的标识。借助于例如可以是使用者多个电话号码中的一个、使用者名称、使用者电子邮件地址或其它识别码的标识,消息处理计算机能够找出多个通信网的被分配给被搜寻的使用者的相应用户设备.因此借助于该标识可以求出到底在哪些通信网内使用者才是用户,以及分别有哪些专用于该通信网的标识是有意义的.
在另一改进方案中,每个通信网的所述接口计算机或替代地位于所述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包含有关于用户设备参与到有关通信网的信息.因此,检验被搜寻的实例是否为通信网的用户,可以通过询问数据库来进行,要么专门针对通信系统内的、例如接口计算机内的相应通信网来询问该数据库,要么在具有关于通信系统的所有通信网的用户的信息的中央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库询问.
根据另一优选的改进,所述通信网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有关通信网的特定协议而形成.只要相应通信网的接口计算机仅仅是用于保持关于通信网用户的数据库的目的,而该数据库是用于来自通信网之外的询问的,则可以不用设定这种特定协议.
在本发明的一种符合目的的改进中,所述设备被构造使得从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请求消息中求出给通信网的用户设备所分配的标识,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根据另一优选的改进,对所述标识的进一步处理可以是,在不能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所属的用户设备的情况下,将不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如上所述,分配关系的检验可以通过检验相应的数据库来进行。
在另一改进中,本发明通信系统的所述设备被构造使得其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方的或位于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方的所述应答消息,并由此形成一个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和将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包含有由通信设备请求的和希望的信息,也即哪个通信网内的哪个通信设备被分配给所搜寻的实例,以便由此得到关于所搜寻的实例的位置的推断.
在另一改进中,所述设备被构造使得从所述应答消息中求出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所述进一步处理可以是,收集多个通信网的所有信息,并将其传输给发送所述请求消息的通信设备。
在另一种改进中规定,所述设备被构造使得对所述参数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包括例如在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在通信网中恰好被使用的通信设备被视为使用者的当前停留地点,表征这种停留地点的参数被传输给发送请求消息的通信设备.这种地点数据可以通过文字名称、地图上的座标或卡上的标记来产生.作为要被评估的参数例如可考虑:“当前被使用的通信设备”、“当前被注册的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最后注册”、“最后一次活动”等。这里,关于通信设备在通信网内的地点数据的精度的信息也被引入到该评估中.如果例如目前有两个不同通信网内的两个通信设备活动(例如GSM移动无线电话和WLAN网中的计算机),那么就考虑通信设备的允许较高精度的信息。在所述的实施例中,这例如是GSM移动无线电话的座标的采用。因此,只要来自于多个通信网的信息被传输给消息处理计算机,那么这种评估可以包括优先化。于是在同时使用计算机(在WLAN或LAN网内)和电话(其为固定网电话或移动无线电话)的情况下,为电话通信网的信息给定优先。
有益地,所述设备被布置在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中。
所述通信网譬如是由以下通信网中的一个代表: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移动特别小组(GSM)移动无线电网,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无线电网,未来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系统(FPLMTS)移动无线电网,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DBCT)移动无线电网,或者有线连接的电信系统。以上列举并非穷举,而应被认为仅仅是举例性的。
如同结合通信系统所述的,本发明的消息处理计算机是与同样的优点相联系的.
在一种改进中,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其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方的应答消息,并由此形成一个通信设备应答消息,且把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
在另一有利的改进中,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从所述应答消息中求出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有益地,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其以上述方式对所述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参数进行评估.
如同结合本发明通信系统所述的,本发明的方法也是与同样的优点相联系的。
根据本发明,借助于所述标识针对与所述消息交换计算机相耦合的每个通信网而检验该标识是否可分别分配给通信网的一个用户设备.检验可以借助于询问被布置在相应通信网内或其之外的数据库来进行。
在另一改进中,当给定了从所述标识到有关通信网的用户设备的分配关系时,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形成一个专用于每个通信网的通信网请求消息。如果在位于通信网之外的中央数据库内询问哪个标识可被分配给哪个通信网的用户设备,那么通信网请求消息只须被传输给给定了确定分配关系的那个通信网。按照通信网的结构,尤其是按照布置于该通信网内的接口计算机的结构,通信网请求消息可以以特定的协议被构成。
在另一改进中,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方的应答消息,并由此形成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并将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
优选地,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答消息求出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进一步优选地,评估所述的参数,并将评估结果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
下面借助于附图来详细讲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示例地具有三个通信网110、120、130,其中所述通信网中的每一个都使用自己的基础设施,所述基础设施必要时具有不同的通信设备,以及必要时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技术.
于是,通信网110例如代表一种按照GSM标准工作的电信系统,其在附图中示例地具有三个通信设备112、113、114。每个通信设备112、113、114直接地(如图所示)或间接地通过通信设备中的一个与接口计算机111相连接.
通信网120例如代表了组合的局域网(LAN)与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网所包含的通信设备设有附图标记122、123、124、125、126、127。通信设备123、127无线地与其它通信设备执行数据交换,而其余的通信设备被有线地连接。同样在该通信网120中,通信设备直接地或间接地与接口计算机121相连接。
例如为按照DECT标准的电信网的通信网130具有这种接口计算机131。通信设备设有附图标记132—136,其中通信设备136譬如为基站,其余的通信设备为移动电信终端设备.
这里,给每个通信设备或使用该通信设备的使用者分配一个标识。这适用于所有三个所述的通信网.
除了三个示例性地给出的通信网外,通信系统100另外还可以具有许多其它另外的通信网.尤其也可以是,多个通信网具有相同的基础设施.这里,一个通信网的基础设施例如可以被分配给一个网络运营商,而另一通信网的基础设施被分配给另一网络运营商。选择以上利用仅三个通信网的说明只是为了说明性的目的,因此应被理解为非限制性的.
通信网110、120、130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建立通信网与位于通信网之外的单元的连接.为此目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与消息处理计算机201进行耦合.通信系统110、120、130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另外还被用来为相应的通信网对被搜寻的通信设备进行定位。这里可实现的精度取决于通信网所采用的技术。位置数据在DBCT或WLAN基础设施中可以具有几米的绝对精度.在LAN或GSM基础设施中,例如通过相应接入点的数据以针对该设备所得出的精度来进行确位。作为定位的结果,通过相应的接口计算机产生位置数据,例如通过文字名称、卡上的标记,或通过位置座标的数据。另外,求出如“当前活动”、“当前注册”、“何时最后活动”等参数,并将其提供使用。
尽管仅仅示出了一个消息处理计算机201,通信系统也可以具有许多被布置在通信网之外的消息处理计算机,其也接管不同的任务。于是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个可以被用来接管位于不同通信网的接口计算机之间的交换业务。另一个消息处理计算机可以被用来仅仅处理询问或也管理数据,而原本的消息交换通过另一个消息处理计算机进行。
如从以下说明中详细而明显得出的,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不或至少不是主要地用于不同通信网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上耦合一个通信设备202.此外还可选性地设立一个计算机204,其同样与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连接。计算机204包含一个数据库,其具有关于与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连接的每个通信网111、120、130的通信设备的信息,其中这里尤其可以求取关于从通信设备到用户(也即使用者)的分配关系的信息。
另外,关于从通信设备到使用者的分配关系的相同信息可以针对相应的通信网110、120、130而存在于相应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之中。
利用当前的基础设施,可以自动地通过任意的标识来定位能使用多个通信系统的通信设备的使用者.这里没有必要非得执行多次定位尝试。如在下文所看到的,定位结果的解释通过消息处理计算机201内的设备203来进行。
下面来详细讲述本发明通信系统100的作用方式。例如可以是使用者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2(例如计算机、移动无线电话及类似物)向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传输一个请求消息301。该请求消息301包含一个被分配给所搜寻的使用者或其用户设备119、139的标识。该标识可以是例如所搜寻的使用者的名称、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通常,进行搜寻的实例(也即通信设备202或其使用者)并不知道被搜寻的使用者恰好使用何种基础设施(也即在哪个通信网中的哪个用户设备119、139).因此按照传统方式必须通过该进行搜寻的实例从事多次定位尝试,以便找出该被搜寻的使用者.但这利用本发明不再是必要的。
在消息处理计算机201收到通信设备202的请求消息301之后,准备求出被搜寻的使用者原则上具有哪些用户设备(可能被分配了哪些不同的通信网),以及哪些(使用者)标识被分配给这些通信设备。这通过询问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来进行,在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具有相应使用者标识的可用通信设备.如上所述,这种数据库可以集中地针对所有通信网而被布置在位于通信网110、120、130之外的计算机204中。但相应的数据库也可以设置在有关通信网110、120、130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中.
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因此求出在请求消息301中所包含的标识。在询问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之后,借助于该标识找出哪些用户设备被分配给该标识。这里用户设备自己完全可以具有一个不同于从请求消息中所求出的标识的标识.因此,首先那些与该询问消息的标识有关的通信网是已知的.在本实施例中,这是通信网110和130。接下来向其接口计算机111、131传输相应的通信网请求消息302。对于所选的实施例,这意味着被搜寻的使用者只具有GSM通信网110和DECT通信网130中的通信设备。
在所述通信请求消息中,设备203向接口计算机111、131询问其它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例如包括关于以下方面的信息:被分配给使用者的相应通信设备119或139是否恰好被接通、注册或注销。所述参数也可以包含以下信息:通信设备何时最后一次被使用。因为被分配给所搜寻的使用者的通信设备是基于无线传输技术,所以尤其询问关于基站位置的信息:有哪个连接通往通信设备.这些信息以参数的形式作为应答消息303被发回到设备203.
设备203从该应答消息中求出所述的参数,并对其进行评估.这里,参数“当前活动”具有最高价值.该参数譬如意味着通信设备恰好被使用.由此唯一地表征当前被使用的通信网,其中可以毫无问题地确定通信设备的停留地点,并由此确定被搜寻的使用者。由此利用该评估步骤对被发回给设备203的参数进行解释,以便获得关于通信设备或被搜寻的使用者的停留地点的明确结果.该结果在通信设备应答消息304中被发回给通信设备202.

Claims (19)

1.通信系统(100),具有
-消息处理计算机(201),
-多个通信网(110,120,13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信网(110,120,130)分别具有一个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所述接口计算机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耦合,并被用来在相应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和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之间映射数据流,
-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在一个从通信设备(202)传输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301)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119,139)是位于所述通信网(110,120,130)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有关该通信网(110,120,130)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302),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302)发送给接口计算机(111,121,1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通信网(110,120,130)的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或位于所述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204)包含有关于用户设备(119,139)参与到相应通信网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请求消息根据所述有关通信网(110,120,130)的通信网专用协议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从所述通信设备(202)的所述请求消息(301)中求出给被搜寻的用户设备(119,139)所分配的标识,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在不能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所属的用户设备(119,139)的情况下,将不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30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其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或位于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204)方的应答消息(303),并由此形成一个通信设备应答消息(304)和将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20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从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或位于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204)方的应答消息(303)中求出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119,139)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构造使得对所述参数进行评估。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备(203)被布置在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中。
10.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110,120,130)通过
-局域网,和/或
-无线局域网和/或
-移动特别小组,和/或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和/或
-未来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系统,和/或
-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和/或
-有线连接的电信系统
来代表。
11.消息处理计算机(20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具有设备(203),该设备(203)被构造使得:
在一个从通信设备(202)传输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301)中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119,139)是位于分别经各自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耦合的通信网(110,120,130)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且
针对有关该通信网(110,120,130)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302),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302)发送给接口计算机(111,121,131),
其中所述各自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位于各自的通信网(110,120,130)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消息处理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其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应答消息(303),并由此形成一个通信设备应答消息(304),且把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202)。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息处理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其从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或位于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204)方的应答消息(303)中求出与通信网的所述用户设备(119,139)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息处理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消息处理计算机被建立使得其对所述参数进行评估。
15.用于处理从通信设备(202)发送给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的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30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求出通过该标识所指示的用户的用户设备(119,139)是位于分别经各自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与所述消息处理计算机(201)相耦合的通信网(110,120,130)中的哪些通信网内,并针对有关该通信网(110,120,130)形成通信网请求消息(302),且把该通信网请求消息(302)发送给接口计算机(111,121,131),
其中所述各自的接口计算机(111,121,131)位于各自的通信网(110,120,130)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求出从所述标识到所述有关通信网(110,120,130)内的用户设备(119,139)之间的分配关系时,根据所述设有用户标识的请求消息(301)形成一个用于每个通信网(110,120,130)的遵循通信网协议的通信网请求消息(302)。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求出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应答消息(303),并由此形成一个通信设备应答消息(304)和将该通信设备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202)。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接口计算机(111,121,131)方的或位于通信网之外的计算机(204)方的应答消息(303)求出与通信网的用户设备(119,139)有关的参数,并对其作进一步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评估与通信网的所述用户设备(119,139)有关的参数,并将评估结果发送给所述通信设备(202)。
CN200580033074.4A 2004-09-29 2005-08-31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47352.8 2004-09-29
DE102004047352A DE102004047352B4 (de) 2004-09-29 2004-09-29 Kommunikationssystem, Nachrichtenverarbeitungsrechner und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einer Nachricht
PCT/EP2005/054289 WO2006034939A1 (de) 2004-09-29 2005-08-31 Kommunikationssystem, nachrichtenverarbeitungsrechner und verfahren zur lokalisierung eines benutz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2150A CN101032150A (zh) 2007-09-05
CN101032150B true CN101032150B (zh) 2014-07-23

Family

ID=3538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307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2150B (zh) 2004-09-29 2005-08-31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91572B2 (zh)
EP (1) EP1805968B1 (zh)
CN (1) CN101032150B (zh)
DE (2) DE102004047352B4 (zh)
WO (1) WO20060349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67394A1 (en) * 2005-10-13 2009-03-12 Gertjan Van Wingerde Mobile Network user Terminal Status Monitoring
EP4014471B1 (en) * 2019-08-14 2023-11-22 Signify Holding B.V. A method of and an arrangement for communicating by a server with a node device of a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node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9761A1 (en) * 1999-06-21 2000-12-28 Nokia Networks Oy Mobility within a packet-switched telephony network
CN1358384A (zh) * 2000-02-25 2002-07-10 申光燮 因特网电话交换方法和因特网电话交换系统
WO2003003653A2 (en) * 2001-06-26 2003-01-09 Versada Networks, Inc. Transcoding sms-based streamed messages to sip-based ip signals in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s
CN1512814A (zh) * 2002-12-27 2004-07-14 �ձ�������ʽ���� 向移动终端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客户机终端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05424B1 (fr) * 2000-02-18 2003-11-28 Sagem Serveur d'etablissement d'une connexion entre un reseau de donnees et un reseau de telephonie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associe
US7133909B2 (en) * 2001-01-12 2006-11-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mobile computer us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U2002315458A1 (en) * 2001-06-26 2003-03-03 Versada Networks, Inc. Detecting and transporting dynamic presence information over a wireless and wirelin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139820B1 (en) * 2002-02-26 2006-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a target device
GB0807976D0 (en) * 2008-05-01 2008-06-11 Romalon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ulti-jurisdic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79761A1 (en) * 1999-06-21 2000-12-28 Nokia Networks Oy Mobility within a packet-switched telephony network
CN1358384A (zh) * 2000-02-25 2002-07-10 申光燮 因特网电话交换方法和因特网电话交换系统
WO2003003653A2 (en) * 2001-06-26 2003-01-09 Versada Networks, Inc. Transcoding sms-based streamed messages to sip-based ip signals in wireless and wireline networks
CN1512814A (zh) * 2002-12-27 2004-07-14 �ձ�������ʽ���� 向移动终端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的客户机终端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O 03003653 A2,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09819A1 (en) 2008-05-08
EP1805968B1 (de) 2009-02-18
CN101032150A (zh) 2007-09-05
DE102004047352B4 (de) 2006-07-06
EP1805968A1 (de) 2007-07-11
US9491572B2 (en) 2016-11-08
DE502005006667D1 (de) 2009-04-02
WO2006034939A1 (de) 2006-04-06
DE102004047352A1 (de)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92884B2 (ja) 無線lan内蔵型携帯電話端末、携帯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個人情報保護方法
JP4202599B2 (ja) 移動加入者のサービスプロファイルの変更
CN100418323C (zh) 位置管理服务器和移动通信系统
EP1278351A3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14261B2 (ja) 端末装置のロケーションエリアにおける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最適選択
CA2495093A1 (en) Provi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38781A (zh) 可互操作的语音数据无线网
CN105847553A (zh) 一种来电管理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17570A (zh) 一种第三方定位业务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00555978C (zh) 经由gprs和gsm连接管理通信设备
WO2002073892B1 (e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connection
CN101300888B (zh) 终端功能完备化方法和系统、以及组成该系统的通信终端、外围终端和通信终端管理服务器
CN101032150B (zh) 通信系统、消息处理计算机和用于处理消息的方法
CN106255074A (zh) 一种群组建立方法和装置
JP2005192163A (ja) 通信方法及び携帯電話機
JP2010252232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主携帯通信端末、副携帯通信端末およ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2077619A (zh) 用于搜索在特定区域内的用户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31046C (zh) 通过无线局域网回报移动用户信息的方法
KR20020069975A (ko) 상이한 시스템이 혼합된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번호 이동성제공장치 및 방법
CN100551136C (zh) 一种支持位置业务接入移动定位中心的方法与设备
JP2003047033A (ja) 位置情報提供装置、回線交換装置、位置情報提供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848303A (zh) 终端多类型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
JP5274548B2 (ja) テレマティックスと移動端末間のアドレス帳データ連動サービスの提供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819015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cessing of reception information using subscriber information
JP200229103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IEMENS ENTPR COMM GMBH + CO. K.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G

Effective date: 201203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28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Siemens A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