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0218A -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0218A
CN101030218A CN 200710064744 CN200710064744A CN101030218A CN 101030218 A CN101030218 A CN 101030218A CN 200710064744 CN200710064744 CN 200710064744 CN 200710064744 A CN200710064744 A CN 200710064744A CN 101030218 A CN101030218 A CN 101030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data
storage medium
memory headroom
correspon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647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国
游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micr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Vimicr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micro Corp filed Critical Vimicro Corp
Priority to CN 2007100647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30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30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0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该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包括虚拟文件管理器和文件缓存空间,其中,虚拟文件管理器,用于管理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文件缓存空间,位于内存空间,用于存储文件操作所需的对应文件的数据,与存贮介质进行文件数据的交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文件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的方法。实施本发明能够避免对存贮介质的频繁访问,提高文件操作的速度,延长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直接访问存贮介质实现对文件的操作。无论数据量的大小,均通过对存贮介质的访问,实现文件的操作。虽然能够通过设置硬件级别的缓存,提高从存贮介质中读写文件的速度,但是,通常对文件的操作需要多次访问存贮介质。
以对文件的读操作为例,通常对文件的一次读操作被分为多个步骤,依次进行。首先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文件头,判断该文件是否与当前的程序匹配,文件是否可读。如果该文件可读,再分别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文件的相关参数等信息,准备读取文件,通常文件头以及读取文件的相关参数的数据量较小。最后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文件的应用数据,完成文件的读取。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对文件的一次读操作需要多次读取数据,即使从存贮介质中读取的数据较小,也需要多次访问存贮介质。
以对文件的写操作为例,通常在修改文件,如对论文进行编辑修改时,需要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并保存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对文件进行保存就是直接将文件的数据写入存贮介质。也就是说,每次对文件的保存都需要访问存贮介质。这样一来,对文件的多次修改就意味着多次访问存贮介质。
更进一步的,在现有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对文件进行管理时,无论文件数据是否发生改变,文件应用操作单元会定时自动保存文件数据,很可能造成写入存贮介质的文件数据很小,从而在对文件进行管理时,进一步增加了访问存贮介质的次数。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对文件操作基本都可以归结为对文件的读写操作。也就是说,现有的文件操作需要多次访问存贮介质,尤其是在需要对文件进行频繁操作时,很大程度上增加的对存贮介质的读写次数。
另外,一般存贮介质的寿命是有限的。如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采用闪存卡作为存贮介质,闪存卡的寿命相对较短,使用次数有限。一般闪存卡支持的操作次数是十万次,采用现有的文件管理方法,每次对文件的操作都需要访问存贮介质,对文件频繁的操作就意味着对存贮介质进行频繁的读写操作,缩短了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用以减少访问存贮介质的次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文件管理的系统,用以减少访问存贮介质的次数。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用以减少访问存贮介质的次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该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包括虚拟文件管理器和文件缓存空间,
虚拟文件管理器,用于管理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文件缓存空间,位于内存空间,用于存储文件操作所需的对应文件的数据,与存贮介质进行文件数据的交互。
一种文件管理的系统,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存贮介质,该系统还包括虚拟文件管理单元,
文件应用操作单元,用于发送文件操作指令给虚拟文件管理单元;
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文件对应的用于存储文件数据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存贮介质,用于存储对应文件数据,与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进行对应文件数据的交互。
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接收文件操作指令;
B、管理文件对应的用于存储文件数据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的文件管理方法和系统中应用了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管理内存空间中的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交互,使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以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是2048字节为例,当文件缓存空间中数据的字节数达到2048时,才将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或者从存贮介质中一次性读出数据的字节数是2048,避免了多次从存贮介质读取数量较小的数据,或者多次向存贮介质中写入数量较小的数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文件操作时频繁访问存贮介质。
由于在内存空间中读取文件数据较之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文件数据,在速度上有数据级的提高,从而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时,尤其是在对文件进行频繁操作时,能够明显提高文件操作的速度。
另一方面,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有效地减少了对存贮介质的访问次数,从而延长了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组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文件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开文件操作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文件中写入数据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关闭文件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在内存中设置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管理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11、虚拟文件管理器12、文件缓存空间13和文件存贮介质接口14,其中:
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11连接文件应用操作单元和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虚拟文件管理器12,为不同类型的文件应用单元提供统一的文件管理接口,接收来自文件应用操作单元的文件操作指令,并将文件操作指令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12。
虚拟文件管理器12,管理文件缓存空间13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使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是存贮介质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如果文件缓存空间13与所述存贮介质之间交互的文件数据无法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时,虚拟文件管理器12执行文件缓存空间13与存贮介质之间的交互。
例如当存贮介质中的文件数据不足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则虚拟文件管理器12仍然从存贮介质中将数据读取到文件缓存空间13。或者对文件的操作结束,文件缓存空间13中的文件数据不足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则虚拟文件管理器仍然将文件缓存空间13中的文件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
虚拟文件管理器12在内存中设置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将该内存空间分配给文件缓存空间13,当对文件的操作结束后,虚拟文件管理器12释放文件缓存空间13,防止内存泄漏。
文件缓存空间13,位于内存空间,用于存储文件操作所需的对应文件的数据,与存贮介质进行文件数据的交互。
文件存贮介质接口14,用于连接存贮介质和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文件缓存空间13,为不同类型的存贮介质提供统一的接口,在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和存储有对应文件数据的存贮介质之间转发文件数据。
另外,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也可以不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和文件存贮介质接口,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与外部进行信息交互可以直接由虚拟文件管理器以及文件缓存空间来完成。
虚拟文件管理器12接收到来自文件应用操作单元的文件操作指令,当虚拟文件管理器12接收到需要读取文件数据的指令时,若该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13中无对应文件需要读取的数据时,例如文件缓存空间13中未读入文件数据或已读入的文件数据中不包括需要读取的数据,则虚拟文件管理器12将存贮介质中的文件数据读入到文件缓存空间13中,再从文件缓存空间13中读取需要的数据。其中虚拟文件管理器12从存贮介质中读入到文件缓存空间13中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是存贮介质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从而充分利用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数据的时间,有效地从存贮介质中读取数据。
当虚拟文件管理器12接收到需要写入数据到文件中的指令时,将数据写入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13,若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13中的数据已经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时,虚拟文件管理器12将文件缓存空间13中的文件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使文件缓存空间13能够继续支持文件数据的写入。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是存贮介质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从而使提高了存贮介质的利用率,减少访问存贮介质的次数。
本发明中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用于发送不同的文件应用操作指令,如,在使用个人电脑或嵌入式系统时,发送文件读写、修改等应用操作指令;存贮介质是指存储文件的物理存贮介质,如个人电脑中的系统硬盘,嵌入式系统中的闪存卡等。
下面以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为例,对本发明中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说明。在嵌入式系统中,存贮介质为闪存卡。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文件管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文件管理系统中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21、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2和闪存卡23。
其中,文件应用操作单元21,发送文件操作指令给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2。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2,接收来自文件应用操作单元21的文件操作指令,管理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当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1接收到需要读取文件数据的指令时,从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读取文件数据。当内存空间中没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时,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1从与闪存卡23中读取文件数据,存储在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其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1从闪存卡23中读取的文件数据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闪存卡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当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1接收到需要写入文件数据的指令时,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将文件数据写入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当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已经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时,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将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数据写入到闪存卡23中,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是闪存卡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闪存卡23,存储文件数据,与虚拟文件管理单元22之间进行文件数据的交互。为虚拟文件管理单元提供文件数据,其中,文件数据的大小为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在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时接收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文件数据。
在本发明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对文件频繁的读写操作在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进行。由于对内存空间的读写速度较之对闪存卡的读写速度,有数量级的提高,并且闪存卡的使用次数有限,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文件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对存贮介质的频繁读写,在以闪存卡为存贮介质的文件系统中提高文件的读写速度,延长闪存卡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这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文件管理系统可以使用于其它需要在存贮介质中进行文件操作的文件系统。
以图1所示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管理文件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中,对文件的操作主要包括打开文件,对文件进行读写等操作,关闭文件。由于对文件的其他操作,如删除,移动等操作都可以归结为对文件数据的读写,下面分别对本发明中打开文件、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在文件中写入数据和最后关闭文件的详细方法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打开文件的流程。如图2所示,虚拟文件管理单元打开文件,设置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步骤包括:
步骤301: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执行文件打开操作,输出文件打开指令。
步骤302: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接收文件打开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
步骤303:虚拟文件管理器在内存中设置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大小可以由用户设定或者预先设置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默认值。
步骤304:虚拟文件管理器通过文件存贮介质接口打开存贮介质中的文件。
通过上述步骤,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成为已打开文件在内存中的专用的空间,下面对文件的其他应用操作,都在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采用先进先出的存储模型,使用写指针指示文件中已写入数据位置,使用读指针指示文件中已读取数据位置的,其中,写指针只在文件中写入数据时移动,读指针只在读取文件数据时移动。
在本发明中,虚拟文件管理器将内存空间分配给文件缓存空间,在下面实施例的描述中,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采用文件缓存空间来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流程。如图4所示,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读取文件的步骤包括:
步骤401: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执行文件读操作,输出文件读指令。
步骤402: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接收文件读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
步骤403:虚拟文件管理器判断文件缓存空间中是否存储有文件读指令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若文件缓存空间中没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404及其后续步骤,若文件缓存空间中已经保存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405。
其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通过写指针和读指针的位置进行判断。文件缓存空间中没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可能的情况包括文件缓存空间中未读入文件数据或已读入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文件数据中不包括需要读取的数据。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判断写指针是否位于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起始位置或写指针与读指针是否位于相同的位置,如果是,则判定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无需要读取的对应文件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判断方法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应用本发明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对文件缓存空间中是否存储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进行判断。
步骤404:虚拟文件管理器通过文件存贮介质接口将存贮介质中的数据读入文件缓存空间,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大小为存贮介质存储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如在个人电脑中使用本发明时,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512字节,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是512字节或者512字节的倍数。
这样一来,在文件缓存空间中存储有读取文件所需的数据,假设在本实施例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一次性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中包括文件头,读取文件的相关参数等信息。那么,在对文件进行读操作时,无需分别从存贮介质中获取文件头,读取文件的相关参数等信息,避免了对存贮介质的频繁访问,提高文件操作速度,延长了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如果存贮介质中文件数据的大小不足512字节或者512字节的倍数时,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为存贮介质中文件数据的大小。
如果将数据读入到文件缓存空间后,存贮介质中剩余的文件数据不足512字节或者512字节的倍数时,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大小为存贮介质中剩余的文件数据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大小为存贮介质存储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这仅是本发明的较佳示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时,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大小还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步骤405:文件应用单元从文件缓存空间中读取文件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用户可以通过文件读指令,在内存中的文件缓存空间读取文件的数据。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从文件中读取数据时,通过设置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存贮介质中读入文件缓存空间的数据的大小是存贮介质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使得读取文件的多个步骤所需的文件数据能够一次性的从存贮介质读取到内存空间中,并且对文件的读写的多个步骤均在内存中的文件缓存空间中进行,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频繁的对存贮介质的访问,提高文件操作速度,延长了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文件中写入数据的流程。如图5所示,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在文件中写入数据的步骤包括:
步骤501: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执行文件写操作,输出文件写指令。
步骤502: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接收文件写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
步骤503:虚拟文件管理器判断文件缓存空间是否已经全部存储有数据,若文件缓存空间中无法写入文件操作需要的数据时,则执行步骤504及其后续步骤,若文件缓存空间中仍然有空间存储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505。
其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通过写指针和读指针的位置进行判断。若写指针已经位于文件缓存空间的末尾位置,则判定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已经全部存储有文件数据,无法再写入新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判断方法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应用本发明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对文件缓存空间中是否已经全部存储有数据进行判断。
步骤504: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通过文件存贮介质接口将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存贮介质,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文件缓存空间写入存贮介质的数据大小为存贮介质存储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如在个人电脑中使用本发明时,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512字节,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文件缓存空间写入存贮介质的数据大小512字节或者512字节的倍数。
在执行步骤504后,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均已存储到存贮介质中,文件缓存空间中可以继续写入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从文件缓存空间写入存贮介质的数据大小为存贮介质存储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这仅是本发明的较佳示例,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时,从文件缓存空间写入存贮介质的数据大小还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数据大小。
步骤505:文件应用单元将文件数据写入文件缓存空间。
通过上述步骤,用户可以通过文件写指令,将文件数据写入内存中的文件缓存空间。
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在文件中写入数据时,将写入文件的数据首先写入到文件缓存空间中,当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达到存贮介质存储数据的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时,才将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一次性写入存贮介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用户频繁的在存贮介质中写入文件数据,减少了直接对存贮介质进行访问的次数,提高文件操作速度的,延长了存贮介质的使用寿命。
在对文件的操作结束后,需要执行关闭文件操作,将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释放,防止内存泄漏。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关闭文件的流程。如图6所示,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释放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关闭文件的步骤包括:
步骤601: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执行文件关闭操作,输出文件关闭指令。
步骤602: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中的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接收文件关闭指令,并将其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
步骤603:虚拟文件管理器判断文件缓存空间是否存储有文件数据,若文件缓存空间中已经写入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604及其后续步骤,若文件缓存空间中没有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605。
步骤604: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通过文件存贮介质接口将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文件数据写入存贮介质。
此时,如果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数据大小不足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仍然从文件缓存空间将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
步骤605:虚拟文件管理单元通过文件存贮介质接口关闭存贮介质中的文件,释放文件缓存空间。
本发明中的虚拟文件操作系统支持对文件数据的其它操作,如对文件数据进行删除,移动等操作,由于其它文件操作可以归结为对文件数据的读写操作,在此不再赘述其他文件操作的详细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包括虚拟文件管理器和文件缓存空间,
所述虚拟文件管理器,用于管理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位于内存空间,用于存储文件操作所需的对应文件的数据,与所述存贮介质进行文件数据的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是所述存贮介质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文件管理器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与所述存贮介质之间交互的文件数据无法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时,执行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单元进一步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和/或文件存贮介质接口,
所述文件应用操作单元接口,用于接收文件操作指令,将该文件操作指令发送给虚拟文件管理器;
所述文件存贮介质接口,用于在存储有对应文件数据的存贮介质与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之间转发文件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器,用于将内存空间分配给所述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或者释放所述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文件管理器用于在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中无文件操作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时,将存贮介质中的文件数据读入到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或者在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已全部存储有数据,无法写入文件操作需要的数据时,将文件对应的文件缓存空间中的文件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
7、一种文件管理的系统,包括文件应用操作单元、存贮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虚拟文件管理单元,
所述文件应用操作单元,用于发送文件操作指令给虚拟文件管理单元;
所述虚拟文件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文件操作指令,管理文件对应的用于存储文件数据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所述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所述存贮介质,用于存储对应文件数据,与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进行对应文件数据的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是所述存贮介质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文件管理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的文件数据无法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时,执行所述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件管理系统是嵌入式系统或个人计算机系统。
11、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接收文件操作指令;
B、管理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文件数据的交互,所述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文件数据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是所述存贮介质最小存储单位或者最小存储单位的整倍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内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交互的文件数据无法达到预先设置的文件数据的大小时,执行所述文件缓存空间与存贮介质之间的交互。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在内存中设置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
所述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释放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操作需要从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读取文件数据时,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B 1、判断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是否存储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若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无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B2;若存储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B3;
B2、将存储有文件数据的存贮介质中的文件数据读入到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
B3、从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读取文件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操作需要写入数据到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时,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B4、判断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是否已经全部存储有数据,若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已经全部存储有数据,则执行步骤B5;若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可以存储文件数据,则执行步骤B6;
B5、将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文件数据写入到存贮介质中;
B6、在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写入文件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设置用于指示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已写入数据位置的写指针和用于指示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已读取数据位置的读指针;
所述判断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是否存储有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的方法是:
判断所述写指针是否位于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起始位置或者判断所述写指针与所述读指针是否位于相同的位置,如果是,则判定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无需要读取的文件数据;
所述判断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是否已经全部存储有数据的方法是:
判断所述写指针是否位于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的末尾位置,如果是,则判定所述文件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无需要读取的对应文件的数据。
CN 200710064744 2007-03-23 2007-03-23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1030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64744 CN101030218A (zh) 2007-03-23 2007-03-23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64744 CN101030218A (zh) 2007-03-23 2007-03-23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0218A true CN101030218A (zh) 2007-09-05

Family

ID=3871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64744 Pending CN101030218A (zh) 2007-03-23 2007-03-23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3021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8630A (zh) * 2012-01-17 2012-08-15 深圳市同洲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终端、数字电视相片上传系统及方法
CN103076989A (zh) * 2012-11-27 2013-05-01 厦门美亚中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高速镜像方法
CN103684670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uwb mac层数据缓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WO2014067437A1 (zh) * 2012-10-29 2014-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27496A (zh) * 2013-01-11 2014-07-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6990917A (zh) * 2017-03-02 2017-07-28 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读写方法及系统
CN113596506A (zh) * 2021-08-09 2021-11-02 深圳市佳创视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缓存的性能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8630A (zh) * 2012-01-17 2012-08-15 深圳市同洲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终端、数字电视相片上传系统及方法
CN102638630B (zh) * 2012-01-17 2014-10-29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终端、数字电视相片上传系统及方法
CN103684670A (zh) * 2012-09-18 2014-03-26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uwb mac层数据缓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WO2014067437A1 (zh) * 2012-10-29 2014-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93386A (zh) * 2012-10-29 2014-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US9357027B2 (en) 2012-10-29 2016-05-3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3793386B (zh) * 2012-10-29 2017-12-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76989A (zh) * 2012-11-27 2013-05-01 厦门美亚中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高速镜像方法
CN103076989B (zh) * 2012-11-27 2016-12-21 厦门美亚中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高速镜像方法
CN103927496A (zh) * 2013-01-11 2014-07-1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6990917A (zh) * 2017-03-02 2017-07-28 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读写方法及系统
CN106990917B (zh) * 2017-03-02 2020-03-24 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读写方法及系统
CN113596506A (zh) * 2021-08-09 2021-11-02 深圳市佳创视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缓存的性能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96506B (zh) * 2021-08-09 2024-03-12 深圳市佳创视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缓存的性能优化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0218A (zh) 一种虚拟文件管理单元以及文件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8316201B2 (en) Methods for executing a command to write data from a source location to a destination location in a memory device
CN1282089C (zh) 控制串行快闪存储器中适当执行的装置和方法及相应芯片
US9817755B2 (en) Garbage collection management in memories
TWI405082B (zh) 記憶體系統及其映射方法
CN1445787A (zh) 大容量快速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US6862604B1 (en) Removable data storage device having file usage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311000A1 (en) Pre-organization of Data
CN1862475A (zh) 磁盘阵列缓存的管理方法
CN101063929A (zh) 使用非易失性闪存的存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00161932A1 (en) Methods for writing data from a source location to a destination location in a memory device
CN1538284A (zh) 存储设备
JP4977703B2 (ja) 予定再生操作を伴う不揮発性メモリ
CN1801121A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高速缓存性能改进
US2008002570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549133A (zh) 快闪存储器的平行双轨使用方法
US11176035B2 (en) Data storage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CN1304957C (zh) 基于移动存储的计算机系统磁盘同步写性能提高方法
US11650915B2 (en) Temperature-based data storage processing
KR101718713B1 (ko) 비휘발성 메모리 시스템
TWI534821B (zh) 修復均化的方法、系統與其相關的資料結構
TW202001565A (zh) 管理快閃記憶體模組的方法及相關的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及電子裝置
KR101480424B1 (ko) 하이브리드 플래시 메모리의 성능과 수명 최적화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032305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7472285A (zh) 固态硬盘用智能运行加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