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6889A -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6889A
CN101026889A CNA2007100937141A CN200710093714A CN101026889A CN 101026889 A CN101026889 A CN 101026889A CN A2007100937141 A CNA2007100937141 A CN A2007100937141A CN 200710093714 A CN200710093714 A CN 200710093714A CN 101026889 A CN101026889 A CN 101026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time slot
message
replicated
pag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37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4292C (zh
Inventor
骈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7100937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8429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6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68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0512 priority patent/WO20081222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42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4292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和基站。方法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携带鉴权响应参数;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C);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本发明能够在实现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同时,保证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会被误锁。

Description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背景技术
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系统中,在移动终端入网之前,一些重要的数据是预先保存在移动终端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鉴权中心(AC,Authentication Center)中的,包括:鉴权密钥(A_Key)、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终端标识号(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fication)、移动终端的电子序列号(ESN,Electronic Serial Number)以及鉴权算法等。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也就是非法盗用其他正常运行中的移动终端的A_Key、IMSI和ESN等重要数据的移动终端,在请求接入网络时,会被网络中的鉴权系统识别出并拒绝接入。具体原因如下:
共享密码数据(SSD,Shared Secret Data)是CDMA2000系统中重要的鉴权参数,当移动终端第一次接入系统时,必须首先进行SSD更新,以保证HLR/AC与移动终端保存的鉴权参数完全一致。SSD更新由HLR/AC发起,HLR/AC首先将鉴权随机数(RANDSSD)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和HLR/AC采用相同的算法,将RANDSSD、移动终端的ESN和移动终端的A_Key作为输入参数,计算出SSD。SSD分为SSD_A和SSD_B两部分,各为64bit。其中,SSD_A用于鉴权,SSD_B用于加密。
在SSD更新成功之后,移动终端再次接入系统时,网络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如果移动终端与HLR/AC中具有相同的SSD_A,则鉴权能够成功。对于请求接入系统的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由于其之前未进行过SSD更新,其中没有保存与HLR/AC中相同的SSD_A,将会导致鉴权失败并被拒绝接入系统。系统对移动终端的鉴权过程为:
1、移动终端需要接入系统时,接收本小区中基站广播的随机数(RAND),使用当前收到的RAND计算鉴权响应参数(AUTHR),并通过接入请求消息将AUTHR发送给基站。基站将AUTHR转发给HLR/AC。
2、HLR/AC根据RAND计算出AUTHR,与移动终端发送上来的AUTHR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鉴权成功,认为该移动终端合法;否则,鉴权失败,认为该移动终端非法。
HLR/AC计算AUTHR的算法与移动终端计算AUTHR的算法相同,并且都是将SSD_A、ESN等数据作为该算法的输入参数。对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由于其事先没有进行过SSD更新,其中没有保存与HLR/AC中相同的SSD_A,因此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HLR/AC计算出的AUTHR一定不同,使得鉴权失败。
3、鉴权失败后,HLR/AC向基站发送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
4、基站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通过寻呼信道,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接入拒绝消息,拒绝为该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接入系统。此时,接入拒绝消息可以为:登记拒绝命令(Registration RejectOrder)消息、释放命令(Release Order)消息、或锁定命令(Lock UntilPower-Cycled Order)消息。由于发送接入请求消息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接入状态,监听寻呼信道的所有时隙,因此基站会在寻呼信道的所有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接入拒绝消息。
当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收到登记拒绝命令消息或释放命令消息时,该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被拒绝接入后还可以重新向系统发起接入请求,系统需要再次对其进行鉴权。这种反复的鉴权加重了系统的负担。另一种较好的方式是基站通过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所有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当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收到锁定命令消息时,该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会被系统锁定,在再次开机之前无法向系统发起接入请求,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如果此时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同一扇区载频,由于两者中保存的参数相同,因此两者监听的是同一寻呼信道;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监听寻呼信道的部分时隙,而基站发送给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锁定命令消息在寻呼信道的所有时隙进行传输,因此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也会接收到寻呼信道中传输的锁定命令消息而被系统误锁,从而给正常工作中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请求接入系统时,实现在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同时,保证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会被系统误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系统和基站,该系统和基站能够在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请求接入系统时,实现在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同时,保证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会被系统误锁。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携带鉴权响应参数;
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至HLR/AC;
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将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发送至HLR/AC;在收到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HLR/AC,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鉴权响应参数,根据收到的鉴权响应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如果移动终端为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则向基站发送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
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接入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并将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发送至HLR/AC,将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和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
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在寻呼信道中除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系统和基站,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无法监听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通过这一方法,实现了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请求接入系统时,在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同时,避免将同一扇区载频中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误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携带鉴权响应参数;
步骤102: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至HLR/AC;
步骤103: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上述方法中,在步骤102之后,并在步骤103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HLR/AC根据收到的鉴权响应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如果移动终端为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则发送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
在上述方法中,如果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不同的扇区载频,则两者监听的不是同一寻呼信道,发送给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锁定命令消息不会被正常工作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监听到,因此发送锁定命令消息时,无需故意避开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因此,在上述步骤103中,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扇区载频,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由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业务状态时不监听寻呼信道,不会被寻呼信道中发送的锁定命令消息误锁,因此这里只考虑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的情况,保证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不被误锁。上述步骤103中,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当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在上述方法步骤101中,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可以为:登记消息(RegistrationMessage)、始呼请求消息(Origination Message)或寻呼响应消息(Page ResponseMessage)等。
步骤102中,所述鉴权失败消息可以为:位置更新拒绝(LocationUpdating Reject)消息、或者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消息等。
上述方法中,基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的同时,必须尽量保证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会接收到该锁定命令消息。系统中,移动终端有三种状态:业务状态、空闲状态和接入状态。业务状态的移动终端不监听寻呼信道;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监听寻呼信道的部分时隙,所监听的时隙由移动终端发送给基站的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时隙周期指数(SLOT_CYCLE_INDEX)决定,移动终端在时隙周期指数中定义所希望的时隙周期长度,基站根据该时隙周期长度确定移动终端的监听时隙,确定出的监听时隙与该移动终端中保存的IMSI相关;接入状态的移动终端监听寻呼信道的所有时隙。由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中保存的IMSI相同,因此,基站根据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就能够确定出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由于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此时处于接入状态,监听所有时隙的寻呼信道,一定能够接收到该锁定命令消息而被系统锁定;同时,因避开了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能够保证同一扇区载频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接收不到该锁定命令消息而不会被系统误锁。
上述方法步骤103中,所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可以为:根据收到的接入请求消息中的时隙周期指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下面举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步骤201: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接入请求消息,该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鉴权响应参数AUTHR,请求接入系统。所述接入请求消息可以为:登记消息、始呼请求消息或寻呼响应消息等。
步骤202:基站根据收到的接入请求消息,将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AUTHR发送给HLR/AC。由于基站与HLR/AC之间没有通信接口,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LocationUpdating Request)消息或连接管理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AUTHR;然后,MSC将AUTHR发送给HLR/AC。
步骤203:HLR/AC根据收到的AUTHR,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在确定移动终端为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时,通过MSC向基站返回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所述鉴权失败消息可以为:位置更新拒绝消息或清除命令消息等。
步骤204:基站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首先根据步骤201收到的接入请求消息中所包含的时隙周期指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然后在寻呼信道中除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由于步骤204中选择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的时隙,避开了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这样发送的锁定命令消息,既能够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又能够保证同一扇区载频的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被系统误锁。
在步骤204中,基站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扇区载频,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当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基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上述步骤中,基站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当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基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包括:
接入处理模块301,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并将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发送至HLR/AC,将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302和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
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302,用于在接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在寻呼信道中除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302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所述基站可以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位置判断模块304,用于判断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扇区载频,如果否,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
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可以进一步包括任意时隙发送第一子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位置判断模块304发送的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处于同一扇区载频的判断结果时,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所述基站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状态判断模块305,用于判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否,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
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303,可以进一步包括任意时隙发送第二子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状态判断模块305发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处于空闲状态的判断结果时,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中包含的IMSI相同,并且当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与IMSI相关这一特点,在收到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后,确定当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HLR/AC对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鉴权完成后,基站在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无法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从而在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同时,避免将同一扇区载频处于空闲状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误锁。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对本发明精神的展示,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所述接入请求消息携带鉴权响应参数;
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C;
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至HLR/AC之后,并在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HLR/AC根据收到的鉴权响应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如果移动终端为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则发送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扇区载频,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之后,并在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所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否则,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结束当前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为:登记消息、始呼请求消息或者寻呼响应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失败消息为:位置更新拒绝消息或清除命令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的步骤为:根据收到的接入请求消息中的时隙周期指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8、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将所述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发送至HLR/AC;在收到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在寻呼信道中除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HLR/AC,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鉴权响应参数,根据收到的鉴权响应参数对移动终端进行鉴权,如果移动终端为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则向基站发送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接入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接入请求消息,并将接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鉴权响应参数发送至HLR/AC,将HLR/AC返回的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和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
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在寻呼信道中除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所确定的时隙以外的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同一扇区载频,如果否,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
所述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任意时隙发送第一子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位置判断模块发送的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与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处于同一扇区载频的判断结果时,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被复制的移动终端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果否,则将判断结果发送至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
所述锁定命令消息发送模块,进一步包括任意时隙发送第二子模块,用于在收到失败原因为移动终端非法的鉴权失败消息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状态判断模块发送的被复制的移动终端不处于空闲状态的判断结果时,在寻呼信道的任何时隙向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发送锁定命令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时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入请求消息中的时隙周期指数,确定被复制的移动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所监听的寻呼信道的时隙。
CNB2007100937141A 2007-04-05 2007-04-05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Active CN10048429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937141A CN100484292C (zh) 2007-04-05 2007-04-05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PCT/CN2008/070512 WO2008122224A1 (fr) 2007-04-05 2008-03-17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verrouiller le terminal mobile copié de façon anarchiqu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937141A CN100484292C (zh) 2007-04-05 2007-04-05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6889A true CN101026889A (zh) 2007-08-29
CN100484292C CN100484292C (zh) 2009-04-29

Family

ID=3874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937141A Active CN100484292C (zh) 2007-04-05 2007-04-05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84292C (zh)
WO (1) WO200812222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2224A1 (fr) * 2007-04-05 2008-10-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verrouiller le terminal mobile copié de façon anarchique
CN101998408A (zh) * 2009-08-27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复制卡盗用业务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WO2011035706A1 (zh) * 2009-09-24 2011-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请求接入基站的接入方法及基站
CN102325325A (zh) * 2011-06-29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非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31309B (zh) * 2008-07-17 2013-03-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基站网络的对终端进行鉴权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028337A (zh) * 2016-06-29 2016-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25325B (zh) * 2011-06-29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非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4882B1 (ko) * 2001-09-04 2003-11-07 주식회사 현대시스콤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aaa 서버의 사용자 정보 관리장치 및 방법
CN1204776C (zh) * 2002-08-07 2005-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法
CN100484292C (zh) * 2007-04-05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22224A1 (fr) * 2007-04-05 2008-10-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station de base pour verrouiller le terminal mobile copié de façon anarchique
CN101631309B (zh) * 2008-07-17 2013-03-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基站网络的对终端进行鉴权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98408A (zh) * 2009-08-27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复制卡盗用业务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WO2011035706A1 (zh) * 2009-09-24 2011-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请求接入基站的接入方法及基站
CN102325325A (zh) * 2011-06-29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非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25325B (zh) * 2011-06-29 2016-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非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8337A (zh) * 2016-06-29 2016-10-1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28337B (zh) * 2016-06-29 2020-01-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22224A1 (fr) 2008-10-16
CN100484292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63112B1 (en) Security procedure in 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CN100544478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处理安全消息的方法
US7809372B2 (en) Method for a secure detach procedure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611226B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over-the-air bootstrap
CN105101158A (zh) Profile切换方法、信号强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JP2010532111A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無線リンク障害を取り扱うための技術
CN102318386A (zh) 向网络的基于服务的认证
CN100499900C (zh) 一种无线通信终端接入鉴权方法
CN100484292C (zh) 一种锁定非法复制的移动终端的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1494854A (zh) 一种防止非法sim lock解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23632B (zh) 一种接入层安全算法同步方法和系统
JP2003078969A (ja) Ans−41からgsmシステムへの一方向ローミング
CN101431754B (zh) 一种防止克隆终端接入的方法
CN101835150B (zh) 一种共享加密数据更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888447B (zh) 副usim应用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163326A (zh) 一种抗重放攻击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JP2005176340A (ja) 隣接するモバイル・スイッチング・センタへのハンドオフのためのグローバル認証継続機能
US20110311047A1 (en) Method of making secure a link between a data terminal and a data processing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 data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KR100299058B1 (ko) 이동통신에서스마트카드채택시호이력카운트를이용한단말기복제탐지방법
CN102014388A (zh) 合法终端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2780809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安全保密方法
KR20090116401A (ko) 이동 단말 인증 방법과,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이동 단말 및코어망 장치
KR101485137B1 (ko) 불법 통신단말 식별 방법, 통신단말, 스마트 카드 및 그방법을 실행하는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JP4726856B2 (ja) 緊急呼の接続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移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CN101203031B (zh) 一种防止非法终端干扰合法终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