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7640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7640A
CN101017640A CN 200710084319 CN200710084319A CN101017640A CN 101017640 A CN101017640 A CN 101017640A CN 200710084319 CN200710084319 CN 200710084319 CN 200710084319 A CN200710084319 A CN 200710084319A CN 101017640 A CN101017640 A CN 101017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rive circu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play pane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43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7640B (zh
Inventor
刘柏源
赖明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7100843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17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17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7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7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多个数据驱动电路、至少一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至少一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至少一邻接于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具有至少一第一区、至少一第二区及至少一第三区,且第一区连接第二区及第三区。这些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一区上,且串联地相互电连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二区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三区上。本发明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大小及层数,且减小软性电路板的大小及使用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于显示区双边外设置一个或多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搭配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的设计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显示面板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电子装置,如电视、电脑屏幕、个人数字助理及移动电话等,都是应用显示面板而让现代人爱不释手,且给现代人带来许多的休闲乐趣。
请参照图1,其示出传统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一基板11、多个数据驱动器12、多个扫描驱动器13、多个软性电路板18及一印刷电路板17。基板11具有一显示区15及一邻接于显示区的非显示区16。也就是说,非显示区16是在显示区15的外围。非显示区16具有一第一区16a及一第二区16b,且第一区16a邻接第二区16b。这些数据驱动器12设置于第一区16a上,且彼此相互隔开设置而电性隔绝。这些扫描驱动器13设置于第二区16b,且串联地相互电连接。这些软性电路板18设置于基板11的第一区16a及印刷电路板17之间,且彼此相互隔开设置。每一个软性电路板18对应地电连接于每一个数据驱动器12及印刷电路板17。此外,图1最左边的软性电路板18用以分别传递第一信号A及第二信号B至扫描驱动器13及数据驱动器12,而第一信号A及第二信号B分别例如是扫描驱动电路信号及数据控制信号。另外,其余每一个软性电路板12用以传递第二信号B至对应的一数据驱动器12。
然而,由于每一个软性电路板12用以传递第二信号B至对应的一个数据驱动器12,导致软性电路板的使用数量将会与数据驱动器12的设置数量相同,例如都是8个。因此,将会增加印刷电路板17的大小及层数,且提高软性电路板18的大小及使用数量,进而耗费大量的生产成本。此外,传统的扫描驱动器13以扫描驱动晶片(gate IC),通过玻璃覆晶封装(chip onglass,COG)技术接合(bonding)在基板11上。因此,将会增加扫描驱动晶片(gate IC)及其接合于基板11上的制造工艺。无形当中,生产成本将会提高许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于显示区双边外设置一个或多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搭配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的设计,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大小及层数,且减小软性电路板的大小及使用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多个数据驱动电路、至少一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至少一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至少一邻接于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具有至少一第一区、至少一第二区及至少一第三区,且第一区连接第二区及第三区。这些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一区上,且串联地相互电连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二区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三区上。
优选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至少一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多个第三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这些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该第二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部分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端口,以电连接于一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二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优选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至少一导电线路,设置于该第一区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多个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其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至少一导电线路,设置于该显示区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多个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端口,以电连接于一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的至少一个包含移位寄存器电路。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对应地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电连接;以及多条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设置,且所述扫描线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其中至少一个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显示区包括:多条数据线,对应地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电连接;以及多条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设置,且所述扫描线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其中至少一个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的显示面板中,该导电线路为所述扫描线中的一空白扫描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光电显示装置。
本发明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于显示区双边外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搭配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的设计,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大小及层数,且减小软性电路板的大小及使用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传统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30、40、50:显示面板
11、21:基板
12、数据驱动器(source driver)
13:扫描驱动器(gate driver)
15、25:显示区
16、26:非显示区
16a、26a:第一区
16b、26b:第二区
17:印刷电路板
18:软性电路板
22:数据驱动电路
22a:第一群
22b:第二群
23:第一扫描驱动电路
24:第二扫描驱动电路
26c:第三区
27:电路板
27a:电源电路
27b:集成电路元件
27c:连接端口
28a:第一软性电路板
28b、38、48:第二软性电路板
28c:第三软性电路板
29:系统
37:电路板
49、59:导电线路
A: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
D:数据控制信号
D1、D2、D3、D4、D5:数据线
G1、G2、G3:扫描线
G:灰阶调校(gamma)信号
P:电源信号
S:扫描驱动电路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其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包括一基板21、多个数据驱动电路22、至少一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至少一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基板21具有一显示区25及至少一邻接于显示区25的非显示区26。也就是说,非显示区26是在显示区25的外围。非显示区26具有至少一第一区26a、至少一第二区26b及至少一第三区26c,且第一区26a连接第二区26b及第三区26c。此外,第二区26b相对于第三区26c。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设置于第一区26a上,且串联地相互电连接,即称之为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包含,例如:数据驱动器(source driver)、数据驱动晶片(source driving IC)、电路集成在基板上(system on substrate,SOS)、基板粘晶(chip on substrate,COS)、数据驱动器集成在基板上(source driver on array,SOA)、或其它类型,而本发明以数据驱动器为数据驱动电路22的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再者,基板21的材质包含透明材质(如:玻璃、石英、或其它)、不透明材质(如:陶瓷、半导体、或其它)、可挠性材质(如:塑胶、聚甲基丙酰类、聚酯类、或其它)、或上述的组合,而本发明实施例以透明材质的玻璃为基板21的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另外,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的数目以10个为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例如:2,3,4,5,6,7,8,9,11,...等数目,也可依照基板21的大小及设计需要来增减数据驱动电路22的数目,且彼此相互隔开设置。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设置于第二区26b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设置于第三区26c上。本实施例于显示区25双边外设置分离的扫描驱动电路,大大地改善传统的扫描驱动器集中摆设于显示区一边外的设计的缺点。再者,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至少一者包含移位寄存器电路(shiftregister circuit,SRC)。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其中一个包含移位寄存器电路,或者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都包含移位寄存器电路。较佳地,移位寄存器电路同时与像素阵列形成于基板21上时,则可节省扫描驱动电路的制造成本。必需说明的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至少一个可串联地相互电连接,即称为串联式扫描驱动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至少一个,包含,例如:扫描驱动器(gate driver)、扫描驱动晶片(gate driving IC)、电路集成在基板上(system on substrate,SOS)、基板粘晶(chip on substrate,COS)、扫描驱动器集成在基板上(gate driver on array,GOA)、或其它类型,而本发明以扫描驱动器为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至少一个的实施范例,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还包括至少一电路板27、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28a、至少一第二软性电路板28b及多个第三软性电路板28c。电路板27可包括软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或上述的组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印刷电路板为范例。第一软性电路板28a设置于基板21及电路板27之间,如跨接在第一区26a及电路板27之间,且电连接于电路板27、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部分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此外,第二软性电路板28b设置于基板21及电路板27之间,例如跨接在第一区26a及电路板27之间,且电连接于电路板27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另外,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c设置于基板21及电路板27之间,例如跨接在第一区26a及电路板27之间,且电连接于电路板27及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其中,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彼此相互隔开设置于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及第二软性电路板28b之间,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以1个、第二软性电路板28b以1个及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以5个为实施范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以至少一个(如:1,2,3,4,5,6,...等数目)、第二软性电路板28b以至少一个(如:1,2,3,4,5,6,...等数目)及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以至少一个(如:1,2,3,4,5,6,7,8,...等数目),而第一软性电路板28a、第二软性电路板28b及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也可依照基板21的大小及设计需要来增减其设置数目。
另外,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22a及至少一第二群22b,如图2所示。举例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群22a包含左边5个数据驱动电路22,即自左至右开始数起前5个数据驱动电路22。并且,第二群22b包含右边5个数据驱动电路22,即自右至左开始数起前5个数据驱动电路22。然而,并不限于此,可依照基板21的大小及设计需要来增减数据驱动电路22而区分为数个群组,基本上每一群组包含至少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而且每一个群组的数据驱动电路22数目并不需要相同,也可不相同。再者,必需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形以有分群的方式来对应所述的软性电路板,然而,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不用分群,全部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为一群,然后,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及第二软性电路板28b的设置与分组的情况相同,而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中,要提供信号(如:电源(power)信号P、灰阶调校(gamma)信号G、数据控制(data and control)信号D、…等)的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可依照基板21的大小及设计需要来设置其所在位置。
此外,第一软性电路板28a电连接于电路板27、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上述第一群22a的其中一数据驱动电路22。例如,第一软性电路板28a电连接于图2最左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且第一软性电路板28a用以供电路板27传递信号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图2最左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第二软性电路板28b电连接于电路板27、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及上述第二群22b的其中一数据驱动电路22。例如,第二软性电路板28b电连接于图2最右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且第二软性电路板28b用以供电路板27传递信号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及图2最右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再者,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分别电连接于上述第二群22b及上述第一群22a。例如,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a电连接于图2中间8个数据驱动电路22,且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c用以供电路板27传递信号至图2中间8个数据驱动电路22。
在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及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分别传递信号至第一群22a及第二群22b的数据驱动电路22,也就是说,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至上述第一群22a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这些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其中之一传递至上述第二群22b的一信号。例如,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可传递至少一电源(power)信号P、至少一灰阶调校(gamma)信号G及至少一数据控制(data and control)信号D至图2最左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其属于第一群22a的一数据驱动电路22。而第一群22a中的数据驱动电路22依序由左至右传递电源信号P、灰阶调校信号G及数据控制信号D从其中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至下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直到信号被传递至图2由左至右数起第5个数据驱动电路22为止。此外,位于第一群22a及第二群22b的交界处所对应的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也可传递至少一电源信号P、至少一灰阶调校信号G及至少一数据控制信号D至图2由右至左数起第5个数据驱动电路22,其属于第二群22b的一数据驱动电路22。而第二群22b中的数据驱动电路22依序由左至右传递电源信号P、灰阶调校信号G及数据控制信号D从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至下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直到信号被传递至图2最右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为止。因此,可使得传递于第一群22a及第二群22b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上的信号,尽量不会衰减,可使得信号强度从图2中最左边的第一群22a的第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实质上等于或大于图2中最右边的第二群22b的最后一个数据驱动电路22,换句话说,第一群22a及第二群22b的数据驱动电路22上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程度不大。
此外,在第三软性电路板28c传递信号至第一群22a及第二群22b的数据驱动电路22方面,部分第三软性电路板(a portion of the third flexibility printcircuit)28c传递至第一群22a的另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第三软性电路板(another portion of the third flexibility printed circuit)28c传递至第二群22b的另一信号(another signal)。例如,图2由左至右数起前2个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分别传递电源信号P至上述第一群22a中对应的数据驱动电路22。此外,图2由右至左数起前2个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分别传递电源信号P至上述第二群22b中对应的数据驱动电路22。
另外,在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及第二软性电路板28b分别传递信号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方面,第二软性电路板28b传递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的至少一信号。例如,第二软性电路板28b传递一扫描驱动电路(scan driving circuit)信号S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且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一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
再者,电路板27包含至少一电源电路27a、至少一集成电路元件27b、至少一连接端口27c或其它元件。电源电路27a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而据以输出显示面板20所需的电源信号P。集成电路元件27b用以接收外部信号并据以输出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灰阶调校信号G及数据控制信号D的至少一个,且集成电路元件27b也包含时钟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存储器(memory)、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连接端口27c用以电连接于一系统29。其中,系统29包括电脑、显示卡、信号处理器、查寻表(look-up table)、或其它元件、或上述的组合,其可设置于运用显示面板20的光电显示装置(如:包含屏幕、电视、笔记本电脑、触控式面板(touch panel)、携带式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影音播放机、数字秘书(如: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黑梅机(black berry)、或其它类似的产品)、掌上型游戏机(如:GameBoy、PSP(playstation portable)、Nintendo DS Lite、或其它类似的游戏机))、汽车影音装置、户外或室内显示板、户外或室内指示板等各种可供显示的显示面板)的外部或内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软性电路板的部分信号大致上都是来自于电路板27上的集成电路元件27b,而其它信号部分来自于经由连接端口27c进入显示面板20。
本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明了本实施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显示区25包括多条数据线及多条扫描线,以扫描线G1、G2及G3和数据线D1、D2、D3、D4及D5为例作说明。数据线D1、D2、D3、D4及D5对应地与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电连接。扫描线G1、G2及G3与这些数据线D1、D2、D3、D4及D5相互交错设置,且这些扫描线G1、G2及G3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扫描线G1、G2及G3的一端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电连接,且这些扫描线G1、G2及G3的另一端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电连接。或者是,部分扫描线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另一部分扫描线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电连接,例如:奇数部分的扫描线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而偶数部分的扫描线电连接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奇数部分的扫描线电连接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而偶数部分的扫描线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多个扫描线群组,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或上述的组合。再者,显示面板20可以是一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display,LCD)面板或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device,OELD)显示面板。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穿透型面板、半穿透型面板、反射型面板、双面显示型面板、垂直配向型面板(VA)、水平切换型面板(IPS)、多域垂直配向型面板(MVA)、扭曲向列型面板(TN)、超扭曲向列型面板(STN)、图案垂直配向型面板(PVA)、超级图案垂直配向型面板(S-PVA)、先进大视角型面板(ASV)、边缘电场切换型面板(FFS)、连续焰火状排列型面板(CPA)、轴对称排列微胞面板(ASM)、光学补偿弯曲排列型面板(0CB)、超级水平切换型面板(S-IPS)、先进超级水平切换型面板(AS-IPS)、极端边缘电场切换型面板(UFFS)、高分子稳定配向型面板(PSA)、双视角型面板(dual-view)、三视角型面板(triple-view)、或其它型面板、或上述之组合。有机电激发光元件的材质可包含小分子、高分子、或上述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驱动电路,举例而言,若以玻璃覆晶封装(chip on glass,COG)的技术所形成,则数据驱动晶片(source IC)的数据(source)端,以基板21上导电线路(wires on array,WOA)的设计相互串联而电连接,进而传递显示面板20显示所需的信号,例如电源(power)信号、灰阶调校(gamma)信号、时钟(clock)信号及数据控制(data&control)信号等。与传统的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器相比较,本实施例的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的设计,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大小及层数,而缩减软性电路板的大小及使用数量,且降低许多生产成本。在扫描驱动电路的设计上,本发明的实施例,较佳地,是利用基板21上扫描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其将扫描驱动晶片(gate IC)中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直接在显示面板20的Array制造工艺时整合在基板21上。如此一来,可以省去扫描驱动晶片及其接合(bonding)于基板21上的制造工艺,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关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移位寄存器电路所需的信号,例如起始电压(start pulse,ST)信号、触发时钟(CK、XCK)信号及低电平电压(VSS)信号等扫描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是从电路板27接收外部信号后,再经由第一软性电路板28a及第二软性电路板28b输入至基板上导电线路(WOA)。最后,再传送给移位寄存器电路中的每一级单元而使之操作,以依序提供给每条扫描线,如扫描线G1、G2及G3。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3,其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20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软性电路板38及电路板37。此外,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7与实施例一的电路板27不同之处在于电路板37较实施例一的电路板27内缩于基板21之第一区26a内。另外,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较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更省略了1个第三软性电路板28c。至于其他相同的构成要件,则继续沿用原附图标记并不再赘述。并且相关的描述还请参阅图2的描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第二软性电路板38电连接于部分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此外,第二软性电路板38电连接于第二群22b的至少一数据驱动电路22,如图3最右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另外,第二软性电路板38传递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再者,第二软性电路板38传递电源信号P至第二群的至少一数据驱动电路22。电路板37可包括软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或上述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以印刷电路板为范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软性电路板38传递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后,先通过基板上导电线路(WOA)在第一区26a及第三区26c的连接转角处走一段信号传递路径。接着,再传递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相较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20下,可以节省1个第三软性电路板28c,同时缩小电路板的分布面积。如此一来,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4,其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40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30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软性电路板48,且于基板21上增加至少一导电线路49的设计。至于其他相同的构成要件,则继续沿用原附图标记并不再赘述。并且相关的描述还请参阅图2的描述,在此也亦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导电线路49设置于至少第一区26a上,且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当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时,通过导电线路49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设计,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得以同时被传递至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此外,第二软性电路板48电连接于部分数据驱动电路22,但不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电连接。另外,第二软性电路板48电连接于第二群22b的至少一数据驱动电路22,如图4最右边的数据驱动电路22。再者,第二软性电路板48传递电源信号P至第二群的至少一数据驱动电路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也不一定需要内缩于基板的第一区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右侧边亦可与基板的右侧边切齐。另外,必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线路49的连接方式,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然而,不限于此,并且导电线路49连接于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的路线上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只要符合电连接即符合本发明的教导。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5,其示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0与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40不同之处在于导电线路59的位置设计。至于其他相同的构成要件,则继续沿用原附图标记并不再赘述。并且相关的描述还请参阅图2的描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导电线路59设置于显示区25中,且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当第一软性电路板28a传递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至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时,通过导电线路59电连接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23及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的设计,扫描驱动电路信号S得以同时被传递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4。此外,导电线路59可以是这些扫描线中的至少一空白扫描线(dummy scan line,也称之为G0)。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以一条靠近这些数据驱动电路22的导电线路59为实施范例,然而不限于此,也可放置于这些扫描线中最后一条的最后侧,且亦可多条,如:相对于最前头的导电线路59,相对设置至少一条的导电线路59于最后侧,以确保信号传递品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也不一定需要内缩于基板之第一区26a内。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右侧边也可与基板的右侧边切齐。另外,导电线路59不当作扫描线,也就是说,其不会随着扫描线的扫描而有所变化,通常通入一低栅极电压(voltage gate low,Vgl),用以维持显示区25内最前排及最后排的至少一个的像素极性稳定,也就是稳定显示面板的品质。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显示面板,其于显示区双边外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搭配串联式数据驱动电路的设计,可以减少电路板的大小及层数,且减小软性电路板的大小及使用数量而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及至少一邻接于该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该非显示区具有至少一第一区、至少一第二区及至少一第三区,且该第一区连接该第二区及该第三区;
多个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该第一区上,且串联地相互电连接;
至少一第一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该第二区上;以及
至少一第二扫描驱动电路,设置于该第三区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至少一电路板;
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至少一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
多个第三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这些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该第二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部分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三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端口,以电连接于一系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至少一电路板;
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至少一导电线路,设置于该第一区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
多个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端口,以电连接于一系统。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一电路板;
至少一第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部分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至少一导电线路,设置于该显示区中,且电连接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以及
多个第二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基板及该电路板之间,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及所述数据驱动电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区分为至少一第一群及至少一第二群,该第一软性电路板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于该第二群及该第一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实质上相同于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其中之一传递至该第二群中的一数据驱动电路的一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一群的信号,实质上相同于其它部分所述第二软性电路板传递至该第二群的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端口,以电连接于一系统。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的至少一个包含移位寄存器电路。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区包括:
多条数据线,对应地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电连接;以及
多条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设置,且所述扫描线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其中至少一个电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区包括:
多条数据线,对应地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电连接;以及
多条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设置,且所述扫描线与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及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其中至少一个电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导电线路为所述扫描线中的一空白扫描线。
23.一种光电显示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07100843197A 2007-02-27 2007-02-27 显示面板 Active CN101017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43197A CN101017640B (zh) 2007-02-27 2007-02-27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843197A CN101017640B (zh) 2007-02-27 2007-02-27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640A true CN101017640A (zh) 2007-08-15
CN101017640B CN101017640B (zh) 2010-06-30

Family

ID=3872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43197A Active CN101017640B (zh) 2007-02-27 2007-02-27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1764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5185A (zh) * 2011-08-24 2012-03-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TWI407227B (zh) * 2009-10-01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具控制電路保護功能之平面顯示裝置
CN104464599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0082433A1 (zh) * 2018-10-22 2020-04-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583847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27382A (zh) * 2020-06-30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1070A (ja) * 2002-03-18 2003-09-2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0388349C (zh) * 2005-03-31 2008-05-1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省电方法
CN100389444C (zh) * 2006-04-24 2008-05-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模块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227B (zh) * 2009-10-01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具控制電路保護功能之平面顯示裝置
CN102385185A (zh) * 2011-08-24 2012-03-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2385185B (zh) * 2011-08-24 2013-11-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4464599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0082433A1 (zh) * 2018-10-22 2020-04-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US11538430B2 (en) 2018-10-22 2022-12-27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583847A (zh) * 2020-05-08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27382A (zh) * 2020-06-30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7640B (zh) 201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6984B (zh) 触摸显示装置
TWI360087B (en) Display panel
US9886115B2 (en)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US9798404B2 (en) Touch panels and th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507460B2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touch sensing circuit, data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TWI544394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9725778B (zh) 触摸显示装置
EP3165998B1 (en) Transmit electrode scanning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017640B (zh) 显示面板
US9852679B2 (en) Display driv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731426A (zh) 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KR20170080002A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60110840A (ko) 표시 장치
CN112987959B (zh) 一种触控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9412342B2 (en) Timing controll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3543869A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680432A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驱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TW201209788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9361844B2 (en) Double sided single drive gate driver with reduced dark spots
KR101205543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364096B1 (ko) 표시장치
CN109979397B (zh) 显示装置
CN114072918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180117976A (ko) 터치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230094326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