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5174A -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 Google Patents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5174A
CN101015174A CNA2004800439333A CN200480043933A CN101015174A CN 101015174 A CN101015174 A CN 101015174A CN A2004800439333 A CNA2004800439333 A CN A2004800439333A CN 200480043933 A CN200480043933 A CN 200480043933A CN 101015174 A CN101015174 A CN 101015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439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5174B (zh
Inventor
P·马格努森
M·普里茨
J·萨克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101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5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51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4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between network providers, e.g. op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91Access to open networks; Ingress point selection, e.g. ISP selection
    • H04L12/5692Selection among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6Reserving resources in multiple path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3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usag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25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 H04W28/0942Management thereof using policies based on measured or predicted load of entitie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并且本发明尤其涉及的是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的是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和异构网络,以及用于多技术接入的许可控制,其中所述许可控制经由一种以上的接入技术同时服务于一个或多个通信会话。

Description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并且本发明尤其涉及的是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的是多种无线电接入技术以及异构网络。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多种可用于通信的接入技术,并且更多的接入技术正被开发,以便满足日益增长的容量及最大响应时间、时间抖动等方面的需求。特别地,对无线电通信来说,诸如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UMTS(通用电信系统)以及WLAN(无线局域网)之类的用以经由多种可用网络之一来传送分组数据的不同技术都是已知的。
我们将只依照一种接入技术工作的网络称为同构(homogeneous)网络。而对包含了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来说,我们将其称为异构(heterogeneous)网络。
在X.G.Wang、J.Mellor和K.Al-Begain于2003年6月发表于“PostGraduate Networking Conference(PGNet2003)”的“Towards ProvidingQoS for Integrated Cellular and WLAN Networks”中描述了将WLAN无线电接入网络与3G或2G蜂窝网络互连,以此作为一种用于增强网络运营商服务的有效途径。该出版物描述了两种用于整合WLAN和蜂窝网络的不同方法。即松散耦合和紧密耦合。对松散耦合来说,WLAN和蜂窝网络是与核心网络相连的两个独立的接入网络。对紧密耦合来说,所建议的是使用WLAN作为蜂窝系统内部的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无论哪一种接入技术,对紧密耦合来说,其中只有一个公共蜂窝核心网络。根据现有技术的QoS模型结构,CAC(连接许可控制)模块准许可被服务的信息流数量,并且通过向业务路径上的所有网络节点发送信号而将带宽分配给信息流。此外,现有连接的QoS需求也必须得到保持。CAC使用了诸如RSVP之类的某些保留协议来预订用于用户信息流的实际资源。另外,该出版物还提出了一种在从蜂窝网络漫游到WLAN时由用户触发的切换,以及在从WLAN漫游到蜂窝网络时的正常切换。
在X.G.Wang、G.Min.Mellor、K.Al-Begain、L.Guan发表于7th UKSimulation Society Conference(UKSim2004).Oxford,UK,March 29-31,2004,第145~150页的“An adaptive QoS management scheme for interworkingcellular and WLAN networks”中解决了集成的WLAN和3G网络的设计所产生的各种难题,并且给出了于资源使用、呼叫阻塞概率以及切换丢话概率相关的仿真试验和结果。
在Ken Murray、Dirk Pesch发表于TSSG,Waterford Institute ofTechnology Cork Rd,Waterford,Ireland,2003年5月的“State of the Art:Admission Control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Netoworks”中论述了经由异构网络的无缝系统间漫游。关于异构网络的推送因素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一种技术或服务可以穿越多个空间而提供无处不在的覆盖以及持续的高QoS(服务质量)等级。由此,移动终端必须使用各种附着点来始终与相应节点保持连接。分组和电路交换服务都是可以自由地与不同带宽相混合的,并且以特定的质量等级同时传递给相同用户。卫星网络允诺以比其对应蜂窝更低的QoS约束条件来实现全球覆盖以及总的无所不在的计算,而WLAN则在地理范围较小的区域中提供了高速数据服务(对802.11b来说是上至11Mb/s,对802.11a/g来说则是54Mb/s)。这些技术在带宽、等待时间、功耗以及成本上是存在差别的。许可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策略有助于接入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用户有可能被迫切换到另一个网络,以便为具有更为苛求的带宽需要的用户让路,由此可以对用户进行优先级划分。此外还可以使用许可控制算法来许可用户同时进入多个网络,并且使用多个连接来向用户供应服务,由此实现高于单个网络所提供的QoS。如果在任何一个时间都有多个网络可供用户使用,那么为特定服务供应选择最优网络以及选择执行垂直切换的正确时间来为所有用户提高QoS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出版物描述了用于切换启动、网络选择以及切换执行的Fuzzy逻辑概念。该文献断定基于无线电信道特性、资源可用性、QoS约束条件以及用户策略而跨越异构网络进行的许可控制方案仍旧存在着未解决的问题。
在C.A.Mantilla、J.L.Marzo于2004年2月发表于European Wireless2004,The Fifth European Wireless Conference Mobile and Wireless Systembeyond 3G的“A QoS Framework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inga Multiagent System”中描述了异构无线网络中的QoS、多代理系统以及使用多代理系统的异构无线网络中的QoS框架。该文献提出了一种多代理系统,其中每种技术或网络中的每个接入点都具有一组扮演不同角色并且进行协作或竞争的代理。MAS(多代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包括接受或拒绝来话呼叫的呼叫许可控制,结合安全策略来进行呼叫注册,结合新网络的资源分配QoS参数映射以及执行切换。无线电资源管理器代理则负责接入点状态、可用资源和水平切换执行处理,某种技术内部的切换以及垂直切换,或是接入技术间的切换。
在E.Mohyeldin,M.Dilinger,E.Schulz以及J.Luo于2002年2月发表于6th WWRF Meeting in London,England的“Joint admission controland scheduling algorithm in tightly coupled heterogeneous networks”中给出了一种用于紧密耦合子网络(UMTS和WLAN)的两阶段许可控制和资源调度。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拥有并控制了处于其域中的所有子网络,其中子网络之间的互通大部分是经由RNC进行的。在经过了第一阶段的联合会话许可控制SAC之后,系统内部的来话业务量被分成了不同的业务量类型。第二阶段的会话许可控制SAC则选择承载服务的传输物理模式或者在网络无法提供所请求的服务的情况下丢弃应用。根据在第一阶段中选定的静态服务和网络简档,第一阶段的许可控制会根据网络、终端和用户简档而为定义给服务类型的加权指定某个范围,而所述加权则被提供给第二阶段。经由两个RAT(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紧密耦合的业务流是由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工作的JOSCH(联合无线电资源调度)来进行调度的。在执行了JOSCH之后被分离的业务量将被转发到由每个RAT定义的具有延迟限度的子网络中的单独的SAC。SAC则结合从JOSCH所提供的控制信息而将已分离的业务量映射成具有具体的优先级加权的常规业务量类型。调度处理的QoS等级因素则会为不同的QoS等级分配资源。联合许可控制会根据子网络的负载、预期业务量模型以及业务量分离可行性而将无线电资源指派给每一个子网络中的相应数量的业务量。
在J.Luo、E.Mohyeldin、N.Motte、M.Dilinger于2003年9月发表于SCOUT Workshop的“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s of ARMH in aReconfigurable Environment”中论述了用于紧密耦合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ARMH(自适应无线电多归属),并且研究了在支持归属于终端的多个无线电地址的情况在单个无线电网络中同时执行的连接。对联合许可控制来说,业务量是不能分离的;会话/消息不能在不同网络上分离,但是它们可以被交替地准许进入一个不同的网络,以便进行分组交换通信。由于存在业务量路由,因此JOSAC只能提供一个增益,或者只能提供针对不同系统的业务量转移。而JOSCH则提供了详细的业务量分离处理。
如果移动终端具有由可配置终端支持的同时执行的连接,那么数据流和控制命令可以经由不同的空中接口来传递,这些空中接口在平均延迟和延迟变化(抖动)方面则具有不同的延迟特性。业务量分离是由单个网络上减小的负载推动的,由此,如果业务量分离是根据用户简档和命令以及网络架构设计的,那么所述业务量分离将会提供无线电资源管理所看到的较高的中继增益以及用户所看到的更好的QoS。
该文献提到了一个实例,即一个经由紧密耦合的子网络(UMTS和WLAN)而从远端服务器请求可伸缩视频服务的终端。这两个网络全都假设是由一个公共RNC来控制的。为了建立属于相同视频上下文的同时执行的子流,RNC首先从具有多个无线电接入/地址的移动终端接收一个应用或请求。该RNC将会应用或是迫使远端服务器执行业务量分离,由此指示每一个子链路中的平均速率。业务量则被分离和发送到RNC,所述RNC将会接收分离的业务量,并且将其映射到紧密耦合的子网络。所述分离的业务量包括带有标签(用于每一个子网络)以及带有时间索引的分组。RNC中的同步机制则会校正无线电子网络产生的延迟。
国际专利申请WO03088686揭示了一种多接入系统中的多服务分配方法。在包含了多个多服务子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指定服务的用户将会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组合容量区域而被分配到某一个子系统。所述组合容量区域是基于多个多服务子系统中的每一个的容量区域来确定的,所述容量区域则是使用第一服务用户方面的相关递减作为第二服务用户方面的递增的函数来确定的。
上述引用文献均未公开用于多技术接入的许可控制,其中所述许可控制为一个或多个会话提供服务,并且这其中的每一个会话都是由多技术接入系统在一个数据流中经由一种以上的接入技术同时接收的,其中所述接收是通过借助可用接入技术划分会话或是通过借助一种以上的接入技术来分离单个数据流而被实现的,并且所述划分是在接入系统内部执行的。此外,上述引用文献并未揭示基于数据安全性或是用户或终端首选项的接入数据数据流选择。
发明内容
如在现有技术中论证的那样,在多技术接入中,许可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已经与多技术接入系统建立的QoS约定。本发明则提出了一种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满足上述目的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多技术接入系统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多技术接入系统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在传送数据时满足会话在诸如QoS、安全性或终端相关需求方面的各种需要。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在将业务量分配给异构系统的不同接入技术的时候引入这些需求。
目前的MTA技术对服务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增大了拒绝会话和需要用于合理许可会话的掉话率的非必要的高余量的风险。此外,诸如安全性方面的用户需求或终端需求并未得到保证。
由此需要提供一种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以便将会话分离成多个数据流,但却不对各种数据服务供应商施加增大的要求,并且确保各种规范所保留的资源不会超出用于资源余量的最小资源,同时为许可会话提供足够低的掉话率。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其中所述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通信会话划分到多个数据流中,以便经由不同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分发。
另一个目的则是实现一种在许可通信会话时引入了相应会话技术的所有许可数据流的试验性许可控制。
此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提供了接入技术选择和多接入许可控制的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和系统引入了发起特定会话的用户、终端或服务的安全需求或首选项。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其中包括为会话分离的不同数据流预测服务效率或资源需要。
最后一个目的是在许可会话的丢话概率方面增大会话可靠性,或者,等价地,减小一种或多种不同接入技术所需要的资源余量,或是会话分发中涉及的许可控制。
这些目的是通过一种试验性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方法和系统来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MTA许可控制。
图2示意性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来执行三种标识任务的优选MTA许可控制。
图3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而为通信会话分离执行的接入技术选择的简化流程图。
图4描述的是如何根据现有技术而使许可控制拒绝要求资源数量D的通信会话所请求的资源。
图5概念性描述了根据本发明而允许要求资源数量D的通信会话试验性MTA会话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如现有技术所述,在多技术接入MTA中,许可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MTA许可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已经与多技术接入系统建立的QoS约定。本发明则提出了一种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满足上述目的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多技术接入系统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图1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MTA许可控制。MTA系统《MTA sys》对若干种异构接入技术AT《ATA》、《ATB》、《ATC》进行协调。该MTA系统可以将不同会话《session》的数据流分配给不同AT《ATA》、《ATB》、《ATC》,或者借助一种以上的接入技术《ATA》、《ATB》、《ATC》来划分单个数据流,由此经由一种以上的技术《ATA》、《ATB》、《ATC》来为单个通信会话《session》传递业务量。
个别的接入技术《ATA》、《ATB》、《ATC》既有可能知道图1中借助围绕MTA许可控制《MTAC》以及集成接入技术《ATA》的虚线所指示的MTA系统《MTA sys》,也有可能在两种例示接入技术《ATB》、《ATC》方面并不知道MTA系统《MTA sys》,其中这两种接入技术在图中是用不围绕两个非集成例示接入技术《ATB》、《ATC》的虚线指示的。举例来说,所述集成接入技术《ATA》被设计成使用MTA系统《MTA sys》的所有能力的接入技术,然而非集成接入技术《ATB》、《ATC》则是在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单独工作的传统接入技术。
每一个非集成例示接入技术《ATB》、《ATC》都包含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同构网络许可控制《ATB AC》、《ATC AC》。集成的例示接入技术也可以包含根据现有技术的同构许可控制《ATC AC》。但是,集成接入技术的相应许可控制《ATA AC》优选是与MTA许可控制《MTAC》整合在一起的。
MTA许可控制《MTAC》确定是否应该准许通信会话进入MTA系统《MTA sys》。优选地,MTA许可控制《MTAC》实体请求关于特定接入技术《ATA》、《ATB》、《ATC》的能力的信息,作为一个次优选替换方案,相应的接入技术可以发布中断,并且将信息推送到MTA系统《MTA sys》的MTA许可控制《MTAC》实体。
优选的MTA许可控制执行三种已确定的任务,这些任务结合图2而被描述成了三个步骤《T1》、《T2》、《T3》。第一个任务《T1》是形成接入技术试验性集合τ。这个任务是分两个子步骤执行的。
-形成包含了具有如下特性的接入技术的预备集合τ*
*该接入技术可用并且提供所需要的质量,以及
*该接入技术满足通信会话的最小不可分需要;以及
-核实该预备集合τ*可以实现通信会话的最小不可分需要
关于最小不可分需求的一个实例是会话在延迟方面的需求。另一个最小不可分需求则是安全/加密通信需要。对最小不可分需求来说,其特征在于它需要由至少一种接入技术来满足,以使组合作用满足需求,其中所述最小不可分需求是作为一种无法由另一种接入技术的优越性补偿的接入技术缺陷而被包含的。由此,不可分需求是无法通过在更多接入技术上划分数据流来满足的。
最小可分需求的一个实例是最小传输速率需求。如果预备集合τ*中的接入技术的传输速率能力总和大于或等于最小传输速率需求,那么最小例示需求得到满足。另一个例示的最小可分需求是在不同数据流可以分集合并时的可靠性。
如果第一个子步骤中的预备集合τ*为空或者第二个子步骤中的最小可分需求没有得到核实,那么试验性集合τ为空,MTAC实体将会拒绝通信会话以及会话步骤的许可处理。在得到核实时,该试验性集合τ将被设置成与预备集合τ*相同。
第二个任务《T2》是评估来自第一个步骤《T1》的非空试验性集合τ的分配替换方案。在MTA许可控制MTAC中,第二个步骤《T2》的目的是首先从实验性集合τ中产生划分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的列表,并且为各种替换方案评估许可概率以及可能对诸如信道资源之类的接入技术资源造成的影响。集合τ的基数则被表示成|τ|。
如果|τ|=1,那么只有一种分配替换方案。
如果|τ|=2,那么存在至少三种不同的替换方案,其中三是替换方案数量,由此可以在两个替换方案中选出至少一个替换方案。
在通用情况下,如果|τ|=C,并且C是大于零的整数,那么分配替换方案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替换方案数量,由此可以从C个替换方案中选出至少一个方案。
在实践中,所考虑的接入技术的数量是有限的,由此最大基数Cmax同样是有限的。
当在可能的替换方案集合中形成化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列表的时候,这时有可能要考虑若干个可能冲突的目标和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应该保持已经为MTA系统中已有用户建立的QoS约定。这意味着有必要消除用于不同分配替换方案的当前资源分配和分配递增。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某些分配方式在提供某些服务方面有可能是不利的。而某些服务只由某些接入技术提供支持这一事实已经由第一个任务《T1》获知,其中不恰当的技术并未包含在τ中。优选地,分配替换方案的评估处理将会对各种分配替换方案划分优先级。此外,较为优选的是,在优先级划分处理过程中还考虑了来自各种接入技术的拥塞控制和资源使用方式的输入。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模式的优先级划分处理中,其中包含了如下分配替换方案:包含MTA系统的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资源损耗减至最小,将通常为便携终端的无线终端的能量损耗减至最小,或者(实际是等价的)将涉及许可通信会话的接入技术数量减至最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中,其中为通信会话的相应(子)流定义了子需求,并且其中所述(子)流是经由从试验性集合中选出的接入技术来分配的。在某些例示分配中,这会导致将通信会话的数据流进一步划分到子流中。
在评估了所要考虑的所有分配替换方案时,这时将会得到一个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分配替换方案列表。为了进行许可,这些替换方案将会按照从高到低的优先级顺序而被考虑,然后,该处理优选停止在所确定的第一个可许可分配替换方案上。
下表1描述了一个例示的划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其中这些替换方案是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编号的。
    优先级     会话流     ATA     ATB     ATC
1     流1     100%     0%     0%
    流2     0%     100%     0%
2     流1     0%     0%     100%
    流2     0%     0%     100%
3     流1     50%     50%     0%
    流2     0%     0%     100%
如果这个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为空,则不许可通信会话并且分配处理停止。
第三个任务《T3》是从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中选择分配替换方案。由于会话流可以划分到子流中,以使子流满足可分需求,由此子流可以被分配给不同的接入技术,因此较为优选的是,在MTAC的所有分配中,分配替换方案都是试验性的。图3描述了选择步骤《T3》中的选择处理。
分配处理是通过初始化《A1》用于计数划分了优先级的替换方案的计数器i而开始的,其中优选是以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替换方案为开始的。此外,被初始化《A1》的还有表示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中的替换方案数量的整数j。根据所考虑的替换方案《i》,用于每一个流的资源是为每一个数据流或子流保留的,并且是通过向为根据划分了优先级的替换方案的分配方式所考虑的每一个单独的接入技术许可控制《ATA AC》、《ATB AC》、《ATC AC》(参见图1)发送请求而被试验性保留的。
如果可以为所有的流保留资源,那么它们将被相应的保留《A3》,并且会话将会得到许可《A4》。由此完成了图2的选择步骤《T3》。
如果不能为所考虑的有序列表替换方案中的所有的流保留资源,那么除非所考虑的替换方案是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中的最后一个替换方案,否则将会以上述方式研究划分了优先级的有序列表中的下一个替换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会话将被拒绝《A6》。在许可《A4》或拒绝《A6》了会话的时候,这时将会结束图2的选择步骤《T3》。
图4和5描述的是如何根据本发明来许可会话。在图4中,为要求资源数量D的通信会话《session》请求资源。对图4的非实验性MTA许可控制来说,通信会话《session》是不能分成多个数据流的,但是它需要从一个所许可的一种接入技术《ATA》、《ATB》完整得到所请求的资源D。接入技术的相应许可控制《ATA AC》、《ATB AC》会将该要求与为占用资源《RA》、《RB》相比,以便研究是否可以准许所请求的资源《D》。每一个接入技术都具有分别与OA+RA以及OB+RB相等的总的通信资源数量,例如信道带宽,其中对接入技术A《ATA》和B《ATB》来说,OA和OB分别是被占用的资源,而RA和RB则是未被占用的资源。但是,并非所有的未占用资源都是可以分配的,接入技术<<ATA>>、<<ATB>>具有相应的最小必需资源余量MA、MB。资源余量《MA》、《MB》是允许已许可会话增加其资源需求的余量。通过引入在用户之间共享的余量《MA》、《MB》,由于不同用户在统计上是不会同时增加或减小其资源需求的,因此接入技术可以许可更多的用户。对需要所有资源余量的特定概率来说,用户的数量越大,可以与总的未占用资源相关联的资源余量也就相对越小。由于图4的系统不能将会话划分到由不同接入技术《ATA》、《ATB》分发的单独的流中,因此,整个资源要求《D》可以与可用于分配给新会话RA-MA以及RB-MB的相应资源相比。由此,对图4的非实验性多技术接入系统来说,用于许可针对该系统的会话的需求是满足至少一个下列不等式
D≤RA-MA,以及
D≤RB-MB
接入技术《ATA》、《ATB》的相应许可控制《ATA AC》、《ATB AC》至少调查该需求。对图4所示的实例来说,由于没有一种接入技术《ATA》、《ATB》自身具有大于资源要求的可用资源,因此整个会话都被拒绝。
图5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试验性MTA许可控制《TentativeMTAC》。与图4相似,通信会话《session》请求的资源数量为D。与图4相比,MTA许可控制《Tentative MTAC》可以将通信会话分成两个独立的数据流《session flow1(会话流1)》、《session flow2(会话流2)》,这两个数据流可以经由不同的接入技术《ATA》、《ATB》来分发。在图示实例中,被占用资源《OA》、《OB》以及未被占用资源《RA》、《RB》与图4中是相同的。为了简化显示并且每次集中于一个问题,我们在一开始假设资源余量《MA》、《MB》与图4中也是相同的。MTA许可控制《Tentative MTAC》将会研究相应的流所需要的资源是否少于可用资源。在图示实例中,通信会话分成了需要相同数量的通信资源0.5D的两个数据流《session flow1》、《sessionflow2》。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对称的资源划分。接入技术《ATA》、《ATB》的相应许可控制《ATA AC》、《ATB AC》会将资源需求与可用资源相比较,并且当转而满足用于例示情况的
0.5D≤RA-MA,以及
0.5D≤RB-MB
的时候,由于结合图2、3所述的所有会话需求转而都得到了满足,因此这两个数据流《session flow1》、《session flow2》都是可以得到许可的,具有资源需求D的整个会话都得到根据本发明的MTA许可控制《Tentative MTAC》的许可。
就资源余量而言,为了简化起见,在一开始假设将余量《MA》、《MB》设置成分别在图4和5的非试验性和试验性MTA许可控制中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经由图5的每一个接入技术《ATA》、《ATB》分发的用户的业务量多于经由图4所发布的,因此根据本发明,如图5示意性显示的那样,资源余量可以结合试验性MTA许可控制《Tentative MTAC》而被设置的较小一些,但却不会增大许可通信会话和数据流所需要的整个资源余量《MA》、《MB》。这对集成和非集成接入技术来说都是成立的。
例示无线介质的特殊困难和稀有特性加强了不获取高于必要资源余量的资源余量的重要性。
图5中的试验性MTA许可控制的一个优选特性在于:如果用于所有会话流的足够的可用资源,则许可控制《Tentative MTAC》不允许资源分配。对例示的流《session flow1》、《session flow2》来说,较为优选的是,如果另一个数据流《session flow1》、《session flow2》没有得到许可,那么这两个数据流《sessionflow1》、《session flow2》都是不被许可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特征在于,为每一个流所选择的接入技术不仅仅基于每一个被考虑的接入技术的通用负载条件,而且还基于即将来临的特定数据流所需要的服务效率或资源的预测。这个处理是通过确定每一个接入技术的总的服务效率或是通过为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执行测量而在统计级执行的,并且这其中并不排除将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纯QoS需求,例如数据速率、平均延迟和延迟变化(抖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于,会话在整体或局部上是可以控制的,由此可以经由一种或多种提供所需要的安全等级的特定接入技术来进行分发。作为一个实例,早期的WLAN未必提供所需要的安全级别,而UMTS和GSM GPRS则可以提供所请求的安全级别。那么,根据本发明的MTA许可控制MTAC会根据需要来划分会话,并且将一个或多个对安全性敏感的会话流分发到UMTS或GPRS上,而敏感度较低的信息则可以分发到安全性较低的WLAN实施方式中,或者不允许经由WLAN来分发会话流。优选地,如结合图2所述,在细节上已作必要改动的情况下,安全需求是作为可分或不可分要求而被包含的。
由此,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在在考虑了某些但是并非所有接入技术支持的特定需求/参数的情况下分配资源效率最高的接入技术的,其中所述特性需求/参数可以是用户/终端首选项、QoS参数或安全级别。
本发明适用于可以经由多种接入技术来划分业务量的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但是,由于无线介质存在较大的难题并且由于应用了已被演进以及继续演进以满足不同环境和不同用户的各种困难的不同技术,在这里尤其关注的是多技术接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其适用于无线电通信,也就是说,所述接入技术是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在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时,较为优选的是使MTA许可控制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处于相同位置。优选地,各种单独的接入技术的许可控制被定位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接入点。
只要关注的是多种通信接入技术,那么本发明也适用于无线电通信之外的其他无线通信,例如红外通信和超声波通信。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文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各种变更和修改都是可行的。所有这些修改全都包含在后续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内。

Claims (34)

1.一种多技术接入通信方法,所述通信包括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业务量的许可控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多技术接入通信会话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由此能够经由两种或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在一个或多个参数中引入用户或终端在接入技术方面的首选项或安全需求而将这两个或者更多个数据流分配到特定的接入技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包括选择一个或多个分配替换方案,其中该选择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步骤:
预备保留一个或多个资源的第一步骤,
如果许可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则根据预备保留来明确保留资源的第二步骤,以及
如果许可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则许可该会话,以及如果对一种或多种分配替换方案中的任何一种来说并非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全都得到许可,则拒绝该会话的第三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替换方案被划分了优先级,并且根据其优先级而被顺序排序,以及对选择一个或多个分配替换方案的处理来说,一个或多个资源是根据优先级相对较高的替换方案先于优先级相对较低的替换方案而被预备保留的。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配替换方案是根据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参数而被划分优先级的:
拥塞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一种或多种接入技术的一个或多个资源使用参数,以及
对现有分配的服务质量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包括许可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其中所述许可控制包括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选择接入技术的试验性集合的第一步骤,
如果试验性集合非空,则对包含试验性集合的接入技术的分配替换方案进行评估并划分其优先级的第二步骤,以及
如果任何一个划分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都可以使通信会话变成可允许的,则从使通信会话可允许的划分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中选择一种分配替换方案的第三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专为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所包含的至少一种接入技术的资源余量将会减小,同时保持经由至少一种接入技术分发的许可数据流的拥塞概率。
7.一种多技术接入通信方法,该通信包括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业务量的许可控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多技术接入通信许可控制将其在一个会话数据流中接收的会话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以便能够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进行分发。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在不同接入技术上是试验性的。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技术的分配取决于数据安全性或是关于用户或终端首选项的需求。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入技术的分配基于包含了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中的至少一个的服务效率或资源需求预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测是以分发所述流的接入技术的统计信息为基础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测是以特定终端的测量结果为基础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包括链路质量和终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专为多技术接入许可控制所包含的至少一种接入技术的资源余量将会减小,同时保持经由至少一种接入技术分发的许可数据流的拥塞概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多技术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技术接入通信是无线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多技术接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是无线电通信。
17.一种多技术接入通信实体,该通信包括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业务量的许可控制,该实体的特征在于:用于将多技术接入通信会话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以便能够经由两种或多种接入技术来进行分发的处理装置,以及根据用户或终端首选项或是安全需求而将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分配给特定接入技术的处理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包括选择一个或多个分配替换方案,该选择包括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
预备保留一个或多个资源的第一步骤,
如果许可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则根据预备保留来明确保留资源的第二步骤,以及
如果许可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则许可该会话,以及如果对一种或多种分配替换方案中的任何一种来说并非通信会话的所有数据流全都得到许可,则拒绝该会话的第三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实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分配替换方案划分优先级并且根据其优先级而对这些分配替换方案按顺序排序的处理装置,以及对选择一个或多个分配替换方案的处理来说,一个或多个资源是根据优先级相对较高的替换方案先于优先级相对较低的替换方案而被预备保留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实体,其特征在于:用于根据包含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的优先级参数来为分配替换方案划分优先级的处理装置:
拥塞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一种或多种接入技术的一个或多个资源使用参数,以及
对现有分配的服务质量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影响。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包括许可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其中所述许可控制包括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选择接入技术的试验性集合的第一步骤,
如果试验性集合非空,则对包含试验性集合的接入技术的分配替换方案进行评估并划分其优先级的第二步骤,以及
如果任何一个划分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都可以使通信会话变成可允许的,则从使通信会话可允许的划分了优先级的分配替换方案中选择一种分配替换方案的第三步骤。
22.一种多技术接入通信实体,该通信包括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业务量的许可控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多技术接入通信许可控制将其在一个会话数据流中接收的会话分成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以便能够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进行分发。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分配在不同接入技术上是试验性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实体,其特征在于:接入技术的分配取决于数据安全性的需求或是用户或终端首选项。
25.根据权利要求22的实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数据流中的至少一个的服务效率或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接入技术的分配是以服务效率或资源需求预测为基础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预测是以分发所述流的接入技术的统计信息为基础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5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预测是以特定终端的测量结果为基础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测量包括链路质量和终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17或22的实体,其特征在于:该实体包含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中或是与之相连。
30.一种多技术接入通信用户设备,其中该通信包括能够经由两种或更多种接入技术来分发业务量的通信网络许可控制,该用户设备的特征在于:处理装置和传输装置,其中该处理装置确定用以分配一个或多个分离会话数据流所依赖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该参数与用户或终端首选项以及安全需求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该处理装置调度一个或多个参数,以便由传输装置进行传输。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是无线电通信设备。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6中任一权利要求的方法的装置。
33.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含了具有网络控制器的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该网络控制器包含了如权利要求17~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实体或者与所述实体相连。
34.一种包含了通信网络的通信系统,其中该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两个或多个终端是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用户设备。
CN2004800439333A 2004-09-06 2004-09-06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5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4/001283 WO2006028409A1 (en) 2004-09-06 2004-09-06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over diverse access technolog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5174A true CN101015174A (zh) 2007-08-08
CN101015174B CN101015174B (zh) 2013-01-02

Family

ID=3603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39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15174B (zh) 2004-09-06 2004-09-06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835320B2 (zh)
EP (1) EP1787437B1 (zh)
KR (1) KR101244082B1 (zh)
CN (1) CN101015174B (zh)
AT (1) ATE535079T1 (zh)
ES (1) ES2375705T3 (zh)
TW (1) TWI399946B (zh)
WO (1) WO200602840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653B (zh) * 2008-08-21 2011-08-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接收缓存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657000B (zh) * 2008-08-21 2012-0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58823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Nokia Corporation Resource scheduling amo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O2013000434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及其系统
US8718031B2 (en) 2009-04-21 2014-05-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network access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evant devices
WO2016206248A1 (zh) * 2015-06-25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11787590A (zh) * 2018-07-20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07015208A (es) * 2005-06-28 2008-02-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dios y metodos para controlar acceso de red en redes de comunicaciones integradas.
US7636309B2 (en) * 2005-06-28 2009-12-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Multi-path routing using intra-flow splitting
US20080056171A1 (en) * 2006-08-21 2008-03-06 Khayrallah Ali S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data transmission
CN104768203A (zh) * 2006-08-31 2015-07-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路接入通信系统中进行接入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US8400914B2 (en) 2006-08-31 2013-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selection in a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20065562A0 (fi) * 2006-09-13 2006-09-13 Nokia Corp Vertikaalinen yhteysvastuun vaihto
US8565744B2 (en) * 2006-10-31 2013-10-22 Intel Corporation Vertical handover composite quality measures
ATE481802T1 (de) * 2006-11-15 2010-10-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servierung und zugangsberechtigung für ressourcen zur zugangsauswahl in mehrfachzugangsnetzen
TWI336189B (en) * 2006-12-07 2011-01-1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Heterogeneous network transmission apparatus,method,applic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 packet with a plurality of network paths according to a dispatch ratio
US8089970B2 (en) * 2006-12-14 2012-01-03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dmission and routing in multi-hop 802.11 network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raffic shaping at intermediate hops
EP2051460B8 (en) 2007-08-31 2010-08-11 Alcatel Lucent Wireless multiple connections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466573B1 (ko) * 2008-01-22 2014-1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통신 단말 장치에 탑재된 복수개의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JP5354642B2 (ja) * 2008-04-09 2013-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US8488455B2 (en) * 2010-06-21 2013-07-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ir scheduling of broadcast services
EP2614673B1 (en) * 2010-09-07 2018-03-07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Dynamic internetwork load balancing
CN108463005B (zh) 2011-07-12 2022-02-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多rat接入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167492A1 (zh) * 2011-07-29 201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接入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接入网控制设备
WO2013028559A1 (en) * 2011-08-19 2013-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non-access stratum procedures in a mobile station to access resources of component carrie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9736045B2 (en) 2011-09-16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quality estimation, connectivity detection, and load management
US20130246575A1 (en) * 2011-09-16 201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quality estimation, connectivity detection, and load management
US9210728B2 (en) * 2011-12-19 2015-1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US9661522B2 (en) 2012-07-09 2017-05-2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a service flow router
US9455777B1 (en) * 2013-03-15 2016-09-27 Viasat, Inc. Satellite network service sharing
CN103634848B (zh) * 2013-12-02 2016-09-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非合作博弈资源分配的3g/wlan异构网络接入控制方法
TWI526106B (zh) 2014-06-06 2016-03-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基地台與無線網路排程方法
CN104955154A (zh) * 2015-06-08 2015-09-30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用户业务量满意度的lte上行比例公平资源调度方法
US10321386B2 (en) 2017-01-06 2019-06-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n enhanced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000707D0 (sv) * 1999-05-04 2000-03-01 Magnus Agervald System för överförande av data via flera kommunikationsvägar
US7499453B2 (en) * 2000-05-19 2009-03-03 Cisco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bandwidth forecasting and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to a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24964B2 (en) * 2000-08-23 2007-05-29 Novatel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data transfer over multiple independent wireless networks
US7230921B2 (en) 2001-04-02 2007-06-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current use of communication paths in a multi-path access link to an IP network
ATE378784T1 (de) * 2001-07-13 2007-11-15 Telenor Asa Erweiterte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architektur für offenen dienstzugang
KR20030058521A (ko) * 2001-12-31 2003-07-07 주식회사 현대시스콤 비동기 전송 방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흐름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30212798A1 (en) 2002-04-17 2003-11-13 Anders Furuskar Method of multi-service allocation in multi-access systems
JP2004328157A (ja) * 2003-04-22 2004-11-18 Ntt Docomo Inc 呼受付制御装置及び呼受付制御方法
US7317682B2 (en) * 2003-09-04 2008-01-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Passive and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for ad hoc networks
US7082301B2 (en) * 2003-09-12 2006-07-2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handoff of a call between networks
US7440404B2 (en) * 2004-02-24 2008-10-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ad bala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hernet over SONET and other types of networks
US7646772B2 (en) * 2004-08-13 2010-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Graceful shutdown of LDP on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label switched router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653B (zh) * 2008-08-21 2011-08-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应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接收缓存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657000B (zh) * 2008-08-21 2012-0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US8718031B2 (en) 2009-04-21 2014-05-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network access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evant devices
WO2012058823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Nokia Corporation Resource scheduling amo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O2013000434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及其系统
WO2016206248A1 (zh) * 2015-06-25 2016-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6332069A (zh) * 2015-06-25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11787590A (zh) * 2018-07-20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787590B (zh) * 2018-07-20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87437B1 (en) 2011-11-23
EP1787437A1 (en) 2007-05-23
ATE535079T1 (de) 2011-12-15
KR20070047310A (ko) 2007-05-04
CN101015174B (zh) 2013-01-02
WO2006028409A8 (en) 2006-05-11
WO2006028409A1 (en) 2006-03-16
US20080031188A1 (en) 2008-02-07
TW200629811A (en) 2006-08-16
TWI399946B (zh) 2013-06-21
ES2375705T3 (es) 2012-03-05
KR101244082B1 (ko) 2013-03-18
US7835320B2 (en) 2010-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5174B (zh) 经由不同接入技术的多接入通信
Li et al.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voice/data integrated cellular networks: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Malla et al. A fair resource allocation protocol for multimedia wireless networks
CN1914943B (zh) 管理utran无线接入网中的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EP1282995B1 (en) Policy server and architecture providing radio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rules
US20060135172A1 (en)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in packet-mod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50048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able QoS based admission control and scheduling WLANs
EP16955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resources shared by different operato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19950318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contr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2932933B (zh) 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0571185C (zh) 一种跨不同管理域网络的边缘连接选路方法
CN100414905C (zh) 保证业务QoS的宽带接入网络及其方法
Wu et al. A survey on comm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tevens-Navarro et al.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for multiservice integrated cellular/WLAN system
JPH0653962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スイッチング・ノード間に回路を割り当てる方法
MXPA06003302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integrar asignacion de recursos entre modo duplex de division de tiempo y modo duplex de division de frecuencia en sistemas inalambricos de comunicacion.
Stevens-Navarro et al. Handoff management and admission control using virtual partitioning with preemption in 3G cellular/802.16 e interworking
CN101981939B (zh) Uma中的媒体网关优先路由电路分配技术
Stevens-Navarro et al. On optimal admission control for multi-service cellular/WLAN interworking
Cruz-Perez et al. Equal resource sharing allocation with QoS differentiation for conversational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0521649C (zh) 电信网络中的路径
Badawy et al. Adaptive terminal-modality-based joint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EP245625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dawy et al. Adaptive joint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heterogeneous mobile networks
Kim et al. The handover algorithm that considers the user's mobility pattern in wireless AT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71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71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